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振兴乡村文化 守住文明之根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振兴乡村文化 守住文明之根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
振兴乡村文化需建设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文化发展载体,是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依。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愈发凸显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图书、报刊来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书籍内容陈旧,书籍的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贴近农民实际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农家书屋已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故而,应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筑牢根基。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的根脉需要传承,记忆需要留续,用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
第二篇: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文化兴乡村兴,文化强乡村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如何实现乡村文化兴盛?笔者理解,需要在“六乡”上下功夫。
守“乡土”,寄“乡愁”。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载体,城市和乡村相互依存、互动共生、不可偏废。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基本特征。相对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乡村更让人流连忘返的是独具韵味的乡村格调。离开了门前屋后的半亩方塘,离开了邻里乡亲的闲话桑麻,乡村就真正会变为“回不去的故乡”。推动乡村文化兴盛,一定要不离“乡土”、守护“乡土”。一方面,守护乡土文化之“形”。既保护利用好古镇古街、祠堂民宅、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村文化更多一点“泥土的芬芳”,更多一点“时光的味道”,成为人们乡愁的寄托。另一方面,守护乡土文化之“魂”。对农耕文明所孕育并长期存续于乡村社会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人们从中寻找到心灵的归依和精神的原乡。
乐“乡民”,淳“乡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而且要求更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积极适应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新变化,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他们书写、为他们抒情、为他们抒怀。要着眼“标准化均等化”,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尽可能多地嵌入乡村,融入生产生活,送到村民的“家门口”,成为村民的“家常饭”。要依托自然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让城里的人愿意来、让乡下的人留得住,实现就业和富民。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树“乡贤”,立“乡规”。乡贤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推进乡村文化兴盛,要注重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转化创新,延续传统乡村文脉,使之成为富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品牌,从而增强当地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要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在鼓励发动新乡贤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建立完善乡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引导他们在民间事务调解、监督与服务、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新时代新起点,只有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让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才能让乡村焕发生机和活力,让乡村更美丽、村民生活更美好,实现永续发展。
第三篇:乡村复兴 守住文明之根
乡村复兴 守住文明之根
总书记指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复兴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内生动力。这一进程不可能是迅即的,而是渐进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体现的是竞争力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身特色资源,走多元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内核。历史经验表明,农村的衰落、农民的外流很大程度上源于产业不振、经济不兴,所以必须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同时,“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必须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塑造与城市不同的特色农村生态景观;而乡村蕴含着社会经济变迁中的一切基因,是文化传承最大的载体,必须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重构承载乡愁记忆、充满文化内涵的精神家园。
二、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呈现的是意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世人描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被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写出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乡村最美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其田园意境。乡村和城市要各美其美,就要遵循发展规律,尊重农村习俗,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延续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
三、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凸显的是可持续
乡村不但要美丽,而且要宜居,更要有活力,只有这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乡村建设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现在,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乡村被小城镇掏空,小城镇又被中小城市边缘化,中小城市则在大城市面前失去了聚集优势资源的能力。乡村出现“空心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镇和乡村之间未能实现均衡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比较大,乡村失去吸引力,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
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取向,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可以预见,随着我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将加速向乡村回流,乡村独特禀赋的作用将在新一轮发展中愈加彰显,乡村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复兴。
