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素质的培养初探
创新素质的培养初探
农一师十五团中学
袁卫华
一、什么是创新素质
我们认为,创新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事物进行认识、评价、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创新素质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创新素质是人所特有的。虽然“智能、机器”也能完成某些高智能的任务,具有一定创造性工作能力。但归根结底机器的“智能”只是人脑智能的延伸,它是人所创造并按人的设计来运行的。也就是说“智能机器”,的创造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和表现。至于人外的其它动物。虽说也具有某些低级智能,能创造性地完成一些简动作,但这种创造素质主要是由遗传、进比与环境所决定的,其“创造力”与人的创造能力相差甚远。它不具有人所特有的意识、思维,不具有对事物进行设计开发的独创性。
2、创新素质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四个方面。创新意识包括对创新的追求、向往、奉献精神、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精神情感和自觉、积极“超越”的潜意识。创新思维是指发现发明新的方式方法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与思维品质、它具有观察的敏锐性、推理的严密性、相象的新异性、知识结构的灵活性与灵感顿悟的流畅性等特性。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形成订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作操作能力、创新技能的运用能力与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创新人格包括对新鲜事物具有挖根究底的好奇心,不因循守旧敢于挑战创新勇气、不断树立创新目标勇攀高峰的进取心。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韧劲,善于挖掘潜能乐于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而奉献自身创造成果的个性品质等方面的人格特征。
3、多样化的创新对象决定着多元化的创新素质要求。我们知道。创新对象(客体)是人所要加工改造的各种事物。包括各种观念、知识、方法、方案、模式等等。要创新、首先必须对所加工改造的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深入的学习与实践,了要事物的要素、结构、功能、掌握其变化规律。其次,不同的创新对象对创新主体(人)的要也不同。我们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者的创新素质要求应有所区别。
4、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来实现。创新过程体现对事物的要素分析、结构设计、功能开发、效能评估、管理控制、应用推广等各个环节中。创新观念的形成、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的激发等创新素质过程本身、都是一种创新过程。脱离新过程来培养创新素质,只是一句空话。
二、怎样培养创新素质
1、更新观念
在由“应试”素质向创新素质培养目标的转变中,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存在一个观念的更新问题。具体来说,要实现下述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变。
(1)、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生们有理想、有活力、有个性、有差异,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学生的天性是创造。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也能在探究中取得创造性成。学生成才的主要标准是掌据了未来工作所必须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了多少书本知识。
(2)、树立正确的教学法呗。学生是教的对象、学的主体。教学法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观念、态度、精神和创造力。教学法的方法、内容、时间、环境要多样化,要摒弃以继承传统文化成就为主要目标门“守旧式”’’教育价值观,张扬以追求未来成功与不断创新为主要目标的“超越式’’教育价值观。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凡是能传受知识去解惑、作出榜样的都是任课教师较好的教师,以及计算机都有可能成为老师。
2、改革课程与教材体系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家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努力实现“6化”
课程多元化。包括课程编制的理论基础多元化与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的实用化。要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注重职业教育课、生活教育课、乡土(社区)教育课的开发。
课程的人性化。要尊重人的天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生理、生活特点编制多样、适量、有趣、有弹性的教材。其中特别要注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交互性与人工智能性在课程编制中的应用。
课程生活化。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与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课程内容、课程安排与生活实际、工作实际相结合。要加强校园环境潜在课程和基于项目研制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处处能学、时时能学、事事能学。
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以往知识割裂、分科过细、专业过窄的弊端、将相近学科、相关学科整合、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合的层次大体可分为“混合”、“统合”、“融合”三个层次。
