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魏书生改变自我的六种理念赢得教育
用魏书生改变自我的六种理念赢得教育
人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说它不容易在于我们习惯于抱守自己的生活观念,总以为自己这样做才是最为英明的选择。在这种思维的蒙蔽下,我们往往会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说改变自己是一件容易事情在于有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另外一个晴朗的天空,就会拨开一层面纱看到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魏书生老师经过6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当老师的宿愿。起初他也曾埋怨过,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他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令他感到极为难过的。用他的话说:“面对这样的环境,我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想等待环境好了,自己再好好教书自己再搞改革。”由此我想到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应该说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学生素质都要强于魏书生老师起初面对的一切,但是我也曾有过同样的心情。应该说魏书生老师经过一番思考,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在这样的心灵觉悟下,他体会到:“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自己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如果我们面对任何事情都能这样去认识,这样去对待,无论是面对怎样特别的困难我们都能够战胜,从而实现心态的变化。
二、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
这种观念不仅仅是魏书生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他对教育的一种积极的理念。魏书生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源于他对教育深层次思考。在一个晚自习休息期间,魏书生遇到本班的两位同学吵架,而且吵得极为难听。面对这种情景,作为班主任当然是比较气愤的。同样此时的魏书生也是十分得气恼。但是当面对犯错误同学内疚的样子时,他抑制住了自己气恼的心情,由此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犯错误的同学,一位教师可以扮演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角色。而扮演不同的角色,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发雷霆莽撞的角色,使自己生气,也会使学生生气;一个不负责任、听之任之的角色,会使学生肆无忌惮,教师的威信越来越低;训斥、挖苦学生的角色,会造成师生间心里上的隔膜;一个具有丰富经验教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打架的危害,订出避免吵架的措施,会使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扮演严父、慈母、兄长、亲属的角色,学生会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和爱护,在温暖中改正错误……魏书生选择了严父和心理诊疗医生的双重角色,先施之以爱,继而给予具体细致的心里分析。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没有因自己犯了错误而吓得心惊胆战,而是对自己进行了有效的剖析,对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魏书生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面对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角色里出不来。”“变换角色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选择怎样的角色面对这场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不管怎样面对学生,面对课程,都需要我们选择积极的角色去面对。
三、多互助、少互斗
这也是魏书生对教育,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许多人感觉魏书生当老师既轻松又愉快,其秘诀在哪里?魏书生的回答是:“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这魏书生做班主任、教书育人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魏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讲:“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是依靠在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我的副班主任,都是我的助理教师。大家都成老师的助手了,那么我直接支付给同学们的时间再少些,我们的班级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条。”其实要真正做到“坚信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学生的助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我们往往会感觉班干部、好学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而那些后进生会是自己工作中的对手。其实后进生也有潜在帮助教师改进自己教学的能力,具有帮助老师做事的能力。这是魏书生建立“互助”师生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教育学生时候力争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能做得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一旦和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既然是和学生建立起了一种“互助”的师生关系,避免了“互斗”不良现象的存在。如果老师摆出与学生“斗争”脸孔,硬要把学生斗服,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多学习、少批判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及其教改经验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而且其探索出的许多可贵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已经成为教育的真理。他之所以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果,这与他肯于学习、善于吸收有直接关系。魏书生在研究教育理论时,既学习孔子、陶行知、凯洛夫这些为学术界肯定的教育家的著作,也研究蔡元培、杜威等争议较大人物的一些观点。吸收其有道理的部分。魏书生认为:“别人有短处我没有看到,自己并不失去什么。别人有长处,自己没学来,就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用学习吸收的观点去看待别人,看待学问,看待事物,会使人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在班级管理中,他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这样会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班级的凝聚力也会增强。无论是对学生,对教师我们都应该树立起“多学习、少批判”的意识,这有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够让我们始终保持一种谦和的人生态度。这样于已、于人、于事都有好处。
五、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1991年7月17日魏书生赴拉萨讲学,连续讲了三天半,孔繁森问他:“在拉萨这样的高原地方,连讲三天半课,这么繁重的劳动,西藏当地人也讲不了,你能承受了,有什么秘诀吗?”魏书生回答说:“要说有秘诀,就只有一个,那说是平时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和魏书生相比,我们身上的担子真是轻得许多。但是还有人抱怨工作太累了,有些承受不了。因此产生消极情绪,抑或动不动以所给的报酬为衡量工作的尺码,这都是不可取的。魏书生认为:“人的能力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抢工作干的人,如同没有时间叹息的蜜蜂,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提高,忙于自我更新。”“为了适应明天的需要,我们今天就应储备能力,增长能力,而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是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得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我们也该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对年轻教师而言,需要提高、锻炼自己的地方很多,况且我们如今又处在这样一个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一定要牢牢记住: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六、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生活像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乐观地对待人生,你便会拥有一份愉悦的心境,就会激发起向上的勇气和意志,更能提高我们做事的能力,提高做事的效率,增强做事的艺术性。魏书生认为:“人生苦短,人好不容易才获得一交在地球上生活七八十年的机会,人生值得高兴的事情又那么多,如果不学会笑对人生,那真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我与学生接触中我感觉到,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面孔,学生的情绪同样会显得低落;如果老师微笑着面对学生,班级就会充满活力。学生喜欢乐观向上的老师,这是许多人都认识到的一个问题。老师的工作压力是一般工作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障碍,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魏书生实现自我人生飞越的六种观念改变了我对教育、对生活的态度。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不辜负青春时光,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面对人生百味,我学会了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学会了“用快乐的方式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坚定不移地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但并不排外。集各家之所长,为己所用,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不让一日闲过”,在忙忙碌碌中,在不断求索中,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所有这些都会让我的羽翼更加丰满,让自己飞翔得更高,更远,直至自己所期盼多姿多彩的人生彼岸!
