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19-05-15 14:4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篇: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信息大学: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毕业论文撰写的工作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综合利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07级学生的毕业设计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因此本文首先从选题目的、选题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论文总体的指导思路、第五学期的指导步骤以及本阶段的论文指导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便对未来的毕业设计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组织和管理,取得更好的质量和更佳的效果。

关键字:人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论文指导思路;毕业论文指导步骤中国信息大学在2009-2010学年的第一个学期,笔者指导的42名学生基本能够按照指导方案规定的时间进度展开论文誊写并完成毕业论文指导的第一阶段目标,其中,学生的开题报告与论文的文献综述是本学期论文指导的标志性成果。现就本命题的选题目的、人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论文指导思路和具体步骤以及本学期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总结,以便对未来的毕业设计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组织和管理。

一、选题目的外向型企业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这种竞争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两个方面。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型企业,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这两种竞争力的最佳手段就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技术引进。因此本毕业设计选题旨在指导学生通过调研,一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二是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完成的作品可供相关企业借鉴,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二、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从该课题的名称的分析来看,首先该课题定位于研究外向型企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对世界的经济、贸易局势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掌握经济趋势的能力,符合外向型人才的定位目标。其次,该课题着眼于对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不仅涉及经济贸易,还要涉及经营管理,甚至要求学生深入到产品的生产技术层面进行研究。因此,该课题的另一培养目标符合培养适应

市场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最后,该课题要求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并深入企业做实地调查与分析,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和处理实际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的人才。

该毕业设计选题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论、具有较敏锐的全球思维、较强的国际形势适应性以及具备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在外向型企业从事外贸销售、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产品生产监督等岗位。

三、指导思路

本课题拟定在四个学期内分三个阶段完成对毕业作品设计的指导。三个阶段分别为:指导学生如何认识毕业选题,如何研究毕业选题以及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和点拨,同时强调对学生独立研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四个学期的主要任务安排如下:

第五学期将重点指导学生更全面的认识毕业选题。第六学期将把论文指导的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论文所需的数据。第七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对比搜集的数据,通过选择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确立自己的论文观点。第八学期指导学生对论文进行撰写,要求学生分阶段完成论文初稿、二稿和最终稿。

四、中国信息大学本学期论文指导的具体步骤

本学期的指导工作以如何认识选题为指导的重点和核心,共分为三个时间段展开,细述如下:

1.第一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理论基础学习与选题价值分析

(1)9月第四周:进行论文动员工作,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主要布置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并确定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方式。初步拟定将学生分为6个研究小组,每组7人,并指定各组的小组长。

(2)10月第一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广泛地查寻、收集与论题相关的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做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可鉴借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了解其他学者就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都做了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研究方向都是什么,从而能够找出自己对该命题研究的兴趣点在哪里。

(3)10月第二周:指导学生选择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以便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教师建议学生应该选择的专业课为: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等。对于学校没有开设的课程,指导学生组成研究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

(4)10月第三周:组织研究小组学习竞争优势理论。指定学习的参考书为:迈克尔.波特编写的波特竞争三部曲《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国家竞争优势》。

(5)10月第四周:组织小组学习讨论产品竞争力的分析模型。指导学生结合相关案例,就各种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展开小组讨论,并分析各种分析模型的适用条件。

2.第二阶段(2009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选题价值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后,组织学生探讨研究的具体问题、范围、方法、步骤和毕业论文的架构,并指导学生按以下时间完成开题报告:

(1)11月第一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开题报告初稿的写作框架;

(2)11月第二周:学生誊写开题报告,并于11月18日前上交指导教师;

(3)11月第三周:教师对学生开题报告初稿提出意见并返回学生,要求学生完成修改;

(4)11月第四周: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再次修改开题报告,并于11月31日前提交指导教师。

3.第三阶段(2009年12月):完成文献综述

指导学生通过扩展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学习该领域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了解该领域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量阅读的同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在这个阶段,教师可推荐必要的研究资源(如期刊数据库、会议论文集、专业网站等)和核心文献给学生,以方便他们更好的展开自主学习。

(1)12月第一周:学生通过自己的渠道搜集文献材料,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分享文献资源的获得渠道。

(2)12月第二周:学生根据上一周获得的资料渠道,进行更广泛的文献查阅和分析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自己阅读过的参考文献,分析学者的研究观点,并指出自己对该观点的看法。

(3)12月第三周:指导学生整理合适的文献参考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提炼,列出文献资料和写作提纲。要求各小组通过PPT演说的方式对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交流和讨论。

(4)12月第四周:学生根据文献资料写作提纲,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五、本学期的指导体会

