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科学发展看河南协调发展路更宽

时间:2019-05-14 17:3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科学发展看河南协调发展路更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科学发展看河南协调发展路更宽》。

第一篇:2009科学发展看河南协调发展路更宽

科学发展看河南协调发展路更宽

一边是经济社会的连年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全省生产总值每年增幅均达到14%,经济总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5位,2006年、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连续跨上1.24万亿元、1.5万亿元两大台阶,稳居中部首位;一边是粮食产量的逐年稳步提高——总产量4年连创新高,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今年夏粮总产又在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亿斤——

悄然崛起的河南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始终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树立农业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地位,走出了一条不以削弱农业为代价的科学发展之路。

两篇文章一起做

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大江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当时,河南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工业发展的程度上,没有高速发展的工业,“古、土、穷”一度成为河南的代名词;另一方面,粮价低、农业比较效益差,也使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陷入了“河南河南何其难”的境地。

面对要工业还是要农业这个看似“鱼和熊掌”的矛盾,历任河南省的决策者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河南要“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

“八五”期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两道难题(工业化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一起解”,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

“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后,河南在强农兴工道路上更上层楼。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明确提出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为先导,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进程。

以2006年省八次党代会为标志,河南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在强工兴农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现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多个场合强调,“无论什么时候,河南都要紧抓粮食生产不动摇,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要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次次重大的抉择,始终贯穿一条不变的“红线”——工农业协调发展。正是这条“红线”,让河南的发展始终步履矫健。

牢记肩上的责任

河南用占全国十五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今年的夏粮总产更是占到了全国夏粮四分之一。不仅解决了自身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为国家提供300亿斤的商品粮,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肩上的这份责任,河南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坚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农业的基础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河南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省连续9年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2004年年底,河南在全国率先宣布提前一年免征农业税;2005年9月开始,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河南3个月分流安置了14万名乡镇干部;2006年4月,徐光春在许昌县苏桥镇禄马村面对乡亲们当场承诺,各项惠农补贴“一分钱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户也不能漏掉”。

从2004年—2007年,河南累计总投资198591万元,共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193个;“十五”以来,河南共投资32358万元建设了新乡、周口等5个大型商品粮基地;2007年河南用于增加惠农补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农业方面的支出达到153.5亿元。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7项补贴总计达45.9亿元。

同时,河南不断强化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机耕深耕、种子包衣、配方施肥、旱作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达6.25亿亩以上,到2006年底,全省累计投资43.39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45万亩。目前,农业科技发展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8%。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粮食产量从400多亿斤到跨上1000亿斤的新台阶,翻了一番半。特别是近20年来,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河南,夏粮产量连续跨越了三个大台阶,从1984年的300亿斤到今年的600亿斤,中间三个100亿斤的跨越,分别用了12年、8年、4年,时间跨度的不断缩短,充分反映了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

协调发展路更宽

河南省委、省政府认为,不能片面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部分工业作为工业化,而应将工业化看做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

如今,在古老的中原大地,工业的振兴极大提高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能力,河南财政投向“三农”的资金大量增加。2007年,各级财政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突破400亿元,其中省本级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专款增长15%以上;自2004年开始,河南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3亿元,以24个粮食总产量高、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产粮大县为重点,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2008年7月28日,河南省又宣布用1000万元启动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

58、郑麦366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玉米等农作物的新品种产业化科技专项也将随后启动。

河南农业生产随着工业文明的长足进步“腰杆越来越硬”,机械化耕作、基地化种植、企业化经营、科技化提升已成为显著特点;同时,广阔的农村腹地也为河南工业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原料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目前,在国内市场,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双汇”;同时,郑州三全汤圆、思念速冻水饺以及神象、金苑面粉和挂面,鹤壁大用肉鸡……一大批食品名牌已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200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3亿元,居全省工业各行业之首,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在全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一个产业,河南这个农业大省也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的深刻嬗变。

从农业大省到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再到新兴工业大省、有影响的文化大省,河南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体现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巨大威力。目前,河南全省上下正在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来源:光明日报)