第二篇: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无论做什么事,你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能够放下求之不得之苦,放下浮躁的心理,让灵魂不再流浪,思想不再浮躁,建设自己灵魂的乐园。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怕慢,只怕站,久而久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一个强大的自我就出现了。 关于习惯
教育即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1分钟做小事。到这个时间做这个事、到那个时间做那个事,培养良好习惯,把这个事往深去做,就会感到趣味无穷,质量不断提高。
狠抓习惯的三块内容:
1、计划系统: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监督检查系统:严格按计划去做。
3、总结及反馈制度
对于孩子:能做的事,一定让他自己做,一旦这样,他越做越多,责任感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堆积起来的。
关于创新:
什么叫创新?盯住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往深处去钻井,方能钻出甘泉,人最怕的是遍地挖坑。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你把这些极小的事情,干得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时,你自然就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松、静、匀、乐——魏书生的教育理念之一
学习了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感触颇深。关于魏老师的教育理念,其中关于教师快乐工作的心态的理解印象很深。
教师这个职业既是平凡的岗位又有着不同于其它岗位的地方,因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以往社会将着眼点只放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上,却忽视了教师本身的心理。可事实在于绝大部分的教师因为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压力,或多或少都有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魏老师提倡教师要拥有一种快乐工作的心态。何为教师快乐工作的心态?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永远记住四个字:松、静、匀、乐,即身体轻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心情快乐。走进学校松、静、匀、乐;走进办公室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下班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吃晚饭当然更是松、静、匀、乐……
那如何做到拥有这种快乐工作的心态呢?
每晚睡觉前记得对自己说:“今天发生的不管好的坏的都已经过去,明天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早上起来的时候伸个懒腰,再对自己说:“加油!”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时,就要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之一天要尽量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令人不太愉快的事情,比如有学生未交作业、某个学生没有遵守纪律、教学过程未能令自己满意。这些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保持着快乐工作的心态?自我调整吧。深呼吸、做做运动、跟同事谈谈心换个场景,换个对象,心境会不一样的!
拥有一份快乐工作的心态,我们才能以更佳的状态去教学、去面对学生。魏书生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得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薄。
2.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学生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学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失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教师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近5年又提出了别超过15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想、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4.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别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
5.学生动笔练,包括板书时间别少于10分钟。
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20秒,以减少老师们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
9.下课后的课间十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他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内,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
10.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地减少。魏书生教育理念:
魏书生的“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理念让我们信服。魏书生的“习惯就是形成良好品质”的思想让我们升华。魏书生的“甘愿做人师”的风范让我们学习。魏书生的“知人、育人观”的观念让我们佩服。魏书生的“以法治观念施教”的教学让我们感悟。魏书生的“高悬鞭策自警”的自省让我们反思。魏书生的“做快乐班主任”的思想让我们安慰。魏书生的“班级自动化”的管理让我们实践。魏书生的“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想法让我们轻松。魏书生的“教育惩罚艺术”的方法让我们宽容。魏书生的“时间质量管理”的效率让我们享用。
魏书生的“管理就是欣赏、教育就是欣赏”的管理让我们感受。魏书生的“真诚点燃希望”的心灵让我们信任。魏书生的“有爱才有好老师”的说法让我们尽职。魏书生的“老师就是服务学生”的做法让我们尽责。魏书生的“师生换位教育”的方式让我们深思。魏书生的“求实务真进取”的精神我们我奉献。魏书生的“努力工作处处可成净土、潜心科研时时能在天堂”的作风让我们奋进。魏书生的十四个教育观念
魏书生成功了,鲜花和掌声常伴不离。魏书生的成功是作为教育改革家的成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 双重成功,诚如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姬庆生所言:“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如果与国外著名教育家作横向比较的话,魏书生的主要建树或优势恐怕还是在 教改的实绩。宁夏一位青年教师在致魏书生的公开信中写道:“目前您还只领我们,不,您还只和我们完成了这伟大的乐章的第一部——对教育教学规律、艺术剖理璞玉似的发现和质朴的运用,这还基本上是以方法论的 方式体现出来的?”[2]如果我的理解不错的话,那么这里的“方法论”基本上相当于古人所说的“术”。这位 青年教师的评价有相当的代表性,事实上,除了少数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大多数人对于魏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在那些可触摸的
操作方法上。“可操作性”是一个比较时髦的名词,人们在提到它时往往流露出对理论、观念的不屑一顾;于是在不少人心目中,魏书生被分成虚实两面,取“实”舍“虚”也就成了学习魏书生的一种捷径。成套的管理章程和操作方法照搬不误,在有些人那里或许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在有些人那 里只是上演了一幕“皮毛改革剧”,热闹一阵子后便一切归于寂静,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我们并不怀疑只得皮毛者的取经真心,我们怀疑的是:是否魏书生实绩的光环和操作方法的新奇掩盖了其深邃独到的思想观念 ?
