第一篇:漫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重要性与实施指导
漫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重要性与实施指导
内容摘要:“语文”包含了语言与文学两大方面的内容。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教育过程中应当平衡好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教学,不能只重视文学作品的赏析而忽视语言文字的品味,不能忽视学生读和说的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过过程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这一环节,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重要作用,实施指导
语文,分解开来讲,就包含了语言与文学两大方面的内容。我认为在我们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平衡好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教学,不能只重视文学作品的赏析而忽视语言文字的品味,不能忽视学生读和说的能力的培养,否则就会出现一个读了多年书的博士毕业生,上了讲台却语无伦次、不会说话的这种情况。
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部分中,就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有的老师采用默读的形式取代更能促进学生品味语文的多样性的朗读,这就没有发挥出“朗读”应有的作用,大大削弱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朗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处在什么地位,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呢?如果说科学实验是物理、化学科的特性,演算是数学的特性,那么我们说朗读,就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绝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读,学生就无法培养语感,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课文,感悟课文,理解课文。一句话:不读,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语文课。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从“语文”这个概念的界定上看,“语文”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或者语言文化,无论它是什么,“语”和“文”都从来是不分家,也是不应该分家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用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先有语(口头语言——言语),后有文(记录有声语言的符号——文字)。今天我们说的有声语言就应该包括读和说,朗读和说话是密不可分的,而读又是说的基础,没有大量的、有效的读的训练,要想把话说好,那是天方夜谭。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它的测试内容,从单音节、多音节到朗读、到说话,就简单地说明了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从古人学习语文的方法、过程来看,朗读或者说“读”,都是学习语文,或者习文的最好的、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法,是一种很朴素很纯粹的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人诵读不分场合,书斋、马上、路上、厕里,只要一卷在手,兴之所致,即可朗朗上口。孔子在暮春时节,与学生一起游历,“咏而归”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涵咏法,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到达“文若己出”的田地。也即是要充分敬重原作,就必须反复朗读朗诵,把主观的感受同作品现实统一起来,然后渐入佳境,陶醉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熏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近代启蒙教育方法,明清时期,尤其是近代,学生走进私塾、学堂,都是从读、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古代典籍开始的。
——从古今名人学者的论述来看,朗读对于学习语文更是非常重要。古人早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伟大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明了读书的朗读过程的重要;苏东坡说:“三分诗七分读”,诠释了读比写更加需要能力和技巧;清代学者程廷祥先生认为:“古昔之于诗也,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现代汉语学家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语道出了朗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只有大量的朗读,才有可能培养起好的语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以教学的角度,在更深的意义上提出。“令学生吟随,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那么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有利于学习语言规律,培养语感。所谓语感,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语言感觉。学生的朗读过程是广泛吸取语言表现力营养,进而培养良好的语感的过程。课本里古今中外的名家高手,究竟是以怎样的生花妙笔反映现实,表现世界,阐明事理,抒发感情的?这些文字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过细分析,深入体味,并且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的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作。于是,在朗读多少篇课文之后,在多少次的朗读之后,学生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也难讲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了,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应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使学生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随着语言技巧的提高,学生辞不达意、言不及义的现象就越来越少;随着语言技巧的丰富,学生会逐步改变心虚笔拙、木讷无文的窘状。