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

时间:2019-05-14 13:5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

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辑的高中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出版第一版,后经过一定的修改、增删,于九四年又出第二版。目前各中学使用的是近版(九四版)《中国近现代史》课本。近版课本大小字结合,有详细的史料,大字部分叙述注意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具有可操作性,相对于老版(九二版)教材有了发展和提高。但《近版中国近现代史》高中课本在表述外国宗教对我国的影响和史料的配置上,有其欠缺和不足。本着科学的精神,笔者对此进行简要的探讨。

过去一般观点认为,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包含着对华的宗教侵略。近代外国宗教对我国的影响产生了若干历史后果,其作用不可忽视。九四版教材应当对其影响和后果的表述有一席之地,因为,毕竟近代史上两次伟大的反侵略运动,即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都与外国宗教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因果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其中对洪秀全反清思想的形成用小字进行了表述,《原道觉世训》的问世,“标志着洪秀全最终确立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的革命理想”,①紧接着教材把洪秀全理想称之为创造的“革命理论”。那么洪秀全的革命理论依据究竟是什么?涉及到的组织为什么叫“拜上帝教”?教材实际上可以略作介绍,不然的话,“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的农民战争特点”,②这个特点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中美望厦条约》第十七款、《中法黄埔条约》第二十二款,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建教堂,允许传教士传教,这是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火而送来的异域宗教文明。没有鸦片战争,不可能使一位乡村的私塾先生接触基督教;没有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现实,也不可能引起创立新思想的洪秀全深刻的思索和探求。在比较了传统的礼教、普及型的佛教及出世的道教之后,他毅然接过了基督教的火把,并化为战争的实践,使之红遍了半个中国。作为教材,笔者建议应当直接地表明洪秀全的思想来源,也应当简要介绍作为理论武器的拜上帝教教义内容,及其理论内容上开拓新时代(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思想特点。

洪秀全援引上帝吩咐摩西的口吻说:“我乃上主皇上帝,尔凡人切不好设立天上地下各偶像来跪拜也。今尔凡人设立各偶像来跪拜,正是违逆皇上帝旨意”。③太平天国《天条书》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崇拜皇上帝”。第二条又规定:“不好拜邪神”。“皇上帝曰:‘除我之外,不可有别神也”’。④就是说,信仰天主一神,别无它念。应当说,洪秀全的宗教或曰革命理论确实接受了基督教的一神教教义。《天条书》中的不好杀人害人,不好奸邪淫乱,不好偷窃劫抢等,都直接承袭了基督教教义。国外学者称之为“假基督”,有失公允。假是不假的。若理解为“假借”之假,倒是说准了一点。有意思的是,洪秀全对真理探索的眼光投向外来文化,成为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不多的几位先行者之一,以至于后来先进的思想家们也几乎都走了他的道路,只不过不是去寻求宗教教义,而是去真诚的学习西方文化,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到马克思、普列汉诺夫„„,爱国志士几乎把理论眼光都投向了国外。这是值得研究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史实。洪秀全有一点上比之林则徐和魏源高超:他把外国的宗教文化化为农民战争的实践,农民阶级把宗教当作自己的思想武器,而宗教又把农民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套用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与哲学关系的话)。《原道觉世训》公开号召:对阎罗妖“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理论开始化为行动。我们冷静分析一下太平天国的法纪规范《天条书》,还不难发现其体现的“中国特色”。天条规定“孝顺父母”,儒家文化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庇护所;“不好妄题皇上帝之名,皇上帝本名爷火华,世人不可妄题”,这深深地烙上了中国皇帝“避讳”的印记。由此可见,洪秀全“拜上帝教”革命思想实际上是基督教义与十九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实际相结 1 合的产物。九四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称之为革命理想和革命理论,其表述过于宽泛。“生于淮之南为橘,生于淮之北为积”,不管怎样,从科学的思辨认识,橘积同科。不管“拜上帝教”教义如何的具有中国特色,本质是基督教之一的分支流派。从这个意义上说,九四版课本可以考虑实事求是的说明拜上帝教来源于基督教,而不要只字不提。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杂揉,有助于学生了解近代思想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培养严密的历史思维素质和对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是近代的“自由传教”时期。从这时开始,中国诸多社会问题中的教会问题愈来愈突出。教民和非教民的矛盾,教会与地方的矛盾,外来宗教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构成了斑彩驳离的历史画卷。紧接着,中国各地掀起了程度不同的反教会斗争。波澜壮阔的义和团运动实质上是把反教会斗争推向了顶点。对于这个重大的历史史实,遗憾的是,教材在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中,为说明义和团起因时仅作了些简述外,没有把反教会斗争作为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独立的板块写入教材。在《中国近现代史》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诸多线索中,有中外战争,有官员的探索(洋务运动),有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唯独没有当时中国颇具热点的反教会斗争,使整个高中教材的框架失之于完整,无法对学生加深进行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抗争史的教育,也使教材在表述义和团运动时突然间冒出的反教会斗争缺乏必要的联贯和铺垫。

