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钢琴基础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钢琴基础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前教育专业要实施全面的启蒙教育,且艺术领域具有单独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等实施方面的条例。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大纲中,钢琴基础课程是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笔者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对于学教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总结了一些问题和想法,希望能带给同专业的同学和爱好者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钢琴基础课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206-01
一、钢琴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1.五线谱识谱问题。学习钢琴之前,就要学习如何正确的识谱。在钢琴基础课程的第一节课上,老师便会讲述五线谱的概念及方法,同时五线谱上记录了所有我们需要注意的音乐信息。而在笔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时常会有学生无视它们的存在,例如连线、顿音以及强弱等表情术语。最让笔者感到头疼的是,假如在对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讲解而有所中断,那么短暂停顿后将会发现音乐又从第一个小节开始。
2.节奏问题。音乐可以没有曲调,但不能没有节奏。节奏的存在,促使音乐的存在和进行。在进行钢琴基础课程里的节奏训练以前,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这两门课程中能对节奏有初步的认识并打下基础。笔者在节奏训练的这个教学模块中,能明显发现部分学生对音符所占时值并不清楚,或是部分学生隐约记得但需要很长时间的回想,另一种情况是知道音符时值的多少,但没有正确的打节拍,只是跟随着自己的感觉一个一个的音符打节拍,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影响节奏的正确进行。
3.完整性问题。时常会在学生弹曲交作业的期间,笔者从一名听众的角度不能常常享受到音乐传达的愉悦,而在内心留有一丝缺憾。每当出现这样的感受时,不难发现的是由于学生在弹奏曲目时没有具备完整性的问题。这样的情况有:在一段旋律自然流淌时,忽然性发生中断,并在中断处不停的重复,这样无法给听众带来满足感;以小节为单位,每一个小节都要有规律性的进行休息,这样的方式几乎不能称为演奏。
4.对作品深入理解问题。钢琴只是表现音乐的一种乐器,而音乐却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作品乐谱上的知识,还需去了解作曲者的生平,作曲者是在什么背景下所创作以及作品的风格与特征。如果没有研究过作品的作者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风格和特征,就不能在演奏中很好的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一个没有思想和情感的作品表达不出音乐中旋律和和声所蕴含的内涵,这样的演奏也不会给你的听众带来心动。
二、加强钢琴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对策
1.钢琴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要明确。笔者从事教学的学校为高职院校,从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所招生的学生情况来看,几乎都是在入校前没有接触过正式音乐学习的。在这种零基础的条件下,我们既要向专业培养大纲看齐,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着手制定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目标与音乐教育专业区分开来,前者是面对幼儿启蒙教育,应注重对幼儿音乐课的基础知识教学和伴奏歌曲的培养,后者较之前者的课程学习应更具深入的“专业性”。
2.教材的选用。钢琴的诞生以及其艺术的发展至今已有3个世纪,市面上随处搜罗的书籍和资料浩如烟海,不能每一本教材都能用于课堂上一一教学。笔者认为,学琴就像建房一样,是需要打下坚实的地基才能一层一层的向上叠加,那就不难发现坚实的地基是尤为重要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课程设置的课时和岗位所需的用途,决定了教材的选用应该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基础方面的教材应该选用《哈农指法练习》和《车尔尼599练习曲》,搭配《巴斯蒂安成人钢琴教程》充满趣味的小乐曲,并能通过这些乐曲认识到和声简单运用,为即兴创编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内容具有渗透和延伸性。音乐本身并不具备确切的含义,它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情感的享受与满足。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呈现在对音乐修养方面也具有差异性,即面对同一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会出现不同反映。笔者认为在课堂的教学上,不能采用单一的直叙、灌输方面,应更多的结合和声和中西方音乐史等音乐知识。通过与其他课程的相结合,使得钢琴基础这门课程起到德育和审美的渗透能力。应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对于他们的学习给予更多的尊重和鼓励,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发挥更多的潜能和学习热情。
4.教师师资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素质教育的培养与实施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才能实现,一个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钢琴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在现代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里,除了具备教师应遵守的教师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以外,更应善于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们相互之间听课和培训,还需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培训进修,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教学的能力和素质。
总的来说,钢琴基础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重要意义。音乐的美,不是简单旋律哼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赞美。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后,才能更深入的认识音乐、感受音乐、进一步到享受音乐。笔者相信,学生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经历,才能更好地在未来岗位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金英.试论钢琴教学中对演奏“完整性”问题的关照[J].黄河之声,2009(03).
