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湖县中医院企业文化建设助推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建湖县中医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建湖县中医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合作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协作医院、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治未病”重点试点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卫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医院占地面积8322.7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拥有总资产1亿余元,年门急诊量18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11000余人次,业务收入近亿元,实现连续5年业务增幅30%以上,人均业务收入居全市中医医院之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保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必要条件。我院从创建至今,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34年企业文化的积淀。
一、不断积淀,形成了特色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我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形成,是几代中医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特别是2003年,公立医院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拥有25年历史的建湖县中医院在“先改先得益”号召声中加入“民营”医院行列。作为盐城市唯一一家由公立中医院改制为民营中医院的建湖县中医院,负债多,困难多,没有政府投入,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循。但,十年来,它始终坚持以“患者至上”的理念,为广大病人提供最优质、最廉价的医疗服务,每年一个台阶,每年一个跨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10年的大发展,也是建湖县中医院特色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院训:团队、博学、敬业、创新
医院宗旨:民在心中,医在德上,为人类健康服务
发展战略:秉承传统文化,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院歌:《守望杏林》 院徽:
主题色彩:淡黄色
二、着眼长远,研究制定了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企业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通过积极开展企业战略文化建设,大力宣传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近些年,在县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院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医院着眼长远发展,制定了医院5年发展规划,3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医院品牌,占领竞争的制高点,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为确保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顺利进行,我们研究制定了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坚持“患者至上”和“员工第一”的办院宗旨,“从品牌入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从科学发展观入手,符合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广大患者入手,用全新的理念和方式来完成医疗行业特定的使命;从富建集团入手,打造医院品牌,更好在社会公众树立良好形象”的医院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并实施适合本院特点的新路子、新载体,使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被广大干部职工高度认同、付诸实践,助推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为综合优势增强,中医特色明显,专科水平突出,省内一流的中医医院。
三、创新载体,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10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依据企业文化发展规划,通过不同形式,创新载体,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1、建立高效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领导班子充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养。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列入日常议事日程,从长计议。为此,我们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亲任组长,科学指导、系统规划我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同时设立了办公室,具体承办文化建设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党、团、工、妇等组织作用,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2、理念宣贯,理念营造
下发了《员工手册》、《医院文化愿景》、《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医院奖惩办法》、《员工行为规范》等,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讨论,并进行了过关考试。
对办公、医疗等场所的VI标识进行统一规范。医院文化理念体系院训、宗旨、发展战略的文化上墙。
对医院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工作有要求、有目标、有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员工个人目标管理考核中。
3、发挥党员先进性,打造党建文化
党建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如何发挥医院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建设与医院的发展有效融合,为医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政治思想保障。
我院党总支目前拥有党员80多人。党总支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如“年轻职工红色之旅”、“歌唱祖国比赛”、“优秀党员免费旅游”、“身边的感动”等,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斗志。同时党总支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议,通过保先教育,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此外,我们学习和借鉴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领导班子和职能科室负责人每季度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人都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到各科室,通过阶段性的工作反思,有利于促进医院各项工作不断完善。
4、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打造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 3 圆。没有制度文化的保障作用,企业文化只能是肤浅的,将会流于形式,消亡于无形。建设制度文化,不仅包括建设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还包括企业运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科学的运行机制。
首先我们研究制定了《医院奖惩办法》、《医院管理考核体系》、《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医院服务流程》、《院感管理制度》、《员工手册》、《5S管理方案》、《联系单制度》等,让员工有了标准可依。
其次为确保标准制度落到实处,我们开动脑筋,积极创新,形成了有特色的推广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将标准制度装订成册,人手一份;二是全院集中学习,管理层集中学习,科室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三是进行过关考试;四是举行竞赛活动,确保制度文化深入人心。
5、开展创建活动,打造品牌文化
创建活动始终贯穿于医院发展的整个过程。
创建文明单位。建院伊始,开展了“文明礼貌服务月”活动,自此拉开文明创建帷幕。85年4月被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从此以后,医院先后获得省、市、县文明单位、文明医院、省卫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市文明卫生行业创建示范点建设先进单位等百余次荣誉。
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1995年7月17日,省中医局批复同意建湖县中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成为苏北地区首家“二甲”中医院,2008年10月,通过“二甲”中医院市级复评。2011年通过省中医管理年活动验收。