传统农业大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益探索

——河南省工农业协调发展模式的调查

地处我国中部的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河南各级党委和政府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探索“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农业地区工农业协调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主 要 成 就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河南GDP总量162.9亿元,列全国第9位,2007年达到15058亿元,列全国第5位。人均GDP1978年为231元,2007年达到16060元,增长69.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71.79亿元,2007年为4598亿元,增长64倍;进出口总额1978年为1.18亿美元,2007年为128亿美元,增长108倍;财政收入1978年为33.73亿元(老口径),2007年为861.5亿元,增长25.5倍。

“三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总产接连迈上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三个台阶,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粮食总产占全国的1/10强,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粮食转化、蔬菜种植和畜牧业、水产业的发展。概括起来说,河南“三农”工作取得三大历史性成果:走出了一条在加强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改变了面貌,农业增强了实力,农民得到了实惠。

工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河南工业基础薄弱,1978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仅为3.7%,居全国第12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工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07年河南工业增加值突破7500亿元,跃居全国第5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438亿元,居全国第6位,实现利润1959亿元,居全国第4位。进入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近1500家,居全国第6位。2007年全部工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2%,河南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9.8∶42.6∶17.6,变为2007年的15.7∶55.0∶29.3;工业内部结构正在逐步从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以一般加工和技术密集加工工业的高加工度化转变,加工工业比重2006年达到34.49%,呈上升态势。就业结构显著变化,2006年全省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为53.3∶23.6∶23.1,2000年以后的6年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0.7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改善,200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为38.2%,2007年突破60%,与2002年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减少60%,而资产总额增长63%,利税增长2.2倍。

基 本 经 验

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为前提。河南上下在为实现中原崛起而奋斗中十分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做到:一是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土地。河南规定,国家下达的用地指标主要用于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从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和盘活存量用地中解决。2006年以来,仅省国土资源厅就通过项目预审卡掉了35个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拟建项目,节约土地1.5万亩,通过开展农村空心村、黏土砖瓦窑、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新增耕地78万亩。二是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河南在2005年率先免除农业税基础上,又实行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七项补贴。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整合支农资金集中投向24个产粮大县,2007年核心产区粮食增量占到全省增量的80%。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积极推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以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为目标。一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决策,提出“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以2006年省八次党代会为标志,河南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在强工兴农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另一方面,坚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两大问题一起解,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强力推进火电、建材、有色、钢铁、煤炭、化工、造纸、皮革等高耗能、高排放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设备,突出抓好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使火电行业“上大压小”和脱硫设施建设、水泥行业淘汰机立窑水泥、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建设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环境质量逐步好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大大增强。

以培育涉农支柱产业为重点。一是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励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和小麦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列为发展目标,千方百计拉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挖掘农产品增值潜力,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二是创造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拓宽粮食产销渠道,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帮助和扶持。目前,双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华英集团年加工肉鸭能力居世界第一,“思念”速冻食品进入沃尔玛全球采购系统,“大用”、“永达”成为麦当劳、肯德基的主要供应商。

以科技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支撑。以郑麦9023、新麦

18、周麦18等为主的10个小麦优质高产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麦播面积的80%以上,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全省共有110个县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不仅培养了地力,而且节省了肥料的投入。全省有66个县实施了科技入户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目前,科技对河南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已分别达45%和40%。小麦平均亩产已从1949年的85斤增加到2007年的774.6斤。河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同样依靠科技。双汇集团坚持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肉类加工业,高起点培育研发队伍,使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双汇的产品已由单一产品发展到600多种肉制品、200多种冷鲜肉和相关产品。科技在支撑河南食品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这个农业大省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深刻变革。以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为保证。首先,把特色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通过加快优质专用特用玉米、优质棉花等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带动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初步建成了豫北豫西优质强筋小麦、豫南优质弱筋小麦等生产基地。其次,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带,实现工农业动态协调。在推动农业区域分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河南以优质农产品和畜产品核心生产区为依托,引导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中,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产业带。再次,坚持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利用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以“大市场、大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农业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顺畅流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粮食批发市场和商品期货交易所,组织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放式的信息网络,促进工农业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顺畅流动。

