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04001103 2.课程类别:公共素质课 3.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
32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0 学分:2
4.适用专业:学院各专业 5.课程接续关系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6.编订日期:2010年3月10日 7.修订日期:2010年7月19日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企业文化导论》是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自主开发的、针对全院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建设,是在原“国学与企业文化”课程基础上重新设置改革而来的,从10级学生开始正常授课,集中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
本课程的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通过对企业文化基本知识的介绍,加强在校
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特别是熟悉和了解海航企业文化,懂得如何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为学生毕业后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自觉发挥自己的才能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企业文化的内容与构成要素等; 2)海航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3)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2.能力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思想目标:
1)培养学生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维护企业形象的意识,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四、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第一章 企业文化概述,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分类
3)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第二节: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含义 2)企业文化的功能 3)企业文化的内容与结构 4)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则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学习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2.第二章 企业价值观,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价值观概述 1)企业价值观的定义 2)企业价值观的形成 3)企业价值观的地位 4)企业价值观的发展 第二节: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1)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2)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3)企业价值观与企业发展——以海航发展为例
4)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价值观的内涵、作用和发展,认识企业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在工作岗位上自觉践行企业价值观。
3.第三章 企业物质文化,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物质文化概述 1)企业物质文化的含义 2)企业物质文化的功能 3)企业物质文化要素 第二节:企业物质文化内容 1)企业标识
2)企业环境和建筑物 3)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4)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企业物质文化基本知识,识别不同物质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了解企业物质文化构建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4.第四章 企业行为文化,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行为文化概述 1)企业行为文化的含义
2)企业行为文化功能 3)企业行为文化的内容 第二节: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1)企业人的行为 2)企业人际关系 3)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企业行为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深刻理解企业行为文化中的职业道德,掌握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5.第五章 企业制度文化,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制度文化概述 1)企业制度文化的概念 2)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 3)企业制度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1)以人为本的理念
2)制度建设同精神文化的一致性 3)制度的调整、变革
4)制度文化不是企业文化全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企业制度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作用,掌握企业制度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6.第六章 企业精神文化,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精神文化概述 1)企业精神的内涵; 2)企业精神文化的内容; 3)企业精神文化的作用。第二节:企业精神文化建设。1)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2)培育参与、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 3)打造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企业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深刻理解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掌握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7.第七章 海航集团企业文化,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诚信 业绩 创新
1)诚信的内涵、特征、作用、海航的诚信理念 2)业绩的内涵、特征、作用、与诚信的关系 3)创新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作用 第二节:精进人生 1)“内明外用”的学养
2)做人与做事
世事与人生 3)以德平天下人心
4)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管理干部 5)生有所立 死有所归 6)有益身心书常读
第三节:海航集团员工守则。1)指导思想 2)文化体系 3)行为操守 4)仪程仪规 5)组织实施 6)其他事项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海航企业文化,海航理念,为海航两个世界级目标而努力学习。8.第八章 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创新,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文化的塑造 1)企业文化塑造的目的 2)企业文化塑造的基本步骤 3)海航企业文化的塑造 第二节: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 1)企业文化的创新
认同
2)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 3)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企业文化比较
民生、松下、大庆、索尼、IBM文化。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和实践意义,掌握企业文化塑造和创新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企业文化的特点。
五、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六、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海航内部资料: 2008年9月版。参考书:
1)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2)谭伟东.公司文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3月第二版
3)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修订版
4)应焕红.公司文化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 5)余易、老木.企业文化新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6)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第二
版
7)刘光明.著名企业文化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第二版
七、说明 修订说明:
1.本课程教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2.本课程2009级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从2010级开始将统一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
第二篇:《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
一、课程的学习目的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的启蒙和入门课程。该课程以崔焱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护理学基础》导论部分内容为主线,辅以潘孟昭主编的人民卫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护理学导论》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护理学导论》着重介绍了护理学的性质、人、健康、环境、护理等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护理程序、护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沟通交流以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始终持有的伦理、法律观念。
