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贵阳秋收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时间:2019-05-14 17:1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贵阳秋收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贵阳秋收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第一篇:2012年贵阳秋收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2012年贵阳市秋收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为有效控制秋收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保障农业丰收,制定此预案。

一、防治策略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建设“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指导,以增强防控能力、提高绿色防控水平为核心,在持续推进监测预警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专业防治队伍建设、绿色防控能力建设、重大防治技术普及,提升应对病虫灾害的整体能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

二、防治目标与防治任务

1、防治目标

秋收作物重大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5%以内,单个病虫造成的损失控制在3%以内;

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目标是:查清我市稻水象甲疫情分布范围,发生区成虫防控效果达85%以上,幼虫防治效果达75%以上,全市平均损失控制在10%以下,确保疫情发生区不出现连片成灾田块,实现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少损失”的目标。

2、防治任务

根据2012年我市秋收作物病虫发生趋势,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130万亩次,其中稻水象甲18万亩次,稻瘟病12万亩次,纹枯病5万亩次,稻飞虱3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25万亩次,螟虫15万亩次,稻杆蝇10万亩次,中华稻蝗5万亩次,稻苞虫4万亩次,其他病虫3万亩次;玉米病虫害防治面积40万亩次,其中粘虫10万亩次,玉米螟9万亩次,大螟5万亩次,大小斑病8万亩

次,锈病5万亩次,其他病虫3万亩次;果树病虫害防治面积35万亩次;蔬菜病虫害防治面积50万亩次;农田草害防治面积100万亩次;农区鼠害防治面积40万亩次。

三、组织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稻水象甲疫情及秋收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普查与防控工作,强化行政推动,成立由党政领导和植保技术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秋收作物病虫害防治;在稻水象甲疫情防控方面,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责任,落实专人,狠抓落实,确保防控人员、资金、农药、药械等物资到位。

2、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做好信息上报和发布

通过设110个病虫监测点和57个稻水象甲等重大疫情监测点,实施科学监测;定期、定点、专人开展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与趋势,并通过电视预报、病虫简报、远教网络、现场发动等多种形式发布重大病虫预警信息、组织防治。

在稻水象甲疫情普查方面,要认真按照《贵州省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和《贵阳市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进行普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疫情发生县要全面深入做好疫情专项普查,以发现疫情的田块为中心,详查半径30公里以内的水稻秧田及移栽大田。与疫情发生县接壤的县级行政区作为疫情阻击缓冲区,要提高警惕,认真组织开展疫情全面普查,同时认真执行重大病虫害和稻水象甲疫情“一周一报”工作制度,定期将稻水象甲疫情及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重大病虫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玉米螟、马铃薯

晚疫病等的发生与防控信息报告上级业务部门和有关政府领导,争取重视和支持,杜绝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现象。发生严重或突发危害的地方性病虫,关键时期也应纳入报告范围。当稻水象甲疫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时,实行日报制度,在防控关键时期和关键区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早发现、早谋划、早动员。

3、建设应急防治体系,抓好基层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根据《贵阳市乡、村级植保机防队管理办法》要求,对现有的388个机防组织及植保专业合作社,做好安全管理和机具的维修保养,确保“拉得出,行动快,防得住”,增强对大面积突发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

同时根据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服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植保专业队、植保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种专业化防治组织形式,逐步扩大建设规模和力度,制定、完善相关章程和管理办法,确保基层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良性发展。

4、大力推广普及综合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危害

根据省、市安排,各地认真实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特色作物病虫治理示范”、“主推低毒农药品种展示”、“农药面源污染治理示范”、“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示范”等项目,强化技术培训,办好防治示范,确保技术推广普及任务的全面完成,持续控制重大病虫危害,提高科学防治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入户率,避免出现大面积病虫灾害。

5、办好技术示范点和展示区,加强技术培训

对水稻、玉米、特色作物重大病虫及农区灭鼠,各地集中技术力量和物资,各办一个防治技术核心示范点,示范点要进行挂

牌示范,标明示范内容与主体技术和配套技术措施,统一设置综防区、农民常规防治区和不防治对照区三个处理,同时要设立低毒主推农药防治展示区。

病虫防治的重要时期,各地通过电视专题节目、培训会、IPM农民田间学校、现场会、宣传资料、标语、墙报、宣传车等各种有效形式,做好对基层农技干部、农民技术员、广大农户的技术培训、宣传和防治动员工作。

6、以机防联防为主要依托,组织应急连片防治

提前做好应急防治预案、落实应急防治经费、备足应急防治药剂,在重大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危害时,及时组织机具、机手、农户,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剂、统一指挥,以机防联防为主,农户手动自防为辅,快速有效扑灭大面积病虫害。

7、深入田间地头,强化技术督导

各地植保技术干部要增强责任心,在关键时期深入病虫灾害发生区,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病虫害防治,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开通防控技术热线电话,及时解答农民防控难题。

四、技术措施

(一)科学合理布局品种

采取“集团当家,组合轮换”的用种策略,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抗性品种(组合),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二)健身控害栽培

选择合理播期,错开感病虫生育期;选择合理茬口、轮作倒茬,避开和消除病虫桥梁田和越冬场所;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

