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热点:农村垃圾分类要接地气(模版)
申论热点:农村垃圾分类要接地气
背景链接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干部说,现在政府专门有农村垃圾处理项目,村里垃圾定时运,农村不再是“灰头土脸”。不过,农村垃圾处理也有难题。干部说,许多村民垃圾分类习惯尚未养成,垃圾桶里厨余垃圾、残砖瓦片,甚至农药瓶子等混在一起,集中、转运难,后续处理也难。多年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有的村民觉得“垃圾扔桶里就行了”,为啥还得费工夫分类,而且要用好几个垃圾袋,挺浪费的。有的不清楚如何分,扔垃圾倒成了麻烦事。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
[表明观点]
农村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十分关心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他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观点分析] [意义]
第一,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第二,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
第三,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四,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垃圾分类推行难的原因]
一是城市垃圾分类体系还不完善,即使社区有良好的初步分类投入,但后期分类运输、处理、利用上还存在不尽人意,让百姓看不到政府管理部门的“诚意”;
二是很多城市,包括试点城市的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各项硬件设施还不健全;三是“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已成共识,但却是一句看得见、摸不着的口号,百姓无法真正感觉到资源再利用带来的利好;
四是部分城市出台了法规确保垃圾分类进入正轨,但显现出来的功效较为滞后,无约束力又无保障力。
[面临困难]
一是多年的生活习惯难改变,居民的自主性还比较低,督导和不督导效果差异明显。二是厨余垃圾处理是道中国特色的垃圾难题。中国菜中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3。厨余垃圾经生化处理可以产生能循环利用的沼气,需要居民家庭把垃圾分干湿两类,准确投放率也仅有30%左右。
三是废品回收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未被重视。目前可回收物的价格较低,常常不能马上处理、无处存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积极性,加之干湿分类没有做好,被弃置的垃圾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被湿垃圾污染了,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人工分类分拣的成本。
[参考对策]
源头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农村居住分散,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若能在源头将可回收、可沤肥等垃圾分拣出来,能减少垃圾运输、处理的成本。
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招。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不同,垃圾成分构成迥异,照搬城市“有机”和“无机”分类方式,脱离村民实际生活,村民接受度不高。比如农村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多,恰恰可沤肥再次还田。有的地方将农村垃圾
分为“可腐”和“不可腐”,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确保源头分类质量。
做好农村垃圾分类,还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机制,调动村民积极性。针对村民的疑惑、遇到的问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让大家畅所欲言,干部及时解答。制定村规民约,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监督小组,确保垃圾分类有人管、管得好。有的地方举办“最美庭院”“垃圾分类能手”等活动,农民踊跃参加;有的地方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可在小超市等兑换商品,将垃圾分类和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农民参与。
更多考试热点,读给你听: 网易云,喜马拉雅
搜索江苏中公教育,用声音打开公考世界。
第二篇:2018江西遴选材料分析题:农村垃圾分类要接地气
2018江西遴选材料分析题:农村垃圾分类要接地气
背景链接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干部说,现在政府专门有农村垃圾处理项目,村里垃圾定时运,农村不再是“灰头土脸”。不过,农村垃圾处理也有难题。干部说,许多村民垃圾分类习惯尚未养成,垃圾桶里厨余垃圾、残砖瓦片,甚至农药瓶子等混在一起,集中、转运难,后续处理也难。多年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有的村民觉得“垃圾扔桶里就行了”,为啥还得费工夫分类,而且要用好几个垃圾袋,挺浪费的。有的不清楚如何分,扔垃圾倒成了麻烦事。
[表明观点]
农村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十分关心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他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观点分析] [意义]
第一,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第二,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第三,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四,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垃圾分类推行难的原因]
一是城市垃圾分类体系还不完善,即使社区有良好的初步分类投入,但后期分类运输、处理、利用上还存在不尽人意,让百姓看不到政府管理部门的“诚意”;二是很多城市,包括试点城市的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各项硬件设施还不健全;三是“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已成共识,但却是一句看得见、摸不着的口号,百姓无法真正感觉到资源再利用带来的利好;四是部分城市出台了法规确保垃圾分类进入正轨,但显现出来的功效较为滞后,无约束力又无保障力。
[面临困难]
一是多年的生活习惯难改变,居民的自主性还比较低,督导和不督导效果差异明显。二是厨余垃圾处理是道中国特色的垃圾难题。中国菜中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3。厨余垃圾经生化处理可以产生能循环利用的沼气,需要居民家庭把垃圾分干湿两类,准确投放率也仅有30%左右。
