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磨练意志 实现自我熔炼团队 激扬青春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队拓展训练
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校园文化工作也以体现校园风貌、校园气氛和校园精神的载体,是将大学的历史传承、文化底蕴和核心价值具体而准确的表达。更好更优质的加强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对形成优良学风、校风,加强人才全方位培养,进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有深远意义。
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在“笃实,励学,图强”的学校校训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引导下,自2001年将团队拓展训练这一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学院的日常教学安排中。历经十年,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师生共同的努力下,至今已经产生了许多行之有致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素质,创建和谐的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 引入团队拓展训练,走出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和面对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团队精神成为反映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团队拓展训练这种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团队精神的提高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团队拓展训练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历史价值对于现世社会同
样具有借鉴作用。团队拓展训练所推崇的学习理念,运用体验式学习课程模式,在学校教育中获得认可,并且得到广泛传播。
十年来,我学院以拓展训练为载体,以加强学校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丰富校园文化为目标。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增进对集体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从本质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十年间,我学院将团队拓展训练作为一项丰富校园环境文化的重要内容,至始至终不懈努力,倾力设计精心的活动,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通过野外课程和场地课程为主要的训练项目,并结合以体能活动为引导,从而引发认知,情感,意志力的综合评判,使学生向能力极限挑战跨越,从而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训练目标。并以团队拓展为契机,努力打造结合知识性、思维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
二. 多管齐下,提升团队拓展训练巨大价值
1.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学院领导集体、学生工作辅导员以及各专业教研室教室深入到企业和拓展训练学校进行研讨,寻找出能够在学生拓展训练中借鉴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认真进行了讨论和敲定。学院拓展训练涉及所有学院全部专业,每一学年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排教学计划并且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十年来,近八千余名师生参与了团队拓展训练。其参与之多,人数之重,为学校团队建设贡献出一大力量。
2.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内容。学院的拓展训练课程以野外训练和场地课程为主,主要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等。包括组建团队“破冰”系列游戏的基础项目,是学生打破隔膜,互相熟悉,更好的融入团体中。提高项的“动力火车,穿越电网,信任背摔”让学生有了更强的团队精神,着重的磨练了学生的作战技巧和抗挫折能力。在升华项目中的合力跳绳,合力颠球,不倒森林等比赛项目以及求生墙的高难度挑战项目,学生更加认识到了团队荣誉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不断丰富拓展的内容,增加了让学生学会感恩、知道感恩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组建优秀的教练团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各教研室挑选德行兼备的教师和深受学生喜爱的辅导员老师组成优秀的教练团队,在每期团队拓展训练作为带队的教练,并取得广大学生的好评,其中市场营销教研室的王贺老师获得了“金牌教练”的荣誉称号。同时我学院选取风光秀美的棋盘山风景山我作为拓展训练基地。棋盘山景色宜人,自然唯美,学院将此作为团队拓展训练的基地,在每年的七月,九月,学院学生便会到棋盘山风景区开展为期三天的团队拓展训练,让师生们可以观赏优美的风景和感觉自然的风光。
4.编写《团队拓展训练》一书。学院在自己编写的《团队拓展实训手册》基础上,于2011年6月,由我学院副院长刘庆君和王贺老师携手主编《团队拓展训练教程》一书,并且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团队拓展训练期间,人手一本。书中编写的团队拓展训练的起源,介绍使学生深入了解的历史及发展,户外拓展的注意事项,心
里意志力,工作是盈利的测评。让学生们得以很全面仔细的做好一切充足的准备。并附和训练笔记,自我评价以及训练报告,让学生永久的记录下团队拓展训练中的艰辛和收获。其中优秀作品在《应用技术学院报》进行刊登并且在师生间进行交流。
5.多方合作,团队拓展训练更上一层楼。我学院的团队拓展训练已经和管理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突破了起初狭义的拓展训练概念和范围。短短的十年发展,备受推崇,逐渐被其他院系采纳,并与我学院合作共同组织拓展训练,我们不断的总结和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校各部门的好评。
三、收获高效人生,构建和谐校园。
1.符合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现在的社会,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存在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团队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加上社会竞争日益的激烈,压力越来月大,大学生得心理障碍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而拓展训练在高校教学的应用,使大学生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练意志,熔炼团队。明白了当一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知难而进还是全身而退,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2.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我国传统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延伸到精神的层面,太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而致重视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将此作为教学的目的。虽然目前我国高校