几 点 启 示

必须深化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只把农业简单地看成“吃饭产业”,将农业功能单一化,事实上,农业和农村除了提供国家需要的农产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外,在推进工业化、缓解能源危机、推动以生物质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革命、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发挥着重要功能。农业不只是一种产业形态,还能以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等产业形态,将传统的农业与二、三产业间被割裂的联系重新联结起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会越来越小,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日益上升。

必须兼顾工业化和保护耕地两大目标。河南连续九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通过土地整理等途径进行保护、开发,实现耕地占补的动态平衡。要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指导方针,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用地、文明用地、集约用地,推进“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必须用新的眼光审视发展工业与维护农业的关系。河南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可以与农业现代化并行不悖,彼此兼顾。依据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化,势必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相互联动的依存关系。现代农业发展好了,不仅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而优质的原料支撑,而且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广阔的市场;同时,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反过来也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装备支撑和财力支持。

必须创新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在粮食生产的投入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科技创新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此外,还须加大对传统农区的财政支持和对中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扶持力度,不断夯实农区农业基础,增强新型工业化发展动力。

(成员:孔玉芳 陈怀鹏 黄亮宜 王喜成 陈明星 张西立;执笔:喻新安)

坚持强农兴工 河南粮食总产再超千亿斤纪实之四

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助推我省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一边是粮食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连续4年超千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一边是工业兴旺发达,经济总量连年攀升并跃上全国第5的位置,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曾经“古、土、穷”的河南,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中原崛起进程中,河南不仅没有削弱或牺牲农业,而是使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牢固,走出了一条强农兴工、工农并举、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

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通常是一对矛盾。一般情况下,农业过重会影响工业发展,强调工业往往造成农业萎缩。对河南这样一个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传统农业省份,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既是双重任务,又是两难选择。

无粮不稳,而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早在上世纪90年代,河南的决策层便深深认识到,工业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必经阶段,也是河南实现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然而,农业作为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一个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全国人口大省来说,放弃和牺牲农业而发展工业,一是不符合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省情实际,二是一旦农业和粮食出现问题,势必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不利影响,危及到国家大局和全省的稳定。

就工业化、城镇化和粮食生产的关系,省委书记徐光春曾经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根据力学原理,与两根支柱、四根支柱相比较,三根支柱最稳定也最牢固。所谓的“三足鼎立”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立足河南省情,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粮食生产,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牢固基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今年多发的自然灾害等特殊生产形势,省委、省政府极端重视粮食生产。徐光春书记多次强调,河南是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的崛起与其他省份特别是与沿海省份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我们必须在搞好“三农”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崛起。如果粮食问题搞不好,粮食不能丰收,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会受影响,作为河南省最大的支柱性产业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就会削弱中原崛起的基础,影响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加快中原崛起的斗志和热情。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也多次指出,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是我们应尽的政治责任;稳定粮食增产也是我省应对金融危机、做好“三保”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基础。无论从国家大局出发还是从河南发展出发,都必须确保粮食稳定增产,须臾不可放松。

有专家评论,是省委、省政府胸怀全局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为我省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两篇文章”联起做,“两幅画卷”一起绘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河南的工业化之路该如何起步、如何走?

上世纪90年代,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作出了“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振兴河南经济”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并连续在3个五年计划中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八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围绕“一高一低”(即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战略目标,提出“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和“两道难题(工业化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一起解”,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

进入新世纪后,我省在强农兴工道路上更上层楼,明确提出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为先导,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进程。

以2006年省八次党代会为标志,我省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在强工兴农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省委、省政府提出,在推进中原崛起进程中,必须更好地统筹“三化”进程,抓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为城镇化提供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抓好城镇化这个载体,为工业化提供平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抓牢农业现代化这个基础,为工业化、城镇化夯实根基。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食品工业,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做世界的“餐桌”。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我省按照以工促农、统筹城乡的要求,毫不动摇地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继2005年在全国率先免征农业税后,我省又实行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7项补贴。在省委、省政府每年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中,大部分涉及“三农”。仅今年,省财政15项惠农补贴预计总额达120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兑现78亿元。

