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含解析

时间:2019-05-14 16:5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含解析》。

第一篇: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四)

一、选择题

1.为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波兰将2010年定为“肖邦年”。全球几十个国家举办两千多场音乐会纪念这位浪漫主义钢琴家。下面哪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与他的音乐风格一样

()A.约翰·施特劳斯

C.威尔第B.柴可夫斯基 D.“猫王”普莱斯利

[解析] 材料中提到的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家。B项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C项是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人物,D项是摇滚乐的代表人物。与材料相符的只有A项。

[答案] A 2.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

[解析] 贝多芬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时期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启蒙运动在欧洲达到高潮,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材料中“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符合这一时代精神,故选A项。B项是工业时代的经济思想,与题意不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答案] A 3.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某一部作品表达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思想,这部作品是()A.《命运交响曲》

C.《四海一家》

B.《天鹅湖》 D.《神曲》

[解析] 由“贝多芬”和“扼住命运的咽喉”可以得出结论为A项。《天鹅湖》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四海一家》是20世纪80年代摇滚歌星为救济非洲灾民所作,成为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答案] A 4.19世纪欧洲各国的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民族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 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 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 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

[解析] 音乐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艺术形式,19世纪的音乐之所以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就是因为当时欧洲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有的面临统一,有的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有的要求取得独立。

[答案] B 5.如图是一次音乐演唱会的现场,此种音乐在二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强劲的乐曲反映出青少年的反叛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音乐是爵士乐

B.这种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最为火爆 C.威尔第是这种音乐流派的杰出艺术家 D.《围着时钟摇吧》是这种音乐的典型代表作

[解析] 根据“二战后”流行,“反映出青少年的反叛精神”,得出这是指摇滚乐,其在二战后的欧美国家流行,代表作是《围着时钟摇吧》等。所以选D。

[答案] D 6.甲壳虫乐队(或译为披头士乐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一个

乐队赢得过如此热烈持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潮,以至创造了一个时代。该乐队属于

()A.爵士乐

C.摇滚乐

B.黑人音乐 D.蓝调

[解析] 二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非常火爆,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答案] C 7.1895年12月28日,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应邀来到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黑暗中大家一齐看到了白布上的逼真画面。一位记者这样写道:“一辆火车迎面驶来,我邻座的一位女客看到这一景象竟十分害怕,以至于突然站了起来。”这次公开放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这次电影的放映员是

()A.格里菲斯

C.卢米埃尔兄弟

B.卓别林 D.奥斯卡

[解析] 材料反映了电影的诞生,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于19世纪末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答案] C 8.20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中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A.电视和电影

C.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 D.网络与漫画

[解析] 根据时间和影视艺术的特点判断出答案。铁路与飞机不能“走进千家万户”;报纸和广播不能“模仿、再现生活”;网络不是出现在20世纪中期。

[答案] A 9.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的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A.彩色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B.3D电影 D.“默片”电影

[解析] 题干材料所述的是卓别林的经典形象,他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

[答案] D 10.近年来,多部古装影视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甄嬛传》热播后,流行起了“甄嬛体”,一时之间“真真儿的”“极好的”等词语被扑面而来;《花千骨》热播后,人们则用“洪荒之力”来形容难以克制的情感或情绪;《琅琊榜》热播后,“琅琊榜”成为人们对社会上很多现象进行排序的代名词。这些现象表明

()A.近年来国产良心古装剧的数量越来越多 B.电视艺术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C.电视对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D.电视艺术不断地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解析] 古装影视剧促进社会流行语言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词汇和精神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C项正确。

[答案] C 11.19世纪以来,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音乐家的不懈努力 D.人民群众的不断斗争

[解析]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19世纪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在政治、经济上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反映在艺术领域也有相同的社会特征。

[答案] A 12.《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

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解析] 《2012》反映了当今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灾难,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普遍关注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未来命运的思考。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多芬生逢启蒙与革命的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民主的革命精神。其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材料二 《第三交响曲》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类带来自由、平等、博爱新时代的英雄——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为“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沈旋等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

材料三 一位历史学家说:“在戏剧、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甚至诗歌、小说方面,如果没有美国的贡献,那么世界的成就只是略微减少;但是,在电影方面如果没有美国的贡献,则是不可想象的。电影一直是表达美国想象力的最有潜力的工具。”