已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提出和高校体育课内容的相继提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的作用能力有限。拓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与社会、与大自然紧密联系。不仅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格局,而且丰富了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符合现代的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难以胜任挑战性极强的工作,而且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因为心理原因而无法充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的心理实验场,在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方面显示出了特有的价值。训练时,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感和挫折容忍力,充分认识到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这个世界上也就再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从而达到提高士气,调节自我调控能力的效果,塑造出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4.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当今社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力是衡量科技人才质量的标准,而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激发想象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拓展的重中之重。电网等项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活动中没人会教你怎么做,你没有在书本上学过这样的知
识,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拓展训练给了人们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5.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互相关爱、互相信任等优良品格。当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娇惯和纵容,或多或少的有些任性、独立、自私的不良习惯,通过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魅力。明白了个人的能力故然重要,但只有优秀的团队才会无往而不摧的道理。同伴间的相互关爱和信任,对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完成拓展训练任务后分享经验的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以前对团结就是力量没什么深刻的体会,这一刻我才知道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团队精神”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的努力都获得了成功。拓展训练让每一个队员在同一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在这种气氛下每个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建立彼此之间的互相信任、理解、关爱。
6.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的大学生处在多重压力的包围中,这常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学习上感到困惑压抑,生活上娇气十足。人际关系方面感到孤独寂寞,在挫折面前表现得懦弱。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拓展训练是连接学校与社会实践的桥梁,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日后更好的走上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有益帮助。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修改)
目 录
前 言..................................................................................................1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2
二、材料节具体内容..........................................................................2
(一)以“材苑揽胜”讲坛为平台,弘扬材料文化......................2
1、科技前沿知识,拓宽视野.......................................................3
2、材料行业高管论人生经历,了解企业....................................3
3、大师品材料,文化熏陶...........................................................3
(二)以专业比赛、培训为契机,培养动手能力..........................4
1、水泥轻舟制作——水泥轻舟大赛............................................4
2、“我型我塑”陶艺大赛.............................................................6
3、材料性能设计与制备大赛.......................................................7
4、大型仪器操作+开放性试验项目..............................................8
5、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8
6、上海中技桩业、重庆国际复材等奖学金支持下的专业竞赛...9
(三)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推进学生科技创新......................9
1、走进实验室——认知材料科学研究........................................9
2、开展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让学生走近科学研究........10
3、以导师课题为依托,结合“挑战杯”、创新杯、本科生自主创新项目,开展科学研究................................................................11
(四)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形成朝气蓬勃的院风.........................11
1、寝室文化设计.........................................................................11
2、新生运动会............................................................................12
3、乒乓球赛...............................................................................12
4、毕业生欢送晚会....................................................................13
三、材料节工作成效及获得的经验.................................................14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依托学科优势,开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材料文化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才思飞扬”材料节工作总结
前 言
