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十大非国有石油装备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一)
中国十大非国有石油装备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现状与竞争
力分析(一)
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十大非国有石油装备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本研究报告分4集,由于资料收集的困难,可能有不确之处,敬请谅解!
一、基本概况
1、全球油气服行业基本情况
随着全球经济的趋向稳定增长,世界石油供给与需求呈增长态势,而且供给略大于需求。国际石油行业对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前景持乐观态度,石油公司继续扩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促使油田工程技术(包括装备)服务市场持续扩大。
2012年,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继续增长,总投资额达到6042亿美元,增幅为8.7%,历史上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2012年,全球油气服务市场价值规模达到3604亿美元,增幅为10.6%,其中北美市场占47%,依然是海外最大的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区域市场,其余依次是欧洲/非洲/独联体市场占24%,中东亚太市场占19%,拉美市场占10%。
2012年,海外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商、承包商、石油装备制造商普遍增加了经营收入,从事油气田综合性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建井服务的公司获益最为显著,全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和50亿美元的公司分别有8家和17家。其中斯伦贝谢(SLB)、哈里伯顿(HAL)、贝克休斯(BHI)、威德福(WFT)四大综合性油气田技术服务公司的年收入分别达到421.49亿美元、258.03亿美元、213.61亿美元和152.15亿美元,著名装备制造商美国国民油井公司(NOV)的年收入也达到200.41亿美元,都创公司历史新高。
2、中国非国有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科研服务公司基本情况
近1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油气需求和生产快速增长,石油装备制造与贸易、工程技术服务、生产科研服务(下文中简称“装、工、科、贸”)业务呈高速发展态势。中国的石油“装、工、科、贸”等石油服务企业资产规模达到2500亿左右(不包括直接从事油气勘探活动的企业),市场规模大概占全球规模的10%左右。在国有石油装备制造、工程技术和生产科研服务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而非国有石油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科研服务公司发展异常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从事油气相关的石油装备制造和工程技术科研服务的大小非国有企业在10000多家左右(数据来自有关公司的研究结果),其中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1000多家,又其中超过1亿元的170多家(数据不是权威机构提供),已成为一支日益发展壮大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3、中国十大非国有油气服务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近5年,我国的非国有的石油装备制造和工程技术科研服务公司紧紧抓住国内外油气业务高速发展的有利机遇,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和自主研发,迅速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构建产业链和打造品牌形象,已经涌现出一批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如四川宏华集团、安东石油公司和能新科公司等。根据2013年营业收入,排名前10位的公司分别是科瑞、宏华、杰瑞、胜利管道、安东、海隆、华油、墨龙、斯伦贝谢中国、贝克休斯中国等。这些公司的年总营业收入都已超过20亿元以上,且多数公司的海外业务已取得不菲的业绩,最大的两家分别是山东的科瑞公司和四川的宏华公司,成为国内油气行业非国有公司的佼佼者和领军企业。
图1 中国十大非国有石油装备、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图
2013年,中国前20位的非国有石油装备与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排名,分别为(主要为上市公司)其营业收入为2013年的国内实际数据,包括国际收入。另外还有两类公司很难收到有价值的资料,一是未上市非国有石油公司;二是国际石油技术公司中国公司详细的材料,如哈里伯顿中国公司等,很是遗憾:
1、山东科瑞控股集团,营业收入110亿元;
2、斯伦贝谢中国公司,营业收入105.84亿元
3、宏华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0.47亿元;
4、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7.00亿元;
5、胜利油气管道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5.57亿元;
6、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5.34亿元;
7、海隆石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52亿元;
8、贝克休斯中国公司,营业收入25.20亿元,9、华油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03亿元;
10、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公司,营业收入22.74亿元;
11、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0.27亿元;
12、威德福中国公司,营业收入15.75亿元;
13、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51亿元;
14、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90亿元;
15、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13亿元;
16、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58亿元;
17、山东宝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6.56亿元;
18、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公司,营业收入6.06亿元;
19、新疆准东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97亿元;
20、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67亿元;
21、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35亿元;
22、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34亿元。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以及中化公司、延长油矿等,更应关注非国有石油装备与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发展,要以正眼看待,直面应对,非国有石油装备与工程技术公司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三大石油公司,也应调整思路,特别是装备和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如何定位?如何发展?都是不可忽视的急迫问题。有“狼”是好事,“狼”可以促使自身强壮,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最好的办法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十大公司现状分析
1、山东科瑞控股集团
主要从事石油钻机等系列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是一家集高端石油装备研发制造、油田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油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与油田EPC工程总承包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民营企业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大非国有的石油装备制造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山东科瑞控股集团的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山东恒业石油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并于2001年4月在山东东营市注册成立。2004年,注册成立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标志着“科瑞”品牌的正式诞生。2004年8月科瑞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哈萨克斯坦分公司注册成立,正式拉开了科瑞进军全球的帷幕。2007年,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标志着科瑞正式进入集团化运作。
