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卧云山植物园建设与发展(汇编)

时间:2019-05-14 18:5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卧云山植物园建设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卧云山植物园建设与发展》。

第一篇:浅谈卧云山植物园建设与发展

浅谈卧云山植物园建设与发

摘要

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当时是在朱序弼成功创建黑龙潭山地树木园之后,应邀在卧云山再建一个园,朱序弼经过深思熟虑,建就建一个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植物园,初期定名为“卧云山沙地植物园”。建园初期确定的建园总体思路:卧云山植物园的建设,于1994年秋季开始规划设计,十一月份,召开了研讨会,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当年冬季就引进,定植了82科158属424个品种。也得到了中国植物园学会邀请,参加了中国植物园学会年会,会上学到了许多不懂的知识,在北京植物园专家们的鼓励下,卧云山植物园建设干群,齐抓共管的气氛更浓了,前来学技术,义务投劳的群众更多了。8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50多名,特别是中国植物园分会理事长张治明题词“前景光明”,给植物园建设极大的鼓舞,如《国土绿化》、《榆林日报》等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了八篇报道,卧云山植物园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00年朱序弼的事迹被东京大阪大学编入了教科书。这既是一个技术推广,经验交流,植物种交换的平台,又是一个集植物种保护与繁殖的试验点。有利于珍稀濒危植物种的保护,有利于科普。2009年,在卧云山植物园创办的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网络文化的感召下,横山县也成立起了横山县民间绿色网络协会。至此,卧云山植物园成为榆阳区生态文化的主阵地。

1、自然概况与建园背景

卧云山植物园位于陕北榆林市榆阳区四里沙,系风沙区与丘陵沟壑区交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1′,北纬38°52′,海拔1181-1228m,年均降水426.4mm,年均气温8.1℃,全年日照2925.5小时,无霜期160天。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风沙,少雨,干旱,高寒,立地贫瘠,生态脆弱,地理地貌在晋、陕、蒙、宁很具有代表性。

1994年,由农民徐登堂、张金贵等人发起,聘请资深的林业高级工程师朱序弼义务技术指导,利用庙会布施资金搞绿色事业,旨在使卧云山实现绿化、美化、香化,庙宇亭台楼阁与绿树相互辉映的圣地仙境,吸引更多的香客游人。当时是在朱序弼成功创建黑龙潭山地树木园之后,应邀在卧云山再建一个园,朱序弼经过深思熟虑,建就建一个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植物园,初期定名为“卧云山沙地植物园”。境内地下水水位极深,且是山的顶部,风沙危害严重,要在此建成一个植物园,其难度是非常大的。朱序弼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高超的技术,科学认真的态度与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加之徐登堂、张金贵等人对朱序弼创建植物园意见十分赞同和信任,并严肃认真地贯彻落实。就这样他们就开始年复一年,一步一步地实现着植物园之梦。植物园拟建之地植被稀少,只有零星散生的人工栽培的刺槐、宁条、沙蒿、沙竹和沙米等植物。植物园所占地为榆阳区鱼河林场国营宜林地,为使植物园顺利实施,经区林业局协调,卧云山道观管委会和鱼河林场签订了占用3000亩宜林地建植物园协议。建园初期确定的建园总体思路:以乡土植物种为主,建立10个植物定植大区,22个地方特色小区,以植物多样性为工作重点,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繁殖贯穿植物园建设工作始终,搜集引种,繁殖驯化,示范推广相结合,建园,科研,教学,旅游,生产,推广“六位一体”。