第二篇: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站推荐)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本文以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评判角度不完善、教学技能的单一性、实践与理论的衔接性差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教育教学
一、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评判角度不完善
高校对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目前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平均值法和任课教师为住的评价法。两种评价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都遵照了教育测量的规律和原则,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着不少问题。单一的平均方法或者任课教师主导方法都不能适宜平面构成课程科学评价的需要,评价者应当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模式并且有意识地关照课堂过程,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多种资料,在动态中系统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技能过分强调单一身份
当前的平面设计教育也像工业品生产一样,不同的“生产线”生产不同“产品”,再现出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狭窄单一,严重不适应社会对创新发展的需要。平面设计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设计创造型人才,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平面设计的水准,而人的综合素质靠单一的“生产线”是不可能完成的。平面设计教育不仅要培养创新型的平面设计师,更要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即那些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而且平面设计视野宽阔,对相关学科的知识都能有所涉猎,对其它人文知识有浓厚兴趣的人才。复合型人才适应了社会要求面方的现状,适应人才就业的趋势,多元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的互补性相得益彰,会使他们在多种岗位上大显身手,起着“以一代多”的作用。
(三)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衔接性差
平面设计的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是课程教学改革中重中之重。因为,传统的平面设计实践课程主要在课堂中练习以及实验室体会,往往忽略平面设计在社会实践中重要环节,学生做实验课程相当少,无法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基本上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与社会实际需要存在了脱节,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平面设计的要求。因此,平面设计在实践工作中需要选择对口的工厂、企业或者设计单位之间进行合作,从而进行模拟或实际设计工作来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使得课堂上的一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课堂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
二、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传统的设计教学循守着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式,没有根据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来设置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先理论,后实践”,这不符合平面设计的原则。我们应该把大学四年的各门课程认真分析一下,看一看学生能够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经济技术造成的无机形的负面影响
难以估量。工业设计专业的基本目的是培养能够设计大量新产品的人,以满足学生和企业需要。如果我们学校培养的人不会设计东西,学生一毕业就可能失业,我们的学校最终会被社会淘汰。为了企业生存,也为了学生的生存,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二)学生个人缺乏实践性追求,导致平面设计创新意识的薄弱
有大部分学生对平面设计存在着片面理解。简单的认为设计的好坏在于艺术性,在于好看;认为能画好几张招贴就是能力,能很好的表达设计思想就是素质。从而导致忽视消费者、忽视市场的想象。以致于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以后,才发现理想中的设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竞回是这么远;才发现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就是学生缺少实践性的观点,缺乏实践性追求。缺少对市场的把握,这种心态导致学生与社会脱节,使自己丧失了与生俱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在高校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应该锻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投入到市场中去。并不断的加强市场调研、设计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忽视市场的态度,提高学生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加强实践性及创新意识。
三、完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途径
(一)教学思维观念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教与怎么样学的问题。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传承了国外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国外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对平面设计教学有启发性意义的内容那就是“教学”、“研究”与“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平面设计教学模式。我国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对平面设计课程的信息解读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调动学习生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师对课程知识独白、传递信息的过程,而且还需要与学生们一起探索、和研究,让学生达成建构知识过程,形成自己的意识观念,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二)充实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
完善平面设计的灵活多元化教学方法,首先建立在大课程的基础之上,以小课题形式出现,把书本中一些单一的小知识点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针对平面设计课程内重点知识内容进行科学的课题设计,根据学生们各自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可以针对书本的知识模块内容的某一小部内容提出在一定范围内的多种具体条件;教师还可以根据书本设计出新课题、性质、方式等要素后,由学生们再进行方法选择、题材选择和媒介选择等。这种课题的设计还可以体现出横跨多门课程内容,同时也反映出课程范畴之内的某些专题内容。如相关元素与形态、结构与平面色彩、材料与色彩等平面设计课题。这些课题是在对平面设计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容的整合与挖掘后,并结合其它与之相联系的学科内容,进行可操作性设计。
(三)完善教学方式及手段
平面设计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师生们需要以循序渐进教与学方法共同深入探讨问题,具体地表现在:计划、理解、分享、行动、反思、再思考、修正等的各环节中。课题教学设计需要在开阔的视域中寻找具有独特的切入点,其设计内容需要体现在平面设计的意识上。平面设计的课题启示和方法要做到三多化即是:多元化、多维化、多样化的。为消化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的客观对象、平面设计作品、主观意象、形式语言中获得启发,还可以从