2013年,山东科瑞控股集团年度总营业收入达110亿元。多年来,科瑞一直秉持“产品高端化、市场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管理现代化”的公司发展战略,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世界顶级的高端石油装备研发制造商、油田一体化技术服务商、油田EPC总承包商,从而不断为世界能源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公司董事长为杨宪先生。杨宪生于1974年,籍贯山东东营,毕业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在胜利油田中级法院、胜利油田经济法律政策研究院、胜利油田长安集团就职。2001年,创办山东恒业石油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山东科瑞控股集团的前身)。杨宪先生曾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山东商会石油装备分会专业副会长,山东省东营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大代表等。
2、斯伦贝谢(中国)公司
该公司业务涵盖勘探、开发、生产等上游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并在蛇口、塘沽、克拉玛依、库尔勒、成都、大庆、定边、靖边建立了工程作业服务基地。在中国石油服务市场中,该公司取得领先于其他国际石油服务供应商的市场地位。最近,斯伦贝谢与中石油签订了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际很早就有类似协议),体现了中国市场对斯伦贝谢的认可。
该公司早在1980 年就进入中国开展油田服务业务,30多年来,先后成立了包括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麦克巴泥浆有限公司、同舟一体化油田技术公司、斯伦贝谢长和油田工程公司等八家合资企业。成功开拓了国际化服务公司,立足本土,长足发展的崭新道路。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优秀人才的作用,2000 年,该公司在北京清华科技园正式成立了北京地球科学中心(BGC),该中心已经成为斯伦贝谢油田服务主要的技术开发中心之一,主要开发钻井软件、测井软件,一体化和油藏软件。2012 年,斯伦贝谢在北京成立斯伦贝谢中国地球科学与石油工程研究院(SCPI)。作为斯伦贝谢全球唯一的一个针对于单一国家设立的研究院,SCPI的核心团队是数据服务团队和地质油藏综合研究团队。
2005年,斯伦贝谢中国制造与全球采购中心在上海成立。从此中国制造在斯伦贝谢的服务链中占据了重要的一环。在这里生产的完井设备,钻井设备及射孔枪等产品被用于斯伦贝谢全球各地的作业中。
2013年,斯伦贝谢(中国)公司年度总产值为16.8亿美元(含合资企业中与斯伦贝谢股权比例相匹配的产值部分),预计2014年将达到近20亿美元。
3、宏华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石油钻机、海洋工程及石油勘探开发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总装成套的大型设备制造及钻井工程服务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石油钻机成套出口民营企业和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制造商之一。集团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陆地和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分别位于四川广汉和江苏启东,并在海外设有十余个子公司(办事处),以及四个部件及维修服务中心。
宏华集团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附属公司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宏华集团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山东恒业石油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2001年,宏华在中国推出首台40DBS型数控电动变频钻机,标志着宏华品牌的正式诞生。2005年,宏华研制的中国首台ZJ40DBST电动变频数控拖装钻机在美国一炮打响。2008年3月7日,宏华集团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上市。2013年,宏华集团有限公司年度总营业收入达80.47亿元,实现利润5.75亿元。其中装备制造收入76.39亿元(占总收入95%),工程技术服务4.08亿元(占总收入5%),国内营业收入18.26亿元(占总收入23%),国外营业收入62.21亿元(占总收入77%)。
表1 宏华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名称年份营业收入/亿元装备制造收入/亿元工程技术服务/亿元贸易/亿元其他国内营业收入/亿元国外营业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宏华201380.4776.39
(95%)4.08
(5%)0018.26
(23%)62.21
(77%)5.75201250.6848.96
(97%)1.72
(3%)0010.32
(21%)38.64
(79%)5.42
第二篇: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普遍认为,制造业是由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构成。
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服装、纺织、木材、造纸等制造业;石油、化学、医药、橡胶、非金属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加工业以及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等29类行业。2.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
这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是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日报》,1998年12月10日,第1版)。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总称。—“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分七大类。
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切削工具、模具、集装箱、焊条等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锅炉、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泵、风机、压缩机、冷冻设备、阀门、轴承、液压件、铸锻件等制造 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冶金、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轻纺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环保机械等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设备、汽车、船舶、飞机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主要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蓄电池制造业。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主要包括:通信设备、雷达、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光学仪器、气象仪器、复印机及胶印机、量具量仪制造业。
(二)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脊梁。——财政收入的大户。——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就业的市场。——高新技术的载体。——产业升级的手段。——外贸出口的主力。——国家安全的保障。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第一,产业规模快速增加。
第二,装备制造业一些主要产品的总量已位居全球前茅。 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中的造船业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其次,在新能源装备方面多项获得世界第一: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等; 最后,轨道交通装备中的高铁建设。第三,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升级后的“天河一1A"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位居首位;
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首次试飞成功,填补了研发大型民用直升机空白;
全球最大的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即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研由清华大学等联合科研院校研制成功; 全球最大单柱容量1000kV1OOOMVA特高压(双柱)自祸变压器,在中国西电集团公司研发中心问世。第四,集聚及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现已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雏形: 珠江三角洲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制造基地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东北重大成套装备制造基地 西南西北国防装备制造基地。 中部各大装备优势省区。