2、建园历程

卧云山植物园的建设,于1994年秋季开始规划设计,十一月份,召开了研讨会,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当年冬季就引进,定植了82科158属424个品种。翌年春季,迎接了第一批实习生——榆林高专农牧班的学生。也得到了中国植物园学会邀请,参加了中国植物园学会年会,会上学到了许多不懂的知识,在北京植物园专家们的鼓励下,卧云山植物园建设干群,齐抓共管的气氛更浓了,前来学技术,义务投劳的群众更多了。1996年,按建园思路,继续扩大引种驯化工作,搜集引进植物种涉及76科,301属,655个品种,建苗圃10亩,修100m2的温室一座,修园区道路9km。8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50多名,特别是中国植物园分会理事长张治明题词“前景光明”,给植物园建设极大的鼓舞,如《国土绿化》、《榆林日报》等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了八篇报道,卧云山植物园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997年,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繁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搜集引进12个品种,使珍稀濒危植物种累计达到了50个品种,有43个品种长势良好,7种尚在试验阶段。引种成活率达80%以上。同年,榆林地区植物学会在卧云山植物园成立。1999年《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与繁殖》课题获市级一等奖,《泽兰人工栽培技术试验》获市级三等奖,2001年《旱生射干引种栽培技术》课题获市级三等奖,2002年《木本花卉植物引种试验》获市级二等奖。2000年朱序弼的事迹被东京大阪大学编入了教科书。2004年,在徐登堂、张金贵与朱序弼共同探讨,建立一个民间绿色网络组织,将市内各庙会列为网络会员,每年召开一次学习交流会议。这既是一个技术推广,经验交流,植物种交换的平台,又是一个集植物种保护与繁殖的试验点。有利于珍稀濒危植物种的保护,有利于科普。2007年卧云山植物园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百合引种保护》课题获市级二等奖。2009年,在卧云山植物园创办的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网络文化的感召下,横山县也成立起了横山县民间绿色网络协会。2010年获国际生态文化恢复奖。2011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指引下,榆阳区政府为使生态文化得到大发展大繁荣。以卧云山植物园为依托,成功地举办了以“秋染南山,红叶传情”为主题的榆阳首届杏树红叶文化节。2012年3月份榆阳区第二届“杏树赏花周”将卧云山植物园列为榆阳区生态观景一日游主景区。至此,卧云山植物园成为榆阳区生态文化的主阵地。

近18年的奋斗,一座拥有2058多个品种,涉及140科,452属,绿色植物资源基因库在卧云山建成,抢救保护了60多个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成功了80多种耐寒耐旱植物种,研究总结推广了100多项新技术,可以说这里已成为陕北黄土高原及毛乌素沙地植物品种保育园、储备库。它凝结了徐登堂、张金贵和徐榆平等一大批农民们的心血与汗水,也荟萃了林业专家朱序弼60多年里献身绿色事业科研成果。卧云山植物园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植物》、《陕西日报》、《国土绿化》等50多家媒体都从不同角度作过报道。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植物园先后接待了美国、法国、日本、瑞典等许多国家专家、学者和官员的来访考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总结过去,成绩卓越,但困难与问题不少,展望未来,前程似景,意义深远。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人才队伍缺乏一直是困扰植物园建设与发展的大事。植物园主任徐登堂,副主任张金贵已年近七旬,技术指导朱序弼已80岁高龄。年轻的一代徐榆平虽身康力健,虽然有管理经验,但缺乏专业技术知识。植物园建设是专业性极强的事业,没有人才支撑,将是最大的困难。“绿色事业不怕没钱,就怕没人,没人什么事也干不成。”这是朱序弼经常说的一句话,朱序弼在建园之处就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位年轻人均因生活待遇所困离开了卧云山。卧云山植物园建设虽说是民建民营的事业,但它是对社会发展贡献极大的公益性事业,应引起市、区两级政府给予极大的支持,政府应派专业技术人员或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专业大学毕业生加强技术服务,这样可以彻底解决植物园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

3.2卧云山植物园占用的土地为国营宜林地,因目前境内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加之临近城郊,区位伏势明显,土地升值潜力巨大,周围村民与社会开发商抢占、征用土地现象日显突出。植物园的发展收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政府应出台强硬的保护措施,为植物园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3.3地下水位深,没有足够的水资源供植物生长繁衍,严重影响着植物园品种引种驯化工作。植物园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增设滴灌渗灌设施,建集雨窖灌设备。

3.4防火设施严重短缺,没有科学的防火预案,加之近年来在境内建坟土葬现象增多,上坟烧纸祭祖民俗仍十分盛行,群众防火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植物园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植物园建设中应尽快拟定科学的防火预案,增设固定防火宣传标语标志,增加购置防火设施,布设消防用水管道。

3.5植物园技术档案凌乱,没有完整规范的档案材料,这给植物园引种驯化推广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应尽快组织人员对原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3.6经费来源面不宽,植物抚育管护经费甚少,严重影响着植物园永续发展。植物园建设中应扩大设施育苗面积,增大苗圃繁育基地,将先育的优质品种推向市场,达到以优质种苗养园的目的。