相近学科中借鉴有益教学经验,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们在一种积极的、分散的思维中进行愉悦地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的内容。如:在课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们身边的一些实例着手,并充分利用相关学科对平面设计的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使之产生联想与共鸣。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运行相应的设计手法完成。如观察、摄影、速写、色彩、平面图形的制作、图式资料收集、分析鉴赏等。
结论
综上所述,文中针对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要改变教学思维观念、充实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及手段。所以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除了强调多才多艺外,还需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些,即是强调学生对平面设计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以及能驾驭设计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平面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邝卫国.张雄.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9 [2]周宗明.图形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王爱民.平面设计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今,有计算机知识,且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已成为现代化人才的必备条件。本文试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提出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从教学状况还是从教学效果来看,都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很多城市的中学已普遍开设了电脑课,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这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计算机基本知识。这样,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就普遍高于来自农村或者山区的学生。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姿态,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计算机 这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不起来,则教学任务将无法实施。
二、提出对策 中职生综合素质既包括了能力素质,也包括了知识素质。而中职教育主要是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以学生为主载的新型教学模式。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而言,其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各种 应用软件,并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取得计算机技能鉴定证书。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在学生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教学中 可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二)变满堂灌为“探究性”学习针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需要借鉴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来指导教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要 以学生为中心,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完善认知结构。
(三)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如下问题
1.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增添学生学习动力
2.使用情景教学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比如,在讲用 word 文档编排艺术小报的课程前,教师可先向同学 们展示一份已完成的艺术小报,让学生产生自己制作艺术小报的想 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简单讲解,即创设了任务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或过程感兴趣。
3.积极交流讨论,组织协作学习
4.效果评价,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5.使用其他方法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1)使用多媒体技术,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枯燥的课堂教 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 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逐渐提高。
6.注重实践,调整和完善教学任务 目前,一些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科教学,注重理论 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应认真地开展 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以及本校的专业 特色来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自编或选用合适的教材,使教 材更贴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三、实践的效果 按照改革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很多方面都有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 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还可以经教师指导后再学习。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任务。既解决了学习起点不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是“授 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提供给学生符合教学内 容要求的情景。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三)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得到了提高 采取协作交流的方式授课,老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结合,可以使班上每一位学生对同一问题有多方面、较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思考能 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四、结束语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紧紧围绕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四篇:论刑侦基础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刑侦基础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便利的交通和信息的快速传递,智能型犯罪、利用科技手段犯罪率的上升,使刑侦基础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刑侦基础工作建设是提高发现、控制和打击犯罪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刑侦工作后劲的一条根本出路和一项战略任务。