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五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圈,东北和珠三角地区为两翼支撑,中部和西部地区为重要补充的大装备发展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量大质弱(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
——中低挡产品和一般加工能力大量富余。企业开工不足,约一半能力闲置,国有大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大批职工下岗,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1)产业结构不合理
—— 中低挡产品和一般加工能力大量富余;
—— 重大成套设备和高技术装备过度依赖进口。
(09年装备进口总额1800亿美元):
90%的高档数控机床和95%的高档数控系统
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集成电路芯片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我国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生产技术和装备均来自国外。“芯”脏完全受制于人,对一个谋求自主发展的主权国家的安全是十分危险的。 70%汽车制造关键设备。2)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 全行业增加值率只有24.5%(2007年),工业发达国家在37-48%之间
3)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技术空心化现象严重
全行业57%的主要机械产品核心技术依靠进口;国内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仅为13.8% 4)能源和材料消耗过大
火电发电设备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19.1% 5)产业基础薄弱
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制造装备、功能部件、自动化控制系统、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高档数控机床高级功能部件70%进口、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核电泵阀主要依赖进口)
二、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特点 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2115家、产值(现价)6107.45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比重3.62%);主营收入5873.74亿元(同比增长46%);利税674.51亿元(同比增长39.28%),2011年进入全国机械行业前十强省份(第9位)2 创新能力增强:1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的60%)、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家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衡变750Kv并联电抗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核电设备、环保及市政工程设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规模偏小(全国总量的3.62%),大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不强;
2.自主核心技术不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3.基础零部件薄弱,本地配套率低;
4.人才资源匮乏,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两创”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
5.高端装备领域的产品不多:航空装备、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
三、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
1、经济环境变化:
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新一轮调整期;
技术和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密集时代(新理论、新理念、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
2、社会环境变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期
社会责任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低碳技术、绿色技术)
3、产业环境变化:结构调整任务重(1)过剩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任务(产业从满足需求→创造需求)
(3)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任务 A.大型企业集团培育
B.“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挑战
1、技术高端化的挑战:技术创新能力
2、产品个性化的挑战:市场响应能力
3、市场国际化的挑战:市场竞争能力
4、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社会责任能力
(二)机遇
1、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机遇 :
2、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机遇:
3、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恢复机遇
1、高新技术化:先进装备是高新技术载体(数字信息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2、制造绿色化:产品在全寿命周期资源消耗低、无污染或少污染、可回收、可重用(绿色制造技术、再制造技术等)
3、需求个性化:产品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虚拟制造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等)
4、发展集群化:产业竞争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结合(规模经济优势)
5、制造服务一体化:服务在价值链中的比重上升 1.产品高新技术化(1)产品数字信息化:
设备在线控制技术.故障远程诊断技术(如混凝土泵车).远程数控技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技术
(2)产品智能化:设备故障模拟、自我诊断、自动调节(如智能仪表、智能型汽车起重机等)
(3)产品轻量化:纳米材料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碳纤维材料、合金铝车体等)
(4)产品高可靠性:可靠性技术在装备上的应用 2.产品制造绿色化
(1)绿色制造(GM):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绿色制造系统→资源利用率Max、废弃资源Min→环境污染Min A.绿色设计技术:轻量化.节能性.资源循环.低碳.无害化.B.绿色工艺技术: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环保(废气.废液.废渣.噪声)C.绿色包装:轻量化.重复使用.可降解.天然生物包装材料技术
绿色产品要求:符合特定环境保护要求.产品结构简单而不降低功能.使用寿命终结能翻新.回收.重用。
(2)再制造工程:废旧机电产品高科技维修的产业化(恢复型、升级型、改造型、应急型)。追求(资源、环保、经济、社会)效益
传统产品寿命周期:研制-使用-报废 绿色产品寿命周期:研制-使用-再生 3.市场需求个性化
(1)市场特点:动态多变和难以预见;“满足需求”取决于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2)对企业的要求:能提供适应特定目标、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使用的有形产品(内涵是从单一实物扩展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A.市场响应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第一要素;
B.生产方式从系列化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 C.大批量标准化低成本产品转变为符合用户要求的富有个性的产品
4.产业发展集群化
(1)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精密的企业以及 相关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如:德国海得堡的印刷机械产业集群.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加州硅谷IT产业集群.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电信设备产业群
(2)产业集群四大特征:空间积聚性、产业关联性、社会网络化、植根性。
(3)产业集群作用:经济学-带来外部经济性(节约生产成本、降低交易成本和配套成本);社会学-降低交易费用;提供创新动力
5.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转型)(1)、企业转型:
(单台)产品供应商→成套设备、集成系统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用户服务供应商。
意义:
A.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机械全行业增加值24.8%(湖南25%左右;工业发达国家37~48%)
B.产业链延伸: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工程承包、远程诊断服务、产品在制造、融资租赁等)(2)产业转型:
A.内需投资型→国际竞争型(国内市场国际化)B.规模扩张型→创新效益型(一般性产能严重过剩、区域产业同质化)
