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越秀区十三届人大
广州市越秀区十三届人大 二 次 会 议 文 件(5)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4年3月9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马鄂生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主要工作情况
2003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面临困难和考验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手段的要求和规模发展、再造优势的思路,规划建设“三大商圈”、“三大商务区”,推进各项改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人大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依靠全区人民的智慧和
区域资源进一步整合,商业优势得到巩固和发展。北京路商圈的建设取得新突破,规范了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的公共管理,成立了步行街综合执法中队,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北京路北段(中山路至财厅前)试行步行为契机,举办“外国友人做客北京路”等高品位活动,设立全国首家“香港零关税商品专卖区”,构筑穗港合作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北京路国际知名度;五月花广场、光明广场等商厦相继落成,为带动北京路商圈新一轮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德路专业街改造取得新进展,外立面整饰工程示范段的建设顺利完成,成功举办了首届商贸旅游节、“一德路旅游购物周”等一系列商旅推介活动,以沿江路、长堤大马路、一德路为主体的沿江商圈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流花商圈、沿江路商务区、东风路商务区和中山路商务区通过完善规划、整治环境、改善服务,辐射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274.4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5%。其中社会服务业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82.68亿元,同比增长12.78%,占第三产业的30.13%。民营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新发展企业1123户,同比增加35.5%。
招商引资有新成效。成立越秀区投资服务中心,成功举办“CEPA与广州越秀区投资创业商机香港推介会”,在服务、制造、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房地产等领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开拓进出口贸易。全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33个;合同利用外资3288万美元,同比增长139.3%;实际利用外资802万美元,同比增长50.75%。
(三)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100%。
城市管理执法水平有新提高。不断创新城市综合管理的工作手段,组建城管综合执法机动中队,加强装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改变守点管理方式,以巡查和重点打击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规教育,综合执法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迈上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四)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强化。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全面实行综合财政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强化财政监督。电子政务网络和平台进一步完善,区属各部门和街道办公自动化应用率达100%;建立了政府数据中心,实现计生、民政、失业、退管、侨务、残联、武装等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和管理业务协同;在全市率先开发社区综合业务办理系统,逐步实现对居民“一站式”服务;不断充实政府公众网的内涵,领导综合查询系统和城市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实用阶段,国务院信息办在我区召开“条块结合”电子政务现场演示会,我区被授予省电子政务建设示范单位。结合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严肃人事编制纪律,控制增编增员,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资源,降低行政运作成本,政府社会公信度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企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全面完成工业系统企业转制改革,区房地产企业和外经贸口企业的改组合并及转制改革有新进展。市容环卫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完成了公厕管理改革,市政、绿化等事业单位的改革按计划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养护作业水平有所提
展夏季严打整治和打“双抢”等专项行动,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443宗。主动适应治安工作的新变化,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手段,在全市率先实行巡逻警区网格化、一级接处警的模式,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全区145个社区警务室建成并投入使用,治安联防力量重新整合。深入持久开展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活动,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全面推广社区信访工作模式,建立了全区社区信访工作网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种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机关工作作风得到改善。逐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积极开展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投资评审和政府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强化项目追踪审计和效能监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任务,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挽回经济损失34.2万元。积极实施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强化对公务员行政行为的督查考核,公务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继续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掀起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讲话精神的新高潮。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全区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创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活动,都府社区和三眼井社区被命名为“广东省文明社区”。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稳步
价、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各条战线也取得新的进步。
一年来,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不够理想,政府可支配财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公共卫生体系相对薄弱,区域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更深层次的城区改造需认真规划,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重点建设项目进程不尽人意。这些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4年工作意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区委九届二次全会的要求,继续实施商旅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和环境立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加快“三大商圈”和“三大商务区”建设、加快生态城区改造建设、加快事业单位和用人机制改革、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促进文化、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水平稳步提高,开拓创新,强化管理,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4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去年实绩持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5‰以下,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下,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三是以交通整治为重点,不断提升流花商圈整体竞争力。完善流花地区交通组织规划,做好交通疏散和物流运输工作,改善交通运输环境;要以广交会搬迁为契机,重新规划设计,强化服装贸易功能和会展功能,以服装销售为龙头,带动物流、展示、设计、包装、电子商务等服装相关行业以及周边的旅游业、饮食业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充分融合的展贸商业区。