从9月份开始,笔者便按照毕业设计指导方案的安排对学生进行指导。截至目前,除了文献综述还在进行阶段,拟定于12月底上交之外,学生已基本按照指导计划完成了各项任务。回顾一个学期的指导工作,以下几点是促成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所在:

1.及时检查学习效果,确保学生作业质量

本学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一共要求学生上交1份资料日志、1份论文、1份分析报告、1份文献综述和一次PPT 演示。具体的作业包括:资料查阅日志;论文——关于“外向型企业国际产品竞争力分析”的研究价值分析;分析报告——关于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比较分析;以及最后的文献综述。

在学生上交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观点,对于上网下载甚至不假思索生搬硬套的作业给与严厉的批评,并扣除相关学生的论文分数;对不及时完成和未按进度完成作业的学生,提出批评警告并要求其尽快完成作业。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几乎是全抄参考资料。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到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参考学术论文并消化吸收,总结成自己的文字。

2.分成小组,形成竞争氛围

从大家认识的第一天,笔者便随机将学生分为5组,并指定其中一位学生任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的作业讨论和任务的具体安排。对在每一次的作业讲评过程中,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分数上的奖励。这种直接的分数刺激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关于竞争力分析模型的PPT陈述讨论会中,各组分工明确,都表现出极强的团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另外,通过组成小组的形式,每一个组员都可以在小组范围内大胆的发表自己意见,从而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

3.学生多锻炼,教师多引导

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尽量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展示学习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和交流,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每一个时间段,教师都要求学生定期将研究结果以讲演的方式(PPT陈述)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汇报,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这样做不仅促使他们认真总结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结果,也锻炼了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当学生碰到难题时,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善于启发、循循善诱,指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去查阅参考资料,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刺激和督促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独立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指导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论文创新性不足和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是本学期出现的两大难题。

1.创新性不足

作为系统进行了四年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运用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剖析客观事物的前因后果、提出观点、指导实践等基本能力,而这种能力集中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环节。从近几次学生的作业来看,总体情况基本能够达到教学要求,但在创新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观点陈旧、简单重复、没有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的心得认识,发现什么资料多就写什么,整个作业只是资料的堆积。有些同学甚至在拼凑或抄袭文章,以至于文章的观点前后矛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在学术上的严谨性,在本学期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把自己的思索、独特的发现和新颖的创造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比如在查阅资料阶段,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篇参考文献后,就将该文献的核心论点、论据和作者的结论记录下来,并以“文献查阅资料日志”的方式上交。并且要求学生把自己参阅资料的心得以及由此想到的论点及时向指导教师进行汇报,在与教师的讨论切磋中找出不足和修正的方法。再进行查阅资料、再思考,直到得出有一定新意的观点。在通过多次小组讨

论、师生讨论以及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后,笔者发现学生上交的论文中,确实存在部分学生在观点陈述中不拘泥于课本和形式,大胆的加入自己的独特见解。

2.学生思想准备不充分

经过一个学期的指导,笔者发现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等”和“靠”的思想比较严重。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初,普遍存在“等老师安排好,按要求做就行了”,“相关的知识不太懂,老师会讲的”等想法,这反映了学生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另一种是急躁心理,有的学生任务完成的非常快,但是作业质量却不高,甚至有学生只有几句话就算是一篇论文。在每次的集中指导中,总有一些学生因各种理由推脱不来参加,这也说明学生存在着“只要完成任务就行”的思想。对于这部分学生,笔者将在下学期的指导中重新安排他们所在的学习小组,并在小组中刻意安排对他们负责部分工作,目的在于引起他们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并增加他们的精力投入。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随时与他们进行沟通,督促他们的论文进度并要求他们按时按质的完成每个阶段布置的任务。

七、结束语

作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也成为检验高等教育任务落实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下学期的指导工作中,笔者将一贯秉持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为中心,对学生的资料搜集和研究方法进行指导。

第二篇:外向型企业汇率变动承受力调查问卷

附件:

外向型企业汇率变动承受力调查问卷

以下问题,除注明外,均为单选题。

1、贵企业主要贸易方式:(1)

(1)一般贸易(2)加工贸易(3)其他

2、贵企业贸易结算的货币币种主要为(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二项):(1)

(1)美元(2)欧元(3)日元(4)人民币(5)其他

3、贵企业当前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是:(1)

(1)较好(2)一般化(3)较差

4、贵企业预期下季总体生产经营状况:(1)

(1)较好(2)一般化(3)较差

5、贵企业本季设备利用率较上季:(2)

(1)提高(2)持平(3)下降

6、本季贵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2)(4)(3)

(1)劳动力价格上升,招工难(5)贸易摩擦加剧

(2)原材料价格上升(6)政府干预及政策不稳定

(3)汇率变动(7)同业竞争变化

(4)市场需求不足(8)其他

7、贵企业本季出口金额较上季(没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8、您预期贵企业下季出口金额较本季(没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9、贵企业本季进口金额较上季(没有进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1)增加(2)持平(3)减少