新路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机械设备供应中的附加值。
五、机械工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绿色制造技术:
产品设计绿色化:易拆解、易回收、易修理;
材料绿色化:取代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的材料制造工艺绿色化:精密成型技术;
处理回收绿色化:再制造技术 2.智能制造技术(全新制造模式特征):
(1)自律能力:具有获取与识别环境信息和自身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2)人机交互能力: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3)建模与仿真能力:融信息处理、智能推理、预测仿真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
(4)可重构与自组织能力:制造资源的可重构和自行组织(5)学习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故障自诊断、故障自排除、自行维护
3.超常制造技术:(1)(2)(3)
巨系统制造:极为复杂系统和功能极强设备制造 微纳制造:微米和纳米量级零件和系统制造
超常环境下制造:激光、电子束、离子束等强能束制造(4)超精密制造: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亚微米级、粗糙度纳米级的超精密加工技术(5)超高性能产品制造:高温合金(1300℃航空燃气发动机叶片)单晶制造技术;高压低温和强腐蚀的海工装备(6)超常成型工艺:增量制造新工艺
4.融合集成技术
(1)工艺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加工中心(车铣镗模复合加工)(2)信息技术的融合与集成:智能设备、数控设备(3)新材料的融合与集成: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4)生物技术融合:模仿生物组织、结构、功能和性能的生物制造
5.服务性制造技术
(1)服务由局域扩展到全球:远程监控与诊断(2)服务由离线扩展到在线:远程信息传输和控制(3)服务由被动扩展到主动:事后故障变为事前预测
六、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明显产业带动作用、未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产业(特点:技术路线选择不确定性和技术产业化不成熟性)1)战略:未来能成为主导/支柱产业的产业(未来经济要解决应对新挑战、攀升产业链、拓展新空间)2)新兴:新技术(基于科学发现或发明、核心技术待突破、技术路线不清晰)、新需求(市场待开发)、新模式(商业模式待创造)
3)先导性: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的形成期或成长期(产业经济学原理)
4)“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5年的“航海”目标,正式于2012年5月30日确定。产业竞争力:
(1)内涵: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
(2)产业竞争力衡量标准:市场占有率、赢利率、创造差异性产品的能力
(3)产业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 差异化(买方主观感受)
低成本:生产成本—专业化分工
交易成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七、“十二五”装备制造业的培育与发展
(一)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14221战略
1、坚持一条主线: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2、建设4大体系:创新、配套、服务、人才培育
3、瞄准两个领域: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和改造提升(传统产品)
4、产业两大转型:
(1)内需投资型→国际竞争型(国内市场国际化)
(2)规模扩张型→创新效益型(一般性产能严重过剩与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5、产业规模总量过 1万亿元(规模增加值3000亿元)把湖南建设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提升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核心平台技术)2.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3.发展制造服务体系 4.建设产业人才培育体系
5.实现三个创新: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新业态需要新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准入制度创新和市场需求侧激励)“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重点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产业领域:
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天然气管道施工装备.核电站建设施工装备等
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新品种: 新能源装备 :光热发电设备.第四代核电设备(高温气冷堆)智能电网设备:智能开关设备.智能变压器.智能配网备高档数控装备
大型冶金、矿山设备:大型煤炭及露天矿综采设备.大型洗煤设备 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液化天然气船(14~17万立米)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设备:脱硫脱硝成套设备.水处理成套设备
(二)重点提升和改造的传统机械产品领域: 节能技术提升改造的主要设备:电动机 环保技术提升改造的主要设备: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主要设备
制造是创造的重要基石:美国创造空心化现象分析(制造工艺技术的缺失)
第三篇: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普遍认为,制造业是由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构成。
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服装、纺织、木材、造纸等制造业;石油、化学、医药、橡胶、非金属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加工业以及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等29类行业。2.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
这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是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日报》,1998年12月10日,第1版)。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总称。—“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分七大类。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切削工具、模具、集装箱、焊条等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锅炉、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泵、风机、压缩机、冷冻设备、阀门、轴承、液压件、铸锻件等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冶金、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轻纺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环保机械等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设备、汽车、船舶、飞机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主要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蓄电池制造业。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主要包括:通信设备、雷达、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光学仪器、气象仪器、复印机及胶印机、量具量仪制造业。
(二)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脊梁。
——财政收入的大户。——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就业的市场。
——高新技术的载体。
——产业升级的手段。
——外贸出口的主力。——国家安全的保障。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第一,产业规模快速增加。
第二,装备制造业一些主要产品的总量已位居全球前茅。 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中的造船业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其次,在新能源装备方面多项获得世界第一: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等; 最后,轨道交通装备中的高铁建设。第三,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升级后的“天河一1A"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位居首位;
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首次试飞成功,填补了研发大型民用直升机空白;
