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申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16:1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海大学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申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海大学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申报材料》。

第一篇:青海大学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申报材料

求真务实 科学发展 锐意创新 高位求进 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青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综述材料

为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教育部思政司《关于评选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1】51号)和青海省教育工委《关于评选2011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青教育工委【2011】79号)要求,及时总结我校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和成就,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综述如下。

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尤其2008年我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以来,我校以“坚持自我风格,秉承优良传统,增强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以“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本着“求真务实、科学发展、锐意创新、高位求进”的态度,努力构建“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将“第二课堂活动”与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了“社团文化节”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两大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在全面提高广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加强思政教育,抓好“一团一坛一课堂”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来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团”是指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团支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监督、自主管理来创新思政教育的途径。当前,我校注册社团有40个,其中19个社团设立了团支部,普及率达到了49%。

“一坛”是指定期举办思政教育师生论坛。通过论坛这种更加有效的教授平台,使得广大师生认识到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目前,我校已经举办此类论坛20余次,近20000人次学生参加了论坛,受到了教育。

“一课堂”是指全校各级学生组织在共青团的具体指导下,在组织内部设立思政教育课堂。通过学生组织的凝聚力来影响广大学生干部,辐射广大学生,达到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自“一课堂”思想落实以来,全校各级学生组织设立思政教育课堂达到100%。

(二)倾力举办文体活动,做到“期期有精品,样样有精品” 我们通过“社团文化节”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两大品牌活动集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评优评奖,树立精品,学习典型,提高层次。当前,我校社团文化节已举办了9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了22届,从公益、科技、体育、文艺等多方面入手,扎实做好精品活动。

以公益为龙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加强志愿服务、进一步服务学成长长成。积极开展玉树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红十字会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慈善总会义工服务、医疗扶贫志愿服务、义务支教志愿服务队、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世博志愿服务、亚运志愿服务、大运会志愿服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配合西宁创卫工作,我校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积极组织无偿献血工作,同时还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青南计划工作,共选拔800余名品学兼优学生赴青海农村牧区进行志愿服务,更为可贵的是,我校先后有两名同学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

广大青年学生在各级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在学生处、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学生组织的协力组织下,合力举办、参加各类公益活动,通过每年近10000人次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因为在公益事业中的突出表现,我们先后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西宁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贡献奖”、“2009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优秀组织奖”、“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单位”、“2010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科普案例”、“2010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小分队”、“青海省‘加强濒危动物保护、建设美好生态家园’活动最佳组织单位”、“比邻星大学环保宣传大行动优胜奖”、“第三届‘香港绿色领袖营’全国大学生环保领袖交流研讨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08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奖”、“2005年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优秀组织奖”、“2008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2009年8月,绿色空间社赴贵德县和乐都县开展了虫草调查,由北京绿岛传媒有限公司报道的视频先后在全国近百家电视台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乔正孝同志立即召开党委会议,就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抗震救灾工作方案。医疗救治、志愿服务、高原病防治医疗服务等抗震救灾队伍第一时间开赴玉树灾区;全校师生共捐款63.9万元,缴纳特殊党费21.4万元,师生累计献血12.7万毫升,累计招募志愿者3813名,选派志愿服务人员1798人次,另外,各级学生组织召集全校志愿师生8000余人次,在西宁各大救灾物资运输站点搬运救灾物资,并走出校园为灾区组织募捐;医疗服务队在玉树接诊伤病员达2600余人次,附属医院共接诊灾区伤病员371人;由于成绩突出,被授予“青海玉树‘4.14’地震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团队”、“玉树灾后重建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附属医院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副校长格日力教授 被授予“教育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医疗等方面的优势,选派干部赴玉树灾区开展帮扶支援工作,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签订了科技服务合作协议,科技部灾后重建项目已实施。学校着力做好医疗服务、科技支撑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青海大学全体师生的大爱篇章。

以科技为核心,积极引领校园创新的新潮流。以“挑战杯”为龙头、营造良好校园科技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热情。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加大创新人才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立项及课题结题答辩会,仅2010年,就有20项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结题,其中6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2010年9月组织学生申报本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35项。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培训计划,在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作品竞赛中,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进入决赛的高校,一件作品获银奖,并连续荣获第六届、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级优秀组织奖。