10、您预期贵企业下季进口金额比本季(没有进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1)增加(2)持平(3)减少

11、您预期贵企业下季进口价格较本季(没有进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1)上升(2)不变(3)下降

12、贵企业本季产品内销金额较上季(没有内销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13、您预期贵企业下季产品内销金额较本季(没有内销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14、贵企业本季盈利(亏损)情况比上季:(1)

(1)盈利增加/亏损减少(2)盈利基本不变/亏损基本不变(3)盈利减少/亏损增加

15、贵企业本季员工人均工资较上季:(1)

(1)提高(2)持平(3)下降

16、贵企业本季员工人数较上季:(2)

(1)增加(2)持平(3)减少

17、贵企业本季员工人数较上季减少的原因(16题选择(1)或(2)的企业不填,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

(1)订单减少(5)企业发展前景变化

(2)汇率变动影响(6)正常的季节性波动

(3)劳动力成本变化(7)招工难或用工流失严重

(4)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8)其他

18、贵企业本季出口订单的情况是(不定项选择,最多选二项;未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3)

(1)长单改短单,大单改小单(2)有单不敢接(3)接单情况正常(4)其他

19、就您所知,贵企业所在的行业中,目前企业关停并转的情况比正常水平:(2)

(1)更好(即关停并转的现象更少)(2)差不多(3)更差(即关停并转的现象更多)

20、如果贵企业所在行业有关停并转现象,主要原因是(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4)

(1)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难(5)行业竞争加剧

(2)原材料价格上涨(6)企业转移到其他区域或行业

(3)汇率变动(7)国家产业、节能减排环保等政策影响

(4)总体市场需求下降(8)其他

21、本季贵企业在与外商签订买卖合同时的议价能力:(1)

(1)较强(2)一般化(3)较弱

22、对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变动,贵企业的感受是(2)

(1)影响不大(2)有影响,但能接受(3)有影响,不能接受

23、贵企业未来一年能接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1)

(1)2%以下(4)5% ~ 8%(含5%)

(2)2% ~ 3%(含2%)(5)8%及以上

(3)3% ~ 5%(含3%)

24、为规避或管理汇率风险,贵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1)(2)

(1)提高技术含量附加值,创立自主品牌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生产成本

(3)增加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口

(4)转移生产基地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

(5)转变原材料、投入品供货来源(6)减少产成品出口,增加国内销量(7)通过谈判,降低进口产品价格(8)在合同中约定汇率风险承担方(9)其他

第三篇:广东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 对外贸易是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等原因,广东外向型企业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通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建立自主品牌等途径取得竞争优势,以提升广东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广东

一、广东省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我国外贸大省,但这并不意味着广东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很强,本文用以下两个指标对广东外向型企业近几年的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出口增长率

出口增长率反映的是市场成长情况,广东省出口增长率在2003年达到最高29.03%,此后增速一路下滑,2002-2008年的平均出口增速为23%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率呈现负增长,下降了11.5%,小于全国出口下降16%的幅度,但2010年广东出口4532亿美元,增长26.3%,低于全国出口31.3%的增长幅度。

(二)TC贸易竞争指数

TC贸易竞争指数是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主要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竞争力,系数越大表明优势越大。本文用以近似地表示广东省企业总体的出口竞争力水平。

从表1看,广东初级产品贸易竞争指数越来越小,这一趋势一方面反映了广东省资源缺乏、资源密集型产品缺乏优势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广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升级的情况。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逐渐提升,特别是近几年贸易竞争指数超过了0.2,高科技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虽然也逐渐提升,但其值很小,竞争力很微弱,这反映广东省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含量产品上,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并不强。广东省的机电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机电产品历来是广东省对外贸易顺差主要的来源,是广东省进出口商品中竞争力最强的商品类别,但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崛起,近几年广东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在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二、制约广东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一)依附性严重

目前广东外向型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即广东本土企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本身具有的一般性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以加工贸易或代工贴牌方式承接跨国公司或国际大买家的定单,因而在由国际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买(卖)家主导控制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主要介入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生产、制造、加工、组装环节,从而在世界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状态,对跨国公司和国际采购商存在着较高的依附性。由于依附性严重,很多外向型企业只需要按照订单要求,从事单点单环节的制造部分,完全不用也不需考虑设计、研发、营销等产业链的剩余环节,造成企业的创新动力明显不足。由于依附性严重,外向型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利润率较低,又会导致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低下。