据统计,1870年在中国的外籍天主教士已达250人左右,1874年在华耶稣教传教士达436人,美国人占48%,英国人占44.5%,德国人占7.5%。⑤他们的势力已深入内地和边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护教条款成了他们的“护身符”。用卑鄙手段获取的照会“柏尔密协定”又为虎作怅,外国传教士霸民房占田产,招收低素质“教民”鱼肉乡里,激起民众公愤。因此自发的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

1861年的贵州教案,既反映了民间的反洋教情绪,又反映了一部份官方人士的反洋教态度,其最终的结果,是清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屈服妥协。1868年的“扬州教案”的处理,说明洋务派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什么新招术。较大规模的“天津教案”(1870年)揭开了民众暴力抗教的序幕,中法战争后,各地掀起了反教会的武装起义。四川大足人民三毁法国教堂,“芜湖暴动”又波及几十个城市,甚至连帝国主义统治中心上海租界,也出现了反教会的匿名揭帖。⑥反洋教斗争势如春潮,一浪高过一浪。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外来宗教和文化的传统抗拒心理。从官方态度看,渗透着矛盾心理,暗里有时偷偷摸摸默认或支持人民的抗争,明里又低三下四委屈求全,这种矛盾情绪,几乎贯穿到新政为止。从传教士角度看,确有宗教渗透甚至干坏事的一面,也有办报纸、办学校、办医院等进行科教文化传播、从事慈善事业的一面。如此复杂的历史现象,九四版《中国近现代史》如果认为不便处理,其实可以用小字形式加以辅助表达。处理得好,可以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下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义和团运动的确是一个反帝高潮,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在1900年有了一个充分表演的机会,民族的优缺点在义和团运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以赵三多攻打冠县教堂揭开序幕,又以攻打西什库教堂推向高潮。教堂成为物化的外来恶魔,成为给传统拳民们带来耻辱、苦难、贫困的象征,“灭洋”其理颇顺,其势颇壮,体现了农民直觉的正义性。细加考察,义和团运动的反教会斗争又有缺乏理智的局限性。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其局限性有了多层次的研究和评判。王国平先生指出:“反洋教斗争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独占统治的排外性。中国统治阶级既有妥协的一面,又有抗斥的一面,煽动排外情绪。顽固派利用义和团说明了这一点。反洋教斗争又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小生产者的盲目排外性,没有世界眼光,不可能本质地认识资本主义,对教会买地置业,以传统的风水、习俗加以本能的排斥,往往越落后的地方反教会越激烈”。⑦王国平先生两个排斥的 2 观点,丰富了我们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这种排斥性可以从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中找到它的根源,也可以从传统经济模式中找到它的利益出发点。九四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已经加入这样的评语:“‘灭洋’虽然能够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带有笼统排外性”,⑧比之老课本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至于排外的历史表现和历史史实,教材也可以考虑如实体现。如果义和团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排外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狭隘的小农利益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维持而不是冲击旧的封建制度基础上的,那么,这样的爱国主义只能称之为古典爱国主义。现代爱国主义的概念理所当然的包含向人类一切优秀文明学习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考察,义和团运动的悲剧正是在于古典爱国主义的终结。至于教材沿袭传统理论认为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⑨与义和团“扶清”的初衷相悖,也没有史料证实义和团在京津等地区摧毁清朝封建统治的社会制度,因而“加速灭亡”观点值得商榷。我们得出的结论正好相反:恰恰是义和团运动兴起,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协调矛盾,放弃了瓜分计划,把统治中国的希望又重新寄予清政府,更加极力的扶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半傀儡政权,使之苟延残喘。真正给予清政府致命一击,加速它灭亡的是那些主张新政的立宪党人和主张推翻清朝的革命党人,尤其是辛亥革命党人,他们才是代表了近代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新主人。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作为历史老师,在实际历史教学当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加强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求事半功倍。以下是笔者对教学中如何运用历史地图所作的一些思考。