(1)据材料一,概括贝多芬作品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美国的贡献”在音乐领域与电影方面的表现。

[解析] 第(1)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应根据材料的内容归纳。第(3)问,解题关键在于对音乐、电影等基础知识的记忆。

[答案](1)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2)贝多芬对专制的憎恶,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民主的革命精神。

(3)音乐: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爵士乐、摇滚乐都起源于美国。电影:20世纪初,格里菲斯拍摄了无声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1927年,华纳公司拍摄成功有声电影;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拍摄成功。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足不出户看奥运。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196亿人次。

材料二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英镑(或1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 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卢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宏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电视如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意义上传播”,试举例说明。

[解析](1)要依据材料,指出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2)要围绕电视的娱乐功能作答;(3)要根据材料三说明电视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例如: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等。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娱乐功能。例如:电视节目《真正男子汉》、电视连续剧《琅琊榜》、电视节目《百万富翁》等。

(3)材料三反映了电视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的功能。例如:人们坐在家中,却可以欣赏音乐会,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到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旅行”等。

第二篇: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二)

一、选择题

1.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此背景下,西汉政府立国的指导思想是()A.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解析] 西汉初年,由于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和安定人心,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答案] C 2.到汉武帝时,道家“无为”思想被新儒学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比黄老之学地位高

C.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方社会大伤元气 D.汉武帝本人的素质,勤于治国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家面临巩固统一等问题。这时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答案选A。

[答案] A 3.“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A.李斯 秦始皇

C.董仲舒 汉武帝

B.萧何 汉高祖 D.魏征 唐太宗

[解析] “太学”“养天下之士”反映的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设立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天下之士。

[答案] C 4.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是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

用在于()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和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提供理论依据

[解析]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相当成分的迷信色彩,同时也将皇权统治神秘化,但客观上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适应了中国古代前期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这是其进步作用的主要表现,D正确。

[答案] D 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神化了皇权,将皇权与天联系在一起。A、C、D三项都与天有关,而B项则体现了以血缘为基础的继承关系。

[答案] B 6.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该观点()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

[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上天赋予人以本性,具有善良的本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王来教化人为善,这就是上天的本意”,董仲舒是在借天意来构建君权理论,为君权寻找一个无上的、不可辩驳的理由,这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选择C符合题意。

[答案] C 7.“三纲五常”作为儒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下列表述不属于“三纲”的是()A.“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C.“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D.“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解析] 本题实质上考查“三纲”“五常”的内容,A、B、C三项分别属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内容;D项属于五常中的“义”。

[答案] D 8.《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 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解析] 这个故事是对人性的扼杀和对人性善良的误导,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故事就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答案] B 9.下面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图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唯一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汉代教官主要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家思想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使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题干主要说明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在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但绝非中国文化的唯一思想,故①错误,②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B 10.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③ D.②③④

[解析] ①错误,先秦儒学强调人性,汉代儒学开始扼杀人性;②正确,汉代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由“民本”发展到“君本”;③正确,先秦儒学重点在于主张仁政,反对暴政,汉代儒学强调维护君主的统治;④是二者的共同点,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都是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答案] C 1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析] 董仲舒的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具有神学倾向,故选C项。

[答案] C 12.《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得到排斥 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C.汉代儒学吸收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 从相关知识可知,汉代儒家是在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观点的基础上取得独尊地位的,故符合“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融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作答;第二小问考查新儒学出现的历史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小问考查新儒学的特点,即

“外儒内法,附会阴阳,济之以道”,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对新儒学的评价,概括材料二、三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考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第(2)问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没有。举例:如法家用重农抑商、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的主张也被汉武帝融入其统治思想。

(2)不同: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对巩固封建政权所起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了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原因:评价的视角、关注问题的重点不同。

(3)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去考虑。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中“五经”具体指哪五本书?