我们激情奔放,我们优势突出,我们团结奋进,我们同舟共济……我们材料学院全体师生借助“才思飞扬”材料节这个平台营造了一种“求真务实,突出特色,锐意创新,全面发展”的学院文化氛围。自2003年以来,材料节已创办九届,并始终以创文明学院、科技学院为目标,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用优秀的作品激励人心,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材料节以广泛开展学生文化科技活动为基础,先后成功地举行了 “我型我素”陶艺制作大赛、“走近科技创新”、材料性能设计与制备制备大赛、“导师制”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各项活动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展现了各自作为理工科学生的素养和对科研的追求,使我们学院充溢着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在我们所创造的学术环境中,我们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科技知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通过开展多种科技文化活动,繁荣了校园文化、倡导了精神文明、塑造了学生的优良品格、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同学们崇尚科学、崇尚文化、热爱艺术、热爱人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才思飞扬”材料节是武汉理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推动提升了我校教育的质量和品位,是传播材料科学前沿知识,深化材料学科专业思想,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活动,展现大学生风采的舞台。我们始终坚信,“才思飞扬”材料节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已经逐步形成一个成熟的活动,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发展、传承优秀思想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非凡意义。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三个结合”高屋建瓴,为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了实践路径。
“才思飞扬”材料节秉承这一核心思想,遵循其中人才发展的一般规律,依托我院强大的学科优势,发挥学科强有力的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践行“三个坚持”——坚持科技育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坚持文化育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实践育人,营造学院学术氛围。
坚持科技育人,以自主创新的科学思想为中心展开活动。将活动建立在材院各专业知识和需求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领域,走近专业科学领域与行业,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各类专业知识能力竞赛丰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坚持文化育人,建设以“厚德博学,追求卓越”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各类比赛中,关注学生对理论基础的掌握,营造“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坚实基础培养高端人才。在各项活动中,平衡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质,在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成长。
坚持实践育人,增强本科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工科学生素质。用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蓬勃的活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中运用真知,发现新知,增长实干。
二、材料节具体内容
(一)以“材苑揽胜”讲坛为平台,弘扬材料文化
为了让材院低年级的学生尽早了解材料、学习材料、研究材料,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全面发展,材料学院组织学院知名教授博导及材料领域的精英每周都与本科生“亲密接触”,讲授材料科 学前沿知识及其进展。讲座课程由8~16个独立讲座组成,各讲座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1、科技前沿知识,拓宽视野
“材苑揽胜”讲座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以科学普及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进展,材料合成、制备和生产中的技术创新,材料生产企业的重大技术进步和高速发展历程。
2、材料行业高管论人生经历,了解企业
一些系列的讲座由材料领域著名企业家担任主讲,让学生对相关企业有更多了解,对材料科学与企业生产、社会应用的结合有了更多认识,行业领军人物丰富的经历更是给了大家无尽的激励。
3、大师品材料,文化熏陶
每一个讲座特邀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某一方向的首席教授、国内一流材料科学家或著名企业家担任主讲。教授们以通俗易懂的教授方式向本科生介绍各种材料的发展、应用、特点等,让学生体会到材料科学的趣味与奥秘。首席教授和知名学者领衔本科教学,一流科学家 精辟讲解拓展学生视野。
(二)以专业比赛、培训为契机,培养动手能力
1、水泥轻舟制作——水泥轻舟大赛
水泥轻舟最早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现已成为全球高校间极富影响的比赛,风靡全球。顾名思义,水泥轻舟便是用新型水泥制作而成的船,我们创意性地将这一新创作与中国传统龙舟赛相结合。从科技创新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从多角度考察作品结构和性能。同时,不仅广大高校师生可以积极参与,一些业界,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都可参与或观摩竞赛,每次比赛都能造成不小的社会影响。
(1)促进学科发展
在我国校建立混凝土轻舟团队不仅可以起到诱导学生从事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培养一批对水泥混凝土有研究兴趣的优秀学生,进而促进高校水泥混凝土材料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升;(2)增强体育实力
建立水泥轻舟对可望形成我校的一项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创建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课外科技活动与体育竞技平台,提升我校在体育赛事方面的影响力。
(3)繁荣校园文化
国外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一些校园文化节,一些知名高校的文化节传承多年,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标签.我国的多数高校目前还没有形成、发掘和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传统,制约了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国传统的龙舟文化,建立这样的一种有龙舟文化特色的水泥轻舟赛,增强了校园的文化底蕴,是维系高校的长远发展的一种精神的力量,对高校文化的建设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4)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团队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了多学科交叉的条件下协作和相互学习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了从事研究、设计、交流、体育比赛的创新平台,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和从事课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尝试,其成功的实施将给类似团队的建设提供的范例。
(5)增强了交流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学生和国外的学生团体的交流,增加了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增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当代学生与传统艺人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交流的能力。武汉理工大学水泥轻舟队和国外一些高校的水泥轻舟对取得了一些联系,交流轻舟队制作和比赛的技艺。
2、“我型我塑”陶艺大赛
“我型我塑”陶艺大赛是一项面向全校学生的活动。比赛之前先由专业的陶艺老师向大家介绍陶艺发展历史和陶器的制作流程,并展示了拉坯过程,提出了一些陶器制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之后大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练泥----拉坯工序。通过对学生在制作过程的表现和所做陶胚在工艺和创意等方面的评定,选出三十名优秀选手进入复赛完成陶器的上釉、烧结成型等过程,评选最后获奖者。比赛体现出如下特色:
(1)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突出时代性