创建爱婴医院。1996年9月,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授予 “爱婴医院”牌匾。
创建教学医院。1996年医院接受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见习,同年9月底取得“江苏省高校实习基地”。2004年12月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11年11月成为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创建重点临床专科。1995年,医院成功创建中医肝胆病市级重点专科。2000年,完成心血管内科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又相继创建了中医消化内科和脑血管病市级重点临床专科。2008年,成功创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脑血 4 管病”研究中心。2012年心血管科成为省重点创建科室。
创建青年文明号。2004年内科获团市委青年文明号荣誉,各科室相继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并取得了较好业绩。
6、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打造人文文化
80年代的医德医风建设,强化的是文明礼貌服务,把微笑服务贯穿于对每一位病人的服务,文明用语落实在每一次诊疗活动中。
90年代的医德医风建设,主要体现在治理“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在新世纪中,尤其是改制后的医德医风建设,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贴近患者的需要。从服务细节入手,倡导“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同时以病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切实保障每一位患者就诊、用药、治疗的全程安全,通过制定各种安全服务措施,建立各种安全检查、考核制度,推进医疗服务安全的长效管理,较好地推进医院快速发展。
为此,我们开展了整治商业贿赂活动,我喜爱的病区活动,窗口科室竞赛活动等,建立了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的欢迎投诉机制。
7、以员工节为载体,打造“家”文化
选定11月16日 为员工节,是因为2003年11月16日这一天,住院病人第一次达到100人,这一主要业务指标取得的重大突破,充分表明医院在新的体制下,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逐步走出发展徘徊期,进入了稳健发展的车道。这次历史的跨越是中医院人大胆尝试改革,勇于探索发展出路的结果,是中医院人团结拼搏、开创历史的有力见证,是医院、员工融为一体,共患难、共进退的完美展现。为了纪念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塑造医院团队协作精神,向制度型、文化型医院迈进,故把每年11月16日确定为员工节,并列出不同的主题而举行系列庆祝活动。
第一个员工节主题是“我为慈航自豪、慈航为我骄傲”。第二个员工节主题是“家•文化”。第三个员工节主题是“服务•发展”。
第四个员工节的主题是“创业、发展、和谐”。第五个员工节的主题为“自立•图强”。第六个员工节的主题为“服务好,技术更好”。第七个员工节的主题为“从制度型医院走来”; 第八个员工节的主题为“成长、成就、跨越”; 第九个员工节的主题为“杏林风范,见证品质”。
如2011年以“杏林风范,见证品质”为主题的建湖县中医院第九届员工节于6月份拉开帷幕,包括年轻员工红色之旅、“考察三甲医院,给力医院发展”、职工体检、医患沟通技能考核、“冬病夏治”、肿瘤介入治疗推介、“双一”活动(院部为你送一本书,你向院部交一篇读后感;院部请你看一部电影,你向院部交一篇观后感)、院歌征集、心存感激话医风——年轻职工与老职工的对话、“关注健康,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年轻医务人员走向街头、社区、工厂义诊、宣传、中层干部职业化培训、员工文体比赛、“身边的感动”演讲、“学习、学习、再学习”竞赛、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年会、我为健康送“膏方”大型团队活动、迎第九届员工节——员工优秀作品展及评比活动、我为医院献一策“金点子”评比、员工文艺晚会等20个系列庆祝活动相继开展。并于11月16日晚,随着《难忘今宵》的再次响起圆满落下帷幕。
8、开展冬病夏治和膏方节等系列活动,打造中医文化
冬病夏治活动,每年服务5000多人次;举办膏方节,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得到省卫生厅领导的表彰;承办“中医江苏行,健康你我他”大型义诊咨询活动,请省城专家坐诊、咨询、讲座、发放中医健康知识资料、展示中医健康戗版等;积极参与“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承办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送医下乡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举办“中医药就在你身边”盐城市建湖站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诚邀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张国玺教授免费传授养生保健知识等。
9、回报社会,打造责任文化
医院在做好内部管理、客户服务的同时,注重回报社会,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种爱心活动。设立了为您服务中心,就诊一卡通服务,缩短了病人门诊就诊等候时间,并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者医疗服务等活动。医院志愿承担了全县的惠民医疗任务,每年为家庭困难的病人优惠和减免诊疗费达40多万元;每月举办健康沙龙;请省中医院、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南京中大医院、南通肿瘤医院等专家定期、不定期来院坐诊,免收挂号费;进社区举办义诊咨询;进企业举办健康讲座、咨询服务,为企业家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实行点名专家手术制,让病人放心;从2009年始,为病人免费提供早餐和日常生活用品;救护车免费接送本县住院病人;向出院病人赠送优惠卡;向灾区、白血病儿童捐款捐物等。先后获得省物价局价格诚信单位;市百所医院千名专家“进企业、送医疗、保健康”活动先进集体;县“十佳科普志愿者”等奖项。
建湖县中医院的体制在全国中医医院中属于少数,政府部分出资,仍作为中医院的举办者,所有权和经营权、责任权分开,政府没有了负担,当地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用以员工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优秀团队的发展模式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
建湖县中医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建湖县中医院
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说明
一、不断积淀,形成了特色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院训:团队、博学、敬业、创新
医院宗旨:民在心中,医在德上,为人类健康服务
发展战略:秉承传统文化,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院歌:《守望杏林》 院徽:
主题色彩:淡黄色
二、着眼长远,研究制定了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我们研究制定了企业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助推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为综合优势增强,中医特色明显,专科水平突出,省内一流的中医医院。
三、创新载体,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10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依据企业文化发展规划,通过不同形式,创新载体,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1、建立高效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我们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亲任组长,科学指导、系统规划我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同时设立了办公室,并充分发挥党、团、工、妇等组织作用,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2、理念宣贯,理念营造
下发了《员工手册》、《医院文化愿景》、《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医院奖惩办法》、《员工行为规范》等,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讨论,并进行了过关考试。
对办公、医疗等场所的VI标识进行统一规范。医院文化理念体系院训、宗旨、发展战略的文化上墙。
3、发挥党员先进性,打造党建文化
4、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打造制度文化
5、开展创建活动,打造品牌文化
创建文明单位。医院先后获得省、市、县文明单位、文明医院、省卫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百余次荣誉。
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创建爱婴医院。创建教学医院。创建重点临床专科。创建青年文明号。
6、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打造人文文化
我们开展了整治商业贿赂活动,我喜爱的病区活动,窗口科室竞赛活动等,建立了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的欢迎投诉机制。
7、以员工节为载体,打造“家”文化
2003年11月16日这一天,住院病人第一次达到100人,这一主要业务指标取得的重大突破,充分表明医院在新的体制下,逐步进入了稳健发展的车道。这次历史的跨越是中医院人大胆尝试改革,勇于探索发展出路的结果,是中医院人团结拼搏、开创历史的有力见证,是医院、员工融为一体,共患难、共进退的完美展现。为了纪念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塑造医院团队协作精神,向制度型、文化型医院迈进,故把每年11月16日确定为员工节,并列出不同的主题而举行系列庆祝活动。