我们知道,仅仅是观念——哪怕最正确的观念——改革不了现实,但没有正确观念指导的实践很难避免盲目性。笔者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做关于魏书生的文章,也许会被讥为“客里空”、“空手道”什么的,然而我 却认定,如果不是类似“宗教家的精神”(吕叔湘语)支配着魏书生,他会打那么多次报告要求当教师吗?魏书生倘若做了“厂级领导”也许会成为企业改革家,但绝不会有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魏书生这个典型已经树立了起来,但一个人若在思想深处就不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即使你硬逼着他学魏书生,能学好吗?“学习魏书生,必须研究魏书生”(姬庆生语),窃以为,研究魏书生,首先得研究其思想观念,以便在认识上向魏书生* 拢时有个目标。本文称不上研究,只是想胪列一些魏书生的教育观念,作为人们了解魏书生的参考。魏书生说:“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倘思想观念不改„„即使能奏效于一时,也决不会持久。”[3]本文的宗旨 庶几不违魏老师的本意。
观念这东西有个层次问题,一般可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本文所提到的教育观念主要处于中观层次(有的处于中观和宏观的交界面上,有的处于中观和微观的交界面上),遗漏在所难免。之所以回避宏观和 微观两个层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过大过小的事物难于把握和驾驭,二是过大难免笼统、空洞,过细则又容易流于琐碎。
下面,先用主要篇幅对魏书生的教育观念作一番罗列,有些地方适当作点析评。
一、放大显微的职业观
情感基于认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以正确认识该职业的重要性为基础。行业不同,只是分工不同,并无高下之分。魏书生主张一方面用缩小镜去看宇宙、看世界,另一方面又用放大镜、显微镜去看自己从事的职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他认为教育教学虽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一旦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那么它将显得广袤无比,里面的世界真精彩,异趣纷呈。所谓放大显微,从认识的角度是指善于将总体的事业进 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观照、分解,使其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细部都纤毫毕现;从情感的角度看,是将职业神圣化。魏书生认为:“每项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倘用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去做,一定能将这 工作做得很神圣。”这并不是一种阿Q主义,而是自觉地培养职业情感。
二、积极自重的角色观
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多种角色的选择和不同角色的转换,魏书生主张“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首先,他主张舍劣取优,即尽量不扮演拙劣的社会角色。其次,他主张众优兼备,从“向善成美”的愿望出发,兼扮各种好角色。如面对吵骂打架的学生,可以兼扮严父、慈母、兄长、亲属、良师、保健医生、心理诊疗医生等多种角色。再次,他主张一个人要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角色转换,这里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有主动转换角色的强烈意识,二是当外力迫使自己转换角色时,心理上要有足够的准备,迅速而自如。最后,他主张,作为教育者要善于进行“换角思维”,即善于站在不同的角色位置上进行思考。总之,有了积极自重的角色观,就能根据教育的不同需要扮演好各种主角和配角、正角和“丑角”,就能在环境变化时及时作好转换角色的身心调整,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魏书生认为,“选择 的角色不同,决定着教育效果的不同”。因此,学习魏书生的角色观,无疑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有利于治疗角色单一症、机械症和角色自恋症。
三、扬长补短的发展观
教育者首先要发展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呢?魏书生认为,一是发展自己的长处,一是借鉴他人的长处。魏书生提倡教育教学的民主化,并切实有效地实行了民主化,照他自己所说的,“原因在于我有‘商 量’的长处”。魏书生搞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也正是因为他有对现当代教育科学了解得颇为深入、全面的长处。在借鉴问题上,魏书生认为学习别人“是为了发展自己而不是抑制自己的长处”。针对全国学习魏书生的热 潮,魏书生诚恳地告诫人们:“衷心希望大家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要都来模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他主张在“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同时要坚持自己的长处并进而“努力发展”自己的长处。这当中固然有谦虚的成分,但又何尝不富含着真理的因子呢?
四、轻物重心的幸福观
魏书生的成就是苦干加巧干干出来的,“巧”赖于“苦”,“巧”生于“苦”。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4]。是什么使魏书生能如此吃苦耐劳 呢?是他高尚的幸福观。他说:“我总感觉,幸福应该是精神上占的面比较大。在教学期间,我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他认为,“幸福不能规定一个物质的尺度”,“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是幸福的。”魏书生还将幸福与自身改造、特别是心灵的洗礼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真正的幸福感来自战胜自身“某种狭隘的东西的感觉”,“人最强烈、最持久的幸福感就是征服自己惰性之后产生的幸福感”。学习魏书生,如 果不能接受其幸福观,多半会慕名乘兴而来,遇难扫兴而归的。有人说魏书生教语文轻松,魏书生的学生学语文却需超常负重(这当然是片面的),我想,魏书生的学生正是接受了魏老师的幸福观才以苦为乐的。
五、利在增能的负重观
这一点与第四点有些联系,单独立项旨在予以强调。工作上拈轻怕重是一种自私,也是一种“本能”。针对不少青年人总希望工作担子越轻越好,魏书生从独特的思维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不少青年人能 力差,工作平平,原因恰在这个观念上,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他坚信,“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推掉工作担子“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质是把机 会、把能力推出去了”。他认为“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因为如果工作量不足,剩余的时间没法消磨,便只好用闲思、忧伤、牢骚、闲话或打扑克、打麻将来打发,“一年又一年重复着 自己低水平的工作。”魏书生教龄不长却成绩斐然,有些人执教数十年几无可以称道的建树,负重观的不同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
六、笑对人生的境遇观
人对自己的境遇有时是没有选择权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来都是一个令人难解愁眉的话题,失败感、怀才不遇感常常缠绕着教师们的那本就脆弱的神经。魏书生倡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有一段话早已成为供料议论文的经典材料,大意是:生活像镜子,你对他笑,它也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魏书生主张笑对人生,人在无法逃避环境时只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以便在适当的时机改造环境,而适应、利用和改造都 需要有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因此,他认为应多看前面,少看“身边”;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他主张淡化世俗功利,从宇宙意识的高度,“采取一点虚无主 义的态度”来小视自己。他建议用笑使人生的不幸减半,用多做实事和情感迁移来排解忧烦苦恼。笑对人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我心理诊疗。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能真正接受笑对人生的境遇观,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及时调整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乐观的心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七、着眼未来的人才观
魏书生教育教学的一个特色是,注目于世界科技动态、教育动态,经常向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于漪在谈到学习魏书生时说:“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教师不仅要跟着时代步伐走,思考的问题还应该比生活的年代更远一些,否则就无法教育孩子”。[5]于漪认为魏书生是具有高远教育目光的典型。魏书生十分重视培养创造性的、面向未来的人才,他说:“一位负责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知识,更要培养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魏书生的学生眼光高远,知识面宽,整体素质高,适应能力强,难道是偶然的吗?