真金白银的惠农政策使农民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粮食生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粮食播种面积由2004年的1.35亿亩增加到2008年的1.44亿亩,年均增长200多万亩,为粮食产量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们认为,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手做、城市农村“两幅画卷”一起绘,一次次重大的抉择,始终贯穿一条不变的“红线”——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正是这条“红线”,让河南的发展始终步履矫健,形成了今天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大支柱”相互支撑、共同顶托中原崛起的良好局面。

强农兴工,实现工业农业“共赢”

金秋,满载丰收的喜悦。

粮食在大灾之年再获丰收,总产有望达1078亿斤,较上年增产5亿斤,实现了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开门红”。

一份刚刚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大背景下,我省经济开始企稳回升。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456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全年有望实现10%的增长目标。

两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是我省工农协调发展的又一有力证明。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省粮食单产实现了从中低产向高产的跨越,人均粮食占有量突破1000斤,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养活了占全国1/13的人口,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近5年来,我省仅向省外输出原粮就达1150亿斤,比河南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还要多,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围绕农业上工业,我省食品工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2644家,实现增加值1043.3亿元,比2005年增长1.35倍,总量稳居全国第2位,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14.3%,是全省最大的支柱产业。

目前,“双汇”火腿肠、“思念”水饺均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三全凌”汤圆占到60%以上,全国30%的方便面产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90%的半成品原料也来自河南。“河南造”食品遍布全球。

食品工业蓬勃发展,助推我省经济“蛋糕”越做越大。30年来全省生产总值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05年,我省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5万亿元,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到全国第5位。去年达到1.84万亿元,今年有望跨入“两万亿俱乐部”。

在工业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以年均13.7%的速度递增。其中,2001年~2008年年均增长15.9%。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9546.08亿元。

从农业大省到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再到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体现着工农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巨大威力。

大灾之年的丰收带来了更多喜悦,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保跨越式发展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提振了战胜危机、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如今,全省上下正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扎实推进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以进一步探索走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共赢的崛起之路。(记者 李晓玮 田宜龙)2009-10-31 10:12:35 来源:河南日报

以改革发展促工业强 依靠产业化助农业兴

(2005-05-29 11:33:11)工业强、农业兴是河南经济腾飞的两翼。5月23日至25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带着他对强工兴农的思考,轻车简从到南阳、平顶山调研。他强调,新形势下,要以改革、发展、安全、和谐为着力点,推进河南省企业不断取得新成效、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

以改革、发展、安全、和谐促企业再上新台阶

平顶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目前已发展成为以能源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化工综合发展的工业城市,拥有平煤、神马、天鹰等一批知名企业。

初夏的鹰城,清风徐徐。在平顶山,徐光春深入企业工矿、车间班组,与企业领导、工人师傅亲切交流,认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与大家共同探讨企业改革发展大计。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进入全国500强的煤炭企业,平煤集团已经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调研中,徐光春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平煤集团为我国和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作为我国特大型煤炭企业和河南省煤炭企业的龙头老大,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都对平煤的发展寄予厚望,目前煤炭生产形势较好,要以此为契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紧抓住“改革、发展、安全、和谐”这四个关键环节,推动企业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光春强调,第一要抓好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抓好改革,一要推进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要大力实行股份制,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只有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激活企业的内在活力,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大胆的改组改造,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充分发挥经理班子的作用,其核心是使董事会对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民主决策,这样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保证,现代产权制度改革也不可能成功。三要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煤矿企业是艰苦的行业,也是贡献很大的行业,煤矿职工从事的是艰苦的工作,也是危险的工作,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分配体系和激励机制,使他们不断从企业的发展中得到切切实实的利益,发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四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新形势下,要改进领导方法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第二要抓好发展。发展是企业之本。新的历史条件下,煤炭行业要加快发展,就要彻底改变只重视煤炭开采,不重煤炭综合开发的局面,既要搞好煤炭采选业,更要深入搞好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使煤炭行业潜在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由原煤派生出来的煤电、煤焦和煤化工三条煤炭生产的新产业链也是煤炭行业新的增长点。煤电开发是能够直接见效益的产业,也来得最快,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利用丰富的煤矿资源,采取多种形式使我省煤矿直接进入电力行业,推动煤电产业的发展,不断降低电力成本,提高效益。煤焦和煤化工也都是附加值很高、前景比较广阔的产业,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还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力争取得大发展。所以要千方百计地搞好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