(二)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广东外向型企业的出口能力,目前主要依靠与国外采购商形成特定的贴牌或来料加工关系,以及企业的规模经济利益,而不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品牌或销售终端渠道的建设能力所获得,而且广东出口产品中纺织、服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受到较多的因素影响,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趋强等现象的存在,加上新《劳动法》出台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使得外向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而在产品定价权主要由外国采购商和跨国公司掌控的前提下,这种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又不可能自动转嫁给国外的消费者和跨国公司。因此,成本上升的压力加大,不但会使外向型企业的产品出口价格优势丧失殆尽,使企业的利润率锐减,也会严重影响其提升竞争力的努力效果。

(三)贸易壁垒强化

广东作为我国的贸易大省,在遭遇贸易摩擦方面首当其冲,金融危机以来尤其如此。据统计,人世以来到2008年底,广东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以及“337调查”共156起,占到同时期全国总数的1/3。在广东所遭遇的案件中,反倾销占到了七成以上,是发起方使用最频繁的贸易调查手段。贸易摩擦直接影响到广东最具实力的鞋业、家具、建筑陶瓷、铝材、玩具、纺织品等大宗产品出口。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30年来,广东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机遇,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事过境迁,当前面临全球经济危机,政策制度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资源和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曾经

支撑广东经济起飞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瓶颈。无疑,提高广东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是唯一的出路。虽然近年来广东科技创新取得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创新人才。2009年,广东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规模达到37196万人,居全国第三位。人才密度和结构质量都位于北京、上海之后。二是缺乏关键技术。广东省核心技术严重缺乏,重大创新成果很少。从专利发明来看,广东的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少,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三是创新投入不足。广东的科技活动投入指数2009年居全国第4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的创新投入整体水平差距是很大的。

(五)缺乏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是指建立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都归开发企业所有的品牌。自主品牌是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自主品牌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影响力的大小。虽然广东企业创造了美的、志高、格兰仕、华为、中兴通讯、创维、康佳、TCL、格力等自主品牌,但企业更多的是代工生产。东莞作为依靠制造业起步并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制造业规模和能力可以媲美一个内地省份,但令人遗憾的是其自主品牌却寥寥无几。以IT产业为例,东莞是索尼、英特尔、三洋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基地,仅电脑整机中就有95%以上的零件在东莞加工生产,但就自主品牌而言,却只有金立、佳禾、OPPO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品牌。另一个问题是自主品牌的覆盖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家电和机电行业。由于知名品牌缺乏,部分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大宗商品如纺织品、服装、玩具等,长期以来只能以低价作为竞争策略,虽然出口数量增长,却没有带来利润的同步增长。

三、提升广东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一)整合供应链,提升产品价值增值能力

企业供应链由产品创意、产品设计、试制定型、原料采购或生产、产品的生产和装配、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营销、售后服务与产品有关的知识产权运作等连续环节构成,各个环节对最终产品的价值贡献是不同的,企业对各个环节的不同处理往往形成不同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从全球角度配置资源,如何优化每个环节,让整个供应链流程实现一体化,并持续更新换代,就越来越成为现代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知识产权运作价值增值最大,生产装配及其附近的环节价值最低。因此,广东外向型企业需要改变单纯以生产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向生产、仓储、转运及营销并重的方式转化,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价值链。使加工贸易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由单一的加工制造功能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领域延伸。总之,要使广东加工贸易在国内“生根”,使其上游产品本土化,变劳动力的生产要素贸易为技术含量高和产品附加值高的一般产品贸易,创造更高的价值,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二)实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能力

自主品牌代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自主产权,有着充分的产品扩张效应和产业组织的聚合效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企业靠的不仅仅是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还在于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品牌作为产品价值链的最高端,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就能占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份额,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广东外向型企业要增强品牌观念,品牌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品牌战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全力打造自主品牌,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此外还要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管理,使品牌受到法律保护,减少企业品牌被抢注的风险,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三)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教育投入,扩大人力资本

一国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会直接影响到该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创新的能力。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科技管理人才,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因此,广东应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高高素质人才供给,培植人力资本优势。同时,企业应加大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而且要加强职业培训,培育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2.加强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广东出口总量很大,但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导致产品增值率低,竞争力不强。因此,广东外向型企业应在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加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能,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以增强企业自身在国际同类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四)科学保持成本优势,提高盈利能力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等因素,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压力很大,要增强企业盈利水平,科学控制成本,继续维持成本优势,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应采取改良产品设计、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有效策略。

1.改良产品设计

首先,企业可以依据目标消费者对产品的不同偏好,重新审视产品的功能定位,减去不必要的功能而降低产品设计成本,使企业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再次,对不能盈利的产品进行有效的改良,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获利能力的新品种。最后,企业在改良产品设计时可选用成本低廉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取得更大幅度的成本优势。