八、辩证全面的学生观
教育工作者必然面临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魏书生的学生观未必是新鲜的,却至少没有机械、片面之弊。我们将它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是平等的人,即将学生放在与老师平等的位置上,人格上尊重他们,教育教学中信赖他们。民主化的教育思想正是以平等的学生观为基础的。魏书生的学生敢于提醒老
师制怒,是平等学生观的必然结果。魏书生主张教师的心灵应向学生敞开,让学生监督老师的言行,是更深层次的师生平等观。第二,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即承认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优良个性。当学生的个性不适合教师的口味时,魏书生主张克制自己,“迁就”学生。第三,学生是发展的人。魏书生反对用静止的目光评价学生,好学生固然会继续进步,差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魏老师不仅承认差生可以进步,还允许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他认为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可以作第101次的转化工作。第四,学生是内心世界复杂的人。魏书生认为,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是广阔的世界,心灵是复杂的宇宙,他承认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矛盾性、多 面性,他让学生进行“两个自我”的“斗争”,他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第五,学生是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再调皮再淘气的学生也不会令人厌恶。可以肯定,要学魏书生,不接受魏书生的学生观是行不通的。
九、少斗多助的人际观
魏书生对好斗喜批的文革遗风一向反感,他几乎不遗余力地提倡人与人之间少斗多助,呼吁大家“少琢磨人,多琢磨事”。魏书生的人际观可分成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人斗人双方均无好处,因而主张不斗人;二是被人斗了不还击,免得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三是多将精力用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少批评别人的短处;四是为人处世应奉行“尊人者,人尊之”的原则。魏书生认为好斗喜批不仅空耗时间精力,而且影响团结协作,养成吹毛求疵的坏毛病,每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应当力戒此病。他要求每个学生自觉培养“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原谅人的品质”。魏书生认为,评价他人,应立足于采优取善,“少看他的短处,多看他的长处”,因为“看不到别人的短处,自己并不失去什么;别人的长处没学来,就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一个人要想干点事业,没有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很困难的,魏书生的人际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十、持恒守一的养成观
养成观就是养成教育观。魏书生认为,在教育上企图一蹴而就,一气呵成,毕其功于一役是幼稚的,违背了养成性原则。他十分重视习惯的作用:“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事,做得多了,就形成了习惯,而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做,想停止都很难。”他主张“巧妙地利用惯性。”魏书生认为好的习惯只能来自持久专一的训练、培养。他强调一件事只要做了,就要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学生会成为内驱力充足,意志坚强,感情丰富的人”。魏书生坚持让学生进行身体长跑和道德跑(写日记),坚持十数年办班级日报、练气功,坚持每天抄记格言警句一条,“每天点燃一盏思想明灯”„„这些都是持恒守一的养成观指 导下的教育实践。世界上许多事情难就难在每天如此,难在长期坚持,魏书生的养成观正是治疗“五分钟热度 ”的特效药。
十一、多边选择的方法观
魏书生教书育人点子多,称得上是教育界的点子大王。像他想那么多点子,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吕叔湘语)。因为思想和行为的双重懒
汉意识使很多人将多边选择的方法观堵在了门外。所谓多边选择包 含两层意思:一是办任何事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二是在多样的方法中必然有优劣之分,有优与更优之别,办事者应有尽可能选择“最优”的意识。魏书生常常跟学生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件事都有100种做法。”魏书生搞教育教学改革,就是搞的多方数法,在比较中选优。他坚信,“人的思想从一种模式中解放出来,就会发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天地也十分广阔,方法非常之多”。因为事物在发展,方法在更新,我们目前运用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再往前去寻求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正是充满创新意识的方法观使魏书生的许多做法异于他人,也正因为魏书生把这种方法观灌输给了学生,他的学生才有了固门防风的十种不同措施,才有了吃感冒胶囊的数十种方法,才有了开阔的思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十二、惜时重果的效率观
重视效率已是一个常识,魏书生只是着眼于教育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效率观。首先,他把效率感的有无看成是造成事业上极大差距的重要原因。其次,他把讲究效率提到了延长生命的高度上:“单提珍惜时间就是延长生命还不够,还应该说,讲究效率才是延长生命的最好办法,就是赶超别人的最好方法。”又其次,他认为,“特别是在当前知识陈旧率增长迅速、知识爆炸的形势下,没有敏锐的效率感,是不可能搞好自学的。”再次,他以为:“效率感是人人都有的,区别在于有目的培养的效率感要强一些,而自发产生、自然成长的要差一些”。最后,他甚至认为效率意识的强弱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民族素质的优劣。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思想高度,魏书生才有了一系列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他主张通过抓紧时间,减少犹豫,形成习惯,利用生物钟,重视计划,科学量化,多搞竞赛等来提高效率。他的学生刘诗奎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魏书生老师培养我们 的效率感》,对此介绍颇详。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学习“一分钟调完全班位置”“两分钟收好书款”,而不注重培养自身的效率感,即只能是舍本而逐末。
十三、重律崇心的管理观
魏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大体说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强调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时代性,主张吸取当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二是承认管理方法的普遍性,主张学校、班级可以适当借鉴工厂企业的管理措施。三是重视计划性和有序性,他认为科学地制订计划,严格地按计划办事,形成有序的操作规程,必然会事半功倍。四是主张管理要合情适心。他说“规章、制度、法律如果制订得科学,符合人们的心理,那么,不用人盯着、看着、监视着,人们也能自觉遵守了”。这一点尤为重要和可贵,因为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强制与自觉(或外制与内克)的统一,制度约束和道德自律的统一,合理性和适情性的统一。它不仅仅是深刻的,也是最为“现 实”(哲学意义)的。第五方面,他认为搞好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更为新颖的是,魏书生并不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人才,作为管理人才需要“必备的职业素质和天赋条件”,也许有人认为
讲“天 赋”是唯心主义的天才论,事实上这一提法也许更唯物,更符合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十四、积极明智的沟通观
这里的“沟通”特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不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魏书生由于兼职多、会议多,“近十年来„„基本不和家长联系”,因此他自谦在这方面“属于做得最差的人”,“没有发言权”。这种坦诚本身就是难能的。然而,若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他有较为独特的沟通观,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第一,他反对把手段当目的。他认为,“和家长联系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不用这个手段也可以”。他说:“不能单纯用家访次数、召开家长会次数来评定班主任的工作效果。”他主张:“尽可能不去打搅家长”,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联系我们身边只注意统计家访次数的形式主义,联系那些导致师、生、家长三方均不满意的“打搅”,魏书生的这一观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第二,魏书生反对教师担任告状者的消极角色,主张扮演学生与家长之间调解者的角色。他说:“我从来不越过学生向家长告状 ”。第三,他主张教师要把力气用在“引导学生体验自己为父母分忧解愁做实事之后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上。第四,魏书生认为,当家长体罚学生后,教师应充当学生保护者的角色,向家长讲明体罚之弊。总之,魏书生 认为,在沟通教育上,教师要始终坚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这一原则。
上述十四种教育观在排列时并无严格的逻辑依据,大体说来一至六项更多的指向教育者自身,七至十项侧重于指向他人,十一至十四项则主要与方法、操作相联系。其中有些交叉和重叠,这是本文作者无力避免的。魏书生的许多观念,普通人并非不能理解,但感觉有强弱之分,理解有深浅之别。不妨套用足球比赛的一个术语来说,比起魏书生,我们许多人在教育教学方面“临门一脚的意识”确实逊了一筹。因此,对于魏书生的教育观念,如果是他有我也有的,则强化之;如果是他有我无的,则增补之;如果是他对我错的,则舍己就彼。当然,如果是他无我有、他好我更好的,也不妨发展之。
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1950年生。18岁上山下乡,19岁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 任教至今。由于成绩卓著,他先后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省先进班主任省先进班主任省先进班主任(1981年)、省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1982年)、特等特等特等特等 劳动模范劳动模范劳动模范劳动模范(1984年、1987年)、特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教师(1984年)、全国优秀全国优秀全国优秀全国优秀班主任班主任班主任班主任(1984年)、全国全国全国全国 劳动模范劳动模范劳动模范劳动模范(1988年)、、、、全全全全国中青年有突出员献的专家国中青年有突出员献的专家国中青年有突出员献的专家国中青年有突出员献的专家(1989年)、首届“中国中国中国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1990年)„„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84年便指出,魏书生
