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是怎么一回事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是怎么一回事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连续剧《辛亥革命》。剧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孙中山,另一个是袁世凯。以袁世凯为首的守旧派主张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那么,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这一疑惑,我对国家政体有关知识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现形成本研究成果,供今后学习之用。
一、国家政体的概念及分类
国家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世界历史上形式多样的政体,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君主制与共和制。
君主制是以君主(皇帝、国王、大公、苏丹和沙皇等)为国家元首的政体形式。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体形式。君主一般是世袭的,终身任职。君主制根据君主的权力大小又分为两种:君主专制制(无限君主制)与君主立宪制(有限君主制)。现代世界上已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共和制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与君主制相对。共和制也分为两种:贵族共和制与民主共和制。现代世界上已不存在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按多数人直接还是间接掌握国家权力,可分为直接民主共和制与代议民主共和制(亦称间接民主共和制,顾名思义由代表议政)。现代世界的民主共和制都是代议(间接)的。
现代国家政体只有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两种。
二、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
(一)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及特征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以世袭君主(国王、皇帝)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限制的政体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结果。君主立宪制又分为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其主要特征是: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由君主任命内阁成员,政府对君主负责,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国家。20世纪80年代,约旦、沙特阿拉伯、尼泊尔、摩洛哥等少数国家仍保留这种制度。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简称议会君主制。其主要特征:一是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二是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三是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力,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实行这一政体的国家有: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还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瑞典、挪威、加拿大、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
此外,与君主立宪制不同的还有君主专制制。君主专制制是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式。主要特点是: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依靠官僚军事机构,维护其专制统治,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制国家普遍实行君主专制制,如古代埃及、巴比伦、中国的夏商和西周。君主专制制也是封建制国家最主要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国是世界上实行君主制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从公元前21世纪夏代奴隶制国家建立,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4000多年间,基本上都实行君主专制制。
(二)民主共和制的概念及特征
民主共和制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特别是主要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主要有两种: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这两者的根本区别是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议会制共和制的主要特征:一是议会是国民的代议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等权力。二是政府(内阁)由占有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对政府通过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三是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实行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有: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等。总统制共和制的主要特征:一是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三军。二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相对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三是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资产阶级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获得议员中的多数席位,而再于在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有: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是代议民主共和制,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多种(包括曾有过的),如苏维埃(前苏联)、代表团制(前南斯拉夫)、人民会议制(朝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
三、不同类型国家政体的比较
1.英国
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
2.美国
美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美国政体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美国常被称作是一个民主政体,但更确切地说,美国实行的是宪政联邦共和制。“宪政”是指美国政府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这部《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不仅确定联邦和州政府的结构,而且确立了政府的权限。“联邦”体现在美国的体制是由一个全国政府和五十个州政府组成。“共和制”则是指一个由人民掌权、但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执政的政体。
3.德国
德国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监督法律的执行,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监督联邦政府的工作等。联邦议院选举通常每四年举行一次,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拥有组阁权。德国实行两票制选举制度。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实行多党制。
4.法国
法国政体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就是说总统和议会都拥有一定的权力;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总统拥有任命总理和组织政府、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控制军队及签署条约的权力;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总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总理副署。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总理由总统任命并组织内阁。立法部门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法国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宪法规定,总统直选产生,任期7年。2002年9月24日经过全民公决,总统任期由7年改为5年。国民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成员由人民直选产生,任期5年。参议员由一个选举机构选举产生,任期9年,参议院每三年更换三分之一的参议员。参议院的立法职能受到限制;当两个议会意见不同时,国家议会拥有最后裁决权。政府对议会的议事日程有很大影响力。竞选总统成功者所在党派即成为执政党,总理由总统任命。