全球最大的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即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研由清华大学等联合科研院校研制成功; 全球最大单柱容量1000kV1OOOMVA特高压(双柱)自祸变压器,在中国西电集团公司研发中心问世。第四,集聚及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现已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雏形: 珠江三角洲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制造基地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东北重大成套装备制造基地 西南西北国防装备制造基地。 中部各大装备优势省区。
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五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圈,东北和珠三角地区为两翼支撑,中部和西部地区为重要补充的大装备发展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量大质弱(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
——中低挡产品和一般加工能力大量富余。企业开工不足,约一半能力闲置,国有大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大批职工下岗,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1)产业结构不合理
—— 中低挡产品和一般加工能力大量富余;
—— 重大成套设备和高技术装备过度依赖进口。
(09年装备进口总额1800亿美元):
90%的高档数控机床和95%的高档数控系统
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集成电路芯片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我国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生产技术和装备均来自国外。“芯”脏完全受制于人,对一个谋求自主发展的主权国家的安全是十分危险的。 70%汽车制造关键设备。2)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
全行业增加值率只有24.5%(2007年),工业发达国家在 37-48%之间
3)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技术空心化现象严重
全行业57%的主要机械产品核心技术依靠进口;国内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仅为13.8% 4)能源和材料消耗过大
火电发电设备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19.1% 5)产业基础薄弱
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制造装备、功能部件、自动化控制系统、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高档数控机床高级功能部件70%进口、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核电泵阀主要依赖进口)
二、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特点 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2115家、产值(现价)6107.45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比重3.62%);主营收入5873.74亿元(同比增长46%);利税674.51亿元(同比增长39.28%),2011年进入全国机械行业前十强省份(第9位)2 创新能力增强:1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的60%)、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家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衡变750Kv并联电抗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核电设备、环保及市政工程设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规模偏小(全国总量的3.62%),大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不强;
2.自主核心技术不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3.基础零部件薄弱,本地配套率低;
4.人才资源匮乏,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两创”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
5.高端装备领域的产品不多:航空装备、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
三、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
1、经济环境变化:
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新一轮调整期;
技术和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密集时代(新理论、新理念、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
2、社会环境变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期
社会责任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低碳技术、绿色技术)
3、产业环境变化:结构调整任务重
(1)过剩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任务(产业从满足需求→创造需求)
(3)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任务
A.大型企业集团培育
B.“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挑战
1、技术高端化的挑战:技术创新能力
2、产品个性化的挑战:市场响应能力
3、市场国际化的挑战:市场竞争能力
4、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社会责任能力
(二)机遇
1、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机遇 :
2、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机遇:
3、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恢复机遇
1、高新技术化:先进装备是高新技术载体(数字信息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2、制造绿色化:产品在全寿命周期资源消耗低、无污染或少污染、可回收、可重用(绿色制造技术、再制造技术等)
3、需求个性化:产品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虚拟制造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等)
4、发展集群化:产业竞争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结合(规模经济优势)
5、制造服务一体化:服务在价值链中的比重上升 1.产品高新技术化(1)产品数字信息化:
设备在线控制技术.故障远程诊断技术(如混凝土泵车).远程数控技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技术
(2)产品智能化:设备故障模拟、自我诊断、自动调节(如智能仪表、智能型汽车起重机等)
(3)产品轻量化:纳米材料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碳纤维材料、合金铝车体等)
(4)产品高可靠性:可靠性技术在装备上的应用 2.产品制造绿色化
(1)绿色制造(GM):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绿色制造系统→资源利用率Max、废弃资源Min→环境污染Min
A.绿色设计技术:轻量化.节能性.资源循环.低碳.无害化.B.绿色工艺技术: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环保(废气.废液.废渣.噪声)
C.绿色包装:轻量化.重复使用.可降解.天然生物包装材料技 术
绿色产品要求:符合特定环境保护要求.产品结构简单而不降低功能.使用寿命终结能翻新.回收.重用。
(2)再制造工程:废旧机电产品高科技维修的产业化(恢复型、升级型、改造型、应急型)。追求(资源、环保、经济、社会)效益
传统产品寿命周期:研制-使用-报废 绿色产品寿命周期:研制-使用-再生 3.市场需求个性化
(1)市场特点:动态多变和难以预见;“满足需求”取决于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2)对企业的要求:能提供适应特定目标、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使用的有形产品(内涵是从单一实物扩展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A.市场响应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第一要素;
B.生产方式从系列化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 C.大批量标准化低成本产品转变为符合用户要求的富有个性的产品
4.产业发展集群化
(1)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精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如:德国海得堡的印刷机械产业集群.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加州硅谷IT产业集群.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电信设备产业群
(2)产业集群四大特征:空间积聚性、产业关联性、社会网络化、植根性。
