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过大小励志活动结合
大小励志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
一、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我校虽然是一所重点高中,但是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你在自习课期间去各个班级转一圈,就不难发现很多班级里有一大片学生是不学习的,他们或者闲聊、或者玩手机、或者睡觉、或者看娱乐杂志,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不少班级情书到处飞,而真正认真学习的同学只有一小部分。每每看到这些让人伤心的场面,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我们教师该做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该做些什么?这一状况能不能有所改善?如何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路子,已经成为我们全校领导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得知,不爱学习的同学大多是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以至于每天无所事事,而明确的目标往往有神奇的力量,它能促使一个人不怕苦不怕累,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帮他们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样学生所产生的内驱力才无限,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才会强烈和持久。
1、目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励志在现代社会有不可缺少的价值,典型的如美国就是个励志盛行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是从一个荒僻的殖民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大国,在此过程中,国民的励志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的街区,常常不出两百米就有一个教堂,居民区的教堂甚至比商店还多。美国的心理诊所,同样到处都是,这些文化设施和提供的特殊服务说到底都是和励志有关。甚至美国的一些体育明星,退役后不少成了励志专家,一年到头全国巡回演讲,到大企业以自己的几场球赛经验现身说法,激励员工。
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励志教育的“北京感恩励志教育咨询中心”自2001年开始成立,该中心主要通过举办大型教育报告会、专家心理激励讲座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特殊培训,使广大青少年学会求知、学会成才、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之才。但很多大型励志活动,如果没有持续跟进,效果不会太好,所以更需要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
2、理论意义
邓小平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一文中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理想远大的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其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意志力都较强,因此,学习成绩就优异。本课题由课题组成员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对学生进行长期行为目标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人行为等方面,使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胸怀大志,而且此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生源的的学校提供借鉴,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3、应用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自主发展的能力,健全青少年的人格。
(2)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方面,如育人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形成民主平等、协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3)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本校在社会上的地位。
4、创新之处
很多大型励志教育活动,如果无法进行持续深入的跟进,容易陷入听听激动,想想心动,就是不肯行动,最后一动不动的尴尬境地。激情固然重要,但激情最大的缺点是持续时间短,一个学生的激情能燃烧多久呢?大型集会、演讲、专家报告、国旗下讲话这些励志教育的大 型阵地固然要坚守,但用好小阵地,于细节处下工夫才能更好地巩固大型专题活动的效果,让效益最大化、持续化,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发现缺乏大型励志教育活动和小阵地之间的有机结合,更缺乏一套适合类似我校生源的完整体系,而这些都急需我们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为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二、研究内容、目标、思路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学习状况及造成现状的原因。
(2)探索高中生励志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积累经验,形成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特色。(3)探索高中生励志教育的具体教育内容,建立一整套系列励志教育的校本教材。
(4)建一个励志阅读网。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励志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发展潜能,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在价值;使学生告别浑浑噩噩的生活现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勤奋学习,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使我们的教育:“行于真教,示于世范,育于精英,成样报国”。
3、研究思路
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教师把励志教育和生命教育、理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有机整合,通过不断调节学生的感情、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等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完善的心智人格,激励学生为美好的人生而奋斗。
三、研究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2013.05—2012.07)
(1)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2)收集国内相关励志教育的相关文献及实践资料。(3)邀请本校心理教师为同学们解读心理。
2、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09—2014.2)
(1)通过调查问卷和房树人心理测试等方式,调查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消极心理及成因,寻找开展有效的励志教育的突破口。
(2)在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后,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励志教育活动:
①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励志体系。
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课题组会定期地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励志教育专家或者对此有研究的教师定期为学生做励志教育讲座,可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潜质。
②读书励志体系。
给学生推荐《狼道》、《论语》、《人的性格弱点》、《成功法则》、《大长今》、《狼图腾》、《做最好的自己》、《一生中要懂得200个哲理》、《哈佛女生刘亦婷》、《人性的优点全集》等励志书籍。
③课堂励志体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穿插这些励志教育内容,比如,每个人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怎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如何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培养班级团队精神;如何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问题;如何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必要的准备等等。
