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保密法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6:4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新保密法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新保密法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思考》。

第一篇:对新保密法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思考

对新保密法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思考

潼关县卫生局纪检组长 汤栓牢

近年来,定密责任人制度在我国逐步推行,此举不仅意味着我国密级确定工作正在进入一种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同时也预示着此项工作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实施科学定密是新时期加强各级政府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则是实现科学定密,全面提升保守国家秘密能力的基本制度保障。

一、建立完善的定密责任人管理体系

一是明确定密责任人的任用条件。目前,我国的定密责任人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相关人员的选择和任前考察工作还没有规范的程序和做法,建议明确定密责任人的基本任用条件和审查标准,明确定密责任人基本素质要求和工作职责要求。定密责任人的选择和任前考察工作,应由各级党委负责,并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范畴;二是定期开展定密培训。定密责任人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对于不同级别、不同部门、不同性质的单位,其培训、考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不同方式组织,实施不同等级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定密责任人真正成为本单位、本部门定密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实施动态监督管理。要建立定密责任人的动态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定

密责任人的流动性管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制订相关管理规定,对责任人因公或因私出国、职务升迁、工作变动、离岗等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和完善定密责任人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同时,还要建立权益保护和激励机制,对定密责任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岗位津贴等形式予以保障;对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取得成绩或出现问题的定密责任人,要做到奖罚分明;四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能。建议将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引入定密工作管理中,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定密责任人工作效能。如,可组织开发定密管理系统,对涉密计算机中的国家秘密电子文件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定密、加密和解密,同时可完成电子文件的密级分类和归档,有效推动定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科技化。可开发定密责任人管理系统,将定密责任人的基本信息、培训课时、授权时间、定密数量等录入数据库,以实现对定密责任人的动态管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对定密责任人的监督、服务和管理三个角度入手,不断推陈出新,逐步解决定密过程不规范、定密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定密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努力做到监督到位、服务到位和管理到位;五是推行定密工作绩效管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机关、单位保密工作部门要定期对定密责任人进行绩效考评,尝试引入量化考核办法。结合定密工作的各个环节,探索量化管理指标,根据各环节在定密工作中的分量,设臵合理的加权系数,进行考核评估,并最终纳入所在机

关单位的年终考核,以此来提高定密工作效率,有效控制定密成本。

二、抓好定密责任人制度的落实

第一,正确认识定密责任人制度。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本质是,由定密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单位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这一制度的作用,其一是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定密责任制,避免了过去定密工作中人人有责、追究责任时又人人无责的现象,使定密工作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程序严谨;其二是有利于准确掌握本单位各项涉密业务的秘密数量和等级,及时完成密级变更工作,实现定密工作精准、高效、可靠;其三是有利于实现解密审查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解决以往定密有人做、解密无人管的问题,使保密工作由以定密为开端、以保密为重点、以解密为终结的整个流程畅通无阻,既能适应信息时代国家秘密数量不断增长的要求,又能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信息公开的需要。

第二,加强理论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定密责任人制度还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而落实定密责任人制度的关键点,就是要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理论、政策研究,进一步制订和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使这项制度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定密权与定密范围。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核心,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定密权是产生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中的特定人员的专有权力。定密范围是与机关、单

位的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被授权人行使职权的范围。当前,应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与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协作,根据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的级别、工作性质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程度的不同,研究定密权限和定密范围的原则,并制订出相应的规定条文,再根据这些原则和规定,由各单位的定密责任人具体负责制订本单位的定密制度,内容包括定密工作分工、定密范围、定密级别、保密期限、解密审查等,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确定定密责任人的法律地位。定密责任人在履行职能时,应该具有权威性和决断性,只有这样才能对本单位的定密工作负起完全的责任。因此,如何确定定密责任人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其权、责、利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结合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或做出补充说明。健全定密、解密工作程序。随着电子政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及,机关工作程序和公文处理流程已经与过去有了本质的不同,延续以前的定密、解密工作程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保密工作的需要。必须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定密机制,使定密、解密工作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达到控制国家秘密知悉范围、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的目的。研究应结合公文处理的流程,合理确定公文起草、流转、承办、审批、签发等各个环节的定密规定和责任区分,确定争议