四是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提高“三大商务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加大商务楼周边环境整治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营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区环境。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区投资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主动、更优质的服务。结合商务区建设要求,做好辖内闲置工地、闲置楼宇的研究利用,改善城区环境,扩大我区发展空间。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面向高新技术的创业服务中心,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进驻,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2、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创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投资环境,重点扶持科技型、吸纳就业型等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进行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我区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参与商贸、旅游、高新科技、中介服务等产业的建设,促进非公经济有新的发展。
3、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继续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引资战略,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主要形式,全面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要围绕“三大商圈”、“三大商务区”的建设,紧紧抓住CEPA带来的新机遇,加快推进与港澳合作,1理模式,完善联防群治机制,发挥优势互补、协同管理的效应,形成城管综合执法、街道、环卫等齐抓共管、一体化作业的“大城管”格局。
(三)转变职能,继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1、加快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一是加快用人机制改革。推进政府用人制度的创新,引入市场化、契约化的做法,对政府机关及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新录用人员,试行雇员合约制度,形成以德、才选拔任用人才的竞争机制,实现机关工作人员的“优胜劣汰”,保持队伍活力和提高队伍素质。
二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管干”分离的原则,全面推进环卫、绿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把环卫作业服务和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推向市场,提高市容环卫保洁和市政园林绿化维护的水平。按照“政事”分离的原则,稳步推进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
三是继续解决好已转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区住建公司的改制,进一步整合区属房地产公司的资源,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拆迁户安置问题。
四是加快社区居委会改革。从方便群众办事、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目的出发,采取集中办公的办法,进一步整合场地和人力资源,根据所辖户籍人口配备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加强人员的入口把关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
2、加强财政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财观念,提高财政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科技等公共支出需要的保障能力。继
3险、医疗保险等。加快推进退休人员参加社保和医保工作,做好后续资金的保障工作,让更多的职工得到较完善的社会保障。
(四)整合资源,促进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围绕提高城区文明程度,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新时期越秀人精神,进一步塑造文明越秀新形象。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全区公民道德素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和各类服务群众、睦邻友爱活动,培育社区认同感,带动社区健康文明风气的形成,为我区建设商贸旅游中心城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工作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加强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力度,为吸引科技企业的进入奠定基础。建立和完善科普教育体系,推进科普与文化、教育、商业、旅游相结合,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以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均衡化。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造工程,争取顺利通过市的评估验收。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建立竞争上岗和聘用制的人事管理制度,推进名师培养工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人才队伍。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形成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强化对中小学后勤服务的管理,逐步实现校园后勤服务物业化、规范化。
要按照区建设文化强区规划要求,做好规划实施细则的编制工
5建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加强与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联系、沟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将依法行政覆盖到政府各项工作中,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认真总结“四五”普法规划实施中期情况,完成各项普法工作任务,为顺利通过2005年的“四五”普法验收做好准备。继续开展“普法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全面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更好地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稳定水平的提高。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强化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警力对社会面的控制。完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发挥社区警务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基础性作用。总结推广都府小区治安管理的成功经验,充分发动社区居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要加快警务改革,抓好基层民警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实战技能训练,扩大警务执法手段,提升公安队伍工作水平和战斗力。抓好出租屋和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进一步健全信访网络,积极推进依法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坚决消除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严格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消防安全和生产安全。
加强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积极响应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的号召,强化机关干部职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民养活我,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
第二篇:邢台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邢台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刘大群代表市政府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报告
姜德果石玉春等出席会议 李俊岭主持
刘大群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报告。
2月22日,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实现新突破。肩负着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于2月22日上午在冶金俱乐部隆重开幕。
当天的冶金俱乐部花团锦簇,生机盎然。巨大的国徽悬挂在主席台帷幕中央,两旁排列着十面鲜艳的红旗。会场内华灯璀璨,洋溢着团结、民主、求实、奋进的浓厚氛围。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李俊岭、任保伦、赵庆钢、张华波、胡永海、鞠朝武、魏宗俭在主席台前排就座。李俊岭主持会议。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姜德果、刘大群、周国江、石玉春、郝亚敏、柴冠景、戴占银、常丽虹、范建巡、张砚平、路洪昌、李凤刚、王荣环、刘劲松、张明杰、任树堂、李英琪、李晓英、史书娥、田咏、刘树人、刘明磊、回增群、崔尽忠、范永丰、刘晓坤、张卷良、贾文雅。