风透光条件,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田间小环境;水稻实施旱育浅植、玉米实施育苗移栽,科学配方施肥、化学除草和科学管水,增强作物长势,提高抗逆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程度。

(三)实施物理诱杀害虫技术

在稻水象甲疫区和常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水稻害虫和粘虫、玉米螟、地老虎等玉米病虫发生较重区域,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成虫进行物理诱杀,4-8月开灯,减少成虫量,以达到减少田间落卵量,减轻防治压力和减少农药施用。

(四)实施生态控制技术

各地因地制宜实施以下生态控制技术:一是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通过选用低毒安全农药、避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等技术保护天敌,发挥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二是已建设的稻田生态渔业区,要规范种植与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稻鸭共育技术,发挥种养模式对病虫的控制作用。三是利用有益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五)实施科学化学防治

准确监测病虫动态,认真把握防治指标,科学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区域,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限制使用中等毒农药品种,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品种,水稻田禁止使用拟除草菊酯类农药。选用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严格控制施药次数、施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过程对环境、人畜、产品等的危害。

1、实施种子种苗处理

(1)稻水象甲:在种子拌种处理上: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

理干粉剂拌种,将1公斤催芽露白的稻种沥干水份后,放在塑料袋内然后加入干粉剂25克-30克,将口袋扎紧后上、下、左、右摇动5分钟左右至种子处理剂完全覆盖种子表面为止,在晾干30分钟后即可播种;若处理未浸湿的种子,则先将种子洒水使其充分湿润后,再行拌种。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用种衣剂20毫升-25毫升,加水20毫升对1公斤催芽露白的稻种混匀拌种,待种子均匀着药后,倒出摊开置于通风处,阴干后播种。在秧苗浸秧处理上:用70%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粒剂7.5克,兑水50公斤,将秧捆浸泡在药液中30分钟后移栽。

(2)水稻、玉米其它重大病虫害:水稻种子用强氯精、多菌灵、福美双等浸种处理,玉米种子用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拌种。稻瘟病常发区,用药剂浸秧根后带药移栽。

2、水稻重大病虫害药剂防治(1)稻水象甲:

幼虫防治:水稻移栽一周后,亩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3公斤,与一定量的干细沙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撒施前保持水层4厘米,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也可有效杀灭成虫,且持效期长。

成虫防治:

①亩用10%醚菊酯悬浮剂80-100克。秧田期每亩兑水30公斤大田期每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②亩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50毫升。秧田期每亩兑水30公斤,大田期每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③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克。秧田期每亩兑水30公斤,大田期每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④亩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45毫升。秧田期每亩兑水30公斤,大田期每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⑤亩用24%氰氟虫腙悬浮剂悬浮剂双联包(氰氟虫腙15毫升+专用助剂5毫升)40-60毫升。秧田期每亩兑水30公斤大田期每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毫升。秧田期每亩兑水75公斤,大田期每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2)稻瘟病:重点监控常年重发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对大田叶瘟达到5%的田块进行连片防治。在水稻破口初期(破口5%-10%)预防穗瘟,凡前期叶瘟发生重或前期叶瘟轻而后期倒三叶发病的田块,均应预防一次;对种植感病品种,生育期偏晚,倒三叶发病(剑叶或叶枕发病率达1%以上)或周围叶瘟重的田块,在齐穗期再预防一次。防治药剂: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甲基硫菌灵。

(3)稻飞虱:在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当田间虫口密度白背飞虱达1000头/百丛,褐飞虱达500头/百丛时,用药组织应急连片防治。防治药剂:噻嗪酮、吡虫啉等。

(4)稻纵卷叶螟:在卵孵高峰期(羽化后7天),当幼虫密度达60头/百丛时,用药进行应急连片防治。防治药剂:阿维菌素、呋喃虫酰肼、毒死蜱等。施用以上药剂可兼治稻秆蝇。

(5)螟虫:当分蘖期枯鞘率达3%左右,孕穗后期至抽穗期白穗率达1%以上时,在孵化始盛期到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防治药剂:阿维菌素+毒死蜱、三唑磷等。

(6)纹枯病:分蕖末和圆秆拨节期病丛率10%-15%,孕穗期病丛率15%-20%时,施药防治。防治药剂:井岗霉素、戊唑醇、三唑酮。

(7)稻蝗:常年重发区6-7月蝗蝻3龄前,对田埂、沟渠旁施药防治,孕穗抽穗期每丛水稻有稻蝗1头以上时施药防治。防治药剂:杀虫双、敌百虫等。

(8)稻苞虫:虫口密度10-15头/百丛时,在幼虫低龄时期施药防治。防治药剂:毒死蜱、三唑磷等。

3、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

(1)粘虫:虫口密度达100头/百株时,在2-3龄幼虫期用药进行连片应急防治。防治药剂:溴氰菊酯、毒死蜱、Bt、灭幼脲、敌敌畏、辛硫磷等。

(2)玉米螟: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10%时,用药剂灌心防治,穗期虫穗率达10%时,药剂喷雾保护穗部。防治药剂:Bt、灭幼脲、杀虫双、溴氰菊酯等。

(3)大、小斑病:田间病株率70%以上,病叶率20%时进行防治,每7-10天一次,连防2-3次。防治药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