另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鼓励我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多位学者的带头下,校园文化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为科技创新搭建了一个新颖的平台大力推动了我校的科技创新事业。有突出成果的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由格日力副校长牵头的高原医学研究。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积极推动下,格日力副校长带领多名学生在“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进行医学研究,更是带领学生组成科考队,紧随登山队员攀登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玉珠峰,采集精确的实验数据与科研资料,其主持的“青藏高原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被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实现了施工人员无1人死于高原病的目标,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 “高原春油菜繁殖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高原地区冷凉气候环境下春油菜的增产难题,提高亩产100余公斤,在甘、青、宁、新、云、贵、川、内蒙等省区推广百万亩,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被群众称誉为“致富油菜”。三是 “脱毒马铃薯技术的研究”,提高后的亩产达到8000余斤,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冷凉气候环境下马铃薯的增产问题,被群众称为“脱贫洋芋”。学校还在高原农牧业、藏医藏药、盐湖化工、高原建材、水利水电、柴达木循环经济等优势特色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研究,研究项目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不仅解决了我省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突出问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克服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困难,着重强调科技发明在现实中的应用,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发明和创新中来,引领校园文化向着时代潮流发展。这一切不仅仅是依托我校优势资源的发展和共享,更得益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每一个项目的研究都有着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

以体育为基石,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高原体育”活动,以“社团文化节”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为活动载体,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并得到良好的延续,2001年荣获“‘体育彩票’全国群众新年登高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多年来,我校约70%的师生都能参与到两大体育活动中来,使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文艺为纽带,不断丰富广大学生第二课堂。文艺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我校文娱活动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近十年来,我们共举办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全省大中专辩论赛、演讲比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400余场次,参与人员达35万与人次。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2010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西部情怀”大型校园文艺演出中,我校和清华大学大学生艺术团选送节目《情系高原》,既反映了两校对口支援取得的成就,也表现出当代青年现身西部、投身西部教育事业的壮志豪情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被教育部评为2010“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西部情怀”大型校园文艺演出“优秀节目奖”、“优秀组织奖”。校园内,本着让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观看到5场文艺表演的目标,我们更是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活跃因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艺氛围。

(三)合力维护校园稳定,抓好校园安全和谐 校园稳定和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度,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形成一张及时有效的安全信息网络,使得学校能第一手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并即刻形成处理意见,及时落实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各项建设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环境。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行校长负责制,形成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赵明同志为组长,学生处处长和校团委书记为副组长,各院系团委书记(团总支书记)为成员的组委会,加上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配合。建立并不断完善问责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提升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查清来龙去脉,以杜后患。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组织积极配合,密切关注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不断增强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意识,时时倡导校园文化建设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层次。

(二)积极推动载体创新

1.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了思政工作,体现一个主旨 通过前面谈到的“一团一坛一课堂”做法,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时不体现着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个主旨。通过开动脑筋、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做好思政工作,使我校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不管是在校园内对国际国内时事的分析,还是走出校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他们都给我们展示了较高的思政素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貌。

2.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了社会实践,突出一个主题 以假期社会实践为契机,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际,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2010年,学校深入贯彻团中央关于开展2010年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相关要求,落实强卫书记关于“在放假前将西宁上学的玉树籍大中专学生召集起来讲重建规划,布置他们暑假回家以后发挥宣传作用”的重要批示精神,学校组织20余名玉树籍学生组成两支社会实践服务队赴玉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2010年青海大中专学生暑期‘宣传玉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荣获“2010年青海大中专学生暑期赴玉树开展‘玉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医疗服务队获优秀团队奖,两人获优秀组织个人奖。

3.校园文化建设发扬了文化艺术活动,贯穿一条主线 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贯穿了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这条主线,本着让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观看到5场文艺表演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在校园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部队、在农村、在牧区、在“两岸同心”可可西里行中,在台湾“2011青海文化周”中,无时不展现着我校大学生的风采。