第一个员工节主题是“我为慈航自豪、慈航为我骄傲”。第二个员工节主题是“家•文化”。第三个员工节主题是“服务•发展”。
第四个员工节的主题是“创业、发展、和谐”。第五个员工节的主题为“自立•图强”。第六个员工节的主题为“服务好,技术更好”。第七个员工节的主题为“从制度型医院走来”; 第八个员工节的主题为“成长、成就、跨越”; 第九个员工节的主题为“杏林风范,见证品质”。
8、开展冬病夏治和膏方节等系列活动,打造中医文化
9、回报社会,打造责任文化
先后获得省物价局价格诚信单位;市百所医院千名专家“进企业、送医疗、保健康”活动先进集体;县“十佳科普志愿者”等奖项。
建湖县中医院的体制在全国中医医院中属于少数,政府部分出资,仍作为中医院的举办者,所有权和经营权、责任权分开,政府没有了负担,当地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用以员工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优秀团队的发展模式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
第二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推进医院持续发展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推进医院持续发展
伴随着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医院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提起。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中心,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为目标,运用文化的力量和方式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形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建设起具有本院特色的医院文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了给患者提供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我院自2004年起,先后拆除了旧的门诊平房,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门诊楼,整齐划一的供应室和职工食堂,建立起院内花园和职工停车位,在办公楼与职工宿舍楼之间建立了连廊。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台和电子显示屏,使患者能够清楚的了解科室医生情况及院内的各项收费。医院环境整洁幽雅,医护人员和蔼可亲,院子里绿草成茵,鲜花盛开,大小道路整洁如新。良好的院容院貌和优美的就医环境吸引了众多患者。
关爱生命,是医院的立院之本,防病和治病相结合是医院精神的精华所在。坚持诚信服务,以德从医,关爱生命,作为一种文化已深入到医院所有人的脑海,渗透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为了培养医护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给职工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院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先后举行了各类演讲比赛,培养和激励职工积极进取精神,挖掘职工中可贵的品质和奋斗精神。不仅如此,每逢春节都要举办文艺演出,三八妇女节组织职工进行温泉洗浴,放松压力,并组织各种登山活动及拓展培训,既增强了职工的身体素质,也增加了同事们的凝聚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在2011年,由我院自导自演的音乐快板“社区卫生服务进万家”先后参加了怀柔区卫生系统庆七一汇演和铁路小区演出,充分展示医务工作者的文体才能和精神风貌,激发职工的爱院热情,也使医院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另外,高素质的人才是医院发展的保证。我院始终坚持人才队伍的培养,以人才促科研,合理利用医院内人力资源,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医院人才梯队结构,先后选送有潜力的医护人员到二级医院及北京各医院进修,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在此努力下,我院课题获得了怀柔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殊荣,并先后有多名医务人员在全国各级优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慢病管理模式也已走到了全区的前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多年来医院发展的基础上我院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增强医院的软实力,已取得累累硕果,顺利通过了北京市优秀示范社区继而是全国示范社区的考核,使医院的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医院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严谨的态度、实干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实力,使管理水平、诊疗水平、服务水平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医院的明天会更辉煌!
化验室:李静
2011年11月24日
第三篇:加强企业福利建设 助推企业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福利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实施情况报告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邵殿祥刘增田李荣训林敏董育珠
[报告摘要]
中钢集团在2008年初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成为中央企业中较早建立企业年金的“先行者”之一。中钢集团建立企业年金的案例,突出反映了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中央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规范性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在企业年金建立进程中,中钢集团对企业年金的解读、思考、设计和探索,以及操作中所形成的经验,是本文要重点介绍的内容。
[关键词]企业年金中钢集团
[报告正文]
在实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实行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并且成为所在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在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被称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三个支柱”之一。在这样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中钢集团于2008年6月正式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成为中央企业中较早建立企业年金的“先行者”之一。在企业年金建立进程中,中钢集团对国有大型中央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规范性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市场要求与自身实际的企业年金制度。
一、中钢集团建立企业年金的过程回顾
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继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0号)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3号),构建了我国当前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我国的企业年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入规范性运作阶段。中钢集团顺应政策趋势,也开始探索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但是,当时虽然出台了基本的政策规定,却并没声针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中央企业实行企业年金的具体政策和指导意见,对央企建立企业年金缺乏有效支持和监督,客观环境尚不成熟。基于这种考虑,此时,卜钢的企业年金工作尚处在学习和调研阶段。
随着国内企业年金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中钢集团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企业年金的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12月,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向集团在京单位征求意见,之后形成方案初稿;2007年9月,中钢集团成立企业年金管理小组,统一进行企业年金工作的筹备,同时完成了《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方案》草案,经由集团总裁办公会审议通过,在集团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2008年2~4月,《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先后获得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正式批准。
在准备方案报备的过程中,中钢通过公开招标和遴选的方式,建立起完整的企业年金法人受托管理模式。2008年6月26日,中钢集团在集团总部举行了隆重的企业年金签约仪式,与平安养老、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嘉实基金、中国人寿资产共同签订了《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开始走入正式实施和操作阶段。