4、展望

卧云山植物园这座绿色植物资源的基因库,正以包容的胸怀吸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植物种和寻梦者,以神仙般慈爱普度惠及着沧桑群生。她的建成不仅使过去植物种资源单一,植被稀疏的四里沙变成了“山丘一座千鸟语,沙漠四里百花芳”绿色翡翠,更是一朵科普奇葩。陕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红色的摇篮,卧云山植物园像雨后春笋,必将绿染陕北,绿染全国,绿染全球。卧云山植物园以及创造绿色奇迹的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激励更多的人为之奋斗。卧云山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曲靖植物园建设纪实(模版)

曲靖植物园建设纪实

曲靖植物园位于沾益区马雄山山麓,占地面积1250公顷。是曲靖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构建珠江源山水园林宜居宜业大城市格局的重要篇章。曲靖植物园的建设是曲靖市委市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响应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的“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环境保护新常态的工作要求引领下,精心筹建的一个占地规模宏大、涵盖物种丰富、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影响深远的植物园。

一、因地制宜 精心选址

按照国家园林城市考核标准要求,曲靖市须规划建设一个不小于40公顷的植物园,并于2015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赴曲靖实地考评前建成投入使用。为充分利用曲靖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基础条件,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金、最快的速度建成曲靖植物园,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将植物园选址在珠江源风景区,珠江源风景区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园条件,景区内森林覆盖面积 95%以上,共有植物 200 多科、1900 多种植物,仅花就有 128 种。云南八大观赏名花,珠江源有 7 种,其中尤以杜鹃花最为著名。珠江源风景区具备较好的基本服务设施条件和植物群落、品种条件,因此植物园建设不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环境也不造成任何破坏。

二、健全机构 强化责任

按照“规划设计一步到位,改造建设分步实施”的思路推进。改造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先以顺利通过2015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实地考评为目标,充分利用珠江源景区现有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实施简便快捷的改造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国家园林城市考核要求。通过住建部专家组实地考评后,再实施二期改造建设,将曲靖植物园逐步建设成为一个标准的、完整的植物园。曲靖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住建局负责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及建设指导,沾益县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植物园的具体改造建设。沾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由沾益县旅游局和珠江源风景区管理处抽调人员成立了曲靖植物园创建领导小组。根据植物园建设方案提出的建设内容作了具体分工。

三、科学布局 统筹规划

依托珠江源独有的“山、水、树、洞、花”五大自然景观。按照“边建设、边运营”的模式,完善科普、生态、康体、休闲、观光等功能布局。将建成为集“科普教育、植物科研、旅游观光、生态康体、溯源文明”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植物园。曲靖植物园规划在不破坏现有自然植被环境下,尽量减少人为施工,以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同时注重景观的营造及合理利用现有植被。旨在保证布局的合理性及功能性,构建可持续性的自然生态植物园。因此以功能分区为基础,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一轴、一核心、四片区”的规划格局。

植物园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决定每一分区的资源不同利用方式,功能分区主要考虑了园内的资源现状和地形地貌的特点、植物园建设的需要、开发条件的可能。在本次项目中依次将其划分为综合服务区、科普展览区、研发基地区、植物专类园区、休闲度假区、佛教文化展示区及植物种质园区七个功能分区。

四、精心组织 有序推进

2015年8月3日,曲靖市植物园一期改造建设工程正式启动,相关人员就在珠江源景区举行了曲靖植物园建设工程开工典礼;并于8月10日召开植物园建设专题推进会,沾益县举全县之力建设曲靖植物园。植物园改造建设工程启动后,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市政府要求推进植物园一期改造建设。沾益县紧扣植物园建设方案提出的具体建设内容,始终突出一个“快”字,重点抓住一个“实”字快速推进植物园建设;市住建局分管领导多次实地检查指导,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并积极协调解决;领导小组、景区职工克服“时间短、任务重、气候条件差”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发扬珠江源人“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的作风;施工方努力克服因恶劣天气情况造成的机械停工、时间紧等困难,在机械停工时紧急采取人工挖路、合力搬运等措施,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在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里就基本完成了市创园办下达的九项工作任务。并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规划设计方的建议及结合园区优越自然条件新建了独具沾益特色的苗家百草园、珍稀名木园。