三是废品回收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未被重视。目前可回收物的价格较低,常常不能马上处理、无处存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积极性,加之干湿分类没有做好,被弃置的垃圾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被湿垃圾污染了,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人工分类分拣的成本。
参考对策
源头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农村居住分散,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若能在源头将可回收、可沤肥等垃圾分拣出来,能减少垃圾运输、处理的成本。
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招。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不同,垃圾成分构成迥异,照搬城市“有机”和“无机”分类方式,脱离村民实际生活,村民接受度不高。比如农村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多,恰恰可沤肥再次还田。有的地方将农村垃圾分为“可腐”和“不可腐”,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确保源头分类质量。
做好农村垃圾分类,还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机制,调动村民积极性。针对村民的疑惑、遇到的问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让大家畅所欲言,干部及时解答。制定村规民约,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监督小组,确保垃圾分类有人管、管得好。有的地方举办“最美庭院”“垃圾分类能手”等活动,农民踊跃参加;有的地方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可在小超市等兑换商品,将垃圾分类和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农民参与。
模拟试题练习来实际做一做吧!
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模、人类社会发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材料揭示的认识论知识是()
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能指导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理论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③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具有绝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解:在本题中,“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是社会意识,“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社会存在,“国答和解决”则说明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选项A说法正确,但同题意无关,不选。选项B、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B。解析:实现网格全覆,有利于大学生快捷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使部分学生上网成瘾而荒废学业。网络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说事物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故本题答案选B。
第三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影视作品要“接地气”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影视作品要“接地气”
|热点背景*近日,火遍各大卫视、千家万户的一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其原因不外乎这部剧从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题材主题都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群众。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主办的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提名名单中《欢乐颂》《小别离》《人民的名义》《中国式关系》《鸡毛飞上天》等作品入围,无一不是以现实为题材。
|综合分析* 回看以往我国的影视剧作品,现代言情剧里都是霸道总裁、豪门恩怨,虚构出了一个上流社会的矫情生活;众多青春片为了情节曲折,重复堕胎、失忆等桥段,让人感慨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青春;玄幻剧、古装剧则依靠IP,用高人气、高颜值的演员来撑场,各类改编让人看花了眼。在杨幂一部穿越剧《宫》之后,全国掀起了一股穿越之风。甚至有少女每天游览博物馆、行走在山林中等待穿越的机会。不得不说这样的影视剧作品固然也有受众,但是这样脱离现实的题材终究不会让人记忆犹深,只是一时新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发理性之时,这类电视剧也将会被淡忘。
诚然,影视剧题材呈现多元化现象并非坏事。《琅琊榜》《伪装者》等,虽然都不是反映现实的作品,但也获得很高的收视率。怕就怕,如果电视屏幕上充斥的都是玄幻、武侠、宫斗、穿越等脱离现实、情节重复的作品,而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必定会导致影视作品创作力和想象力匮乏,难登大雅之堂。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往往比影视剧的演绎更精彩。现实生活的题材,是影视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心术》真实刻画了医患问题的现状;《裸婚时代》恰恰反映出当下年轻人梦想与现实的冲突;《老有所依》客观道出我国养老的难题。这样表达当下国人真实生活状态和真情实感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该多一些。
影视作品只有贴近现实,才能有群众基础。时下中国,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与变化的国度,正是因为国家充满机遇、社会充满可能,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新鲜的素材,值得挖掘出,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第四篇:2018国家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影视作品要接地气
2018国家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影视作品要接地气
近日,火遍各大卫视、千家万户的一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其原因不外乎这部剧从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题材主题都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群众。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主办的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提名名单中《欢乐颂》《小别离》《人民的名义》《中国式关系》《鸡毛飞上天》等作品入围,无一不是以现实为题材。