“是个教育家是个教育家是个教育家是个教育家””””,而且“不不不不是一般的教育家是一般的教育家是一般的教育家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他立志他立志他立志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有一种忘我精有一种忘我精有一种忘我精神神神神。。” 魏书生的奇迹和荣誉是干出来的。他从1986年起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兼书记,后又兼盘锦市教委副主任.另外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38383838项社会兼职项社会兼职项社会兼职项社会兼职。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一直坚持上语文课一直坚持上语文课一直坚持上语文课一直坚持上语文课,,并当班主任并当班主任并当班主任并当班主任。他是教书育人的模范.在他手下在他手下在他手下在他手下....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也再差的学生也再差的学生也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能成才能成才能成才。。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索质高索质高索质高索质高,,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 茅茅茅茅,,十多年来.魏书生已在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作报告1100多场.上公开课600多次.堪称全国之冠。他热爱教书.酷爱读书.也善于写书.至今已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15本书。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和《魏书生文选》(一、二卷)等著作均已重印多次,越来越受欢迎和好评。《教育改革 家——魏书生》一书出版时,陈幕华、孙起孟、陈锡联、张承先、柳斌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在 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座谈会,对魏书生及其有关著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 同志还特地为《家教漫谈》一书题了词。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他工作出色,事迹感人,讲演精彩.文章漂亮,论著 不同凡响,很值得人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朱凡坤)◎ 魏书生曾是一名工人,却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做老师。◎魏书生是语文老师,用20个课时就教完200个课时的内容,且学生成绩好得出奇。◎魏书生同时出任几个班的班主任,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到了他的手上,个个品学兼优。◎魏书生是一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家庭和谐,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魏书生曾是中国唯一一位同时担任中学班主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市级在任教育局长。◎魏书生巡游讲学海内外,至今演讲1400多场次、公开课800多节,所到之处,场场爆满。
第三篇:青年教师魏书生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青年教师魏书生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精选多篇)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范围,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的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值得去学习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学习了《人民教育》刊登的“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后,更是大获裨益,同时深深地被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的观点,就像是一盏盏指路的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掩卷沉思,许多在以前工作中曾困扰着我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一、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曾谈到:学生是助手。对此他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班主任其实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船工,他们接了一届学生上船,奋力将船划向对岸,学生们上了岸,奔向远大前程了,而班主任老师又把船划回岸边,接送下一届学生。”每一届学生的情况、素质并不由我们决定,对他们,作为老师,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像船员没有选择顾客的权利一样。我们只有接受,而且还要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也正如他所说的: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
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教师认真地教书,学生就可以学的好,这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好书的唯一途径。尽管在素质教育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
只是一个引导者。但是我始终还是认为,作为教师,应尽职尽责地去教书,学生认真地听老师的话,就是无愧于自己的事业。现在,通过学习魏书生的教育理论后,才清楚地认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教师角色的问题。教师是“船工”,学生和教师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是携手互助的关系。因为在渡河的过程中,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遇到狂风巨浪、险滩暗礁,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只去发号司令,而应把学生视为助手,并且与他们同心同德,共闯难关。我们教师必须从神坛上走下来,不要把学生和教师看成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助手”,而不是下属或附属。
二、转变观念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始终是班委会为核心。每天的日常工作如:擦黑板、打扫卫生、作班务日志等工作都是由值日生去完成。但是,我在学习魏书生是班级管理理论时,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变
换,即他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值日班长”。尽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变换。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因为,“班长”这个词,不同于其他的词,它是核心 的象征。这个词的应用,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它将一切事情变成了“要求去完成”变成了“我应该去完成”。这种变化,增强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既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能力。他的班级通过让学生充分享受“主人”的权利,最终形成了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这样的班级管理经验,不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三、尊重学生从小事做起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对学生的爱,也要讲究艺术、手段、方法和方式的。魏书生在他的教育理论中提出“以德治教”,要求广大教师时刻牢记:身教重于言教。想想我们自己,在平时对待问题学生时的做法和态度,动辄就让他们写检查,当着学生的面检讨,甚至采取更为过激的方法。这样做了,还有给自己开脱的理由:什么“矫罔必须过正”、让他感觉到痛,他就会改正……岂不知,这样往往会使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因畏惧批评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为了减轻老师的处罚而不诚实,说谎等。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魏书生在处理类似事情时,并不是这样,他不是责骂、体罚,而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也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魏老师在书中也谈道:“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作为教师 的我也跟所有教育者一样一直热爱自己的学生,但对于如何去爱却未做过深入研究,并且很多时侯学生一犯错,就大声斥责、批评,没真正试过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没有冷静下来想想,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让这些需要更多爱的残障学生明白些许道理,懂得怎样做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
总之,通过学习之后,深刻感觉魏书生老师引领着我进入了一个处处都是发现,处处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让人仰慕,望尘莫及。自感眼界有所拓宽的同时,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当然,在品味魏老师的感慨和收获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有了这些收获,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卓有成效的去工作
了。
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来,先后荣获辽宁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讲学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他撰写的教学体会文章和教育教学改革方法的专著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今天我有幸聆听戴志强校长的关于《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精彩讲座,感受其互动式的交流研讨,真是受益匪浅、收获颇多。现在结合其中的两个具体观点浅显地说说我的点滴体会。
