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时间:2019-05-14 18:5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第一篇:XX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XX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XX县XX镇地处两市(南XX、洛XX)四县(栾XX、嵩县、内乡、XX)结合部,位于中原第一峰--海拔 2212.5米的犄角尖脚下,距县城北7XX公里,G311、S331公路纵贯全境。全镇辖11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1XX5XXXX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6.8万亩,森林覆盖率96%,居全县乡镇之首。境内气候偏寒,年平均气温12.5℃,绝对最高气温25℃,年均降水量9XXXX毫米。XX镇境内山势陡峭,群峰耸峙,谷壑纵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青山隐翠,高山飞瀑,已建成的老界岭生态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观赏面积6XX余平方公里,涉及景点3XXXX余个,是享誉省内外的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避暑胜地。

近年来,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旅游重镇、经济强镇、中州名镇”的宏伟目标,务实苦干,团结拼搏,实现了特色生态产业、非公有制经济、集镇建设、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全镇经济和社会是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我镇先后荣获南XX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南XX市文明集镇、南XX市卫生镇、南XX市四星级集镇,南XX市5XX强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清洁家 园行动先进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文化名镇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创强工作

XX镇把创建“南XX市5XX强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镇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指挥全镇的创建工作。镇建设、土地、农业、旅游办、招商办等各个基层部门都有专人负责,专门从事创建工作。镇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南XX市5XX强镇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各基层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使创优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到人。镇政府定期召开班子会,考察工作进度,了解工作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镇领导不定期听取有关责任单位负责人的汇报,协调解决各项难点工作,使各项工作顺利扎实开展。

二、科学进行定位,精心搞好规划

镇党委、政府按照“扩框架、夯基础、抓配套、强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起点高、建设品质高”的原则,聘请中南设计院专家对集镇建设进行勘察设计,经过反复论证,找准集镇发展定位,制定了建设“旅游重镇、经济强镇、中州名镇”的战略目标,并做好集镇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围绕这一目标,镇政府适时调整了城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聘请省建设厅专家对集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了集镇今后1XX年总体发展规划,并通过专家 评审,使城镇基础建设、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科学的、长期的、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同时,着重加强规划的实施工作,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四个一”原则,切实改变过去虚设规划的状况,使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工作的标尺,促进了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划高标准、高档次地进行。

三、项目带动发展、提高建设档次

近年来,我们按照“旅游配套服务型小集镇”定位,采用“旅游带动、项目支撑”、“借梯上楼、借力发展”的方式建设集镇,先后引进XX县实力最强的鸿运房产开发公司投资1.14亿元,在荒地滩涂上开发建成了长21XXXX米的东大街,建成老界岭迎宾馆、高档别墅、山珍特产经营超市和山林逸境度假公寓58XX余套,建成中原狩猎场等1XX个大中型开发项目,使昔日的荒地滩涂变成固定资产超亿元的繁华街道;吸引南XX客运公司等三个部门投资198XX万元在小集镇建成了社会化汽车站、财和宾馆办公大楼、滨河大道、电力电信办公楼和生态观光园;引进南XX信德置业有限公司投资35XXXX万元建成伏牛山水度假公寓项目;引进宛西集团投资3亿元在集镇北段建设省政府确立的旅游重点项目-----伏牛山旅客服务中心,进一步拉大了集镇的规模。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在招商开发建设集镇的同时,我们动员全镇力量自主建设集镇。先后投资5XXXX余万元,种植草坪1.6万平方米,栽植树木花卉3XX个品种2XXXXXX余株,开辟绿化带和花卉12处,围镇造林栽培绿化苗木3XX余万棵,绿化面积 千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 %以上;配套完成了亮化工程,安装线路8XXXXXX米,路灯25XX盏,设置率1XXXX%,明灯率95%以上等;配备了娱乐健身器材;建成区道路全部硬化,人行道全部铺设花砖。投资9XXXX余万元建成小集镇供、排水(污)工程,道路硬化、路灯安装、修建排污管(渠)近1.5万米;综合治理小集镇河道,修建五道截潜流、5千米河道护堤和水冲式星级公厕2座;购置了三辆垃圾运输车;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并做到专人管理,运转正常。

我们充分利用旅游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鼓励群众融入到集镇的开发建设之中。一是给予群众小额低息贷款支持,鼓励群众在集镇开办投资小、见效快的家庭旅馆、农家餐厅(鱼火锅、柴鸡火锅),从事经营山珍、土特产、餐饮等商业活动。二是坚持常年义务对集镇旅游业从业者提供规范化的职业培训,使之掌握基本的旅游服务规范、卫生标准、旅游常识、商业知识等,增强集镇群众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促进集镇的繁荣。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动员深山零星户到小集镇建房居住;采取“政府投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筹资6XXXX万元对小集镇近7XXXX户民 居屋顶安装彩钢瓦,建成欧式风格房屋,增添了景区小集镇的风韵.四是整合资金,利用县水利局开发大鲵观光园占地补偿的时机,整合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等资金,动员深山零星户12XX多户群众到小集镇建房居住,先后建成XX镇集镇和松树门生态移民小区。

五年来,我们先后共投入资金4亿多元,使小集镇由原来11XX米长、6XX户居民、面积仅有1.5平方公里、没有任何公益设施的“过路店”,发展成拥有“三纵五横”主街道、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旅游小集镇。目前,新建星级大中型宾馆四座、度假公寓82XX套、高档别墅45XX套、农家宾馆3XXXX家,小集镇居住人口达到 人。