通过对《护理学导论》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了解什么是护理学、护理专业、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畴、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现代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牢固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观念,同时为日后学习护理专业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总体要求
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应能达到以下的总体目标要求: 1.叙述世界及我国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分析比较人、健康、环境、护理的定义,正确认识其相互关系,树立整体人、整体护理思想观
3.描述护理学的内容和范畴
4.分析比较不同种类的护理分工方式 5.阐述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6.熟悉我国医疗卫生体系
7.叙述现代护士的角色与功能, 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8.熟悉护理的基本理论 9.掌握护理程序的各个步骤
10.分析护理工作中如何守法和用法
第二部分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 护理学的形成 2.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3. 我国护理学发展的过程 4.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二)应掌握的内容
1.世界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 3.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 4.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三)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南丁格尔的事迹与贡献 2.常见护理分工方式及其特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1.南丁格尔的事迹与贡献
2.现代护理学变化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3.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4.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 5.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 6.护理分工方式
7.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难点: 1.现代护理学变化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3.护理分工方式
三、思考题
1. 南丁格尔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 对于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3. 现代护理学对“人”、“环境”、“健康”、“护理”是如何认识的? 4. 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范畴各有哪些方面? 5. 不同护理分工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6. 现代护士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一、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古代与近代的健康观
2.疾病的概念
3.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4.保健的概念 5.“健康新地平线”
6.护理人员在健康保健事业中的作用
(二)应掌握的内容
1. 影响健康的因素 2. 疾病谱的变化
3.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三)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WHO对健康的定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1.WHO对健康的定义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疾病谱的变化 4.“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难点: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的理解
2.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的认识 3.“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与“健康新地平线”
三、思考题
1. 什么是健康?
2. 试述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3. 20世纪50年代以来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谱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第三章 医疗卫生体系
一、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医院的分级和组织机构。
2.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应掌握内容
1.医疗卫生体系的概念
2.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护理工作 3.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组成 4.我国护理组织结构
(三)应熟练掌握内容
1.医院的基本性质、功能和特点
2.家庭病床的的服务对象、范围和护理工作
二、重点难点
重点:1.医院的基本性质、功能和特点
2.家庭病床的的服务对象、范围和护理工作 难点:1.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2.医院的基本性质、功能和特点
3.家庭病床的的服务对象、范围和护理工作 4.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护理工作 5.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组成
三、思考题
1.医疗卫生体系的概念
2.医院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功能?其工作特点有哪些? 3.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是哪些?其主要的护理工作有哪些?
第四章 护士与患者
一、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患者的概念
2.一般人对患病的行为反应 3.护患关系的性质
(二)应掌握内容
1.患者的一般心理反应 2.患者的角色特征
3.现代护士的角色与功能 4.护患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概念
5.护士和医生在对患者照顾的重点内容
(三)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在患者角色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 2.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3.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及护患关系建立的分期和主要任务 4.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患者的角色特征
2.现代护士的角色与功能
3.在患者角色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 4.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5.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及护患关系建立的分期和主要任务 6.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难点:1.护患关系的性质
2.在患者角色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 3.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三、思考题
1.患者在患者角色适应过程中有哪些行为改变?哪些因素会影响患者角色适应? 2.护士应如何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3.阐述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及护患关系建立的分期和每期的主要任务
第五章 护理的基本理论
一、本章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塞利的全身适应综合征学说 2.与特殊患者的沟通
(二)应掌握的内容
1. 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2. 对压力的三线防卫模式 3. 适应的各种层次
4. 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5. 倾听与组织交谈的技巧
(三)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 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属性 2. 需要的特征与作用
3.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及其对护理的意义 4. 沟通的构成要素与种类 5. 阻碍有效沟通的因素
二、本章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系统理论 2. 需要理论
3. 压力理论:对压力的三线防卫模式、对压力的适应、以及压力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4. 沟通理论:沟通的构成要素与种类、倾听与组织交谈的技巧、阻碍有效沟通的因素
(二)难点
1.系统的概念、基本属性、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以及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2.压力的三线防卫模式以及对压力的适应 3.沟通的技巧
三、本章思考题
1.何谓系统?何谓开放系统? 2.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属性?
3.人的需要有哪些基本特征?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4.个体可如何对压力进行防卫?
5. 试分析医院中有哪些常见的压力源可以对病人造成压力?
6. 倾听与组织交谈都是临床护士常用的沟通技巧,试叙述护士在使用这两种技巧时应注意些什么?