一、刑侦基础工作
现状及存在问题
刑侦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对侦查工作所需的相关社情资料、刑事犯罪资料的收集、登录,对刑嫌调控人员活动情况的掌握和控防,对特情耳目的物建,以及其他与刑事工作相关的信息情报的收集、计算机处理等等。刑侦基础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刑侦队伍的战斗力,提升刑侦效能,提高破案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但在实践中,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刑侦基础工作作用不佳,效能不强,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础信息失灵。刑侦基础工作扎实与否的首要环节是看侦查工作所需的相关社情资料及与刑事犯罪关联的信息发现与掌握的情况如何。维护稳定、打击和防范犯罪都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能否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各类情报信息,直接决定了工作决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或不够准确将直接影响现代信息警务的战斗力和威慑力,降低刑侦工作实效。信息的失灵指的就是对信息掌握得不及时、不准确或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信息的源头管理失控。情报信息的采集源头主要集中在基层派出所,理论上讲接触面最广泛,但在公安工作中,由于分工不同,还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公安工作,仍有大量的情报信息搜集不到。同时,派出所在搜集情报信息时也不能做到面向整个社会,大量的信息是为了考核而突击搜集的,质量不高。一是搜集的信息本身没有多大的价值,为了应付考核、检查而突击搜集。二是搜集过程不规范造成信息质量不高。比如指纹信息,目前基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现场指纹采集率很低,而这些取得的指纹中,能发挥作用的又是廖廖无几。三是缺少深层次信息。大量信息只是面上的、群众掌握的信息,对一些专业性、针对性强、利用率高、层次较深的信息不掌握,不了解,无法做到“一动便知,未动先知”。
2.情报信息系统管理混乱。目前公安机关开通并已经投入使用的情报信息系统很多,这些系统和信息库的建立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但这些系统在建立时采用的格式不统一,造成模式不匹配,各个数据库之间相对独立,系统之间不交叉、不碰撞,想要把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交叉、链接很难完成。同时,由于这些系统是由公安机关不同的部门分兵把守,部门之间业务不同,工作要求不同,所考虑的角度不同,各求所需,互不通气,各司其职,造成系统无法共享。
3.情报信息研判滞后。一般地讲,刑侦部门获得的情报信息都是零碎分散的,彼此之间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关联,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才能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有目的地将从不同途径获得的情报信息进行比对、碰撞、研究。然而,基层公安机关在情报信息的处理上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一方面在侦察破案、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决策等方面急需大量的情报信息,另一方面,大量已获取的情报信息在网上闲置,无人研判分析。这几年尽管刑侦部门一直强调刑事案件的研判,但多数基层公安机关并没有安排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许多所谓的研判信息只是由个别人按领导的意图在做一些文字游戏而已。
4.信息利用率不高。一是现成的信息不去查找。在刑事侦察中,除指纹比对外,大量的工作仍靠人工操作,很少利用高科技来完成。二是忽视小案资料,注重大、要案资料。这些小案件很可能是一些大案、要案的引子,如果能从中发现规律,获取线索,说不定能挖出重大案件的嫌疑人。但在基层公安工作中,一些技术、侦察人员把眼光落在大、要案件上,忽视了一些小案件的信息。三是对情报信息的反馈不重视。基层公安机关注重现行案件的侦破,忽视案件的预防,对刑侦部门的预警性信息没有落实专门人员进行防范,对情报部门反馈的信息没有专人落实、督查,信息的利用与采集失衡。
(二)重要阵地失控。目前公安机关对场所特业特别是容易滋生违法犯罪行为和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的旅馆、废旧、维修等行业的管控措施严重乏力,绝大部分信息只是依赖于基层派出所收集掌握的情况,有的也还只限于台帐式的表面管理,或者处于失控状态。这些都间接地影响了刑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重点对象失管。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外口中“高危人群”一直是列为公安机关重点管理的对象,但是从暂口管理来看,目前派出所对辖区内暂住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特别是对外口中“高危人群”的管理控制大多还在做表面文章,相关资料不齐全,漏洞极多,特别是动态性的资料基本为空白,根本无法为刑侦工作提供服务。
(四)防范措施失当。为
了控制案件的高发,在不断加强打击力度的同时,刑侦部门也动了对社会治安进行防控的念头,但“重打击、轻防范”的思想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都直接导致了防范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刑侦效能较差。
二、原因分析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发现导致刑侦基础工作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内因,即民警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原因,具
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偏差。刑侦基础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刑侦基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基础工作是慢工细活,工作量大,周期长,一时看不出明显成绩,往往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一般要求多,具体研究少;检查多,指导少;批评指责多,思路对策少。如:总是把刑侦基础工作重要性反映在口号上,对基础设施的经济投入不力,要求基层民警侦查破案先于基础工作的开展,很少安排基层民警脱产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如微机操作、刑事犯罪数据处理等。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将直接导致组织领导的乏力;刑侦民警普遍存在就案办案的思想,认为基础工作是刑事技术部门和派出所的事。平时对刑侦工作所需的相关社情动态不了解,不掌握,对刑嫌调控人员的活动情况不清楚,物建特情耳目只重数量不求质量,办案时思路不宽,信息不灵,线索难摸,目标难找,依赖技术部门和派出所提供线索的倾向十分普遍,以致于常常为了等线索而贻误战机;再加上对刑侦中队的领导往往通过分局的分类指导和支队的业务指导两条线来实现的,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造成刑侦中队工作的紊乱,并最终导致刑侦基层基础工作被削弱。同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注重领导交办任务”的现状使刑侦中队承担的任务加重,除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过于频繁的专项斗争、专项行动对刑侦中队的正常工作也造成很大冲击,影响了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所必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多头绪的工作,不特定的任务,使基层刑警疲于应付,既造成了工作强度上升,工作质量下降,又使刑侦中队缺乏工作主动权,很难根据刑侦工作的需要集中精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二)工作理念滞后。社会治安的新形势要求刑侦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向信息化、动态化的方向转变。但在实践中,信息就是基础的理念至今还未得到全面树立,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警包括领导干部,仍然将基层基础工作理解为呆板僵化的“表簿册”,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上,没有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依托科技,抓小放大,控制重点”的工作思路,这样直接导致了基层基础工作单一性、封闭性和滞后性问题的进一步突出,大量宝贵的基层基础工作成果被分散在各个单位和民警个人手上,成为无数个“信息”孤岛,无法共享使用,无法实现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作用。