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尽快形成标准统一、操作规范、易于推广的新定密、解密工作程序,以便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应用。确定定密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为了使定密责任人能很好的履行定密工作职能,就必须以条令或条例的形式,对定密责任人所应履行的各项职能做出清晰、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定密责任人在定密工作组织、秘密确定、解密审查、定密统计、报告及其他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以及工作重点,制订统一的工作职责,为建立规范的定密工作责任制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定密责任人的监督检查。定密责任人作为本单位定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其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标准和履行职责情况,直接关系到该单位的定密工作乃至保密工作的整体水平。监督机制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一方面,是如何发挥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国家各个部委的垂直管理系统,加强对下级机关和单位的内部监督检查,并且充分发挥各级机关的自我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另一方面,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发挥监督检查职能,通过开展定期联合检查和不定期专项抽查等方法,加大对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从而形成监督检查的双保险机制。建立定密、解密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定密、解密统计报告制度,对落实定密责任人制度、准确评估定密工作开展情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应通过调研,摸索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报告制度,比如以月报、季报、年报等形式上报数

据,并制定相关的报表数据格式,建立定密报告数据库,加强对定密、解密情况的综合分析,从而使上级机关和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全面掌握定密、解密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三,抓好定密责任人队伍建设。定密责任人的任职条件及构成。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定密第一责任人,并对本单位定密工作负总责。同时,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规模和性质,筹组定密工作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包括本单位各个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或业务方面的专家,保证定密工作专家组在定密事务上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如果该单位涉及国家秘密的数量较大、性质敏感或专业性较强,则可以由定密第一责任人指定人员专职负责处理本单位定密专家组的日常工作。由单位负责人与定密工作专家组共同履行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职责,比单纯由单位负责人担任定密责任人更合理、更有效,既能克服定密工作的随意性,又能减轻责任人的工作压力,杜绝定密过程中“宁高勿低、宁多勿少”等推卸责任的现象,还能保证定密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工作标准等不会因个别人员的变动而受到影响,使定密工作能够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定密责任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定密责任人在保密工作中处于源头的位臵,不但关系着定密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还直接关系着保密工作的成败,因此对定密责任人的素质应该有很高的要求。一是定密责任人要在政治上绝对可靠,要能够自觉维护党和国家 的利益、保守国家秘密;二是定密责任人要精通本单位的专业工作,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要有权威,要能够准确界定国家秘密,并确定密级;三是定密责任人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要能经得起诱惑与考验;第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定密责任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专业知识,适应新形势下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需要。

定密责任人的选拔和任前考察。目前,我国的定密责任人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相关人员的选拔和任前考察工作还没有规范的程序和做法,建议借鉴国内某些特殊行业在干部任用时的选拔办法,包括组织鉴定、政治考察、民意测验等方式,按照对定密责任人基本素质的要求进行全面审查。定密责任人的选拔和任前考察工作,要由各级党组织负责,决不允许走过场、搞形式、敷衍了事。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应该积极探索,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选拔考察机制,为定密责任人队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定密责任人的培训、考核和任命。定密责任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命,这是定密责任人有效履行职责的前提,也是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保障。对于不同级别、不同部门、不同性质的单位,其培训、考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不同方式组织实施。培训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涉密级别越高、涉密内容越多,培训级别就越高、考核要求就越严。通过培训,使其

能对保密法、保密纪律、定密原则、定密制度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真正成为定密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做好培训工作,需要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编写培训教材,建立考试题库,制订培训细则,管理资格证书发放,对培训经费来源、组织方式、涉密级别、培训周期、考核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

定密责任人的管理和奖惩。定密责任人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对这支队伍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制订相关管理规定,对责任人因公或因私出国、职务升迁、工作变动、离岗等提出具体要求,并督促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的人事部门抓好落实;对定密责任人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或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奖罚分明。