课程的现代化。紧扣时代脉博,将信息科技课列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及时更新课程内高、淘汰已老化的知识、增加现代新知识、使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程本身的技术含量。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按课程标准偏制的、体现课程内容与课程计划的材料,是课程的具体化。教材改革必须按课程改革的总方向去展开。教材改革的策略不外乎改革教材内高、改革教材形式、改革教材结构三方面。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对教材由“学会”变为“会学”。
我们认为,目前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重点是努力形成由基础课、选修课、活动课、自修课、环境深组成门课程体系和由统偏教材、选编教材、活动教材、自订教材、环境教材组成的教材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创新索质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教与学。可偿试探讨如下一些新的教法与学法。
(1)、专题讲评法。将内容分为一个个专题,所有专题均由学生自已备课,轮流讲解。备课前可以问老师、同学及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讲石再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补充。该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加工、表达评价等多种信息培养与教学技能、较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高年级学生。
(2)项目开发法。这是一种研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它以一项目的开发研究为目标取向,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成测试、自我优化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科研作风、常握科研方法、取得科研成果。该法在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法中运用较多。
(3)自主构建法。通过提供可以自由探索、自主协作、会话、讨论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内在兴趣、特长与外在的社会需求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行安排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包括网上资源)、自主讨论,以掌握最新信息,重构自已门知识能力体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多媒体宽带网在校园的普及。自主构建法将成为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
4、加强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的本质是通过活动使实践主体的创造力、兴趣、知识水平、个性品质等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同时又丰富、发展实践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与创新潜质。教改中,我们必须重点抓好如下两个方的创新实践:
一是教师的创新示范。每个教师都必候有者改方案与科研成果(论文、作品)能用自身的创新实践给学生以榜样和激励。
二是学生的创新体验。其主要来源有(1)在学习活动中尝创新。(2)在科研活动中致力创新。使学生能发现创新领培、寻找创新课题、树立创新目标、运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研究、总结创新成果,从而全面培养创新素质。(3)在开发活动中瞄准创新。高年级学生可承接一些项目开发任务、从中培养运用新科技、设计优化方案、创意精品的能力。(4)在实习活动中勇于创新。实习中,要鼓励学生的 自我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创新方法迅速转化为创新能力。
5、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的营造方法与调控目标主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创新的物质环境一一适用美化的基 础设施。努力实现校园花园氏、室内环境电子化、实验环境标准化。
创新的人际环境一一友爱融给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学生行为规范与党团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形成团结向上、互肋友爱的良好教风、学风、班风、校风。
创新的文化环境一一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通过举办文明班级、优季学生之家、科技节、歌泳赛、演讲赛、网页制作赛等一系列活动,以形成民主、活跃、开放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教育氛围。
创新的信环培一一多渠道信息来源、高效的信息和加工转化机制、开放的信息发布时空。要重点抓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优化课堂信息环境,使每堂课对每个学生都有启发和帮叻。(2)优化图书资料住处环境,有多种中外书刊供师生查阅。(3)优化专业前沿信息的发布环境,各种专业讲座经常化。(4)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远程学习与讨论。(5)优化社会舆论信息环境、通过校报、校刊、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宣传窗等给师生的创新予以及时表扬奖励。
创新的内在环境一一具有强烈的内在兴趣与良好的心境。要重视心理调控。
第二篇: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重点是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是实践
宁陵县孔集乡桑庄小学汪秋霞
内容摘要
(一)目前一些教师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能提高创新素质。
(三)注重指导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自主选择创新素质主动探究勇于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不断尝试和完善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然而,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存在诸多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教师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又怎样去指导学生的实践呢?