中国的陶瓷文化渊源流长,它的内涵丰富,功能广泛,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征,我们鼓励大家在原始的设计中充分展现时代特色,在每期的比赛中都涌现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08年,学生们或捏出精致的福娃,或用制作纪念“玉树”地震的泥条盘;10年,作品中出现了世博会中中国馆造型;11年,一名艺设的同学创意性地雕刻了辛亥革命纪念浮雕。这些充分显示了学生对传统的热爱和对时事的关注。
(2)在发挥学科特色的同时突出开发性
陶艺大赛有着鲜明的材院特性,但立足专业,面向全校。旨在让更多学子了解陶瓷文化,感受动手乐趣。一位管院男生连续三年参与 比赛,每次都积极准备,并连续三年获得优秀作品奖。
(3)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实践性
陶瓷工艺十分精湛复杂,原理也十分考究。学生在亲历制作陶艺的过程中强化了陶瓷制作的原理,通过现象观察对陶瓷各项性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应用知与行的统一对陶瓷各方面功能的改善和应用提出更贴切的想法。
(4)在展现严谨学风的同时突出趣味性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学乐并行,比赛者自由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构思自己喜欢的作品,寓教于乐,将严谨的材料制备工艺和生动的生活情趣结合起来,使材料学科所赋有的乐趣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3、材料性能设计与制备大赛
材料制备大赛以贴近本科教学为原则,强调理论与创新并重,突 7 出学以致用,由本科生根据组委会要求自行提出材料制备方案,组委会根据学科分类安排导师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及必要的学术指导,待材料制备完成后通过答辩的方式评选优秀作品。
(1)理论基础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全面考虑材料多方性能,根据学科理论,发散性地提出目标材料及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自行将设计付诸实践,参与到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逐步修改、完善,最终完成制备。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要求同学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求同学们勇于实践探索,培养同学们将理论基础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求知精神。
(2)团队合作与个性思维相结合
本项比赛要求同学们能够打破传统观念,在材料设计理念和制备方法上能提出独树一臶的观点,强调独创性与新颖性;同时由于比赛周期短、任务重,注重发散个性思维,所以需要集中团队力量,拓展同学们的思维角度,从而培养了大家的团队意识。
(3)专业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学科的教师积极为参赛同学提供必要的学术及技能指导,帮助同学们克服难关;同时同学们自己主动求知,以结果推过程,以过程求结果,独立自主,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4、大型仪器操作+开放性试验项目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对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选取部分实验针对本科生开放,对学生进行仪器操作培训,组织本科生进行大型仪器操作申请,并由专业老师进行讲解指导,供本科生进行实践操作。充分利用本学院现有实验室等物质资源及师资力量,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以致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应用性及实战性
5、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
国际焊接工程师(International Welding Engineer,简称IWE)培训由材料学院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通力合作举办,主要针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学生,针对的各类焊接工程人员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焊接及相关过程(焊接工艺、材料焊接、焊接结构、生产应用等)以及相应的国际(ISO)、欧洲(EN),美国、德国(DIN)标准与规程方面的培训,并介绍国内外最新焊接技术及发展方向。在培训之后进行笔试和口试,结业后将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
(1)与国际接轨,符合时代特色。IWE是ISO14731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各大焊接企业取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国际焊接工程师可以负责焊接结构设计、工艺制定、生产管理、质量保证等各方面的技术工作,在企业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国际焊接工程师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一培训与很好地与当今社会需求进行了对接。
(2)强大的教学团队,全新的培养模式。教师由经验丰富的欧洲及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质检师、焊接技师组成,并聘请经验丰富的各大学及企业中的专家任课。该培训应用理论教育与就业前培训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训课程采用国际标准,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理论背景的了解和思维体系的构建能力。
6、上海中技桩业、重庆国际复材等奖学金支持下的专业竞赛 该竞赛是在上海中技桩业、重庆国际复材等奖学金支持下举行的专业知识竞赛以及新型材料创意比赛。每届竞赛会根据我院材料研究发展的动态、当前行业发展的状况、企业需求制定主题与比赛具体形式。比赛凸显学生实际探索中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思维。内容多样,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三)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推进学生科技创新
1、走进实验室——认知材料科学研究
为促进材料学院大一本科生对本学院科技创新力量的了解,材料学院学生会组织了一批大一本科生参观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希望借此机会,让学生们开阔眼界,激发同学们的科研兴趣,以求让同学们对我院的科技创新实力有所认 识,进一步活跃学院科技创新气氛。
2、开展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让学生走近科学研究 自2006年起,我院每年组织大
一、大二的同学申报导师制。通过学院牵线搭桥,经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近距离接触科技前沿,参与科技创新,并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学术比赛。现我院已经形成 “以学生为主线,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导师制本科生科研体系。
这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中形成了独特的以研带本的理念,即让研究生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在学术上辅导本科生,在实验中指导本科生,为本科生树立榜样,使得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到高素质人才,潜移默化中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作为整个科研团队的组成部分,本科生为团队注入了新生力量,为团队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许多优秀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留在课题组继续深造,都发展为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将自己的未来规划 与科研紧密相连。
3、以导师课题为依托,结合“挑战杯”、创新杯、本科生自主创新项目,开展科学研究
导师制中,学生走近导师的科研项目中,近距离接触科技前沿,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挑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杯”科技文化节之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活动”、“拜耳聚氨酯创新应用设计大赛”等。