(三)个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民警由于查案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充电”,文盲少科盲多。一方面没有时间去开展基础工作,一方面又不会运用科技手段去完成基础工作。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方法,把收集来的情报信息记在脑子里,写在本子上,不能进行综合处理。
二是外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务保障乏力。警务保障是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前提,但这项工作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从客观上讲,警力和经费不足,基础建设滞后,侦查工作任务繁重等,也是导致刑侦基础工作滞后的重要因素。作为刑事执法部门,既要抓破案、搞打击,又要抓队伍建设,还要考虑经济来源以维护日常的办案工作,十分艰辛,这种状况在责任区刑警队尤其突出。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基础工作薄弱,技术设备陈旧,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刑事特情工作由于经费的困扰,难以有效开展,阵地控制和刑嫌调控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对社会面的控制还很不到位。
(二)激励手段不足。队伍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既包括惩戒措施的约束,也应该包括激励手段的拉动。然而目前在民警队伍管理上“重约束轻疏导,重处分轻奖励”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致使民警在开展工作时容易患得患失,放不开手脚,在客观上抑制了民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基层民警长期在高强度、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应注重激励手段的运用,而目前对从事基层基础工作民警的奖惩明显失衡,部分刑侦民警不安心于刑侦基础工作,消极应付、疲劳厌战情绪较为突出。在对刑侦民警的思想动态测评中,愿意继续刑侦基层工作的民警数量十分有限,有相当部分的基层民警表示工作非常吃亏,工作成绩难以得到肯定和承认,感到心理上不平衡。在这样的心态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潮在刑侦基层民警中开始出现并已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存在着一种“能少干的尽量少干,能不干的尽量不干,必须要干的,应付着干”的倾向。
(三)群众支持不利。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由社会型向本位型的转变,有的群众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当一部分群众明哲保身,怕惹是非,不愿向民警提供社情动态和破案线索,严重阻碍了刑侦基础工作的开展。另外,对知情不报,绝不作证和谎报警情、险情,提供假情报、假线索等行为难以追究责任的惩罚措施。
(四)沟通协作不到位。对内,刑侦系统没有与其他警种和派出所有经常的良好的横向沟通和协作,导致“大治安、大刑侦”格局成为“空架”。对外,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不紧,协调配合不够,刑事执法活动中存在突出问题
三、应对措施
削弱了基层,离开了基础,刑侦工作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主动权,就无法实现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总目标。***部长就明确指出: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不牢固,公安工作就难有大的作为、好的作为。为此只有用战略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突出基层基础工作的战略位置,逐步建立起稳固的专群结合治安防控体系,公安工作才能生机勃勃、后劲十足。
(一)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刑侦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加强刑侦基础工作是全面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的需要。刑侦基础工作是整个刑侦工作的根基,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基础工作如果没有抓好,刑侦工作就无法展开,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案件破了,只有通过倒查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才能防止今后再次发生,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第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切实扭转当前严峻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当前,在严打高压态势下刑事犯罪仍然突出,这跟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我们的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刑事发案还有相当大的挤压空间,完全可以把案件降到一定的程度。第三,加强刑侦基础工作是打牢公安工作根基的需要。“群众看治安、根本看发案”,看一个地区治安是否平稳,首先看这里的发案情况,其次才看发了案能否破。如果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缺乏做扎实基础工作的意识,案件频发,群众屡受侵害,即使能破案,群众也是不满意的。只有把基层基础工作抓好,把案件控制住,群众才会满意。第四,加强刑侦基础工作是确立现代公安理念,增强刑侦工作发展后劲的需要。现代公安的理念是发展公安科技,经营信息效益,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提升安全质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型的警务运行机制。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根本无法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只有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才能增强公安工作的发展后劲,才能挖掘刑侦工作的发展潜力,才能使整个刑侦工作正常有序的发展。