(一)目前一些教师存在的问题。
1.保守观念
很多教师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思想非常保守,他们唯恐学生不会学,学不会,对学生不放心,放不下,怕耽误学生学习时间,把学生困在课堂中,校园内。很多知识、道德、情感都全部在课堂灌输,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尤其是毕业班老师,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面对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开放时代,仅仅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仅仅把知识传授,看作是教学的全部,这种思想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2.教学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重视认知目标,而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三维目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非常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的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实践这一重要的方式。这种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探索精神萎缩,剥夺了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机会,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3.脱轨现实生活
在新课改形势下,教育教学应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而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实践。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把学校看作鸟笼子,学生的成长经历被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只是在课堂中进行应试教育。这种强烈的书本化倾向,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际,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目前的高分低能,低分更低能,甚至一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就是更好的说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已启动,其目标体系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开展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二)实践能提高创新素质。
1.能丰富学生经验。
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的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反思自我,并在开放的生活空间中,形成了对自己、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和体验。学生会时刻将自己融合在这种开发的情景之中,并在认识过程中,时刻伴随着他们自己鲜活的体验、感悟和创新,这种体验、感悟和创新是课堂教学所难以实现的。
2.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
课堂教学赋予学生的是一种“书本世界”、“知识道德”的生活方式,而社会实践则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在这种生活世界里,学生通过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反思自我,会与社会很多部门、很多人打交道。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会了交往;同时也学会了处理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地形成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在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能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问题,明确活动主题,问题意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能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面对各种自然情景、社会情景和自我生活中的情景问题,学会了如何去思考与研究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与社会部门联系,如何制定一份问题解决的方案,创新能力提高很快。例如:我们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在此活动中,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的素质也逐步形成。
(三)注重指导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防止教师包办代替。让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保证学生活动参与率。从活动主题的提出,到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活动。教师不要随意点评学生的过失和缺点,因为他们热情很高,而且大都处于心理上的叛逆期,如果教师经常事无巨细的指手画脚,招致学生反感,这会降低学生的热情和创新激情。
2.营造合作和谐氛围。
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和谐的气氛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这会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使其探究创新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动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见解,激发他们开拓进取的勇气。教师应重视与学生建立起彼此的信任,重视双方情感和谐交融。用开放的心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达到心理上的共融和默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素质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3.注重深度实践。
实践并不等于走过场,有些教师是为活动而活动,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学
生只是一种零散的、情景化的、个别化的体验,这种低层面的实践,是无效的实践、盲目的实践,只能事倍功半。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实践。要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自己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意见的聆听、理解、接纳、赞赏、争辩、互动,不断修正自己的见解,更主动、更完善自己对知识的建构。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真正去东脑、动手,勇于探索。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品质。
4.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丰富的知识是发展学生一切能力的载体,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越丰富,则思路越广阔。其次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质疑,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概括、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真正将创新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实践中。
5.注意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需要不断挑战自我局限,克服畏难情绪,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会使学生兴趣不断提高,效果显著。教师要勇于尝试,不断反思和总结。我在长期的实践中,结合语文课的特点,经常运用以下两种形式:
【1】,组织学社参观,访问。
让学生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使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分享汉文化独特的文化情趣,有的同学结合汉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写了一些调研报告。实践、创新、合作、反思等综合能力逐步培养。
【2】,主题故事会、小论文评比、演讲比赛、创作演出情景剧,开设才艺展示课、建立小记者站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时开展实践活动不一定是统一、大型的,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一些个别分散的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坚持开展了“日行一善”等一些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接触和了解自然、社会,提高了对社会、政府的认识,增强了观察、思考能力,培养了创新素质。