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单位创建、企业共建、属地管辖、全民参与”的原则在曲靖植物园的建设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植物园专类园区苗家百草园的建设过程中,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沾益县委政府倡议,踊跃捐献当地特色中药苗木,确保了百草园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其中蒋氏一家三代人“爷爷挖药、儿子栽苗、孙女浇水”的画面已成为曲靖植物园建设中最感人的画面。五、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曲靖植物园的建设,旨在保护园区原生植物资源,重点进行区域内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野生植物引种驯化、种子植物和种质资源分类收集与保存、重要经济植物资源引种利用与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并将结合西南地区地域特色及科研成果,逐步建设成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基地,成为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强大科普功能和秀美自然景观的植物展览园区。

一期工程已建成117公顷。其中改建了3000余平方米集科普与青少年植物知识培训的科普展览馆,500余平方米可以满足办公、研究、会议的植物研究所。新建了占地5000平方米栽种了130余种本地中草药的苗家百草园,占地15000平方米喷灌设施完善的苗圃,占地1500平方的现代温室大棚。修建了占地1400余平方米,栽种了曲靖乃至云南甚至中国范围内的珍贵树种的珍稀苗木园。整修了占地50余亩的集采摘和观赏的百果园,占地300余亩的大树杜鹃园,占地3000余亩的千木迷宫。并划定了占地100余亩的高山植物园区,占地1100多亩的植物种质资源区。正在推进占地1133公顷的二期工程建设,将建设植物专类园区中的芳香植物园、百花植物园、苔藓蕨类植物园、生物能源树种园、多肉植物园、茶树迷宫等专类园,进一步加强植物资源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不断提升植物园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

目前,曲靖植物园已成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滇东北植物资源科研基地”,融科技文明和自然文化于一体,集游乐体验与科普教育于一身,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曲靖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年10月21日,曲靖植物园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考核验收。2016年1月,曲靖市荣获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至此,曲靖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经过两年以来的艰苦奋战,终于喜结硕果,圆满地划上句号。

曲靖植物园一期工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曲靖市植物园建设永远在路上。曲靖植物园的建设是曲靖市拟建“三山环抱、四水穿流、五湖映珠源、六带拥胜景”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使珠江源风景区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也是曲靖市委政府实施“绿满珠江源”行动、把生态环境作为“美丽曲靖”的灵魂、建设美丽曲靖的重要一步。保护珠江源生态屏障,让神州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美好,是我们创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第三篇:岳阳县新农村建设之云山篇

岳阳县新农村建设之云山篇

——今天新云塅,明天新云山

从祖师殿往南远眺,穿过缭绕的云雾可见8000米外的云塅水库安静地睡在山脚边,就像大云山镶嵌了一颗珍珠,水库的下方是一条笔直而宽阔的“灌渠”,哺育着下游的近千亩农田。站在高耸的云山之巅面对这暂新的“灌渠”,我感到大自然神奇的同时,更赞叹人类的伟大!

故乡的大云山我曾无数次登临,但发现这条“灌渠”却是今年的事。近日受三五好友相邀,前往云山乡云塅村采风,才知道我所谓的“灌渠” 实在是天大的误会。她其实是一条去年才竣工的长2000米、宽近3米的水泥路。

随行的村支书告诉我们,云塅村不大,处在这大山之中,交通极为不便,村民的经济、生活也同样较为落后。这条路投资35万元,除土建以外全部由县财政支付,不仅如此全村还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拆除了近300间危房,兴建了居民新村,惠及54户,县级部门投入资金近60万元,包括修路经费共计近100万元。由于交通方便了、物流快捷了,现在云塅村的庭院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人栽种了果木,有人成了养猪的大户,居民的生活正在逐步的改善。说到这里,村支书是无限感叹,他说,没有县委彭书记去年的现场办公会就不会有云塅今天的好局面。宣传部的一位领导还告诉我,去年5月云山乡为了改变云塅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向县里祥实反映了云塅的情况,彭书记审阅后看到老百姓的危房如此之多仿

佛感受到了民众翘首以盼的目光,遂立即联合县委、县政府召集近20个县直部门现场办公,由民政局、劳动局、移民局等牵头共筹集扶持资金近100万元对云塅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用时仅8个月,路、房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好评如潮。