4.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了科技创新,搭建一个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托校园文娱活动,还要和学校发展目标紧紧联系,我们克服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困难,着中强调科技发明在现实中的应用,为广大青年参与科技创新搭建了一个新型平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发明和创新中来的积极性,引领校园文化向着时代潮流发展。

5.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遵循一个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按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这个原则,不断寻求发展,取得进步。自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以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都起着重要作用。如赵峰、陈胤文、彭理剑等等,都是从学生社团中走出去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延续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勤劳工作,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医学院为高原医学培养了大批医学专家,农牧学院为高原农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财经学院培养的财经人士推动了高原经济的跨越发展,地质工程系、土木工程学院为推动高原基础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类优秀毕业生扎根在祖国的大西北,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而勤劳工,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这一切都得益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三、成果展望及下一步思路

自我校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来,一直把建设校园文化当成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得到了上级组织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我们深知成绩已然属于过去,作为省内唯一一所211高校,放眼全国,我们和内地很多高校还有很大的差距,距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着眼未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经费投入,才能继续在各个领域取得进一步的成果,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用以支持校园文化取得新的进展。

二是积极加强与研究生部之间的合作联系。研究生作为高校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但是,之前校园文化发展和研究生联系仍然较少,今后,我们将着力加强与研究生的联系,以提高校园文化发展的层次,更有利于转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三是坚持加强与地方单位之间的合作联系。地方单位是检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好坏的实战场地,只有不断加强与其的合作,才能寻求到校园文化发展更实际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检验和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四是努力增强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前期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学生自主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才会显得更加便捷。

青海大学 二〇一一年九月

第二篇:关于申报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

关于申报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

各党总支、各部门:

根据鲁高工委[2009]通字7号《关于评选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精神,现将泰安校区(泰山科技学院)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参评成果要体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大学文化建设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化成果,以 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为导向,弘扬 主旋律,突出高品位,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

二、内容要求

在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做法和优秀校园景观。

三、成果形式

1.理论与学术类。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经新闻机构批准的公开或内部报刊发表、出版的论文、论著;虽未公开发表,但确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查报告、方案、经验总结、建议等。

2.声像类。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制作或出版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资料片、宣传片、教育片、宣传画、画报等。

3.活动类。学校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类主题教育、节庆活动、社团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等。

4.景观类。对师生具有教育意义、文化象征性强、特色鲜明的校园广场、主题雕塑、休读点、校内园林、建筑、校园文化建施等。

四、评选程序和要求

1.各单位、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参评项目,认真组织申报。

2.各单位、各部门将参评成果及申报表(附后)各一式3份(其中理论与学术成果、声像类成果需提供原件一份,景观类成果需提供照片或相关影像资料)于2009年4月9日前报党委工作部。联系电话:3076227;邮箱:dwgzbxzw@126.com。

3.党委工作部将申报材料上报学校宣传部,宣传部将组织对申报的成果进行筛选,确定评选项目予以推荐。

4.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工作,借此评选之机,对泰安校区(泰山科技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总结,认真挖掘,精心提炼,形成成果,创出品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附件: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

党委工作部

2009年3月27日

第三篇:首届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申报书

依托强大学科优势,倡导健康饮食文化

——记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品牌活动创办于2000年,其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九届。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依托食品学院强大的学科优势,集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积极倡导健康的饮食文化,提高了学生组织策划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学生在浓厚的饮食文化氛围中了解企业,为学生迈向社会做好铺垫。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以其规模大、参与面广、活动效果好,在广东省各高校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以美食为载体,努力构建高校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新平台。校园美食文化节通过举办万人美食文化广场、食品广告设计大赛、食品安全知识论坛、食品安全图文巡回展、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西餐烹饪大赛等活动,弘扬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倡导绿色、健康、安全的饮食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加强企业和高校间的联系,为学生迈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九年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始终坚持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学科优势为依托,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美食文化系列活动。