(二)要从重点和难点问题入手,全面提升刑侦基础工作水平。当前,制约刑侦基础工作发展的瓶颈很多,有思想观念、工作理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一要建立高度灵敏的信息网络。作为信息时代警务模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由传统意义上警力和物资的拥有量,转为信息的拥有量,并最终取决于公安机关控制信息权和信息战的能力。实践证明,高度灵敏的情报信息已成为刑侦部门克敌制胜、快速反应的前提和法宝,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刑侦工作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要及早发现和预测治安态势、刑侦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紧紧围绕社会治安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一切与打击、管理、防范、服务有关的信息进行研判,同时通过物建特情、耳目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获取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从而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二要确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理念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思想认识、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基层基础工作理念新的内涵,即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突出重点。首先要做好人口管理,确切落实入户访查制度。其次,要切实加强责任区刑警队建设,把打击犯罪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使责任区刑警队能达到“反应快速、信息灵敏、破案能力强、办案质量好”的目标,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责任区刑警队的建设水平。第三,要抓好物品管理。主要是指犯罪相关的手机、机动车、废旧物品,以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危险物品。对这些物品管理也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通过国际互联网实行信息化管理,把有限的警力从无谓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如:对无牌无证机动车管理,要积极与工商等部门配合,促使维修业主在修理无牌无证机动车时,查验身份和登记车辆基本情况,并通过国际互联网上的公安网站,由业主自行输入信息,公安机关进行定期查验比对,及时发现可疑线索。三要构筑纵横交织的防控体系。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深化刑侦基础工作,增强刑侦部门驾驭动态治安能力的有效途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加强。一方面要向全社会推广住宅小区封闭式管理模式。住宅小区封闭式管理是控制室内盗窃案件的有效手段,是压缩犯罪时间与空间的重要举措。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做到创建一批,巩固一批,完善一批,通过不断扩大覆盖面,以达到积小平安为大平安为目的。要与治安和社会共建,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提高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全力开展社会治安巡防工作。安全小区建设加强后,犯罪分子作案地点必将从原来的室内转向室外,我们可将“便衣队”列为长效机制,加强对街面路面的巡防,不等不靠,不断提高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并以发案数和抓现行数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以此来调动“便衣队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要从队伍建设入手,为刑侦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1.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对基层基础工作的考核要注重结果,减少过程和形式,注重平时,减少年终考核。在考核内容和标准上,进一步合理化设置,以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在考核方法上,力争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集中考核向平时积累考核的转变,由公安机关关门考核向“开门评警”群众测评的转变,由“看台帐、听汇报”考核向实地检查、责任倒查考核的转变。在考核结果承兑上,要按照“及时、显效”、“激励和处罚并举、激励略强于处罚”的原则来设置和执行,以形成一种向上的牵引力。
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面加强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刑侦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关键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要认真深入研究派出所队伍思想状况,针对基层民警的思想实际,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变灌输式为引导式,变批评式为帮助式,变单向式为互动式,加强与民警的思想交流和沟通,积极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二是处理好严格管理与热忱关爱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从严治警”方针,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指导思想,真正形成关口前移、重心下放、教育在前、处理在后的队伍管理机制,又要从工作、生活和政策上关心和爱护基层民警。从工作上爱护,要有效保障民警在执行公务中的快速反应和人身安全,严厉打击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行为,为民警撑腰壮胆。从生活上体恤,要切实关注民警工作环境、生活状态,认真推行和落实民警休假、定期体检、弹性工作等制度,做到科学用警。三是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要坚持警力向一线倾斜的原则,进一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切实缓解任务繁重和警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四)要提升民警个人素质。刑侦基础工作的主体是基层刑侦民警,因此要不断提高刑警的综合素质,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并从职责所在的事情做起。
1.要切实提高政治识别力和对敌斗争的能力。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首要职责。基层民警长期战斗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要不断增强政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就要练就“火眼金睛”,提高政治识别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始终把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作为重点,密切注视和及时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力争把刑事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绝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人员形成组织,绝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形成气候。
2.要切实提高刑警对情报信息的获取能力。实践证明,情报信息工作是做好各项公安工作特别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刑侦基层民警要强化“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切实解决“进不去、靠不上、爬不高、钻不进、神不知、鬼不觉”的问题。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情报信息工作的优势,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主动搜集和研判各类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为防范、化解和处置工作提供可靠的情报;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网络监控和技术侦察手段,全面掌握网上敏感信息,严厉打击、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渗透破坏和网上其他犯罪活动。
3.要努力提高刑侦民警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刑侦部门作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力军,要通过建强基层,夯实基础,切实增强社会面的控制能力。
4.要进一步加强公安基础业务管理职能。要加强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紧紧抓住“管理控制”和“预防打击”两个关键环节;要通过网上追逃自动识别等信息系统,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发挥网上作战优势,减少滋生“犯罪”的温床。