有人说云山是一块宝地,此话一点不假,既有湘北著名道观,又是国家森林公园。《岳州府志》等载,“宋代岳州通判石光,有惠政及民,退隐大云山得道,民为之立祠致祭……祀真武祖师”,千百年来仍受到后人顶礼膜拜;上世纪60年代时任县委书记毛致用兴水利、修铁山,惠政及民,今成国家领导人;时隔40余年后,今年的重九佳节真武祖师铜像隆重开光,我想岳阳地界真的又要出贵人了。古人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若那些惠政及民的贵人能名满天下,实在是岳阳人民的福气。

今天,我们塑造了一个新云塅;明天,我们要再塑一个新云山。

第四篇:卧勾与心教案

卧 钩 与 “心”字 教 学 设 计

南康市第四小学

明检妹

卧钩与“心”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结构。

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

(1)审美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古代碑帖,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

(2)德育目标:通过学用“心”字,听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卧钩的弧度把握,“心”字的结构教学。教具准备:田字格书法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练习双姿(坐姿、握姿)师:请大家注意坐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大哥二哥脸对脸,兄弟五个握空拳,伸出笔尖有一寸,姿势正确记心间”。

2、讲述书法家王羲之的学书故事,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欣赏书法家的作品

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其中《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教师点评: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能寓刚健于优美。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的艺术感受。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从中吸取营养,创作具有自己风格的字体比如说颜体、柳体等。)

二、学习新知

书法艺术真是博大精深啊!要想学好书法必需从简单的笔画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结构,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卧钩与“心”字

(一)学习卧钩的写法

1、理解卧钩的外形

(1)师:板书“卧钩”,形象比喻,掌握要领,看它的外形像什么?(弯月、小船、镰刀、香蕉等)

(2)画出月亮的图形,提问:卧钩的弯度与月亮的弯度是怎样的呢?(卧钩是月亮的一部分,卧钩的弧度与月亮的弧度是相叠的。)

2、学习卧钩的用笔方法

(1)师:用儿歌小结卧钩的用笔方法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卧钩的形态)

轻轻的起笔重重的弯,(起笔与行笔)

挑钩之前要顿笔,(这是一个不可少的动作,如果不停顿就构不出尖)

对准左上再出尖。(收笔)

(2)教师示范板书,学生模仿,书空。

3、练习卧钩的写法

(1)强调握笔姿势:大哥二哥脸对脸,兄弟五个握空拳,伸出笔尖有一寸,姿势正确记心间

(2)先练习5遍,自评:挑出写得最漂亮的3个卧钩,说说好在哪儿?(展示)

(3)再练习10遍,同桌互评:给你的同桌找出最好的五个卧钩。(4)教师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二)学写“心”字,寓教于乐

看着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忍不住要请大家乘上月亮船去赏一赏美景了,瞧,三颗星星正在调皮地和月亮姐姐做游戏呢!一个月亮三颗星星,那不就组成了一个“心”字!但写好“心”字除了学会写卧钩外,还要把三点摆放正确。

1、学习三点的不同写法

(1)心字比卧钩多了三个点,左点,挑点,右点,教师讲解并板书(2)明确三点的位置:“心“字的卧钩像月亮,那么三个点就像三颗小星星,围绕着月亮。记住儿歌:左点卧钩一线平,中点略高右点低。三点均匀落钩边,就像星星绕月亮。你们试着自己写写吧。

2、学生练习,在卧钩上补上三点并注意它们的位置,教师巡视。写完之后和同学们互相评一评,谁的心字最漂亮。

(三)学用“心”字,体验成功

1、心字的用处很大,参观“心”字花园,读一读心字词:“小心、专心、信心、细心、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2、说一说,还有哪些带“心”字的字词并注意观察特点。板书字例:“必 志 思”

师小结:从中可以看出,带“心”字底的字卧钩要短些,中点降低,把上面部分托住。“必”的特点是:撇写在卧钩的中上部,它的中间一点要让到左边一点,瞧,多有谦让精神呀!