④励志教育环境体系。
课题组会定期开展诵励志诗歌、唱励志歌曲、讲励志故事、看励志电影系列活动,并充 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体宣传励志事迹,宣扬励志理念,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
⑤开展励志教育活动时,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反思,有总结、注重活动的实效性。(3)联系实际开展大讨论:
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做为一名中学生,你的近期目标是什么,远期理想是什么?没有理想的种种表现及危害?联系自己实际谈自己实现理想的“绊脚石”有哪些? 如何实现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理想?(4)学生任务:
①写一篇对励志教育的学习体会。
②一张梦想卡(写上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理想,贴在班级梦想板上)③一个誓词(个人誓词永记心间)
④一个监督人(监督人在宣誓人的誓词上签字,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监督宣誓人)(5)进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和论文。
3、成果形成阶段(2014.02—2014.04)(1)对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论文论著。(3)建立一套励志教育的校本教材。
(4)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有大的突破、大的创新,形成我校鲜明的德育工作特色。(5)建一个励志阅读网,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华文化典籍和以励志、自助类图书为代表的青少年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励奋发学习的斗志。
三、研究基础
本课题负责人撰写的《酶的特性》发表于《今日教师》2011年第5期,撰写的《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发表于《当代创新教育》2011年第6期,撰写的《新班主任工作二三事》发表于《教学案例》2011年第9期,撰写的《奇思妙想治新班》发表于《》另外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市级刊物上。课题组成员撰写的:
课题组所有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中学生注意力障碍的实验研究》、《丰富多彩的生物作业与学习效益》、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本课题负责人多年从事教学和教研工作,参加过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育类核心期刊、省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开展教育科研的经验和能力。
课题组成员所教科目不同,却都在教学一线,年龄上分为老中青,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跟踪教学信息,密切注视教学前沿科研教改的最新动向和发展势头。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动地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课题组成员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狼道》
“三大步”励志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励志教育研究还有一些未涉及的内容,如缺乏把励志 教育和生命教育、理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有机整合,缺乏根据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来确定励志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而这些都急需我们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为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更需要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
莫伦是中国感恩励志教育最早的倡导者,他成功地开创了“问心+互动” 团体辅导模式,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感恩励志教育机构,主持国家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感恩励志教育与自主学习实效性研究》。亲自培训专职讲师、培训师近百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感恩励志教
育”热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①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邀请励志专家来校进行励志演讲,让学生在名师的引领下重新审视自我,激起昂扬的斗志,励志有时候有群体效应,个体在群体受到励志的时候,比较容易激发出个人的斗志,见效快;
②很多大型励志教育活动,如果无法进行持续深入的跟进,容易陷入听听激动,想想心动,就是不肯行动,最后一动不动的尴尬境地。激情固然重要,但激情最大的缺点是持续时间短,一个学生的激情能燃烧多久呢?需要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大小励志教育活动相结合,大型集会、演讲、专家报告、心理辅导、国旗下讲话这些励志教育的大型阵地固然要坚守,但用好小阵地,于细节处下工夫才能更好地巩固大型专题活动的效果,让效益最大化、持续化,平时通过励志文章的宣读,励志故事的讲述及励志视频的观看,使学生产生“没有理想就不会成功”的认同感。③利用电影观后感、青少年读书活动,使学生感悟人生,升华人格。
④开展励志教育活动时,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反思,有总结、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励志教育活动。
①每天进行集体宣誓活动,精神振奋,铿锵有力,喊出自信,喊出潜能; ②每天在跑操时,各班都有嘹亮的跑操口号,强身健体,自信自强; ③每届高三都开展“百日冲刺誓师”活动,激励斗志,直面高考;
④每年聘请南师大心理学博士赵凯教授进行励志演讲,让学生在名师的引领下重新审视自我,激起昂扬的斗志;
⑤每学期各年级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悟自信的魅力;
⑥每年对高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规范行为,扬起自信的风帆; ⑦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励志教育,让学生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放飞理想;
⑧开展体育健康节和文化艺术节,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舞台,使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⑨利用电影观后感、青少年读书活动,使学生感悟人生,升华人格。,但作用时间短,所以要大小励志教育活动相结合。
很多大型励志教育活动,如果无法进行持续深入的跟进,容易陷入听听激动,想想心动,就是不肯行动,最后一动不动的尴尬境地。激情固然重要,但激情最大的缺点是持续时间短,一个学生的激情能燃烧多久呢?需要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大小励志教育活动相结合,大型集会、演讲、专家报告、心理辅导、国旗下讲话这些励志教育的大型阵地固然要坚守,但用好小阵地,于细节处下工夫才能更好地巩固大型专题活动的效果,让效益最大化、持续化。以励志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适合我校的富有鲜明特色的励志教育理念、方法和途径,形成富有操作性、实效性和推广性的励志教育实践模式,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励志教育读本。进一步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层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师德素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1).受领导肯定
本组承担课题,通过开题、结题、专项活动等形式,展示或研讨有关成果,有幸获得校领导的指导和认可,我校领导,尤其是主抓教学校长,积极响应教学改革和探讨高校教学的手段,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也是其多次提到并督促更好解决的。
(2).获同行赞誉
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大,信心充足,目标明确,干劲十足,课堂效率提高了。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学习秩序井然,学习风气日趋浓厚。
(3).家长喜看学生变化。
本校一位家长在给学校信中写到:“孩子比以前改变了很多,经常与我们沟通,学习有了信心,感谢学校开展励志教育活动。”,家长到校或打来电话反映,孩子在思想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满意。
4、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本人已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专著,进行了认真的文献研究,深入的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使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5、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1)领导支持,专家指导