市人大原领导齐耀增、范保柱、陈雪、李英民、李英发、王瑞华、阴京云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担任过市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崔宝玉、徐金在、贾长锁、吴英才、任延廷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
上午9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应出席大会的代表492名,实到468名,符合法定人数。
刘大群代表市政府作《关于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报告共分四部分: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刘大群说,“十一五”时期是邢台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难最多、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成绩显著的五年,是我市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这五年,我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环境继续好转;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加快。
刘大群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使邢台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大群指出,根据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部署,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转型升级、赶先进位两大任务,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实施一极、一带、一区、一批“四个一”战略,强化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大支撑”,更加注重扩大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惠及民生和保持稳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刘大群强调,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着力实施“四个一”战略,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二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四是着力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五是着力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建设创新型邢台;六是着力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七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九是着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是着力建设平安邢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谈到今年工作时,刘大群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现“转型升级、赶先进位”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把“增投入、扩总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保稳定”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确保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服务业;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关注和改善民生。
刘大群最后说,今后五年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目标的关键时期。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奋勇争先,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把“十二五”发展的奋斗目标变成美好的现实,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变成丰收的成果,不断夺取科学发展的新胜利,谱写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报告摘要见二版)。
会议还印发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姜桂莲关于邢台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市财政局局长徐兰军关于邢台市2010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市“双三十”单位履行节能减排目标承诺情况的报告。
市直各部门、人民团体、企业及大中专学校负责人,驻邢省部属单位负责人,出席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列席大会。
第三篇:乌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文件之
三
乌兰浩特市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16日在乌兰浩特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乌兰浩特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局向大会提交《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同时对过去五年工作做简要回顾,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我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在合理区间稳定增长;财政支出突出保民生、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领域;财政各项改革有序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全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过去的五年,我们积极组织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稳步增
2支付、授权额度等电子化业务,实现预算单位、财政、代理银行、人民银行全方位、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管理,逐步形成安全高效的电子化支付体系。六是积极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探索采购新模式,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家具与厂家直购,减少行政成本。七是严格规范国有资产转让、经营、处置程序,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对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提升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监管,财政监督管理迈上新台阶。一是通过开展预算执行监督、财务会计检查等多环节监管,把财政监督嵌入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切实管控好财政资金运行流程和关键节点,促进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年来,国库收付中心共支付资金194.9亿元,其中直接支付188.4亿元,授权支付6.5亿元,直接支付比例达到96.7%。二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做到了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监管,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2017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3亿元,累计完成年初预算的90.91%,同比增加0.6亿元,增长1.78%。其中: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48%,同比增加0.4亿元,增长5.4%;
上划中央税收收入20.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7.7%,同比减少0.5亿元,下降2.32%;
上划自治区级税收收入1.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0.73%,同比增加0.4亿元,增长32.08%;
上划盟级税收收入2.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47%,同比增加0.2亿元,增长11.56%。
上划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5%。
支出情况。2017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7亿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7亿元,增长5.58%。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增长39.34%;
国防支出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2%;
公共安全支出1.6亿元,比上年减少支出0.08亿元,下降4.8%;
教育支出4.6亿元,比上年增加支出0.7亿元,增长18.33%; 科学技术支出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亿元,比上年增加支出0.1亿元,增长65.8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亿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亿元,增长20.13%;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3亿元,比上年减少支出0.02亿元,下降0.78%;