——首创“美食文化广场”,奠定品牌活动的根基。2000年10月华南农业大学首届美食文化节的成功创办为以后的活动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并在随后的九年里,我们不断在根基上锻造完美的框架,以准确的定位、文化的内涵为基准点,以活动的创新为突破点,以宽阔的参与面为着眼点,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水平。在以文化广场为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美食文化广场的内涵。比如,第二届的“美食嘉年华文化广场”、第四届的“露天美食吧”、第五、七、九届的“万人美食文化广场”、第六届的“岭南美食广场”等。

——开展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过去的九届美食文化节里,我们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以美食为载体,通过形式各样的技能大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通过烹饪技能大赛、蛋糕美容设计大赛、水果Fashion-show、广东省高校大学生烹饪大赛、水果拼盘大赛、广州高校西餐烹饪大赛、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南粤美食烹饪大赛、学生DIY美食制作与经营比赛、“益力多杯”大学生营养食谱设计大赛和“温情煮意”——食谱设计暨烹饪大赛等活动,以新颖独特,颇具创新思维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第二届美食文化节开始,我们以食品为题材举办食品广告设计大赛,进行节徽、吉祥物征集活动和“食趣无限,动感炫变”广告短片征集活动,将艺术设计与美食文化相结合,开拓了校园美食文化节活动的新领域。

——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普及食品科学知识和健康饮食理念。“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第二届美食文化节开始,我们有针对性的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举办有关食品科学方面的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我们还以食品安全知识论坛、食品知识问答比赛、知“食”直通车——食品安全知识对抗赛、发散“食”维比赛等方式,不断探索食品科学知识和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方式。

——成立食品安全营养宣讲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食品行业是一个需要良知的行业,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我们成立了食品安全营养宣讲团,通过科技下乡将食品安全的知识送到农民手里;通过“健康伴我行”美食文化一条街,将健康美食的理念传达到社区居民心里;通过“关注社会,聚焦食品安全”高校图文巡回展,唤起高校学子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食品质量检测队、食品质量鉴定区,将服务送到基层百姓的生活中。

三、工作成效及经验

过去的九年里,通过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实践,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美食节品牌活动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是形成校园文化品牌活动。2002年2月,华南农业大学第二届校园文化美食节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和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广东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巡礼策划方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二是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校园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大赛,使学生学会用理论去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是增强了创新思维能力。校园美食文化节的学术活动不但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创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是培养了自主创业意识。美食文化广场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活动中培养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是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通过举办食品安全科普系列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食品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通过成立食品营养宣讲团、食品科技下乡等活动,使学生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高校等基层中为百姓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是传播健康饮食文化。校园美食文化节活动在学生中推动了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使健康饮食理念的得到倡导,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得到了传播。八是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多年来的媒体宣传报告和众多兄弟院校的参与,使我们的校园美食文化节品牌活动在社会上拥有极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过去九年里,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努力下,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的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六个相结合”:

1、坚持专业知识与潮流文化相结合,以学科优势为依托,以时尚因素为载体。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在过去九年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强大的学科优势为依托,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因素为载体来举办我们的校园美食文化节,坚持专业知识和潮流文化相结合是美食文化节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烹饪技能大赛、蛋糕设计大赛、模拟食品广告设计、模拟食品企业经营、水果拼盘大赛等形式,在比赛中规定创意和作品名称的分值,如学生对规定菜名为为“孔雀开屏”、“稻花香里说丰年”、“让世界充满爱”;命名自选菜为“龙腾虎跃”、“田园小调”、“千帆竟发”;对自己设计的蛋糕作品命名为“桃李满天下”、“相知到永远”、“万紫千红”,培养学生明确而强烈的创造意识,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标新立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活动形式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力求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离不开历史,离不开继承,对一切经实践证明是好的东西都应该态度鲜明地坚持和弘扬下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创新的观点,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去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当前的创新,主要是建设理念的创新、校园文化载体的创新、机制和手段的创新。从第二届校园美食文化节开始,历届的校园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把终生学习的教育、创新教育、能力培养、抗挫折教育等新的理念,熔铸到校园文化中去。