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制度首批覆盖了在京地区总部和十几家企业,之后将逐步覆盖京外和境外几十家企业、3.6万在职人员,使集团全系统的员工享受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享受到企业年金带来的养老福利。
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制度正式建立以后,企业年金工作管理小组的职能从原先的计划、筹备自动转为具体的操作、管理。这支年金管理团队由协管人事的集团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集团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组员,全面负责集团企业年金管理工作;集团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年金管理的对口部门,进行年金的具体管理和操作。在整支团队的辛勤工作之下,中
钢集团企业年金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二、中钢集团对建立企业年金的认知
1.中钢建立企业年金具有必要性
(1)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福利制度保障。中钢集团自2004年起,几年来接连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每年保持着70%以上的增长速度,管理规模从2004年的一百多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719亿元,四年里经营规模增长数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钢的快速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框架。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通过设置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配置合理的薪酬管理办法、建立配套完整的福利保障和人才培训及再教育体系,有效激励了现有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吸引了大批各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入集团,有效保障和促进了集团公司的持续高速发展。
21世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中钢集团清楚地认识到,要保持企业长期高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依靠广大的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才干,群策群力,汇溪成江。要做到广泛地吸纳人才、发挥人才的竞争力,就要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到企业制度建设上去,尤其是落实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上去。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完善企业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正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
(2)建立企业年金是中央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国家相关部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活动。国有企业作为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主导着国家经济形势的社会团体,对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钢集团认为,国有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首先就要在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方面承担责任,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企业应主动搭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平台,通过完善机制和保障体系,确保职工的各项权益得到落实。企业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多年来,中钢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为构建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此次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同样是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企业年金,进一步保障了职工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在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的未来将发挥出积极的社会意义。
(3)日益改善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提供了成熟的时机。从2004~2007年,国内企业年金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下,中钢集团建立企业年金的时机也成熟了。
政策体系更加完整,监督管理更加到位。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已执行的20号令、23号令之外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进行政策规范;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资发分配[2005]135号)和(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市及地方的部委机构也相继出台了本省、市及本地区的企业年金相关管理的政策规定。
企业年金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已初现端倪。到2006年底,我国的企业年金资产总规模为910亿元,2007年达到了1520亿元,进入2008年,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并没有受到证券市场的调整影响,而是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截至2008年6月30日,国内实际开始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项目已有423个,以大型企业为主。法人受托管理模式也日渐完善,已经有21家专业的金融机构获得了国家部委承认的企业年金管理资格。
2.中钢建立企业年金存在特殊性问题
(1)离退休人员数量大。中钢集团的前身是隶属于原冶金部的国有企业,总部和各下属
单位管理有大量的离退休人员。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钢集团全系统离退休人员共计14026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27.7%。如何在年金建立的过程中兼顾到离退休人员的统筹安排和公平对待,保障现有离退休人员的实际养老待遇,是中钢年金制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各地区差异显著。中钢集团各所属单位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自企业经济效益不同,员工的收入存在差异;虽然全国范围实行了基本养老保险,但是各地的具体政策各不相同,对于补充性质的养老政策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各单位在补充性质的养老待遇的做法各行其政,有的完全推向了社会统筹,有的还在沿袭旧有的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规定,有的固定负担离退休人员的统筹外福利,有的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如何在整个集团的层面统一离退休的补充养老政策,切实保障集团职工退休后的养老福利待遇,同时顾及各个单位不同的经济效益情况,使之与年金的投入相匹配,也是建立年金需要仔细斟酌之处。
(3)在职人员类别复杂。年龄结构复杂。既有临近退休的老员工,30~50岁的业务骨干人员,也有大量新近参加工作或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年轻员工。年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员工的需求,尤其是对临近退休的人员,退休时积累的年金达不到企业原有养老补差的标准,需要企业加大予以前期的投入。
岗位结构、技术能力要求复杂。中钢集团从事的主业是钢铁冶金的综合配套服务,涉及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设备制造、咨询服务等领域,因此岗位职务跨度大,岗位结构复杂、技术能力要求复杂。年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不同技术要求的区别度,体现出对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的倾斜。
三、中钢集团对企业年金的设计与探索
1.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思路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钢集团认为,在建立企业年金的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安排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满足建立年金的基本条件。保持盈利且连续三年以上盈利、完成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且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及年金支付能力的企业才有条件建立企业年金,不能因为建立年金而导致企业亏损。这是年金建立的基本条件。
