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地理教案(5.4)

时间:2019-05-14 14:1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地理教案(5.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地理教案(5.4)》。

第一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地理教案(5.4)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地理教案(5.4)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初中地理《“亚细亚”和“欧罗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掌握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自豪感,培养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难点】

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新课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猜一猜视频中展现的景观都在什么地方?(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视频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过度到亚洲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通过阅读图6-1亚欧大陆轮廓图,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回答。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东经160度。

2.通过阅读教材,提问“亚细亚”和“欧罗巴”的含义。

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 的地方称“欧罗巴”。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分别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名称。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3.学生通过阅读图6-1亚欧大陆轮廓图,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分小组讨论分享,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2)半球位置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3)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来说明。

(三)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观点: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学习亚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尝试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是什么?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心理健康教案(5.4)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心理健康教案(5.4)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初中心理健康《拒绝拖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认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能把学到的时间管理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对自己负责。

二、教学重、难点

1.把课上所学到的时间管理方法用于学习生活。2.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对自己负责。

三、教学方法(可选)

四、教学准备(可选)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撕纸人生

1.讲述规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纸条,手上的纸条代表一生)(1)假设你可以活100岁。你现在13岁,请撕去13岁之前的纸头。(2)假设你读书到23岁,请你把23岁到100岁的时间撕去。

(3)现在你剩下的就只有13岁到23岁的十年时间:请你将13岁到23岁的纸头折成三等分,撕去三分之一,因为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再死掉三分之一,因为我们在学校上课,请同学们看一下最后纸条的长度。

2.完成活动 3.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看一下手中剩余的纸条,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总以为初中时间很长,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时间寥寥无几。生:时间好宝贵,用过的时间再也回不来了。……

师:我们以为我们有很多课余时间,却发现原来他只有这么短。需要好好利

用。光有理念还不够,让我们具体来看看有哪些Hold住时间的好办法。

4.提出主题

今天就让我们讨论下如何Hold住自己的课余时间。既然讨论课余时间,那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课余时间有多长。

(二)主体活动 活动一:小明的故事 1.活动规则:

周日的早上小明订了八点钟的闹钟,想要早早地起床完成作业。当八点钟闹钟准时响起的时候,小明心想:我再睡十分钟。十分钟后当闹钟再次响起的时候,小明心想: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于是他又按灭了闹钟,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了。十点起床后,他坐到了课桌前面准备写作业,这个时候妈妈对小明说她要去外婆家。小明心想:我也有好几周没有看到外婆了。于是就跟着妈妈去了外婆家。等从外婆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小明重新坐到了课桌的前面,突然听到同桌小李在微信上呼他一起玩王者荣耀,小明心想:那就玩一会吧。就这样小明开始拿起了游戏机,玩得很是尽兴,一抬头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下午五点钟游戏结束,小明再一次拿起作业开始写了起来。刚写了十来分钟,突然感觉困意来袭,他就去床上睡觉了,就这样小明没有完成自己的作业。等到七点钟妈妈叫他起来吃饭,小明心想:一会一定要写作业。可是等吃完饭后,小明心想:要不明天到学校抄同桌的作业算了。于是就这样,小明去睡觉了

2.完成活动 3.分享交流

师:小明的时间是否合理应用了呢?为什么没有合理应用自己的时间呢? 生:没有,因为小明不肯安静的写自己的作业。活动二:小组讨论 1.活动规则:

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如何拒绝拖延?拒绝拖延有什么方法呢? 2.完成活动 3.分享交流

师:你是怎样战胜拖延的呢? 生: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日计划、周计划,按照题型规定自己每天要完成的数量,最后获得老师的称赞,非常开心。

生:可以将任务分成不同的阶段,完成一个阶段时,给自己一个奖励,从而激发自己积极性。

……

师:当我们面对拖延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克服:(1)分阶段;(2)作计划(3)树立自信

(三)总结升华

人生每段路会途经各种风景,Hold住课余时间,是管理时间的一大步,管理好时间,是走好人生的重要一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缤纷多彩的人生之树。

六、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信息技术教案(5.4)(精选)

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信息技术教案(5.4)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初中信息技术《编辑表格》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表格,能够对表格进行修改编辑。【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学会表格的合并过程并能独立地对表格进行编辑。【过程与方法】

感知表格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合并单元格的基本操作。【难点】

能够对单元格进行合并和调整。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老师展示各种表格,让学生观看,由此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表格的制作方法。老师这里有几张电子课程表,大家来欣赏一下。(老师展示出几张表格)同学们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做出这样美观的表格呀!我们之前已经学会了如何插入一个新表格,但是要想做出漂亮的电子课程表,这一点还远远不够。那么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编辑表格》。

环节

二、新课讲授 1.选取单元格(演示)老师先将操作过程演示一遍:

第一种方法:首先用鼠标将光标移动到指定的起始位置;按住Shift键;再将

光标移动到结束位置。

第二种方法:鼠标拖拽法。

学生认真观看操作步骤,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们想选取不连续的单元格,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操作尝试,按住CTRL键,可以选取不连续的单元格。2.合并单元格

请学生回答如何合并单元格,老师总结操作步骤:(1)右键单击选取单元格;(2)在右键菜单中单击“合并单元格”。请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单元格的合并。分小组自主探究学习。3.拆分单元格