(4)锈病: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防治药剂:三唑酮、唏唑醇等。

4、农区鼠害防治

重点在春秋两季进行控制。当春、秋两季农区鼠密度达3%时,组织大面积农区统一灭鼠。采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和裸露投放毒饵技术,选用溴鼠灵、溴敌隆、杀鼠迷等安全、高效、无二次中毒作用的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

2012年4月17日

第二篇:县级水稻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HG县水稻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提高重大病虫防治组织化程度,增强应急防控能力;充分发挥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防治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具体目标:水稻二化螟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15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通过推广病虫总体防治技术,改变对单个病虫进行单一防治的做法,使总体防治实施区水稻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大大降低病虫防治成本。

三、主要防控技术

(一)防治策略

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大力推行预防控害和生态控害技术,促进稻田生态系统平衡;坚持“预防秧田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稻田管理策略。

(二)主推技术

1、生态控害技术

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栽培避螟技术;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等。

2、总体防治技术

种子处理及秧田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穗期总体防治技术。

3、主要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

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选择用药、控制用药及交替轮换用药技术。

(三)具体技术措施

1、稻飞虱

(1)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食料和生存环境。

(2)保护利用天敌。一季稻7月初前尽量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使稻田天敌建立强大的控害种群。

(3)抓好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穗期分别为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15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药剂选用噻嗪酮、毒死蜱、锐劲特、啶虫脒、敌敌畏等农药。虫态复杂的田块,宜选择两种对路药剂混用。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寸深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熏蒸,穗期防治宜采用手动喷雾器施药。

2、稻纵卷叶螟

(1)实施健身栽培。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虫性。

(2)保护利用天敌。水稻生长前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及卷叶螟绒茧蜂等天敌群落的建立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

(3)科学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防治时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防治可选用杀虫单(双)、Bt等药剂(选用生物农药Bt时,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五(3)代防治可选用锐劲特、毒死蜱等。

3、二化螟

(1)农业措施。4月下旬冬闲田及时翻耕并灌深水保持一周以上,杀灭二化螟幼虫及蛹,压低越冬基数。适当推迟水稻播期,避开和减轻主害代的为害。

(2)生态控螟。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

(3)药剂防治。一代以一季稻秧田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卵孵高峰期选用Bt及其复配剂或在1、2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杀虫单防治;二代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到10天后再补治一次,药剂选用锐劲特、阿维菌素复配剂。防治时注意不同类型农药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对无水田块,必须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

4、稻瘟病

(1)做好种子处理。水稻品种连续种植4-5年后,要及时更换。种子播种前用25%咪鲜胺或5.5%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2500-3000倍液浸种灭菌。

(2)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施,切忌偏施、迟施氮肥,适时适度烤田。

(3)大田药剂防治。防治苗瘟、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10%时施药防治1-2次;防治穗瘟,老病区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一周后再补治,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40%稻瘟灵等。

5、稻曲病

(1)选用抗病品种,如协优系列、D优527等。

(2)及时开展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前7-10天第一次施药,破口期再补治一次,药剂以选用井·蜡芽(10%真灵悬浮剂等)、井·烯唑(12%曲纹星可湿粉等)为主。

6、稻纹枯病

(1)科学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合理密植,浅水勤灌,适期晒田,降低田间湿度,以增强水稻抗倒、抗病能力。

(2)开展药剂防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达到防治指标即要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或20%粉剂。

(四)总体防治技术

1、水稻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恶苗病、苗稻瘟、立枯病;旱育苗床蝼蛄、蛴螬等。一是抓好种子处理环节;二是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准药剂,在移栽前3-5天用药,带药下田。

2、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穗瘟、稻曲病、稻纹枯病等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的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加强对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强督查和指导。要建立病虫发生防治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通报制度。

(二)加强病虫监测

我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种类多、周期长,突发性、暴发性特点明显。要建立健全乡镇测报网络,确保有技术人员在岗,认真按测报规范开展调查,大力推行病虫监测预报工作。

(三)加强防治技术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农网、明白纸、防治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果。

(四)积极推进重大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青壮劳力大量转移、农作物重大病虫暴发为害性强及防治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各乡(镇)要大力推进重大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植保公共服务水平和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切实解决农村千家万户治虫防病难问题。

(五)提供经费保障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列出经费用于农作物防灾减灾,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第三篇:县级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HS县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着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切实增强应急防控能力,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我县小麦、油菜高产稳产目标实现,保障国家粮油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二、防治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小麦、油菜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是:小麦纹枯病平均病茎率控制在10%以下,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平均病情指数控制在5以下,小麦赤霉病平均病穗率控制在5-8%以下,穗蚜平均百穗蚜量控制在800头以下;油菜菌核病病指防效达75%以上。通过推广病虫总体防治技术,改变对单个病虫进行单一防治的做法,使总体防治实施区小麦、油菜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大大降低病虫防治成本。

三、主要防控技术

(一)小麦病虫

1、防治策略

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种植小麦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科学药控抓关键。

2、主推技术.