(2)坚持保障和激励并重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结合中钢集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年金的分配在体现企业年金养老保障的基础上,应该适当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以达到激励和挽留优秀人才的作用。
(3)必须统筹考虑并做好“老人、中人、新人”的衔接。中央企业往往管理有大量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好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是关系到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必须妥善处理。本着这样的精神,中钢集团在进行薪酬改革的同时,规范了离退休人员的福利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年金后,离退休人员即成为实施企业年金方案前退休的“老人”,“老人”仍按照原办法维持原有的福利待遇,企业对离退休总体福利费用进行测算,作为企业负债预提;在实施企业年金后退休,但退休前企业年金的积累低于原统筹外补贴标准的为“中人”,“中人”由企业加大给予前期的投入,使其退休后的年金待遇不低于原有的退休待遇水平;实施企业年金后退休,且退休前企业年金的积累高于原统筹外补贴标准的为“新人”,退休后按照年金的待遇标准领取企业年金和基本养老金。
2.关于企业年金的具体设计
(1)自行拟订方案。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一般是先由企业确定年金受托人,在受托人的协助下设计完成企业年金方案。与其他企业的年金方案的设计有所不同,中钢集团的企业年金方案完全由集团从事企业年金工作的人员自主设计打造。企业自主设计年金方案,能够充分地考虑到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在条款中予以规范,使方案更加完整、明确、具有前瞻性;其次,在企业自主设计年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年金
管理人员对年金政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和前沿的年金知识理论的学习,对年金建立过程的逐步熟悉和掌握,能够迅速地锻炼起企业自己的年金管理队伍,对于企业今后年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选择法人受托管理模式。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分为法人受托模式和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模式,中央企业的企业年金覆盖人数众多,资金规模巨大,专业性要求非常高,选择法人受托管理具有很大优势:法人受托模式中受托人是23号令规定的必须符合注册资本及净资产的要求、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专职的从业人员、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机制和风险控制制度的专业年金管理机构,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企业年金的管理和运作;受托人进行专业年金管理,企业不需要再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年金而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发展专业化的年金理事会;对专业的受托人可以实现监督的便利化,不易产生腐败现象。而这些都是年金理事会受托模式做不到的。
中钢集团在对法人受托机构的选择上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会同下属的中钢招标公司举行了“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人招标遴选会”,共有包括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机构响应并参加了竞标,投递了标书并现场进行了述标。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工作管理小组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竞标单位进行了包括响应文件符合性审查、公司财务和业务管理情况、年金业务管理情况、受托职能运行、年金系统建设、风险控制及防范、客户服务、管理费报价等全方位的评选。经过评审委员会慎重仔细的评选,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排名第一中标,成为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人。
(3)采取全拆分的机构设置模式。中钢集团企业年金的法人受托模式的机构没置采取的是比较分散的2+1+1+1,即受托兼投管+账管+托管+投管。2008年初,中钢集团在北京中钢总部分别举行了“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遴选会”、“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遴选会”、“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遴选会”。共有包括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证券、嘉实基金等21家具备年金管理资格的机构参加了遴选,进行了现场演示。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工作管理小组与年金受托人平安养老保险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对7家账户管理候选单位和6家托管候选单位进行了全方位的评审,确定了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作为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
之所以选择这种几乎全拆分的机构设置模式,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要绝对保障年金基金的安全。企业年金基金作为职工退休后重要的养老保障来源,是职工的“养命钱”,不容有失。设立四种不同类别角色来共同管理年金,就是依靠四种角色间相互制衡的关系来充分保障年金基金的安全,规避各种人为的风险。考虑到企业年金是一项服务周期很长的福利计划,参加年金的职工在十几年或几十年后才能享受到年金待遇。因而年金一旦建立,就要运作几十年的时间。如此长的周期更加考验整个年金运作系统的长期风险能力,具有稳定制衡机制的全拆分模式在这一点上具有独特优势。
其次,成本并不构成问题。机构的分散确实存在管理成本和沟通协作成本问题,但这只是存在于初期。中钢集团所选择的管理机构,都在各自的管理领域最早拿到劳动部认可的资质,并已经在年金市场上历练了为期不短的时间,为全国社保基金和众多企业客户提供了专业的年金服务,它们彼此间的沟通和系统对接的渠道和方式已经相对成熟,大大降低了沟通和协作的成本;而作为专业的年金管理机构,本身的年金支持系统也相对成熟,一个机构担任两个资格和两个机构担任两个资格,在运营服务中的成本实际并没有增加。长期来看,这些成本都是可控的。至于所谓的打包服务带来的管理费用的优惠,不能构成对维护保障基金
安全性的替代。
(4)单一年金计划,统一管理。中钢集团的企业年金采取单一年金计划,即由集团总部设立总体年金方案,并报送国家有关部委批复备案;总部及在京单位统一执行集团方案,京外单位在集团总部方案的框架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经过集团总部审核批准后执行;年金管理机构的选择统一由集团总部通过招标和遴选方式确定,集团的年金基金管理由各资格机构的总部及驻京机构管理,京外子公司的年金基金由各资格机构所属的地区公司管理。集团统一选择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实行机构和委托人的“总部对总部,地方对地方”的分级管理;实行各自管理,统一缴费,统一投资的运作方式,发挥基金投资的规模效益,更好地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四、中钢集团建立企业年金的经验和启示
1.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年金工作
以人为本,人才强企历来是中钢集团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理念,正是在这样的理念贯彻下,在集团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中钢集团实施了一系列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实践当中,建立企业年金就是其中典型一例。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企业年金工作,在国内企业年金政策和市场环境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即高瞻远瞩地作出在中钢建立企业年金的战略决策,指导有关人员开始了年金的前期准备。在后续的年金工作中,协管人事的集团党委副书记带队,建立起了专门的年金管理团队——企业年金工作管理小组,并担任组长,亲自主抓年金工作。来自集团高层的重视直接保证了企业年金制度在中钢顺利建立。
2.建立了一支高效专业的管理团队
中钢集团企业年金由专门的年金管理团队——企业年金工作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统一管理。集团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集团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组员,集团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年金管理的对口部门,进行年金的具体管理和操作。
从年金方案的设计拟定、确定、职代会讨论通过、方案的报备,到管理机构的招标遴选,到拟定年金管理合同和最后合同的签署,中钢的年金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抓住有利的政策和市场机遇,高效开展建立年金工作,年金方案报备材料完整、程序规范,顺利获得国资委和劳动部批复,得以顺利执行;年金管理机构的选择公开透明,严谨有效,最后各方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集团的信息收集充分、资金拨转到位,年金即将正式开始运行。这些都与中钢年金团队的努力分不开,这一点得到了包括国资委企业分配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内的相关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3.严格规范各项操作流程
