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戴征社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
关于实施民生工程 推进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情况的报告
——2008年3月27日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市长 戴征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近年来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的回顾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紧紧围绕实现 “三个率先”、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的战略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加强社会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得到巩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重要位置。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中、小学校 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对256所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了改造,建成53所寄宿制学校,2.9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教育救助,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6.8万人。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帮扶,推进全民创业,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进一步加强。200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市县疾控中心全部建成投用,农村三级卫生网络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先后对10所县级医院和17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扩建改造,7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千阳、凤翔、凤县建成国家卫生县城。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保障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达到166万人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先在我市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22万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养 老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得到有效保障。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先后建成宏运佳园经济适用住房和新福园廉租住房等一批住宅小区,对市区北坡3000多户居民实施整体搬迁;农村3.6万群众得到扶贫易地安置。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城市小道路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全市94%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上了油路(水泥路),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
——城乡社区服务网络全面拓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健全网络体系,积极打造社会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社区事务助理、劳动保障协管员、计生工作协管员、治安协警等公共服务人员1500多名,在全市162个社区初步形成了劳动保障、医疗卫生、养老照护、文化娱乐等功能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体系。
——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市文化艺术中心、妇女儿童中心等“十大文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广播电视“村村通”不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不断延伸,通讯和互联网覆盖面逐年扩大。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民健身活动日趋活跃。
各位代表,过去几年,是我市出台民生政策措施密度最 大的几年,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也是我市民生事业发展最快、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的几年。我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坚持超前谋划、统筹安排、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制度建设步伐加快,无缝隙、全覆盖政策框架基本形成。我市在积极落实中、省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同时,超前思考,系统谋划,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全民创业、教育救助、农村低保、农村养老、发展慈善事业等21项政策制度,初步形成了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覆盖城乡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框架,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
二是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统筹城乡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等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其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被国家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宝鸡模式”在全国推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全国会议上介绍了经验,西山扶贫、北坡搬迁等关系民生的难点问题得到突破,中央新闻媒体对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三是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建立,支持民生力度不断加大。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财政支出大幅度向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2006、2007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投入分别达到 13.6亿元和19.4亿元,其中市县财政投入分别达到4.1亿元和5.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27%和29%。政策覆盖面和受益人数不断扩大。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社会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相对较多,改变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依然繁重;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公共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仍显不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断破解民生保障难题,拓展民生保障领域,丰富民生保障内容,让广大群众更多的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同沐公共财政阳光。
二、突出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部署,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贯彻中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是缓解社会矛盾,消除改革压力,维护社会公平,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城乡居民消费预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公共服务,履行为民职责的必然要求。应该看到,改善民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民生事业放到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来谋划,放到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的历史任务中来部署,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千家万户,需要统筹谋划,系统思考,整体加以推进。今年初,袁纯清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5年全省将投入1118亿元,整体推进和实施教育、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八大民生工程,这既是省委、省政府统筹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战略安排,也为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根据省上实施民生八大工程《规划》,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定了《关于实施民生八大工程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今后五年全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基本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现 “三个率先”、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的总体要求,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好省上安排的民生八大工程项目基础上,立足市情,从薄弱处求突破,在普及上求提高,在创新中求发展,通过确立超前目标,统筹城乡推进,加大财力支撑,实施项目带动,健全保障制度,创新服务手段,推动公共资源向贫困农村、困难群众、社会事业倾斜,使我市公共服务水平整体上台阶,推动和谐宝鸡建设。
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民生工程项目,在确保实现省政府提出的 “四个明显改善”(实现城乡就业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文化体育设施明显改善)、“四个显著提高”(城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力争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公共服务健全完善”的工作目标,使全市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就是各级政 府对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项目,要统筹规划,提供财政资金保障。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努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就是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在保证中、省安排项目配套到位、全面落实的基础上,立足市情和财力,合理安排自创项目,量力而行,稳中求进,重点突破,确保我市实施民生工程创出特色。三是项目带动,整体推进。就是整合项目和资金,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系统推进省市确定的民生项目的实施,促进全市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事业建设,提高我市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四是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就是坚持民生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将民生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年度预算安排相衔接,确保民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省政府关于民生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和谐宝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人人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实施义务教育提升工程,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健全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救助水平。要认真落实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消除复式班,全面推进“双高普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建设的各项政策、资金,对培训对象、职业院校、用工企业实行分类补贴奖励。在全市建设6-7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实训基地,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努力使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人人技能上岗,个个素质就业”。要不断完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体系,加大救助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和考入二本以上院校贫困高中毕业生进行救助,同时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彻底解决因贫辍学问题。2008年,全面完成1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和70所中小学教学辅助设施建设改造任务,新建和改造4所县级职教中心,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平等、充分就业,力争每年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要进一步完善 “政府确定目标,创业办综合协调,部门包抓落实,财政兑现政 策”的运行机制,鼓励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七类创业主体,围绕现代农业、大工业配套、现代物流等五类产业开展创业。培育万名创业者,带动就业5万人。认真落实税费减免、贴息贷款、社保补贴等七大类13项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组、企业”活动,健全完善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加快乡镇、社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乡乡有市场、村村有平台,促进劳动者低成本有序就业。2008年,完成市民中心和县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无形市场联网。