一.扎实的学习习惯培养
魏书生老师强调“教书必须育人”,而育人“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此他提出培养学生的“七个一”和“12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这是我们教育工作
者的第一要务,但很多时候被我们抛在脑后或是难于坚持而放弃。由此我想到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
魏书生老师提出的五个“一分钟”活动:
1.每天每天做一分钟家务;2.每天唱一分钟军歌;3.每天写一分钟日记;4.每天一分钟走步;5.每天一分钟记忆练习;6.每天读一分钟世界名著或伟人传记;7.每天一分钟演讲。
虽然是五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分钟,但它的内涵却非常丰富,一分钟仅仅是个开始、是个起步,一旦养成一分钟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无数个一分钟、两小时、三天、四年……的好习惯。
魏书生老师提出的12个良好习惯:
1.记忆习惯;2.演讲习惯;3.读的
习惯;4.写的习惯;5.制定计划的习惯;6.预习习惯;7.适应老师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11.出考试题的习惯;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这样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寻求更广阔、更灵活、更有规律可循的教育途径。这样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养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不正和素质教育中终身学习的理念息息相关吗?简单明白的说法通俗易懂、朴实真切的道理千古不变、加之魏书生老师热烈执着的追求与实践,这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循序渐进,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从量变到质变。靠一分钟一分钟学习积累,习惯靠良好的行为养成,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的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二.平凡的书生精神
如今,走进盘锦,走进盘锦的每一
所学校,你会被各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看到的更多的是区域的教育精神——书生精神。简而概之便是:求实、研究、奉献、创新。在盘锦的学校随处可见以下标语:
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2.多抢挑重担,少推卸任务;3.多互助,少互斗;4.多吸收,少批判;5.多自信,少自卑;6.多研究,少重复;
7.多开放,少封闭‘8.多琢磨事,少琢磨人;9.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
这种书生精神,首先是魏书生老师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魏书生老师这种开朗、率直、坦荡、真诚、清纯的个性来自于他纯洁崇高的天性和渊博广阔的知识底蕴,九个一多一少中显现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风度,显现他眼睛内敛、善于修身的执着追求,显现他重全局、识大体的集体主义精神……那份心灵的宁静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强大的自
我,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追寻的修身理想,当我们有了明确的精神方向的指引,就一定能展神思之翅翱翔于理想主义的天空,就不会在混浊懵懂的状态中似乎盲人摸象、无所事事。才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实践、去求索。另外,这种书生精神,更是典型的校园精神文化。在师生群体中充分地发挥导向的作用、塑造的作用、管理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品牌和灵魂。如此的书生精神,正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极品,值得学习、思考、借鉴。一个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如果有了这样的坚定信念,相信会在极为团结的氛围中张扬的个性、展示才华。反过来,由每个成员组成的集体,如果有了这样的坚定信念,相信会有最为强大的凝聚力、核心力。
和盘锦学校相比较,反思我们很多的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似乎有以下弊
1.口号提得太高,实际努力不能达到,好像天边婀娜多姿的白云,看得见,摸不着,没办法实现。2.提了若干口号,但三分钟热血、五分钟沸腾,不能长时间的坚持,所以很好的口号形同虚设。3.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式的闭关自守,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或是像追星族一样狂热的、发烧似的盲目赶时髦、追潮流。真是一年一个领导,三年五个口号,个个都要喊响、老师学生个个马不停蹄、挥汗如雨、气喘吁吁,但结果是个个努力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枉做徒劳之功。实际上对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处理就应该像魏书生老师说的那样,很多事应该说了就干,一不做、二不休,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在平平凡凡地坚持中创造伟大的奇迹。
魏书生老师常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做一些事,是的,在他的报告中、书籍中没说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没讲什么翱翔霄汉的鸿鹄大志,沉浸在魏书生老师朴素实用而永不过时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更让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魏书生老师的苦乐观、人生观、价值观、醒悟到人生及其短暂,能做的事情
不多,能做好的事情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不要浮躁,要埋下头、静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都幸福。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魏书生的思想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
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 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三、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
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
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
魏书生成功的经验是从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能用语文这一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陶冶学生情操,能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
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环境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
五、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
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六、学习他务实的品德,强壮的生命支柱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
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七、学习特指导学生创新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但我们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有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就如一场足球比赛,并不觉得赢者就是代表胜利,而是过程。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是否对这场球赛重视,在踢时,每一个动
作是否正确。这关键在于我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在过程中畅流到自由与美丽和对运动的热爱。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他思想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即传受知识,有开发智力。
八、学习他养成少说多干的好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魏书生从教仅23年,但其成就巨大,其名声家喻户晓,在教育界引起不
小的反响。魏书生有何等神功?为什么条件极差,成绩十分一般的班级到其手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带有疑问的反复阅读、思索中我深深体会到:魏书生没有神功,有神力。他这种力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让学生爱学习的向心力、凝聚力。
正如魏书生所说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从魏书生的育人篇中我体会到:魏书生注重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步骤,强化的是能力识的运用。古人所说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我的最大的体会是人要会“享受”。人生在世,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不能白来一遭。魏书生说,现在社会稳定,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只有怀着感恩的心,用“享受”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无谓的心态,有一颗快乐的心,才能不把眼前的暂时的困难当回事。
九、学习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包容社会现实,把责任和奉献作为“享受”。
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面对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面对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社会偏见的压力,只有那些立下崇高志向的教师,才能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甘守清贫、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地为社会造就人才、贡献力量。老师要学会对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不适当的说法。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你要有清醒的认识。面对教育改革的考验,教师任重而道远,如果矢志不坚,又怎能无怨无悔、迎难而上呢?