学校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是课题开展的关键。学校领导也有打算通过此项课题来引领我校德育工作。
(2)课题经费保障:
学校历来就支持开展课题研究,保证所需的各级经费,包括课题主持人购置的理论书籍、学习资料、外出交流学习费、研讨会议费、软件费等,并提供课题研究所学的各种设备。
(3)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激励机制,特别对课题研究人员制定了激励措施,同时鼓励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并以此为评优和晋级的主要依据。学校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充分提供时间、政策及其他条件的保证。
研究资料的获得:学校图书馆、购买书籍、资源网等。途径:
我校每个班级有14个教学班,其中1、2、3、4班是文化快班,5、6、7、8班是文化普通班,9、10、是美术班快班,11、12、13、14是美术普通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平均分成3组,每组4名老师,一名老师负责1、3班励志的活动及与2、4班的对比工作;一名老师负责5、7班的励志活动及与6、8班的对比工作;一名老师负责9班的励志活动及与10班的对比工作;一名老师负责11、13班的励志活动及与12、14班的对比工作。高
二、高三年级的研究方法与高一年级的相同。
励志在现代社会有不可缺少的价值,典型的如美国就是个励志盛行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是从一个荒僻的殖民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大国,在此过程中,国民的励志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的街区,常常不出两百米就有一个教堂,居民区的教堂甚至比商店还多。美国的心理诊所,同样到处都是,这些文化设施和提供的特殊服务说到底都是和励志有关。甚至美国的一些体育明星,退役后不少成了励志专家,一年到头全国巡回演讲,到大企业以自己的几场球赛经验现身说法,激励员工。其实,传统儒家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也得从“修身”开始。试想一个每年GDP以8%—9%的速度增长的社会,一个作为全球经济动力的国家,在生生不息的时代大变动中,其国民不励志行吗?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紧迫性和未来成长性。
励志教育可以使理想的意念在学生的血液中流淌,变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变成他们活的灵魂和铁的意志的动力。
励志教育研究的重点:
针对我校的学生意志品质差异、行为习惯差异等进行实践研究,从而寻找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策略,以指导我校教师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把每个学生当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
2、进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总结报告;整理实践过程中的个案、论文,如果成功则推广研究成果。
1、定期检查批阅学生理想日记。及时表扬先进,肯定成绩。
2、由监督人定期对宣誓人进行评价。、期中、期末对学生的近期目标实现情况作出统计,作为评选“诚信之星”的重要依据。
4、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利用自编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本课题的研究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时间安排:2010.4—2010.6 ①课题组建设。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
②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研究的概况。③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时间安排:2010.6—2010.12 ①三个小组分头到不同的地区、学校找教师做访谈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②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访谈笔记进行整理、讨论;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确定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③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另一方面通过座谈、讲座和校本教研等方式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3、成果形成阶段。时间安排:2011.1—2011.5 ①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索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升教学效能感、预防职业倦怠的对策与方法;由各课题组成员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
②对指导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由课题负责人执笔,所有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撰写总的研究报告。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者喜爱教育科学研究,关注教育教学的过程,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此基础上,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得奖励,为研究打下实践基础。
2、课题组核心成员的研究能力
课题主持人1998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以及生物教研组长工作。近14年来,积极组织教科研工作,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先后参与多项省、市、各级课题研究,比如:《 》
并多次参与省、市、科研交流活动,有多篇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或发表。
九、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学生,掌握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了解实验的效果。
2、对比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等进行对比,获得实验效果。
3、文献研究法:借鉴成功的教育理论,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经验,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寻求对课题研究的有益启示和理论支撑。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对比、分析从中汲收对本次课题研究的成果。
4、实验研究法: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朝着实验目标根据实验安排进行有条理地研究。在同一年级同一教师任教的平行班和同一年级不同教师任教的平行班内,采用不同的教学法进行对比实验,寻找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和对学生的学业给以客观评价的方案。
5、经验总结法: 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累的实践经验,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用于指导再实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最后形成经验、典型案例及学术论文加以推广。
十、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11—2012.12)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相关励志教育的相关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
中国感恩励志教育咨询中心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感恩励志教育 北京感恩励志教育咨询中心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以主题讲座、素质特训、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广大青少年“明伦理,扬美德,励心志”的教育研究机构,是以“感恩励志”为注册品牌的教育机构。,北京感恩励志教育咨询中心自2001年开始“感恩励志教育”专题研究与实践本中心主要通过举办大型教育报告会、专家心理激励讲座、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特殊培训,以帮助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使广大青少年学会感恩、学会求知、学会成才、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之才。