五、抓好集镇管理,提升对外形象

小城镇品位高低,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集镇管理,不断提升集镇对外形象。一是开展店面道路治理。由镇城管队负责,制止店外(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取缔机动车占道维修,个体户划行归市、规范经营;二是开展卫生责任单位治理。沿街配备垃圾箱(桶)2XXXX多个,建设垃圾收集点8个,环卫站1个。卫生责任单位实行“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并组建专职环卫队,做到集镇全日保洁。城镇每天晚上八点至次日凌晨六点为倒垃圾和环卫队清运垃圾时间,清运率达1XXXX%;三是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为了防止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污染集镇,我们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以环境卫生、市场交通秩序和市民行为规范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整治和管理。实现了交通秩序良好,街道(河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四是加强集镇规划管理,凡在集镇和公路两旁建房户一律按照土地、规划、建设部门要求逐级上报,按规划设计要求的房屋户型、外观及位置施工,同时加强对房屋建筑市场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无事故。五是加强镇区人口管理,崇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在集镇居民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户”活动,不断提高集镇居民的文明程度。

集镇建设的不断扩大,既为城镇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又有力的推动了我镇财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XX11年全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2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2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万元,同比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同比增长12%,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我镇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小城镇建设,在整体布局上力求更规范,在基础设施上力求更完善,在服务功能上力求更优质,在人居环境上力求更舒适。

一是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建房要先规划、后用地、再建设。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我镇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小城镇建设的长远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分区明确、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人居舒适的“明星镇”。二是加快规划修编。1991年开始进行第一轮规划编制,1996年进行小水镇总体规划第一轮修编,2XX11年进行第二轮修编,测量工作已经完毕。修编完成后达到两个“3”,即:镇区规划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达到3万人。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明星镇”、“示范镇”的宏伟蓝图初步勾勒。

二是大手笔建设。主要采取“四轮驱动”即镇财政挤资、向上争资、以地生资、招商引资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主要特色体现在“三化”:一是建筑风格多元化。镇区住房不搞单一模式,力求突出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做到有棱有角、有红有绿、凹凸有致、层次分明,体现出现代农村都市的特点,以达到城在园中建,人在林中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二是小区建设规模化。近几年,我镇依照小城镇规划先后启动了三大小区建设:即小水中心市场,总投资3XXXXXX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5XXXXXX多平方米,现基本竣工;金福源建材市场总投资5XXXXXX万元,总面积18XXXXXX多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小水商贸城总投资8XXXXXX多万元,设计摊位48XX个、商铺14XX个,占地面积614XXXX多平方米,现已开工,建成后将是耒XX市功能最齐全、环境最舒适的农村综合市场。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化。大力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镇区形成水电齐全、道路宽畅、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格局。近几年,我镇通过多方筹资97XX多万元建成小水镇自来水厂,可解决镇区2.5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向上争资7XX多万元新建国道两侧下水道18XXXX米,共投资3XX余万元改建圩场老下水道75XX米,基本畅通了排水渠道;投资23XX多万元,硬化街道3条共计2XXXXXX余米,初步形成了二纵四横的路网格局;投资6万余元兴建了两个垃圾焚烧炉,焚烧生活垃圾,大大改善了镇区环境。

三是严要求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小城镇管理,以使镇区变得更靓、更洁、更美。一是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各项工程建设。规定建房施工前,一律先到规划部门报批;施工后,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实施。对随意施工、违规建设的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近几年,先后立案查处违规建房9户,较好地遏制了乱占乱建现象。二是规范卫生秩序。进一步完善保洁制度,对街道卫生实行分区包干,责任到人,规定镇区全体住户和商户各自负责自家门前的卫生,做到包垃圾进桶、包污水进沟、包摊担归位。组成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对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摆摊担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处罚,有效地遏制了街面脏、乱、差现象。三是提升城镇品位。统一印发居民文明公约,加强文明教育,倡导文明风尚,靠高素质的居民出品位。注重高层 建筑建设,先后兴建了湘南购物广场、小水客运站、高档住宅小区等4层以上建筑,靠标志性建筑树品位。积极开展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各类文娱活动,靠乡村特色文化提品位。近年来,我们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布局,突出重点抓建设,把握关键抓管理,集中精力抓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城镇环境、城镇功能和城镇品位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一)、立足优势,高起点规划布局 枝城镇从1987年至今,先后进行了3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第一次是1987年,将枝城镇作为宜都市建成区的组成部分进行定位发展,主要承担宜都重工业及区域交通枢纽的职能;第二次是1995年,仍将枝城作为城市组团,承担城市重工业及区域交通枢纽职能,镇区发展为重点向北与陆城相向发展,同时向铁路以南适当发展;第三次是2XXXX2年,将枝城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湖北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镇之一,经济宜以发展建材、化工工业为主,规划至2XX2XX年镇域总人口为12—1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XX—55%,村镇体系分为镇域中心、集镇或中心村、基层村三级,规模分别为6万人、XX.5—1万人、XX.1—XX.3万人。

目前,详规覆盖率达1XXXX%。通过总规详规的合理布局,我镇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形成了居住小区以南湖安居小区、宜化、欣龙、星原化工企业占地搬迁安置小区为代表;商贸小区以沈家湖商贸园区为代表;工业小区以宜化、华新、星原为代表,做到了居住、商贸、工业等子区功能区分明确。我镇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注重地方自然、文化、经济特色,使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名胜等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同时,结合湖北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突出重点,有序开展中心村建设与整治。近两年,投入2XXXX多万元重点建设好大堤堰、洋溪、黎家坪、何XX店等中心村。一是制定完善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优化集镇布局,增强居住人口的集聚程度,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二是加强村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如大堤堰村安装1772米排水管道,铺设1422XX平方米水泥步砖,预计投入85万元用于集镇集中供水,安装路灯35盏,抓好集镇绿化,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兴建3XXXXXX平方米农民娱乐场所一个。从而让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镇集镇及村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按照我镇体系规划,与规划部门协调,在以前完成泉水河等15个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基础上,结合行政区域的调整充分搜集现有基础资料,重新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充分考虑村庄道路、居住地、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逐步实施。在农民建房方面成立服务机构,搞好技术性服务,提倡经济适用型建设,不断向农民推广新型节约型建筑材料。