一个创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教师创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放手实践,使学生的创造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历史教学创新素质培养略论
历史教学创新素质培养略论
贵州省贵阳市民族中学 邹远航(55002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那么,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下面,我结合创新课题实验研究的一些体会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能力、创新人格等方面谈几点认识,以求教于广大专家、教学同仁。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创新意识指导人的创新活动,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会孕育创新动机,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锻铸创新素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如下一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比较历史知识,感受创新重要性。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得出来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够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如在讲唐朝“曲辕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它与西汉的直辕犁就犁具构造、人力省耗、耕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曲辕犁的优点,使学生在对比应用中感受创造在革新工具、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展示科技成就,激发创新欲望。科技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能处处感受到科技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挂图、插图、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展示我国乃至世界重大科技成果,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创造的威力,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学习,以期达到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的目的。
3、巧设问题情景,点燃创新之火。“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亚里士多德语)一道高质量、不束缚学生思维的问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动机,如在讲“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景:“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2)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一种看法或另有别的看法并阐述理由。”(见1999年高考第42题)由
1于此题答案不唯一,这就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大量释放和创新火花的不断闪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内核”,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重培养学生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具体说来:
1、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指以某知识信息点为发散源向四周进行散装思考的能力,如在讲“明治维新”时,教师既引导学生将它与我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比较,分析一成一败之原因;也可将它与同是第二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德、意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重点分析俄国未走上而德、意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以便与二战中“三国轴心”问题相呼应;还可将它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找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与原因,突出分析日本为何能率先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厄运而成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先驱者。又如,在讲“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这幅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看能否得出哪些结论?(笔者曾就此题训练过学生,学生答案虽五花八门,但有一些想法却较合理、新颖,如“山顶洞人穿骨针缝制衣服和用装饰品打扮自己,说明他们已懂得害羞心理和美的观念”、“缝制衣服用的线和串装饰品用的线可能是山顶洞人首先发明的”等)总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发散训练,学生的发散量就会增加,而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发散量也就累加成了创造,思维也就变成了创新。
2、培养学生思维逆向能力。思维逆向能力指思考问题时沿着“顺向”的反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新的见解和突破性效果的能力,如在讲“鸦片战争原因”时,教师可反过来问学生:“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尤其是虎门销烟,英国会不会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请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世界背景和中国因素,导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其他诸如“假设慈禧太后不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会不会流产?”、“假设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遭杀,亲日派会不会窃夺国民党最高领导权,抗日战争又将会怎样发展?”等问题都是一些逆向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一方面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敏捷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
可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提高学史的兴趣。在教学中融进逆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很重要的一环,教师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已学知识与生活体验,对提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形象的能力,如在讲“香港、澳门回归”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香港、澳门是怎样被西方列强侵占的?我国又是怎样收回的?(2)香港、澳门收回后,我国实行怎样的政策?你如何理解这种政策?敢不敢设计一下中国未来50年后的情形和理想的社会制度?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发出自己对“未来”和“希望”的遐思。思维想象能力是一种“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能力,是一种“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的能力,是一种能不断使“知识进化”的能力(爱因斯坦语),是人世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黑格尔语),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教师应尽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求圆周率数值等),创设想象情景,以加大对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
4、培养学生思维批判能力。思维批判能力指思考问题时不人云也云,敢于突破权威(教材、专家等)桎梏,提出与权威不同的观点或对权威观点进行辨证的否定或对自己的思维缺陷进行不断的矫正的能力,如在讲“亚洲革命风暴”时,一学生说,既然“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那么其中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也应具有此双重性质,但教材却说它“是一次由印度封建王公领导的„„民族大起义”可见印度民族大起义并不具有反封建性质,更何况教材通篇都未留下反封建的痕迹。该学生的思维具有对亚洲革命风暴的辨证批判:一方面承认有一些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但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一性质不具有普遍性。这种敢于对教材定论质疑并大胆提出建立在思考、理由之上的独到见解(姑且不论正确与否),教师应予以肯定和保护,因为正是这些“貌似离谱”的想法才有可能萌发创新的嫩芽,绽放出鲜艳娇美的创新之花。