企业年金涉及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且涉及的资金规模庞大,对企业对职工来说都是非常敏感的领域。因而不论是在前期建立的过程中还是后续的日常管理中,都必须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杜绝任何微小的差错。中钢集团在建立企业年金的过程中,本着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规范、科学、公开、透明”的原则,—步一步踏实企业年金的各项工作:草拟方案时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形成草案;严格执行有关民主决策程序,年金方案经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形成决议方案;对年金管理机构的选择严格采用公开招标和遴选的方式,经过正规的招标评标,确定各家管理机构;方案的报备、数据的测算、信息的采集整理等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令规定执行。正是严格规范了各项操作的流程,中钢集团企业年金的建立得以后来居上,先于很多比中钢更早启动年金计划的企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从而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1]《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0号)。
[2]《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都发[2004]23号)。
[3)《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资秀发分配[2005]135号)。
[4]《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5]《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企业年金方案》。
[6]孙建勇主编:《企业年金管理指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杜。
[7]杨老金、邹照洪主编:《企业年金方案设计与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8J中国养老金网主编:《中国企业年金规范与发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作者简介:邵殿祥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副总裁,党委副书记
刘增田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李荣训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林敏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薪酬管理处经理
董育珠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薪酬管理处主管
(注:本文荣获第四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成果金奖)
第四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核心价值观的“四统一”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着力打造电网企业特色文化,铸就“国家电网”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公司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
一、统一认识,做好“五方面保障”。
作为国网系统的基层单位,既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者,更是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执行者和落实者。所以要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自觉、积极主动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保障措施等多方面统筹推进。
在精神文化方面,要建立与国家电网公司相统一的企业文化,树立“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精品工程,提升国家电网公司的品牌形象。
在物质文化方面,要全面推进企业文化环境建设,进一步深化 VI标志推广,从生产环境、营业环境、办公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加强国家电网VI标志宣传与推广使用力度。
在行为文化方面,要规范员工行为,加强执行力建设,以领导干部和模范人物的行为引导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制度文化方面,要建立企业文化激励考核制度,用制度固化文化。通过科学的制度宣扬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积极探寻将制度提升到文化层面的实现方式。
在保障措施方面,要健全物资、人员、组织保障体系,建立“一把手”责任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格局。积极创新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四个子文化实践,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二、深入开展,坚持“四个结合”。
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推进企业发展、安全生产、营销服务、企业管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实践环节上,融入到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员工的行为规范之中,用优秀的文化,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与加强作风建设相结合,作风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治本作用,制度管理上的长效作用,以作风建设为龙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扬以我为主,勇于负责,以我为辅,甘于配合的精神,为企业发展注入“精、气、神”。
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全力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实施 “两个转变”的决策部署,积极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电网公司价值观要求的文化理念和工作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企业管理的“集约、规范、标准、公开”的工作要求,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认真组织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精益化管理,在推进企业文化“四统一”过程中深化全员绩效考核。全面落实“过紧日子”的各项措施,堵塞企业管理漏洞,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体制。
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四好”领导班子、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员工争做文明职工、树文明新风,使企业文化建设以“硬指标”提升 “软实力 ”。紧密围绕“四个服务”宗旨,把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实践中。每名员工都应把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岗位负责作为日常行为准则,强化责任意识。大力推进“内质外形”建设,深化国家电网视觉识别系统应用,规范营业场所标志使用,全方位塑造和传播国家电网品牌。
三、扎实推进,抓住“三个环节”。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筑魂、正气、固本"工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在调动广大员工的内在动力,形成员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
营造舆论氛围,树立统一品牌。企业文化对内建设实质是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取代旧的过程,必须通过企业内部刊物、网站广泛宣传,逐渐被广大员工接受,使之入耳、入心,付之行为;对外要着意强化提升企业文化的感召力,以积极的文明的国家电网员工行为影响引导人们的生活,引起社会关注,体现国网品牌,塑造重庆电力形象。创新文化载体,抓住关键环节。载体就是要把企业文化精神内涵由看不见的精神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使文化建设在企业开花、结果。通过开展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素质提升的"文化建设我参与"等系列活动,将企业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刚性以企业文化的柔性科学反映,将先进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选树文化典型,发挥模范作用。企业先进典型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与传承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挖掘、发现、培养"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代表的先进典型,营造比思想、比干劲、比作风、比纪律、比技术的风气,同时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让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四、创新载体,促进“两个得力”。
在抓好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善于用“巧”力、展“巧”功、发“巧”劲。