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纹枯病重发区宜种植豫麦70、新麦18、邯6172等品种;赤霉病常发区宜种植皖麦43,扬麦l3、14、15,泛麦5号等品种;白粉病重发区宜种植泛麦5号,豫麦70,新麦18等品种。

推行适期播种,减轻病虫发生程度。纹枯病、白粉病、地下害虫重发区,小麦宜适期播种,减少病害冬前侵染,降低发病基数。

大力推行药剂拌种技术。在以小麦纹枯病、白粉病为主的重发区,推行杀菌剂拌种防病技术。地下害虫重发区推行杀虫、杀菌剂混拌技术。

推行半精量和宽行播种技术。采取半精量播种,控制密度,培植高光效群体;加强肥水管理,实施健身栽培。

总体防治技术。着力抓好播种期药剂拌种、小麦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3次总体防治。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麦蜘蛛。小麦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穗蚜(或其中之一,其它兼治)为主治对象,兼治白粉病、锈病、吸浆虫等,药剂可选用上述杀菌剂与杀虫剂混配。秋种时以防治纹枯病、地下害虫为重点,推行药剂拌种技术。.

(二)油菜菌核病

1、防治策略

以预测预报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药控为关键,全面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2、主推技术

油菜菌核病花期适时药控技术。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农作物病虫防治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加强对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领导,强化植保公共服务职能,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属地管理责任,成立相应指挥机构,因地制宜制定科学防治措施,并加强督查和指导。建立病虫发生防治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通报制度。

2、强化病虫监测预警

切实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健全乡镇测报网络,确保测报技术人员在岗,认真按测报规范开展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及时准确做出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同时,要密切注视其他病虫害的发展动态,适时发布发生与防治信息;大力推行病虫可视化预报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3、加强防治技术的宣传指导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农网、报纸、手机短信、语音电话、明白纸、防治现场会、科普赶集、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果。

4、积极推进重大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

实行病虫专业化防治是解决目前农村青壮劳力大量转移、农作物重大病虫暴发为害性强及防治技术要求高的有效途径,要大力推进重大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千家万户治虫防病难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植保公共服务水平和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

5、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化学防治是当前农作物病虫防治的关键措施,也是农作物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防治供药、用药的关键时期,农业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药市场监管,对辖区内农药市场要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确保农民朋友用上放心、安全、对路、优质、高效农药。

6、提供经费保障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午季农作物防灾减灾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第四篇: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着力建设重大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强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充分发挥植物保护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小麦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均控制在5%以内,棉花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7%以内,花生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6%以下。具体目标是: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15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纹枯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内;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内。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8%以内,小麦纹枯病病茎率控制在10%以内,穗蚜百穗蚜量控制在800头以内;玉米螟虫蛀茎株率控制在10%以内。棉叶螨红叶株率控制在10%以内。通过推广病虫总体防治技术,改变对单个病虫进行单一防治的做法,使总体防治实施区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大大降低病虫防治成本。油菜菌核病病指防效达75%以上,平均亩挽回菜籽损失15%以上。花生蛴螬每平方米控制在4头以下,茎腐病、褐斑病、青枯病病株率均控制在5%以下。玉米螟虫防治效果达85%以上。蝗虫防治效果平均达到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通过推行生态控蝗、生物治蝗 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左右,确保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的总体防蝗目标。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重大病虫害发生时,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发动,市农委牵头,组织、协调农资、财政、工商、质检、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做好物资、经费、市场检查和宣传等各项工作。市级成立防治工作指挥部,市农委负责同志任指挥长,委办公室、农业处、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科教处、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等有关处(站)长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植保站,具体负责与各部门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检查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等工作。为确保防治效果,市农委还将根据市政府的指示,成立市级督查组,对各县区的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本辖区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病虫发生防治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通报制度。

2、技术支撑

市、县(区)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建设与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确保测报技术人员在岗。加大测报方法的研究力度,认真按测报规范开展调查,努力提高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建立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要强化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基础、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集成组装,引导农民选用科学防治技术,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充分展示综合防治技术效果,提升农业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水平。

3、应急防控基础设施

今年我市仍将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购置植保机械的奖补政策,以促进植保专业 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整体防治水平和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各地要抓住机遇,及早筹措,加大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将农民合作组织和购机补贴等两项惠农奖补政策落到实处;依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帮扶、完善农民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市场引导,努力提高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水平,切实解决“一家一户防治难”的问题。相关技术部门要及时做好防治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培训工作,使之了解主要病虫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植保机械的使用及维护等专业技术,确保在重大病虫发生时能够及时展开大面积群防群治工作。

4、防治药剂供应

各地要提前制定重大病虫防治药剂的统一供应方案,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购药,统一防治。重大病虫发生时,植保部门负责确定药剂和使用技术,推荐药剂供应商;乡镇政府组织各村、组统一购药,按批发价格统一供给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依据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进行统一防治。

5、加大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

各地要积极争取有关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配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语音电话、农网、明白纸、防治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真正做到虫情及防治技术家喻户晓;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果。

6、应急防治经费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作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应急防治经费纳入有关财政应急保障预案体系中,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四、重大农作物病虫主要防控技术

(一)水稻病虫

1、防治策略

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大力推行预防控害和生态控害技术,维护稻田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精心组织开展专业化防治,坚持“预防秧田期,放宽分孽期,保护成穗期”的科学用药措施。