(三)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医疗服务、药品供应保障三个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要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健全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培养力度,鼓励高素质人才到基层服务。全面推行药品药械、卫生耗材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切实做到让利于民。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药品安全。2008年,改 10 造建设县级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35所,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 按照“确立超前目标,统筹城乡推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创新服务手段”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深化制度内涵、提高保障水平,使广大城乡居民享有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要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和试点力度,在巩固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成果基础上,积极扩大农民工、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稳步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抓好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要加快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重点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社会医疗救助要降低门槛,扩大救助范围,减轻大病患者负担;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大力发展养老、残疾人等社会福利事业,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进程,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和扶贫就业等工作。建立慈善爱心基金,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2008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到凤县和西山地区及其它县区各1个乡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60%以上,建成13所规模较大的县、乡示范敬老院。
(五)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实现居者有其屋
着眼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制定住房保障规划。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农村安居工程,确保城乡居民住有所居。要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通过实物配租配售、租赁补贴、租金核减等方式,对全市符合保障条件、申请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五年内建设4000套廉租住房,逐步将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所有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使城镇低收入家庭户户有房可租、家家有房可住。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帮助灾民做好房屋恢复和重建,通过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社会救助等方式,在全市消除茅草房和危房,使地质灾害区和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及全市农村无房户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08年,重点解决农村1.6万人住房困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安居的基础上敬业、乐业,共建和谐。
(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彻底解决农村居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
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步伐,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积极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全市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0%。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新修基本口粮田36万亩,完善提高30万亩,田间设施配套35万亩,使全市 基本口粮田达到128万亩。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解决94.3万人的饮水问题,使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217万人。2008年,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改扩建任务,修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1万口,改造基本口粮田25.6万亩,解决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七)加快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加快石鼓山公园、广播电视中心等十大文化工程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乡体育健身器材配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乡镇有线电视通网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互联网宽带覆盖行政村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使广大城乡居民知晓天下事、连通大市场。2008年,在100个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场所,完成850个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建成500个行政村信息综合服务站、3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
(八)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 以和谐示范社区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建设层次和水平,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市。加快城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五年内完成城镇社区“四室三站一场”建设,114个社区服务站实现标准化建设。建成13个街(镇)社区服务中心,12个县级社区服务中心和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提升和增强村民文体卫生、社会保障和救助等各类村级公共服务场所的功能,完成788个行政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要坚持以活动和服务为主题,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力争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2008年,完成市级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任务,新建4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改扩建69个社区服务站,启动210个行政村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工程。
上述八个方面,是今后五年和2008年全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安排,也是我市民生八大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共涉及47个项目,总投资172亿元; 2008年安排项目建设资金27.6亿元,其中中省财政投入15亿元、市县财政投入4亿元、社会资金和其它资金8.6亿元。这些民生工程项目的安排,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政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的理念,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发展需要,符合宝鸡实际。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 抓好这些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和发展工程。我们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实施好这一造福城乡居民、惠及千家万户的利民工程!我们也坚信,随着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美好愿景一定会早日实现,和谐宝鸡建设必将谱写出新的篇章!
三、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民生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各位代表,2008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现“三个率先”由破题奠基转向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开局之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发展步伐,改进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认真做好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切实把惠及群众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加快发展,为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奠定物质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改善民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经 15 济发展方式,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两区多园”建设步伐,推动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非公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要进一步加快现代大城市建设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完善载体服务功能,增强综合竞争能力。要不断优化环境,扩大开放,聚集人才、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掀起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新高潮。
(二)加强领导,为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提供组织保证。民生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和民生工作的各个领域,任务艰巨而繁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民生工程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研究,统筹安排,抓好实施。为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了实施民生八大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民生工程的安排部署、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组织实施,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同时,在市财政局设立民生工程综合办公室,在市发改委设立民生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规划、协调和预算安排。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和完善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研究解决民生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完善逐级 负责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定时限,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三)创新机制,为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注入活力。按照发改委负责项目论证,财政配套落实资金,行业部门对口衔接实施的运行模式,确保民生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要对涉及民生的各类项目资金进行有机整合,统筹规划,系统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切实避免和解决资金使用不集中、重复建设或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以乡镇、社区(村)为基点,整合项目,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整体推进力度。落实国家有关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民生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严格管理,为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提供制度保证。实施民生工程建设,必须严格管理。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实施。建立民生财政保障体系,将市、县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投入,并加强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对口衔接,积极争取中省资金足额落实到位,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严格资金管理,按照“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的原则,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建立民生工程检查考核制度,将民生工程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进行重 点督查和考核。加强效能监察,落实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实行民生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民生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