第六章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
一、本章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整体护理的发展背景 2.护理程序的发展史
3.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目的、范围与途径(来源)4.护理评价的定义、评价的方式、评价的内容
(二)应掌握的内容
1.资料的种类
2.护理诊断的定义、组成、陈述结构、种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以及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3.实施的内容、方法与步骤4.
(三)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整体护理的概念、思想内涵与实践特征 2.护理程序的定义与五大基本步骤 3.制定护理计划的四大过程 4. 护理诊断排序的原则
5. 正确的护理目标陈述方式与陈述要求 6. 护理措施的类型与制定护理措施的要求 7. 评价的步骤
二、本章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整体护理的概念、发展背景、思想内涵与实践特征 2.护理程序的定义与五大基本步骤
3.护理诊断的定义、组成、陈述结构、种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以及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4.制定护理计划的四大过程及其相应的注意事项 5.实施的内容与步骤 6.评价的步骤
(二)难点
1.整体护理的概念、思想内涵与实践特征
2.护理诊断的定义、组成、陈述结构、种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3.护理目标的陈述
三、本章思考题
1.何谓整体护理?它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特征是什么? 2.何谓护理程序?它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 3.何谓护理诊断?它和医疗诊断有何区别?
4.在制订护理计划时护士的工作内容有哪些?要注意些什么? 5.护士应如何进行护理评价?
第七章 护理与法
一、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法的功能、法及卫生法的概念 2.护理立法的历史与现状 3.医疗事故鉴定的意义 4.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二)应掌握内容
1.法的概念及特征 2.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3.护理工作中的守法和用法 4.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三)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护理立法的目标和意义
2.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医疗事故的分级 3.导致医疗事故的因素 4.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护理工作中的守法和用法
2.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3.护理立法的目标和意义
4.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医疗事故的分级 5.导致医疗事故的因素 6.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
难点: 1.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2.护理工作中的守法和用法 3.护理立法的目标和意义 4.医疗事故鉴定的意义 5.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6.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
三、思考题
1.解释医疗事故的概念?如何进行医疗事故的分级? 2.阐述护理立法的目标和意义?
3.导致医疗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补充内容 护理伦理
一、本章学习要求
(一)应熟悉的内容
1.生命伦理学中对一些问题如器官移植、行为控制、人体实验处理的伦理学原则
2.生命伦理学中有关的理论 3.护理伦理的特殊性 4.护理道德的规范与范畴
5.护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应掌握的内容
1.道德的定义与职能 2.职业道德的特征
(三)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2.护士在保护病人权益中的作用
二、本章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道德的定义与职能 2.职业道德的特征 3.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4.护士在保护病人权益中的作用
(二)难点
1.道德的含义
2.生命伦理学中对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器官移植、行为控制、人体实验处理的伦理学原则
3.护理道德的基本范畴
三、本章思考题
1.何谓道德?职业道德?
2.进行人体实验应遵循哪些道德原则? 3.试述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4.护士如何保护病人的权益?
第三篇:《经济学学科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学科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070076 英 文 名: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课程类别:经济学专业必修课 前 置 课:无
后 置 课:经济学专业课程 学 分:1学分 课 时:13课时 主讲教师:尹敬东等 选定教材:自编讲课提纲
课程概述:
本课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三讲,主要介绍经济学专业和学科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经济学的构成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架构,然后介绍经济学专业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内容和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第二部分包括四讲,主要介绍与四年学习相关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及培养对经济学的理解,内容包括如何学好数学、大学英语学习方法,最后两讲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专题讲解学习经济学专业的体会。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正式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经济学专业有一个直观的整体了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通过相关课程学习方法的介绍,对大学本科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动性;通过聘请理论、政府和商界人士队经济学学科和专业的现身说法,培养学生热爱经济学专业,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座和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阶段:共三讲,经济学专业介绍及学习
第一讲 经济学—社会科学中的显学
(尹敬东)
课时分配:2学时 教学要求:
本讲介绍经济学在社会科学和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介绍经济学的内容体系、知识架构和理论经济学、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介绍让新生对经济学专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教学内容:
一 经济学----社会科学的新权贵
(一)历史发展中的显学学科。
成为显学的条件:学术的先进性及对其它学科的影响;
社会的影响力:媒体、参与国家决策的程度、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 学术明星的收入; 作为职业的收入。
1、显学的历史回顾:
宗教:中世纪是宗教的鼎盛时期,宗教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儒、释、道三教影响不断,南朝四百八拾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哲学: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休谟 历史学:历史率先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经济学:二十世纪的显学,学术明星府拾即来:凯恩斯、弗里德曼
全面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影响国家的走向
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和收入
经济主题公众的关心程度
2、经济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显学
文学 历史学 哲学 美学 各领风骚3-5年。
经济学在中国之为显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对财经人才的大量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
政府高层决策对大量的专业人才的需求
社会公众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持久的关注。
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经济学与国际接轨做得比较好,为社会变迁
和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更有力的解释和方案选择。
当然,现实中的中国的经济学享受了过多的光环,经济学应当走下不实的神坛,回归到现实。
二 经济学的内容体系、知识架构和理论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经济学已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美国经济学会提供了一个经济学内容体系的标准分类。