2、主推技术(1)生态控害技术

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栽培避螟技术;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等。

(2)总体防治技术

种子处理及秧田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生育中期、穗期总体防治技术。

(3)主要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

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等病虫害选择用药、控制用药及交替轮换用药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1)稻飞虱

①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食料和生存环境。

②保护利用天敌。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使稻田天敌建立强大的控害种群。

③抓好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15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孕穗期(大肚期)至齐穗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20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齐穗期以后为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药剂选用噻嗪酮、吡蚜酮、氟虫腈、毒死蜱、敌敌畏、敌敌畏等农药。虫态复杂的田块,宜选择两种对路药剂混用。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寸深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熏蒸,穗期防治宜采用手动喷雾器施药。各地在使用氟虫腈时要注意避免对蟹、虾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

(2)稻纵卷叶螟

①实施健身栽培。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虫性。

②保护利用天敌。水稻生长前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及卷叶螟绒茧蜂等天敌群落的建立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

③科学开展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防治时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防治可选用Bt、阿维菌素等药剂(选用生物农药Bt时,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五(3)代防治可选用丙溴磷、氟虫腈、甲维盐、阿维菌素、毒死蜱等。开展“康宽”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示范。

(3)螟虫

坚持以农业措施控螟为基础,科学用药,辅以生物防治的策略。化防中,二化螟坚持“一代普治早稻大田及一季稻秧田、二代主治一季稻大田”;三化螟坚持“三代主治单季晚稻白穗及双晚枯心”。

①压低越冬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上。

②推行栽培避螟,实行生态控螟。适当推迟水稻播期,避开和减轻主害代的为害。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开展性诱剂示范应用,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③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二化螟:一代以早稻大田和一季稻秧田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卵孵高峰期,大力倡导选用Bt制剂防治,或在1、2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杀虫单防治;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防治适期 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10天后再补治一次,药剂选用氟虫腈、阿维菌素复配剂;三代重点防治双季晚稻、迟熟一季稻,药剂选用三唑磷与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复配剂。三化螟:三代主治单双晚白穗,掌握一季稻破口期(当5-10%水稻破口露穗时)用药防治,药剂选用三唑磷与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复配剂。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对无水田块,必须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

(4)水稻条纹叶枯病

①加强虫情监测。在5月初,对稻区麦田、油菜田和冬闲田开展灰飞虱发生基数调查,重发区要做好灰飞虱带毒率测定,为开展麦田、秧田和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②清除田边杂草。灰飞虱重发区,早春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或开展灰飞虱防治,减少初始传毒媒介。

③重病区压“粳”扩“籼”。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粳糯稻重于籼稻的表现特性,提倡在上年偏重发生稻区压缩粳糯稻,扩种籼稻或推广种植盐稻8号、徐稻3号等抗病性较好的水稻品种。

④狠抓秧田防治。重病区秧田提倡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小麦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药剂选用毒死蜱加吡虫啉、吡蚜酮,重病区移栽前3-5天再补治一次。

⑤大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分别于灰飞虱第二、三代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药剂选用毒死蜱(或混灭威)加氟虫腈。

(5)稻曲病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协优系列、D优

527、秀水664等。②及时开展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前10天第一次施药,破口期再补治一次,药剂以选用戊唑醇(43%好力克悬浮剂等)、井〃蜡芽(10%真灵悬浮剂等)、井〃烯唑(12%曲纹星可湿粉等)为主。

(6)水稻纹枯病

①减少菌源。灌水耙田时,打捞被风吹到田边的“浪渣”,并带出田外,减少水稻纹枯病初始菌源。

②加强肥水管理。做好氮磷钾的合理配施,切忌偏施、迟施氮肥,适时适度烤田。

③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早稻孕穗期病丛率达20%、抽穗期病丛率达40%的田块,中、晚稻分蘖至拔节期病丛率达20%的田块,要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0%井冈霉素可湿粉、12.5%井〃蜡芽水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喷药,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第一次施药后7-10再补治一次。

(7)总体防治技术

为了减少农药使用数量,提高防治功效,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根据我市病虫的发生规律,应掌握在水稻播种至秧田期、破口期两个关键生育阶段,推广针对多靶标病虫,开展总体防治技术,达到控害、节本、增效、护益的目的。

①水稻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稻瘟病、干尖线虫病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一是抓好种子处理环节;二是根据病虫种类选准药剂,在移栽前3-5天用药,带药下田。

②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曲病等穗期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的效果。

(二)小麦病虫

1、防治策略

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种植小麦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科学药控抓关键。

2、主推技术

(1)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半精量播种和适期播种技术。(2)加强肥水管理,实施健身栽培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微肥的施用量,推广氮肥后移,适当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微肥的 7 施用量,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培育健壮植株,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土壤湿度大的地区春季做好清沟沥水,防止渍涝。

(3)天敌保护利用技术

重点保护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

(4)总体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总体防治重点抓好小麦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两个关键环节实施。