第二篇:浅谈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浅谈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作文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由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会读书、读得多,能促进写;会写文章,写得多,同样也能促进读。只有加强阅读积累,在阅读中吸取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才能在作文中恰当而流畅地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径。基于这些认识,总结了一些老师在“读写结合”工作中的几点做法,这些做法在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内得法
(一)教师要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结构及语言表达特点
阅读教学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石,它是学生获得习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学习遣词用句的主阵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经典课文写作方法的合理运用,遣词用句的精妙,是孩子学习作文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敏锐的捕捉作者的语言特点对于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教学《海滨小城》一课时,教师就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总分结构。总写是怎样概括的,分述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在教学老舍的《林海》、《草原》《养花》等课文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和遣词用句的精妙,这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淀,也是必备的前提条件。
(二)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
有些课文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续写或者写出纸背的含义;有的课文或者段落结构严谨,特点鲜明,就适合学生进行仿写;还有的课文饱含着浓浓的深情学生读后非常感动,这就很适合写一写读后感„„因此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文章的特点合理选择“读写结合”的练笔点将会直接影响着 “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例如:两位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中都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尝试,却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其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本班学生在习作中追求语言华丽,滥用比喻句的特点,选择引导学生在学习写小艇样子的部分时,感悟作者抓住小艇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比喻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如:作者想要展现小艇的两头向上翘的外形特点,就把它比喻成新月;想要描写它狭长的艇身,便说他有点像独木舟;想要描述它行动轻快灵活,就形容他像一条蛇。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比喻的表达方法对于引导学生准确运用比喻句无疑是一个非常恰当的选择。
而另一位教师同样是在执教这篇课文,他们班的学生基本能够准确的使用比喻句,教师认为再进行仿写就没有必要,因此选择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船夫驾驶技术好的段落,学习这一段中的先总写船夫技术好,再从对“拥挤”“极险极窄”等几种情况下船夫的操作情况进行描写,从而表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位骑自行车在闹市中穿行的青年人。
这些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点准确选择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学习文章写作技巧练习仿写的方法,使得学生在练笔中有的可仿,会仿。在课堂教学的操作中也表现出了适合学生年龄段,实效性比较强的特点。
二 开展专题读写活动,集训式突破,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抓到一个训练点就训练一下。有时候是练习写人物外貌,有时候是练习有顺序的描写,有时候又涉及写一些读后感,练笔分散在各个领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通过很多教师尝试,总结出“集训式”专题读写训练对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有着很明显的作用。
例如:有位六年级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年级特点,把五月份定为“感恩父母月”。将《母爱》、《看不见的爱》、《我看见的大海》、《父亲的麦芽糖》等一系列的课文进行打包教学,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读一读《背影》、《疯娘》、《哑娘》等文学作品。在课后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给父母写一封信,制作一期专题手抄报,写一篇感恩日记等读写活动。这种“集训式”的课内外读写结合的训练使学生在一段时间中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的亲情,课内外积累的都是表达对父母深情的语言,学习的都是这种写作方法,起到了像运动员“集训”一样的训练效果。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这一活动中有了明显的提高。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这一主题训练活动绝不是孤立的,它也是在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开展的“短训”活动。并不是说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不需要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了。
上面这个例子是从内容角度进行打包开展专题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体裁上进行打包。同是写景状物的,同是写人记事的,同是儿童诗的,同是总分结构的针对学生情况和文本特点都可以进行打包教学。
从语文实践活动角度,这样做也是一个系列的主题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语文实践活动总结,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读写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树立成果意识,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形成“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动力因素
每一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认可,都渴望成功。良好的成就感是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的优质内动力因素,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和学生不断的树立成果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取了一些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编辑校刊校报,发表学生的作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成就感
编辑校刊校报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都不是难事。而能够在校刊校报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每一篇发表的作品都像一个小奖状,时刻告诉孩子你能行,你真棒!它是对学生习作最好的认可,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向前发展。
(二)整理学生个人文集,促进学生不断写作
学生数量较多,不可能每一名学生的每一篇作品都能在校报上发表。整理学生个人文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自己的文集取一个喜欢的名字,如:“小草文集”“拾贝”“心语集”„„把自己平时的习作作品收集在文集中,每积累够一定数量(20篇或者30篇)就形成一本文集。每个学期有两本文集的学生将会被授予“小作家”的称号,颁发奖品和证书。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文集的过程中达到了练笔的目的。看着自己的文集,学生内心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文集的整理过程中很多学生还会互相比一比,看谁的新作品多,从而激发学生不断习作的兴趣。