一、据史读图

即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能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开辟了10个通商口岸。这10个地名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枯燥无味,而且不容易记牢。对此,我们可以借助教材所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形势示意图》来记忆:首先把这10个地名分为3类,长江沿岸的从东往西依次为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沿海的从北到南依次为营口、烟台、汕头,位于岛屿的有琼州、台湾、淡水。然后把这10个地名编成口诀:长江镇南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琼台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它们的方位,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史读图有两点应予注意:

1.中国古代史教材上历史地图下面的古今地名对照,必须作为重要知识掌握。这个在高考试卷中多有考查。

2.教材文字叙述涉及到地理分布状况,但教材相应章节没有历史地图,这种情况有三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借助与材料配套使用的中学历史地图册进行落实。二是利用材料其他章节的地图落实。三是借助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落实。一般来讲,中国首级行政区及其简称、省会及重要城市、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世界政区、大洲大洋的位置、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各国首都及重要城市位置的掌握,对于历史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准确的历史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据图说史

即根据历史地图复述材料内容,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和巩固记忆。其方法有:

1.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为例,即可据图复述协约国阵营、同盟国阵营的国家组成、参战时间及意图,复述欧洲战场态势(战线位置及对阵国家,分析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对德国的影响)和战争进程,又可由此回顾一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一战的性质和影响。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邻土的变化》图还可着重分析一战对欧洲、中东及非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地图,把历史知识系统化。例如,通过对中国近现史下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1978-1999年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四幅图的对比分析,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据图分析

例如,在《第一个一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一五计划建设的一些大型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得益于苏联的帮助)?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50年代中期以前中苏关系非常友好)?。再如,在《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中,建设成就明显比此前时期减少了,说明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

四、以图释文

即利用地图,对教材文字内容进行诠释和说明。例如,教材正文在讲百团大战时只提到作战区域在华北,具体涉及哪些抗日根据地并未说明,借助《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即知是指晋察冀、晋绥、晋冀豫三个抗日根据地。

五、以图补文

就是利用教材地图中隐含的知识点,补充教材正文内容。例如教材中讲锦州战役是整个辽沈战役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战,是东北解放和平津解放关键性的战役。然而具体的原因教材却并未提及。但通过《三大战役作战形势》图就不难理解。锦州地处关内外交通要冲,辽宁省西南部是丘陵地,在渤海湾沿岸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宽度从一两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最狭处正是位于“山海关”这个点。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这条“辽西走廊”背山面海,形势险要。锦州位于“走廊”的东北端,人民解放军夺取了锦州就是握住了东北地区的咽喉,拦住了东北敌军向关内撤退的通道,锦州及其外围的地理形势是理解这一战役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锦州战役胜利结束,入关的通道打通,平津战役的胜利便已成为军事上必然的结论。这一形势发展在地图上表现得很清楚。但如没有地形图的帮助,仍然是不容易理解的。

总之,尺水可以兴波,三尺讲台就是创造的天地。我们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应多做教研、教改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第三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要】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二、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2.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初中)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1]。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三、德育渗透策略

1.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共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能够及早地进入人类文明的领先地位。我们的伟大祖国有许多震惊世人的方面:万里长城的修建,大运河的南北凿通,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李杜诗篇的光辉闪烁,丝绸之路的外界交流沟通,四大发明的创造……所有这些伟大成就无疑都展现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气势,这些就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所以,我们可以向学生进行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此引发他们强烈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等。培养孩子们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让学生们举起爱国的伟大旗帜,树立爱国意识,对他们进行八荣八耻的教育。要通过大胆的创造和扎实的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强盛发达,并立志为实现祖国的腾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2.构建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来提高德育实效。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以创新能力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宗旨,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努力向高中历史学科规律靠拢,大胆探索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来实现德育实效性,初步形成了活动体验型、情境创设型、专题研究型、辩论型、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类比反思型、小品表演型、历史题材影视品评型等历史学科创新教学的新路子,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历史课应重视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树立共产党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历史教师,要经常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的本质,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观点等等,从而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联系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它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遇到些困难,但由于党的领导,我们深信暂时的问题一定能克服,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小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瑞瑞.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德育与班主任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1.