(四)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形成朝气蓬勃的院风
1、寝室文化设计
寝室文化设计大赛以美化学生生活环境,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活,构建和谐宿舍、和谐校园为目的,从寝室的卫生整洁度,遵章守纪,所展现的思想面貌、学习风气、室员关系及宿舍独特元素对寝室进行评比。活动有以下亮点:(1)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督促学生注重生活卫生安全问 11 题,美化生活环境。
(2)让学生在寝室的装饰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对美的品味。
(3)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促进寝室成员的交流与了解,让其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关系更融洽。
2、新生运动会
新生运动会是一场在学校老师的支持帮助下由大一新生自主举办,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体育比赛,从各项赛事、入场式、啦啦队、新闻报道全由大一学生自行发挥。比赛以各班级为参赛单位,分田赛、竞赛和趣味性比赛,将个人比赛、团体项目、入场式、啦啦队、新闻得分计入班级总分做最终班级比赛结果依据。
新生运动会通过自主来强化各班级、各协会、各部门的团结互助精神,参与运动、增强体质的健康意识,公平竞争、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学生的能力在自主的组织过程中,对自我能形成更深入的认识,能力得到多角度的提高。
3、乒乓球赛 “材思飞扬”乒乓球比赛的举行是为响应大学生运动会的号召,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阵。初赛采用淘汰制,决赛为3局2胜11分制,比赛规则以国际比赛要求为准,07-10级学生均可自由参赛。
(1)弘扬国粹,丰富校园文化。乒乓球虽起源欧洲,但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开展乒乓球赛是对国粹的弘扬,对校园文化内涵的丰富,给我院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
(2)项目特色,发扬体育精神。乒乓球比赛以其独特性十分考验大家的反应能力,决策能力和敢打敢拼的进取精神。同时在比赛中很能体现“友谊第一”的风尚。
(3)形式多样,调动大家积极性。比赛既有单打也有双打、混双,有个人比赛也有团体比赛,选择多样,让大家更乐于参与,全身心投入。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毕业生欢送晚会
为了让即将毕业的材院学子留下最美好的回忆,为了表示我们全院对他们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通过这台晚会体会到 13 自己在大学里所学必有所用,能够以自信、乐观的心情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而举办。晚会将一种欢快和庄重的氛围贯穿始终,有以毕业生参与为主的游戏类节目、谈话类节目等,非毕业生为主的歌唱、小品、舞蹈等节目供之欣赏。并邀请学院老师与各级学生一起互动
三、材料节工作成效及获得的经验
材料节自开展以来,各项活动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生中取得良好的反响。
1、“材苑揽胜”高水平起步
10-11学年的“材苑揽胜”讲座中我们邀请到傅德春博士和德国BYK公司的游宇斐教授主讲助剂对UP/FRP工艺及品质的影响,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博和材料学院副院长董丽杰主讲树脂基复合材料前沿成型技术等 期讲座。由于条件有限,每期讲座中稍晚来的学生都只能站在教室后面或外面听。
讲座中,大家还踊跃向主讲人提问,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请主讲人指导。讲座增进学生对专业内涵和专业发展方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热爱专业并立志为之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
2、各专业比赛标新立异
我校水泥轻舟赛发起人之一为我院副教授沈卫国博士,他是中国水泥轻舟赛事委员会主席。2008年5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水泥轻舟队成立。历时10个月,队员们制作了三只水泥轻舟,属全国首创。2009年由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发起水泥轻舟比赛,并组建了中国第一支队伍。后逐步发展为高校学生团体之间进行的水泥轻舟设计、制作和竞速的综合赛事。
相比水泥轻舟赛专业性,陶艺大赛面向所有学生,显示出更强的亲和力。今年的比赛共 名学生报名参赛,其中非材料学院学生占 %,最终比赛一等奖 名、二等奖 名、三等奖 名。优秀的 烧结成型作品共 件。自该活动开展以来,已有近人参与其中,不仅在材料学院,甚至在整个理工大学都形成了极大影响力。
同时,为期两个月的“材料性能设计与制备”大学生科技竞赛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比赛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三个大组,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共有14个小组,金属材料和和高分子材料分别有9个小组和8个小组。大赛设臵了以技术方案以及材料的合成处理为考察点的技术创新奖3名,突出贡献奖6名,竞赛优秀奖12名及最佳团队奖3名。各参赛学生能够结合本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增强了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在大型仪器培训操作与开放实验方面,继08年无机非0601班李海飞获得我校首个本科生大型仪器操作认证证书后,我院本科生获各类高端仪器(如XRD、PVD、EDS、STEM/EDS、MTS陶瓷试验系统等)操作资质认证书者 名。
3、导师制引导学生科技创新
在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系列活动中,绝大多数本科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平均每年参与导师制的人数占各班总人数2/3以上。
09年我院共有40余组同学申请了自主创新基金本科生项目,经过学院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管理指导小组对申报项目的初步评审,以及学校的最终评审,我院共有35组项目成功立项,审批基金共计102800元。
10年在沈卫国老师的指导下,我院徐清芳、连昊光、孙涛、方芬的研究项目“低碳混泥土的优化设计获”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活动”二等奖。
同时我院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了每一届“挑战杯”,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今年赵云龙、赵石水、方若翩的作品获第十二届“挑战杯”特等奖,是我校学生首次获得该项比赛特等奖。
4、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促进学院文化多元化
“寝室文化设计大赛”中,各寝室发挥智慧,竞相展现独特的风格,或典雅静谧,或热烈奔放,或活泼清爽,或古色古香。无论何 种特色,大家都不约而同注重到营造寝室家的温馨和学习氛围,用融洽的关系带动学习,将良好的学风融入生活点滴。
新生运动会、乒乓球赛、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校运会由大一学生自己组织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各项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学院选拔下一届校运会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材料节闭幕式“毕业生欢送晚会”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效:(1)培养艺术氛围,为文艺人才搭建舞台
五月上旬,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组织学院文艺人才进行晚会节目初选、彩排,大部分晚会节目属于学院大一大二同学原创,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艺术性较高;部分节目为学院在各种比赛中优秀节目展演,成为学院文艺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2)回首校园生活,激发毕业生爱校情节