第四篇:2018遴选策论文:乡村建设要守住“根”留住“魂”涵养“神”
2018遴选策论文:乡村建设要守住“根”留住“魂”涵养“神”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村发展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从《御书屯田三事跋》:“若三子者,知重本务农,使民无艰食。”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不彰显着农村在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体现了开展乡村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感。
乡村建设需保持乡村风格的原汁原味,守住历史沉淀之“根”。《马向阳下乡记》这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乡村建设时需要铲掉槐树村村委会门口的那颗有百年历史的老槐树,村民们挡在了老槐树前,一位老婆婆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走到老槐树前说到:“这颗老槐树是我们槐树村的根,承载着我们这些老一辈人的记忆,不能铲掉啊!”。古树、古建筑、古楼牌是农村群众的记忆依托所在,是承载着村民们乡愁情感的归依,亦是农耕文化的历史沉淀之根基,保持农村应有的农耕文化风貌是尊重群众意愿的为民之举,这就要各机关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推动乡村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保持乡村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不宜片面地追求“高大上”的花园洋房式建筑,一味地进行破旧立新建设,而使得乡村建筑风格失去了其独有的韵味与魅力。
乡村建设需推动村落风貌的环境优化,留住绿水青山之“魂”。乡村建设首要的就是乡村风貌建设,农村有句俗语“要想凤来栖,得有好面皮”,乡村风貌就是那张引凤来栖的“面皮”,“脏乱差”的村落环境只会使得无人愿意立足,而“梨园常青树,桑田春鸟
中公教育
鸣”的理想村落环境,则能吸引资金注入、人才回流,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地推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注重村庄绿化水平,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发展理念,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提升经济发展,倡导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良好院落环境,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要求。
乡村建设需立足于精神文化领域建设,涵养美丽乡村之“神”。美丽乡村建设既要立足于“硬件”方面的建设完善,也要着手于“软件”方面的发展,这里的“软件”是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领域,就需各级党组织开拓创新,明确权责,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宣扬党的先进理论与指导思想,创新文化宣传模式,组织文化下乡、百姓大舞台、能人讲堂、党的重要方针政策精神宣讲、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等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领域,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要知悉精神文化领域建设引发的“蝴蝶效应”,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补充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形成民风淳朴、道德高尚的新农村精神风貌。
“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美丽乡村建设是响应农民群众的殷殷期盼与心念所系的务实之举,亦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各级党组织的为民之心,广大党员干部需结合实际,考察实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科学全面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中公教育
第五篇: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打造一支包括回流的乡村本土人才在内的“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人才是关键。实践表明,当前一些贫困地区在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人才匮乏。贫困地区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害怕失败,如果身边缺少看得见、学得来的成功榜样,就难以从“等靠要”观念和“不敢出手”的担忧中走出来。乡村本土人才是贫困地区群众身边的榜样,与当地有比较紧密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有与家乡群众比较亲近的天然优势,在家乡群众中有一定的带动力和号召力,容易得到家乡群众的欢迎和信任。因此,发挥回流的乡村本土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利于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动能。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需要加强相关机制建设,集众智、汇众力,让乡村本土人才真正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撑。
增强乡村本土人才服务家乡的自觉。以乡情为桥梁、政策为引领、激励为导向,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鼓励支持乡村本土人才回流,使其既为建设家乡、脱贫攻坚贡献才智,又获得更好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应增强在外的乡村本土人才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他们回报桑梓的热情。宣传好家乡经济发展规划、创业优惠政策、返乡创业项目和发展前景等,帮助乡村本土人才算好“亲情账”和“经济账”。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创业先进典型宣传,既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又增强其荣誉感,激励其发扬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立健全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机制。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其返乡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比如,建立乡村本土人才资源库。针对外出人才分布散、查找难的实际,建立乡村本土人才工作组,开展在外乡村本土人才资源专项调查,建立乡村本土人才储备库。再如,建立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推进机制。分层次、分领域定期开展“在外人才故乡行”“家乡要脱贫、我能做些啥”等助推活动。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把扶持创业作为吸引乡村本土人
才回流的重要手段,结合农业现代化建设,统筹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制定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创业扶持计划,并从土地流转、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创业支持。
建立健全乡村本土人才服务管理机制。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要注重营造选贤任能的环境,健全服务管理机制,为真正助力脱贫攻坚、想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的回流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安排专人担任联络员,帮助回流创业人员选准投资方向,并在创业咨询和项目策划等方面提供支持。再如,建立相应的表彰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乡村本土人才予以表彰奖励,推荐贡献较大的回流人才参加评先选优活动,使他们在事业发展上有前途、在社会上有影响,努力形成人才愿留下、想创业、创成业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10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