第三要抓好安全。安全工作就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首先要靠思想抓安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使安全的观念深入到每一名职工心中,切实提高他们在安全方面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二要靠制度抓安全,要根据煤炭生产中每一个岗位的实际,制定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安全方面出了问题,不管事故大小,都要严肃处理。三要靠技术抓安全,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控制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四要靠投入抓安全,要加大投入,把足够的资金放在矿上,采用先进的生产设施,千方百计用新技术、新装备武装煤炭行业,为安全生产创造可靠的保证。

第四要抓好和谐。和谐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推进工作的手段,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充满活力的和谐的环境,建立起安定有序的和谐的关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方方面面的作用,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做好稳定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徐光春殷切希望平煤集团加快发展,早日成为安全小康矿区、成为全国百强企业。

徐光春指出,平顶山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工业,将来的希望也在工业,要围绕资源大做文章、做大文章,不断调整工业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河南的工业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靠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 南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也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传统农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

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是河南省最富冲击力的良种品牌。在南阳黄牛科技中心,徐光春认真了解了产品的开发和经营情况。他风趣地说,你们要抓住牛不放,依靠品牌,做大做强。牵牛要牵牛鼻子,要做大做强,关键是必须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关键是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思路和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运用“基地+公司+农户”的有效组织经营形式,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优化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争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著名、驰名品牌,依靠龙头企业带动,进一步提高农业优势产业的规模效益,并围绕原料的深加工、精加工不断开发后续产品,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天冠集团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是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工程和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标志性项目。听说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转化小麦等105万吨,实现农业销售11亿元,减少财政补贴2亿多元,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减补、企业增效的多重经济效果,徐光春非常高兴地说,这就是加大粮食转化力度,以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好路子。以粮、棉、畜、药、林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为原料来发展,是南阳工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南阳要集中力量依托优质农产品原料,加大相关工业基地的建设,加快农业大市工业化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

徐光春说,南阳是传统农业大区,希望南阳能够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率先探索出农业大市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新路子,由农业大市变为农业强市,为全省的农业产业化创造经验,为中原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调研中,徐光春还先后考察了乐凯集团二胶厂、娃哈哈食品公司、南棉集团、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神马集团、平高东芝、平顶山工程学院、平顶山新区等。

河南:工农协调发展 步入崛起之路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4-11 发表评论>> 一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粮食产量稳居全国首位,肉蛋奶产量居全国前列的传统农业大省;一个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效益质量大幅提高的新兴工业大省——河南,工农协调发展,奋力奔跑在中部崛起前列。

在河南采访的三天时间里,“中部崛起之路”采访团记者们疑问最多、感受最深的无疑是,传统农业大省河南是如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走上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又是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和加强的?

“工农协调发展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在接受采访团采访时表示,在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促进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同时,河南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诚如此。为了强化工业“软肋”,近年来,河南上下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推动铝工业、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等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壮大规模的同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

辛勤汗水结成累累硕果: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7508.3亿元,跃居全国第5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9%,工业总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作为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

在工业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河南没有忘“本”。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续9年实现占补平衡,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亿亩以上,牛、羊饲养量保持全国前三。

与此同时,对农业的投入也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从2005年起,河南连续三年集中农业开发资金的70%,重点支持24个产粮大县,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同时,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40个畜牧业重点县市加快发展。

不懈努力换来年年丰产:全省粮食产量连续4年创新高,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2007年更是达到了1049亿斤。同期,肉、蛋、奶产量也分别达到818万吨、440万吨和215万吨,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3位和第7位。

河南的决策者们清醒地意识到,粮食生产属土地资源密集型产业,从长远看,河南人多地少,在国际市场交换中不具有比较优势。只有依托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才能做到既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又可以把土地密集型产业的劣势转换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快农区工业化进程。