毕业生班级每年会在毕业前以他们独特的形式,或为母校留下祝福、为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画上句号。毕业生们的热情与真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晚会上学院老师表演的节目,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3)师生共聚一堂,展望未来美好人生
晚会现场院领导及毕业生班级辅导员和毕业生们一起一同观看晚会,重头戏“许愿仪式”更是让不少毕业生潸然泪下。许愿仪式上,一段记载了材料学院毕业生四年大学生活点点滴滴的视频勾起了在场毕业生无尽的回忆,而23个班级代表对学校、对学院、对全体毕业生的真挚祝福,则饱含了对大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新生活的信心十足。学院领导抱着承载了毕业生深深祝福的许愿瓶与毕业生代表合影留恋,并送上了学院对于毕业生同学的祝福,祝愿毕业生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常回家(武汉理工)看看。
“才思飞扬”材料节以活动为载体,依托材料学院强大的学科优势,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学院营造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的风气,提升了我院乃至学校 的教育质量,达到了举办材料节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坚信,在学院领导的深切关怀下,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中,“才思飞扬”材料节一定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发展、传承优秀思想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1年11月6日
材料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速学校教育发展
--安顺开发区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地处安顺城区南马大道中段,前身为开发区南马小学,属村级完小,共十二个教学班,两百多名学生。随着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安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开发区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开发区南马小学于2005升格成为区属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开发区实验学校已经拥有31个教学班,近90名教职工,1700多名学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以外,校园文化建设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通过近十年的探索,我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体师生的共同智慧,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管理文化、教研文化、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理念文化、礼仪文化、楼道文化、班级建设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 工作目标与思路
(一)工作目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他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故而,他们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忍不拔的毅力、诚实进取的品质、洁身高雅的情趣。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对他们的毅力、品质、情趣锻造造成积极的影响,让他们厉行做人做学问,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思路:
我校将校园文化定义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通过两种文化的交叉渗透,双管齐下,塑造学生的人格。显性文化是直观的、看得见的文化,如:楼道建设文化、礼仪文化、思想教育文化、会议室布置、班级建设文化等;隐性文化是存在于理念中的,通过思考、剖析、改进,促成自身进步的文化,如:管理文化、教研文化、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
二 实施方法与过程
前文已经提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分为显性文化建设和隐性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
(一)显性文化:
1.楼道文化:布置楼道,形成文化长廊。学生在学校学习,很多时候都要在楼道经过、停留。于是,学校领导决定将之布置成文化走廊。一楼,内容为体育健康;二楼,内容为中小学语文;三楼,内容为英语知识;四楼,内容为理化生体系。每层楼除了学科知识外,还应有与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俯仰之间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品质的净化。
此外,我校对教师参加例会、学生参加考试的六楼会议室也进行了进行的布置,在梁柱上贴上了很多文化气息浓郁的条幅,内容包括学校建设、师德修养、教学技巧、教育目的等,师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之中就完成了灵魂洗礼、蜕变。
2.礼仪文化:斥资一万余元修建起以“礼”、“学”为主题的文化墙。做成四副凸面浮雕,内容为:恣蚊饱血、张良拜师、凿壁偷光、孔融让梨。第一幅让学生明白亲情里不仅需要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需要自己对父母付出,恪守孝顺之道;第二幅教育学生应该尊敬老师,谨守尊师之礼;第三幅让学生知晓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艰苦求学的品质不能丢,坚守求学之法;第四幅教导学生懂得兄弟姐妹之间的谦让,维护姊妹之谊。
另外,学校组织编写了礼仪校本教材--《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读本》。首期印发数量达到4000余册,全校师生人手一本。在这本教材中,详细道出了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的相关内容:学校礼仪细致到升国旗仪式、课间操、文明用语、聆听老师教诲、同学相处之道、布置班级、进入教师办公室、厕所文明等方面;家庭礼仪具体到向人敬茶、勿扰邻居、对父母说晚安、为家庭做家务、孝敬长辈、家庭成员相互关爱、调节家庭摩擦、保持家的整洁等方面;社会礼仪深入到与人交谈、待人接物、彼此认识、文明交流、肢体文明、着装恰当、维护公共卫生等方面。这本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深入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传递文明礼仪提供了依据,也会学生自觉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提供了载体,为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礼貌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思想教育文化:学校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学年,每年都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德教育等多个方面。如:2008年邀请华再东老师到学校做感恩教育;2009年邀请知心姐姐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邀请赏识教育专家项老师到学校做感恩教育;2012年邀请周弘老师到学校做“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做美德少年”专题教育;2013年邀请黄峰梅老师到我校做亲子教育讲座。除此之外,我校每年都会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墓、在建党节组织学生传唱红歌、在国庆节组织学生举行文艺汇演、在“9.18”国耻日进行融入教育、在“12.9”举行纪念活动,让学生感知祖国百年来的兴衰荣辱,知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发奋图强、报效祖国。