5.俄罗斯
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国家杜马是俄罗斯的立法机构,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其中半数席位由全国225个大选区各选一名代表产生,另半数席位则由在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的竞选党派按得票多少分配产生。根据俄宪法规定,任何没有跨越5%得票率“大关”的党派不仅不能参与党派竞选席位的分配,而且该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地方选区当选的代表也无权在国家杜马中单独组成议员团。国家杜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以及决定对总统的信任等。国家杜马下设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立法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等20多个委员会。(国家杜马最早成立于1906年,是沙俄时代经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12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国家杜马。)
6.中国
中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我们的国家元首称为主席;行政首脑称为总理;党的最高领导称总书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吴邦国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
一要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西方的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无论是代表大会,还是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都不按党派分配席位。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民主党派成员或者无党派人士,肩负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二要充分认识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中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各国家机关分工不同、职责不同,都是在中共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不是西方的“三权分立”。
三要充分认识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不像西方议员是某党某派的代表。人大代表,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体会最深刻,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最深入。人大代表,是通过会议的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而不是每个代表各自直接去处理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是代表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
吴邦国说,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断推进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
中国政体已成为影响世界的政体模式之一。那种认为不实行“多党制”、“全民票决”、“三权分立”,就叫“独裁”、“专制”、“不民主”的政体观,属于“西方政体意识”,在21世纪全球文明大综合时代,已经是非常落后非常保守的政体观。世界上从不存在统一的政体模式。中国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综合模式”,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华盛世”。应当说,中国政体已经成为世界性政体模式。
第二篇:孙中山与中国的民主共和进程
孙中山与中国的民主共和
2011年12月08日 本站原创 我要评论(0)【字体:大 中 小】 浏览数:1435
吴嘉斌
内容提要: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作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历程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早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口号,到中期“三民主义”的形成,再到后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提出,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变化以及中国革命方向的演变。本文通过探索、研究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和贡献,揭示其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的影响以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911年武昌首义,正式宣告中国五千年封建王朝的终结,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中国,民主共和制度随之深入人心。作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将民主共和思想贯彻到革命活动的始终,并随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发展、扩展,对我国民主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探索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清末民初仁人志士对民主共和的探索
“民主”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语,原始含义是人民的统治,而在古罗马政治体制当中,民主的概念是公民权利的重要部分,强调公民有公开、自由地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权利。作为人类民主的雏形,古罗马民主制后来被代议制民主所取代。而“共和”一词最早见诸于周朝,共和的概念是一种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公众通过投票、协商等方式平等地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综合起来看,民主是共和的基础,共和是民主的表现形式,将两者概念融合,派生出“民主共和”的概念:人民平等、自由地运用国家赋予的民主权利,通过投票、协商等方式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
“民主共和”一词在中国是舶来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民主思想也在这个时候通过中国被迫开放的门户传入中国,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中国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民主共和思想被赋予中国化的理解和诠释。中国的民主共和思想萌芽于清末民初,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等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放眼看世界”,寻求救国图强之路,开始引进和传播西方政治体制。第二次鸦片战争,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的改良派敏锐地认识到“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只是舍本逐末,建立英国式的宪政政体才是富强之本,因此开始在中国系统地介绍和宣传西方的民主体制,中国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开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使民主思想的核心在中国得到了宣传。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走向民主共和之路的大胆尝试。康有为提出了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可先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宣传过程中,为减少来自清朝统治者的阻力,争取更多的支持,康有为并没有提及兴民权、开议院的主张,这是实施策略的需要。然而,维新派没有面向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深入宣传变法以赢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造成主导变法的力量无法与守旧势力抗衡。另外,由于变法缺乏轻重缓急的统筹过程,也没有注意广泛团结大多数不甘于忍受落后挨打命运的有志之士,更没有团结那些有改革意向又担心改革削弱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旧官员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维新派没有团结有实力的资本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只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使改革的措施流于形式。当时中国的国情不同于日本、英国,清朝的统治在政治体制方面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照搬日本明治维新或者英国“光荣革命”的模式到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无政治权力且没有具备团结大多数支持或同情改革的人,更不具备统筹改革的政治素质,因此改革注定失败。