思路决定出路。沿着这一思路,河南用工业化发展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把车间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养殖场户。双汇、天冠、莲花、华英、三全、思念、科迪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叫得响品牌,纷纷在这条大道上成长壮大起来。

而今,河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了3918家,粮食、肉类加工能力分别达到了3450万吨、578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速冻食品、方便面、肉制品、调味品等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同样在全国“封冠”。河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跃居全国第二。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业基础地位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工农相互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河南趟出的这条路子,对同属中部、省情相仿的其他五省而言,借鉴意义,十分重要。”“中部崛起之路”采访团安徽电台记者马骏说。

第二篇:看科学发展,与信仰对话

看科学发展,与信仰对话,共迎十八大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科学发展的新成就,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理想信念,根据《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于场校园报告会”活动的通知》精神,院团委决定组织展开“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校园报告会”活动。

此次,我们的活动主题为“看科学发展,与信仰对话”。为此,学校也做了一系列的活动。10月24日,在电教室开展“实践归来话成就,青春喜迎十八大”的大学生“科学发展新成就”报告会,各系组织参加暑假社会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代表与一、二年级分享社会实践经历与体会,汇报实践成果,展示实践中了解到的各地推动科学发展的成就和案例,阐述当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2012年10月底至11月,学院将会对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解读党团只是理论,营造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良好氛围。增强团员服务意识,激发团学组织的活力,提高团学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开展“信仰指引人生路,青春共语十八大”的主题报告会。2012年10月至12月,各班团支部以班级板报、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重点向学生推荐经典理论书籍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理论文章,并给予推荐点评。在全院范围掀起开展以研读中外马克思主义经典名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读书类活动。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们要把握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式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整体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优秀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方远丹

第三篇:科学发展铺就基层科普辉煌路

科学发展铺就基层科普辉煌路

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宁阳县科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5年全面完成“科普村村通”建设,全县560个村每个村都有了科普宣传栏;2006年在全县12个乡镇完成“站、员、栏”建设;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县科协被授予集体三等功;2008年7月被省科协确定为“全省科普惠农示范县”。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们会发现科普工作的开展走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作重心的转变,使科普工作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人员老化,经费困难,更加剧了工作的困难。在困境中,科普工作人员迎难而上,在中国科协领导下,在艰难的摸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普发展道路。

付出才有收获,耕耘才会结硕果。宁阳的科普工作者致力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苦干加巧干,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在“科普村村通”建设中,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带领施工人员起早贪黑,挨个村选点安装,做到560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一个不落,真正实现了“科普村村通”。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站员栏”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活动室相结合,实现了“三个一”,即一块阵地、一套设施、一块牌子,完善了科普教育网络,促进了乡镇科协和村科普站等农村科普组织的发展。积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四个纳入、两个制定”的工作措施,即: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 入业绩考核、科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政策法规、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大力开展“科普惠农”示范工程,严格“科普惠农”专项资金的监督考核和追踪问效,对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择优扶持。

艰苦工作得来的成果,需要规范的制度来养护,才能获得丰收。在认真学习上级科协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宁阳县制定了《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活动站标准》、《关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通知》、《“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全县乡镇、村科普站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较好地解决了科普工作体制机制、方针政策、阶段目标、重点任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完善了工作制度,落实了经费保障,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使上下联系进一步畅通。比如:在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上,明确了的“十二个有”标准:有规模,有科技含量,有发展后劲,有生产基地,有能人带头,有标准版面,有工作计划,有工作总结,有档案资料,有科协实际参与,有依法登记、规范管理、注重效益的运作机制,有省、市、县三级科协的表彰奖励。在“站员栏”建设上明确了“十个有”标准:有门牌、有制度、有电教设备、有光盘、有图书、有科普工作计划、有工作总结、有示范项目、有效益评估、有档案材料。