三、保密与信息公开要并重

保守国家秘密需要将知悉秘密信息的人员控制在最小范围,而政府信息公开则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知情权。二者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公开是一般原则,保密是例外。新保密法从1995年开始调研论证,全国人大常委会3次进行审议,民众提出修改意见建议2000多条,从修法时间之长、民众参与之多、国际社会关注度之高,可见平衡二者关系之不易。

这次修订对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作了充分考量。一是明确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二是明确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三是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定密不当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四是健全解密制度,规定了自行解密制度和解密审查制度等。新保密法的相关规定,就是要做到依法保密、依法公开、保放适度,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是新保密法的突出亮点。

(一)缩小国家秘密的范围。新保密法为纠正过去定密过多、范围过宽、解密不及时的现象,建立健全了4项制度措施,尽可能地缩小国家秘密的范围,把该保的保住,把该放的放开。一是上收定密权。新保密法规定,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根据新规定,县级机关、单位不再拥有定密权,必须通过上级授权才拥有定密权。定密主体大大缩小,可以节省大量行政成本;二是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新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定密责任人首次写入保密法,解决了定密权责不清等问题;三是设立保密期限制度。以往“只标密级,不标期限”,导致“一密定终身”。新保密法增加了保密期限的具体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四是健全了自行解密与解密审查相结合的解密制度。新保密法规定,保密期限已满的国家秘密事项,自行解密;在保密期限内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

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二)明确违规的法律责任。新保密法从4个方面明确了泄密的法律责任认定,使查处泄密违法行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增加了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尚未造成泄密后果行为的法律责任。列举了12种严重违规行为,有其中之一的,都要依法追究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只要违反规定即使没有造成泄密后果也要追究,即从“结果犯”到“行为犯”,是一个显著的转变;二是增加了机关、单位的法律责任。规定机关、单位违反本法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时,还规定定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机关、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防止滥用职权设密;三是增加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有关法律责任;四是增加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的法律责任。此外,针对当前泄密案件查处难、责任人处理难等问题,规定加大了处分监督的力度。

(汤栓牢、男、***)

二O一一年八月四日

第二篇:定密责任人制度(模版)

定密责任人制度(试行)

第一条 根据《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和有关保险机制,使定密工作在各级机关、单位得到有效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州各级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各级机关、单位应明确指定定密责任人一人,负责对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确定情况的审定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产生国家秘密的各级机关、单位是定密工作的主体,各级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代表本机关、单位独立行使密权,其定密行为对本级机关、单位行政首长负责。

第四条 定密责任人在定密工作中对国家秘密的确定、审核、密级变动等定密行为最终结果的权威性,得到本级机关单位的行政首长的认可。

第五条 定密责任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较高的保密观念和保密法制意识,热爱保密工作:

(二)熟悉并能运用基本的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政治素质较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且具备一定的独立鉴别判断能力。

第六条 定密责任人一般由所在机关、单位在承担日常保密工作的机构负责人或保密兼职干部、涉密人员中指定,并通过保密工作部门培训合格取得定密资格后由所在机关、单位下达定密委托书,正式授予定密权,方可实施国家秘密信息载体密级的审核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定密责任人杂熟悉与定密工作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定密技能的基础上,还应重点掌握中央、国家机关发布或修订有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保密范围》)的情况,以便本机关、单位对制作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或《国家秘密事项目标》及时进行修订,从而保证定密工作的动态化管理。

第八条 定密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是:

1、审查和审核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等拟办意见是否准确,定密依据对照是否得当,定密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2、负责本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日常管理,对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承办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具体承办人员按法定程序准确拟定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作出规范标志;

3、参与、指导和监督本机关、单位做好“不明确事项”、“有争议事项”的密级申报工作;

4、直接参与国家秘密事项的动态化管理,做好国家秘密事项密级变更和建议解密的工作;

5、经常检查了解、监督本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及时发生和纠正定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具体负责本机关、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记载备案登记,并按保密工作部门的要求作好每年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有关情况的统计和报告工作。

第九条 定密责任人在定密审核中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纠正:

1、不符合《保密法》第二条、《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且在有关《保密范围》中未作规定,但却被确定和标明为国家秘密事项的;

2、符合《保密法》第二条、《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且被列入有关《保密范围》,但却未被确定和标明为国家秘密事项的;