2.加强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主要指采购、生产、营销过程的管理,一是要精心挑选供应商,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挑选可靠经销商,降低销售费用。

(五)注重非价格竞争,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非价格竞争是指除价格竞争外的竞争因素,如产品设计、质量、功能、包装、环保、售后服务等等方面的竞争。目前非价格竞争的作用已经明显超过价格竞争,特别是在高端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中体现更为明显。广东出口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劳动力相对廉价,逐步形成了以传统工业企业为主导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制鞋和消费类电子等企业。如果这些企业目前仍然拼更低的价格,出口更多产品,这样的贸易思维,一方面会遭受更多的反倾销诉讼,另一方面为了生产出口产品,导致国内消耗更多的能源、更多的物资,产生更多的污染,加剧了能源、资源及环境的紧张,建立在这种模式上的出口企业竞争力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广东外向型企业要调整营销手段,实施绿色营销发展战略

1.转变发展模式

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未来全球产业发展模式也将步入这一新的框架,“低碳产业链”将随即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广东的产业政策也进一步向节能减排倾斜。对外向型企业来说,要顺应这

一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本优势,把改进技术作为企业战略重心,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技术环保标准,突破出口贸易中的技术贸易、绿色贸易壁垒。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注重开发技术含量高的绿色产品,杜绝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加工订单,改变我国产品“低价格”的形象,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加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优势深加工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产品适应性,出口到东盟、南美、俄罗斯乃至非洲等一些新兴市场的产品,要考虑到这些市场的特点、文化需求等同欧美的不同,产品要与相应的文化、需求相适应。通过不同层次的适用创新,企业才能够在出口转型中站稳脚跟,走出困境。

3.提高劳工标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风险

近年来,发达国家提出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否则采取提高关税税率等措施制裁。广东一些出口企业也遭遇了这种壁垒,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广东外向型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劳工标准,如集体工资谈判、消除就业歧视。

[作者单位:广东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是广东梅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嘉应学院联合科研项目“广东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09SKl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四篇: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调查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衷心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参与本次调查!我们郑重承诺,您在本问卷中的所有回答都将严格保密,所有的数据资料仅用于学术研究。此外,本次调查的结果不会用于任何形式的个人表现评价,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因此请您放心作答,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企业扶持政策提供帮助。

第一部分:企业背景资料

第二部分:有关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调查

请您根据贵公司的实际情况,在每题后面的5个等级数字中,选一个与您公司表现最符合的数字,请打“√”或用“红色”字体颜色标出。“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符合程度越高。

第三部分:有关农业企业竞争力的调查

请您根据贵公司与同行业竞争对手在以下题项下相比较的情况,在每题后面的5个等级数字中,选一个与您公司实际情况最符合的数字,请打“√”或用“红色”字体颜色

问卷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耐心参与!

第五篇:产品质量法调查与分析报告

产 品 质 量 法 实 施 调 查 与 分 析 报 告

小组成员:

一 产品质量法实施目的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规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以及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缺陷产品所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二 产品质量法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一节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 损害赔偿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三 法律责任

(一)构成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条件及其范围 1.构成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条件

(1)生产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2)必须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实。

(3)产品质量不合格与财产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联系。

上述三点是生产者的产品责任构成要件,这是一种严格责任,对销售者而言,除了具备以上三个要件之外,还应以其过错的存在为要件。销售者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四 产品质量法执行缺陷

《产品质量法》的颁布实施,对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各地普遍反映,现行法律的某些规定不适应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有力打击伪劣产品的需要。

主要是:《产品质量法》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在产品质量工作中应负的责任,没有明确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内部质量监督保障制度,没有明确赋予行政执法部门必要的强制执法手段,特别是没有明确赋予对伪劣产品的扣押和没收等权力,不利于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打击;法律中多处规定按“违法所得”的倍数处以罚款,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既不易操作,且处罚偏轻;有的条款以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作为销售者违法的前提条件,不仅难以认定,而且使得一些违法者往往以“不知”为借口逃避法律制裁;对于销售产品过程中搞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问题,法律也没有作出禁止性规定等。由于《产品质量法》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对质量执法监督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五 案例

(1)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也于9月10日作出批示,要求卫生部门及各监管部门做好患儿救治,迅速排查。

●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

●9月12日,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副省长咸辉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解放军第一医院看望、慰问该院收治的肾结石患儿。

●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作出部署,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9月13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9月14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带领有关司局领导及专家飞抵兰州,针对我省有关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展开专题调研。

●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10月27日,三元股份首次正式承认正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

●10月31日,经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已资不抵债。

●12月2日,曾是三鹿集团最大液态奶生产基地的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河北贝兰德乳业有限公司。

●12月8日,三元股份公告称,其董事会已经批准了《关于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子公司的议案》。三元股份以现金出资人民币500万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