如果说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方式的问题,那么清末“新政”的失败就是一个骗局的流产。慈禧死后,傅仪皇帝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利用新政立宪的名义,建立了一个更加集权的“皇族内阁”。在这里,资产阶级在“预备立宪”的运动中所积极倡导的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被专制者偷梁换柱变成了皇权专制的象征,专制统治者到德国留洋期间不但没有学到西方的民主政治,反而向德皇学到了抓紧兵权的绝招:不仅削弱了许多汉族官僚的兵权,还把大批北洋军阀调到自己的直接指挥之下,以此来保证自己封建集权的实力。这种偷梁换柱式的“新政”只能骗骗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满清当权者,在历史的潮流冲击下,清朝“新政”骗局只能以败局收场。
不甘于落后挨打的命运,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奋起探索民主共和之路以图救国图强,历次在推进中国民主共和进程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说明两方面的道理:一方面,腐朽的满清专制统治者不允许中国搞分权制衡的宪政民主共和国,另一方面,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之前,中国尚未具备能够凝聚各方面进步力量以抗衡满清统治的条件。
二、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孙中山对民主共和理念的探索。
孙中山作为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深刻认识到自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中国所迫切需要的,不仅是一场以暴力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而且是一场思想上的彻底革命。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封建主义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但帝国主义与满清统治中的封建主义元素相结合,又以残酷的统治妨碍中国经济和民主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在殖民地化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封建主义,形成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转型阻力。因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为阻碍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两大重要因素。孙中山所探索的民主共和理念就必然围绕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展开。孙中山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失败得出结论,政体是关键,政体不能改变,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要使中国与世界接轨,迅速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必然要有一个负责任的、代表民意的民主政府。孙中山认为,首先要追求民族独立,其次是追求社会民主,没有中国的独立和民主这“两件宝贝”,中国的任何事情都办不好,中国只有实现彻底革命,才能实现民主共和。
孙中山尖锐地指出,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是不可能的。“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所需要的是一个治理众人之事的总统”,而不需要把国家变为个人私产的封建皇帝。所以,孙中山强调:“若单说立宪,此时全国的大权都落在人家手里,我们要立宪,也是要从人家手里夺来。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夺来成共和国呢?”很显然,孙中山的意思是既然要从清政府的手里夺取政权,就非革命不可,既然要通过革命来夺取政权,那就只能成共和国,不能成立宪国,尤其不能搞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民主共和制度之后,在保护海关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下,“将中国内地全行开放”,鼓励外商到“中国兴办实业”,促进中国进步,改良社会环境,“令中国大富”,这是孙中山建国治国的根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也是孙中山谋求实现中国民主共和的根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所以孙中山把革命视作“吾人今日保身家性命之唯一法门”和神圣的伟大事业,完全是从清政府反对改革,反对中国进步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孙中山将西方民主理念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有机结合,将民主共和理念量化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纲领,这是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第一次飞跃。
2、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发展
20世纪初期,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迫切要求三民主义的丰富与发展,民主革命政纲的进一步完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三民主义是使中国臻于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纲领和方案,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又处于不断完善发展当中:民族主义高揭“反满”这面具有广泛动员意义的旗帜,力求避免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共管的厄运;民权主义的基本内涵为摧毁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而以国民革命为主要手段;民生主义则涉及“土地与资本问题”,主要内容为平均地权——土地国有和节制资本——发展国家资本,深刻体现了民主共和理念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前进方向,并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民主共和之路指明了方向,唤醒了还对清政府抱有种种幻想的民众,尽管辛亥革命未能彻底扫除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两大影响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障碍,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实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孙中山的民主共和理念无疑是当时各种救国图强方案中最优秀的构想。尤其是对国家政治体制的编排和架构方面,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优秀理论:
第一,权能区分理论。立宪主义者一般均主张一种有限政府论,反对全能政府观。但孙中山却提出了一个“万能政府”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孙中山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和以德国为代表的19世纪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希望组建一个由“专门家”管理的“万能政府”;另一方面,孙中山又认识到当时中国国情,即中国一盘散沙,军阀混战,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倍受外国列强压迫,民不聊生等。因此,孙中山认为应当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摆脱中国弱后的现状。孙中山指出:“假设在世界上的最大国家之内,建设一个极强有力的政府,那么,这个国家岂不是驾乎各国之上的国家,这个政府岂不是无敌于天下的政府?”