(五)转变职能,为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围绕便捷利民,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推动公共服务由分散向集中转变,政策兑现由间接向直接转变。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关注和解决民生方面的新问题,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民意反映渠道,推动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政策制定的民主参与。在工作中,我们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倾听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做到依法决策,严格按程序办事。进一步改进作风,廉洁勤政,一心一意为群众想大事、干实事、谋实利,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各位代表,新的起点孕育新的机遇,新的征程承载新的希望。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磐安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
磐安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1)
磐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8年2月4日在磐安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磐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陈国标
各位代表:
我受磐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主要工作和2018年主要任务,请予审议。
2017年,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领导和省、市人大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主任会议13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31个,作出决定、决议12项,提出专题审议意见6个,开展工作视察5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5人次,为推进磐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立足全县工作大局,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竭尽全力
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依法行权履职,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致力于推动县委决策落实。围绕县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依法作出《关于推动老城区拆迁改造工作的决议》和《关于同意磐安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决定》,为积极稳妥推进城区有机更新和乡镇行
政区划调整统一思想、提供依据、凝聚合力。常委会领导主动参与流岸水库、杭温高铁、城市有机更新、城郊村改造、重点疑难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积极推动项目攻坚和难题破解;人大机关干部按照联系分工,切实加强沟通协调,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各乡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在努力推进本乡镇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开展。
致力于督促民生实事建设。2017年是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第一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关于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的文件精神,在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县政府提交的12项民生实事和12项重点工程进行代表票决,各票决出10个项目,督促政府抓好落实。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2017年十大民生实事和十大重点工程进展情况的报告,就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倒排工作时间,细化工作目标提出建议和要求。县政府及时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方案和整改举措,确保重点实事工程保质保量、顺利推进。
致力于加强重大项目监督。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2017重大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实施新建项目15项。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先后对流岸水库、抽水蓄能电站、台地供水工程、安文小学和安文初中迁建、群团活动中心等项目开展集中视察,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帮助谋划解决方案,推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有序推进。及时审查个别因政策调整、项目效益等因素确需调整的重大项目,批准县政府取消茶博馆扩建项目、中止元岭坑堆渣场项目。同时,修改完善《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办法》,为进一步
加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打好基础。
致力于强化政府资产监管。以监督新预算法贯彻落实为抓手,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财政决算、预算执行、债务限额、债券资金等专项报告,加强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进一步规范财政性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和督促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审计,强化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和专项经费使用等工作的监督。
二、立足群众关注热点,着力提高监督实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精准发力
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监督力度,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聚焦民生问题改善。常委会始终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一是促进病有所医。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中医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建议县政府在产业融合、事业发展、特色中医、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下功夫,抓好中医院迁建工作,加快推进我县中医事业发展。二是促进住有所居。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调研,通过实地检查、召开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分析研判农村危旧房排查和拆后安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促进弱有所扶。听取县政府关于“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要重视“三位一体”农合联建设,尽快理顺体制机制,加强考核激励,形成相关职能部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氛围,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聚焦社会事业发展。常委会从大局出发,采取有效监督手段,积
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一是关注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就加快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与旅游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二是关注宗教事务管理。听取县政府关于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报告,就当前宗教工作面临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出了完善机制,依法强化宗教场所管理;丰富业态,加快宗教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步伐等意见建议。三是关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规划引领、绩效管理、科学统筹、机制建设等工作。
聚焦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常委会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守绿色生态发展底线,助推生态经济和美丽经济发展。一是助力生态廊道建设。开展浙中生态廊道磐安段建设工作专题视察,建议县政府要充分挖掘沿线优势资源,扎实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串点成线,连片带面,推动全域发展。二是助力“五水共治”工作。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我县剿灭劣V类水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营造全民治水氛围、加快基础项目建设、强化发现问题整改、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等意见建议。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和农村供水管网建设检查,持之以恒抓好城乡饮用水水质改善。三是助力矿产资源开发。开展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就我县矿产资源开采限度、利用效益、生产秩序、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三、立足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强化法律监督,在推进法治磐安建设上尽心尽力
常委会坚持以法治建设为抓手,加强法律监督,推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坚持督促法律法规实施。认真开展《村民组织法》执法检查,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工作,促进我县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依法圆满完成。配合上级人大组织开展《行政诉讼法》《动物防疫法》《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执法检查,切实抓好有关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实施。配合上级人大开展《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草案)》《金华市电梯安全条例(草案)》《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条例(草案)》等立法调研,积极为省市人大立法工作建言献策。
坚持维护社会公正和谐。开展法院执行工作调研,听取县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县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营造社会法治氛围、加强执行工作力度、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强化执行保障措施、增强执行监督实效等五个方面的意见建议,促进法院执行工作进一步改善。加强对县政府报备的30个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促进政府进一步提升规范性文件的质量。畅通信访诉求渠道,真诚倾听群众意见,依法受理人民群众来信97件,来访52批107人次,加大重要信访件的督办力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依法开展人事任免。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原则,认真做好人事任免工作。落实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拟任职表态发言和颁发任命书等制度,增强任命干部的公仆意识和忠于职守的自觉性。坚持宪法宣誓制度,组织新任命的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集中向宪法宣誓,切实维护宪法权威,有力提升了依法履职尽责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探索任后监督方式,健全完善人大任命干部述职制度,开展履职情况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加强对任命干部的监督。
四、立足改进代表工作,努力健全服务体系,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上激发活力
常委会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围绕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履职平台,丰富履职载体,努力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抓好“两站一平台”建设。健全完善21个代表联络站的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完成全县19个乡镇的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及时更新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的代表信息。按照“布点合理、全面覆盖”的要求,深化“一站多点”服务模式,在不同片区建立代表联络点或服务网格,进一步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积极探索主题接待、网上接待等活动形式,为代表在接待选民、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等方面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不断丰富和活跃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