3、具体技术措施(1)小麦纹枯病

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加强重病田春季药剂防治。推广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可选用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公斤麦种分别用有效成分3克、6克;拌种药剂可选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或5%戊唑醇悬浮拌种剂,100公斤麦种用有效成分3克。小麦拔节初期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及时喷药,药剂选用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每亩有效成分9克),或250克/升丙环唑乳油(每亩有效成分9克),或33%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有效成分40克),或10%井〃蜡芽悬浮剂(每亩有效成分25克),选择上午有露水时喷药,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喷雾后隔一周再补喷一次。

(2)小麦蚜虫

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500头/百株,穗期8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雾防治。

(3)小麦赤霉病

麦田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做到雨过田干无积水。化防于小麦抽穗初花期,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如每亩用80%多菌灵超微粉50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克或40%多菌灵悬浮剂150毫升喷雾防治为好。机动弥雾机施药:每亩药液量14公斤;手动喷雾器喷雾:每亩药液量30公斤。

(4)小麦白粉病。春季病叶率达20%时,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乳油)每亩有效成分8克,或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乳油)每亩有效成分4克,或30%醚菌酯悬浮剂每亩有效成分10克,或20%三唑酮乳油每亩有效成分20克,喷雾防治,根据病情防治1-2次。2008年秋种时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方法同纹枯病,可推迟和减轻苗期发病。

(5)小麦条锈病。发现单片病叶,要立即摘除发病叶片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立即进行围歼防治,切实控制其蔓延。大田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重病田要进行二次喷药。

(6)麦蜘蛛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减少三类苗面积,创造不利于麦蜘蛛发生的环境条件。小麦返青后一旦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施药防治。可选用毒死蜱(40%毒死蜱乳油、40%乐斯本乳油),亩用有效成份2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7)总体防治技术。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麦蜘蛛,药剂可选用相关杀菌剂与克螨特混配。小麦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穗蚜(或其中之一,其它兼治)为主治对象,兼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粘虫等,药剂可选用上述杀菌剂与杀虫剂混配。药剂可选用相关杀菌剂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

(三)棉花病虫

1、防治策略

以健身栽培为基础,充分发挥棉株自身的抗性,保护和利用天敌,协调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

2、主推技术(1)生态控害技术

推广抗病虫品种;平衡施肥,适时排灌,全程化控,实施健身栽培,增强棉株自身抗性;加强田管,勤除草、整枝打杈、人工摘卵捉虫,减少虫源;保护和利用天敌。

(2)科学用药技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3)苗期、蕾花期、花铃期阶段性总体防治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盲蝽象。氮肥施用量过大,整枝打杈少,营养生长过旺的棉田,周围间作作物品种多或杂草多的棉田,附近有成片树林的棉田均列为棉盲蝽象防治的重点田块;连续阴雨天后及时到棉田巡查,百株成若虫达到3头时选用氟虫腈、毒死蜱、乙酰甲胺磷等对路农药防治,提倡大面积统一机防。

(2)棉蓟马。移栽前被害株率达5%,移栽后被害株率达20%时,选用啶虫脒、丁硫克百威、高含量吡虫啉等农药防治重点防治上部嫩叶背面和花。

(3)棉叶螨

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超过15%普治。防治药剂为哒螨灵、阿维菌素、克螨特类杀螨剂及其复配剂。

(4)棉蚜

防治的重点是伏蚜。

7、8月份百株上、中、下三个叶片蚜量10000头或者中、下部叶片显出发亮的小密点,要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吡虫啉类或啶虫脒等。

(5)棉铃虫

①生物防治。小麦、油菜收获后迟灭茬、留高茬,推迟作物离田时间,使天敌充分向棉株转移。棉蚜防治推迟到7月以后施药,以害养益,以益控害。

②化学防治。防治指标:Bt棉,二代百株低龄幼虫15-20头,三代百株低龄幼虫10-15头,四、五代百株低龄幼虫10头;非Bt棉,二代百株低龄幼虫10-15头,三代百株低龄幼虫5-10头,四、五代百株低龄幼虫10头。防治适期:Bt棉在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非Bt棉在卵孵高峰期防治,施药时间以下午4点以后为宜。用药种类:二代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或速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如灭多威)。三代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单剂或硫丹、辛硫磷、丙溴磷。

四、五代选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单剂或混配制剂轮换使用。转Bt棉田禁止使用Bt制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仅在3、4代棉铃虫发生期间使用1-2次。

(6)斜纹夜蛾。防治重点时段在7月中旬-9月中旬。防治指标为百株初孵群集幼虫1窝。防治适期在二龄幼虫分散前,选用氟铃脲、虫酰肼、毒死蜱、辛硫磷等对路农药在下午4时后施药。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轮换使用。注意棉田外寄主如大豆、山芋等作物斜纹夜蛾的防治,减少幼虫向棉田转移。

(7)枯萎病

合理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降低发病率。选择无病土制钵育苗,培育无病壮苗。苗床使用恶霉灵或福美双、敌克松消毒。生长期间田间初见病株时用黄腐酸盐、移栽灵、棉花枯萎净等灌根或喷雾,抑制病害发生。

(8)缺钾性生理病害。采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抗旱排涝,合理适时施肥、施足钾肥的防治措施,根据转基因抗虫棉对钾更为敏感的特点,适当增施钾肥,确保整个生育期钾肥施用量在30公斤以上。当出现缺钾症状时,采取开沟埋施或穴施的方式每亩施用氯化钾15公斤,同时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0.5公斤左右,进行叶面喷施补钾。