3、练习写一写,四人小组学生互评,每组选出一幅佳作。

4、表扬优秀作业

三、课堂小结,梳理重点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卧钩和“心”字底的字的写法。

2、小结:我们在写字时做到细心、专心,字一定会越写越好!送给同学们一句知心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同学们做事要有爱心和信心,祝愿每一个学生心想事成。

四、课外作业

1、巩固教学背诵儿歌,书写带有心字的词语或字

2、查找古代书法家的学书小故事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植物园森林旅游项目建设汇报材料

市林科所关于植物园森林旅游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市林科所于1984年地市合并后从宜城新街寨子迁回隆中,是在原襄阳县隆中林场的基础上改建的。现有职工106人,退离休人员35人,在职的64人,不在编的7人。经营面积5400亩,其中隆中植物园片1338.2亩;学院(大旗山)片1330.3亩,合计2668.5亩,森林蓄积17718m3;仙山片

2731.5亩。林科所于70年代开始引种珙桐等珍稀树种进行研究,迁回隆中后85年规划建设隆中树木园,先后引进珍稀树种40余种,造林100亩,以及引种用材树种、园林绿化观赏树种200余种。1999年在树木园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隆中植物园规划16个专类园,加大引种力度。隆中植物园开园迎宾。被市教育局、科协授予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林科所与省林科院合作建设湖北省林科院珍稀树种树木园,11月挂牌,“隆中植物园”已成为林科所科研科普教育基地,是单位创收的重要来源。林科所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展的濒危树种秃杉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项目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珙桐、秃杉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技术推广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火炬松种源试验,鄂北岗地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秃杉引种驯化栽培等项目先后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推广三等奖等多项奖项。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林业发展,林科所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湖北省林科院合作,开展了“高栽培性珍贵阔叶树种楸树基因资源收集及育种亲本评估”等项目,开展鄂西北楸树资源选优,楸树基因库建设项目,并从河南洛阳引进75个楸树优树基因。并与市沐春林业有限公司合作,在襄阳区黄集镇温岗林场建设楸树试验示范基地,规划1300余亩,已营造150亩楸树杂交无性系试验示范林,以及杨树、枫香、紫薇等科研项目。林科所财政编制56人,每年拨款88万余元,每年工资及管理各项等费用开支160万元,缺口较大,靠旅游、林业育苗、茶叶销售收入以及争取科研项目资金等收入维持,一部分职工只发300元的生活费和承包3亩苗圃创收。林科所在困难条件下,多方筹措资金,进行植物园总体规划、审批、引种建园,建设门房、门楼、围墙、游路、架设高压线路,前期费用开支200万元,为了还债,累计拖欠职工工资120多万元。在建设植物园旅游项目上,培育的60亩苗木100余万元,30余亩茶园每年10万元,100亩珍贵树种4000株,价值400万元,森林蓄积7296m3,价值320余万元,项目费用达千万元以上。林科所职工目前居住条件差十分艰苦,均为平房多为危房(墙体裂缝)符合棚户改造条件,用电靠学院转供电,每度0.8元多,职工饮用水为地表水,水井污染,影响职工健康,职工小孩上学,还要缴纳借读书费。平均职工收入较低、负担重。为了大隆中大旅游建设与发展,林科所积极拥护和支持,要求在建设中建议权属关系不变,隶属关系不变,方便科技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同时按照植物园租凭经营合同方案,安排林科所15个职工就业及每年向林科所交纳15万元租金。

下载浅谈卧云山植物园建设与发展(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卧云山植物园建设与发展(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专科建设与发展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复审汇报材料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 、我科护理专科建设与发展 1995年 省内率先独立建制(床位8张) 1997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卫生厅“青......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唐山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人、财、物都是死的,但是信息是活的。信息比较宽泛,审批流也是信息,业务流、财务流都是信息,怎么把这些信息有序地管理好,怎么在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把信息有效......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地方道路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纽带。地方道路的建设,不仅能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乡环境,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因此,加强地方道路建设就显......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河北省县乡公路管理规定》,县道县修县养县管,乡路乡修乡养乡管,村路村修村养村管的原则,县、农尝村队要建立“一把手”负责任。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制,年底前对各农场进行全面......

    特色学校建设思考与发展

    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与发展自分管教育工作以来,积极协调领导xx镇中心学校工作,推进全镇教育的快速发展,努力打造教育强镇,落实素质教育。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

    浅谈中国发展与家乡建设

    从家乡发展看中国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也不断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现就从我的家乡近几十年的发展角度来谈......

    人才建设与医院发展

    人才建设与医院发展 我院建设跨入了现代化医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以经济杠杆调控医院发展,必然导致以追求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为重的倾向,最终也将导致医院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