4、坚持文化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校际联动,校企合作,强强联手,扩大品牌活动的辐射力。第三届美食文化节我们举办了“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烹饪技能大赛和蛋糕美容设计大赛”、第四届美食文化节上举办了“广东省高校大学生烹饪大赛”、第五届美食文化节举办了“广州高校西餐烹饪大赛”、第六届美食文化节的“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南粤美食烹饪大赛”和第七、第八和第九届美食文化节的“万人美食文化广场”等活动,通过举办校际间的大赛,与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学子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加深友谊。同时,通过与广州酒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燕塘牛奶乳业有限公司、广州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合作,把企业请到校园里来,为学生了解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开辟了基地。九年以来,我们始终把校园美食文化节的举办当做是沟通兄弟院校、搭建与企业合作平台的手段,使美食文化节实现文化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赢局面。

5、坚持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热情,信任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成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并组织各项活动,通过校园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管理水平、民主与协作精神。另外,近几届美食文化节上,来自各个高校的外籍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为美食文化节带来了异域美食和文化。

6、坚持宣传与促进相结合,多渠道加强宣传力度,促进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经过九年来的不断努力,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已在校园里以及社会上产生良好的美誉度。在过去九届美食文化节中,我们得到了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珠江经济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新华网广东频道、中国新闻网、大洋网、广州视窗、21cn网站等众多媒体的支持和报道,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宣传效应,极大地扩大了品牌活动的社会美誉度。同时,通过举办有关食品的学术讲座和专题系列报告、图文巡回展、食品知识问答比赛、食品安全知识论坛等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促进了食品安全、美食文化、健康饮食的理念在校园中传播,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饮食文化氛围。

附件:校园美食文化节相关新闻报道如下:

1、华农大美食节捐物“换换爱”

2008年07月15日 03:56

信息时报

http:///View_1520.htm

23、第五届校园美食文化节开幕

2005-04-08 华农大新闻网 http://

报道校园美食节的新闻媒体有: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信息时报》、《新快报》、《民营经济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美食导报》、《营养与食品卫生》杂志等。

第四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毕

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将情感育人注入毕业教育

——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主题教育纪实

沈阳农业大学

2008年9月17日

2008

将情感育人注入毕业教育

——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主题教育纪实

“今天我毕业了,打开毕业生电子纪念册看到自己昨天的影子真的感触颇深!再见了我的大学!再见了我的恩师!再见了我的同学!深深感谢学校为我们制作这样精致的电子纪念册,深深感谢母校对于我们多年的培养和教诲!”这是一位毕业生在大部分学生已收拾行囊离别母校的时候,在学生处处长在线上的真情留言。随着08届毕业生手捧着毕业证和电子纪念册相继告别母校奔赴新的人生征程,我校今年的毕业生系列主题教育也宣告圆满落幕。

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者积极思索和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毕业教育中坚持以情感人、以情暖人、以情育人的情感教育理念,积极寻求有效的情感教育载体,以主题教育的方式实现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一、活动宗旨

毕业离校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奔赴新征途的起点,文明离校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思想教育环节。为做好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毕业生思想品质,帮助毕业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对待就业,使毕业生带着党和政府、学校、师长的关爱,充满信心走出校门、迈进社会,为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做出贡献,也为了进一步加深毕业生与学校、毕业生与师长以及毕业生之间的情谊,教育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本着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杰出的校友激励人,以丰富的校园活动教育人的宗旨,我校在广大毕业生中广泛开展了以同学情、校友情、师生情、母校情、爱国情为主线的“五情”教育为核心的毕业生主题教育。

二、活动过程

我校比较成型的毕业生系列主题教育已成功开展四年。2005年5月,以爱国情、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校友情(5情)为主线,开展了校党委书记为全体毕业生党员上离校前最后一堂党课、“国旗见证你我,信念铸就未来”全体毕业生毕业前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与成功有约”系列报告会、“回顾大学往事,感悟青春历程”撰写“我的大学生活”以及免费为毕业生制作毕业生电子纪念册等11项具体教育活动。2008年,继续开展了“心语心愿”祝福卡片传递活动、号召毕业生为母校种植“饮水思源”树活动、“情系母校——我为母校添光彩活动”以及“校园告别日”等共计12项具体活动。