从研究的角度,经济学的层次可区分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理论经济学、应用研究、一般应用。
从经济学研究主题的不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财政金融学、国际贸易等等。
(二)经济学的核心知识架构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知识架构:核心架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当代社会主义经济、资本论
(三)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主要定位于:理论经济学,是主干是特色,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当然,理论经济学不只是从理论到理论,需要应用经济学的有力支撑,从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角度,二者缺一不可。
三 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厚实的经济学人才。
人文素养的体现:哲学文学艺术
厚实的体现:较好的数学和外语基础以及计算机技能
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训练
培养目标:理论与应用并重:学术型:20~30%
应用型:70~80%
(二)课程体系
(三)重视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和学年论文
文献综述
毕业实践和毕业论文
四 如何才能学好经济学
(一)作为研究之路的经济学
(二)作为职业之路的经济学
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经济学的感情、培养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直觉和感悟能力。思考题:
1. 你所期待的经济学是什么样子的? 2. 你有信心学好经济学?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学科导论
(何干强)
课时分配:2学时 教学要求:
经济学院是南京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基地。进入经济学院的本科学生必须树立明确的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科意识。尽管经济学院从毕业生的就业考虑,也适当开设一些应用经济学的课程,但是,其主要的专业学科是理论经济学,这是专业学科分工的规律的要求。明确专业学科方向,有利于从整体上办好财经大学和我们经济学院,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特色明确的人才,也有利于同学们的就业。
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正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朝着又快又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由于应用性人才显得格外需要,一些人产生了错觉,以为理论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不那么重要了。其实,只有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扎实深入了,科学化了,应用经济学才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在实践中获得生命力。
下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结构、它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和学习要求等方面,谈一些意见。
一、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1.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分类看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了解一个专业学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当弄清它在整个学科专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分类,可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专业学科分类来了解。我国专业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共12个门类。每个门类有若干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中,又有若干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中,根据学科的发展状况,还再分为若干三级学科。经济学门类有两个一级学科,即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2.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区别。这两个经济学的一级学科都有经济理论,都要联系实际,这是共同点。但是,理论经济学侧重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揭示具有普遍性的客观经济规律;应用经济学则侧重于研究具体经济领域的规律,研究具体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可以说,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基本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而应用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与经济实践的中介,是理论经济学的一定原理在国民经济某个方面或者某个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
3.理论经济学的专业结构。理论经济学作为一级学科,包括6个二级学科,即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包括10个二级学科,即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和国防经济学。从学科结构上,可以进一步了解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区别。
4.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同样重要。“术业有专攻”,就每门学科而言,它们都是应运而生,都很重要,都需要有人研究。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理论经济学的学科专业,就应当热爱这个专业,努力学好它,今后才能利用这门专业知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5.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它必然具有意识形态性,也就是说,它总是为一定社会制度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这是许多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都是承认的。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世界,存在工人阶级的理论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理论经济学两大经济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就是工人阶级的理论经济学。我国理论经济学的6个二级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研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起构成了工人阶级的理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体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西方经济学本身属于资产阶级经济学范畴,但是,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学科专业中,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研究和批判地借鉴的,这与照搬和宣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原则的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做出开创性贡献的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的经济学。我们不赞成把马克思的学说等同于属于个人的狭隘的思想流派。因为它是时代的产物,人类科学思想长期发展的硕果,如果没有马克思,它也会通过别的人产生出来。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就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1,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它唯物辩证地再现了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辩证运动,用中国话来说,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正因为如此,它是科学的经济学。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是两者的统一。有人说,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目的(任务、使命)是“革命”,而当今的任务是“建设”,因此要把“革命的经济学”创新为“建设的经济学”,这种说法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论的目的——揭示客观经济规律,这就把它等同于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经济学了。这种是似是而非的说法,只会给人们造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过时的印象。