(三)不断的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给相应的报刊杂志社,用一些发表的作品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能在一些正规的报刊和杂志中发表作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因此教师因该树立一种成果意识,不断地向杂志社和报社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对于每一个在报刊杂志中发表作品的学生来说都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成长历程。对他今后的发展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周围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四、课外阅读与习作的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插上翅膀
学生写作有两大源泉,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直接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间接生活是学生通过阅读得来的生活,包括作品所展示的生活情景、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感受、体验,作品的思想内涵等。它能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生活范围,最大限度地提供给体验、感悟、认识生活的机会。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经历古人的生活,可以领略异国的风情,可以品尝各种探险的滋味。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习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怎样利用课外阅读为学生习作服务呢?这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针对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其次,要指导不同年段的学生学写各种读书笔记。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中年级学生以摘抄、手抄报、读书卡、等形式来完成。这些形式的读书笔记主要以积累为目的,学生完成起来比较简单。高年级学生我们主要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多写一些读后感,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写人物点评等形式的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的思维含量是比较高的训练需要老师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指导层次,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学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学生选择材料,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很有效的。
以上主要介绍了一些在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比较实用的一些办法。这些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之处,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选用和完善。
第三篇:枣庄十五中通过家委会促进励志远足活动深入展开
枣庄十五中通过家委会促进励志远足活动深入展开 文/枣庄十五中 武杰 王伯学 [编者按] 北京关爱家庭中心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项目组的工作开展了近三年,2013 年工作的一
个重点是大力推进八大主题活动,以此为抓手,提升家委会的工作,促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家长、老师和校长共同成长。
励志远足活动是这八大主题活动之一,它内容活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亲子
和谐和家校关系,但因种种原因近20 年内在中国的学校很少开展。在第 7 期的家委会《通讯》
中,我们介绍了枣庄十五中和潍坊辛寨初级中学的经验。其后,省家委会项目组多次与枣庄十五中探讨,希望枣庄十五中做更深入的实践和探索,枣庄十五中其后对励志远足主题活动在纵深性和实践性上都做了积极的推进工作,我们选摘其
中的部分,包括其政策和科学的依据,家委会与学校各自的角色,具体路线设计和如何做好安
全措施等方面,以飨读者。
进入四月份,冬天过去,春天已经悄然来临,树上的绿叶,林间的鸟鸣正在发出春天的信 息,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与枣庄十五中一起,去远足、去体验春天的气息、去感受生命的活力。
专题 TOPICS PARENTS COMMITTEE IN SHANDONG PROVINCE 9 枣庄十五中在省家委会项目组的指导下从 2012 年 3 月开始开展了“励志春游、秋游、冬练
远足”的活动。一年来,先后有 35 个班级家委会组织了 30 次远足活动,共有 2500 位学生和家
长参加。活动开展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励志远足为对校外体育
课程的开设创出了经验,也为学生体能锻炼、心理健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找到了一种好方法,为家委会平台下的家校合作教育探索了一条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家委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家委会不但是国家课程开设的
监督者,也成为课程开始的参与者,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的得力合作者,实施者。
一、“励志远足”活动的现状及其意义
开展励志远足活动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倡导的增强学生体质、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文件的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
〔2007〕7 号),2012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
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 号)明确要求:“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
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文件要求,各级学校要按照
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校本和地方体育课程。
文件还要求“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
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
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为励志远足提供了政策和
科学的基础。
励志远足是一种校外体育活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学校里曾广泛展开,但是后来由
于校外环境的复杂性,安全因素是制约校外活动的瓶颈,很多学校渐渐因此不敢开展校外体育
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专题 TOPICS PARENTS COMMITTEE IN SHANDONG PROVINCE 10 家长委员会的出现与参 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 法,家长参与既是家长的权 利,也是家长的义务。2012 年11月2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 要》规定“中小学应当逐步 建立健全班级和学校两级家 长委员会。学校实施采购校 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 在远足目的地举行快乐的游戏活动
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组织活动让家长同意才符合法律要求,这样有
家长协同参与,共同承担,学校的责任也减少多了。我们为什么要搞励志远足活动?远足意义有哪些?我们认为远足能使学生增强体质,磨炼
意志;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增强生态责任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健康意识,学会健康生活;引导广大家长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形成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励志远足弥补了目前课堂教育的
很多不足,对于培育新世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和谐的亲子关系,建立家校和良性互
动,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枣庄十五中励志远足线路的确定和考虑的因素 我校把励志远足活动定位为校本体育课程,并制订了计划、方案。在目前机动车辆较多的
情况下,选定远足的线路非常重要。
我们对远足的路线有很多考虑,主要包括:第一,安全因素,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多少;第
二,距离和路况,这关乎运动的强度;第三,除体能外的其它教育内涵,如环境、风光、人文
等。第四、在远足过程和目的地能做什么活动,容纳多少人开展活动,等等。
枣庄十五中自 2012 年 3 月建立第一条远足路线“远足青檀山,励志春光行”开始,先后 由家长、学生推荐选择了 16 条线路,经过实地考察和论证确立了 10 条线路。这 10 条线路都经
