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

时间:2019-05-14 17:4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

第一篇: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一、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1)基本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领土分割完毕。(2)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难点)

第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背诵提点

资本主义整体而言在积极改善,也在积极改变一些形式,但2018年考研小伙伴只需要记住,资本主义只是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社会主义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经济全球化的考点,同学们重点拿下。2018年考研秋季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唯物史观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不适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义(新增考点)

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和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背诵提点

唯物史观经常考察社会基本矛盾,抓生产力,而不是别的,人民群众书写历史,所以历史由人民群众创作,由人民书写,马克思主义群众史纲,人民至上,毛中特,史纲,思修都是按照这个逻辑来书写。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意识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不仅反映现象,而且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背诵提点

唯物论是马原哲学的开篇交代,哲学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及两者的关系。

2018年考研小伙伴对于一和二只需要做单选和多选备考就可以,第三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一定要做材料分析题背诵,回答马原哲学经典“人与自然”话题。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剩余价值论

一、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难点)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意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4.剩余价值率:m′=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难点)

5.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难点)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6.生产自动化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背诵提点

剩余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最难的一个考点,也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出区别的一个点。2018年考研小伙伴重点掌握这个计算公式剩余价值率:m′=m/v。

三、资本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难点)

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住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趋势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四、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背诵提点

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就是剩余价值中最难懂的一个考点。2018年考研小伙伴重点掌握三者之间的区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会涉及单选和多项,但我们只考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危机,你懂的。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难点)

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基石。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背诵提点

2018年考研小伙伴重点拿下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别的主义,马克思发明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空想变成了科学。2018年考研小伙伴还要重点理解今天的中国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是我们全面总结升华出来的基本经验。六大原则匹配六大关键词——公有制、按劳分配、人与自然和谐、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共产主义。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认识论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由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所以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有两个:意识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人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之冠、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过程中主要有指导。解释和预见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灵感。它们在认识过程中起动力、诱导和激发的作用。

要求我们在看到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肴,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背诵提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认识论中最经典的哲学关系。2018年考研小伙伴一定要掌握人类认识的规律,从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五、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实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实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它是以往实践和认识已经达到的成果,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六、真理具体性原理

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七、真理与谬误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为: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其统一性表现为:第一,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第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他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背诵提点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认识论中最难懂的哲学关系。2018年考研小伙伴一定除了把这个吃透,还要把真理和谬误的转化关系理解到位。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生产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抛开一切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五种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现实的货币)(3)贮藏手段(足值的金银条块)(4)支付手段(买卖分离)(5)世界货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自由且自由得一无所有。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背诵提点

劳动价值论是马原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这个章节不难就是比较绕,总而言之,马原都绕。重点理解商品的两重性,劳动力价值的三个部分。2018年考研小伙伴可以放心了,马原的素材哲学就够了,这里解决单选和多选就行。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共产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难点)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背诵提点

2018年考研小伙伴对于共产主义已经审美疲劳了,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这个名词的教育,马克思论证的共产主义一定要记住和空想作出区别,马克思从人类历史规律中整理出全世界都要奔向共产主义,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一个社会。马克思从来不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做详细的描述,只要是详细的描述都是空想。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发达,人的精神境界提高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样的理想蓝图需要一辈又一辈的小伙伴去实现。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辩证法

一、联系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二、发展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2.〖方法论〗: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背诵提点

辩证法是马原哲学的重中之重,辩证法的两大特征,就是同学们的哲学“万精油”。只要出现了上述材料体现什么哲学原理,这两个特征就可以往上答。

2018年考研小伙伴把联系和发展的原理和方法论提出成自己的话也可以,只需要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出现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可。

三、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矛盾的动力原理——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作用

1.〖原理内容〗: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2.〖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使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三、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原理内容〗: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2、〖方法论〗: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重视内因,不能忽略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背诵提点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整个马原哲学中唯物辩证的核心之核心,所以特别重要,我们今天只分解第一部分。

2018年考研小伙伴重点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重点拿下这一组原理和方法论。

四、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五、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首先,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其次,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最后,共性和个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七、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分化从属作用的方面。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背诵提点