(3)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4)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

[解析] 第(1)题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皇帝是天的儿子”“大一统”组织答案。第(2)(3)题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从材料一的政治目的与材料二思想文化专制措施的关系组织答案。

[答案](1)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2)《诗》《书》《礼》《易》《春秋》。

(3)汉武帝以“五经”等儒家经典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使教育为儒家所垄断。(4)材料二是为实现材料一的“大一统”而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

第三篇: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12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十二)

一、选择题

1.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有一组文艺复兴时期绘制的《圣经》中“创世记”场面的壁画,其中的《创造亚当》描绘了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时的情景。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创造亚当》揭示了人类的起源

B.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相信《圣经》中的“创世记” C.基督教会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D.梵蒂冈西斯廷教堂是基督教会产生的地方

[解析] 基督教产生后,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传播,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故C正确。

[答案] C 2.他是一个生物学家,曾提出过两个著名的原则,就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贫穷与冷漠中度过的,尤其是晚年的境遇很凄凉。直到1909年,在人们纪念他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100周年时,巴黎植物园向各界募捐,才算为他建立了一块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他女儿的话:“我的父亲,后代将要羡慕您,他们将要替您报仇雪恨!”这位科学家是

()A.胡克

C.施莱登

B.拉马克 D.达尔文

[解析] 从材料中“他”提出的两个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以及“1909年,在人们纪念他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100周年”,可知这位科学家是拉马克。

[答案] B 3.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得益于()①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达尔文在剑桥大学成为神创论支持者

③达尔文吸取了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点 ④达尔文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并进行环球旅行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进化论与神创论是对立的,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①是其产生的思想条件,③是理论基础,④是实践基础。

[答案] C 4.观察下图,1553年10月26日,塞尔维特被教会判处火刑,主要是因为塞尔维特()

A.反对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B.反对罗马教皇的统治 C.研究内容触犯教会禁令 D.提出了新的宗教教义

[解析] 塞尔维特是西班牙的著名医生,主要从事血液循环研究,他违反了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处以火刑。

[答案] C 5.《圣经》记载,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而达尔文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学说

()

A.血液循环理论

C.电磁波理论

B.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

[解析]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因此“达尔文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答案] D 6.《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社会震动。如图是宗教界讽刺该学说的一幅漫画(画为达尔文人头猿身像),它针对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施旺的细胞学说 D.布鲁诺的太阳中心说

[解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基督教神创说理论,引起欧洲宗教势力的愤慨和反对。

[答案] A 7.“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生物经常发生微小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保留,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淘汰……”上述言论认为新物种起源的主要因素有()①自然选择 ②人工选择 ③遗传 ④变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上述言论指出了因为繁殖过剩而存在的生存竞争。为了适应竞争,有利的变异被保留,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B 8.下列生物学家中,持有此图反映的理论观点的是()①胡克 ②拉马克 ③达尔文 ④赫胥黎

A.①②③

C.②③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用进废退”的观点。它属于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拉马克属于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开创者,②正确。达尔文和赫胥黎都属于生物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而生物进化论继承并发展了早期生物进化思想。故③④正确。而胡克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细胞,排除①。

[答案] B 9.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解析] 达尔文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的学说,否定了教会权威。

[答案] D 10.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C.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D.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解析]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命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而来的,从而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虚假性,B错误、C正确;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A错误;分子生物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D时间不符。

[答案] C 11.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解析] 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观察世界的角度,C项正确。A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不正确;B项是牛顿力学的意义,不正确;D项是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正确。

[答案] C 12.神创论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化论思

想最终取代神创论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解析] 神创论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文化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进化论思想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认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可判断。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生给达尔文的信:一开始读《物种起源》,我就爱不释手。您的主导思想,就是“自然选择”的思想,一定会被看作确定不移的科学真理,它有一切伟大真理所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增加了很多新的东西,您是本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材料二 社会中的人,无疑是受宇宙过程支配的。正如其他动物那样,繁殖不断地进行,并为寻求生存资料而进行激烈的斗争。生存斗争使那些比较不能使自己适应于他们生存环境的人趋于灭亡。最强者和自我求生力最强者趋于蹂躏弱者。——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旧有的知识”指什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2)当时的科学工作者是否都赞同达尔文是“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请进一步说明。

(3)根据材料二回答,赫胥黎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作出了什么发展?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作答。

第(3)问抓住关键信息“社会中的人”,在理解材料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答案](1)指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如法国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主要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并非都赞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上帝创世说,遭到了神学家及坚信“神创论”的科学家的怀疑甚至攻击。他们是不会赞同华生的这种看法的。

(3)进化论学说向人类社会学扩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生物界一样有着“生存斗争”和“优胜劣汰”。

14.进化论的问世,给东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白尼将地球摈出“宇宙中心”,达尔文则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