这种听说读写或者听读说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是不注重朗读的人所难以体验的。生活实践证明,往往口语表达好的人,他的语感一定好,而他的这种好的语言感觉,就是从“朗读”中得来的。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肯定,教师让学生读的课文或者课外读物都是古今中外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读多了,以至熟读成诵,就会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在我们的思想上形成了“好”的语感的概念和标准,我们在以后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朝这方面努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好的语言感觉、语言习惯。
二、有利于加深记忆,积累丰富的词句。多读可以使我们不断地积累、储存大量的语汇,同时诵读的过程,更是不断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名家的语言表达精华的过程。朗读由于调动了多种感官,首先是加深了记忆,且是在享受中自然加深记忆。原来,记忆不只是眼睛和大脑所独有的功能,耳朵、舌头、口腔、喉咙也能记忆和帮助记忆。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记忆,倘离开了反复的朗读,是强记,不牢固的;而反复朗读,是不断的咀嚼享受,也自然易记,还记得牢”,“熟读成诵”就是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还从教学的角度讲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表达、鉴赏等多项能力的运用和提高。朗读不但包括从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转变能力,如识字、组词、造句等语言驾驭能力,更包括着语言的思维感受能力和对语言完美的鉴赏能力。因此,不能把朗读孤立地看成是一种单项的读文章的能力,它毕显着学生的语感素养。学生对课文字词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感情的体会、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和领略,甚至独特的感受能力,艺术的创新能力,一并可从学生的朗读中窥见。
有声语言的美感,给人的高尚的精神享受常常使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造诣,也就不能充分领会到有声语言的精妙,没有这种素养和造诣,尽管朗读时全力倾注,字字认真,也表达不出原作的精髓,文字作品中的画龙点睛、一唱三叹的警句妙语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不善于朗读,那精彩的内容被读得哼哼叽叽、结结巴巴、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朗读者自己汗流浃背,听众也只能昏昏欲睡,哪有享受可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朗读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修养的体现。
朗读,在语言活动中具有比文字更加积极的影响,作为有声信息传递,它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包含着丰富的含意,并且对听者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思维也在朗读的同时,增强了广阔性、深刻性和批评性,从而为语言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在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忽视或削弱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那么就会如吕叔湘先生所警示的那样:“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是“跛脚”的、“耳聋”的、不及格的语文教学。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朗读,因为朗读训练就是语言训练,就是通过朗读,让学生提高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应该说朗读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的必由之路。只有大量的、有效的朗读,才可以带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语言熏陶。
五、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的设计与勾连。语文老师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初中语文课的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是庞杂的,很难像理科的章节那样内容单一,有一条内在的逻辑发展线索可依,一些语文教师教起一篇课文来,往往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而我的长期实践的体会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是可以用朗读来贯穿的。教师应将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最简便、最直接、最容易控制的课堂反馈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教与学取得动态平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课文所关涉的点点滴滴、桩桩件件,都可从朗读或辅导朗读中去解决;即围绕朗读,精细地分析这些文字作品,为了朗读,更具体深入地感受作品的内容,读是能代讲的。这样,到最后的语文教学,读,就是讲,讲,也就是读了。
1、对课文字、词、句的读认和理解,通过学生的朗读来检验,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来完成。
在平时的教学课程中,我经常在新课预习之后,正式开讲之前,让学生先朗读课文,这样教师马上就可以检验到学生对字词句的读认和理解,并且动态地、灵活地决定教师下一步将要为学生解决哪些问题。比如学生朗读《〈指南录〉后序》中“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一句时,学生受前面双音节词的影响,将“士萃”两字读到了一块。可见学生对这个句子没有掌握;但教师又不忙于“教”,而是问学生有无发现这里头的朗读错误,有,便请他正确地朗读,并问为什么这样读才对。这样,教师要教的,学生或可代之:“士”属主语,和后面的谓语之间,应有相当的语音间歇,这一句中最大的间歇,不在顿号间,而是在主谓间。这样一来,指导的是朗读,而这个句子的意思还用得着去解释吗?