[2]卢闯.论德育教育的泛主体及其特征 [J].山西教育,2010(ii):40―41.

[3]王楠,洪戎.论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契合 [J].才智.201i(24).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内容提要]: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主要还在于其个人法律意识淡薄,需加强培养其法律意识。培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相互合作,其中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自然义不容辞,尝试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防范于未然。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法律意识中学历史教学

一、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培养其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左右。这引起我们深思:小小年纪,为何走上犯罪之路?分析后不难发现是由社会不良示范、恶劣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主要还在于青少年个人法律意识淡薄。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要使他们远离违法犯罪,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培养其法律意识,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1世纪竞争日益激烈,要使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这有赖于基础教育。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基础教育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省去年秋天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培养目标之一“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宪法也要求“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实现这一目标,也必先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青少年法律意识的现状

何为法律意识呢?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对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一旦形成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支配作用。目前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状况是:守法意识不强、护法意识薄弱、责任意识不强、权利和义务意识不强。

三、多方合作进行培养

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

因而社会各界要自觉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家长应认识到家庭环境的作用,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孩子要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学校更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是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无疑是教育最直接、最经常的方式。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要是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各学科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如政治老师可结合政治常识、时事等把一些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培养

历史学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往的一切活动及其过程,包括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法律、外交等。法律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做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源远流长,也是历史学研究对象之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 1

程。” 因而我省实行的新课程历史教材中涉及法律制度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如商鞅变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宪法》、罗马法、《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等。

这些法律制度在当时甚至现今仍有着指导意义。其中隐含着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原则,如民事责任、代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诚实信用、依法治国等。这些法律术语、原则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有助于增强法律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突出这些基本法律术语、原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下面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课为例简单谈一谈。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即罗马法的产生与发展、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在教学中,先引用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的名言“法是最高的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让学生认识到古罗马的辉煌更在于它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罗马法的概念“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指导学生分析史料,理清线索,归纳演变脉络。重点突出《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因为分别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和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利用多媒体演示《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等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着重理解罗马法的许多基本概念、术语、原则,如法律行为、民事责任、代理、不当得利、法人制度、契约、律师、陪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是难点。引用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的话,使学生认识到罗马法体现出的精神、原则,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并超出了一国范围。接着利用多媒体演示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及我国的《民法通则》等材料,组织学生即兴演讲 “我看罗马法的影响”,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充分理解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等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此辉煌的罗马法有没有缺陷?”,学生认识到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因而我们在借鉴罗马法时应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通过了解罗马法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深刻理解法律原则并体会这些原则对法律发展的有力推动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

21世纪充满竞争、挑战与希望,青少年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预备队和生力军。其法律意识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与繁荣,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第五篇:外国钢琴教学法在中国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内容摘要:深入研究国内外钢琴教学法,将外国钢琴教学理论合理运用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将有利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培养出适合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人才。

关 键 词:外国钢琴教学法 钢琴教学 音乐才能

考入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学生,一般都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就为钢琴教师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参差不齐,但教师的教法如果得当,每个学生都会受益匪浅。

外国的钢琴教学法发展至今日,形成了多种教学观点并存的局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懂得合理借鉴、运用外国的钢琴教学法,洋为中用尤为重要。

一、运用培养学生综合性音乐才能的教学法

帮助学生培养几种钢琴学习中必备的能力。

(一)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

对于学习钢琴起点较低的学生,要通过讲解和赏析的方法使学生对作品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弹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介绍与此作品风格有关的内容,如作曲家的个性特征、最为出色的创作领域、作品所处的时代特征等。首先以生动、贴切的语言使学生对作品、作曲家有初步的了解。

对于学习钢琴起点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发现他们个人对作品风格理解上的偏颇。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作品风格,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述出作品的个性特征。但是,由于学生的内心体验不够丰富,在音乐中难以显露出某种个性,所以,要让学生先听自己弹奏的效果,让他们自己发现所听到的和心里想要的效果相去甚远。然后,再让学生听大师的演奏效果,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在内心听觉方面有新的体验。这样,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发现问题,让他们不断在内心积累对音乐风格的体验,他们就会逐步学会在弹奏中体现出作品应有的风格的能力。