●12月13日前后,三鹿二厂开工复产,这是三元在“托管”模式下,启动生产的首个厂区。此后传出消息,三鹿集团的七家非核心企业已陆续开工生产,但全部更名。

●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

●12月下旬,债权人石家庄商业银行和平西路支行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对债务人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12月24日,三鹿集团收到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民事裁定书,一切工作正在按法律程序进行。三鹿将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三鹿商贸公司)来管理,管理人将对三鹿资产进行拍卖,然后偿还给债权人。这一过程将在六个月内完成。

●12月24日,河北石家庄市政府、三鹿集团选取20多个代理商代表,到三鹿集团商谈,最终三鹿与代理商达成还款意向。

●12月25日,三元回应三鹿破产:重组方案调整须董事会决定。●12月26日—31日,法院将审查债权人申请。●12月26日,清算工作组已进驻三鹿。

●12月26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开审理张玉军、张彦章非法制售三聚氰胺案。无极县人民法院、赵县人民法院、行唐县人民法院分别开庭审理了张合社、张太珍以及杨京敏、谷国平生产、销售有毒食品三案。

●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田文华等4名原三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庭审持续14小时。

●1月22日,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田文华被判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

另悉,这批宣判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中,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的被告人高俊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缓,被告人张彦章、薛建忠以同样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15名被告人各获二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2月1日提起上诉,田文华提出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上诉人不构成指控所涉罪名

(2)案例中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分析

生产者对其生产产品的质量依法负有的以下义务:

第一,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这是法律对生产者保证产品质量义务的强制性规定,生产者不得以合同约定或者其他方式免除或减轻自己的此项法定义务。产品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是法律对产品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产品使用者的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生产者违反这一质量保证义务的,将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二,产品质量应当符合明示的质量状况。即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这是法律对生产者保证产品质量所规定的明示担保义务。

第三,不得有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这些行为包括:(1)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2)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3)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六 产品质量法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根据国家监督抽查的情况看,近几年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基本保持在75%-78%,1998年为77.8%。产品质量状况的特点是:大型企业产品质量较高,中小型企业较低;国有及三资企业产品质量较高,个体、私营企业较低;工业生产资料质量较高,农业生产资料和居民生活消费品质量较低。从1998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情况看,广东、山东、浙江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分别为74%、75%、75.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的小型企业1998年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3%。山东省1998年国家监督抽查的乳制品饮料合格率为29%,音响设备11.8%,水泵25%。从浙江省技术监督部门1998年对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情况看,食品类的合格率为40%,家电类58.9%,农资类57.1%,建材类43.8%。这种状况与这几省的经济发达水平是不相称的。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反映,1994年至1998年间,全国各级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68万件,其中产品质量问题和假冒产品投诉共204万件,占投诉总量的80%。产品质量低劣已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突出问题。

(二)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当前,制售伪劣产品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而不绝,禁而不止。近年来,各地加大了打假治劣的力度,每年都要查处大量伪劣产品案件,但查处了不少旧的案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案件。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997年、1998年食品、农资伪劣产品投诉情况统计,食品类由65万件增加到75万件,上升8%;农资类由2.56万件增加到3.35万件,上升31%。总的看,伪劣产品的投诉量呈上升趋势。重庆市消费者协会1997年、1998年受理消费者投诉的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重大案件110件,其中1998年比1997年上升75%,造成1人死亡,43人伤残。去年12月以来,浙江省贯彻国务院主要领导关于该省质量问题的重要批示,认真打击、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原有的质量问题得到一定控制,但又出现了制售假证件、假酒、假钞票等问题。浙江省慈溪市检查生产液化器减压阀的18家企业,被抽查的19批产品无一合格。河南省许昌、商丘、广东潮汕等地区制售假烟活动仍未得到有效治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000万件假烟冲击市场,为1997年的2倍,国家税利因此损失60亿元。国务院有关部委已联合组织于近期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商标卷烟的专项斗争。二是近年来一些重大恶性质量事件屡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去年以来发生的山西文水假酒案,江西有毒猪油案,宁夏银川锅炉爆炸案,都造成了人员重大伤亡。辽宁省反映,从外省进入该省的面粉合格率只有51%,有的违法分子为了给面粉“增白”,竟掺入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工原料。三是有些地方制售伪劣产品已发展成区域性、行业性的问题。一些制假售假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批造假窝点、批发市场和集散地,个别地区已蔓延到一个行业,伪劣产品也由一般日常生活用品转向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重要的工农业生产资料。浙江省曾集中力量,开展对乐清低压电器、义乌燃气具、永康电动工具和苍南假冒商标标识等带地区性、行业性制售伪劣产品问题的专项治理,取得了好的效果。四是违法者的活动方式更为隐蔽,手段不断变化,由城镇逐渐向农村结合部或乡村转移,由公开制售转为隐蔽制售,由固定场所制售转为流动制售,使得打击伪劣产品的斗争更为艰巨复杂。