这里仅是略举检验句读的一个例子,就是句读的停顿也还有各式各样,不可胜举;再如检验字音方面,仅文言文中就有假借字读本音,专用历史名词有特殊读法,名词用作动词一般读去声,多义读多音„„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朗读和指导朗读中进行教学。
2、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感情的体会、特色的把握,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来检验,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来完成。
例如读《雷雨》,周朴园“沉吟”地说出“无锡是个好地方”,侍萍也接着说:“哦,好地方。”学生一般都马虎地一读即过。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好好地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则是可以抓住这两句台词的朗读大作文章的:两人说的意思表面上看似乎差不多,实际上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周朴园在这里其实是赞美。为什么?因为无锡是他发迹的地方,也是“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些美好记忆”的地方,因此用赞美的口吻,音调可略高,速度适中;侍萍也是赞美吗?不是。因为这一句触痛了她记忆的伤疤,侍萍的心情应是惨痛的,“好地方”应看成反语,那么语调应该低沉而缓慢。这样,在指导语调、语气和语速的区别的朗读中,人物的形象、感情、背景、身世,甚而戏剧大师曹禺的匠心等等,就自然而然地作了很多方位、很多角度的鉴赏。
再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第10节: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学生在朗读这一段时,往往用一种感情音调,要么一律用低音调,要么音调一律偏高,没有起伏变化,可见对这段文字理解得不细、不深。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放自己的录音作示范指导,将“低—高—低”变幻着音调的朗读与学生的比较,并问为什么这样读;学生体会不到的,教师便稍稍点拨:第一句用调舒缓而低沉,因是写大堰河之死——“死”字在作者笔下是不忍用的,用“去了”,其悲可知,不低难以传情;第二、三句朗读时则扬起,因是对大堰河一生凄苦的概括,有警醒作用,同时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和愤怒,不高些不能突出此情;第四、五、六句则用满含悲凉的低沉语调,同时拖长音调来强调几个数词,其实读到第五、六句时,我们可能会朗读得情不自禁而涕泣哽咽了,因为这三句和前二句不同,是对大堰河贫穷悲惨的死况的细节描绘,诅咒和愤怒已不重要了,更多的是深切的同情和极度的悲怜„„
这样的朗读和朗读的指导,讲起课文来,是多么自然而亲切,不用老师照搬现成的教参说明,无须进行各项要点的罗列或过渡,而它完全兼及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和领略。伴随着情绪的感染,想象的驰骋,学生智力因素怎能不一直高度地参与其中?而参考资料里的哪有这么全、这么深、这么切、这么撼动人心!
好的朗读,充分显露着朗读者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强有力地强化着听者的理解。优秀的文字作品,读出来的,较之于写出来的有着更直接、更生动、更适合于情感表达的优势,它是文章全方位的立体显现,那语气、语调、语势及音色共同构成了声音的抑扬顿挫,极富于活力。通过朗读,对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的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
3、朗读应根据课文内容而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课本中大量文质兼美的白话文,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含有时不可言传,而通过朗读,却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文言文较之白话文艰深难读,那轻重强弱、抑扬顿挫、徐疾停连,准确性、逻辑性、层次感、对比感等,更要通过朗读反复揣摩。教师应情化自己,进入情境,再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方能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六、有利于学习普通话。在偏于农村的地方学校,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尽可能标准的现代汉语规范语——普通话进行大量的朗读,无疑会积累对标准的普通话的认识,久而久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时,就会潜移默化地变的准确、自然。
朗读是实践的过程,是语言实践、语文实践的过程。毛泽东早就在《实践论》中说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亲身实践得来的东西最真实、最可信、最牢固。学生通过自身的朗读实践,获得的语言感悟能力、课文文本的各种知识信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各种语言素材、得到的有关普通话的正确的发音的印象,是任何教师的讲解都无法完成的。
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传神,即能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器官协作的训练。用眼看文时,做到准确、迅速,不看错,不遗漏;用口发音时,做到口齿清晰,准确流利;用耳听读时,做到能听出朗读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用心理解时,做到正确、快速,并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生动地传达出文章的内容和风采。
朗读之前,需要分析作品的内容风格,对文章有深切的理解和把握。比如《春》的清新明丽,《沁园春·雪》的雄浑,《天上的街市》的飘逸,《项脊轩志》的清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放,《登幽州台歌》的悲慨等等。对其风格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身临其境,体其味,缘其情,然后才能渲染语音表情,化声音为形象,把握其情感的起伏,“怒而如潮”,“疾而如驰”,“舒而如云”,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同振共鸣,从而实现朗读的艺术效果。
朗读技巧的训练主要应处理好如下3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好停顿。首先是语法停顿,即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定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定语后要停顿;状语较长时,状语后要停顿;宾语、补语较长时,宾语、补语之前要停顿;主语和谓语之间要作适当停顿。
其次是逻辑停顿,又叫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可以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化停顿的时间,或者不是在语法停顿的地方适当停顿,从而表示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次是结构停顿,即是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等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是段落长于句群,句群长于句子。停顿的等级根据停顿的时间可分为5级。一级停顿是题目与正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一般停三拍;二级停顿是句号、冒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停两拍;三级停顿是分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以停一拍到一拍半为宜;四级停顿是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为一拍;五级停顿是顿号所表示的停顿,是最短的停顿,大体上是半拍。
适当的停顿可使朗读者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可使听者更清晰地理解朗读的内容,受到更强烈的感染。
2.确定好重音。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重读部分就是重音。
首先是语法重音,这是由语法结构形成的重音,可分为词组重音和句子重音。词组重音:联合关系短语同样重读;偏正短语修饰成分要重读;主谓关系短语,谓语重读;表结果、程度、情感的补语重读,如“打扫·干·净”、“悲伤·极·了”;动补短语,表趋向的动词重读,补语不重读。句子重音:短句谓语部分重读;句子主语是疑问代词时,主语重读;一般情况下,定语、状语、补语应读得较重。
其次是逻辑重音,这是根据上下文对句子中一些词语加以特殊强调从而重读的音节。逻辑重音比语法重音重而长,其位置不是固定的,它随着语言、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就不同。逻辑重音常用来表示夸张、强调、比喻、照应等。
还有感情重音,这是对文章中表达感情最浓烈的词句所加重的读音。其目的是激发感情,唤起想象,使听者受到感染。感情重音与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有时是重叠的,感情最浓烈的词语,往往正是句子中最关键的词语,是逻辑上应强调的词语。为了取得好的效果,除了重读之外,还可以用长音、顿音、急音、徐读等特殊手法来表达。
3.掌握好语调。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语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缓急3类。
语音的高低,是因声带的张弛而产生的区别。文句之中特别主要的字眼,或是前后彼此关联照应的词,发音需高一些。就一个句子而言,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需前低后高;意义完结的文句,祈求或是感激的文句,需要前高后低。语音的强弱,是因肺部呼出空气的多少而产生的区别。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其尾部应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语音的缓急,是声音与时间的关系。单位时间内,发音数少就缓,发音数多就急。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应该急读。