2.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经济学诞生之后,其真理性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证实;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它与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或建设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创新和拓展,传遍全世界,因而构成了既具有国际性,又具有各国特色的、内涵极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创立的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化的思想结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中国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它不断创新和丰富的过程。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贡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12 《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2004年,第10页。
《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2004年,第10页。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思想,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里程碑特征的经济学成果。它们越来越深入地再现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并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进程。正是从时代的角度,从它们与马克思创立的经济学一脉相承的角度,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是从中国国情特征和反映经济实践的内容的角度,也可以把它们统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3.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然不能排斥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借鉴。正如列宁指出的,“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学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部新成果;同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经济学仍然是多数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要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就必须知己知彼,为此,研究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但是,必须看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仍然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体系;就整体看,马克思揭示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固有特征在当代仍然或多或少地保持着。只有充分认识到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这种非科学性,我们才能科学地借鉴其中包含的反映经济现代化发展新规律和现代经济管理新经验的有用成分。正如一些严谨治学的经济学家指出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可借鉴的科学成分和体现拜物教观念的、具有辩护性的理论,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对经济的本质联系或客观规律的反映往往是扭曲的,我们需要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思想武器,才能把这些有用成分过滤出来。
三、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与时俱进
1.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理解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内在要求;因为它的唯物史观指导思想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始终正确反映地发展着的客观经济规律。如果历史条件尚未发生根本的变化,那么它反映与这些历史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的理论原理就仍然具有真理性;如果历史条件发生了新变化,因而经济规律本身发生了变化,那么就应当对原有的理论原理做出调整,或者充实新的原理。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与时俱进是与一以贯之地坚持唯物史观基本思想和方法论结合在一起的,在理论上表现为经济学原理的稳定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
2.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的态度。教条主义主要表现为:离开时代发展与现实中国国情,离开具体时间、空间和条件,机械地孤立地搬用“本本”中个别原理裁减现实,而不是全面把握个别原理和理论系统的关系,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经济规律及其综合表现。教条主义的态度,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唯物史观基本思想的背离。
3.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基本思想。这里有必要指出,有的学者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与时俱进时,一味抽象地强调,马克思当时提出的某些个别结论现在已经过时,但并不具体地指明,究竟马克思提出的什么个别原理已经过时了,说它过时的理由是什么?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轻率态度,只会造成不利于巩固和发展马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8页。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后果。因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个别原理都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同时,究竟什么是个别原理,什么是基本原理,不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人并不是清楚的,因此,含糊其词地强调“个别原理已经过时”,就会造成人们把至今依然是基本原理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也误认为是“个别结论”而轻视,甚至抛弃,实际上起到了宣传马克思经济学“过时论”的作用。仇恨马克思经济学的人则会因此而趾高气扬,幸灾乐祸。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在强调马克思的个别结论已经过时的同时,却以借鉴现代经济学为名,青睐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照搬资产阶级经济学,这是很发人深思的。当然,即使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这些基本原理,也是需要发展创新的。但是,这种发展需要我们沿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识论的道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继续前进,再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劳动及其交换关系的新变化,再现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如果只是简单地宣布原有的科学结论已经过时而加以抛弃,这是一种理论割断,决不属于理论创新范畴。
四、用科学的态度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
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需要有刻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不可能那么通俗易懂,因为它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本质上来理解现象。从现象上看,太阳是绕着地球旋转的,但是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实际却完全相反,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经济生活中,这样的事多得很。如果只是凭感觉想经济问题,就不存在经济科学了。而要从本质上、从规律上来把握经济现象,进而指导经济实践,就必须认真地学习科学的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由表及里地分析经济问题,在弄清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又以严密的理论逻辑,并以历史事实为证据,论证经济学原理,这与普通意识相比,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果不肯下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深刻的思想境界的。我们应当记住马克思的忠告:“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4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决定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是它在当代中国实现创新的主要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是否实现科学创新的惟一标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研究和创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目的是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经济形态运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要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复杂经济形态,只有从国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坚持调查研究,决不能搞任何本本主义。这就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实践,因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才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才有可能将复杂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显示出来。