(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薄弱。目前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薄弱,没有建立起质量考核、分析等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对质量技术基础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质量检测设备,无标生产或不按标准生产的问题相当普遍,无合格证、无生产日期、无厂名的产品和无照经营现象大量存在。有些企业人才缺乏,设备简陋,生产条件恶劣,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更为薄弱,许多小型店铺销售伪劣商品的情况相当严重。有些地区在机构改革中,有些企业在改制、改组中,撤销或合并了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管理功能受到削弱。

(四)对产品质量工作的认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领导特别是基层领导,对质量工作的认识仍然不到位。有的对本地的质量形势缺乏全面、客观的估计,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打击伪劣产品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有的把抓质量、打击制售伪劣产品行为与当地发展经济对立起来,担心打假会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的认为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和必经阶段,存在“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甚至认为制售伪劣产品是个人发家致富、地方发展经济的捷径。有的地方领导担心暴露质量问题会影响地方的声誉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对质量监督和执法检查存在疑虑,不予积极配合和支持,汇报时多讲成绩,少说问题;检查时只让看好的,不愿意让看差的。由于存在着错误和片面的认识,工作中对抓质量和打假治劣重视不够,领导不力,影响了对制售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和质量振兴目标的实现。此外,有些销售者置法律于不顾,公开或隐蔽地销售伪劣产品;有些消费者缺乏质量法制意识,不懂法,不知道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果上当受骗。

(五)打击制售伪劣产品的力度仍然不够

各地在打击制售伪劣产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查不着、打不疼、禁不止”的问题。有些违法分子抗拒质量监督检查和交纳罚款,拒不提供有关证据,少数违法分子甚至公然阻挠、抗拒执法,有的执法人员面对这些现象束手无策,没有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果断处置。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处案件中缺乏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为一些违法犯罪分子逃脱制裁提供了可乘之机。对违法者的处罚偏轻,以罚代刑普遍存在,移送到公安机关和法院的案件不多。1998年,广东省技术监督系统查处了制售伪劣产品案件13,107件,其中重大案件206件,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仅有7件。浙江省1997年、1998年共查处制售伪劣产品案件9.3万件,司法机关只立案133件,判刑仅35人。由于打击力度不够,使得制售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六)产品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环境尚未形成

市场经济要求产品以质取胜,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不少产品出现了优难胜、劣不汰的状况。有的保护落后,搞市场分割,禁止外地某些商品进入本地市场,对当地制售伪劣产品行为采取放任态度。有的企业通过给客户“回扣”和“好处费”推销伪劣产品;有的靠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偷税漏税、低价倾销,排斥竞争对手。社会上非法的、名目繁多的质量评比和变相评比,严重误导了消费者。由于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严重存在,在许多情况下造成真货斗不过假货,名优产品斗不过伪劣产品,也使一些大案要案难以查处。不少地方反映,执法人员查办质量案件时遇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说情风,只要一立案,就有一些人包括一些领导为制售伪劣产品者说情,开脱罪责,充当保护伞。

(七)执法机关的工作与当前质量形势的要求不适应,工作条件有待改善

随着市场需求的主要矛盾由产品数量向质量的转化,对质量执法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这次检查的情况看,执法部门的工作还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抽查的覆盖面还不够宽,抽查的后处理工作抓得不紧;对企业的质量监督和服务工作不到位;打击伪劣产品的力度不够,对制假、售假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还未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执法机关之间工作配合不够协调,相互推诿、交叉检查、形不成合力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高等。不少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人员编制不足,经费缺乏,设备和交通工具落后,也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和查办案件造成一定影响。据云南等省反映,地州市一级技术监督部门机构建制得不到保证,有的县级技术监督部门被撤并到其他部门,影响了《产品质量法》的贯彻实施。

三、意见和建议

(一)正确认识质量形势,进一步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的质量法制意识

产品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形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要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法》的宣传教育,充分认识提高产品质量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地的质量形势,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对产品质量常抓不懈。要充分认识质量工作在经济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真正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抓质量、讲效益,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深刻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产品就不会有市场,没有市场的产品就谈不上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就不可能生存与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继续大力扶持,但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产品质量低劣的问题相当普遍,必须加强监督,出现制售伪劣产品要严肃查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通过深入的质量法制宣传教育,扫清思想障碍,增强质量意识,使各级领导自觉抓好质量工作;使生产者、销售者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使消费者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自觉抵制制售伪劣产品行为,使其失去市场,没有生存余地。