1.“国旗见证你我信念筑就未来”毕业生最后一次升旗仪式

在连续四年开展的“国旗见证你我,信念筑就未来”毕业生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上,参加人数之多,仪式秩序之好、呼号声音之响、教

育效果之佳,可以说都超出我们的预想。当国

歌响起、国旗升起时,我们的毕业生激动的流

泪了;当聆听校党委副书记张纯玉语重心长的教诲和嘱托时,我们的毕业生感动的流泪了;

当升旗仪式结束时,毕业生们久久不愿离去,既有都德最后一课的伤感,更有对母校依依惜

别的情怀。可以说这样的升旗仪式也让我们非常感动,牧医学院的一名毕业生班级两次聚餐

不去,班级的毕业合影不照,但升旗却参

加了,当辅导员老师问他时,他说这不一

样,今天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以沈农学子的身份参加升旗,是与母校作最后的握别,也是告别自己在大学的四年时光,我觉得

来参加这次升旗这是我应该作的事情。

2.“回顾大学往事感悟青春历程”

撰写我的大学生活

开展的“回顾大学往事,感悟青春历程”,撰写我的大学生活活动,得到了毕业生的广泛参与,05年有1500余名学生向我们投来了稿件,很多文章看了都让我们非常感动。一位同学说,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假如让我重

新选择,我仍然会选择沈阳农业大学。一位

同学说,我最大的遗憾不是其它,而是最终

还是不得不离开母校。在阅读毕业生写的回

顾自己大学生活的文章时,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成功的走过大学四年,硕果累累,身

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有的同学满是遗憾的走过大学四年,行囊空空,最后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在读着这部分学生一句句“如果一切能重来”的慨叹中,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我们不要一切重来,要让每一个大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沿着正确的轨迹行进。因此,我们从这1500多篇文章中挑选出近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编辑成《我的大学生活》一书,并将其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蓝本。

2008年也有2000余名学生提交了我的大学生活稿件,我们正在整理当中。

3.“情系母校展翅翱翔”免费为毕业生制作毕业生电子纪年册活动

为了体现学校领导对毕业生的关怀,为了记载毕业生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留给他们一

份对母校完整的回忆。我校连续四年每年拿出3万余元为毕业生免费制作毕业

生电子纪念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由

学校与专业制作公司共同制作。通过老

照片展现学校的辉煌历史和学术成就,通过视频播放学校领导对毕业生的临别

寄语和嘱托,通过大幅FLASH真实再现

毕业生校园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

大学四年的收获及感想,并浓缩进了3000余名

毕业生每个人的身影和真情留言所有任课教师的身影和对毕业生的真情寄语。而且,为了让毕

业生真正参与到此项毕业教育活动中来,学校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又在毕业生中广泛开展了“沈

农校园十景”、“我最难忘的事”、“真情寄语”

等相关文字、图片的征集、评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毕业生电子纪年册的制作得到了毕业

生的广泛认可,学生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这是母校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并将满载着这一切,努力工作,发愤图强,决不辜负母校和老师的嘱托。毕业生离校前的晚上,很多的毕业生都在观看“毕业生电子纪念册”,在聆听学校领导的寄语、重温学校的发展历程、浏览校园的风光、寻找自己的影子,毕业生纷纷表示,学校能用一张小小的光盘留下3000毕业生的身影,可谓用心良苦,深受感动。

我校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四年为毕业生免费发放毕业生电子纪念册,2005年主题为“情系母校”,2006年主题为“情系母校 扬帆远航”,2007年主题为“情系母校 放歌未来”,2008年主题为“情系母校 展翅翱翔”。电子纪念册的教育意义深远,我们将一直做下去。

4.“迎奥运、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开展争做文明毕业生活动

2008

年通过围绕“告别陋习,文明修身”、“文明上网”、“坚守诚信”等主题,在毕业生中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促和谐”争做文明毕业生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广泛参与。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开展这些活动,加深了毕业生对文明奥运、和谐奥运的认识,毕业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做文明事,改掉自身陋习,为在校生做出了榜样。