(二)、强化功能,高质量加快建设

2XXXX4年以来,我镇始终把城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累计投入67XXXX万元,不断完善城镇基 础设施建设,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为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狠抓城镇道路建设,拓展城镇骨架

近几年来,新建改造城镇道路12条,全长1XX.5公里,主要道路实现路灯、绿化、下水道、人行道四配套,实际道路投入29XXXX万元万元。

一是城镇主要道路及配套。主要有:西湖大道主体工程建设、枝城大道路面黑化、大同路、滨江路、南湖大道、复兴路、丹XX大道、西湖一路等主体道路改造及配套,完成配套绿化隔离带5XXXXXX米,建设人行道4万平方米,铺设下水管道3公里,安装路灯296盏。

同时投入1XXXX多万元开展西门一路、顺城路、西门二路、南门路等小街小巷建设,我镇计划在2XX1XX年前,全部完成镇区内小街小巷硬化建设,今年计划完成笔架山路、南门路、西门市场内道路硬化。

2、狠抓绿化亮化,改善城镇环境

随着城镇骨架的形成与拓展,镇区主干道共种植广玉兰、紫薇、樟树等近2万株,绿化带面积1XX万平方米,镇区公共绿化面积已达11万平方米,人均绿化达到6.3平方米,绿地率已达到32.52%。

一是抓公共绿地、健身休闲设施建设。主要有:丹XX公园建设,白水桥头绿地,滨江公园(正在建设之中);

二是抓绿化及路灯改造。主要是枝城大道绿化改造全长3XXXXXX米,更换路缘石5XX6XX米,改造及增设路灯52盏,共投入145.7XX万元。

三是由企业出资,实行企 业周边道路绿化建设,主要有:楚星三角绿地、宜化楚星公司、斯帕尔滨江路段绿化,共投入235万元。

3、狠抓居民安居工程,开展小区建设。充分结合周边企业搬迁及居民建房的实际需要,开展统一规划、集中建房,目前,已建成6个安居小区,新建小区集中安置村(居)民3XXXX多户。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了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小区道路面积2XXXXXX平方米,绿地面积11573平方米,给排水布置通畅合理。

4、狠抓公共设施配套,促进城镇发展。城镇各类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供电设施完备,通电率达到1XXXX%,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XXXX%,日生活供水量已达到5XXXXXX吨/日,通讯网络覆盖率1XXXX%。2XXXX4年以来,投入3XX万元兴建中心停车场,缓解了镇区“停车难”的问题。目前,枝城物流中心正在筹建之中,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场规划正在制定。

(三)、提升形象,高标准加强管理

一是创新体制,加强城镇管理队伍建设。在湖北省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城镇管理新体制,机构力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撤销了枝城镇建设局,设立宜都市建设局枝城分局,下设监察中队和环卫所,共45人。体制关系逐步理顺,业务指导不断加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分局局长和管理人员,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分局12名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达1XX人,素质明显提高。同时通过进一步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责任感明显增强。我们的这一作法在湖北省建设系统得到推广,《新华社内参》以枝城镇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一撤一立破解小城镇建设管理悬空难题》为题予以报道。二是规范环境卫生秩序。成立了34人组成的创建文明城镇领导小组,形成以城管监察中队为主体、部门社区密切配合的城管网络,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开展“十佳十差”评选等活动。三是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按照“坐商归队、行商归摊、农贸归位、划行归市”的要求对市场进行综合整治。投资1XXXXXX多万元,改造扩建了环城大市场,新建了吴家渡畜产品交易市场,沈家湖民营经济园区,初步形成了“商业成街、居住成点、道路成网”的建设格局。四是规范了交通安全秩序。对城区麻木、中巴车、的士等规范管理,确保了交通安全。五是大力开展“平安枝城”创建活动,加强企业和校园周边秩序整治,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六是建立了镇、村(社区)、组三级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机构,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同时抓好五大工程:一是抓好企业节能减排工程。枝城产业密集,城镇性质是以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城镇,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关系到城镇长远发展和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会同环保、发改、商务等部门和企业出台了企业节能减排规划,并将节能减排任务分解到各个企业。枝城境内企业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工艺、提高管 理水平等方式,大部分均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目前,宜化楚星公司已完成烟道加高工程,并于今年投入21XXXX万元建设枝城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中;华新公司完成隔音墙建设。

二是抓好城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今年,我们将城镇建设的重点放在“硬化、绿化、净化、亮化”上,目前,我镇先后完成了枝城大道白水港段、沿江段配套工程,丹XX大道配套工程,南湖大道、丹XX大道、枝城大道绿化工程,南门路硬化工程,枝城小学周边人行道工程,老城区下水道清淤工程,白水港小区工程,投入概算为55XX万元,同时开展西湖一路和4号路建设,将以年内全部竣工。滨江公园平面土建工程暂未动工,城区亮化工程正在实施,西门市场道路及排水工程、笔架山路硬化工程将以年内动工,城区8处候车亭正在建设之中。