(二)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领导

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法律实施机关应当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责任制,采取多种方式,将《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质量振兴计划规定的质量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成员身上,真正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处罚办法。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要坚决追究领导的责任。

质量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政府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质量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质量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质量兴省、兴市战略和质量振兴规划的实施,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振兴目标的实现。要坚持扶优治劣的方针,在严厉打击制售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同时,对质量整治后出现的优势企业,采取政策引导、增加投入、帮助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给予扶持。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宏观指导,探索名牌产品的培育和保障机制,引导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争创名优产品。

(三)加大质量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工作水平

面对当前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和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的状况,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要逐步扩大产品质量监督的范围,增加抽查的企业、产品和市场,扩大监督检查的覆盖面。要在重视对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企业和市场监督检查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对流动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有效监督办法,防止逃避检查,堵塞漏洞。要继续把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作为重点,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及其负责人,要综合采用批评、通报、曝光、处罚、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办厂长经理学习班、撤销领导职务直至依法惩处等行政和法律手段,真正发挥质量监督工作应有的效能和作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将所辖区内的所有工商活动纳入管理和监督范围,与技术监督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制售伪劣产品的打击与查处。

要进一步抓好质量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强质量法制、政策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设备和检测手段落后等问题,为《产品质量法》的贯彻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进一步查处伪劣产品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针对当前制售伪劣产品违法活动依然猖獗、活动方式更为隐蔽的特点,必须坚持“以铁腕抓质量”,加大打击力度,形成从严惩治的法制环境,推动打假治劣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的查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查大案、端窝点、净化市场的专项斗争,对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和公然阻碍、抗拒执法的事件,要坚决排除干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力求在一、两年内,解决好各地制售伪劣产品的突出问题,保护好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工商、公安、检察、法院等执法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协作配合,组织联手打假,特别要组织好跨地区的联手打假工作。执法机关要充分运用《产品质量法》、《刑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违法犯罪分子该重罚的重罚,该判刑的判刑,决不能姑息迁就,防止以罚代刑。要坚决杜绝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对于全国性的和跨地域的打假治劣行动,以及外地、外单位查处本地、本单位的违法案件,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绝不能从局部利益出发,给打击制售伪劣产品工作设置障碍。

(五)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切实抓好产品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为了有效地解决仍然严重存在的制售伪劣产品问题,必须做到两手抓,一手治标,一手治本,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治本要注意抓源头,抓苗头。抓源头,一要严把生产许可关,严把市场准入关。对于生产条件不具备的企业不予登记发照,对于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坚决责令停产整顿或予以取缔。要坚决制止无合格证、无生产日期、无厂名的产品进入市场,杜绝无照经营,并建立起特殊安全类产品必须经技术审查方可进入市场的制度。二要引导和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强化质量管理,消灭无标生产,搞好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建立和健全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严把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三要加快建立产品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对于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回扣风”、低价劣质倾销等问题,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抓紧解决,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抓苗头,就是对出现制售伪劣产品的苗头要及时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形成气候,甚至发展成地区性、行业性的问题再去解决,防止一些地区、一些市场成为伪劣产品的集散地。

(六)尽快修订《产品质量法》

为了深入了解各地对《产品质量法》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这次执法检查中,检查组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各地建议修改的内容主要有:增加各级政府、企业以及行政执法机关对产品质量工作的责任条款;将“罚则”一章中所有按“违法所得”倍数罚款的规定,改为按生产、销售的“货值金额”的倍数处以罚款;对第三十七条中规定的只有“明知”销售了不合格产品才给予处罚的规定进行修改;赋予行政执法部门对假冒伪劣产品及其生产设备、工具的封存、扣押、没收等权力;增加对可能危及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规定;对限制非本地区、非本系统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入本地区、本系统的保护主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等。

下载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向型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综述 1.1 发展历程浙江是一个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

    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及对策分析一、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综述1.1 发展历程浙江是一个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学生姓名 XXX 班 级 物流管理1101 专业名称 物流管理 系部名称 经济管理系 指导教师 XXX 提交日期 2013/12/19 答辩日期 2013/12/28 XXX......

    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

    沃尔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分析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硬如磐石,坚不可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其中的一个主要......

    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及对策分析(推荐)

    一、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现状综述1.1发展历程浙江是一个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迅猛发展,为目前状况下浙江省中小外向......

    中小型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中小型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摘要:中小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产业的主体,其是否可以发展壮大,是我国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抓住企业的竞争重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尽快培育、......

    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杨蕾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099114065) 摘要:自主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及中国知识产权弱势的现状而提出的创新概念。当前......

    工商管理学院《企业调查与分析》

    工商管理学院《企业调查与分析》 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提交日期:年月日题目:目 录一、XXXXX (一)XXXX (二)XXXX (三)XXXX二、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