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 三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这次讲话指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而提出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B 2.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结束后,时任蛇口工业区领导的袁庚问:“我们有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不知道这提法对不对?”邓小平说:“对!”这让袁庚吃了定心丸。袁庚担心的是口号()A.逆潮流
C.不科学
B.悖路线 D.违民意
解析:材料反映了1984年即改革开放初期,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不明确,人们提出一些口号、实施一些做法最担心是不是违背了党的路线。
答案:B 3.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计划”到“规划”的变化,体现了由计划指令到规划指导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答案:C 4.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A.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
答案:C 5.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五十一条:“在法律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条修正案针对的现实状况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C.外资大量进入中国 D.乡镇企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由题干中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可以判断当时私营经济发展迅速。A、C、D三项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已出现。
答案:B 6.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解析: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实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突破。
答案:A 7.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位史学家强调发展工业与重视农业并举,这涉及资源的配置方式问题。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利于实现农工并举,协同发展,D项正确。三大改造的本质是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扩大公有制的规模,只是主观上促进工业的发展,A、B两项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促进农业发展,C项错误。
答案:D 8.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①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 ②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 ④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①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解决的,②是在中共十四大上解决的。十五大在③④等问题上提出的论断,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1984年2月24日)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8分)(2)材料二中的“春天”的内涵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92年南方谈话的重大影响。(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技术的引进、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问,从《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可以得知这里“春天”比喻改革开放的春天;第(3)问,从材料中就可看出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
答案:(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使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凡答培养人才,获得知识;扩大对外影响可酌情给分)(2)内涵:改革开放。
(3)进一步破除了阻碍改革开放的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发展,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第二篇: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作业 第一单元 第5课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到陶,以经商致富,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战国时期自由商人大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工商食官政策被打破 ③官府的支持与扶植 A.①②③
C.②③
B.①② D.①③
解析: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③。答案:B 2.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通宵达旦的夜市
解析:东汉时的市是由政府严格管理的贸易场所。B、C、D三项则是宋代以后出现的。答案:A 3.“朝奉”本为官员,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徽商已走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解析:中国古代具有重农抑商、歧视商人的观念。从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看,这本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商人仍然受到朝廷的歧视和压制。
答案:B 4.“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唐代商业发展的状况。与农村经济破败无关。答案:C 5.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一统路程图记》《商程一览》《路程要览》《天下路程》一类的书籍。这类书籍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治局势的稳定
C.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业的发展 D.交通运输的发展
解析:这类书籍的名称反映出其主要内容是“商程”和“路程”,很明显这些内容是商业发展而导致的。
答案:B 6.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机器工业
C.农业
B.官营手工业 D.商业
解析:材料体现的中心含义是“重本抑末”,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主张“重农抑商”,因此这里的“本”指农业,“末”指商业。
答案:C 7.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发财做官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解析:商人把钱用来买田臵地,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答案:C 8.《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解析: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可知对商业的压制和对农业的重视,其他三个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从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可见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等(见《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唐代的“飞钱”,宋代的纸币,明清的商号会票,清代票号、钱庄的钱票等异地汇兑也在一些地方出现。
材料三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槛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 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4)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可知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第(2)问,由“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可知出现了行会,由“飞钱”“纸币”“会票”“票号”和“钱庄”的钱票等可知出现异地汇兑的业务;第(3)问,由材料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并未能抑制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商人;第(4)问,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2)商业行会产生;异地汇兑出现。
(3)现象:明清的抑商政策,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4)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商业资本的积累。消极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第三篇: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计划[模版]
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下学期学习历史必修2“经济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了解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二、学生现状简析
今年任教高一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所以教学将在基础环节中展开。
三、教学目标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争取高一年级在期末联考中历史成绩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五、课时安排
1、预算总计课时:约18周,除去五
一、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累计占用的4-5周,正常上课时间为14周,每周4课时,共56课时。
2、教授内容及课时安排
必修二 《经济史》共计24课44-48课时
期中考试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共计需要7-9课时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2课时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课时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5课时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5课时
第一单元复习
1-2课时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共计需要6-7课时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1.5课时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2课时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5课时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课时
第二单元复习
1-2课时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共计需要5-6课时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课时
第10课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课时
第三单元复习
1-2课时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共计需要7-8课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课时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
第四单元复习1-2
期中考试后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计需要4-5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五单元复习
1-2课时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共计需要5-6课时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课时
第六单元复习
1-2课时 第七单元 共计需要5-6课时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七单元复习
1-2课时 第八单元
共计需要5-6课时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课时 第八单元复习
1-2课时
第四篇: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下学期学习历史必修2“经济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了解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二、学生现状简析
今年任教高一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所以教学将在基础环节中展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经济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经济活动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第五篇: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 做到触类旁通
1.(2012·安徽高考)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解析: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因材料数据不足,A项无法判断;C项错在“均落后于”,结论太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排除D。
答案:B 2.(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从题干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木、金、皮生产及调色、刮摩、抟埴都有专业的、固定数量的工人负责,也就是说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答案为C。
答案:C 3.(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4.(2012·江苏高考)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盛景象。西汉时期设九市,市坊之间有严格界限,至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排除A;草市是指乡村和城郊集市,排除B;题干没有反映夜市,排除C。
答案:D 5.(2012·浙江高考)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析:“殖至三百顷”反映了庄园经济力量的强大,“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说明其自给自足程度高,而“闭门成市”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广泛,故选C。
答案:C 6.(2012·福建高考)《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可知该段文字对隋都城的建筑格局的解释侧重于政治角度,即“逋亡奸伪无所容足”,由此可知此城市布局有利于加强官府对城区内居民的严格控制。故答案为C。
答案:C 7.(2012·福建高考)《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的含义,司马光认为农、工、商贾都是“公家”(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流通对公家有利,故B正确。A、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B 8.(2012·天津高考)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
C.扬州
B.广州 D.庆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达中国,元朝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泉州。当时泉州因环城大量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刺桐树而得名刺桐,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9.(2012·北京高考)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C.不敬宗族
B.不尊儒术 D.不纳租税
解析:古代统治阶级认为,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可以安定人心,有利于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统治,而商人流动性大,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因此古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选A项。
答案:A 10.(2012·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C.元大都
B.宋开封 D.明北京 解析:图中只有“中书省”。由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枢密院和参知政事,明代废除中书省,故排除A、B、D三项。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故选C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