5、培养学生思维独创能力。思维独创能力指思考问题时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深挖出与众不同的能力,如在讲“宋人《农耕图》”这幅图时,如果学生都说图中穿长衫,打伞遮阳,站立桥头,目扫农夫插秧的那个人是严密监视农夫劳动的狗腿子,那我们说学生思维不具有创造能力,但如果有一学生能说出穿
长衫的那个人是懂得农活的大管家,并能说出括号中的类似理由(南方雨水多,无论夏收还是夏种,时间都非常紧,任务都非常重,必须抓时间抢进度。这位管家的任务,除了具有狗腿子的功能外,更多的职责是合理调配劳动力,督促生产进度,检查农活质量。),那我们说该学生思维具有独创能力。学生思维具不具有 独创能力,这是相对而言的,但不管怎么说,具有思维独创能力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教师应予以特别重视,因为思维独创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人格是创新素质中最活跃、、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健康与否,健全与否,将直接制约创新的性质、方向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及创新成果的取得,因此,创新人格的培养应成为创新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我们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创新动机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念头,是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一种期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动力源泉。动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动机引导下的创新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有价值的成果往往能造福社会,造福人类,错误的动机往往会给社会、人类带来灾难与痛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正、反人物的创新活动目的的介绍与讲述,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并用这些引导他们的创新动机,使之成为人类的福音,进化的动力,文明的基因。
2、磨炼创新意志创新需要意志,一个缺乏坚强意志的人是很难取得创新成就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改变。”可见意志品质在成就事业中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锤炼学生的意志(如在授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时,教师可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吴等史实;在讲司马迁时,可讲他忍辱负重,靠坚强的意志、顽强毅力写出《史记》等故事;),使意志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基石。
3、培育创新情感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和态度。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凯洛夫也曾说,情感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它可以把强烈的志向迅速体现在事业上。历史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人物言行,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孙中山“振兴中华”、冯如、华罗庚、毛泽东等人报效祖国、救国救民等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明辨忠奸美恶,树立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等高级情感,使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推动力,从而积极、有效、健康地投身于创新活动。
5、培养创新美感美感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积极、健康的美感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净化,也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历史教师既可以通过书法、绘画、雕刻等优秀艺术作品的讲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也可以通过优美建筑、文学作品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美的认识,对美的追求;还可以比较历史人物,让学生进行认识与评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总之,历史教材美育资源很丰富,历史教师应大量挖掘,培养学生美感,使美感成为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驱动器,成为创新的催化剂。
6、塑造创新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这个态度下所表现出来的并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属于心理学范畴,具有可塑性、社会性等特征。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做事认真负责、踏实勤奋,有的人做事马马虎虎、懒惰成性„„性格的不同,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也会有所差别:有的人性格伟大,他所取得的成就也就相对伟大;有的人性格脆弱,他所取得的成就也就相对较小。可见 “一个人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爱因斯坦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差异进行针对性训练(如针对极个别学生纪律不好状况,教师可以给学生讲邱少云的故事等),使学生树立正直、开朗、自强、坚韧、勇于质疑、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等良好性格,以便为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激发创新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创新的前提,“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申斯基语);好奇心是创新的种子,没有好奇心的驱使,创新也无法真正长出嫩芽,更无法开花结果。兴趣和好奇心会产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历史上哥白尼“日心学说”的 提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式蒸汽机的发明等都无不与兴趣和好奇心有关。可以说,兴趣和好奇心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有了“两轮”,车就具备跑的条件;有了“两翼”,鸟就可以翱翔万里;有了兴趣和好奇心,人就可以积极探究
事物和从事创新活动。基于此,历史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如语言、图片、幻灯、录像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好奇心,使兴趣和好奇心真正成为学生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
创新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我们只有加大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力度,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也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民族中学
550025)邹远航(
第四篇:营造写作氛围 培养创新素质
营造写作氛围 培养创新素质
刘香芝
文思贵新,作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抄袭、俗套和陈词滥调永远是作文的敌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创新素质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通常认为应该通过教师讲授写作,剖析范文,引导鉴赏,作文命题、训练、批改、讲评这些教师所拥有的手段来实现,但我觉得如果站的高一些就是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于作文创新素质训练的环境和氛围,这种氛围的最高境界是“愉悦”。
语文教师都知道,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作文课无可写而硬要写,生编硬造,受尽煎熬,恶性循环,作文成了他们最害怕的事,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作文课是其发挥能力享受快感的时候,这节课刚刚结束,他们又在盼望下一节课,平时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在自觉不自觉地为作文进行着准备,相比之下,这是良性循环,是最佳状态。处在最佳状态下的学生,日益进步是自然而然的。为什么开始时处在相同的起点,发展却截然不同呢?症结在于兴趣,兴趣是关键,而教师能否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是能否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愉悦的写作氛围呢?