4.班级建设文化:班级文化是凝聚集体力量、促进班级各成员共同进步的基础,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营造出一个竞争而不攀比、活跃而不混乱、相互学习而不是相互妒忌的健康向上的集体。我校一直强调班主任要爱护学生,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替学生排忧解难;同学之间要宽容,能包容他人与自己不同的一面,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树立“班级即是家”的理念,班级环境所有成员一起爱护、维护,班级卫生人人有责打扫;每学期根据学校的要求,班级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认真布置好学习园地。
(二)隐性文化:
1.管理文化:学校依据自身实际,制订了“三宽、三严、三尽”的管理文化。“三宽”即是:环境宽松、思想宽容、待人宽厚;“三严”即是: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纪律严明;通过多教师的“三宽”、“三严”,最终达到教师工作上的“三尽”:尽心、尽力、尽责。在具体管理上,实行“四制一管理”,“四制”为:校长负责制、岗位聘任制、目标责任制;“一管理”为:民主管理。
2.教研文化:我校将教研理论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之中,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教研活动“一二三四五”模式,具体为:
一个方向:每次教研活动确定一个教研主题,这个主题最好能反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或难解的困惑。
两点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教学活动有指导作用,但不能空谈理论,它必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个关键:教师享有确定主题的参与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研主题的确立者理所应当是教师而不是教学管理者;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享有选择权,教研主题的分块细化必须由教师完成,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有权选择展示什么、怎么去展示,表达什么、怎么去表达;教师要做好教研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在教研活动之前,教师对自己的观点、表述,讨论中会遇到的争辩、回应应提前做好准备。
四个目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速学校教育发展。
五点要求: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实现确定主题并通知组员,以便做好准备;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如有教师请假要注明原因;每次教研活动中,教研组所有组员必须一一发言;每次教研活动必须要有详细记录;每次教研活动必须由教研组长撰写活动小结,真正做到有所收获。
3.教学理念文化: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四个方面。校风为:诚实、进取、博学、高雅,其中雅具体表现为:姿态优雅、举止文雅、形象儒雅;教风为:乐业、爱生、善教、启智;学风为:乐学、多思、立德、聚能;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三 工作成效与取得的经验
(一)工作成效:学校成立以来,坚持“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的办学宗旨,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声誉,以声誉求发展,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结出累累硕果,近几年来学生的中考成绩在开发区名列前茅,部分学科更是取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此外,此在历年的区级、市级体育竞赛中,我校每次都会有大量学生获奖。2012年在纪念安顺开发区成立二十周年暨开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校在广播体操、小学组学生朗诵、小学组学生绘画、中学组教师朗诵四个项目中荣获一等奖,中学组学生朗诵收获二等奖,在手工制作、书画比赛中也收获了荣誉。
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向上级申报素质教育项目,争取获得全面发展。2007年首批被评为安顺市“安全文明校园”;2008年成为了开发区“青少年阳光体育俱乐部”的承办单位;2009年被评为安顺市“绿色学校”;2009年被安顺市评为“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2010年我校被确定为安顺市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定点考点单位;2011年在“青春动力杯”全省中学生英语情景剧表演大赛中荣获初中组三等奖,同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2012年成为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示范性学校;2013年在全省“安全文明进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又与安顺市民族中学结成了“友好协作学校”,并成为了青少年税法宣传教育基地。
(二)经验介绍: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推广:
1.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宣传到位,而且措施得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注重联系师生的实际,让他们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3.注重细节,文化墙和文化走廊的建设,有利于师生对文明礼仪的潜移默化。
4.编纂校本教材,让教育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深入细致开展。
5.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双管齐下,全面塑造全体师生的健康人格。
第四篇:关于2011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江 西 省 教 育 厅
赣教社政字〔2011〕50 号
关于 2011 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展示我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总结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 验,促进高校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今年下半年,我们组 织开展了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全省共有 48 高校推荐了 52 项成果参评。经组织专家评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的原则,共评出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13 项。现将评选结果通报如下: 一等奖(一等奖(7 项)
1、南昌大学: 《爱乐赣剧 雅俗共生——南昌大学推进雅俗 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探索》
— 1 —
2、九江学院: 《保护“非遗” 传承文明——九江学院大力开 展九江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活动》
3、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青春红歌会”大型主 题校园文化活动》
4、江西科技师院: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打造红色校园文
化---以系列主题教育为抓手,打造红色校园文化育人新模 式》
5、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大“外文大合唱” :唱出来的思 政品牌》
6、南昌工程学院: 《搭建网络互通平台 畅通心灵沟通渠道》
7、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 二等奖(二等奖(9 项)
1、江西财经大学: 《魅力蛟湖课堂——江西财经大学整合 校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景德镇陶瓷学院: 《用“行为艺术”打造校园文化时尚 元素》
3、南昌航空大学: 《依托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记南 昌航空大学“行走的课堂”红色文化体验活动》
4、江西农业大学: 《科技创新文化搭建大学生实践成才平台》
5、江西理工大学: 《紧扣时代脉搏 关注青年需求 加强思
— 2 —
想引领 倾力打造人文社科知识讲坛—— “八角论坛” 精品工程》
6、赣南师范学院: 《谷雨诗会》