3、属于国家秘密,但所确定的密级不符合有关《保密范围》的规定,密级偏高或偏低的;

4、所确定的保密期限不适当,或者能够确定和标明保密期限而未作确定和标明的;

5、国家秘密标志不正确,或者标志位置不正确;

6、因情况变化或工作需要,应当变更密级或者解密而没有及时变更密级或者解密的;

7、所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的知悉范围过宽或者过窄,不利于保密或者不利于工作的;

8、定密操作规程不符合法定程序的。

第十条 定密责任人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其定密资格自然终止。各机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之规定重新指定定密责任人,并做好交接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类信息载体的制作承办人员,应当熟悉《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中有关定密工作的规定,熟悉掌握和运用《保密范围》、《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标志的规定》等工具性保密规章。

第十二条 各类信息载体的制作承办人员对制作完成的信息载体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认真查对本机关、单位制作完成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或《国家秘密事项目录》,核准落实;对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载体,应先行拟定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采取保密措施进行保护,并及时送定密责任人审核最终确定。

第十三条 各级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职责:

1、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按照有关《保密范围》的规定或本机关、单位制作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或《国家秘密事项目录》)确定密级;

2、确定国家秘密密级时,同时确定保密期限;

3、对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规范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4、对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或机关、单位的范围作出限定;

5、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6、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及时予以解密;

7、根据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度具体的定密工作制度及审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规程,使定密工作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8、定期对定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定、漏定国家秘密事项和其他不符合依法定密的行为,不断提高定密工作的质量。

9、多个部门或单位联合发文,定密工作在各方的配合下由主办部门或单位牵头负责。

第十四条 县(市)保密工作部门定密工作的管理职责:

1、依据《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和规章,规定定密工作的具体标准和工作要求;

2、组织定密工作的知识培训,培训各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使他们熟练掌握定密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3、制作各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名册,建立保密工作部门与定密责任人之间的联系,落实对定密责任人的管理。

4、对各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及时纠正错定、漏定国家秘密事项和其他不符合定密工作法定程序的问题;

5、对有关单位申报的“不明确事项”或“有争议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应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及时进行审定、批复或履行上报批复手续。

6、对定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定密工作,推广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促进定密工作的平衡发展;

7、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被撤并单位未了的定密工作;

8、掌握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做好统计和分析工作。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州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篇:考试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安全监督定期检查制度

考试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安全监督

定期检查制度

为加强计算机模块考试管理,提高考试质量,保证广大考生公平、公正原则,依照<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务工作规程>要求,积极推行考试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制度,以强化考试安全保密和安全监督定期检查的第一把关人,确保考生切身利益。

一、考试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制度

1、在计算机模块考试中,考试科科长为考试安全保密的工作人员,担任“考试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使其对考试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2、实行“考试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签字制度,要求责任人对每一个环节必须把关签字。

3、对“考试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建立电子档案,并签订“责任书”,明确管理目标,管理职责,确实把计算机模块考试安全保密责任落实到位。

二、安全监督定期检查制度

1、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考点应每月组织一次大检查。安全检查工作应对管理现场严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还要对管理基础工作进行检查,做到管理有记录、有痕迹,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全面落实考点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各司其职,共同抓好考点安全工作。

3、落实好定期检查制度,考点的管理者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人,定点定时定人负责,定期检查,做到不留死角。进一步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工作监督工作,做好值班工作,对重要情况和信息及时上报,以求准确全面。

第四篇:对加强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的思考(本站推荐)

对加强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的思考

信息管理部 陈金文

【摘要】:本文以航宇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军工企业在保密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军工企业 保密工作 保密认证

引言:军工企业作为国防科研装备研制的主体,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国防科研生产任务,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不断深化,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国防科技工业保密工作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军工企业的保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开展军工企业保密资格认证以来,各军工企业在保密机构的人员配臵、资金设备投入和保密制度建设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就近几年军工企业内部失泄密事件及军工企业保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必须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构建严密完善的保密管理体系。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