(3)产业集群作用:经济学-带来外部经济性(节约生产成本、降低交易成本和配套成本);社会学-降低交易费用;提供创新动力 5.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转型)(1)、企业转型:
(单台)产品供应商→成套设备、集成系统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用户服务供应商。
意义:
A.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机械全行业增加值24.8%(湖南25%左右;工业发达国家37~48%)
B.产业链延伸: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工程承包、远程诊断服务、产品在制造、融资租赁等)(2)产业转型:
A.内需投资型→国际竞争型(国内市场国际化)
B.规模扩张型→创新效益型(一般性产能严重过剩、区域产业同质化)新路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机械设备供应中的附加值。
五、机械工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绿色制造技术:
产品设计绿色化:易拆解、易回收、易修理;
材料绿色化:取代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的材料制造工艺绿色化:精密成型技术;
处理回收绿色化:再制造技术 2.智能制造技术(全新制造模式特征):
(1)自律能力:具有获取与识别环境信息和自身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2)人机交互能力: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3)建模与仿真能力:融信息处理、智能推理、预测仿真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
(4)可重构与自组织能力:制造资源的可重构和自行组织(5)学习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故障自诊断、故障自排除、自行维护
3.超常制造技术:
(1)巨系统制造:极为复杂系统和功能极强设备制造(2)微纳制造:微米和纳米量级零件和系统制造
(3)超常环境下制造:激光、电子束、离子束等强能束制造(4)超精密制造: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亚微米级、粗糙度纳米级的超精密加工技术(5)超高性能产品制造:高温合金(1300℃航空燃气发动机叶片)单晶制造技术;高压低温和强腐蚀的海工装备(6)超常成型工艺:增量制造新工艺 4.融合集成技术
(1)工艺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加工中心(车铣镗模复合加工)(2)信息技术的融合与集成:智能设备、数控设备(3)新材料的融合与集成: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4)生物技术融合:模仿生物组织、结构、功能和性能的生物制造
5.服务性制造技术
(1)服务由局域扩展到全球:远程监控与诊断(2)服务由离线扩展到在线:远程信息传输和控制(3)服务由被动扩展到主动:事后故障变为事前预测
六、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明显产业带动作用、未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产业(特点:技术路线选择不确定性和技术产业化不成熟性)
1)战略:未来能成为主导/支柱产业的产业(未来经济要解决应对新挑战、攀升产业链、拓展新空间)
2)新兴:新技术(基于科学发现或发明、核心技术待突破、技术路线不清晰)、新需求(市场待开发)、新模式(商业模式待 创造)
3)先导性: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的形成期或成长期(产业经济学原理)
4)“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5年的“航海”目标,正式于2012年5月30日确定。产业竞争力:
(1)内涵: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
(2)产业竞争力衡量标准:市场占有率、赢利率、创造差异性产品的能力
(3)产业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
差异化(买方主观感受)
低成本:生产成本—专业化分工
交易成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七、“十二五”装备制造业的培育与发展
(一)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14221战略
1、坚持一条主线: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2、建设4大体系:创新、配套、服务、人才培育
3、瞄准两个领域: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和改造提升(传统产品)
4、产业两大转型:
(1)内需投资型→国际竞争型(国内市场国际化)
(2)规模扩张型→创新效益型(一般性产能严重过剩与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5、产业规模总量过 1万亿元(规模增加值3000亿元)把湖南建设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提升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核心平台技术)2.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3.发展制造服务体系 4.建设产业人才培育体系
5.实现三个创新: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新业态需要新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准入制度创新和市场需求侧激励)“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重点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产业领域:
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天然气管道施工装备.核电站建设施工装备等
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新品种:
新能源装备 :光热发电设备.第四代核电设备(高温气冷堆)智能电网设备:智能开关设备.智能变压器.智能配网备高档数控 装备
大型冶金、矿山设备:大型煤炭及露天矿综采设备.大型洗煤设备 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液化天然气船(14~17万立米)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设备:脱硫脱硝成套设备.水处理成套设备
(二)重点提升和改造的传统机械产品领域: 节能技术提升改造的主要设备:电动机 环保技术提升改造的主要设备: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主要设备
制造是创造的重要基石:美国创造空心化现象分析(制造工艺技术的缺失)
第四篇:中国住宅楼工程质量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中国住宅楼工程质量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质量愈加受到各方面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亦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从未停歇,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工程结构质量问题却层出不穷。
一. 工程结构质量问题案例
案例一: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楼盘的7号楼房倒塌事件的发生,引起众多行业内人士的担忧,建筑安全质量将危机到众多人的生命。
2009年6月27日5时30分许,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轰然倒塌,声如地震,楼房底部原本深入地下的数十根管桩被“整齐”地折断后裸露在外,在倒塌大楼的底部,地基桩体散落一地。这些桩体基本为圆柱型的,有些是实心的,有些则为空心。在有些“圆柱体”的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细孔,显得有些稀疏。一些“圆柱体”漏出在外的钢筋最粗的如同拇指般粗,这件事情震惊了全球。
专家分析认为:“如果经过正常的设计、施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图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应该是在房屋设计或施工的重要环节出了问题,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时出了问题。但8幢房子中另外7幢暂时没问题,原因一时很难说。”由于没有到现场勘查,专家表示不宜过早下判断,但据他猜测,施工方很可能偷工减料了。
在2009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的《辩辩辩》节目中,靠拉开发商广告为生、与多位开发商交情深厚的某专家,竟然厚颜无耻地声称,如果房价下跌,开发商将把10跟钢筋减成5根。这句话,爆出了开发商的潜规则,把中国价高质劣的商品房真相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辩论实况录像,见:)。全国的观众更看到了另外一幕:在专家说出钢筋减半的惊人观点时,在场的所有开发商都一言不发,持默认态度!专家话不幸被验证。在上海13层住宅楼倒塌的现场:“记者也在现场看到,裸露的地基桩体上,部分混凝土横切面似乎出现少量蜂窝状空缝,裸露的钢筋并不多。”
上海这栋13层住宅楼的倒塌,发出了一个令人心惊胆寒的警示:当心住宅楼成为导致人道主义灾难的坟场!
案例二:美景东方因断梁等问题变身劣质楼代表
2009年2月23日,北京美景东方二号楼开始出现房屋卧室顶板裂缝。此后,经北京建委执法大队和质量监督部门多次查看,发现此楼存在严重工程结构质量问题,多处地板、顶板、承重墙体出现裂缝;过梁中间断裂、弯曲;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倾斜;室内漏水。众多质量问题集中出现,美景东方二号楼都快成问题楼的集中展示标本了。目前,已有500多人入住该楼。
专家点评:“这到底是住宅楼还是灾难片的道具楼?”