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朗读教学提供了方便。电影、电视、录像、广播,以及语音实验室等都可以为朗读训练提供较好的示范材料和手段。一些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如《动物世界》、《话说长江》等,都是优秀的范例。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著名播音员夏青、方明、常亮等,选择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制作成的朗读录音带,语言规范,声情并茂,对学生是极好的示范和熏陶,学生自会在模仿中增强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要加强课文朗读,精彩段落、关键句子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变成学生自已的语言材料。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了朗读这一环节,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朗读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个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感情,在读中品词赏句,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从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朗读要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如,在教学课文时,在指导学生分析完了课文内容后,不要以优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读为标准,而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各自对这段文字的体会。可以是惊奇的,也可以是慢慢儿欣赏的等等。这样就使得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读得投入,读得愉快轻松,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张扬。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所以,读书并不是“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的过程,对于句子的理解、体会各不相同,读出来的句子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在朗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二、注重精讲多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少讲多读,精讲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原则。教师要坚定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做到“精讲多读”。认清教师的“讲”是为了帮助学生疏通思想、指点迷津、拨正方向。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讲在点子上,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以读代讲。对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部分,教师无需再作详尽地讲解,可以“以读代讲”。而那些易于意会却难于言传的句段,教师很难把它讲得更传神,就应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情感,以此把不可言传的感情读出来。通过这种以读代讲的方法,促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读”是阅读教学的特征,要把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阅读教学一般要做到三读:初读、细读、精读。只有将这三“读”落实好,让学生多读,才能达到《大纲》提出的“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
三、引导读中领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和“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哪一个字用的好?为什么?让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像,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四、指导自主阅读
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训练,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读为本,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之目的。
每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而教学的时间却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选准“读”的内容。只有选准了“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品词析句、体味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鲜明的态度,真实的情感是朗读的灵魂。而选择好了“读”的方式,找准了语言文字情感的基调,才能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涌起随之而至的激情,鲜明的态度与真实的情感也才能从“读”的声音语调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总之,教无定法。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寻找朗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急待探究的焦点。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朗读指导
一、了解朗读目的,让学生肯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随着学生的认识水平逐渐提高,对朗读目的的认同有利于他们重视朗读,愿意朗读。同时在课堂课外,教师要对放声朗读,积极练读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对滥竽充数或者根本不读的学生加以教育,并在课后监督其到教师或指定的学生处过关。另外,还要争取家长的合作,让学生在家里加强练习,确保课堂上人人都肯读。
二、明确朗读要求,保障朗读时间,让学生会读
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打好朗读基本功。教师让每个学生明确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正确”,即做到“六不”:不读错、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流利,即顺畅,对长句子要学会自然停顿;有感情,则是能表达作者的喜怒爱乐。其次,要保障读的时间,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全班每一个同学都读完再停下,不可匆忙示意学生停下,转入下一个程序。特别在初读阶段,可以请大家把难读的语段提出来,大家讨论练读,直到达标。最后,精讲多读,把时间给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品味、思考。要明确朗读不是一个走过场的教学环节,而是学生必须会的一项语文技能。因此,每读完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同桌过关,教师抽查,确保学过的课文人人会读,个个达标。
三、给予朗读指导,让学生善读
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和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它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积累词汇和句子,有助于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一)从基础着手
句子中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理解词语是理解全文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先让学生自读全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后教师出示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接下来出示词组,在学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去感悟课文精髓,并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于课文中的长句,学生读起来比较吃力,把握好长句中的停顿,因此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试读,边读边找感觉,然后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这一切都是为课文的学习扫清障碍,为通读课文做好准备。