1、相关人员保密意识有待增强

目前,保密还没有成为从事国防工业的基本职业素养,企业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还停留在让我怎么保密就怎么做的基础上,主动性不够,还没有达到“我要保密、我会保密”的意识转变,上面抓紧一些就遵守,没人监督就松懈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以航宇公司为例,通过保密检查发现,航宇一些职工,包括一些涉密人员,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保密工作是领导和保密管理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甚至不清楚“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原则,在一些业务工作活动中,由于这些单位的保密工作职责不明确,保密工作管理得不到落实,容易造成有意或者无意的泄密事件。

2、保密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保密工作的特点是不出事就没事,一出事就是大事。正是因为保密工作不出事就没事,所以很容易被忽视,通常军工单位只重视科研生产,将经济指标放在第一位,各级领导干部对待保密工作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保密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口号和表面,流于形式,很难将保密工作做深、做强、做细。目前,大部分军工企业保密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的水平上,只满足于不出事,不发生问题,被动防御的管理方式占主导,靠“运动式”的努力应付上级保密部门的检查,对保密“盲区”与“死角”存在侥幸心理,保密工作的目的就是应付检查,只要通过检查,就万事大吉,没有将保密工作做深做细。

3、对涉密信息范围及知悉范围控制不严

保密的实质是什么?笔者认为保密的实质就是控制,要做到国家秘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受控。而做好控制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尽一切可能缩小知悉范围,做到知悉必须以工作需要为原则。为检验控制的效果,则要做好全程登记工作,将所有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和情况记录在案,做到可查、可追溯。很多军工企业知密不识密,不知道到底哪些范围涉及了秘密,存在模糊区域。最典型的隐患是一些军工企业的厂报杂志经常报道科研产品的研制进度和有关武器装备的性能指标被大量印刷而没有标注密级,或者标为“内部”。其次对限制知密范围控制不严,让一些没有必要甚至不该接触秘密的人都能接触秘密。典型的漏洞是大多企业确定了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但对如何限制知密范围却界定得并不十分明确,造成只要是涉密人员,就可以知晓超过他所知晓的密级范围的涉密信息,就可以到档案室查阅装备科技资料,甚至有可能查阅与其工作并无关系的涉密资料。

4、定密不科学、不准确

定密工作是保密工作的源头,是保密管理的基础工作。定密不准的问题一直是保密管理的瓶颈,制约着保密管理的最终效果,如果定密不准,再先进的管理手段、再健全的管理体系.再专业的保密管理队伍都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造成该定密的没定密,该保密的没保住。比如:对涉密人员的定密不科学,比如在航宇公司,管着机密级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员竟然是一般涉密人员,这显然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一一核定,新进大学生很多都是非涉密人员,竟然大多数在从事涉密工作。

5、保密规定制度落实不严

保密规定和制度流于形式,落实保密规定不严,纠正违纪行为不力。应该说,目前已颁布的保密规定和保密制度已经很严密了,但在落实这些保密规定上,一些企业在执行保密纪律上并不严格,检查整改力度不够大。就拿航宇公司为例,航宇公司在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上制定了大量的制度、规范,并且有专门的保密网站进行宣贯,但由于保密工作的长期性和繁琐性不可避免地对日常工作造成影响,而我们某些员工认为保密工作对其日常工作造成居多不便,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对保密制度进行抵制,或者“打折处理,表面执行”,造成安全保密制度真正落实执行的少,让很多制度流于形式,流于纸面。另外,我们制定保密制度还存在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制定保密制度是为了应付保密检查,至于落实不落实,执行不执行没有多大关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存在上述不规范的行为和泄密隐患,主要还是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大多数军工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军工保密文化,部分军工从业人员缺乏敌情观念,保密意识淡薄,保密知识缺乏,对保密工作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在遵守保密纪律,落实保密制度上或多或少存在被动、消极和应付的态度,对进一步提高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没有形成良好的军工保密文化,保密意识差。