抓好代表履职服务。扎实推进“剿灭劣V类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督查。坚持邀请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集中视察等活动,切实保障代表参政议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活动,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及时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社会热点问题、重点监督议题的意见。加强代表履职培训,通过常委会组织统一培训、各乡镇人大和代表小组集中学习、老代表传授经验、新代表谈体会想法等一系列途径,努力提高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抓好代表建议办理。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对县十
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收到的180件代表建议,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和分类交办,并定期召开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坚持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各工委分块督办,督促承办部门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建议进行重新办理。在180件代表建议中,代表表示满意的有173件,占所有建议的96.1%,其中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106件,占所有建议的58.9%。
五、立足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提高人大工作水平上凝聚合力
常委会坚持主动适应新常态、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水平。
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把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组织开展县乡人大干部培训,邀请上级人大领导和专家前来授课,提升新一届人大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第一时间召开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学习,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县人大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常委会议事规则、人事任免办法、各办事机构职责等相关规则,进一步促进常委会及机关规范有序运转。健全完善常委会分组审议制度,积极推动会前广泛调研、会中踊跃发言、会后抓好落实,促进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提高议决效率和水平。
切实加强联系指导。坚持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片联系乡镇人大制度,定期开展调研,及时指导乡镇人大完善议事规则。坚持邀请乡
镇人大主席列席常委会会议,促进常委会与乡镇人大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全县人大工作水平。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人大工作联席会议,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点子,研讨新形势下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支持乡镇人大更好地开展工作。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取得的成绩,是县委正确领导、全体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积极配合的结果,也是全县人民、乡镇人大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刚性监督手段运用还不够到位,代表建议和审议意见的跟踪督办机制还不够健全,对乡镇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还不够紧密,常委会自身建设和履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认真研究,不断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理念,紧扣“五大目标愿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和谐,加强民主、依法履职,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加快推进磐安绿色发展,打造身心两安“大花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年县人大常委会将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自觉维护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主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整个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党委意图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一要抓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依法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常委会所作出的决定决议,与党委合拍,与“一府两院”合力,与人民群众合心,并加强事后监督,跟踪问效,确保执行到位。二要落实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原则,坚持和完善人大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拟任职表态发言、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等制度,着力提升人大任命干部依法履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健全人大任命干部任后监督制度,推行年底述职和履职情况测评,促进人大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勤勉履职、依法办事。三要主动参与全县中心工作,运用好人大干部的智慧和经验,发挥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助力重点项目攻坚和重点工程建设。
二、突出重点议题,切实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紧紧围绕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坚持抓大事、抓难事、抓关键,深入开展监督,切实提高监督实效。一是始终坚持服务经济发展。落实《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办法》,抓好3000万元以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强化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财政预算、决算、审计等专项报告,为人民群众管好“钱袋子”。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开展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推进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抓好审计成果运用,加大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督查力度,促进财政性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推动被评议部门有针对性地解决几个问题。突出专项监督,综合运用调研、视察、检查等方式,大力推进我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环境保护等工作。二是始终坚持促进民生改善。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工作,重点选取职业教育发展、饮用水安全、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物业管理、外事侨务等方面工作开展监督,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持续监督推进,抓好跟踪问效。继续关注“最多跑一次”改革、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工作,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三是始终坚持深化法治建设。继续推进“法治磐安”建设,开展“七五”普法中期实施情况督查。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推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认真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做好信访件的交办、督办工作。
三、加强联系指导,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创新代表工作方法,提高代表工作实效,更好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一是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组织县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培训,积极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条件,着力提高代表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加强“两站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和充实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专项视察、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切实保障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二是抓好代表建议督办。加强对代表撰写建议的指导和引
导,健全乡镇人大审查把关制度,提升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采取重点督办、定期督办、跟踪督办等方式,着力抓好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努力提高代表建议的解决率和代表满意率。发挥县人大各工委、乡镇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建议督办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落实。继续坚持县人大领导重点督办、县政府领导领办制度,健全县府办牵头办理、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落实机制,进一步提高建议办理实效。三是加强乡镇人大指导。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文件精神,完善乡镇人大工作程序和制度,推进乡镇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认真探索谋划街道人大工作机制,确保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街道人大机构合理设置、规范运行。重视对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干事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四、坚持固本强基,努力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是提高常委会工作水平,做好人大各项工作,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基础。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依法履职的能力。组织开展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乡人大干部专题培训,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做好人大工作的本领。二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县人大常委会内部工作机制,注重发挥两个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不断提升工作效能。适时提请县委出台《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推进常委会更好地开展工作。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努力增强主动创新的自觉性,使人大工作和自身建设更加体现新时代特征。三要进一步抓好调研宣传。一方面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审议议题深入开展调研,充分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发表审议意见,提出有价值、高质量的建议意见。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的新成就、新进展,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影响力,提高全社会的人大意识和法治观念。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压奋进、扎实工作,为加快推进磐安绿色发展、全面实现“同步小康”、打造身心两安“大花园”而努力奋斗!
磐安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8年2月2日印发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在镇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政府工作报告
——在四塘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2012年1月17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我镇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镇上下同心同德、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过去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各族人民,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统计,2011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800万元,完成县下达任务708.86万元的113.18%;农民人均纯收入4027元,同比 1
增长12%。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方面:
一、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四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立身之本。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抓粮食、调结构、强服务、增收入”这一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甘蔗、葡萄、茶叶、林下养鸡等主导产业,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粮食生产安全进一步加强。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2011年,我们高度重视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全面强化促进粮食发展的各项措施,确保了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总产量580万吨以上,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镇的目标任务。