5.处理好警民关系。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创造活力,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群防群治。要当好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联络员”,作好维系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及时收集社情、民意;要当好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解员”,及时化解各类因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各类“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要当好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宣传员”,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来引导广大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争取群众在提供犯罪证据等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 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改变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做课程计划时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校本课程的优势及其开发的意义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恰恰是校本课程的优势极其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它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1.教师的积极参与 ;
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 ;
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也逐渐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但是在各中小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问题,主要有:
一、教师的课程观念亟需更新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长期以来实行中央统一的单一课程体制,学校及教师的课程观念未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仍习惯于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陷于陈旧的课程思想习惯性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校本课程的涵义一知半解,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据调查,目前许多学校在校教师中知道校本课程含义的不超过 50%,他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那些有专长教师的事情。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这种传统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和经验、课程问题意识、课程改革意识以及课程开发意识。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而且长期以来我们推行的是国家课程,教师基本上没有学习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更少有过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为此,面临突然到来的课程开发任务,教师没有充分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准备。加上校本课程在全国各地刚刚起步,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等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因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三、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四、忽视学生需求,盲目进行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的落实。这种构建过程必须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个个体的需求和选择,然而学校往往为“开发”而“开发”,缺乏调查研究个体需求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思想意识。这就导致了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不是按学生兴趣特长而开设,而是按教师“特长”来开设,教材编写往往是“师自为本”,谁有特长谁来开,学生围绕教师转,而为了修满学分,不少学生不得不被迫选修某一课程,按这种思路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有的学校还强行“摊派”,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承担一门任选课或活动课的教学任务,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校本课程的质量。
五、缺乏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资源,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课程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能够用于支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不多,有的学校的现有设施、经费投入上还是比较紧张的,对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等存在一定的制约,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捉襟见肘,苦不堪言。
六、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和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即课程原型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处在起步阶段,学校无法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方案、内容、效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了了解学校的各位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成效,学校就罗列一大堆评价指标,教师和学生们在这些指标上打打勾,进行量化排名。正因为多数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仅仅停留于学生反馈、教师自评与互评这样的经验水平上。这些评价往往忽视了本来最需要关注的每个学生个体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忽视了本来最应体现的学生实践活动中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忽视了本来最应进行的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环节中往往简单了事,教师与学生们都只是为了应付,因此存在着评价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真实性差等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顾及到它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要确保它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这就需要学校设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否则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盘散沙,造成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七、升学压力引发的异化