节能环保支出0.8亿元,比上年减少0.1亿元,下降15.78%;
6年结转0.41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20亿元,其中:上解支出5.75亿元、本级支出0.4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32亿元。其中: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38亿元,本级配套0.22亿元,上解支出3.6亿元;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0.07亿元,本级配套0.04亿元,上解支出0.11亿元;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11亿元,本级配套0.44亿元,上解支出1.55亿元;
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完成0.03亿元,本级配套0.01亿元,上解支出0.04亿元;
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完成0.03亿元,本级配套0.03亿元,上解支出0.06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完成0.11亿元,本级配套0.02亿元,上解支出0.13亿元;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完成0.18亿元,本级配套0.06亿元,上级专项0.02亿元,上年结余0.16亿元,本级支出0.16亿元,上解支出0.26亿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0.02亿元,本级配套0.02亿元,上级专项0.13亿元,上年结转0.22亿元,本级支出0.15亿元,结转下年0.24亿元;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上级专项收入0.07亿元,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未运行,上级专项结余0.07亿元;
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收入0.02亿元,本级配套0.1亿元,上年结转0.03亿元,本级支出0.14亿元,结转下年0.01亿元。
四、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加强财源建设。2017年重点支持经济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4108万元,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环境,其中:工业经济开发区2455万元、物流园区1192万元、绒毛市场361万元、大学生孵化基地100万元;全年共向上争取专项资金157525万元。
(二)切实强化财税征管。为克服全国经济下行不利影响,2017年市政府多次召开财税部门联席会,分析收入形势,强化征管措施,财税部门通力配合。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对重点行业、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服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全面强化税源管控。二是强化日常征管。摸清底数,加强部门间协作,加大欠税清缴,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市政府协调各项目主管部门鼓励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地产产品,争取让施工单位在本地完税。四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入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有序增长。
(三)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全年共拨付工资性支出104030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32%,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220954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9%,其中:为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发
10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公开透明;防范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服务质效,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乌兰浩特提供财力支撑。在2018年乌兰浩特市财政预算安排工作中坚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盟委行署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一次全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预算。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2018年安排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一、2018年公共财政收支预算
2018年本级可用财力预计20.81亿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92亿元,转移支付收入5.8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68亿元,上年结余0.07亿元,预计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28亿元。
公共财政支出安排。按照市委、政府要求,2018年财政预算支出安排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厉行节约、讲求绩效的原则。二是压减一般性支出、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原则。三是在坚持不增加新的负债的前提下,尽力化解旧债务的原则。
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9.27亿元,上解支出1.54亿元。公共预算安排支出比上年增加0.24亿元,增长1.27%。具体支出项目为:
(一)人员工资支出安排9.98亿元,比2017年年初预算减少0.55亿元,下降5.1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一次性补发2014年未休假补贴、职级并行增资、乡镇工作补贴、艰苦地区津贴等0.55亿元,2018年正常按月发放。
(二)公用经费支出安排0.59亿元,比 2017年年初预算减少0.04亿元,下降6.9%。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安排支出0.38亿元,比2017年年初预算减少0.02亿元;全市取暖费安排支出0.2亿元,比2017年年初预算减少0.02亿元。
(三)非税收入安排支出0.5亿元,主要为罚没收入及行政性收费收入安排的支出,主要用于自收自支单位工资发放及部分执收单位运转经费。
(四)政府预备费安排0.43亿元,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总额的1%-3%设置预备费,2018年本级预备费占预算支出总额的2%,符合法定比例。主要用于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解决市委、政府议定的重大紧急事项以及不可预见的增支项目。
(5)事业发展支出安排7.77亿元,比2017年年初预算增加支出1.97亿元,具体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5015万元,主要安排人大政协会议费54万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经费和各镇(办事处)人大工作经费131万元;政府综合楼网络通讯服务费及互联网使用费34万元;政府法律顾问团经费7万元;市委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费20万元;检察院调入11名财政供养人员经费80万元;保密局业务费2万元;经济开发区工作经费100万元;项目库建设前期经费300万元;发改委业务费10万元;政法委社会
314册印刷及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核实经费30万元;社保局养老保险资格异地核查经费8万元;残疾人救助资金288万元等。
——医疗卫生支出安排10525万元,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费10万元;离休人员医疗费202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医疗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748万元;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乡村医生补助、婚前医学检查生育关怀公益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免费体检等各项事业费1000万元;疾控中心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后补充检验用试剂疫苗款、专用设备购置等经费300万元;卫生监督所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后补充专用材料、培训、执法检查车辆运行维护等经费55万元;市医院职工津贴、聘用人员经费及三无患者医疗费用补助等支出安排870万元,公立医院改革医院利润财政补偿部分经费800万元;食品药品抽样检测经费540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安排27万元,主要用于环保监测费用。——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安排7015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业务费等238安排万元;市政路灯电费1200万元;园林绿化抚育费500万元;洮儿河景观绿化工程及财务费用3651万元;利境污水处理厂水、电及运行费用180万元;绿洁垃圾处理场二级清运、车辆运行维护费、清洁工工具及服装费等运行经费1200万元;政府租地还款36万元;房屋征收中心经费10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7346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500万元;扶持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万元;教育建档立卡扶贫资金70%本级配套122万元;扶贫资金1000万元,巩固脱贫成果资金500万元,扶贫工作经费500万元;政策性农牧业保险配套29万元;村级办公经费612万元、村干部报酬1091万元;失地农民种粮和农资补贴350万元;农业开发文冠果基地示范项目本级配套资金8万元;林业防火经费50万元;苗圃生产经费30万元;农牧业局畜间布病防控经费30万元,重大疫病防治疫苗款15万元,基层兽医站工作经费16万元;设施农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经费53万元;原种场职工养老保险缴费130万元;水务局河长制经费及防汛物资储备经费40万元,河道及灌区工程维修养护费20万元;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经费50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安排1,900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公交公司运营亏损补贴。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安排25万元,主要用于安全生产考核目标配套资金5万元,聘请安全生产专家经费20万元。