对立统一规律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和不平衡性原理是最广泛的应用。

2018年考研小伙伴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论。

九、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十、度

1.〖原理内容〗: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度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2.〖方法论〗:要坚持适度原则。

十一、辩证的否定观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背诵提点

量变与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之前老师分解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并称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2018年考研小伙伴一定要掌握量变与质变的方法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

第二篇:超赞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结构梳理

唯物辩证法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认为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普遍性方法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意义在于,它既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的分析矛盾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采取正确方针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原理,认为: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①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第一,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①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3)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认为:

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②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能够加速或者延缓甚至能够改变事物发展进程。

③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2.联系与发展

⑴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网上的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中介是事物普遍联系的环节和媒介。

⑶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方法论:(易考分析题)

应当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点,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观点“全面、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正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具体体现。

二、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⑴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而存在。

⑵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

方法论:(易考分析题)坚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如实的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既要了解它的过去,又要分析它的现在,预测其未来。也就是防止用静止的观点去看问题。⑵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与部分的存在互为条件,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理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二层基本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可以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

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方法论: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和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4.质量互变规律,认为:(1)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

方法论: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2)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认为:

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③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方法论: ①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③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5.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观认为:①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

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2)事物的发展过程: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6.五对范畴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易考分析题)

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2)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易考分析题)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

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辩证关系: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方法论:①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②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③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易考分析题)

①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

③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④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⑤原因与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方法论: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4)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表现在:

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②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理解可能性区分几种情况:

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

②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③要分清在多种可能性中,依照对人是否有利标准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辩证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应当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5)内容和形式

①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②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③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④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唯物认识论

1.真理观

⑴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规律的两重属性。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与有限性,从广度上说,真理有待于扩展,从深度上说,真理有待于深化,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之中有相对,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⑵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臆想的成分;真理的价值性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⑶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与特征;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是去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⑷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与谬误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真理的发展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认识论

⑷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感性认识丰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深度也是不同的;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实践。⑸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⑴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⑵实践与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⑶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

3.辩证思维方法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常识)、理性思维(思考)等能力。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奇异,动力作用;其二,诱导作用;其三,激发作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可以激发认识主体产生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①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②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③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方法论:第一,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到思维和工作中就成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1.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③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方法论: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要认识到规律的重要性,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

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找到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③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④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时间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2.整风线索

①1941-1945年,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知识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③1950年和1951年,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进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等的教育。1951年年底到1952年10月,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旨在惩治腐败,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篇:2016考研政治马原常用原理总结

2016考研政治马原常用原理总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巧掌握得再娴熟,没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打底,想得高分也只是痴人说梦,所以,在大概地讲解了考研政治中马原主观题的评分点和答题攻略以后,我们再把其中的常用原理做以概括性表述。

1、实践与认识主、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1、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2、真理和价值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

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四篇:2013政治考研资料马原总结

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单选、多选、分析)

1.联系范畴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范畴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产生就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

②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内部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体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3.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单选、多选、分析)

1.发展的原因—— 普遍联系即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①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4.发展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地位上——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意义上——①过程论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②过程论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性。

十二、科学的实践观(单选、多选)

1.实践的本质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①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直接现实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十三、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单选、多选、分析)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物质世界的两种形态 狭义的自然是指“天然自然”。广义的自然还包括 “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全部交往活动和关系的总体(即社会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基础的解读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①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

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了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超越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人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还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提供意识的内容和精神生活的对象。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的永恒主题 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不仅是“生态失衡”,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恩格斯、马克思)。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实践活动方式

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所造成的。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二者的规律是一致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因此,正确的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3.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其中,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实践形成三大领域)物质生产实践形成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社会关系实践形成政治生活领域,广义的科学实验(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形成了精神生活领域。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受制约性),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能动性)。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五篇: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超完整+完美排版)

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不得不记下的76个知识点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2)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19世纪末资本 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提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1840年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②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 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②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 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 的。⑥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阶级关系的变动。①地主阶级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一部分地主转化为资本家。②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 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③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5、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中法战争期间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法舰。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史纲复习最要的还是历史的脉络,考生在背诵的时候可以分时期结合来看。一定要记住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要结合做题。