三是抓好环境治理工程。首先是开展治超治灰专项整治活动,枝城城区工矿企业密集,水陆交通方便,各主要道路车流量均非常大,车辆超载超限和沿街撒漏情况严重,针对此类情况,由各相关部门组织专班开展24小时定点或流动执法检查,对所有进出枝城的车辆,一律实行按吨位装载货物,易散落物品必须用油布覆盖,通过治理,镇区内的沿街撒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其次是开展治乱整治活动,对乱扔乱倒、乱搭乱建等六乱现象进行综合治理,以主管部门为主,采取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重点整治镇区及临路“六乱”等现象,今年以来,开展集中整治8次,处理各类违章6XXXX余起,枝城大道黑化后,将把重点放在该路段的整治上,争取城镇面貌有明显的改观,加强对道路红线和项目发展预留地的有效控制,严格处理各类违章建筑,今年以来,共处理各类违章建筑12起,涉及建筑面积22XXXX平方米;再就是以改善城镇面貌为目标,实施城镇综合治理,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各职能部门为主,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管理监督的城镇综合管理网络。同时搞好公共绿化,加强搞好门前五包和环卫管理,今年新增公共绿化面积近万平方米,投入2.5万元新增垃圾桶4XX个、垃圾屋1XX个、垃圾仓2个。

四是抓好管理长效工程。

建立健全乡村公路、城镇管理机制,构建管理网络,将XX合岭、白水港、沿江、三板湖、龙王台等村纳入城镇管理范围,每村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开展好日常管理,其他村纳入乡村管理,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并着手制定村庄管理规定。同时,制定集镇管理办法,加强洋溪、黎家坪集镇管理,严格按照集镇规划进行集镇建设。

五是抓好素质提高工程。

充分利用规划日、环保日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如宣传车、标语等,加大对村 民、居民的教育和引导及培养,充分利用现有阵地,开办市民学校,共同搞好环境保护。搞好公益性建设,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文明素质,增强社会荣誉感。

立足我镇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择优扶强、集聚发展、生态优先、配套建设的原则,突出重点、强化管理,推出精品、体现特色,优化小城镇发展布局,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化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出规模适度、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三产”兴盛、工贸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集镇。围绕这一目标,在总体布局上,坚持以张桥为中心的建设格局,以合蚌路沿线建设和新村建设为主体,拉大城镇骨架,扩大城镇规模。一是突出张桥中心城镇建设,拉大城镇骨架。按照“南扩西进”的总体构想,坚持“旧城抓改造,引资建新区(新农村)”,扩大规模,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镇居住品位。完成城区主干道,拆除老旧街,建设新大道,合理布局,建设集贸市场和停车场,努力把张桥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富有特色的现代城镇。二是抓好小集镇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应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抓好高塘、早庙、胜利等重点集镇建设。按照“建一个城镇,带一大产业,兴一批市场,活一方经济”的思路,制订和完善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和激励民营企业向城镇靠拢,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境外客商在城镇安家落户。三是实施新村规划,推进1XX个新农村居民点建设。结合移民安置工程建设,用足用活国家扶持政策,加快新村规划和建设步伐。

合理确定我镇城镇建设的目标。

今后三年,我镇城镇建设的总体奋斗目标可定位为: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使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有明显提高,城镇经济进一步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加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城镇管理体制基本确立。力争到2XX1XX年,城镇人口达到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XX%。

二、加快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1、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强化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建设详细规划,实现详细规划零的突破。应树立新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城镇环境质量、营造城镇公共空间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的主题,使小城镇建设和新村建设有机结合;城镇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总体布局、功能分布与形象设计有机结合;确保道路、绿化、给排水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确保城镇规划3XX─5XX年不落后。二是对城镇规划应坚持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规划许可制度。要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坚决付诸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违反。要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宣传工作,使群众了解本镇的基本发展框架,明确有关法律、法规,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监督和管理。三要认真做好以城镇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制度,走城镇管理市场化道路,组建城镇管理养护企业,实行公司化运作。高度重视培养进入城镇农民的城市意识、科普意识、法律意识和文明习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城镇环境脏、乱、差综合治理,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使城镇成为干净、畅通、明亮、绿化的良好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开展综合整治,既要对进镇农民进行城市文明、法制观念教育,培养塑造合格市民,又要对违法行为给予处理。总之,要努力提高进入城镇农民的素质,建立文明城镇,保持经济与文化的平衡发展。

2、市场运作,多元融资,提升功能。城镇建设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向社会要资金,广开门路,用活政策,对房地产开发,可采用由开发商或建筑企业带资直接开发、由开发商与企业和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发、由建筑企业带资替业主开发、由开发商和建筑企业或建筑业主股份合作开发、由政府以土地资产折价入股联合开发等方式,逐步建立起民间资本、国家、集体、外资共同建设小城镇的多元投资体制。16 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城市基础配套费等城建专项资金,应足额征收并严格按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随意减免、坐支、挪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社会固定资产规划和年度计划,逐年增加城镇建设的投入。同时,应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二是经营城镇国有土地资产。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土地开发、出让工作,建立完善土地储备制、实行“统一征用、统一收购、统一收回、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的“五统一”办法,控制垄断规划区内土地一级市场,搞活二级市场,放开三级市场,对城镇土地市场可实行饱和供应,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提高土地价值,以此吸收、壮大小城镇建设的启动资金,科学使用,滚动发展。征用土地实行统一征用,统一出让政策。三是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和闲置资产。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和“人民城镇人民建”的思路,打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面向个人、集体、国家、外商经营、有偿使用等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逐步建立“投资──回收──积累──再投资”的模式。同时,要下功夫盘活存量资产,置换沉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对城镇无形、有形资产进行转让、拍卖、租赁,多渠道等集建设资金。四是用足用活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公路建设、退耕还林等行业政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3、调整结构,培育产业,拉动发展。在推进城镇发展中,必须按照“以工强镇,以农稳镇,以商活镇”的指导思想,坚持“三个结合”,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繁荣城镇经济。一是与发展经济结合。围绕壮大我镇粮油加工和建材生产工业两大支柱,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吸引各类工业企业逐步进入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做到相对集中,逐步发展,引进一批科技含量较高、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二是与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结合。依托城镇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城镇建设发展后劲。三是与发展第三产业结合。加快小城镇功能小区和市场建设,建立工业区、个体私营经济小区、商贸区、公益公共事业区等,加大旅游、商贸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商业、服务业、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旅游业,加强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良好条件,解决农民进入城镇后就业谋生的后顾之忧。