专题 TOPICS PARENTS COMMITTEE IN SHANDONG PROVINCE 11 过家委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实地考察,最后通过真实的远足实践和反复论证后又淘汰了两条线路,原因是其中一条路线太远,不适合中学生参与;另外一条路线途中经过交通繁华路段,容易产
生安全问题。我们对其余的 8 条线路又从远足的科学价值、意义、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
进行研究总结。这些细致、严谨的工作保证了励志远足活动的安全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
枣庄十五中七年级四班家委会主任向学生们做远足动员
三、励志远足实践课程中家委会成员和其他家长的角色和职责
以家委会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家委会是励志远足实践课程的主导力量,发挥着策划、组织、管理、协调、指导的作用。
在组织励志远足活动的过程中,家委会主任及主要成员的职责包括:1.和班主任一起制定
周密严谨的远足课程方案,精心设计安全线路。2.通过宣传活动获得家长的理解和参与,协助
班主任组织家长、学生报名参加活动。3.指导远足课程的实施过程,组织家委会责任分工,安
排文体拓展活动。4.协调家长、学生、班主任三方的关系。5.总结评价课程效果,课程的每一
个流程和环节,班级家委会都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远足活动前,家委会先通过民主协商会议,对家委会成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对于活动
涉及的食品、安全、车辆、讲解、线路考察、医疗救助等具体环节做明确的分工,并落实到某
个家委会成员具体负责。家委会通过召开全体家长参加的远足课程筹划会,动员每一位家长积
专题 TOPICS PARENTS COMMITTEE IN SHANDONG PROVINCE 12 极参与课程,并要求每一位参加课程的家长增强责任感,随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于那些愿
意积极参加远足课但家长无法陪同的学生,家委会为其选择了“代理妈妈”或“代理爸爸”。
在励志远足活动中,家委会组织家长做好行动的保护和纪律的维护工作,由家委会主任公 布家委会成员、班干部管理分工,班级按男生、女生、家长站成三列路队,矮个在前队列,队
伍前、中、后,都安排一名家委会成员负责组织指挥学生的活动,在出发前、过程中、每次分
组活动时清点学生人数,以防学生走失。
家委会要求远足期间学生和家长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出发,准时集合,按要求参加活动,不擅自离队,不单独活动,有事要做到事先通过学生家长向家委会主任、班主任请假。参观和
活动时要遵守公园的秩序,行进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途经交通路口时,由家委会委员指挥
过往车辆暂停,等候学生队列经过后放行。一年多来,我校开展的远足 课程的案例充分证明:家委会和 家长在活动中强化多重角色意 识、职责明确、组织有序,圆满 完成了多维的课程目标,深受广 大学生、家长的喜爱。
枣庄十五中远足路上的家长和学生(家长走在道路的外侧,保护学生)
四、励志远足实践课程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四、励志远足实践课程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班主任是开展励志远足实践课程的另一个主导力量,他们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管理
者、协调者、指导者,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活动的一开始,班主任参与制定周密严谨的远足课程方案,和家委会成员共同精心设计
安全线路,一起参与宣传、组织、指导和管理的工作,并积极协调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总结评
价课程的效果。
此项课程参与情况是学校考察评价教师全员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我校每学期评选家
专题 TOPICS PARENTS COMMITTEE IN SHANDONG PROVINCE 13 委会工作示范班,表彰家委会工作先进班级。励志远足活动作为 15 项考核目标之一,占 10 分
比例计入考核。参加组织活动的班主任和其他辅导教师计入成长导师活动一次。
总结我校一年来三十多个成功的课程案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励志远足实践课程必须是
班级家委会牵头,发挥主导主体作用,班主任发挥主心骨作用,弥补部分家长组织管理经验的
不足。只有家校联手了,家长、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提高,远足课程的组织实施才会效果显著。
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不断研究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一年多来,枣庄十五中家委会组织了三十多次远足活动,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这是一个
值得骄傲的成绩。原因就是安全预案制定得好,责任分工明确,家委会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效果
好。
要保障安全,做好安全预案非常重要。我校的学校家委会和家校共建办公室经过探索,制
定出了远足课程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如下:
1.制订远足计划,方案。其中包括责任分工、徒走路线、交通安排,时间安排、休息安排、就餐安排等。这些都需要实地考察,具体精准。
以路程长短为例,根据运动专家建议,最好的运动就是疾走慢跑,中学生远足 10~15 公里
较为合适。以时间安排为例,适宜安排在春秋和冬季,炎热的夏季不适宜。
2.每次远足邀请具备丰富远足经验和熟悉路线的领队带领。班级家委会邀请有远足经验的
人员参加,学生远足队人数多,则需要有远足经验者从旁协助,1~3 名学生为一小组,每组至
少有一位家长领队。3.教育学生切勿逞强好胜,必须清楚本人的体力和健康状况,量力而为。
4.制定远足纪律。远足前开好班会,教育学生远足途中不擅自行动、不打闹、不逞能、不破
坏环境卫生等。
5.到郊外游玩、野餐,应确保个人及公众卫生。出发前应有充足的睡眠,确保精神及健康状
况良好。
6.做好个人卫生教育。进食前,先洗手或用消毒纸巾清洁。不要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水杯等,以免传染疾病。郊野地区未必随处有清水供应,请自备消毒纸巾,以确保个人卫生。
7.学生远足活动前,邀请做医生、公安、环保、农林专家的家长参加,为学生当好辅导员。
请爱好运动或者有运动特长的家长做领队。
8.注意活动安全,防止学生摔伤、扭伤、落水、打闹,防止丢失学生,禁止学生在野外生火。
专题 TOPICS PARENT
第四篇:局通过“四个结合,四个重点”积极开展第八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农业局
“四个结合,四个重点”做好第八个
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为切实把各族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上来,把人心凝聚到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跨越式发展和新疆长治久安上来,我们以第八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做到“四个结合,四个重点”。
一是结合“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重点,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按照主题教育学习培训阶段要求,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采取中心组、各党支部、全局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同时伴随专家辅导、论坛会等方法不断丰富学习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保证每周五下午为理论学习日,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参加自治区直属机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会,我局典型经验材料《扎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在大会上交流推广。通过学习使各族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论述,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是结合“三会一课”制度,以“创建和谐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为重点,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为把局机关建设成为办事高效、执政廉洁、文明服务的机关,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民、务实、清廉的高素质队伍,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局领导上党课(3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7次)、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上党课(1次)的形式教育各族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为提升全局各族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调动各族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做出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维护民族团结 加强社会稳定”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把我局民族团结工作引向深入,结合主题教育,我们及时完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并认真抓好《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通过开展论坛会、演讲比赛、参观大型历史文物主题展览、新疆知识竞赛答题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各族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不断开创我局民族团结事业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结合创先争优工作,以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各项部署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题征文活动。