——商业服务支出安排4640万元,主要用于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PPP项目资本金35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1000万元;粮食政策性挂账利息135万元;病猪无害化处理5万元。
——国土资源气象支出安排155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国土局业务经费100万元,气象局经费5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安排206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
7185.生育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0.02亿元,本级配套安排0.03亿元,预计上解支出0.05亿元。
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0.23亿元,本级配套安排0.05亿元,预计上解支出0.28亿元。
由本级财政负责安排收支的社会保险基金项目
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0.02亿元,本级配套安排0.02亿元,上年结转0.24亿元,预计支出0.28亿元。
8.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收入0.02亿元,本级配套安排0.15亿元,上年结转0.01亿元,预计支出0.18亿元。
四、2018年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财源建设。一是积极向上争资。加强政策对接衔接,积极主动汇报申报,大力争资立项,确保申报项目资金落地,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导作用,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总量做大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严格抓好财税征管。一是做实收入。根据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因素变化,科学研判经济税收形势,提高收入预测的准确性。二是切实加大税收协控联管工作力度。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国税、地税部门协调沟通,做好调研与收入测算,依法征管,做实财政收入。三是严格依法治税。对内,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办事,规范税收执法,防范执法风险;对外,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规范税收秩序。四是积极对企业进行纳税输导,提倡使用地产产品,加强外阜企业纳税监控。
(三)重点抓好财政改革。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紧跟财税体制改革步伐,精编细编财政支出预算,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继续推进预决算公开。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按照“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绩效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评价试点范围,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探索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中介机构参与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三是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建立财政资金支付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提高工作效能、促进预算执行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合规透明和财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四)科学抓好支出保障。严格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脱贫”原则,统筹各类资金,集中财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民生投入力度,科学统筹财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出,优先保障扶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和面貌。
(五)强化政府债务管理。一是强化债务管理法治意识。严格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健全政府债务情况随同预算公开的
122
第四篇: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全市首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聚集了久邦数码等一批移动互联网行业领先企业;成立了全省首个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
二:“创意大道”和东方文德广场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南方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稳步推进。南粤先贤馆一期工程动拆迁已完成97%;海印家电数码港已完成主体工程和外部装修。文德路文化街、广园西229服装设计园等项目更新改造
三:全力推进广州金融街规划建设,对长提大马路区域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全面推进黄花岗科技园扩容升级,进一步推进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创意大道”和南方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做好支持普邦园林、嘉城物流上市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融资、创业风险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推进昌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建设广府文化博览区。
第五篇:关于对2007、2008年广州市越秀区党政领导
关于对2007、2008年广州市越秀区党政领导
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考核意见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组一行15人,受广州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委托,于5月13-15日对越秀区党政领导干部2007、2008年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在考核中,听取了贡儿珍书记、武延军区长、于欣伟副区长作述职报告,查阅了越秀区的自评报告及有关档案资料,专访了贡儿珍书记、武延军区长、于欣伟副区长以及该区的编办主任、财政局局长、教育局局长、人事局局长,对来自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共162人进行了民意测评,召开了上述人员参加的4个座谈会,随机抽查了30所学校(幼儿园)。在多方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2007、2008年越秀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意见,反馈如下:
一、对2005、2006年考核意见的整改情况
在省、市联合考核组对越秀区2005、2006年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督导意见中,提出了关于‚区内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均衡化目标仍有距离‛、‚知名校长和骨干教师数量不足,未能满足‘打造文化精品区’这个奋斗目标的需要‛的整改意见,越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整改思路,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表现在:
(一)关于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一是整合教育资-1-
源,发挥名校示范作用。通过实施校与校之间的调整合并,实行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使品牌学校发挥了引领作用。二是推进综改二期工程,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撤并学校、原地扩征、用地置换、规划新建等措施,已改善27所学校的办学设施和校舍环境。三是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二期工程,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解决学校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四是逐步缩小校际差距。积极扶持,加强指导,推动相对落后学校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同时,通过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系统,开展课堂有效性研究及交流,整体提高全区教学水平。