4、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力推进。成立小城镇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落实编制和办公人员,具体负责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土地统征工作。并建立小城镇建设协调会议制度,会议由组织、人事、财政、公安、水利、城建、国土、林特、农经、工商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全面负责小城镇建设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现代城镇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借鉴资本运营的观念和方法,以全新的观念管理和经营城镇,明确城镇发展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城镇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二篇:重点镇建设发展专题报告

重点镇建设发展情况

大佘太镇位于河套平原东端,座落于旗政府所在地东北60公里处,南眺乌拉山,北靠察石泰山,西临苏独仑镇,东接明安镇。全镇辖地940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人。共有10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牧业基础地位雄厚,是自治区西部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全旗后山片地区经济、文化、金融、交通、运输中心。

幅员940平方公里的大佘太镇,下辖10个村,现有人口31000人,其中城镇人口1000人,农业人口30000人,城镇化规模日益明显。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平安逐年吸纳周边乡镇及本镇农村劳动力1000人入住中心集镇。按照目前发展趋势,预计到2018年,全镇总人口将达4万人,成为整个乌拉特前旗的人口和产业大镇。

大佘太镇历来是后山地区的交通要地,区域优势十分显著。镇域内公路将各村组联为一体,联通东南沿海与西南地区的沪蓉高速穿行而过,凭借万州高铁、机场、码头,大佘太镇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式”交通网络。距离万州、云阳、开县均不超过半小时车程,大佘太镇已成为“万开云”板块上的重要节点,将周边三城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辐射整个渝东北地区的产业经济中心。

大佘太镇现有农业用地8800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77.20%,主要分布于大佘太镇中部和北部地区。为推进特色城镇建设,集聚人口,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大佘太镇提出“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旅兴镇、开放活镇、生态靓镇”五大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

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成就了大佘太镇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柑橘、油桐、药材种植、流水养鱼已初具规模,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大佘太镇亮出了“万亩柑橘基地”“万亩油桐基地”“万亩药材基地”“万亩流水养鱼基地”四张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名片。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经济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大佘太镇积极兴修配套沟、渠、公路等田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广大中型现代农机具使用,发展壮大多家农机具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县有名的“农业机械化示范镇”。为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大佘太镇实现了双平天麻、丰源野鸡蛋、忠诚翠冠梨、平安生态鱼等特色农产品商标认证,走出了一条“品牌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随着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加快,大佘太镇的工业产业实现了升级改造和规模效应,实现了绿色、环保、低能耗生态工业的转型跨越。为构建集约、高效的生态工业发展平台,大佘太镇重点建设完善了“龙塘返乡创业园区”,现已聚集了千丝来食品有限公司、重庆波莱尔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潜力的知名企业入驻,成为该区域最具代表性的产业示范园区。

提升企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是大佘太镇一直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镇政府采取引导措施,产业带动,实现村企双赢,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促进企业以订单和合同的方式与村结对帮扶,完成了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了产业价值,保障了农户利益,促进当地经济高效发展。大佘太镇现已形成绿色食品加工、服装及工艺品制造、电子配件加工、汽车零配件制造、涂料加工等一批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劳动密集型微型企业,并以逐年15%的增速发展,成为云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

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是大佘太镇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绿植王国”“天然氧吧”,富足的森林资源为四十八槽旅游开发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3880万元,规划范围涉及3个行政村,规划区域面积达780公顷,拟规划建成大兴水库森林公园及生态风景名胜景区,使大兴水库水源涵养区的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保护;建成1个市级生态示范区,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村、1个市级生态农业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5%,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的绿化景观,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全面得到重建和恢复,生态农业得到普遍推广,全面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在旅游开发方面,大佘太镇十分注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注重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当地人文风光的包装整合,对旅游衍生品的开发生产,形成了集休闲度假、人文体验、商业购物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成为“万开云”板块集自然风光、生态养生、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重要旅游圣地,被誉为“万云开”板块的生态休闲后花园。

由于地处区域板块核心区,交通便捷,人口集聚,大佘太镇拥有完善的交通、餐饮、居住、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学校、医疗、金融、通讯、保险、物流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为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文体教育事业发展,早在2008年,大佘太镇就建成一座高标准综合文化站,内设多功能活动厅、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舞蹈室、器乐室等,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学习的好去处。现在,大佘太镇已建有10多个文艺队,18个农家书屋,36个农家文化大院,藏书丰富,种类齐全。辖区内还拥有一个上千平米和两个500平米以上的市民文化活动广场,以及15个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此外,由养鹿中学、平安小学、龙塘小学、白龙小学构筑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的教育需求,每年还向县区市等学校输送大量优秀中小学生。