7、宜春学院: 采集道德之光,《 引领学子前行—-宜春学院 运用身边道德典型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
8、东华理工大学:《 构建国防生思政教育九大工程 提 升校园文化内涵促进融合发展》
9、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融合地勘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攀岩文化等元素,建设“登高涉远”为核心标志的 校本文化》 三等奖(三等奖(13 项)
1、赣南医学院 : 《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赣南医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进”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 才举措和成效》
2、上饶师范学院: 《上饶师院扎实有效开展青年志愿者服 务活动》
3、江西蓝天学院: 《让青年学
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江 西蓝天学院开展评先活动扎实有效》
4、南昌理工学院: 《军魂拓展大学生成才》
5、江西服装学院: 《发挥专业特色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6、江西警察学院: 《打造忠诚教育的文化长廊》
7、南昌大学科技学院: 《孕育思辩风气·营造思辩氛围》
— 3 —
8、江西教育学院: 《依托专业技能大赛平台,创新校园文 化建设载体》
9、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竞赛彰显实力 文化铸就品
牌-—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树“竞赛文化”特色品牌》
10、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发掘红色资源,依托红色 优势,搭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11、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创新载体,探索育人新途径》
12、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军训教官队---校园文 化建设一道靓丽的“橄榄绿”风景线》
13、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青蓝志愿者 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成果评选
通报
江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1 年 12 月 30 日印发
— 4 —
第五篇: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名单
附件:
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名单
特等奖(3项)
1、《打造“一二·九”诗赛品牌,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华中师范大学)
2、《加强校史校情教育,传承弘扬大学精神——华中农业大学校史校情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
3、《文化联姻,文明共建,校园文化在与社区文化共建融合中升华》(武汉工业学院)
一等奖(10项)
1、《为人才培养拓展空间,为地方发展贡献才智——武汉大学凝练实践文化,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武汉大学)
2、《把握时代脉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奏响爱国主义旋律》(华中科技大学)
3、《责任担当,爱心感恩,励志成才——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志愿服务“三推进”》(武汉理工大学)
4、《构建校园民族团结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族团结文化的实践与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中南民族大学构筑和践行民族特色校园文化纪实》(中南民族大学)
6、《海燕飞处,爱心圣火传递不熄》(三峡大学)
7、《弘扬先进文化,传承民族精华——江汉大学实施“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纪实》(江汉大学)
8、《搭多元舞台,展青春风采——长江大学“万人创百星”校园文化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长江大学)
9、《凝练“人、从、众”文化内核,营造校园警察文化氛围——湖北警官学院推动校园警察文化建设》(湖北警官学院)
10、《立足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品牌,彰显孝文化特色——孝感学院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的孝特色》(孝感学院)
二等奖(12项)
1、《开展湖北省高校新青年小说大赛,打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工程》(湖北大学)
2、《以“核心竞争力教育”为主线,打造武科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武汉科技大学)
3、《“爱心列车”传递爱与奉献》(湖北工业大学)
4、《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服务学生成才和就业》(武汉工程大学)
5、《阳光大舞台,秀我真风采》(武汉科技学院)
6、《周末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
—2 —
7、《兰亭书法协会》(湖北美术学院)
8、《铸就军工特色校园文化,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9、《弘扬传统国学精粹,打造楹联文化高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10、《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国汉字书写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11、《学习实践“刚毅精神”,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2、《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创建独立学院特色育人之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优秀奖(13项)
1、《突出“砺能”校训,打造就业品牌》(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打造“厚德尚能”的特色校园文化》(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4、《依托校园活动,营造精神文化、构建育人氛围》(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构建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与 — 3 —
发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6、《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着力发挥艺术育人功能》(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7、《大爱铸就学院魂——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大爱”文化透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8、《加强社团建设,繁荣校园文化》(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9、《校庆晚会凸显亮点,校园文化彰显内涵》(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10、《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绽放校园文化蓬勃生命力——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百草园”思政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中显成效》(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11、《弘扬志愿者精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鄂州职业大学)
12、《以系列文化节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