(二)训练朗读的方法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学生学习书面语言主要途径是范文的内化,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体验朗读的快乐,让学生爱读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与文字接触,让书中的人物或景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学生去读,而且要学生乐于去读,使他们体验到读的快乐。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呢?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氛围。在朗读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情就会油然而生。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使自己的脑海浮现出具体、清晰、鲜明的形象,从而调动情感来读出真情实感。其次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如果能及时地作出评价,就能激励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总之,朗读指导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重视朗读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优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时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也很有帮助。需要正视的是,朗读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正视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练习,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体验、提高。
第三篇: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论文
朗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朝阳中学
丛美林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事实也是如此,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朗读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课文读好了,许多问题就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但多数农村初中语文却少了琅琅的读书声,显得单调,枯燥。朗读教学对于培养和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正 文】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它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胸中如能装下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
在新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应回归文本,还课堂以琅琅读书声,但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却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状。在我们 的语文课堂上,很难听到或激情飞扬或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师生一堂课里绝大多数时间都纠缠在纷繁复杂的理性分析中,“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教学往往来去匆匆,如雁掠去,且无痕。朗读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大多是走过场。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的教法观念没有改变。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的指导。部分教师只让学生在课堂泛泛自读,并不提出具体要求。也不对学生试读进行指导。
三是课堂朗读方法方式单一。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最喜欢采用学生集体齐读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没有培养成,语文能力也就差。
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朗读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精心设计,还应注重朗读法的指导。下面结合自己的朗读教学实践,谈点做法和体会。
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朗读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问题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情基调是什么?如此等等。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我在教文言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
后让学生自已练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接下去就引导学生来赏析文章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样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因此,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也大大加深。
二、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我教朱自清的《春》时,文章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自己示范读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和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反复朗读,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越强烈,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文章的主题就会越鲜明。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
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
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三、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
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课堂是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但仅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还要多听新闻联播,并且经常举行一些演讲比赛、背古诗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多参加实践活动 ,从教师的范读中学、从电影电视广播中学、从同伴身上学,学生“读”的能力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最后,让我们回归文本,还学生琅琅书声,使朗读之花悄然绽放于语文课堂。让学生读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读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读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以上是自己的数疏浅看法,还请多指教。
第四篇: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与朗读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与朗读
甘肃省陇西县首阳初级中学
贾强
【摘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书是要读的,朗读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的重要的作用。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朗读教学;朗读方法;兴趣;理解。
随着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以讲为主的课堂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朗读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有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更要读起来,在朗读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陪养高雅的气质,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正确地读课文。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朗读。
一、抓好朗读,理解课文。