当然,孙中山也认识到,“万能政府”论与当时流行的主流观点“有限政府”论相冲突,也意识到“万能政府”论有可能出现消极现象,即政府无法被人民控制。为此,孙中山在1924年的三民主义演讲中明确提出了“权能区分”理论,他指出,“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把“政治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政权”由人民行使,而“治权”则由政府(专门家或贤人)行使,实行“权”与“能”的分开。孙中山认为,要利用有本领的专门家管理公共事务,就不能限制他们,否则容易出现“政府无能”的问题;人民掌握“政权”主要通过国民大会和地方自治来行使直接民权,包括创制权、复决权、选举权和罢免权,以此来控制政府的“权”。孙中山认为,“权能区分”理论既能够保障政府的“能”,又能够确保人民通过四项直接民权控制政府的“权”。
“权能区分”理论是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重要内容。孙中山认识到了中国当时“政府无能”和“一盘散沙”的现状,思考如何改变其现状,强化政府力量,同时又思考人民如何管理和控制国家政权的问题,应当说这种探索精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但“权贵能区分”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定了人民行使“政权”的条件,即只要政府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就不要限制它。但问题是如何判断政府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又由谁判断?对此,该理论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二是如同孙中山所言,“权能区分“理论就像”刘阿斗和诸葛亮“的先例,即把人民比做阿斗,政府比做诸葛亮,很显然这是儒家思想“贤人政治”的继承与延续,强调了“公仆”道德的重要性。对此,有学者评论到,“权在民众,能在政府,把民众比做刘阿斗,把政府比做诸葛亮,叫人民把一切的权都交给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传下的选贤与能的政治思想之新修正。”
第二,五权宪法思想。1906年11月15日,孙中山在同俄国人该鲁学尼交谈中,第一次提出了五权宪法思想。他指出,“希望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之所以如此,旨在纠正西方代议民主制的弊端。孙中山认为“三权分立”模式也有缺陷,一切官员由选举和任命产生,在政党控制议会的情况下,难以产生称职的“公仆”,故考选权应独立出来;监督权归属议会,则容易造成议会独裁,以此要挟政府,导致政府效率低下;要么议会太弱小,无法行使监督权,故纠察权应独立出来。后来,他将“考选权”和“纠察权”改为“考试权”和“监察权”。直至1924年孙中山明确提出“权能区分”理论后,五权宪法思想最终得以完备。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是在借鉴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学习并借鉴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这是孙中山制宪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在政体构建方面的重要体现。
根据“权能区分”理论,国家“政治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治权”由政府行使,在“治权”内又分为五权,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和监察权。同时,这五权是一种分工、相互独立以及相互合作的关系。孙中山指出:“把全国的宪法分作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个权,每个权都是独立的„„”。孙中山认为,政府的五个治权是五个做工的门径,但分工之后,还要有合作,才能实现整体的目标。因此,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虽然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模式,但又不同于“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机制。五权宪法思想实际上是“权能区分”理论的延伸,是在“政权”的前提下的“治权”范畴下的五权,虽然强调五权的分工与独立,但缺乏相互制衡的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政府无能”,造就“万能政府”,达到高效地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并提高人民对国家大政的参与程度的目标。
1919年,孙中山写成《建国方略》,它由“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实业计划(物资建设)和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三部分组成,这是孙中山心目中民主共和国家的总体规划和设想。他的《建国方略》既“取法乎上”,又“登高自卑”:在政治构想中,设计《民权初步》的细致而微,军政、训政、宪政的循序渐进;在经济战略上,振兴实业,突出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实行开放主义;在文化道德建设上,重视“改造人心”,从心理建设入手,先解决认识论上的偏差。这些无不体现出孙中山勾画一个民主共和的中国的现实性特点。如今,《建国方略》中的许多构想已成为现实,并不断被超越,深刻地体现民主共和的理念。
三、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现实意义
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内容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文化教育近代化,以及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各种主张和实施方案。孙中山提出的“社会变革必先变心(转换思想)”、“以革命开民智(启蒙与救亡)”,以及改变政制与改变社会的“双改变”模式,无一不是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对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近现代化发展必须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孙中山认为,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跟本国国情相适应,通过鼓吹“全盘西化”,亦步亦趋走西方人的老路不行,通过宣扬回归传统,沿着中国的老路走也行不通,必须探索在吸收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对文化进行创新。因为文化的近代化同社会的近代化息息相关,社会的近代化与文化的近代化必须同步进行。社会的转型,首先要文化的转型,社会的近代化需要以文化近代化作为先导,文化的近代化又必然以社会的近代化为依归。因此,只有先提倡文化的创新、观念的进步才能启发民智,进而形成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不解决,近现代化的方向问题也就没有解决。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是指精神文化越出传统文化的规范,从封建文化形态向资本主义形态转化,它基本上是指思想面貌、人情风尚、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念的转变,进而带动社会向民主共和方向的发展。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对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经历了从融合到创造,从创造到发展的过程,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传统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改造,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孙中山的主张。