十、学习他正确认识自己,解放自我,把职业当事业。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魏书生教育学习心得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范围,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的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我们实习教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值得去学习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最近学习了《人民教育》刊登的“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后,更是大获裨益,同时深深地被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的观点,就像是一盏盏指路的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曾谈到:学生
是助手。对此他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班主任其实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船工,他们接了一届学生上船,奋力将船划向对岸,学生们上了岸,奔向远大前程了,而班主任老师又把船划回岸边,接送下一届学生。”每一届学生的情况、素质并不由我们决定,对他们,作为老师,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像船员没有选择顾客的权利一样。我们只有接受,而且还要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也正如他所说的: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
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教师认真地教书,学生就可以学的好,这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好书的唯一途径。尽管在素质教育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但是我始终还是认为,作为教师,应尽职尽责地去教书,学生认真地听老师的话,就是无愧于自己的事业。现在,通过学习魏书生的教育理论后,才清楚地认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教师角色的问题。教师是“船工”,学生和教师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是携手互助的关系。因为在渡河的过程中,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遇到狂风巨浪、险滩暗礁,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只去发号司令,而应把学生视为助手,并且与他们同心同德,共闯难关。我们教师必须从神坛上走下来,不要把学生和教师看成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助手”,而不是下属或附属。
魏书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对于刚踏入教师行业的的我来说,还要学习的有很多??
第十六期顶岗实习承德分队三沟初中历史王博
平固店中心校
关于魏书生教育理念学习活动的
总结
6月11日,正值我县新课堂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我们平固店中心校干部职工共计40多人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所有与会人员都被他的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民主科学的教育理念深深震撼。为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提升全体教师构建新课堂能力,根据局安排部署,我中心校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学习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思想”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在活动中,中心校首先成立了以许校长为组长的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活动实施方案。中心校在报告会后立即召开了全体小学主任教师会,对学习活动进行了专项部署,并印发了活动安排和学习材料,各小学随即召开了全体教师会,广泛发动全体教师深入开展“学习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思想”主题活动。
~ 26 ~
我中心校利用“三日”活动,深入领会魏书生教育思想。周一学习日,中心校采取分片集中的方式,安排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心校印发的学习资料,并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学习魏书生相关理论著作。各学校通过集中 1
学习、教研组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学习魏书生同志民主科学教育思想;周三听课日,中心校采取分片集中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了3节魏书生老师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并开展了课例研讨活动;周五教研日,各小学教研组认真组织开展讨论,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交流学习魏书生老师有关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理念。活动中,中心校要求全体教师每人读一本魏书生教育论著,观看一节魏书生教学视频,实践一个魏书生教学管理方法,写一篇心得体会。中心校还开展了“走近魏书生”征文比赛。
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中心校教
~ 27 ~
师对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全体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我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平固店中心校
2014年6月
~ 28 ~
第四篇:解读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解读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2006年3月18日,有幸在衡水汇龙中学聆听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报告,他精彩的演讲给我们带来了对教育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一、什么是教育
历来不同年代,不同的教育家对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词典》、《词海》等对“教育”也有不同的定义。教育到底是什么?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习惯的行为。”学校是什么地方?“学校就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社会人的地方。”当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自然人来到世上时,学校需要教会他一些良好习惯,让他走到社会上时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学校只教会学生知识那是教育的错误;如果学校只教育学生会学习那是教育的失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他步入社会后知道如何做人,怎样做事,这才是教育的醒悟。
二、如何做教师
1、保持充沛的精力。魏书生做了31年教师、22年班主任、20年校长、9年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坚持每天跑早操。如今他每周一到周五到局里上班,周末两天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做报告。尽管他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但他站着一口气做三、四个小时的报告却没有疲惫感,这种精神状态,或许比他年轻二十岁的人也没法比。魏书生称自己是“经活”的人,得益于他多年如一日的锻炼。人要有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去工作,无论做教育还是别的行业都需要如此。
2、“干一行,钻一行”。魏书生的报告中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没有一句动听的口号,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自己的故事,有的是真真实实的自己的经验。魏书生在专题报告会上给初二年级的学生讲授了高三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孟子见梁襄王》。在正式上课前他与学生们的亲切沟通让人感觉那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聊天。整篇课文中的字、词、句、译文,他只讲了三个词、一句话,其余全部由学生们自己解决。他戏言自己无论是上课还是做班主任都“偷懒”,在他“偷懒”的同时调动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世间行业种种,世上工种万千,当你坚守着自己的这一方教育天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特点,当你全心全意,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时,那工作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让自己的全部身心真正走进教育这片沃土,你会发现自己有无可限量的潜能。
3、“干一行,爱一行”。教育是一种清苦的工作。他告诫老师们:当你无可选择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时,与其闷闷不乐地被动难受,不如心情愉快地主动接受,然后津津有味地去享受。“当一个困难你必须面对的时候,你应该以苦为乐”,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的态度,当我们言传身教地把这个态度传给学生们,他们就会享受学习的快乐。
因为世上诱惑太多,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爱好,那么你的灵魂会在一片无边的空间流浪,于是丝毫感觉不到幸福。守住一颗心,让“精神不再流浪,思想不再飘泊”,学会“闹中求静、苦中求乐、失中求得、忙中求闲”,其实苦与乐仅在一念之间。洗尽铅华,退却浮躁。我们在“欣赏别人喜欢那个”的同时,也“享受自己喜欢这个”。当教师真正明白了“教学是生存的需要时”,他怎么会不为
了自己的生存而去努力工作呢?当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学习是生存的需要”时,他怎么会不为了自己的生存去努力学习呢?