(9)总体防治技术

苗期:重点防治枯萎病和苗病、棉叶螨、盲蝽象、棉蓟马、小地老虎等。一是做好苗床土消毒,一叶一心期视天气和病情喷施杀菌剂;二是移栽前视虫情喷施杀虫杀螨剂;田间初见地老虎危害状时,及时喷施杀虫剂。

蕾期:重点防治枯萎病、盲蝽象、缺钾性生理性病害。枯萎病预防为主,雨后天气注意查治盲蝽象。花铃期:重点防治棉蓟马、棉叶螨、盲蝽象、棉铃虫、斜纹夜蛾、缺钾性生理性病害,8月中下旬注意防治铃病。根据田间发生量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农药,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

(四)油菜菌核病

1、防治策略

以预测预报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药控为关键,全面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2、主推技术

油菜菌核病花期适时药控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加强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油菜起苔前要清好畦沟、中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雨停沟干,以便及时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

(2)规范施药技术。切实把好药剂防治“三关”,即防治适期关、防治次数关和对路药剂关。一般发生年份,在油菜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时)进行防治;对于易感品种或在偏重发生年份,要在油菜盛花初期(主茎开花株率达95-100%、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30%),开始第一次用药防治,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防治。过早用药或施药次数不足对最终病情控制效果都不理想。防治药剂可用40%菌核净可湿粉100克或25%咪鲜胺乳油50毫升或50%腐霉利可湿粉75克或50%菌核〃福可湿粉100克或50%腐霉利可湿粉75克,机动喷雾器兑水30千克,手动喷雾器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

(五)花生蛴螬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药剂防治为重点。提倡轮作换茬,特别是水旱轮作。科学浇水施肥,适当控N,增施P、K,做到N、P、K合理施用,适时喷施多效唑和磷酸二氢钾,促使花生健壮生长,以提高花 生抗病虫能力。防治幼虫用土壤药剂处理,每亩可用35%辛硫磷胶囊剂200克拌种,或10%毒死蜱颗粒剂1500克或10%吡虫啉粉剂3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于犁后地面然后耘耙或随犁撒施于犁沟中;扎针期每亩可用48%乐斯本乳油200毫升大水量泼浇。

(六)玉米螟虫

1、防治策略。采取适期生物防治抓关键的技术策略。

2、具体技术措施。重点防治二代玉米螟和高粱条螟。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8000UI/毫克Bt可湿性粉剂3000克,或16000UI/毫克Bt可湿性粉剂1500克,或8000UI/微升Bt悬浮剂3000克,拌细沙后均匀灌心;也可用1.5%、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有效成分12克,拌细沙后灌心。

第五篇:黄冈市当前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情况通报专题

黄冈市当前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的防治情况

摘要:

今年我市农作物病虫害呈严重发生的态势,对我市农业正常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主要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种类多。多种害虫同时发生,多种虫态同时存在,多代交叉世代重叠,晚稻不仅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双重为害,同时又有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叠加为害,情况十分复杂。

二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量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量大。据市植保站8月下旬调查统计,稻飞虱田间虫量不断上升,最高田块达4000头/百蔸,四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虫量激增,亩蛾量最高田块达4000头,百蔸束叶苞最高达400个,将对迟熟二季晚稻造成严重危害。三是发生程度不平衡。白背飞虱迁入早、迁入峰次多、见虫面广,稻纵卷叶螟分布不均,以沿江稻区为主,发生重于北部中稻产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区域性强,给防治造成了困难。

四是新的危险性病虫发生为害风险加大。今年由于白背飞虱迁入早、为害重,由白背飞虱传毒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目前在我市部分县市已经发生为害,该病害发生隐蔽,一旦流行,防治极其困难,将对全市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新的病虫也在部分县市发生,对水稻生产危险性加大。

7月28-29日,全市上下大员上阵,全力以赴,再次掀起了病虫防治工作的高潮,病虫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浠水县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农业植保干部职工,汇同当地机防组织,顶酷暑、冒高温,在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开展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等病虫专业化防治,以示范促宣传,以技术保丰收;蕲春县通过举办病虫防治技术培训班、在县电视台推出滚动字幕和出动宣传车、维修和保养现有的3000多台机动喷雾器等措施,确保了病虫防控技术到位,提高了技术的到田到户率;团风县面对突发性重大病虫危害,加强监测防控,及时向上报告病情虫情,及时落实病虫防控资金30万元,及时组织开展防控战役,确保了病虫为害降到最低水平。

原文

黄冈市当前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情况通报

冈病虫防指[2011]6号

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情况通报

各县(市、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龙感湖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