(二)甘蔗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甘蔗是覆盖我镇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产业之一。过去一年,我们紧紧抓住甘蔗生产的主导地位不放松,全年共完成新种甘蔗2947亩,占年初任务2800亩的118%,其中新种连片20亩以上示范点10个共800亩。截至2011年底,全镇甘蔗面积达2.42万亩,实现了人均甘蔗1亩以上,甘蔗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万亩优质葡萄基地进一步加快推进。葡萄产业是我镇的特色农业产业,也是闻名全县乃至全市的优势主导产业。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万亩优质葡萄基地”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葡萄生产。2011年全镇共完成新种葡萄1086亩,完成县下达任务400亩的271.5%。
(四)林下养鸡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坚持把林下养鸡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优惠政策,通过重点扶持集中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发展林下养鸡。2011年我镇共筹集资金50多万元,修建道路10.5公里,打井3口,拉电线6000多米。截止2011年底,全镇共发展5000羽以上“公司+农户”的林下养鸡规模户104户,其中已成功养殖79户,建成林下养鸡集中区11个。全年全镇共出栏肉鸡150多万羽,存栏20多万羽,总规模达170多万羽,圆满实现了林下养鸡“百万羽乡镇”目标。
(五)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一年来,我们通过认真谋划项目,努力争取项目,规范实施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3个,总投资达205.96万元,共完成村屯道路21条17.6公里,解决了2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完成水利渠道2条1.8公里,人畜饮水工程2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8个。实施革命老区道路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达15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1200多人的行路难 3
问题。实施“农村通达工程”项目1个,完成道路硬化6.5公里,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安邦村福在、福龙、陆江、邦旺、邦香、邦定等6个屯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实施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补助项目4个,完成水利渠道3.5公里、人畜饮水项目2处。目前已经落实、计划在今年实施的项目有:总投资720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410万元的四塘镇林下养鸡项目、总投资100万元的优质葡萄种植示范项目、总投资90多万元的福禄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22万元的龙盘村上栏屯道路建设项目,等等。
二、按照“高起点规划,重质量建设”的工作要求,全面掀起城镇化建设新高潮,为实现“十二五”城镇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位,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
(一)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目前我镇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已完成项目设计,即将启动征地工作,预计年内可以开工;总投资15万元的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已于2011年11月底竣工使用。
(二)加快印山村六卜屯新农村建设。总投资236万元的六卜屯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春节前可以完成。
(三)扎实开展征地工作。圆满完成了平果至武鸣二级公 4
路、平果至州圩三级公路等项目的征地工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扎实推进平果至马山高速公路的征地工作,目前已完成征地900多亩。
(四)加强城镇管理。深化和拓展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按照“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在四塘镇街上建立了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落实保洁员2人,保洁员工资从每户每年收取的保洁费中支出,差额部分由镇政府补贴。
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办学条件。2011年,先后完成了总投资10万元的明江小学操场硬化及校园美化工程;总投资7.9万元的明江村小学饮水工程、总投资3.6万元的龙盘村小学饮水工程、总投资25万元的灵塘村小学饮水工程、总投资12万元的金沙村小学饮水工程。
(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村卫生室建设11个,总投资达84.5万元,新扩建面积710平方米,实现了“村村建有卫生室”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全镇新农合的参合人数19084人,参合率达97.02%。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镇共发放棉被100床,蚊帐300床,毛巾被300床,衣服300套,救灾粮食5.4万公斤,各 5
种补贴954多万元。实施四塘敬老院续建工程,项目总投资24万元,建成后可容纳14名五保老人入住。
(四)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截止2011年底,全镇共完成节育手术250例,其中结扎42例、上环205例、人流引产3例,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4.87%,均完成全年指标任务。征收社会抚养费33.19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30万的110.65%。继续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在印山村塘马屯建立生育文明示范点,目前全镇无政策外生育村7个。
(五)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农村道路交通、森林防火、水库防汛等方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重大安全隐患的监控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全年全镇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措施,狠抓“严打”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无邪教”活动,实现了“五个防止”和“三零”目标。
(六)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户,解决了600多人的住房难问题。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总投资16万元的印山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已竣工使用。扎实开展冬季征兵工作,2011年全镇共有43名适龄青年报名征兵,完成征集新兵8人,其中大学生1人,女兵1人,高质量地完成了征兵工作任务。
(七)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扎实开展。认真执行镇人大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和群众监督。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制度,促进了政府工作的公开透明。建立完善诉求服务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
过去一年,监察、民族、人事人才、统计、档案等工作都取得新业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新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镇直各单位以及全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大代表、镇直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四塘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抢抓机遇、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2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深入实施“一个中心(农业项目为中心)、四大支柱(甘蔗、水果、林业、养殖)、两个确保(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战略,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活力四塘、实力四塘、魅力四塘、宜居四塘、幸福四塘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 ——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财政收入增长6.8%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好三农工作
(一)加快推进万亩葡萄基地建设。2012年,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葡萄生产工作任务为:新种葡萄2000亩,二次葡萄结果400亩。去年底,我们根据全镇实际,已统筹规划了14个葡萄示范基地。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落实 8
了印山村那练葡萄示范片60亩、印山村那鸡葡萄示范片60亩、安邦村福龙福在陆江葡萄示范片160亩、龙盘村巴纳葡萄示范片150亩、龙盘村伏案葡萄示范片60亩、明江村那定葡萄示范片120亩、灵塘村坡旧伏兴伏料葡萄示范片110亩、灵塘村上玩下玩葡萄示范片60亩等8个葡萄示范基地,面积780多亩;正在落实的葡萄示范点6个,面积900多亩。各村、各工作组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牢固树立比而思进、你追我赶的思想意识,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我镇的葡萄生产工作,确保2012年全镇完成新种葡萄2000亩以上的目标任务。
(二)全力扩大林下养鸡规模。林下养鸡是我镇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2012年,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镇的初步任务为:林下养鸡规模户150户、养鸡规模达280万羽以上。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一要将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人,“千斤重担人人条,每个村干有指标”,年初我们将制定任务分解工作方案,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村,作为村干年底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二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根据集中区、农户的实际情况,重点帮助群众解决水电路等方面的问题。三要每半年召开一次林下养鸡表彰工作会议,对新发展的农户以及新发展10户以上的村,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努力打造“平果福禄”有机茶叶基地。我镇福禄村现有茶园面积1400亩。由于茶园多年疏于管理,茶叶产量较低,9
品质较差。要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广西凌云浪伏茶叶有限公司,对现有茶园进行低产改造,扩大茶园规模,提高茶叶品质,力争到2013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亩以上,努力把茶叶培育成为我镇的优势产业之一。
(四)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去冬今春,除葡萄种植和林下养鸡工作外,我镇农业综合开发其他各项任务为:新扩种甘蔗1500亩、柑桔100亩、马铃薯100亩、冬玉米300亩、绿肥2000亩、食用菌4万㎡、新扩种桑园300亩、新小蚕共育点1个。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根据实际将任务分解到村,早动员、早部署,认真抓好去冬今春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
(一)做好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继续跟进项目的进展情况,尽快启动项目征地工作,力争在年内动工建设。
(二)扎实开展征地工作。统筹做好年内各项征地工作,力争在上半年全部完成。
(三)加强城镇管理。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力争在今年完成镇上垃圾中转站和二级公路沿线村屯4个垃圾池的建设。
三、统筹抓好社会各项事业
(一)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确保全镇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10
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年内要完成总投资100万元的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总投资20万元的镇中心小学少年宫建设工程。
(二)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到2015年,实现镇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镇50%以上的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深入开展农村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镇中心卫生院综合服务楼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群众参合率达95%以上。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五保供养工作,积极创建一批星级敬老院和先进五保村;提高殡葬改革管理水平,确保火化区火化率100%。
(五)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强人口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构建“和谐计生”、“诚信计生”,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六)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问责制,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活动,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11
加大“三大纠纷”调处力度,及时化解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所引发的纠纷和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平果”创建活动,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