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跨越式发展和四型机关建设,在局各党支部开展理论征文活动,经筛选第一党支部撰写的《珍惜民族团结 共创美好明天》,已上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新疆“三史”征文活动;机关党委撰写的《深化机关党建 共建美好家园》上报工委党建研究专委会征稿。同时,在局机关各部门、事业单位开展“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提升执行力”专题征文比赛,正在评选中,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优秀奖5名,并进行相应奖励,荣获一、二、三等奖征文将在《动态》中刊登。通过征文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十日
第五篇:指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来分析课文
指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来分析课文
余映潮
[教例简述]
这是特级教师沈蘅仲的教学设计(全文见《语文学习》1983年第8期《教学〈林黛玉进贾府〉的一些想法》。)
第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利用注解、资料自学课文,主要弄清楚:①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活动顺序,并据此编写段落提纲;②着重弄清文中介绍了哪些人物,哪些人详写,哪些人略写,哪些人是正面写,哪些人是侧面写,哪些单独介绍,哪些集体介绍,然后综合全文,以人物为单位写出人物分析提纲。
第二个环节:指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来分析课文。
拟出下列题目及写作要求。
1.《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这一题要求分析林黛玉的性格,作这道题,可以根据课文中描写黛玉的材料来写:①外貌特点表现性格,②对别人的应对、谈话表现性格。
2.《“劳什子”和“命根子”》
这一题要求分析贾宝玉的性格。“命根子”是贾母等人物对宝玉所寄托的希望,而“劳什子”则反映了宝玉对此的蔑视。教师可指导学生就这一对矛盾来进行分析。
3.《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哭和笑》
这一题要求分析王熙凤的性格。引导学生抓住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哭和笑来分析她的性格,一是分析性格,二是分析王熙凤和贾母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
4.《心有灵犀一点通——谈宝黛的初次相会》
这一题要求从课文对宝黛相会的着意描写中来分析他们两人在感情上的共鸣。
5.《从贾府一顿便饭的排场谈起》
这一题要求分析“贵族之家”的一个侧面,从而看到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生活。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分析文中表现出来的主奴关系。
6.《从贾府的府第规模看封建社会的一角》
这个题目要求通过贾府府第规模的分析,来看封建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及其社会基础。提醒学生注意对贾府大门前的描写,它表明这个贵族之家的后台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以上题目,学生分别写完以后,可以互相交流,以使相互启发。
[评
析]
《林黛玉进贾府》洋洋7000余字,它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对林黛玉进贾府的描写,第一次介绍了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安排了宝黛这两位主人公的见面,第一次展现了故事的场景贾府,读起来令人极有兴致。但若讲起来,教学时间过久过长,恐怕师生双方也就会索然寡味。
所以这个教例的设计相当精彩。
这六个作文题是极好的“引子”。
它牵动着学生自读课文、欣赏课文、综合提炼课文的思绪。正是有了这些作文题,学生读课文、听讲授、作笔记才格外有动力。
它牵动着教师的讲析,也就自然而然地牵动了对课文的从各个角度切入的透彻分析,它能充分显现教师在课文讲析上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检测”教师综合分析课文的教学技艺与水平。
它牵动了学生的写作、表达、交流,学生独立分析课文的能力得到培养。
整个教例突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突出了高中生学语文的要求,突出了师生各自的重要作用。
因此这个教例具有立体的美感。
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于漪
语文课改从起步到现在快要十年了。这十年,我们语文教学第一线教师们的艰难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时至今日,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逐步一致起来,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借此机会和同行切磋切磋。
一、语文教师的误区:被他信力左右
十年路程走下来,我们很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自信力都很少,往往是不知道课怎么上。我想这样一种心态,会影响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相当程度是被他信力所左右。
第一,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
第二,信教学时尚。比如说,我们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
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还有信什么呢,信评价标准。教师上课就是怕评价,评价就好像是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我参加过一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有时我看那论文中评价一节课有三十几个指标。三十几个指标,多少项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微笑几次,学生微笑几次„„我想这叫什么课?我也听过一些评课教师的高见,如: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会怎么怎么上,我想这大概不叫评课,这是评课人自己的亮相、自己的诉说。任何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钥匙,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
还有,信一课一练。如果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可以靠题海题库这样来一课一练的话,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呢?诸如此类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教师,导致教学自信力消解,被他信力左右:到底什么是语文搞不清楚了,到底怎么教语文、教什么也不知道了。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是差不多的模式,差不多的样式。
二、加强自信力:树立理想,提升修养
我希望我们的优秀教师要有自信力,要树立教学人生的目标,建设你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美国一位管理大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石匠,在建筑教堂。有人问第一个石匠:“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只是在这混饭吃的。”问第二个石匠,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要盖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教堂。”说完就埋头敲石头,他要做一个能工巧匠。问第三个石匠,第三个石匠目光遥视远方,然后说道:“我要盖一个世界上
最有特色的教堂!”同样是石匠,他们的目标不一样,他们的道路和成果也就迥然不同。
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个调研,有一届毕业生,无目标的是27%,目标比较模糊的是60%,有近期目标的是10%.有3%是有远期目标的。25年之后,再追踪调查,这有远期目标的3%成为了美国的精英。因此,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树立目标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