三、如何做教育管理者
魏书生在报告中举了一些例子,看得出他对教育问题看得通、想得透。他对教育的研究可谓登峰造极,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训练都与众不同,无论什么样的班级,什么样的学生在他眼里都是可塑之才,在他别具一格的管理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可以从他对“人”字结构的认识上来理解。他以为“人”字结构有三层含义:一是“长短”结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总盯着别人的长处,也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使之发扬光大才是做人的真正意义。二是“上下”结构,每个人都有上坡之日,也都有下坡之时。人都有年轻、胜利、快乐的日子,也会有年老、失败、痛苦的时候。正确认识上坡时的得,正确对待下坡时的失,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彷徨迷茫。把你遇到的一切困难和磨难都看成是对你的帮助,你就能从中体会到幸福、快乐。三是“协作”结构,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合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那么这个世界将会灭亡。
在他做了校长和局长后,他把对人的管理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民主、科学”。他在管理过程中实行民主管理,积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所有人都主动参与到管理中来出主意、想办法。他还特别注重科学管理,即制定切实的计划和目标,抓好监督检查工作,搞好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整,使多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进行。他说“科学的管理就是让责任无法推诿”。他对教育、对人的认识透彻从而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四、如何看待新的课程改革
2005年在全国铺开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些新的产业、新的行业而产生的。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有些教育者迷惑了,有的教师迷茫了。课程改革从哪儿开始?魏书生认为:“课程改革从每个学生的行、走、座、卧开始,从眼前此刻开始,从每位老师的心灵深处开始。当每一次新的东西来临的时候,守住你成功的经验,保住你昨天的成果,发现你可发展的空间,每位老师的心灵深处都有与第八次课程改革相一致的观念和看法,不要失去自我的去参加培训,静下心来和它融为一体,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陌生。尽到自己的责任,你就是教育改革前进路上的一块铺路石。”
我们做教师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也都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新课改不是洪水猛兽,它不是对先前教育的全盘否定;新课改也不是救世主,它不可能解决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切问题。我们只有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找到与新课程改革相链接的地方,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保持自己的个性。
“乐真、乐善、乐学、乐恒”是魏书生为汇龙中学的题词。他把自己多年的教育人生总结为四个字:“松、静、匀、乐”,其含义是:“身体要放松,心情要安静,呼吸要均匀,情绪要快乐”。有了这四字秘决,他才成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兼任大学课程的市级教育局局长。解读魏书生的教育学理念正如他在结束语中所说: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就是平凡、平等、平静、平和。我们或许不可能做到像魏书生那样的教育境界,但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学到他的教育理念之一二,那么我们教育的明天将会星光灿烂。
第五篇:学习魏书生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来,先后荣获辽宁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讲学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他撰写的教学体会文章和教育教学改革方法的专著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今天我有幸聆听戴志强校长的关于《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精彩讲座,感受其互动式的交流研讨,真是受益匪浅、收获颇多。现在结合其中的两个具体观点浅显地说说我的点滴体会。
一.扎实的学习习惯培养
魏书生老师强调“教书必须育人”,而育人“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此他提出培养学生的“七个一”和“12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但很多时候被我们抛在脑后或是难于坚持而放弃。由此我想到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
魏书生老师提出的五个“一分钟”活动:
1.每天每天做一分钟家务;2.每天唱一分钟军歌;3.每天写一分钟日记;4.每天一分钟走步;5.每天一分钟记忆练习;6.每天读一分钟世界名著或伟人传记;7.每天一分钟演讲。
虽然是五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分钟,但它的内涵却非常丰富,一分钟仅仅是个开始、是个起步,一旦养成一分钟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无数个一分钟、两小时、三天、四年……的好习惯。
魏书生老师提出的12个良好习惯:
1.记忆习惯;2.演讲习惯;3.读的习惯;4.写的习惯;5.制定计划的习惯;6.预习习惯;7.适应老师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11.出考试题的习惯;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这样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寻求更广阔、更灵活、更有规律可循的教育途径。这样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养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不正和素质教育中终身学习的理念息息相关吗?简单明白的说法通俗易懂、朴实真切的道理千古不变、加之魏书生老师热烈执着的追求与实践,这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循序渐进,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从量变到质变。靠一分钟一分钟学习积累,习惯靠良好的行为养成,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的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二.平凡的书生精神
如今,走进盘锦,走进盘锦的每一所学校,你会被各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看到的更多的是区域的教育精神——书生精神。简而概之便是:求实、研究、奉献、创新。在盘锦的学校随处可见以下标语:
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2.多抢挑重担,少推卸任务;3.多互助,少互斗;4.多吸收,少批判;5.多自信,少自卑;6.多研究,少重复;
7.多开放,少封闭‘8.多琢磨事,少琢磨人;9.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
这种书生精神,首先是魏书生老师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魏书生老师这种开朗、率直、坦荡、真诚、清纯的个性来自于他纯洁崇高的天性和渊博广阔的知识底蕴,九个一多一少中显现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风度,显现他眼睛内敛、善于修身的执着追求,显现他重全局、识大体的集体主义精神……那份心灵的宁静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强大的自我,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追寻的修身理想,当我们有了明确的精神方向的指引,就一定能展神思之翅翱翔于理想主义的天空,就不会在混浊懵懂的状态中似乎盲人摸象、无所事事。才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实践、去求索。另外,这种书生精神,更是典型的校园精神文化。在师生群体中充分地发挥导向的作用、塑造的作用、管理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品牌和灵魂。如此的书生精神,正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极品,值得学习、思考、借鉴。一个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如果有了这样的坚定信念,相信会在极为团结的氛围中张扬的个性、展示才华。反过来,由每个成员组成的集体,如果有了这样的坚定信念,相信会有最为强大的凝聚力、核心力。
和盘锦学校相比较,反思我们很多的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似乎有以下弊
1.口号提得太高,实际努力不能达到,好像天边婀娜多姿的白云,看得见,摸不着,没办法实现。2.提了若干口号,但三分钟热血、五分钟沸腾,不能长时间的坚持,所以很好的口号形同虚设。3.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式的闭关自守,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或是像追星族一样狂热的、发烧似的盲目赶时髦、追潮流。真是一年一个领导,三年五个口号,个个都要喊响、老师学生个个马不停蹄、挥汗如雨、气喘吁吁,但结果是个个努力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枉做徒劳之功。实际上对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处理就应该像魏书生老师说的那样,很多事应该说了就干,一不做、二不休,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在平平凡凡地坚持中创造伟大的奇迹。
魏书生老师常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做一些事,是的,在他的报告中、书籍中没说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没讲什么翱翔霄汉的鸿鹄大志,沉浸在魏书生老师朴素实用而永不过时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更让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魏书生老师的苦乐观、人生观、价值观、醒悟到人生及其短暂,能做的事情不多,能做好的事情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不要浮躁,要埋下头、静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