各位代表,当前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镇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毛泽冬同志曾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力开创四塘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四篇: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文 件 之 3
长顺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2018年1月17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韦超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长顺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特邀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县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县委决策部署,围绕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向好。财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税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争资争项到位资金有了较大增幅;全省首笔脱贫攻坚产业子基金落地长顺、首个脱贫攻坚产业子基金现场会在长顺召开,基金项目的申报和落地工作走在全省、全州前列。
(一)财政预算调整情况
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我县
余万元。
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经2017年12月18日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将财政总收入预算调减4845万元,调整为714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减8800万元,调整为30060万元。
(二)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198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 100.7%,比上年增加10174万元,增长16.5%。其中:国税部门完成40157万元,比上年增加13272万元,增长49.4%,增长的原因主要是车辆购置税比2016年增加12302万元;地税部门完成22020万元,比上年减少4285万元,下降16.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次性税收契税比上年减少6573万元、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减少627万元;因烤烟种植面积减少,烟叶税比上年减收758万元;财政部门完成9804万元,比上年增加1187万元,增长13.8%。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72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2%,比上年减少3632万元,下降1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073万元,比上年减少4907万元,下降19.6%;非税收入完成10652万元,比上年增加1275万元,增长13.6 %。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34.67%。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支
级专项支出12381万元),下降9.2%。主要是2016年上级下达县中医院建设资金3540万元,下达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918万元,2017年没有该项专款。
节能环保支出5081万元(其中:县级支出1433万元,上级专项支出3648万元),下降58.6%。主要是受退耕还林指标减少影响,2016年上级下达我县退耕还林补助5685万元,2017年仅下达898万元,减少4787万元。
农林水支出34841万元(其中:县级支出5791万元,上级专项支出29050万元),增长1.1%。
住房保障支出20807万元(其中:县级支出4967万元,上级专项支出15840万元),增长126.8%。主要是2017年上级下达住房保障支出15840万元,比2016年增加11279万元;2017年上级下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3389万元,比2016年增加514万元。
债务付息支出4683万元,全部是县级支出,比上年增长78.9%,主要是按照省财政厅文件要求支付政府置换债券利息支出增加。
2017年,在县级财政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统筹安排有限资金,确保工资正常足额发放,保障了机构正常运转、基本民生配套和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在2016年提高组干部报酬的基础上,2017年根据《长顺县村(社区)干部职业化管理办法》提高了村干部报酬,村常务干部报酬从
2017年,我县出台了《长顺县2017年争项目争资金考核奖惩办法》,全县各级各部门加大了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17年上级共下达我县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68574万元,比上年增加21665万元,增长14.75%,有力推进了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确保了各项民生支出需要,提高了我县财政收支总量。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4707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606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6万元),上级基金专项及结算补助433万元,上年基金结余256万元,基金收入总计47765万元。
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827万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支出27762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3189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310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88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4883万元),调出政府性基金6600万元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47427万元,收支相抵,2017年政府性基金结余338万元。
(八)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及政府置换债券转贷资金到位使用情况
2017年,省级财政批准我县政府性债务限额311045.18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05398.52万元,政府负
入比重为27.6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部门计划为:国税系统86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增加1997万元;地税系统1638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加2112万元;财政系统收入计划8150万元,比上年下降16.9%,减少1654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支出预算编制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重点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
2018年一般公共财政支出预算17825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60800万元增长10.86%,增加17456万元。主要支出科目安排情况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253元,比上年预算数21080万元增长0.82%,增加173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是增人增资支出增加。
公共安全支出698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8358万元下降16.43%,减少1373万元,主要是法院、检察院经费上划减少支出。
教育支出3762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36395万元增长3.38%,增加1229万元,主要是增人增资支出增加。
科学技术支出175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510万元增长
加。
债务付息支出717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5000万元增长43.52%,增加2176万元,主要是支付政府置换债券利息及PPP运营缺口补助支出。
2018年财政收支平衡情况为: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18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148086万元,上年结转结余90万元,财力共计181356万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256万元,上解支出3100万元,支出总计181356万元。收支相抵,财政预算结余0万元,收支平衡。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收支平衡、以收定支、不列赤字”的原则编制。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4701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46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收入1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0万元,其他收入6万元);上年结余338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47354万元。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47354万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支出及土地指标报件支出19568万元,农业土地开发支出1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500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2500万元,PPP运营缺口补助及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072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066万元。收支相抵,2018年政府性基金结余0万元,收支平衡。
三、扎实工作,确保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性和主动性,强化部门协作,以税收管理薄弱点、空白点为突破口,积极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四是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治税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五是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强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优化收支结构,助推脱贫攻坚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推进。一是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不断加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力度,“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出口放水”,做到应整应整,集中财力办事,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达到统筹整合的预期目标;二是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动态管理,组织力量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盘活存量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三是进一步加大PPP项目的推进工作,撬动社会资源共同投入,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是不断完善争资争项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励部门和乡镇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方向积极谋划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五是想方设法争取各类基金落地使用,包括贵州脱贫攻坚基金,省州设立的其他各类基金,加大对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支持力度,多管齐下、多渠道解决县级财力困难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坚持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民生,确保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完善
评价结果应用,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三是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工作,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构筑财政资金安全防线,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合理制定限额标准,不断扩大购买服务范围,有效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五是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组织开展资金安全检查,排查风险点,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防范各类业务风险。六是继续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在2017年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相关工作,提高乡镇培育财源、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乡镇发展经济的能力。七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全县财务人员紧缺的实际情况,不断充实财务队伍力量,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干部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业务精、守纪律、作风硬、能担当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全县财务管理水平。
(六)切实履职尽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开展“抓管理抓制度、明重点做亮点”行动,努力打造“阳光、法治、廉洁、高效”财政。突出抓好内控制度建设,增强财政干部责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突出抓好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国家经济和财税金融改革相关政策,提出应对措施,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篇:2012年 十六届二次会议人大报告