第一,应该使学生感到作文不是过于沉重的事,是能够愉快胜任的。这就要求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由身边写起,从近处落笔,而目前我们许多教师却常常违背了这一进程,教师要求很高,期盼太切,责之甚严,开始就使学生对作文感到畏惧,感到自己难以达到教师要求的标准,这其实是不应该的。在某一阶段允许一定的摹仿,因为摹仿是通向创新的一个台阶。允许犯错误,因为在学步中摔跤不可避免。有学者认为这个次序应该颠倒,学会写高级的文章了再写较易的文章就不在话下,但我觉得从学习的角度看这不会使学生感到愉快。
第二,应该给学生留足够的自由空间。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题材、体裁和主题的限制。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一般都是因为教师只留给他一个相对生疏的领域硬叫他去写,所以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应该非常慎重。作文命题设计写作的情势是对学生的思维走向、文体选择、素材开掘的方向的指示针。命题的指向清晰,附加束缚少,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就会感到题材俯拾皆是,游刃有余。因此,让学生自由命题,或只规定写作范围,或多出几个题供其选择,或努力扩大命题的内涵,使作文能够从多角度切人,有利于学生写好作文。
在作文过程中,能否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解除束缚,留足空间,想象才能自由翱翔。反观我们的教学,审视一般传统的作文理念,对学生的束缚太多,对主题的立意要求太苛。“文以载道”目的性太强,令人想起科举八股的“代圣人立言”。教师往往盲目要求学生挖掘升华主题,什么开头点题,结尾显志,结果造成文章结构的千篇一律,空洞议论满篇,不利于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我们的教学还习惯于将题材分为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等彼此几乎毫无联系的领城;将文体划分为记叙、议论、抒情等互相分离的类别,于是横加限制,这也是不必要的。对于学生来说,他所生活的各个部分都是紧密相联互相渗透的,这道理自不待言,文章中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原本就是常见的现象。
第三,勉励与竞争。没有任何鼓励比学生自己产生成就感来的更为有力,而引入正常的竞争能够激发更进一步的写作欲望。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讲评及讲评观念的更新。作文讲评有针对性地传达教师的作文理念,纠正学生的偏差,对学生影响极大。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将学生划分为好生差生,而将提高作文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好生身上。目前一般的做法,是挑选平时语文成绩拔尖的学生的作文来评议。这些学生的文章语言流畅,错别字少,当然有示范作用。但这种做法有问题,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写好作文的要素包括素材开发、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所谓好生一般都是语文成绩比较好,写作技巧比较突出,但其他两个方面并无必然优势,不少“好生”常常无材料可写,就是这个原因。教师经常评议他们的作文,容易使他们自满且陷入自己的老模式中而难以提高。相反,不少“差生”好动,看“杂书”多,接触面相对较广,他们写的作文内容较丰富,但往往拙于技巧,只要教师小心呵护,加强训练,他们是有潜力的。我常有意识地选取有真情实感的差生的作文讲评,例如我曾选了一篇写放风筝的文章,文中从削竹子、糊棉纸、粘尾巴一直到放飞,过程写的具体生动,到末尾他想要托风筝捎个信给他当兵的哥哥,传达对他的思念。文章虽有病句别字,但情真意切,感受真实。这类评讲对好生震动很大,对他们如何开掘素材极有启发,对各个水平段的学生都有正面影响,而对于该差生则成了他们作文乃至语文成绩进入上升过程的转折点。所以我认为教师作文批改和讲评应该改变观念,开扩视野。
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素质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但我觉得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适宜的氛围是头等重要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够充满兴趣地发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素质。
此文发表在在《教育理论发展文献》一书上,2002年获“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五篇: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内涵
所谓创新素质,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基本品质或素质,这种产品可以是一种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也可以是一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一般来说,创新素质是由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们在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要求。
创新意识,就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的具有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欲望,也就是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形成的核心,是衡量一个人创新素质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创新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使创新主体资源能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外部环境所做的贡献,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能力,也包括新产品及市场品牌的培育能力。创新能力包含三重含义,一是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二是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流程或组织等各种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它们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创新个性是指学生往往具有独特的个人性格,其个性的独特往往是创造性的一种反应,要爱护学生的创造热情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