案例三:石家庄在建民房惨遭天打雷劈
2009年8月4日9时许,雷雨中,石家庄腾飞马钢铸造有限公司内的一座在建二层楼房的北侧墙体突然垮塌,造成17人死亡,3人受伤。据了解,事故刚刚发生时当地村民称,这家铸钢厂是村里一个领导开的。而在4日23时30分公布的官方调查结果中称,坍塌楼房是“民房”,初步判定雷击是该砖混楼房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整个事件采访过程中,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曾遭遇殴打,设备被抢夺损坏。
专家点评:“心如雷轰得粉碎,割开了霹雳千串。”“雷公劈”威力是挺大的,可老百姓要住放心楼难道就得指望着老天爷永远不打雷?
案例四:滨河小区阳台塌完墙皮脱
2008年3月,长春市滨河小区506栋西侧6楼墙皮大面积脱落;4楼窗下也出现断裂现象,地下有墙体脱落的碎片。此时如果楼下有路人经过极有可能发生危险。居民发现此情况
后连忙报警。2006年,该小区512栋1至7楼阳台全部坍塌,2楼女主人被砸死在阳台里。今年3月4日,513栋4门的阳台也出现问题。
专家点评:脱骨扒鸡食用方便受人欢迎,可这楼房为什么要学习脱骨扒鸡掉阳台脱墙皮呢?
二.住宅楼工程结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原因一:偷工减料,商品房质量的垃圾化
2006年5月,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杭州市余杭区人和家园的一位业主,因为装修砸开了卫生间的墙体过梁,他吃惊地发现:过梁上原本应该有两根起支撑作用的12毫米螺纹钢筋,竟然是两根毛竹!消息传开,业主们紧急查看自家房子,结果发现多处质量问题:混凝土浇筑的地板下全是建筑垃圾、水泥地面用手就可抠开。
原因二:弄虚作假,牟取巨额暴利
一家经营倒塌的住宅楼的开发商,注册资本仅800万元,而该小区的总价值超过8个亿!开发商四两拨千斤,以小投入获取巨额暴利的真相,由此显得极其分明。即使任志强们狡辩,也无法遮掩铁的事实。尽管如此,现在政府依然在降低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比例!匪夷所思!另外还有假设计图纸,假合格材料单,假验收合格证明,假分户验收证明等。
原因三:建筑质量把关不严,欺诈业主
中国建筑物短命现象,越来越突出。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所在的城市找到答案:
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物,现在完好无损,而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已经所剩无几了。北京中体博物馆,它是在北京举办亚运会时兴建的,但到2005年,85%以上的地板和墙体已出现贯通性开裂,承重钢梁断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这座建筑竟获得过“特别鲁班奖”。这既暴露出施工方对质量不够负责任,也暴露出有关部门对建筑质量把关的不严格,否则,也不至于将荣誉授予这样一个存在严重问题的工程。
原因四:世界最贵的房价和最最恶劣的质量和服务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一位副主任曾经指出,“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却仅仅为30年。”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我国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
上海这栋倒塌的13层楼,把开发商的暴利彻底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据报道:“莲花河畔景苑”项目土地梅陇镇26号地块编号闵字(2003)197号,土地出让日期为2003年10月10日,项目容积率1.8,中标价格4600万元。以这一成交价格计算,土地楼板价格不到604元/平方米,仅占到目前房价的4.2%。而这样的房子,居然卖到了14000一平方米!任志强等开发商,经常强调地价占据房价的主体,其实是把过去低价拿的地以现在的高价来折算,以遮掩房价暴利真相!
原因五:预售房制度严重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
预售制度是导致中国房价反常上涨和房屋质量低劣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开发商已经通过预售收回了投资,获取了利润,他们就失去了提高房屋质量的动力,而在提前收回投资后,他们就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心囤积居奇,推高房价,获取暴利。预售制度等于为开发商提供了低廉的融资功能,解决了他们的资金之困,但这也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风险转嫁到了购房者身上,使他们屡屡遭到开发商的盘剥。
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发表了《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报告中指出:“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但是,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者再次祭出所谓国际惯例的大旗,反对取消预售房制度。其实,这些既得利益者所说的国际惯例是被他们篡改过的已经面目全非的“国际惯例”。
原因六:马路施工队和游击开发商
北京美景东方住宅小区在一栋楼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接连更换了几个开发商,购房者交了房款多年房子还是一个大坑,收钱的开发商早就跑了,马路施工队蹲在购房单位养门口,堵着大门要工资,开发商摇身一变换了新的面孔,几年后开发商交给住房的房子仍旧是千疮百豁、存在严重的工程结构质量问题的烂货。
原因七:开发商、物业和销售合伙欺骗和恐吓购房者
一则报导如下:“北京美景东方的地库根本没有拿到预售许可,这个预售许可在北京市建委的网站上可以随意查询。1#卖房时的预售许可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不含地库,这说明1#地库的产权归属是有问题的.原则上,没有拿到预售许可的地库,根本不可能办理大产权或者小产权。”另一则对北京美景东方物业的评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烂的物业,把业主当马骑,他们反倒是作威作福的大爷,那个所谓的经理态度尤其蛮横,对业主就像领导对下属一样!”