五年来宁阳科普工作的发展,是全国科普工作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科普工作科学发展历程。建“科普村村通”宣传栏是基础,“站员栏”建设是进一步展开,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计划的实施是科普工作的全面推进,科普惠农工作的开展则使实用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得 到了有效引进和推广,直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致富能力,实现了典型带动,助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从“科普村村通”宣传栏建设到“站员栏”建设的完成,到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的实施,再到科普惠农项目的扶持,是科普工作由面到点,由广泛宣传到具体扶持,逐步落实到基层农村协会、生产基地的科学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高,科协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也将进一步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

宁阳县科协 董荐 身份证号码***09X 通信地址 宁阳县科协

邮政编码 271400 联系电话 6345783 电子邮箱 nyxkx@126.com 3

第四篇:赵克志把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之路走得更宽更快更有成效

赵克志:把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之路走得更宽更快更有成效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当前全省首要的政治任务。要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最近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与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全省改革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发展上有新境界、工作上有新成效。

●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主基调、主战略上来,努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保持快速发展,切实完成“赶”和“转”的双重任务,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坚持以“三化”兴“三农”、以调整促转型、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工业经济比重、城镇化率、民营经济比重“四个提高”,推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人民来信来访和社会治安案件“四个双下降”,把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路走得更宽、更快、更有成效。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正做到观念新、方法新、作风新;开阔视野,加强修养,真正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真正做到创业、创新、创先。

8月16日至17日,贵州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进行集中学习。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学习结束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全省首要的政治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坚持以“三化”兴“三农”、以调整促转型、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路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省委副书记陈敏尔,省委常委李军、崔亚东、谌贻琴、宋璇涛、刘晓凯、石晓、孙永春、喻红秋、秦如培、廖国勋,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省军区、省武警总队主要负责同志,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集中学习。陈敏尔等21位省级领导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作了讨论发言。

赵克志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鲜明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样的目标这些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立意高远、总揽全局,内涵丰富、富于创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敢担当、对执政理念的丰富深化、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是一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围绕总要求,着重深刻把握四个方面:一是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指导。二是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深刻把握奋斗目标和重大部署,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四是深刻把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要求,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提供坚强保障。

赵克志指出,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我们正处在这一战略机遇期的第二个十年,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倍加珍惜凝聚起来的发展共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主基调、主战略上来,抢抓机遇、只争朝夕,顺势而上、主动作为,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路子。一是贵州省小康进程落后西部4年、全国8年,只有快速发展,走一条追赶型的发展路子,才能不断缩小差距,实现后发赶超。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贵州省以往历史时期的发展速度,努力追赶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要高度重视全面小康建设,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创建活动,到2020年实现以县为单位县(市、区)达小康的目标。二是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只有坚持扩大投资,走一条调整型发展路子,才能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第一抓手,以增量扩张带动存量调整,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通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贵州省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只有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强力突破交通、水利和人才瓶颈制约,走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才能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抓住中央稳投资、稳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实施一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切实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努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才工作新局面。四是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只有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要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切实加强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到边发展边治理,破除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循环利用,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做到既提速又转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赵克志强调,从贵州省实际情况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善民生、坚持从严治党”的要求,就是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关键,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同步、发展提升旅游业,以“三化”兴“三农”、以调整促转型、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工业经济比重、城镇化率、民营经济比重“四个提高”,推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人民来信来访和社会治安案件“四个双下降”,把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之路走得更宽、更快、更有成效。一是坚持以“三化”兴“三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着力扩大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加快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发展城镇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户籍制度等改革,促进城镇优质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二是坚持以调整促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打造白酒、烟草、茶叶、特色食品和民族制药“五张名片”,加快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积极有序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大力调整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抓好黔中经济区和黔中城镇群规划建设,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支持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全面落实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新36条”的相关实施细则,深入推进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落实“3个15万”政策,加快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三是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改善开放基础条件,加强口岸、大通关体系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出口基地等建设,加快推进贵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产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夯实对外开放的物质基础,优化招商引资的服务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拓展投资引资内涵,落实招商引资责任,提高招商引资的命中率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四是坚持以民生带发展,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始终贯穿为民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城镇职工增薪行动计划、农民增收促进计划和百万农民工就业收入倍增计划,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坚持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规划,加快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