第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同时抓。党和政府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忘精神文明建设,提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因如此,我国在经济实现世界接轨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的成果,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得到发扬光大,全国掀起“国学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被金钱化、庸俗化,反而变得更加和谐。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的思想在孙中山的民主共和理念中早有体现。他提出: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建设必须同步进行。孙中山在著作中谈到“文明”时,先后提出了五种文明,即物质文明、教化文明、政治文明、道德文明和心性文明。其中,教化文明和政治文明属于制度文明,道德文明包括在心性文明之中,属于观念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产物,它们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孙中山认为,发展中国工业,无论如何必须作为首要任务,但其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方法,不能循西方文明之旧路而行。物质文明不进步,精神文明也不可能进步;精神文明进步了,物质文明也随之得到增益。中国必须推行“物质建设”和“心理建设”的计划,才能把中国引向富强和文明。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孙中山确立了“学问为立国根本”,树立以人为本、重视科教兴国的社会氛围。孙中山强调,世界进化,随学问而转移,革命需要学问,建设更需要学问,中华民族“振兴之基础,全在于国民知识之发达”。所以,他要求学界中人,要研究学问,要担负起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任。为了建设一个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中国,孙中山认为培养人才是第一重要的任务。晚年,孙中山将兴学育才与革命建国、与振兴中国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认为教育是建国的基石,“学问是立国的根本”,而学问又以人为本。正由于孙中山将人的素质和学问大小视为近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为他立志建设一个社会高度文明、经济发达的民有、民治、民享的伟大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在今天得到了发扬。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强调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通过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优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更好地体现人的权利和价值;要通过长期不懈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技术技能、创造才能、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给予人民更广泛的自由权利,提高人民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的参与程度,从而推动国家科学发展,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开创了一个崭新革命的时代。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离不开其对“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革命理念的认识,更是源于时势的影响。甲午战败之后,尤其是百日维新败后,自立军、义和团亦一败再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大局似已不可挽回。凡观历史传统中推动政治鼎革的农民起义和“黄袍加身”式的政变方式,不是没有效果就是重蹈覆辙,反而是西潮拍岸引领新思潮涌动,革命志士们经历迷茫后以忘我一搏的悲情,推动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骤变、大变的快车道。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感受到孙中山为中国民主共和奋斗不息的伟大情操和感染力。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更为深远。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思想,为建设和谐社会多作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求职和应聘是一回事吗
求职和应聘是一回事吗
求职是主动前去寻找职位
应聘是客观需要,主观配合行为两者貌似相同
其实有很大区别的比如
我现在失业,需要一份工作维持生计我就不得不四处求职
而应聘则不同
应聘是说
某单位因业务需要
或者新建公司
人手不足
才会进行招聘
我去是有目标的不像求职一样四处投递简历求职更像是多撒网少收鱼而应聘则更像是海选大赛
第四篇:北京大学插班生是怎么一回事啊?
北京大学历史悠久,名扬四海,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他是我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国有史以来教育界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 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王老师153 II6I 6IZ4 QQ Z93O 87I I78
“北京大学”--这个光辉灿烂的名字不仅代表着中国人的优秀与才华,更代表着中国人勤奋和责任。北大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优良传统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她鞭策每一个中国学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她激励着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息。北京大学是中国优秀学子的梦想天堂,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吸引着每一个中国热血青年的崇高向往。
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3亿的超级大国,每年有将近千万的考生哪一个不想进北大读书,但事实上并非每个学子都能如愿以偿,只有极少数娇娇者能实现梦想。正因为如此,北大有关部门想尽了一切办法,为少数有智者和家长提供在北大实现梦想的机会:
1、在北大读书,你可以感到无比自豪,可以感受到北大学子的浓厚学校氛围,可以体验北大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和民主气息,你可以聆听闻名遐迩的北大讲坛,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内涵。名师出高徒,从古至今无可否认,北大聚集着国际国内著名教授、一流专家,能够听他们讲课是多么的荣幸自豪,多么高尚无比。这里经常有全国学者、教授、科学家、各界知名人士、外国知名专家等精彩演讲,甚至可以聆听外国总统的演讲发言。
2、这里聚集着全国的燕园骄子,聚集着每年高考的状元秀才,他们是未来的社会精英、是未来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未来学术、商界、政界的顶级人才,也可以说这里聚集着左右中国未来的高官领导。同他们在一起读书学习,与他们在一起谈心交友,你不仅可以获得丰富渊博的知识,同时可以获得深厚的人脉关系,为你今后的事业前途奠定了辉煌的基础,为你的飞黄腾达、家族的兴旺播种了希望!