保密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企业软实力的表现,人始终是管理的主体,保密教育是管理的基础,军工企业要通过保密文化建设促进员工的安全保密意识实现职业化.增强涉密人员的认同感和自觉性。通过多种手段与形式,普及相关知识、营造文化氛围。特别是要开展新保密法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的保密法制观念,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和利益高于一切,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的观念。重点对企业保密管理制度、办事流程进行规范。提炼成简单易记易懂的办事要领,形成基础管理表格化、制度建设流程化、岗位职责明晰化、防范措施科学化、监督检查规范化管理目标。加强保密意识教育,在筑牢信息化条件下反窃密、防泄密的思想防线的同时,提高员工发现、排除和抵御失泄密隐患的能力。形成涉密人员由“让我保密”、“我要保密”到“我会保密”的安全文化。

2、敌情观念不强,对保密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抓得不严,有时甚至在走过场。虽然我们经常讲“保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保密就是保胜利”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主要经营者敌情观念不强,认为间谍离自身很远,企业不会出现什么失泄密问题,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生产经营上。对于保密工作,交给别人负责,自己很少亲自过问,更多地是因为上级要求,被动地开展,缺乏主动作为的动力,保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抓得不紧,考核不严,管理不力,使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整改纠正,影响了企业保密能力的整体提高。

3、没有形成保密工作的长效机制

长效管理机制是能确保制度长期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是较为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也是推动、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的动力源,能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对现代化企业管理有重要作用。而军工单位管理工作中会涉及到众多保密工作,需要一个有效的制度体系来保证其工作顺利进行,长效管理机制是一种能确保军工单位保密工作长期开展和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符合军工单位保密需求。保密工作,对于确保安全、质量、稳定,促进军工企业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形成保密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未认识到保密工作长效管理的重要性,制度务虚缺损,不能形成保密工作长效管理体系,导致保密责任不到位,无法落实保密工作长效管理,也影响了企业保密能力的提高。

三、对进一步提高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的建议

提高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需要各级重视,全员参与,用系统管理的理念,严格过程方法,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随时产生、随时界定”,“业务工作管到哪里,保密工作就管到哪里”。

1、加强保密教育,提高培训的力度和有效性。

保密宣传教育是保密工作的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保密宣传教育对开展保密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认为,单位保密规章制度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全员对保密工作认识程度,只有经常性的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和保密意识,让每个员工都掌握基本的保密知识(包括计算机安全常识),才能做好保密工作长效管理。保密宣传教育可分为上岗保密教育、在岗保密教育、离岗保密教育、重大涉密活动和出国等保密教育,可采取举办保密专业讲座、播放保密知识及案例教育片、以会代训等形式,同时保密教育还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各涉密岗位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利用宣传栏、内网、报纸等各种媒体进行日常性、不间断的宣传,单位可组织考试、问卷调查等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各级保密部门在组织保密知识培训和考核、颁发保密证书时,一定要严格考核,不漏一人,不走过场,确保培训和考核的有效性,打牢保密 “人防”基础。

2.建设保密管理平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安全保密工作是一门科学,面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窃密手段,光靠人盯死守已不能满足当前安全保密工作的形势需要,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坚持分析、创新、谋划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瞬息万变的保密工作形势。开发超前的保密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集保密基础数据自动采集、涉密载体流转台帐自动生成、网络审批自动归档,保密档案自动生成、网络终端自动检测等功能。真正实现保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真正使安全保密管理实现从人工型向智能型的转变,确保涉密信息系统中的型号研制与科研管理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审查性.实现由具备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向应急快速响应能力、信息对抗能力和主动防范能力的转变.提升保密管理工作效率,加强闭环管理。

3、加强保密体系建设,深化保密工作长效机制

军工单位如何适应新的保密管理要求,建立完善保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杜绝保密工作表面化,杜绝应付保密资格认证或上级保密检查的突击化现象是大势所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和加强保密体系建设,将不变的制度变成随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的体系文件.在吃透法规标准的基础上,对规章制度进行再梳理。再细化,并尽量融入到中心业务工作中,缩短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消除保密与方便工作之间的矛盾.探寻最佳结合点.形成安全保密管理体系,杜绝管理盲区,夯实保密管理基础。建立保密监督检查体系.加大对问题隐患的整改力度。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保密意识,变被动保密为主动保密,使企业保密工作形成常态化管理。