如何将一个单元格拆分成两个或者多个单元格? 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尝试操作。

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请学生上台操作演示。演示完毕后,老师进行点评并归纳操作要点:(1)将光标移动到要进行拆分的单元格;(2)右键菜单中单击“拆分单元格”,弹出“拆分单元格”对话框;(3)选择要拆分的“行数”和“列数”,单击“确定”。环节

三、巩固提升 任务1:插入、删除行与列

如何在已建立好的表格里新插入一行(列)或多行(列)? 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尝试操作。

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请学生上台操作演示。演示完毕后,老师进行点评并归纳操作要点:

(1)插入操作:右键单击单元格弹出菜单,在“插入”子菜单中单击“在左(右)侧插入列”或“在上(下)方插入行”。

(2)删除操作:右键单击单元格弹出菜单,单击“删除单元格”,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删除整行”或“删除整列”。

环节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单元格合并的操作方法。在课后,希望同学们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尝试制作一张漂亮的课程表。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地理教案(10.11)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地理教案(10.11)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中学地理学科教案] [示例一]初中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分析说明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过程及其自然区位优势。2.能够说出东北三省工业特点及其主要资源。【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合作,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2.通过提炼图片信息,得出东北三省资源分布特点,提升读图能力。3.通过类比法,了解其他国家重工业改进方式并对东北三省重工业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关联性思维模式。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东北三省的感情,并自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难点】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展示素材东北三省各种特色美食。

【设置疑问】锅包肉、地三鲜、小鸡炖蘑菇、东北大米都异常的香甜可口。可是大家知道之前的东北可是一大片荒地吗?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东北的农业

【展示素材】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纪录片

【问题】(1)纪录片中提到哪些因素使东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又有什么阻碍因素呢?(2)所有因素中自然因素有哪些?(3)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

【师生双边互动】(1)变化因素:政策、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土壤深厚肥沃、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水源充足,灌溉便利。阻碍因素:纬度高,低温冻害。

(2)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3)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4)正是有这么多便利条件让东北平原从“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北大荒”变成了美食遍地的“北大仓”。同时也要了解春秋期间,受寒潮影响,容易产生低温冻害,粮食来之不易,要节约用粮。

【问题】可是爱吃美食的人多了,粮食需求量大了,同时也会对自然产生影响,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问题。【师生双边互动】(1)用地面积增加。(2)破坏自然环境,砍伐树木。(3)湿地锐减。

【补充材料】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区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教师总结】因此我国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决定停止开荒,建立起自然保护区,这才能让我们看到美丽的东北。

【活动3】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学生自主归纳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总结并写成纸条交给地理课代表。

2.东北的工业

【承转】吃饱喝足后,咱们就去东北玩个游戏,游戏叫做“寻宝探秘”,看看东北有哪些“宝藏”。

【展示素材】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问题】(1)东北主要有哪些“宝藏”?(2)分别有哪些类型的工业?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问题。【师生双边互动】(1)煤、铁、石油。

(2)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3)种类多、储量大,东北已成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行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的工业发展越来越慢,地位不断下降,请分小组讨论原因。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回答。【师生双边互动】(1)资源开采过度,资源较少甚至消失。(2)技术水平低,效率低。

(3)天然气使用量大,煤炭使用量减少。(4)环境恶化,政府政策叫停。

(5)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对此国家也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也制定详细发展规划,相信咱们的东北也会越变越好!以后同学们也可以真正去趟东北亲身了解下。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后活动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并根据课本图片,写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①哈尔滨位于滨洲、滨绥、京哈线的交会处,交通便利。②长春位于京哈线上。③沈阳位于京哈线和哈大线的交会处,交通便利。④大连位于哈大线的终点,濒临黄海,海陆交通便利。)环节四:小结作业

搜寻其他发达国家重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式,类比我国东北地区重工业基地,提出整改意见。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比较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难点】

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有关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的录像,并说:在课堂开始之初,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视频是有关农业的介绍。好,视频播放完了,刚才给大家播放的是阿根廷的潘帕斯大草原。在世界上,由于自然和人文的原因,有的地方从事种植业,有的地方从事畜牧业。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从两种不同的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大牧场放牧业

1.【教师讲解】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其中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南非以牧羊为主,这些国家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草场广阔。不适宜发展农业种植,其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2.展示“材料一:南美洲气候图”,“材料二: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提问潘帕斯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有什么?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师生总结】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地茂盛,水热条件适合牧草生长;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促进了牧场商品性经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养良种牛。

【过渡】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可以获得牛肉及其制品,那么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的牧场又可以获得什么农产品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乳畜业。

(二)乳畜业

1.教师讲解乳畜业的特点和类型,并出示材料图3.19西欧地形的分布和图3.20西欧气候类型分布提问学生,为什么此处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总结】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此为饲料因素。

2.展示材料二:西欧城市化水平及餐桌上的乳畜产品图,提问学生为什么西

欧对乳畜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 【总结】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西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讲解西欧乳畜业的生产分特点。

(三)对比大牧场放牧也与乳畜业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五篇: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高中语文《再别康桥》

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高中语文《再别康桥》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考试时间为20—30分钟。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康桥的图片,并顺势导入新课《再别康桥》。(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在景物描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景物分别是哪些? 2.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3.作者是怎样描写青荇? 4.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那又是为什么呢?(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2.举办诗朗诵比赛。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二篇,诗歌记下了诗人1982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学生之前也有学习过一些现代诗歌,对于鉴赏现代诗歌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仍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引领,所以,在深入研读的环节我会设置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旨在引领学生解决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且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

且引导他们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来源于网络整理)

下载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地理教案(5.4)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地理教案(5.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