大佘太镇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一级综合性医院,是大佘太镇、养鹿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它与辖区的1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形成了点线面于一体的医疗网络,保证了群众小病不出村,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报销。

按照“扩框架、夯基础、抓配套、强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起点高、建设品质高”的原则,大佘太镇启动新一轮规划修编,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过反复论证,科学确定城镇的规模、性质和发展目标,并做好集镇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围绕这一目标,镇政府适时调整了城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对集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了集镇今后10年总体发展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使城镇基础建设、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科学的、长期的、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通过战略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带动,截至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7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余元。

立足趋势,着眼未来,通过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大佘太镇制定了详细合理的发展规划,大佘太镇将紧紧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化经营。发展畜禽、水产养殖,建设蔬菜、水果、油桐、花生等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做好产销对接,实现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成为库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集散地。

大佘太镇将着力构建生态工业发展平台,重点建设龙塘工业园区,加快园区发展空间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园区建成功能完善、产业链长、聚集度高、资源可循环、优势特色明显、整体发展协调的新园区。同时壮大千丝来食品有限公司、黄木生态鱼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绿色环保型工业,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形成高效、便捷、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

大佘太镇将深化四十八槽沿线森林自然资源开发、打造太合古墓、古树、双平古田、竞技渔场等精品旅游产品,延续传统工艺制作,通过制定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景点基础设施,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等措施,将平安建成以自然生态观光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地,实现生态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按照全国重点镇建设标准规划城镇布局,规划用地在原平安场镇的基础上向北部方向拓展,计划城镇建设用地为2平方公里,扩建新房30万平方米,新增场镇居民1万人。规划镇区用地为“一心二片多组团”结构形式,规划集镇建设;建设绕城通道,激活城镇交通,还将建设2公里的河堤休闲长廊,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旅游新城镇。

“库三角绿色物产集散地”、“云开万生态休闲后花园”,大佘太镇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山乡巨变。独特的区位优势成就了大佘太镇无可比拟的战略地位,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平安的城镇功能,不断丰富的文体活动提高了当地人口素质,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沉睡的大山焕发出勃勃生机,产业转型、经济腾飞。未来,大佘太镇将向着渝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重要城镇稳步迈进,成为承接产业转移,联通区域经济的重要枢纽,成为整个三峡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灵源镇人民政府关于申报省级重点镇建设的报告

发布日期:2009-5-31 点击次数:2325 发布机构:灵源镇人民政府

县建设局:

灵源镇位于乾县东部,距县城东10公里,与礼泉县接壤,属乾县东大门,312国道、福银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西平铁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全镇辖九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2.39万人,耕地面积3.8万亩。为了进一步加快建制镇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改善镇区市容市貌,提高西兰大街灵源段的通行能力,确保该段出行安全,推进灵源镇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我镇按照省级重点镇建设的有关条件,积极争取申报省级重点镇建设。特此向贵局提申请,恳请予以上报为盼。

灵源镇人民政府

二00九年

四月十五日

第一章 概 述

小水镇位于耒阳市区南部7.5公里处,于1986年获批建镇,东邻泗门洲镇、黄市镇;南毗太平乡、公平镇;西接长坪乡、磨形乡;北濒余庆乡、灶市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辖38个村、1个居委会,全镇人口6.6万。是“市域经济发展十强”乡镇,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小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武广高铁等多条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小水物产资源丰盈多样。已探明矿产10余种,其中煤、锰、銈等资源蕴藏丰富,石灰石储量居全市第一。小水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有南方水泥、长乐锰业、安源再生等6余家;投资过千万元的农业种植项目有湘南农业示范园和天华油茶种植基地;投资过500万元的农业养殖项目有月亮湾水产和农科村泥鳅养殖基地。小水小城镇建设有条不紊。目前,镇区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逾1.2万人,驻镇单位11个;拥有各类商铺260多家、玩具厂3家、家具加工厂11家,大型购物广场1个,客运站1个;电信、邮政、金融、工商等各类基础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第二章 城镇规划更为科学

小水镇党委、政府以可持续发展为指针,以满足发展需要为前提,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坚持高规格规划、高标准编制。在全面调研摸底,将城镇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结合、相统筹的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和专业人士完成了小水镇建设总体规划和镇区综合建设规划设计,并于1996年至2012年间进行了两轮修编,对用地规模、行业布局、镇区街道、基础设施、电力、交通等各项建设,以及未来5年、20年的发展前景等作了更加详尽、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编制规划。目前,镇区规划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达到3万人的“两个3”的规划格局基本形成,“明星镇”、“示范镇”的发展蓝图初步勾勒成型。

近年来,小水镇党委、政府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保证镇区各项建设都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之内。一方面,认真落实执行土地使用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手续,不准任何单位、企业或个人乱批乱建,对违法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并予处罚。目前,镇区内各项建筑手续完备,全部符合规划要求。另一方,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式,在修缮和保护好古镇,让古镇焕发新颜的同时,加快推进镇区新城建设,促使新、老两城发展并驾齐驱,共同推进。