教师在进行新课前,一般对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或者介绍本文作者、时代背景等,有的还播放录音,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通读课文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在通读课文前,事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讲解和朗读,老师读和学生读,读句和读段的有机结合,要注意指导学生研究朗读的规律。对初中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不应当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而是应当看一句话,通过瞬时的记忆或思维,读这句话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在学生理解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加强对文字的运用、内容的描述、感情的表达。说明文教学最适合这样朗读,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先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句子加以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章词藻优美,内容丰富,应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教师在范渎和指导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体裁和背景、语句特点,重视朗读的感情色彩,注意朗读语句时哪些字应该读重,哪些应该读轻,哪里该停顿,哪里该延长。做到朗读时句句读得抑扬顿挫或绘声绘色。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主旨,学习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段尤其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进行细细品读与欣赏。教师可以提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反复试读、体会感情。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的途径。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作者的情感美满地读出来。散文诗教学最适合这样朗读,例如在教学《海燕》一课时,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是如何在大海上高傲的飞翔的?对课文中有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句子要反复朗读,在读中体
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例如在《海燕》一课中,海燕像黑色的的闪电,在高
傲的飞翔,这句话既写出了海燕的颜色,又写出了海燕的敏捷和迅速。一堆堆乌
云,像黑色的的闪电,在无底大海上燃烧,这句话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十分的恶劣,可海燕没有被这些吓住,依然在叫喊着高傲的飞翔。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非
常的重要,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抓课堂,抓朗读,在朗读中去理解,去赏析。
二、注意方法,培养兴趣。
朗读中最关键的是普通话要标准,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
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
始,学生的普通话不一定标准,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
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
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
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
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
好的效果。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
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
这是符合学生需要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
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就能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
界。
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老师的教学肯定也不同,也就是说教无
定法。可大多数教师在学生初读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
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
情基调是什么?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例如在教学《再塑生命》一课时,说先提出这篇课
文的主人公是谁,再提出再塑生命的人是谁哦?为什么说莎莉文老师是在塑生命的人?对于一些文辞优美的文章,不仅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
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
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的课文,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对于描写父亲爬
月台买橘子的这一处对的描写不仅要求学生读准语音、把握动词的合理运用;还
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好父亲爬月台的速度以及作者对父
亲的感激之情。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
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弄不好就
是白浪费时间。
朗读的方式很多,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
彩的朗读方式,如教师泛读、小组比赛读,单个读,听录音等。只要我们教师能
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
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我教光未然的诗歌《沁园
春 雪》一课时,就是自己范读。那激情澎湃的朗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他们马
上产生了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
以便更好理解课文内容。
分角色的朗读也是我们多加注意的,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
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引导学生来赏析文章
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
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种方法最适合小说单元或戏剧单元的教
学。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当需要借
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
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
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
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
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做到最好的朗读。
三、加强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加强训练朗读提高阅读能力了?朗读之前,需要
分析作品的内容风格,对文章有深切的理解和把握。《沁园春·雪》的雄浑,《背
影》的质朴、清淡,《水调歌头》的豪放等等。对其风格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
之后,才能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身临其境,体其味,缘其情,然后才能渲染
语音表情,化声音为形象,把握其情感的起伏,“怒而如潮”,“疾而如驰”,“舒
而如云”,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同振共鸣,从而实现朗读的艺
术效果。我认为朗读训练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抓好结构上的停顿,即是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等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是段落长于句群,句群长于句子。停顿的等级根据停顿的时间可分为5
级。一级停顿是题目与正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一般停三拍;二级停顿是
句号、冒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停两拍;三级停顿是分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以
停一拍到一拍半为宜;四级停顿是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为一拍;五级停顿是
顿号所表示的停顿,是最短的停顿,大体上是半拍。其次适当的停顿可使朗读者
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可使听者更清晰地理解朗读的内容,受到更强烈的感染,来吸引自己,来吸引听众。
其次要抓好重读音。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
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重读部分就是重音。词组重音:联合关系短语同样
重读;偏正短语修饰成分要重读;主谓关系短语,谓语重读;表结果、程度、情
感的补语重读,如“打扫干净”、“悲伤极了”;动补短语,表趋向的动词重读,补
语不重读。句子重音:短句谓语部分重读;句子主语是疑问代词时,主语重读;
一般情况下,定语、状语、补语应读得较重。其次是逻辑重音,这是根据上下文
对句子中一些词语加以特殊强调从而重读的音节。逻辑重音比语法重音重而长,其位置不是固定的,它随着语言、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
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就不同。逻辑重音常用来表示夸张、强调、比喻、照应等。还有
感情重音,这是对文章中表达感情最浓烈的词句所加重的读音。其目的是激发感