5.真情寄语,心语心愿祝福卡片传递活动

校园告别日那天,学校被鲜花和同学们写

下的心语心愿祝福卡片装饰一新。毕业生在祝

福卡片上写下自己对母校想说的话、临别赠

言,在校生对毕业生的祝福以及毕业生之间相

互的祝福,2008年又增加了辅导员老师对毕业

生的祝福卡片,集中在操场南侧展示。有的学院

将祝福卡片设计成心型,有的设计成学院的名

字,等等,为毕业生创造了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

情的平台,对母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畅想母校的未来或相互发表赠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四年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很多同学前来驻足、欣赏、阅读,这里有毕业生,也有在校生。我校开展的真情寄语,心语心愿祝福卡片传递活动引来华商晨报的一则报道,说某某高校学生离校前乱扎桌椅宣泄情绪,而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却用“心语心愿”祝福卡片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情谊。

三、活动成效和体会

毕业生教育工作是毕业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毕业生开展系列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毕业生思想品质,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加深了毕业生与学校、毕业生与师长以及毕业生之间的情谊,教育和引导了毕业生文明离校,确保了我校稳定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连续四年,我校整个的毕业生离校工作紧张、有序、和谐,没有发生一起违纪事件。今天,毕业生主题教育已经成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成为沈农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沈阳农业大学 学生处

2008年9月17日

第五篇: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名单

附件:

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名单

特等奖(3项)

1、《打造“一二·九”诗赛品牌,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华中师范大学)

2、《加强校史校情教育,传承弘扬大学精神——华中农业大学校史校情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

3、《文化联姻,文明共建,校园文化在与社区文化共建融合中升华》(武汉工业学院)

一等奖(10项)

1、《为人才培养拓展空间,为地方发展贡献才智——武汉大学凝练实践文化,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武汉大学)

2、《把握时代脉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奏响爱国主义旋律》(华中科技大学)

3、《责任担当,爱心感恩,励志成才——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志愿服务“三推进”》(武汉理工大学)

4、《构建校园民族团结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族团结文化的实践与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中南民族大学构筑和践行民族特色校园文化纪实》(中南民族大学)

6、《海燕飞处,爱心圣火传递不熄》(三峡大学)

7、《弘扬先进文化,传承民族精华——江汉大学实施“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纪实》(江汉大学)

8、《搭多元舞台,展青春风采——长江大学“万人创百星”校园文化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长江大学)

9、《凝练“人、从、众”文化内核,营造校园警察文化氛围——湖北警官学院推动校园警察文化建设》(湖北警官学院)

10、《立足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品牌,彰显孝文化特色——孝感学院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的孝特色》(孝感学院)

二等奖(12项)

1、《开展湖北省高校新青年小说大赛,打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工程》(湖北大学)

2、《以“核心竞争力教育”为主线,打造武科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武汉科技大学)

3、《“爱心列车”传递爱与奉献》(湖北工业大学)

4、《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服务学生成才和就业》(武汉工程大学)

5、《阳光大舞台,秀我真风采》(武汉科技学院)

6、《周末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

—2 —

7、《兰亭书法协会》(湖北美术学院)

8、《铸就军工特色校园文化,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9、《弘扬传统国学精粹,打造楹联文化高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10、《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国汉字书写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11、《学习实践“刚毅精神”,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2、《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创建独立学院特色育人之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优秀奖(13项)

1、《突出“砺能”校训,打造就业品牌》(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打造“厚德尚能”的特色校园文化》(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4、《依托校园活动,营造精神文化、构建育人氛围》(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构建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与 — 3 —

发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6、《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着力发挥艺术育人功能》(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7、《大爱铸就学院魂——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大爱”文化透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8、《加强社团建设,繁荣校园文化》(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9、《校庆晚会凸显亮点,校园文化彰显内涵》(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10、《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绽放校园文化蓬勃生命力——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百草园”思政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中显成效》(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11、《弘扬志愿者精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鄂州职业大学)

12、《以系列文化节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4 —

下载青海大学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申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海大学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申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