关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出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有效监督和县政协的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131万元,增长19.2%。完成工业增加值265.8万元,增长8.4%,工业总产值644.5万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47.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49万元,同比增长33.41%。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0万元,增长32.2%。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1万元,同比增长10.5%。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0元,增长12.15%。城镇化率达到28%。
(二)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有关中药材限采会议和文件精
神,及时调整充实中药材资源保护管理领导机构,逐步完善工作方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制度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使禁采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并完成了环境专网建设和排污费征收工作。有效开展乱采乱挖沙石治理整顿工作,使乱采乱挖现象得到基本控制,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认真组织实施和开展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补播、建设养畜、黑土滩综合治理、封山育林及圈窝子种草、灭鼠灭虫、网围栏建设等项目工作。
(三)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2011年,全县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0510万元,增长11.35%;实现农牧业增加值7958万元,增长6.7%。全县共育活各类仔畜112685头(只、匹),成活各类仔畜104972头(只、匹),成活率为93.2%,繁活率为60.18%,分别增长0.58和0.43个百分点。成畜损亡4084头(只、匹),损亡率为1.25%;出栏各类牲畜128294头(只、匹),出栏率为39.4%,提高7.15个百分点。
2011年全县22个村完成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并拿到“四证三章”,完成率达100%。总投资为3814.8万元748户的游牧民定居工程顺利实施并已全部完工,标志者我县利民惠民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和完善。五乡一镇外业勘界任务全部完成,外业勘界面积达334.69万亩,确权2055户,填写林权证1474户,新增林地面积93.2643万亩。生态补偿机制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县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工作处于调查摸底阶段。
(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简化审批程序,落实扶持优惠政策,鼓励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优质便捷
服务。2011年,全县共有内资企业16家,注册资金达4136万元;个人独资企业2家,注册资金达116万元,牧民专业合作社24户,注册资金达182.55万元,从业人员539人;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345户,注册资金达496万元,从业人员561人。
(五)项目建设成绩斐然
我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主动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支持藏区建设的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兴县”发展战略,把项目工作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抓手来切实抓紧抓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完善项目储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等国债项目,加大在扶持“三农”、城镇基础设施、社会公益等领域的项目投入,并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对建设工程进行公开招投标,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了全县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2011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30049万元。其中:续建项目共5个,总投资16098万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610万元;新建项目共38个,总投资37782万元,全年累计完成23439万元。包括: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天然草原退牧还草补播工程、建设养畜配套项目、黑土滩综合治理工程、封山育林项目、游牧民定居工程、县城供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光伏电站等各项惠民工程。其中,续建项目大仓电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快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财税工作运行平稳
狠抓增收节支,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提高了财政预算的透明度。2011年,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0万元,增长32.2%。
依照“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全力维护经济安全。年内,完成审计项目37个,审计金额2.3亿元。其中:预算审计1个,专项审计14个,离任审计18个,财务收支审计4个。
(七)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1.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狠抓义务教育,加强全县寄宿制学校建设,严格遵循“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以“两基”迎国检为动力,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教育行政行为,圆满完成“两基”迎国检工作。年内组织实施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和校园安全工程。总投资887万元的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全面完工验收,并已交付使用,项目覆盖全县8所学校、117户教职工,总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县政府拨付资金295.6万元,为各学校维修和新建围墙、厕所、大门等。拆除危房7858平方米,开工建设11948平方米。
2.强化制度措施,全面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政策。全县乡镇卫生院药品价格平均下调17.2%,为群众让利20余万元,群众医疗费用大幅降低,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不断完善和推进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22158人,参合率达99.7%。新农合共征缴基金651.45万元,参合牧民补偿医药费用总额为195.94万元,牧民群众受益率达到95%以上。三是健全和完善计生惠民政策,落实了各项奖励优待政策和节育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累计落实“三项制度”资金149.586万元,落实率为100%;计划生育率达96%,三查率为90.8%;人口出生率为
17.5‰。
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一是加强社区和基层文化建设,落实共享工程村基层点设备17套,为社区配发各类书籍1万册以及书柜、电视机、VCD、直播卫星等设备;二是着力加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完成了450户村村通工程,放映电影212场次。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2%、81%。
4、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旅游知名度。结合历年工作经验,进一步拓宽旅游宣传渠道,制定出台了旅游规划,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同时更加注重品牌意识,努力以品牌创效益。一是充分利用《中国精品景区》等全国性刊物和中国旅游产业网等网络媒体,以及“大美青海”欧洲行、法国巴黎卢浮宫参展、青海绿色经济贸易投资洽谈会、首届年保玉则旅游采风活动等机会,大力宣传**旅游。二是《**县年保玉则修建性详规》制定完成,5户星级牧家乐完成授牌,先后注册完成年保玉则商标21类。2011年,共接待游客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266.3万元,增长18.9%,门票收入创历史新高。
(八)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
1.健全体制机制,努力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紧紧围绕工作中心,切实履行好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基本职责,全力做好民政工作。一是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934户3000人,城镇低保270户611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363万元,城镇低保金257万元。共有五保对象502户502人,发放五保金77万元。二是城乡医疗救助等救助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截止去年底,共救助城乡困难家庭86人次,发放救助金41万元;重度残疾人15人,发放生活补助金1.5万元;流浪乞讨人员3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1.2万元。三是民政救灾工作全面落实。下拨救灾款、救济物资共计人民币144万元。
2、围绕重点,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有效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420万元(含装潢100万元)的达尕村、索乎日村、果江村三个整村推进项目,扶持低收入贫困户450户1713人;二是扎实开展“户帮户、一扶一”结对帮扶和定点帮扶活动。全县各单位联点帮扶资金达61.1万元,党员、干部、职工帮扶资金达3.4万元。省民委投入75万元帮扶智青松多镇卫生所医疗设备和宁友村乡村公路20公里;省旅游局投入1.4万元帮扶白玉俄科村。三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先后组织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劳动力参加了驾驶、汽修、焊接、种植等技能培训班。通过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形式,解决了303户1200人的温饱问题。
3.履行职能,推进残疾事业长足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残疾人政策,忠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1.2万元,发放眼镜15副、助听器15个、拐杖15副、轮椅15辆、胶套88个,慰问残疾人3次,发放慰问金0.38万元,办理第二代残疾证478个。将251名贫困残疾人纳入到低保,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4.灵活就业方式,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2011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7%以内,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2175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收入870万元,开展各类人员技能培训219人。全县参加养老保险592人,参加工伤保险946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达1386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47人,参加失业保险747人。全县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1958人,参保率达93%。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81万元,发放率达100%,离退休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3起,结案率达100%;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3起,结案率达100%。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民间投资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畜牧业稳定发展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比较效益较低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2年是我县加速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提出的“四个发展”工作思路和实施“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两大战略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
(二)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上述预期目标,经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围绕既定的工作任务,把握好国家重视藏区建设,促进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工作,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加以调控,促使地区经济