情,唤起想象,使听者受到感染。感情重音与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有时是重叠的,感情最浓烈的词语,往往正是句子中最关键的词语,是逻辑上应强调的词语。为
了取得好的效果,除了重读之外,还可以用长音、顿音、急音、徐读等特殊手法
来表达。让学生读的绘身绘色,读出意境,读出内涵。
再次要把握好朗读的语调。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语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缓急。语音的高低,是因声带的张弛而产生的区别。文句之中特别主要的字眼,或是前后彼此关联照应的词,发音需高一些。就一个句子而言,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需前低后高;意义完结的文句,祈求或是感激的文句,需要前高后低。语音的强弱,是因肺部呼出空气的多少而产生的区别。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其尾部应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语音的缓急,是声音与时间的关系。单位时间内,发音数少就缓,发音数多就急,把握好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综上所述,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去赏析,在朗读中去感悟,在朗读中去提升自己的水平;特别是语文试卷上阅读理解题更要默读,在默读中去理解句子的含义,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不喜欢读到喜欢读,从被动地读到主动地读,让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第五篇: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我认为我们现在也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读,文言文的教学更应该重视这个过程。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读,反复诵读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也唤起了情感,这是不争的事实,诵读有助于记忆,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朗读 一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的重要性。然而现实却是,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原因是教师常常包办一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学生弄懂每个字的意思,还要掌握名词做状语、定语后置、倒装句等语法知识,教师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昏昏欲睡,效果很差。朱自清先生曾说:“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然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太注重工具性,违背了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上猛下工夫,而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变成了古汉语学习资料。而且过分强调翻译,减弱了文言文本身的魅力。学习文言文,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正确的翻译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但有的教师过于强调逐字逐句地翻译,其结果是学 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参考书上,把原文放在了一边。文言文一般是是字少意深,有些语言无法用现代文来代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如果我们生搬硬套地翻译,那么文言文就失去了它的美。
二 文言文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范读,如果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就会出现读音上的不准确,这样对于学生认字正音则是一个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能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有一定的普通话水平还远远不够,普通话水平高不代表朗读水平高。在诵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示范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范读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范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加练习,最好能够把所要范读的文章背诵下来,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感受文言的魅力。
三 文言文的朗读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意字音和停顿
和白话文相比,文言文朗读起来会有一些困难,但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文言文,或文质兼美,或言简意赅,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而且初中部分大多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生较易上口,读之有味。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的一些语言规律,体味文言特有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畏难心理。首先,读 准字音,把握停顿。读准字音和把握停顿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而字音和句读停顿则是朗读文言文的障碍,因为文言文中有许多的生僻字,还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等等,如果学生在朗读之前不做好准备,那么朗读起来就很困难。例如,“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在这一句中有个通假字,“与”通“举” 读为jǚ , 不能读yǔ。
从古至今,人们在读书的时候都很重视句读。如果把握不好句子的停顿,很容易会错意。正确的停顿是为了准确、清楚的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也是调节气息的一种方法。古时候的文字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学生学习的文言文都加上了标点,句法停顿比较容易掌握。但由于古今语言结构的差异,意思也会变化。例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如果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二)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时间
前面说过教师往往用大量的时间讲解一些文言知识,让学生读的时间很少。学生在不熟悉课文的情况下听老师讲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汉语知识,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课堂上的诵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例如我在上《桃花源记》时,安排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体会桃花源里面的美好生活,并且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范读、个别读、男女比赛读等,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加深了,而且印象深刻。
(三)朗读要读出感情
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要多朗读并从中积累名言佳句,最重要的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掌握文中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学习《石壕吏》,当读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时候,通过语言上高低轻重的变化,同学们就会产生对差役无比的憎恨和对老妇人深切的同情,有利于把握整篇诗文的主题。
总之,文言文的学习,朗读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发现古人往往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表情达意,这就是由于他们十分重视读,从而加强了对文言的语感。反复诵读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也唤起了情感,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诵读有助于记忆,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朗读的认识,朗读文言文,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积极影响。朗诵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读顺文意,在此基础上读出情感、读懂意境、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朗读,文言文的教学更应该重视这个过程。反复朗读,读多了,读熟了,就能增强语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和重要方法,应该加强多种形式的读,反复地咀嚼思索之后,很多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还可以在说话时应用。
参考文献: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