4.建立安全信用管理体系,维护安全保密纪律

企业需要细化明确保密管理的奖惩条款,加强对员工日常保密行为的约束条款。实现违规行为全覆盖。加大对日常监督中发现违规现象的查处力度,不留情面,不管是最高管理者还是普遍员工,一视同仁,把保密工作表现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让保密纪律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铁律。在此基础上可探索建立员工安全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将违规行为与安全保密信用等级挂钩,将安全信用等级与人员使用、员工收入、部门年终绩效挂钩。将安全信用作为员工发展的依据和前提.对于安全信用不达标的人员,进行淘汰制,对于安全信用未达到优秀的人员,禁止提升等。同时。企业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建立安全考评机制。采取不定期检查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将违规行为列入安全信用扣分事项,将发现举报违规行为列入奖分事项等,实现安全信用等级的有效运行,使安全信用和奖惩标准成为高压线.成为维护保密纪律的严肃性.确保保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保密工作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有任何松懈。做好保密工作,必须要热爱本职工作,加强学习,提高能力,齐抓共管,查漏补缺,持续改进,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敢于较真,敢于较劲,真正的履行好责任和义务,构建严密的保密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军工企业保密能力。

第五篇:对新高考的思考

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上海和浙江两地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高考,是目前对大部分考生来说相对公平的一次选拔考试。高考改革,关乎千千万万考生的命运。

新高考,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两个简称醒目形象——“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此外,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而且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新高考,考试科目排列组合的多元,以及志愿填报和录取的方式,都与以往有较大不同。

对学生来说,一方面,不再分文理科,有利于避开传统理化生、政史地文理文科的劣势科目,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又能取得相对高分的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3门自主选择的考试科目又与大学将要学习的专业息息相关,这对学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大学来说,不同专业对于学生选考科目要求不同,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难度,要在自己的兴趣擅长与高校的要求之间兼顾和平衡。此外,英语一年两考,学生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但是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部分学生的负担。

对教师而言,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下中,“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规定课时内既要完成高考学业要求,还要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解差异、针对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层”而教、逐步提高,改变原有的、统一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以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走班制”的实施在空间和时间上造成了班主任教师与班级学生的“分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做好教学追踪,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这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对学校而言,随着“3+3”实施,学生选课将变得多样化,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采取固定班级授课模式,变成了“教师不动学生动”,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概念将淡化。随着“3+3”实施,以往冷门的生命科学、地理、历史等科目,都在文理不分科的大背景下“热”起来,以至于一些学校地理等科目任课老师紧张,出现了几所学校资源“共享”、教师“走校”授课的现象。学校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将成为发展新挑战。在新“3+3”的考试模式下,高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这势必会打破现有的课程安排,需构建多样化、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之后,就必然要求学校由过去“单班班主任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向“单元组合、教师全员管理”转变,也必然影响到师资结构的调整。

下载对新保密法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新保密法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当前我国福利彩票制度的新思考(共5则)

    对当前我国福利彩票制度的新思考自1987年,我国第一枚福利彩票诞生至今,福利彩票在我国由早期的“一事一议”的审批发行发展到如今制度化运作的发行销售网初步完善,在政府的主导......

    对加强认证后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的思考

    对加强认证后军工企业保密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装驻襄樊地区军代室 舒宗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已通过保密认证的军工企业在保密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认......

    对新义务教育法的思考

    对新义务教育法的思考背景材料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曾......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

    对我国缓刑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缓刑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缓刑制度概述我国的刑法中的缓刑制度,是指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

    对个体工商户年报制度的思考

    对个体工商户年报制度的思考 2014-02-08 13:15 2013年12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通知要求:“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精神,总局正在抓紧制定出台包括......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内容摘要:中国的死刑问题,历来就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死刑的多寡与存废、野蛮与文明、残酷与人道,所涉及的远不只是个法律问题,更不单纯是个刑法问题。死刑政策、死刑制度、死......

    对劳务派遣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劳务派遣制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作者: 日期:09-11-02 “劳务派遣”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世纪初的美国,就有了劳务派遣工。所以,“劳务派遣”是一个舶来品。改革开放之初,劳务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