3.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从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中吸取营养。改革开放27年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一大批劳动者集体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方向,发扬主人翁精神和创业精神,实现共同致富的典型,其中蕴藏着创新马克思经济学的大量生动素材。以江苏农村著名的华西村、长江村等为例,它们都有一个 4 《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2004年,第24页。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谋私利、联系群众、有组织能力、有吃苦耐劳和开拓精神的优秀带头人;都坚持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不动摇;都发动农民群众,改造农田,走科学种田的道路;在工农业产品存在剪刀差的情况下,都合理规划土地,主动发展工业经济;在这个过程中,都敢于抵制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小农经济意识,终于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创新马克思经济学,就需要从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经验中吸取营养。
4.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是客观存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总是曲解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以各种形式误导群众,起着分离两者关系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曾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至少在本世纪剩下的十几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头五十年,都存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要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自觉性,真正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原理,是需要增强自由化思潮的免疫力的。因此,一定要关心国家大事,坚定地站在维护民族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尤其是站在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学习和研究理论经济学。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科学性与阶级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
这次由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的王万珺老师主讲,主题是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刚刚进入大学门的学生,还没有对经济学有任何接触,首先要让他们在脑子里对现代经济学的体系、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有个概括性的认识。其次还要给他们指出一条学习经济学的道路,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学习现代经济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初级、中级不断向高级延伸的过程。
思考题:
1. 同过本讲的学习,你是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讲 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
(王万珺)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这次由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的王万珺老师主讲,主题是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刚刚进入大学门的学生,还没有对经济学有任何接触,首先要让他们在脑子里对现代经济学的体系、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有个概括性的认识。其次还要给他们指出一条学习经济学的道路,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学习现代经济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初级、中级不断向高级延伸的过程。
强调学习现代经济学,一个主要的内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学习经济学的人来讲是很宝贵的,无论将来从事怎么样的工作,这种思维方式的熏陶会在潜移默化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1页。中影响他们的工作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什么是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这是初学者要掌握的基本。本节课程引用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的定义以及广泛流传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来向同学们解释以上两个问题。
现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数学工具的广泛运用,因此强调数学和英语的重要性,对于初学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向大家介绍国际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让大家有目的地开展经济学的学习道路。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学的初步认识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稀缺性
二、经济学家要研究什么问题
第二节 经济学十大原理
(by Mankiw)
一、People face tradeoffs
二、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三、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四、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五、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六、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七、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economic outcomes
八、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九、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十、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第三节 学习经济学必须学数学和外语
一、数学对于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性
二、数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三、现代经济学主要源于西方,这决定了外语在经济学学习中的地位
第二阶段:共四讲,学好经济学,功夫在诗外(只有主题,不确定具体大纲)
第四讲:数学类课程的学习方法 课时分配:2学时
第五讲:大学英语的学习方法
课时分配:2学时
第六讲:学习与致用:成功学界人士谈经济学
课时分配:2学时
第七讲:学习与致用:成功商界或政界人士谈经济学
课时分配:1学时 附 录:参考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曼昆:《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2001。3.萨缪尔逊:《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8。
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执 笔 人:尹敬东 何干强 王万珺等 2006年01月 审 定 人: 2006年01月 院负责人: 2006年01月
第四篇:《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软件工程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总学分:2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36习题课学时: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授课对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 程序设计 课程要求:必修课 课程分类: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教学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软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软件开发与维护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软件的质量难以保证,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进度和成本难以控制,这就要求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指导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软件工程就是这样一种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建立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化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简介(1学时)