以文化聚“合力”,营造和谐环境。组织各类主题教育,发动员工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打造了一支能执行、会执行、善执行、敢执行,富有执行力的优秀团队,形成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把诚信意识、作风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之中,突出构建具有特色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行为规范以及企业价值观、人才观,促使企业文化的活力和魅力进一步升华,让企业员工在舒心的环境中工作、在融洽的氛围下共事、在进取的天地里干事,推动了和谐企业建设。
以文化激“活力”,丰实活动载体。活动不代表文化,但文化依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每年坚持开展的迎新文艺演出、团拜会、“五一”职工运动、“七一”徒步等活动和经常性的义务劳动、党团活动、各类谈心会、演讲比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不仅是文化宣贯的需要,更是强化团队意识、提升队伍素质的一次次历练,今后不仅要发扬,而且要在优雅的项目设计,巧妙的文化结合和活动品位的提升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让物流服务中心的活动个个出彩,让国网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熠熠发光。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公司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大力推行“价值观统一、发展目标统一、品牌战略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的国家电网“四统一”优秀企业文化体系,向着“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阔步前行。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助推发展
文化做引擎
发展添动力
——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去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要取得持久发展,必须要有文化上的支撑;要想经济强大,必须挺直文化脊梁。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以文化做引擎。从***电力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持久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有幸参加这次文化沙龙,我以县电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例,谈一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在“人”
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公司近年来坚持以先进的文化鼓舞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人文关怀感动人,达到了提升素质、凝聚人心的预期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公司先后邀请深圳中旭教育集团进行“西点执行力”专题培训,邀请重庆聚焦教育培训集团进行“赢在责任”专题培训,邀请成都蓓垒职业经理培训学校进行“商务礼仪”的专题培训,使全司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得到增强,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公司根据生产工作实际,先后组织供电、调度、安全、营销、财务等部门人员200余人次到成都、杭州、重庆等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公司多次聘请成都电监办专家来司授课,进行电工进网作业培训,累计培训达300人次;公司连续两年与成都蓓垒职业经理培训学校签订全年包断培训合同(2010年是2万元,今年是4万元),截止目前已派出200余人次前往培训。同时,公司每年组织单位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全司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目前我司高级职称以上8人,中级职称以上53人,初级职称以上135人。
二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对文体设施的建设力度,安排资金改造装修了“公司职工活动中心”,增加了职工书屋的藏书量,配臵了可上网电脑、电视、影碟机,2009年经县总工会验收,达到了县级“职工书屋”建设标准(今年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职工书屋建设,已向上级工会提出创建“全国职工书屋”验收申请,正在审批中)。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公司购臵了8种室内健身器材,购买“红双喜”乒乓球台一个,新建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在公司院内布臵室外2
健身器材十余种,并建成了全县第一个塑胶网球场,使公司文体设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不仅如此,公司党委每年年初制定全年文体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目前已形成以“五一”职工运动会、“十一”职工文艺汇演、“元旦”职工书画摄影展三大活动为主的长效机制。公司每年“五一”劳动节组织举办职工运动会(今年因建党90周年大庆将运动会改至“十一”国庆节举办)。运动会设拔河、接力赛、男子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十余个项目,参赛运动员近300人。为隆重庆祝祖国六十华诞,公司于2009年国庆节组织举办了“与祖国同行,当发展先锋”主题红歌晚会,受到县上四大家领导的一致好评。2010年“十一”国庆节公司组织举办了以“我爱您,中国”为主题的职工文艺汇演。为庆祝建党90周年,公司积极参与并全面承办了大竹县国资系统“颂党恩,展风采”文艺晚会。公司从2005年开始,每年元旦组织举办职工书画、摄影展。从近年的展览情况看,职工积极踊跃参加,作品数量一年比一年多,作品形式一年比一年丰富,作品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今年的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收集作品达300余件,参展作品受到业内人士高度评价。同时,公司还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市、县及县级各部门的各类文体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乒乓球比赛取得市上第5名的好成绩;环城跑比赛,取得女子组团体第一名、男子组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参加“三八“越野赛夺得冠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进了
职工之间的友谊,展现了职工的艺术才华,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
三是注重人文关怀,营造职工之家。公司十分关心职工,常年坚持开展慰问活动:春节对全司职工(重点对基层一线职工)进行慰问;“三八”慰问女职工、“六一”儿童节慰问职工子女、“七一”慰问党员、“八一”慰问复退军人,随着近年来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公司大幅提高了慰问费的发放标准;逐步调整提高了区乡特别是偏远站、所交通补贴费,使职工扎根区乡安心工作;提高了夜班费、清凉饮料费、烤火费的发放标准。公司坚持对因工受伤、生病住院的职工进行慰问,对职工及其职工亲属死亡前往吊唁,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救助(仅2010年帮扶困难职工37人),先后发动职工为***、***、***、***等患病职工进行捐款;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和希望工程,帮助解决职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关心退休老同志,每年春节组织召开退休老同志座谈会,为他们送上春节慰问品,并逐年提高了退休职工春节慰问费;“九九”重阳节组织退休老同志开展活动,并发放慰问费200元/人。公司注重人文关怀,使职工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四是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公司选树了一批先进人物:扎根偏远电站25年、留守寂寞、奉献光明的***;十几年坚守岗位,移走一座又一座煤山和灰山的“现代愚公”***;为了4
抢抓工程建设进度,在得知母亲病危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的***……公司党委对这些先进人物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辐射带动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奋发向上,勇争一流。
二、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突出行业特征
企业文化要始终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突出行业特征,才能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同样以县电力公司为例,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与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百万竹乡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和公用性。因此,电力企业文化中有一项特殊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服务文化——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