和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积极发展主导产业,着力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 畜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要不断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牧民教育培训体系和畜牧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生态畜牧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生态畜牧业全覆盖。扎实推进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和草原治理等重点工程,严格管理围栏草场,充分利用好牲畜暖棚,提高对暖棚的利用率。做好对生产母畜和仔畜的保护工作。加强畜疫防治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防止发生重大疫情。今年,确保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其它疫苗注射密度达到90%以上。在全面摸清全县牧户、牲畜等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补奖政策,认真落实禁牧面积366万亩,草畜平衡面积631.9万亩,补助奖励资金4129.1万元。全面完成359.52万亩的林改任务,认真落实林改补助资金2582.615万元。同时要完成好550名牧民群众“阳光工程”科技培训工作任务。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明确重点抓推进,紧紧抓住社会公用事业类和市场服务类项目,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确保按照时序要求推进到位。
一是严格管理抓推进,对列入任务的项目,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推进一体化。建立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化管理制度,锁定时间节点,实行进度保证金制度,实施全程动态监督考核,推动城镇建设精细化管理,以规范严明的责任机制推动工程建设。二是形成合力抓推进,进一步整合人员力量,对规划编制、征地拆迁、项目推进、招商推介等重点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切块包干,形成全县上下关心城建、支持城建,合力建城、快速推进的浓烈氛围。三是坚持规划引领,搞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化布局体系的衔接,启动一批城镇道路、桥梁、供排水、供暖等基础设施项目,强化城市的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和人口集聚功能,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拉动作用。同时,根据县城规划,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制定出台整治方案。四是继续推动上海市嘉定区对口帮扶工作,把无偿援助与合作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争取支援方扩大在县投资规模。
(三)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添活力。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招商引资是硬措施”。紧紧抓住我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和环境优势,整合、调动各种招商引资的资源和力量,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部门服务、全方位参与的前提下,在今年的青洽会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服务,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县析支牦牛产品开发公司是我县唯一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企业的投资建成将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为此,我们要大力支持和服务好外商投资企业。国土部门要按照政策法规办理好县析支牦牛产品开发公司的厂房建设用地,为析支牦牛产品开发公司办理好厂房用地和相关政策性手续,确保该企业在年底前投入运营。同时要按照“投资大、质量高、效益好”的标准,加大对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引进力度。
2.加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支援的有利机遇,2012年根据国家投资趋向和投资动态,围绕2012年国家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基层政权、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向重点,进一步加强与省、州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抓紧谋划,筛选一批重大项目,提高前期工作的针对性、可行性,努力争取国家、省、州支持,全面或超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的目标任务。一要抓紧落实好今年续建项目建设工作。今年续建项目共有14个,总投资18627万元,分别是**县政府业务用房、**县保障性住房、**县集中供热工程、**县人武部业务用房等。全面组织实施好大仓电站竣工验收工作。二要抓好新开工项目。今年新开工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7.6亿元,分别是:县智青松多镇长江路道路工程,总投资650万元;县智青松多镇黄河路建设工程,总投资1048万元;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总投资840万元;县委党校教学业务用房建设工程,投资1025万元;门堂乡敬老院建设工程,总投资210万元;**县综合福利中心,总投资340万元;哇赛、索乎日麻乡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县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55万元;游牧民定居工程500户,总投资2500万元;游牧民定居集中点水电路配套工程,总投资1748万元;省道101线多尕麻至**段公路,总投资5亿元;智沙油路,总投资3200万元;哇赛国钦村硬化道路及小桥7座中桥1座,总投资484万元;新建8座中小桥梁,总投资400万元;门堂乡果囊村人饮,总投资150万元;**县新华书店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年保玉则景区栈道建设,总投资220万元;**县旅游设施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县游客
接待中心,总投资1750万元;**县旅游景区建设,政府信用资金3570万元;哇尔依乡寄校宿舍楼,总投资150万元;门堂乡寄校教室建设,总投资130万元;白玉乡寄校教学楼建设,总投资168万元;县民族小学教学楼建设,总投资282万元;**县藏文寄宿制中学改建工程,总投资800万元;**县公共租赁住房125套,省级投资未定;**县县城电网改造,投资未定;**县35千伏线路50公里、10千伏线路140公里及年保玉则变电所工程,投资未定;县人民医院高压氧舱,总投资230万元;**县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总投资247万元;**县疾控中心实验楼,总投资350万元;黑土滩治理工程,总投资1082万元;封山育林,总投资258万元等。三要积极争取落实项目资金。截止目前已报省州争取后有望落实项目共16个,总投资13648万元。同时进一步落实资金,加大白玉寺灾后重建力度。四要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为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我们将从项目法人确定、工程招投标、项目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全面实行责任制,按照县重点工程项目联点工作制度,明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项目实施主体的责任,实行工期倒排制度,重点推进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确保建设项目在规定的建设期内建成投入使用。监察、发改、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建设、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程序合法,质量合格,工程进度、安全生产、资金运行不出问题。
(四)发展生态旅游业,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
1.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借助上海对口帮扶机遇,重点完善景区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实施好投资1500万元的**县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投资220万元的年保玉则景区栈道建设项目和投资1750万元**县游客接待中心,抓好政府
信用资金3570万元的年保玉则景区建设项目。
2.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旅游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尽快成立规范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建立县旅游管理公司和旅行社。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开发企业,促进全县旅游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整体效益,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3.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开发以畜土特产品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的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大力发展牧家乐项目;要继续加大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切实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形成民俗文化游和绿色生态游互动发展格局。
(五)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重点围绕民生工程,在保障基本民生上下功夫,集中力量办一批实事好事。同时,积极引导支持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助推民生建设取得更大进步,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在54%左右。
1.着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加快校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启动中小学配套和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教学布局,推进教育强县进程。
2.着力促进就业增收富民。坚持扩大就业规模和提高就业质量并重,优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统筹推进生态移民、退役人员、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鼓励民众创业,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创新就业服务,加强对农牧民技能和使用技术培训。
3.着力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水平、增强能力,推进社会保障向纵深发展。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工伤、城镇职工生育三类保险体系。全面提高企业下岗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高龄老人补贴和五保供养标准,加大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贫弱人群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年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以上,新农保参合率达到8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5 %以上,住院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力争达到76%。
4.着力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全面实施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我县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县乡文化活动场馆、文化“进村入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项目,实现牧家书屋全覆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75.61%和85%以上。
5.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认真落实重点传染病各项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水平。积极开展“康福家行动”和优生促进工程,增强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6.着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城镇保障性住房是安居工程的难点所在,我们要继续从资金保障、土地供应、税费减免等环节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住房分配、管理和退出制度,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决不让该保障的“落了空”、不该保障的“搭便车”,确保广大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困难群众享受安居工程的温暖。今
年,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和奖励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125套(户),续建(廉租住房)550套(户),新建续建总计675套(户)。
7.着力改善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投资建设农村公路154公里、桥梁8座,加快县城电网改造和无电乡镇或村的光伏电站(扩容)建设工程,为“十二五”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创造条件。
8.着力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国家将新阶段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并把我省藏区列入到扶贫攻坚主战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和机遇,大力推进扶贫攻坚计划。认真做好按照新标准核定贫困人口的入户调查工作。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重点帮扶贫困村,确保贫困人口有所减少。年内解决320户1600人的温饱问题。
(六)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抓住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一政策机遇,按照统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的要求,抓紧实施三江源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提升生态保护层次。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总投资1082万元涉及面积10.82万亩的黑土滩治理工程和总投资258万元涉及面积5万亩的封山育林工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手段。要继续贯彻落实“生态立州”战略,总结以往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认真组织开展中藏药材禁采工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机遇,面临新挑战,更有新期待。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