——[美]《科学人》2009年第2期

材料二 孙中山指出:保皇派主张“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由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完而始共和,次序井然,断难躐等”的爬行哲学完全是反乎进化之公理的……他认为,中国人民按照进化哲学奋起革命,必能以异常之速度前进,不仅足以突驾日本,而且能超过西方。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 《物种起源》存在许多不足,如达尔文当时并不清楚遗传、进化的分子机制,也不懂基因、遗传密码这些东西。……进化论遭遇挑战不可避免,后来德弗里斯提出突变论,埃尔德里奇和古尔德提出“间断平衡理论”。

——刘华杰《被“劫持”的达尔文——对

进化论传播历史的一点反思》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进化论“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在当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化论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明确进化论“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的意思,即基督教神学认为人处于自然界的中心,而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就挑战了神学创世说,从而解放了人的思想,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重大意义,如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等。第(2)问观点结合材料二中的“中国人民按照进化哲学奋起革命”可知是反对保皇派的改良主义,主张革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综合三则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重大意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和万物,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处于“自然界的中心”。而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2)观点:孙中山揭露保皇派假借进化论阻止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企图,主张暴力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3)认识:科学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科学必须与时俱进,伴随知识的增长而不断更新。(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4课 音乐影视艺术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教学方法】

系统讲解与多媒体相结合,构建知识体系;

探究问题,课堂讨论,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

难点: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式导入,播放一段《命运交响曲》。问学生这是谁创作的?除了贝多芬,还知道其它的吗?

【讲述新课】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课件3—12)学生看书,思考19世纪的音乐流派产生的背景?代表作?特点? 老师归纳:背景:

①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②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③由于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音乐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感受;弘扬民族特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出现了交响乐团和歌剧特点浪德意志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漫音乐的桥梁,誉为“乐圣”。《田园交响曲》主《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义音杰奥地利舒伯特《小夜曲》誉为“歌曲之王”;乐作小约翰·施特劳斯誉为“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意大利歌剧:罗西尼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威尔第《茶花女》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推动民族意识觉醒法国歌剧:比才《卡门》 通过图片欣赏,简单介绍一些作家。

【课外扩充】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出生在俄国维亚特卡省边境的一个矿区小镇。1859年法律学校毕业后,柴可夫斯基在司法部任书记员。他常常去观赏歌剧、音乐会,尤其喜爱莫扎特的作品。柴可夫斯基越来越无心从事他的法律工作,索性于1863年考入新建的彼德堡音乐学院。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执教。他边教学,边创作。1893年完成《第六交响曲》,在这部作品中,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构思时,常不免激动难抑涕泪滂沱。在所有作品中,柴可夫斯基最为这部交响曲感到自豪。它以极其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深刻而生动地描绘出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在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中,对自由理想的渴求和痛苦不安的复杂心态,成为世纪末一代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受到全世界听众的衷心热爱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课件13---19)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1)原因: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特点: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流行音乐是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拥有广大听众的通俗音乐 学生思考有哪些成就? 最后老师归纳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时代在变化》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甲壳虫”摇滚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2、当代音乐发展的趋势?原因?

趋势: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呈现大众化、多元化的趋势。原因:①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全球化的趋势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③很多音乐家为保持近代西方音乐艺术的精华,以自己的高雅优美和深邃创作音乐作品保持其强大生命力 ④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发达 ⑤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⑥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音乐多元化造就数不胜数的更加通俗的艺术和流派,各民族音乐的发展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课件20—40)1.条件

(1)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2)社会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动力)。2.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卢米埃尔兄弟?让学生简单介绍:

作为发明家的爱迪生曾为电影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对于电影机器、装置的研制,为新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而他更大的荣耀,则是为这门新艺术起了一个富有魅力、富有诗意、富有幻觉意识的名字——电影。然而,爱迪生对待电影、这门新艺术的观念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的父亲老卢米埃尔所经营的照相馆中,学会了照相技术,并在后来帮助他们的父亲掌管照相器材厂的同时,研制出了“活动电影机”。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卢米埃尔兄弟,对待电影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与爱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维观念。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对于“放映术”的发明、对于电影机器设备的改进,而是更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所存在的根本的时空观念的差别,根本的美学差异上。

3.影视艺术有哪些功能特点?【合作探究】

老师总结:①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传播资讯(天气预报)②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③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

④雅俗共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合作探究】老师点拨:

4.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①社会进步的产物②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精神追求③娱乐性强、艺术鉴赏性强。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启迪。④对人类影响无处不在。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⑤成为生活一部分,改变生活方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迅速反映生活,具有艺术欣赏的便利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及时跟踪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重大事件;接受空中课堂教育,欣赏影视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割舍的重要部分。

消极为:①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②电视中来自传统的价值观、暴力渲染和消费主义产生负面影响。③电视视听影响人的左脑发展,特别对在读书时所必需的分析性思维过程起了消极的作用,电视会降低读书能力,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电视影响学业。电视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

19世纪以后,世界音乐与影视事业产生并飞速发展,它们的产生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它们已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篇: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十)

一、选择题

1.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汉字的演变历程。①是商代的甲骨文;②是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③是隶书,始于秦朝后期;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全国统一字体小篆。故正确排序为①④③②。

[答案] D 2.2014年10月31目,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积极响应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号召,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足够的文化担当传递了正能量。”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 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

[解析] 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时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出现了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和狂放不羁的草书,标志着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他们的书法主张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意在考查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题目中的甲骨文和楷体字之间的形体关系,可以看出甲骨文具有现今字体的某些特征,所以D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楷体字是由隶体字演变过来的,楷体字端庄严谨而不是飞舞

飘逸;C项错误,从图片中两种字体的对应可知甲骨文是可识读的。

[答案] D 4.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解析] 图片中“字形多变”的特征表现得非常突出。[答案] D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

A.行书

C.篆书

B.隶书 D.草书

[解析] 篆书的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结体端庄严谨,造型健美,体势工整,这种特点比较适合于图标的设计。

[答案] C 6.下图为宋代《货郎图》,下列作品与其题材类似的是()

A.展子虔《游春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B.阎立本《步辇图》 D.王冕《墨梅图》

[解析] 《货郎图》体现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描绘了北宋都城商业繁荣的情景,都属于风俗画。A项属于人物山水画;B项属于人物画;D项属于文人画。

[答案] C 7.“不求形似只求生韵,……自然流畅,意到便成,不形似却与自然默契相。”下列作品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解析] 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注重写意,根据题目中“不求形似只求生韵”即可得出是文人画,《送子天王图》属于写实画,故A项错误;选项B符合文人画的特征,故B项正确;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故C项错误;选项D属于写实画,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B 8.结合下图信息,“图画文字”的准确含义是()

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表示出来

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解析] 中国的原始文字都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也说明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正确,D项是指“图画文字”的发展,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9.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解析] 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不是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的。本题选B。

[答案] B 10.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这些绘画共同之处是()A.佛教开始传入我国

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

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解析] 审题关键在“变化说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反映了社会动荡人们寻找精神寄托的时代背景;隋唐时期的绘画突出享受和娱乐,反映的是隋唐盛世的生活特色;宋朝绘画中的世俗场景反映了城市经济发达状况下市民生活的特点。A本身错误,B是艺术表象;C是综合特点。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1.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C.文人画

B.宫廷画 D.山水画

[解析] 文人画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追求抒情写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A项以民间风情为主,B、D两项不具有这一特点。

[答案] C 1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解析] 从“杂剧俑”“京剧脸谱”可知这与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密切相关。故选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中,京剧获全票通过,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艺术迎来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1)中国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走向美的自觉,至唐代达到高峰。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两幅绘画是哪一种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剧形成于何时?有哪些角色行当?在表现人物方面与材料二中的绘画有何相似之处?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观察画作可知是文人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3)问,第一、二小问为常识题,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可从二者的表现手法上进行分析。

[答案](1)科举考试重视书法;政府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学习前代经验。

(2)绘画艺术:文人画。特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3)形成:19世纪中期。角色行当:生、旦、净、丑。相似:用写意的手法塑造人物。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灶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明清以后戏曲艺术迅速发展的原因。解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并进行归纳和分析。第(1)问材料一中“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体现了士大夫的推动;材料二“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体现了戏曲的平民化。第(2)问,由材料“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和“徽、汉合流”可归纳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由“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可归纳为

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第(3)问,先要对两种观点做出判断。第一种观点是要抛弃国粹,第二种是要原封不动保留。这些都不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作答时要突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

[答案](1)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2)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3)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适的。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国家应当珍惜和保护京剧;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

下载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