因考试、升学的压力,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只存在于课表上,校本课程的课时被占用,在校本课程的时间里进行高考科目补习,使高考辅导的课外“加餐”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课内“加餐”。校本课程在考试的冲击下被淡化、异化成高考科目补充和强化,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矛盾”,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达到“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减少国家课程比例,给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使教师得到发展,办出学校特色。但是,新课改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把要求和内容降下来,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各学科专家,存在“科本位”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做足了本学科知识技能的充实,还增加了许多课外信息查找的任务,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负担根本减不下来,教师也普遍感受到课时太少,课外占用时间太多。这样,国家课程负担减不下来,而校本课程又处于起步阶段,其开发的滞后与开发条件的不成熟,也就注定它抵挡不住国家课程的“冲击”,每周的校本课程出现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措施
(一)要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或社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学校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首先,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应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其次,校本课程开发并非“闭门造车”,搞自给自足,应当考虑学校、地区和社会的需求,考察学校、地区及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学校、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需求分析的方法可用问卷调查法、人才市场分析法、网络信息分析法、地区发展报告分析法等;开发的主题可以是环境保护、地方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消费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策略,以及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内容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和发展等。
(二)借助课程专家,进行联合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应是学校自主开发,但是在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课程专家、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搞联合开发,然后以“类”推出(这里的以“类”应注重学校的办学实力之间的差异),供区域学校选择使用。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再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决策中心,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决策和课程编制都要全部由学校来完成。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同时也需要课程开发的相互引进和相互交流,在借鉴中完善和发展,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个性特色。而不应是“校自为本”的自我封闭。因此,校际之间的联合开发试验更符合实际,也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生命力,在充分开发各校的校本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研讨,能够较好地推进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
(三)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广大教师包括学校行政人员,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意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同时学校不能期望等到教师素质达到相当程度之后以及一般教师都拥有相当的课程理论与技术之后,再“放心”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而是要积极创设条件,例如: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对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中或个别辅导、引导阅读课程理论书籍、开设教师好书介绍会和校本课程沙龙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所属地区师范院校教育系及教育机构课程专家的力量,让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远见卓识帮助教师实现对自身教育哲学的概括和提升,从而和课程开发主要参与者的一线教师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
(四)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在表面上似乎是国家赋予学校权力的结果,而实质上更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宗旨或教育哲学的产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体现自身教育宗旨的教育环境,以营造一种教师分担责任、积极推进教育革新、勇于追求成功的氛围。自然,这个教育环境必须是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而非强权政治。这就对学校校长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有与上级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协调与合作的能力,又有与教职工不断对话和鼓励合作创新的能力,必须能够对课程开发行动研究所有成员赋予尊重与理解。从此意义上讲,能够进行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必然要有能够有效开发学校相关人力资源的校长,没有这样的校长,校本课程开发将非常艰难。
(五)尽快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可以围绕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方面,既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在评价上,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它着重对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应着重对其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学生方面,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也应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之一。
在学生评价上,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知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进行考查。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法,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便更清晰、更准确反映学生的发展事实。值得强调的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和编制课程的专家探讨,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得第一手评价资料来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同时,学校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和综合化,从而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