专家所言是事实。预售房制度对消费者的危害非常大。预收款等于让开发商从购房人手中获取了一笔没有任何利息也没有任何风险的贷款,这其实是对购房人利益的一种侵害和剥夺。有的开发商在房价上涨之后频频违约,有的甚至携款潜逃。
三.结论与建议
1.对现在的住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想法消除;
2.完善对建筑质量进行监管的刚性制度,确保住户的安全;
3.质量监管者与开发商一起对未来的质量隐患承担法律责任;
4.彻底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规范建筑和销售市场。
5.消除马路施工队和游击开发商,打造专业公司、专业设计和专业施工队伍。
人命关天,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旦住满人的住宅楼倒塌,谁能承受得了这种责任?!亡羊补牢,赶快抓质量吧!
第五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学生姓名 XXX 班 级 物流管理1101 专业名称 物流管理 系部名称 经济管理系
指导教师 XXX
提交日期 2013/12/19 答辩日期 2013/12/28
XXXXXXXXXXXXX学院
2013年 12 月
摘要
德国经济学家曾提出,未来世界上只有三种人:生产者、物流者与消费者。中国经济学家则认为,今后世界上只有三个系统,即生产系统、物流系统、技术系统,其他系统都是这三个系统分离出来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探索降低费用、增加利益的有效途径,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在21世纪,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市场。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进一步加强,物流行业成为了各国物流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物流物流企业发展比较晚,较之国外发达国家大型物流物流企业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物流物流企业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发展自身优势,培育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物流企业能够拥有,而竞争对手却没有的资源、能力、优势等。如果物流企业有,竞争对手也有的就不能算作核心竞争力,只是普通竞争力。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在大自然中能够存活的动物虽然具有很多特长,但是往往只有一个特长是最关键的,这一特长确定了它在自然界的地位。世界上的一些优秀物流企业都有核心竞争力的准确定位,而国内的一些物流企业好像什么都会涉足,但是什么都不精,结果每一项都比不过对手。所以说,每个物流企业都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而对于日益重要的物流行业来说,尤其是中国的物流物流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中立足成长。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目标、未来、前景、灵魂。
21233444
三、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一)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四、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一)代表性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未来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779
一、物流企业竞争力及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述
(一)物流企业竞争力
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物流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物流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物流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
(1)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物流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物流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
(2)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物流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物流企业运行机制、物流企业规模、品牌、物流企业产权制度;
(3)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物流企业理念、物流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物流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物流企业形象、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物流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物流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物流企业内质中的,物流企业独具的,支撑物流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物流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物流企业能够拥有,而竞争对手却没有的资源、能力、优势等。
特大型中央物流企业之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成立之初是一个仅有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小型船运公司。发展至2012年,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以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为主业的跨国物流企业集团,已经确立起在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稳居《财富》世界500强。201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物流企业中排名第384位
截至2011年,中远集团拥有和控制各类现代化商船近800艘,5600多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4亿吨,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港口,船队规模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在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干散货船队世界排名第一;专业杂货、多用途和特种运输船队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
(三)中国顺丰速运
顺丰速运成立于1993年4月,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快递及报关、报检、保险等业务,为广大客户提供快速、安全、优质的服务。
顺丰专注于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拓宽服务区域,逐步搭建起立足华南,拱连华东、华北,拓展华中的战略网络格局,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速运服务。20年来,顺丰不断投入巨资加强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运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顺丰在中国速运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顺丰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以强大自有网络、高效运营速度和优质客户服务为后盾,力图将“顺丰”品牌塑造成为中华民族速运物流企业的“百年老店”,为中国速运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物流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各物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目标
(1)UPS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
(2)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经营理念是物流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全体员工认同并遵循的物流企业群体意识,是促进物流企业高效经营、强势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中远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要实现由从事全球航运到全球物流承运人的转变,进而跻身世界500强,就要坚持以诚取信,以信养诚。“诚”乃为人第一要义,“信”乃为事第一准则,唯诚唯信,诚信合一,为我全球物流承运人经营之本“逐步发展和确立在航运、物流和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保持与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诚实互信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回报股东、社会和环境
(3)顺丰的经营理念是“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积极探索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为客户的产品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帮助客户更快、更好地对市场做出反应:推出新的产品和调整策略,缩短贸易周期,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客户竞争力的提高。
(二)未来物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
未来物流物流企业逐渐走向正规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能把我物流的发展规律,掌握物流的发展规律,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能有自己物流企业的特色的竞争力,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节奏。接下来我们就如何建立物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谈谈具体的几点方法:
(1)物流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是基础竞争力的管理,明确物流企业有哪些有价值的资源可以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如果有,要知道具体应该怎样去运用。
致
谢
相遇只在昨日,分别即在今朝。大学时间匆匆而过,而现在剩下的只是回忆,回忆不掉的,还有那淡淡的忧伤。三年时光虽然不长,但这三年,在我即将步入社会的现在,却显得那么的短,短的来不及慢慢回忆整个过程就已经结束了。
三年大学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我的毕业论文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在此,我要谢谢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也祝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幸福快乐。全面、具体的指导下进行的。
我学习的物流管理专业,现在我也非常的喜爱物流这个行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会本着虚心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也希望在今后能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上有所建树。
时光匆匆,犹如白驹过隙,这里留下了我的回忆,留下了我的青春,在此,我再次感谢两年多来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祝愿老师们生活愉快,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期待着有朝一日,当我们重新聚首校园时,将那熟悉的一草一木吻遍。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