3、年轻的朋友们,有志向的学子、家长们,机遇就在你面前。现在是决定你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高考的失利并不可怕,就看你如何选择出路,把握命运。是啊,对于那些高考300---600分学生来说,你们是没有资格在北大上学的,是没有资格享受北大卓越一流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教学资源、师资资源的,原则上你们只能上个当地的二本、三本、大专、职专之类的。聪明智慧的学子、家长们好好想一想,那是什么档次、那是什么环境、那是什么人脉资源。可以说在当地上职业技术学院,你连个七品县官的小孩都接触不到,甚至连个挂不上品的局长科长都没有,600分以上的高才生都无缘联系;在北大上学你的人脉关系、同学资源将受益终生,前途不可估量。现在有关部门经过一切努力,为你们创造了可能,提供了条件,奉献了机遇,创造了现实。
4、在北大上学,你可以参与北大学子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迅速提升你的人生价值,迅速提升你的知识水平,迅速提升你的思想品味;迅速开阔你的视野空间和思维角度;迅速提升你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你可以和全国的高考状元秀才们共济一堂、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开拓视野、发展思维,为你今后的人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远大理想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5、在北大上学,你可以跟正规统招生一块学习,一起活动,你可以跟他们统一校内住宿、同一食堂就餐、同一运动场竞技,你可以和他们一样拥有听课证、图书阅览证等。你可以跟他们一样一块开学,一块放假,一块出入北大校园,你和你的家长们也可以对别人自豪的说你在北大上学。当你踏上回家的假期,你不为你是北大学子骄傲吗?
王老师153 II6I 6IZ4 QQ Z93O 87I I78
插班生的起源是学校为了照顾一些教职员工的子女能享受大学的资源而设定的一种特殊形式,后来发展到照顾领导和各种社会关系。同学们、家长们,有理想、有抱负的学子们;有智脑、有眼光的同仁们!钻戒放到柜台里会闪闪发光,放在垃圾桶里就是垃圾。一个身段苗条,貌美如玉、万里挑一的女孩被送到模特艺术学校,经过专业训练,她可能将来是个明星巨富;一个貌美艳舞、才色俱佳被电影学院录取,毕业后被导演选中,她可能很快会飞黄腾达。现在我们通过与校方合作,充分挖掘利用学校资源,为你搭建了你实现伟大梦想的舞台,你就勇敢的大踏步的来吧,北京大学欢迎你!北京其他重点大学欢迎你!
一、插班生性质介绍
非国家统招计划;本科课程插班旁听是为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以上学历的学生或在职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深造和继续教育而制定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需提出个人申请或由单位推荐,经有关院、系领导批准同意,教务处注册备案后编入普通本科班级跟统招生一起听课、共同学习,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全日制课程教学。
二、专业设置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艺术学、影视编导、新闻学、广告学、法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工程、生态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等详见附件:
三、学习特 点
★感受北大气氛:体验北京大学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和有容乃大的民主气息,聆听闻名遐迩的北大讲坛,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结交燕园骄子:与中国未来的社会精英一起学习和生活,拓展涵盖学术、政治、商界的未来精英人际脉络。
★共享卓越资源:充分享受北京大学一流的师资力量、卓越的教学资源。
★奠定辉煌人生:参与北大同学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迅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燕园娇子共同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空间和思维角度,为人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申 请 材 料
1、学生本人填写《本科课程插班旁听申请表》并本人签字,在职人员需持单位介绍信。
2、身份证复印件A4纸四张,近期蓝底免冠证件照一寸5张、两寸4张(照片背面签名);
3、身份证、最高学历复印件各两份(A4纸);;
4、一寸同版蓝底免冠彩照一寸8张、二寸6张(请在相片背面签名);
5、县、区级(含)以上医院《体检表》,《政治审核表》(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开具证明)。
五、注 意 事 项
办理手续后,一律不予退选或换选专业。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定,持旁听证按批准的课程到指定的班级、教室听课,不得自行改听其它课程。王老师153 II6I 6IZ4 QQ Z93O 87I I78
第五篇: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一、概念
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设计。它是课前的一个准备。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教育媒体,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的。教案仅是实施教学的计划安排,而教学设计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判断教学结果。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容易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案: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导老师上课用的,同时也是备课的依据。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总结。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二、内容
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个东东。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总体说来,教学设计与教案都是在课前准备的,而教学设计则包含广一些,可以包含教案,也包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去解决等等;而教案则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是教学内容的文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区分好这二者,它们既是统一的,但也有分别,请老师们慎重,切莫混淆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