今年我市农作物病虫害呈严重发生的态势,对我市农业正常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主要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种类多。多种害虫同时发生,多种虫态同时存在,多代交叉世代重叠,晚稻不仅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双重为害,同时又有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叠加为害,情况十分复杂。二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量大。据市植保站8月下旬调查统计,稻飞虱田间虫量不断上升,最高田块达4000头/百蔸,四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虫量激增,亩蛾量最高田块达4000头,百蔸束叶苞最高达400个,将对迟熟二季晚稻造成严重危害。三是发生程度不平衡。白背飞虱迁入早、迁入峰次多、见虫面广,稻纵卷叶螟分布不均,以沿江稻区为主,发生重于北部中稻产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区域性强,给防治造成了困难。四是新的危险性病虫发生为害风险加大。今年由于白背飞虱迁入早、为害重,由白背飞虱传毒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目前在我市部分县市已经发生为害,该病害发生隐蔽,一旦流行,防治极其困难,将对全市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新的病虫也在部分县市发生,对水稻生产危险性加大。

面对水稻病虫的严重发生态势,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组织开展防控战役。7月21日省政府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后,全市各地多措并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7月26日赵斌副省长到蕲春县对农业生产及病虫防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该县病虫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7月28-29日,在全市上半年农业形势分析座谈会上,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认真学习领会赵省长调研座谈会精神,会议要求各县市区要把病虫防治和秋播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上下大员上阵,全力以赴,再次掀起了病虫防治工作的高潮,病虫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浠水县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农业植保干部职工,汇同当地机防组

织,顶酷暑、冒高温,在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开展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等病虫专业化防治,以示范促宣传,以技术保丰收;蕲春县通过举办病虫防治技术培训班、在县电视台推出滚动字幕和出动宣传车、维修和保养现有的3000多台机动喷雾器等措施,确保了病虫防控技术到位,提高了技术的到田到户率;团风县面对突发性重大病虫危害,加强监测防控,及时向上报告病情虫情,及时落实病虫防控资金30万元,及时组织开展防控战役,确保了病虫为害降到最低水平。

尽管前段时间成绩可喜,但我们仍不能盲目乐观,目前来看,在具体的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地方干部精力分散,缺乏连续作战的精神。当前正值换届选举时期,部分地方干部精力不集中,对群众防治行动的发动组织不到位,对病虫防治工作有畏难厌战情绪,缺乏信心和决心。二是防治的“死角”仍然存在。由于缺劳力,缺技术,防治不及时,部分乡镇在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治中仍有不少“死角”,部分田块病虫为害严重,给病虫防治留下了隐患。三是信息和技术到户率仍待提高。由于留守种田的农民年纪过大,水平参差不齐,接受信息和技术的能力有限,造成病虫防治不及时,防治措施不到位,防治效果不理想。四是农药监督不严。一些地方对口农药供应不到位,假冒伪劣农药充斥市场,农药品种多乱杂的问题仍然存在。同时,个别农资经销商为牟取暴利,乱宣传、乱开方、乱配药,造成农民跟风跑,乱用药,防治效果大大打折。

进入9月份,我市又将面临新的一轮病虫发生高峰,不仅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双重为害,又有烟粉虱、三化螟、纹枯病、穗期综合症等病虫害叠加,特别是我市二季晚稻、迟熟一季晚稻面积大,“两迁”害虫回迁为害的风险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压低当前田间基数,将对中晚稻造成严重为害甚至出现毁灭性灾害。

为了顺利完成年初签订的病虫防治目标责任状的各项任务,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从现在开始,要全力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病虫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督办,真正把病虫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继续抓好病虫发生预测预报,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三是实行科学防治,确保防治效果。第一,要搞好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将防治技术宣传到位;第二,要指导农民选用对口农药,提高防治效果;第三,要把握好防治时期,即在8月底至9月初,要全面开展一次防治,切实压制四代基数,控制五代发生;四是要充分发挥植保机防服务组织的作用,全面推行统防统治,努力夺取“虫口夺粮”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主题词: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情况

抄 送:省病虫防治指挥部

黄冈市农作物病虫防治指挥部办公室

共印40份

通报2011年8月30日印发

下载2012年贵阳秋收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贵阳秋收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2006年内江市大春作物 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我市大春农作物病虫种类多、发生面积广、危害损失重,重发时可造成产量损失20-30%以上。为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任务,做好今......

    农作物病虫防治总结

    创先争优促业绩 示范推广求实效 2010年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2010年我站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我站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镇重大动物疫情防治预案(汇编)

    镇预防动物重大疫情工作 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我镇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

    重大动物疫病(口蹄疫、禽流感)是指已被国家列入的动物一类传染病和已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的a类传染病。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_方案计划 重大动物疫病(口蹄疫、禽流感)是指已被国家列入的动物一类传染病和已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的a类传染病。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

    有关杨树病虫无公害防治论文[本站推荐]

    论文关键词杨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摘要阐述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杨树烂皮病与杨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杨树产业发展。杨树是东海县最主要......

    水稻秧田期病虫防治意见

    病 虫 情 报 第八期 宜兴市植保植检站编印2014年5月29日水稻秧田期病虫防治意见 麦田一代灰飞虱虫量高,大螟、二化螟、水稻黑条矮缩有上升趋势。秧田期是防治灰飞虱、控制水......

    食用菌无害病虫防治新技术

    食用菌无害化病虫防治新技术 顾名思义,“无害化”即指的是在食用菌生产的全过程中,无论栽培户是采取的积极预防的用药体制,还是在病虫害发生之后,消极的用药剂治疗,其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