(二)理性分析作品的能力

对于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简要分析和声、织体、曲式的能力。进行这种分析耗时不宜过多,因为钢琴课毕竟要以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为主。但是这种分析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加强听觉方面的记忆,避免只运用单

一、机械的手指记忆。而且,大学生学习钢琴,应以理论带动实践。这种在教师启发下的分析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对于已具备某些分析能力的学生,教师就要多运用讨论的教学法,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再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为学生拓展出一个问题的方面。比如表情术语更深层次的含义、节奏韵律感的把握、旋律的走向、和声的色彩、织体发挥的作用、声音的层次感、运用踏板所产生的效果等问题,要先让学生有一个总体的设想,教师再适时地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最恰当地理解乐谱。

(三)完善钢琴演奏法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登台表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师范院校里表演实践相对机会较少,再加上平时准备的也就不够充分,偶尔勉强上台,效果差强人意。若想改变这种窘况,就要在平时培养学生对表演抱有平常心的理念。让他们明白,钢琴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随时做好演奏的准备。因为如果只有考试而缺少舞台实践,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成了走马观花,很难深入把握作品。相反,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模拟一些舞台实践活动,学生就会在主动演奏的环境中,逐渐具备舞台表演的心理。

喜欢登台演奏的学生,必然是想有一个好的表演效果。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特别需要得到培养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刻画音乐艺术形象的能力。因为钢琴演奏是让作曲家心中的音乐形象和情感通过演奏者自然、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以引起听众的共鸣。那么,这种音乐形象的刻画,对各种情感的体验,是在每节课、每次课下的练习中贯穿始终的。虽然,有些学生的弹奏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要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技术与音乐要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二、运用培养学生弹奏技术和乐感并重的教学法

学生在提高音乐才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弹奏技术,丰富产生乐感的表现手法。

(一)协调身心,培养学生用心、用耳倾听音乐的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有些是在考学前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学过钢琴,所以在弹奏技术中存在着身体不协调等问题也是相对正常的。在手指训练方面,常见的问题就是指尖触键时没有触键点,这固然和学生以往练琴的方式密切相关,但是,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方法,不断巩固,在一段时间内强化难题,并经过反复正确练习,学生才会掌握基本正确的弹奏法。在手腕训练方面,教师要在强调指尖、手掌关节应有状态的前提下,练习手腕不同方向的运动动作。手腕不做任何配合手指的动作的毛病在高师学生中是很多见的,因为练习阶段衔接的不妥,所以一些学生仍然死守弹琴只用手指的原则,这时,教师就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手腕是否在弹奏中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再指导学生读一些钢琴教学理论的书籍,使其在观念上树立正确运用手腕的理念。在手臂训练方面,特别要教会学生找准重量下沉的感觉。在这方面的教学中,要注意在“手指学派”和“重量学派”间找准平衡点。这两大学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精华部分,避免其不合理的成分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此外,在完善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心、用耳倾听弹奏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中,多用范奏与讲解结合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因为用耳倾听,最先听出区别的不是自己的弹奏效果,而是别人的弹奏效果。所以,教师既要做正确弹奏的范奏,又要指导学生弹错的范奏,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正确的弹奏效果,培养正确的声音观念,直至能够自觉发现自己弹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用心倾听的方式,就需要教师运用讲解的方法,以启发、比喻的方式调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感悟音乐的能力,让他们在大师的弹奏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尝试将这种内存于心中的感受通过音乐转化出去,再挖掘自身音乐想象力方面的潜能。

(二)以系统的钢琴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练琴的能力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适宜采用由点到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钢琴学习理念,熟悉系统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理解某一点的问题,再扩展到相应的知识面,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上辅导的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同类的曲目在课下进行练习。因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练琴时间方面是极其有限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所以特别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多赏析作品。即使自己没有弹奏过很多作品,也要花时间去领悟钢琴家在弹奏技法方面的特点、声音效果的特点、刻画音乐形象的特点,再联系教师所讲过的基本理论,明晰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不论学生处在哪个学习阶段,教师都要强调指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确立最适宜自己弹奏的指法;明确技术难点,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难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适合自身的、以音乐为主要练习内容的练琴方法。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向,教师要特别注意外国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以及适应新时期各派钢琴教学法共存、独树一帜、融合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运用,使学生学到基本正确的弹奏法,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发展的、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意识。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钢琴演奏的正确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参考文献:

[1]亨利·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2]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9月.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