6、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 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根本原 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7、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都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有:社会制度的****是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8、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组织翻译《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②魏源在 《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③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孙中山 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9、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①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②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 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2)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定都南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①《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天朝田 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②《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 义色彩的方案。

(4)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1856年9月,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⑤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和教训。①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最终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 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 结。②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 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0、洋务事业的兴办

时间: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目的: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内容:①兴办近代企业②建立新式海陆军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提示: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史纲复习最要的还是历史的脉络,考生在背诵的时候可以分时期结合来看。一定要记住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要结合做题。

1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①洋务派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②开办了一 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提示: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12、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提示: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3)百日维新。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光绪皇帝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1898年6月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提示: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①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维新派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4、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的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了《革命军》,号召人 民****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6、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2)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3)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17、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提示: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8、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0、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21、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1)封建军阀****统治的形成。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①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 的****统治。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方面来 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 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2、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深刻原因是:一方面,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2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提示: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24、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并不能救中国;革命实践离开了当时社会环境;当时许多领导人所使用的方法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25、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①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③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①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④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后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提示:五四时期的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领导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27、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等;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2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11月,上海党的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的大旗。

29、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30、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

提示:(1)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工作重点在发展工人运动方面。

3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①“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②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④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大革命的兴起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3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

国民政府进行了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的斗争;上海工人更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沉重的打击。

提示:(1)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1926年9月1日,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33、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1)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②主观原因: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大革命的后期放弃了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2)经验教训:①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②无产阶级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③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④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34、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5、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对峙局面。经过几番周折,实现了宁、汉合流。

(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和军事独裁统治。

提示:中国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也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提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7、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

提示: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38、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9、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讲授《实践论》《矛盾论》,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40、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确立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在1931年7月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发动华北事变

(2)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1932年,日军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上台,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938年12月,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投降日本。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4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4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

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同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福建事变。

43、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这就是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4、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45、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6、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是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47、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提示: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8、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①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②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③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49、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50、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1)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1939年10月,批评国民党的***的宪政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1941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创办了盟报《光明报》。

(2)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文化界提出“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

51、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1938年9月至11月,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①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③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3)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①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②实事求是是对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通俗而又生动的表述。

提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52、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提示:1945年4月至6月,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5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5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意义:①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基本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55、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国际: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国内: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56、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57、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人民性质的,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3)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后,国民党军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58、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与此同时,各战场陆续转入进攻,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59、土地革命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①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②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60、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45年底,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〇运动)。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6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实际上,中国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和人民共和国,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的力量存在。

62、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63、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6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65、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原因:①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2)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提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6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67、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打击投机倒把;统一全国财政。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68、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继续追剿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建立各级政府;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提示: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为了配合“三反”运动,1952年初,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了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等不法行为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即“五反”运动。

69、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提示: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70、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第一,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第二,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7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2、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2)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

73、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74、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通过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的性质)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7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954年1月,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开始时,主要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76、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下载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

    2015考研政治马原 三大规律总结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5考研政治马原 三大规律总结 1.质变量变规律 顾名思义,质变量变规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质变”和“量变”,要准确理解,还得把握好“质”与......

    2016考研政治 马原唯物论选择题集

    考研交流学习群【198233974】 考研政治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分析题,解答题,那么最基本,最容易拿分的就是选择题,下面中公考研政治辅导老师为2016备考的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唯物......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看图(五篇模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7考研政治马原凯程:看图 考研政治复习要把握科目框架和凯程之间的逻辑联系,认为大家通过逻辑图来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梳理,下文我们就通过图......

    2015考研政治 真题中的马原选择题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的马原选择题部分,包括4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分值共计12分。其中,单选题的第2题、第3题、第4题和多选题的第18题、第20题属于识记......

    2016考研政治 马原唯物论选择题集(5篇)

    考研交流学习群【198233974】 考研政治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分析题,解答题,那么最基本,最容易拿分的就是选择题,下面中公考研政治辅导老师为2016备考的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唯物......

    考研政治总结 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原篇

    【马原篇】唯物论和辩证法仍然是分析题的核心内容,尤其要掌握物质意识关系原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联系普遍性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矛盾......

    【考研政治】马原第七、八章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

    马原第七、八章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