(二)关于名校长、名教师的培养问题。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区财政每年投入370万元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培训英语教师和聘请外籍教师。二是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制定了《广州市越秀区名校长、名教师‚十一五‛培养发展计划》,加大教育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交流力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推进教育人才工程。三是推行学区管理模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把区属85所中小学按地域分成12个学区,每个学区由若干不同层次且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学校组成,通过共享和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二、2007、2008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领导与管理方面
1.适度超前,谋划发展。越秀区党政领导把教育发展放在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大背景下进行优先谋划,确定了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以规范化学校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走内涵
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均衡发展之路,加快建立优质教育总量供给更加充足、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加快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
2.不断开拓,先试先行。为了缩小并区后出现的片区间、学校间的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越秀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以中小学布局调整、旧城区改造和规范化学校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综合改造二期工程。同时,筹划发展社区教育,组建社区教育学院,建立终身教育学习的平台。对特殊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均建立了相应助学体系,让适龄儿童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各类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3.外引内培,打造队伍。一是通过引进名校长、名教师,优化干部教师队伍结构。二是通过东西片校长换届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相对薄弱学校挂职或轮岗、学区联盟等措施,促进区域内教育文化整合、学校均衡发展和校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通过名校长、名教师和教坛新秀的评选,‚教育专家—骨干队伍—青年教师‛三级梯队的营造,远程教育培训、校本培训、面授培训等多渠道培训格局的构建,以及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校本专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人才工程,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
(二)投入与保障方面
越秀区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教育税费和社会捐资助学为辅的投入机制,做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加大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
1.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2007、2008年,分别安排7000万元、6000万元实施二期综改工程,以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分别投入2745万元、3349万元,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校园管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化、资源数字化、课堂教学多媒体化的教育环境已基本形成。
2.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近两年,越秀区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解决近7500名流动人口子女在区内公办学校就读的问题;每年拨出200万元开展扶困助学,受益学生达4000多人次;每年按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为特殊教育学校安排公用经费,且每年给每所特教学校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2007、2008年,越秀区共投入1147万元开展教师‚英语工程‛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落实了四大节日慰问金、教师节慰问金、年终双薪、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的岗位补贴。2007年投入6120万元,用于调整教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发放住房货币补贴;2008年新增投入4800万元,用于提高在职教职工岗位津贴。2007、2008年越秀区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为57291元、60228元,逐年有所提高。
(三)改革与发展方面
1.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越秀区有省一级幼儿园20所,市示范性幼儿园14所,占全市首批50所示范性幼儿园的28%,逐步形成了以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越秀区有5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基本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区内有2所职业高
级中学,其中省重、市重各1所。
2.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越秀区是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的五个试点单位之一,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作了大胆探索。一是通过撤并学校、扩征用地、规划新建和推行各校集群办学模式等形式,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和统筹,重点扶持相对薄弱的学校,盘活和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最大化。二是把建设规范化学校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在全省率先启动学区管理模式,通过创建新型管理机制和全方位资源共享,实现校际之间深层次的交流和融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存在问题和后续发展建议
(一)在区域内东、西部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各分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政府对建设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统筹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的‚择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建议:作为广州市首个‚教育强区‛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希望越秀区能继续以规范化学校建设为抓手,抓住老城区改造、实现‚十年大变‛的契机,加大统筹力度,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有效遏制义务教育的‚择校‛现象,进一步发挥在全市的辐射、示范作用。
(二)目前区内名校长、名教师的数量不多、层次不够高,与越秀区作为核心城区的地位不相称。
建议:搭建更多的平台,使校长、教师有更多的培训、研究、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创设更多的机制,扶掖各级各类名教师、名校长成为教育家。
(三)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公务员依然存在差距。
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区内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的进程。
四、对各考核对象的评价
(一)越秀区区委书记贡儿珍
对照《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实施细则》,考核组进行逐项打分。经省抽查认定,考核情况如下:2007年,考核结果为‚优秀‛;2008年,越秀区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复评,考核结果为‚优秀‛。
(二)越秀区区长武延军
对照《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实施细则》,考核组进行逐项打分。经省抽查认定,考核情况如下:2007年,考核结果为‚优秀‛;2008年,越秀区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复评,考核结果认定为‚优秀‛。
(三)越秀区副区长于欣伟
对照《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实施细则》,考核组进行逐项打分。经省抽查认定,考核情况如下:2007年,考核结果为‚优秀‛;2008年,越
秀区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复评,考核结果认定为‚优秀‛。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