回看以往我国的影视剧作品,现代言情剧里都是霸道总裁、豪门恩怨,虚构出了一个上流社会的矫情生活;众多青春片为了情节曲折,重复堕胎、失忆等桥段,让人感慨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青春;玄幻剧、古装剧则依靠IP,用高人气、高颜值的演员来撑场,各类改编让人看花了眼。在杨幂一部穿越剧《宫》之后,全国掀起了一股穿越之风。甚至有少女每天游览博物馆、行走在山林中等待穿越的机会。不得不说这样的影视剧作品固然也有受众,但是这样脱离现实的题材终究不会让人记忆犹深,只是一时新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发理性之时,这类电视剧也将会被淡忘。
诚然,影视剧题材呈现多元化现象并非坏事。《琅琊榜》《伪装者》等,虽然都不是反映现实的作品,但也获得很高的收视率。怕就怕,如果电视屏幕上充斥的都是玄幻、武侠、宫斗、穿越等脱离现实、情节重复的作品,而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必定会导致影视作品创作力和想象力匮乏,难登大雅之堂。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往往比影视剧的演绎更精彩。现实生活的题材,是影视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心术》真实刻画了医患问题的现状;《裸婚时代》恰恰反映出当下年轻人梦想与现实的冲突;《老有所依》客观道出我国养老的难题。这样表达当下国人真实生活状态和真情实感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该多一些。
影视作品只有贴近现实,才能有群众基础。时下中国,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与变化的国度,正是因为国家充满机遇、社会充满可能,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新鲜的素材,值得挖掘出,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申论考试中,文章写作都是重中DGA之重,文章分数高,整体申论成绩自然就会高,而要想得到写作高分,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考生本身的文采也是阅卷人评判分数的一个重要考量,而如果考生没有深厚的积累,那么一些必要的名言警句的使用将会为考生文章增色不少。
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
2、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3、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淮南子〉
4、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唐·张蕴古)
5、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6、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春秋)管仲
7、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史襄哉
8、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唐·骆宾王《萤火赋》
9、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
10、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1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1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4、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要接地气
课堂教学改革要接地气
新的一轮研修使我学到了不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经验,这些经验和模式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不可重复性,我参与了从93年以来的多次课改,而每次课改都是排头兵,面对此次如潮版的大的课堂教学改革浪潮,说几点学习后的体会。
一、各种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再实践而总结的,对所研究学校是正确的、可行的。这就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他学校由于学生的差异、教师的差异、教学环境的差异,绝不可照搬照抄,要对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取长补短,加以改进,创建出符合自身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再实践,最后确定。
二、常言道,教无定法,一个学校有一个大的模式框架,是从一个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出发是必须的,但也不能千篇一律。比如,有些学校为了推进某一模式,领导不断视察,要求必须讲多长时间,必须学生讨论多长时间,否则就批评教师等等,是不对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面的教师的教学特色来设计的。大家都要按一种模式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认为应该以模式引领,通过学模、解模、建模的实践过程,到最后无模为节点。
三、翻转课堂与微视频
翻转课堂故名词义就是把课堂翻转过来,以前是先教后学,现在是先学后教。那么,先学怎么学?当然是自学,自学中出现问题怎么办?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教师在网络上提前发布新课程的学习目标、难点讲解微视频(这叫一帮)和学习检测,通过学生自学,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及时反馈功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然后再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这叫二帮)。教师的作用就是解惑,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也避免教师一言堂,眉毛胡子一把抓,出现层次高的学生吃不饱,层次低的学生吃不了的现状,使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要珍惜师生在一起的时间,坚持到一起就是解决问题的理念。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有其前提条件,一是设备要到位,网络要流畅,资源要充足。没有实施的环境是不行的。二是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充足,这是社会环境。我们多数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都统一上自习,教师要到场辅导和管理,这样就不好实行。有些学校为了推进这一模式,在上课十分钟间让学生看一下视频就行了,这是走形式,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习。三是教师水平要到位,即: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微视频的制作能力。如果仅把上课讲的录成视频放到网上,这不仅浪费资源和空间,何如当场讲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