一是扎实开展文明优质服务。近年来,公司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和迎接“省级文明单位”复查为契机,扎实开展文明优质服务。为方便用户,公司推行了预存电费结算方式,并通过短信平台将用户预存电费信息、用电消费及时告之用户,解决了用户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及时交纳电费而停电带来的不便;公司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制和服务承诺制,按照文明优质服务窗口“六个一”的要求在营业窗口配臵了饮水机、空调、沙发、眼镜等,要求营业窗口人员使用文明用语;公司通过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发布停限电信息,做到及时到位;公司坚持实行电力故障报修限时抢修制度:城区出现故障15分钟,农村出现故障2小时内赶到现场抢修”。火电、水电、变电职工默默无闻,忍受着寂寞和孤独,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安
装职工抢抓工程进度,铸造坚强电网;供电职工以“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奉献精神,不管是严寒酷暑或是雷雨交加的日子,奔走在竹乡的三山两槽之间,切实解决老百姓在用电方面所需的实际问题;各营业窗口工作人员坚持以优质、高效、文明的服务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我司派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获得“流动红旗”称号,个人获得“服务明星”称号。
二是真情服务三农。近年来,公司积极想办法为群众解决用电难题,尤其是全力投入特困村电网改造,受到群众好评。对全县特困村的电网改造,公司做到了部署早、行动快,由于特困村多数地处山区,电力职工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改造任务。如2009年金鸡供电所负责电网改造的铁龙村,地处铜锣山巅,交通极为不便,该所职工每天5:00钟起床,然后骑车1个多小时到达施工现场后,直到晚上10点多才收工。如今的特困村电能质量好了,电损小了,电价大幅度降低了,近八万群众得到了实惠。八渡乡高山村、清水镇偏岩村、天城乡三元村、清河镇万里坪村等群众敲锣打鼓地送来锦旗。
三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对外形象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为此,公司近年来加大资金投入,以开展环境整治为主线,加强对清洁卫生的督查;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对厂区、站所新增各种花木品种30余个,使公司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公司为全司职工统一购臵了职业装,在营业窗口和出席各类大型活动中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公司通过6
专栏、简报、报刊、互联网等形式加大宣传报道,使企业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公司定期编印《大竹电力》刊物,寄送到县级、省级相关部门,受到一致好评)。
三、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
企业文化贵在传承,重在创新。21世纪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文化也应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一是思路的创新。2008年,当企业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巨大的经济亏损时,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团结、求实、热忱、奉献”的企业精神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响亮地提出了“诚信塑造品牌、服务奉献光明、业绩追求卓越、发展共建和谐”的经营理念和“三保(保供电、保供区、保稳定),三抓(抓管理、抓改革、抓发展),三强(强队伍、强作风、强服务)”工作思路,提出了打造“四大电力”(安全电力、法制电力、优质电力、和谐电力)的奋斗目标和“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四年新跨越”的战斗口号。新思路的提出使全司干部职工明确了奋斗方向,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二是制度的创新。***电力公司是一家有着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国有企业,长期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和大锅饭的分配格局造成人浮于事现象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公司推行了竞聘上岗、考核增资和奖金制度改革,并对电力勘测设计、电力安装、用电监察等项目进行奖惩激励,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企业发展
***电力公司通过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培育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内部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路高歌、突飞猛进。
1、企业管理不断加强。通过推出激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以来,各部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规划设计收入首次突破百万,计量装臵安装业务从零起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达到了近二百万元;同时公司计量和用电监察大队,主动深入区乡进行用电监察,加强用电监察,先后查获窃电案件***余起,为企业追回经济损失***万元;全司综合线损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达到建司以来的最好水平,在全市乃至全省电力行业都属较好水平,由此带来的间接收益更是高达***余万元。
2、企业发展明显加快。随着云东变电站技改扩容工程,云东至竹阳、云东至南城35KV线路工程等骨干电网建设工程投运,县电网供电能力稳定保持在16万千瓦左右,可以保证未来2-3年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持续、可靠供电。同时公司将抢抓与省水电集团的资产重组的重大机遇,借省水电集团提供的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电网改造升级项目资金,投资建设双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乌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沙桥35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大批骨干电网工程,并力争在十二五末完成乌木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升级为220千伏变电站,在县电网形成以1座8
220千伏变电站为点,6座110千伏变电站为面,35千伏变电站为网,全网供电能力达30万千瓦的输配电网络格局。
3、企业效益显著提高。近年来,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的年增长率,其中2009年、2010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0%以上的增长率,实现利润分别增长50%以上。实现了一年打基础(2008年扭亏为盈最终实现利润****万元,上缴税金****万元),两年见成效(2009年实现利润****万元,上缴税金****万元),三年上台阶(2010年实现利润****万元,上缴税金****万元)的奋斗目标。
3、供电保障日益提高。目前全网35千伏以上变电站全部具备N-1高可靠供电标准,10KV主干供电线路全部满足环网供电要求,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9%以上。全年因雷暴雨天气和其他外部因素引发电网故障局部停电时间累计不到十小时,在电网建设、计划检修、新负荷接入等需停电施工时,公司不仅在县电视台提前公告停电时间、停电范围,还在县城各大广场的LED平面广告上同步公开相关信息。完全保障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
5、职工收入大幅增长。随着企业效益的提升逐步提高,公司从2008年开始推行考核增资政策,提高职工月奖发放标准,增设节日活动费,职工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从而更加激发了全司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稳定了全司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6、企业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全国农村水电行业文明服务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市级园林式单位、达州市纳税三十强等荣誉称号;公司下属单位发电厂创建成为“全国工会小家”;公司工会被表彰为“全国工会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电力公司以企业文化为引擎,助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电力公司的健康发展又为全县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从这一点来说,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电力公司尝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甜头,反过来也在不断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今天通过参加县政协组织的文化沙龙,与各位朋友相互交流、探讨,使我增长了见识,真可谓是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建议县政协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建立各单位、企业间相互交流的长效机制,以此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