第三章 城镇建设更有品位

按照打造耒阳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的总体构想,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1.加快交通道路建设:累计投资230余万元,对镇区3条,共计2公里的主要街道进行油化、硬化,初步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筹资110万元,对2.3公里的圩场街道和1.3公里的下水道进行改造升级,管堵水涌的现象得到彻底解决。2.加大绿化亮化建设:先后投资150万元,完善镇区排水沟、人行道、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镇区基础环境,为今后各项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3.加强城镇美化建设:按市级卫生乡镇创建标准要求,投资220万元清理从镇政府至南北酒店段的107国道两旁垃圾和废旧物,硬化街道两边路面,清理街道两边沟渠,“脏、乱、差”的局面得以扭转。4.加速重点工程建设:向上争资750多万元,在堰头村兴建日供水量达1200吨的自来水厂,解决了镇区2.5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总投资达6000万元的客运中心市场和药苑小区一期工程,目前已经成功启动;总投资分别达2100万和5000万,总面积分别为15000平米和18000平米的小水中心市场、金福源建材市场项目正稳步推进,将为提升小水小城镇建设品味提供有力支撑。另外,小水商贸城项目,总投资2800多万元,占地面积61400多平方米,设计摊位480个、商铺140个,建成后将成为耒阳市功能最齐全、环境最舒适的农村综合市场。

第四章 公共设施更加健全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发展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设施方面:小水镇现设有中学2所,小学20所,幼儿园29所。2008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全镇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目前,镇内学校师资力量更加充实、设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美,教育教学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小水镇设有镇级卫生院1个,拥有床位59张,执业医师23人,注册护士13人。2012年,镇党委政府筹集资金50多万元对小水卫生院综合楼项目进行改建,大幅改善了医疗环境,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38个行政村均设有村级卫生服务室,且医务人员均毕业于正规卫生院校,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服务能力和水平都较高;全镇95%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覆盖率继续扩大。公共文化设施方面:38个行政村级文化活动室,均配有电脑、图书、电视、vcd、象棋等休闲娱乐设施。镇文化站每年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很好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信息通讯设施方面: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基本实现全覆盖;银行、邮电、电信等服务机构齐全。特别是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为全镇的新品种推广,牲畜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疾病防治等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

第五章 镇容镇貌更具规范

为了规范整治镇区环境卫生,改善镇容镇貌,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和小城镇美誉度,我镇于1996年成立了城管办,组建了一支拥有10名专职工作人员的城镇管理队伍,城管办下设环卫所,按照“竞争上岗、分段招标、任务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开展镇区日常卫生保洁工作。近几年来,小水镇累计投入资金48.6万元,购买垃圾清运车2台、斗车40余辆、垃圾桶200余只,兴建垃圾台12座,新建垃圾焚烧炉3个,对生产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理、高效处置。此外,还加强了对摊位摆设、车辆停靠的监督管理。经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小水的城镇管理正逐步向精细化和人性化迈进,镇容镇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小城镇建设品味得到了有力提升。

第六章 今后发展更上台阶

小水镇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重点示范镇,打造文明新小水”为目标,奋力创建文明、和谐、生态、宜居型的现代化小城镇。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制定小城镇建设的长远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分区明确、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人居舒适的“明星镇”。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房屋和配套设施建设,做到布局合理、楼栋有序、生态适宜,坚决遏制乱批乱建的现象。采取镇财政挤资、向上争资、以地生资、招商引资“四轮驱动”的战略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小城镇建设建筑风格多元化、小区建设规模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三是坚持高水平管理。坚持以三分建七分管为原则,成立城管综合执法队,统一人员、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执法,重拳打击整治乱倒、乱放、乱摆、乱丢行为;制定完善居民文明公约,倡导居民文明行为,提升居民素质;加强社会治安综治治理,重点打击两抢一盗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企业、乡村等特殊地域的安全监管,积极构建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新小水。

第三篇:临泽镇申报全国重点镇建设与发展报告

临泽镇申报全国重点镇建设与发展报告

中共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委员会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29日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位于长江中下游里下河地区腹部,高邮、宝应、兴化三县(市)交界处,因东临苇荡泽地而得名。临泽是千年古镇,早在南北朝时期,临泽就已形成集镇邹形,南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公元472年)曾独立设县长达109年,南宋时起一直为高邮三大镇之首,宋《元丰九域志》记载,临泽镇属镇一级建制,曾有“纵横直径三十里,百里方圆十万户”之说。自古人杰地灵,民间一直流传的八句小诗:“三街六巷九坡台,三祠六庙九座庵,一塘三沟三条河,四店五桥六地名,四堂墓宫连一寺,一场官司过四楼,临泽古镇多兴旺,赛如广陵小扬州”,充分彰显了临泽古镇风貌、传统文化底蕴和魅力。临泽又是革命老区,高邮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高邮县委以及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均诞生于此。临泽还是一个环境优美镇,曾获得绿色江苏建设先进乡镇、江苏省卫生镇、全国卫生镇、全国平原绿化先进乡镇、国家生态等荣誉称号,成为扬州市11个重点中心镇和江苏省222个名镇之一。由原临泽镇、川青镇、周巷镇、营南乡合并新建制的临泽镇。全镇总面积200.4平方公里,总人口9.16万人,辖2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耕地面积13.1万亩,水面积4.7万亩,属全市最大的乡镇。镇区规划面积已由2.7平方公里扩大到5.67公里,镇区人口由1.3万人,增加到2.69万人,镇区常住人口增长率达25.4%。

一、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以坚强领导保障城镇化建设

自2010年7月,我镇被扬州市确定为重点中心镇以来,按照扬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意见》精神,坚持规划引领,坚持项目推进,坚持多元投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城镇化,求真务实打造特色中心镇,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把推进城镇化列为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力。一是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副镇级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村。