赵克志强调,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组织保障。一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正做到观念新、方法新、作风新。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由不够积极、不够主动向积极主动、激情干事转变,由囿于常规、不够灵活向敢于担当、灵活变通转变,由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向咬定目标、增比进位转变,由不注重抓工业化、城镇化向全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转变,由坐等中央支持向主动“跑部”、积极争取转变,由工作拖拉、粗枝大叶向勤奋敬业、严谨细致转变。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抓好提速转型、稳中求进的落实,抓好重大项目落实,抓好招商引资的落实,抓好争取中央支持的落实,抓好民生工作落实,抓好维稳第一责任落实。二是开阔视野,加强修养,真正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全局观念,善于选准突破口、抓住着力点,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成推动发展的思路,勤于思考,善于谋划,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路径。有淡定平和的心态和容人的雅量,不图虚名、不争小利,讲党性、顾大局,坚持原则、维护团结。三是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真正做到创业、创新、创先。领导干部既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全民创业,自身也要干事创业。牢固树立敢闯敢试、敢想敢干的理念,增强勇于开拓的胆识和魄力,鼓励、引导和支持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措施创新。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创先争优、增比进位,确保干就干成、干就干好。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发展排名通报制,动态考核经济强县、帮助和督促发展后进县加快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他还特别强调,当前贵州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要牢固树立“党风廉政建设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预防和惩治腐败,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陈敏尔主持会议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地学习、认真地领会、认真地贯彻赵克志同志的重要讲话,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推动工作。要把学习引向深入,通过读书会、研讨班、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进行传达学习,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要把工作引向深入,抓紧做好今年最后几个月的工作,突出重点,落到实处,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各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集中学习。(冉斌 王兵 刘超凡)

第五篇:低头研修,抬头看路

低头研修,抬头看路

四天的研修在酷热和大雨中过去了,回顾四天来的学习,感受颇深。

赶上研修,我老公做了手术,每天上午我必须开车带他去潍坊打针换药,来去车轮滚滚。回家来安排好他,我就开始打开研修网,每天一忙到凌晨,休息几个小时,再开始学习„„

通过学习,收获颇丰。学习了模块一,我知道了“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是对学生的测验、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标准。明确了“探究性学习”和“授导型教学”的内涵,知晓了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模块二,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初步学会了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通过模块三的学习,我完成了中观层面的教学设计的作业。而模块四真正让我体验了研究性学习的种种。

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现在的我们也是学生。在研修过程中,我们不能傻学,抽空想想,总结总结,思考思考,明确自己在研修的过程中想得到什么,有了目的和方向,自然就知道如何努力。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研修路上风景无限好,低头研修,抬头看路!

下载2009科学发展看河南协调发展路更宽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科学发展看河南协调发展路更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看健康书行健康路

    看健康书行健康路 目前,全国约有400家出版社参与健康书市场的角逐。其中。有专业的医药卫生类出版社、科技类出版社,也有非专业的文艺类出版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

    看风雨哈佛路有感

    看《风雨哈佛路》有感这部电影很久以前就看过,好像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因在家无聊偶然看见央视电影频道正在播着这个电影,吸引我看的是它的名字,而看的时候因为前半部分没有看所......

    埋头苦干不如抬头看路(精选5篇)

    埋头苦干不如抬头看路在职场上,人们经常会谈论,最近部门有管理职空缺,我自认平时工作最卖力, 但领导却把位子给了一位业务平平的同事,这已是第二次没升我了,很郁闷! 想升职,仅仅埋头......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持续探索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路子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持续探索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路子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

    关于“看科学发展,与信仰对话”团组织生活会

    看科学发展,与信仰对话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本院组织了本次“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校园报告会”活动......

    走自己的路 看自己的风景

    走自己的路 看自己的风景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有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坎坷是一种经历,让我们真切的理解人生。 好......

    看电影学面试-孙路弘

    看电影学面试 孙路弘 能否获得面试机会依靠的是简历这种文字表达技巧,排版表达方式,而面试依靠的就是说话。时刻要牢记的是,面试是以销售为核心的主要活动。要销售的产品就是你......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河南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与发展模式研究(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跃居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