本课内容简介,基本要求和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材(英 1 文原版)的主要内容及使用,中文参考教材简介 2.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4学时)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软件危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什么是好的软件以及软件的质量的概念,实施软件工程的人员,软件工程的系统方法,软件工程的工程方法,软件工程的发展
3. 过程建模与生命周期(4学时)
过程的概念,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命周期,各种常用的软件过程模型,过程建模的工具和技术 4.软件项目计划与管理(4学时)
软件项目进展跟踪,软件项目的人员,工作量的估算,风险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管理 5.需求获取(4学时)
需求过程,需求的类型,需求的特征,需求的表示方法,原型需求法,需求文档,需求过程的参加人员,需求确认,需求度量,需求表示方法的选择,表示需求的工具。6.系统设计(4学时)
概要(总体)设计和技术(详细)设计,分解与模块化,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与策略,软件设计的有关问题及启发式规则,好的软件设计的特征,设计技术的改进,设计评价与确认,设计文档化 7.编码(4学时)
编码的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编码风格,内部文档和外部文档,程序设计方法学 8.测试(4学时)
软件错误与失败,对待测试的态度,测试的组织,负责测试的人员,测试计划,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自动测试工 2 具,测试结束标准,系统测试原理,系统测试过程,软件配置管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验收测试,安装测试,自动系统测试,测试文档 9.系统提交(2学时)
培训的种类,培训的辅助手段,培训方法,培训文档 10.系统维护(4学时)
系统的改变,维护的分类,维护活动和维护人员,维护存在的问题,维护特征的度量,维护技术与工具,软件重构 11.本课内容的回顾与总结(1学时)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每一章都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部分内容。
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思考题和作业,引导学生通过Internet网或其他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为了使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建立起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化意识,较系统地掌握按照工程化思想开发与维护软件的方法和技术,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软件企业开发和维护实际的大型软件的角度了出发,从成本、风险、效益、进度、过程、质量等多种角度系统地全面地分析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是从学生完成某一给定的作业的角度或从事某一个特定软件项目研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2.实验要求
本课无实验,课程结束后安排两周课程设计。3.考试形式
本课成绩实行百分制,课程论文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第五篇:《电子商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20100910103544
《电子商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执 笔 人:董宝田等编写日期:2009年5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50L107Q
2.课程名称(中文):电子商务专业导论
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Specialty
3.课程层次/性质:学科门类教育专业课、专业必修课
4.学时/学分:8课时/0.5学分
5.先修课程:无
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大学学习生活有所了解,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全面了解,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顺利完成专业学习。
通过对本专业的初步了解,激发其专业兴趣,明确大学期间自己的主攻方向,起到立志作用。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选课,特别是根据各模块的要求,选修恰当的课程,既能符合培养计划的要求,又能适合个人的发展方向,提高培养质量。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电子商务发展概述(4学时)
介绍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产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发展动态,未来发展前景,鼓励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努力学好专业技术。
1.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Internet 的产生及发展
(2)Internet的功能及应用
(3)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与建设
(4)电子商务分类及内容
(5)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
(6)电子商务的系统涉及的问题
(7)电子商务成功案例
(8)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2.重点讲述的内容:
重点讲述Internet的功能及应用、电子商务分类及内容、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电子商务系统涉及的问题。其中Internet的功能及应用介绍要涉及传统的功能和应用,以及WEB2.0所带来的新的功能和应用。
3.建议补充学习内容:
查找并阅读有关INTERNET以及电子商务的最新技术发展以及新的应用功能。
4.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
课堂讲授4学时。本章内容为概括性介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资料阅读。
5.作业安排:
结合所给思考题,自行阅读理解。
(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4课时)
该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为什么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及该专业在我国的设置与发展情况,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其次介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学位授予、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基本框架、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及学位标准、选学第二专业要求、教学执行计划等。
1.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状况
(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学制与目标
(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框架
(4)毕业及学位标准
(5)选学第二专业要求
(6)教学执行计划
2.重点讲述的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基本框架、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毕业及学位标准、选学第二专业要求、教学执行计划内容为重点讲述内容。
3.建议补充学习内容:
阅读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大学生活回忆文章,以利于树立正确人生方向,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
4.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
课堂讲授4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可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讲授时要求更多地通过案例引导。
5.作业安排:
可结合培养计划,对自己的选修课程组合作出计划。
四.课程教学安排
(一)课程教学环节及要求
课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具体内容细节和表达方式可体现教师个人风格,强调注重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形成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总体认识。通过对培养方案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实践教学安排和目标
本课程是引导性的课程,不安排实践教学课时。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课程考核由结课时的考试成绩决定,考试为开卷考试,内容覆盖所讲授的两部分内容,以制
定自己在四年中的学习计划,主攻方向,主要选修的课程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1]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计划.2008年.建议教学参考书:
[1] 李琪.电子商务概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