我树立的目标是终身做一名教师,我一辈子树立的目标是做一名合格的基础教育的教师。我认为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求学时期.学生的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成长的。因此,教师须建设教学人生。日本哲人池田大作讲过:人一辈子都在建设,没有建设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一定是随波逐流的。
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教学人生,我热切地期望我们中青年教师能够人才辈出。台湾作家白先勇讲过,百年中文是内忧外患。外患什么呢?西方语言的冲击。上海小学一年级就要学外语,跟语文平行。初中的保送生,测试两门:数学和外语,没有把语文当回事。语文建科以来,一百多年的时间,老觉得语文是难题,如果五十年以后仍然是难题,一百年以后还是难题,那么我们这一代一代人在于什么呀?因此,我想我们建设的教学人生.要有一种雄心壮志,要破解这个百年以来中文教学的难题。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言文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根,但是现在我们自己没有多少发言权,而让国外很多的概念术语来左右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教学常被作为例子作为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某个概念的正确性。那么我们中国培养这么多教师做什么?
外患是外部来的,内忧就是奴性——崇洋。中国语文,汉语言文字是世界非常优秀的双脑文字,有它独特的东西,是人家没有的。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重振价值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我们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的自信力。如果我们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地认识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个难题总有破解的日子。
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以下说三点。
第一是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知识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础。我们过去的一些大学的、中学的教师文化积淀很深,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参考书,拿起一个教本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他们的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我们现在上课就怕学生问,一问就不知道怎么办,回答不上来。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发明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的化妆。
第二是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浅阅读,为什么会误读,就是没有通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
不深思,你怎么知道这些文字背后的东西呢?感性的认知都是蒙眬的,因此你要学生真正理解,获得清晰的认识,就一定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统的语言,形成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语言整体里的一个部分,七级浮屠呀,拆下来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宝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
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语言本身是双刃剑,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和义乃至文外的东西。品味语言是中国的特色.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语每年的新词大概要增加两万,所以莎士比亚的文章,现在英国人读不懂了。中国的词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组合一下就好了。过去是牛车、马车、人力车、自行车,现在是火车、磁悬浮车、动车,你怎么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语言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言过其实,就是语言的陷阱;我们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词句拖着走,文没有了,被肢解了。
教课,一是要研究语文和语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学生。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你的方向引得对,方法正确,修行还要看学生自己。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语言文字非亲身实践不可,要读,要说,要写,要听。教师要养成倾听学生的好习惯。学生有很多思想、意见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
必须知心,一定要养成倾听的习惯。所以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三、执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我非常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出现很多流派,百花齐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进。
我们什么时候有教师专门从美育人手来教语文,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也可以从文言文这个角度人手,从朗读人手,从写作人手,等等。应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教师一定要充实自己,研究自己,要认识你自己,这叫自信力。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人,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逐步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
到底教师要不要教学个性?我觉得改革到今日十年了,如果我们全国各地都能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优秀教师,一定可以顶起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片天,而不是都“差不多”。这个差不多,绝对不是胡适先生讲的“差不多先生”.而是我们的课基本上面貌是差不多的。我们听了很多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丝丝人扣,分秒不差。对怎么教考虑得很多,但对教什么考虑得显然不够。
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各个地方很多教师都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我不是说这些个性都非常完美,从科学的层面、从哲学的层面、从语文本体的层面,也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个人的教学就是这个人的,不是其他人的,这就叫个性。差不多一个模式,我是比较反对的。大家用一个模式,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
标准化的教师就无法张扬个性,你这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了。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很有才华,但是被框住了,潜能出不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已经是死水一潭了。语文教材中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文章,怎么可能是一个模式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对象。难道你用一个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吗?套不住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危害。
我们语文学科太需要领军教师了。放眼看全国,前不久,季羡林老先生过世了,东方文化的大学者呀;钱学森老先生过世了.任继愈老先生过世了,继承发展的大师何在?当然,那是学术界、科学界的大事。但我们教语文的也要深思,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啊,我们太需要全国性的出类拔萃的领军的语文教师。可是没有个性就根本没有可能领军,不可能出类拔萃。出类拔萃需要有智慧。我们的课堂是时间和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个场所。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