改造了桃园路、东拓了临兴路,镇区人均道路面积在19.21平方米。二是绿化景点工程。实施了总投资480万元的临川河风景观光带工程,完成了交通河绿化带延伸、镇东路绿化、集镇入口绿化小品、安乐寺路绿岛等主要绿化景点建设,建成区绿地率达31.2%,镇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平方米。三是基础设施工程。投资450万元占地10000平方米的菱川广场已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新建了客运站;投入8800万元的水岸名苑一期工程,建设住宅4.8万平方米、商铺5000平方米;投资2亿元的幸福豪庭项目、投资1亿元的商贸城项目和投资500万元的广电大楼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投资210万元新建了日处理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并投入470万元铺设污水管网3公里,新建提水泵站1座,目前污水处理厂已投入正常运行,镇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在90%以上。

5、统筹兼顾,以长效管理助推城镇化建设

一是加强集镇管理队伍建设。我镇重点强化了集镇管理的力度,成立了集镇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抽调选派得力干部充实集 镇建设与管理第一线,组建了河道保洁、路道保洁、绿化养护、垃圾清运、城监管理五支队伍,现有集镇环卫人员30名,城管管理人员17人,城镇管理队伍人员充足,环卫作业覆盖率达100%,同时建立了包括路段长责任制、门前三包制、卫生保洁承包制、督查监管责任制在内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将集镇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财政专项支出120万元。

二是推行“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模式。成立了农村环境保洁公司,招聘129名保洁员,对村庄、道路、河塘、绿化、桥闸实行“五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模式,全镇所有自然村庄、81.62公里镇级河道、155.03公里村级河道,75公里镇级道路、30公里村级道路及路旁绿化,450座桥涵闸洞的管护保洁已全部落实到人,全年农村保洁经费支出达185万元。由镇安排专项资金统一组织农村垃圾集中清运,确保农村垃圾日清日结,镇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5%以上,彻底根治,农村垃圾乱倒乱埋的现象,农村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开展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全镇清理垃圾792吨,清理乱堆乱放646处、草堆1021座、露天粪坑1971座,拆除乱搭乱建481座、废弃圈舍554个、废弃厕所483座,河塘清理24条,新建垃圾箱224个,新建公厕12座,新增路灯103杆,新建绿地面积4300平方米,房屋出新906户。全镇97个村庄环境整治点,其中2个二星级“康居乡村”、12个一星级“康居乡村”和83个“整洁村庄”,都已高分顺利通过扬州市的考核验收。

二、主要成效

1、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临泽位于北纬32°47′,东经119°25′,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捷,地处京杭大运河以东,子婴河畔。公路:据京沪高速公路出口处15公里,332省道、安大公路穿境而过,驱车至北京、上海、南京、扬州,分别只需8小时、3小时、2.5小时、1.5小时;铁路:距宁扬铁路扬州站需1.5小时,距淮安火车站需1小时;航空:距苏中(扬泰)机场约0.5小时,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2小时,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约3.5小时,南京、上海机场可达世界各地;水运:上海港、扬州港均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拥有多个万吨级码头和多功能码头。南水北调工程“三阳河”穿境而过,为国家三级航道。

2、镇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镇南新区的规划建设、振兴路和西凤路的拓展延伸、行政村的撤并,镇区规划面积已由2.7平方公里,扩大到5.1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1.3万人,增加到2.69万人,镇区常住人口增长率达25.4%。

3、集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顺利通过区域现代化创建验收,镇中心幼儿园创成省优质幼儿园,初级中学、实验小学均达到省优质学校标准。中心卫生院医疗设施不断更新,配备了专用救护车,急救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被评为市群众文化活动先进乡镇。镇便民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职责明确,运作规范,热情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通过对镇区入口、主干道、骨干河、商业集中区等部位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高档居民小区,镇区品位不断提升,对外形象明显改善。

5、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集聚发展。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899亿元、其中第一产72475万元、二产85339万元、三产82085万元分别占gdp的比重为30.2、35.6、34.2,农民人均所支配收入17641元,农村居民纯收入13455元。预计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0亿元、2亿元、3万元以上。

6、中心镇区更加宜居宜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为我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外地客商看好临泽巨大的发展潜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配套齐全的服务体系,把目光和资金投向临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热土,来临创业、就业、居住的常住人口就达1000多人。

三、工作措施

我镇将紧紧围绕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以“项目建设求突破,彰显特色求创新,提速发展求进位”为抓手,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改革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速度,努力把临泽建设成新型工业强镇、现代农业大镇、商贸旅游新镇、历史文化名镇、区域中心重镇。

1、调结构促转型,做大经济总量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通过借力扩规模,加大技改上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提升工业集聚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贡献份额,促进现有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技术创新、联合经营、合资合作等途径,重点培植“六大”产业:一是以天宇鞋业、维扬鞋业、普天鞋业、鸿元鞋业、鸿利达鞋业、永昌鞋业、宇通服装、卧龙服饰等公司为骨干的鞋服轻工业;二是以万嘉面粉、三福食品、朝晖蔬菜、美中米业、振扬米业、隆康畜禽等公司为主导的食品加工业;三是以丽邮木业、威尔木业、营南木器、华森木器等公司为基础的木业;四是以振发新能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五是以方正铜业、锦江有色金属、鸿飞机电等公司为核心的金属加工业;六是以森杰机械、浙开电器、瑞尔玛机械等公司为主的机电制造业。力争到2017年鞋服轻工业产值 达到30亿元、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木业产值达到10亿元、新能源产业达到10亿元、金属加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机电制造业产值达到10亿元。

提升农业知名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围绕“四个一”,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培优做强一大支柱产业。以品牌大闸蟹养殖为带动,通过“机制创新、合资合作”促进特水养殖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里下河地区重要的特水养殖基地。二是包装提升一个重点园区。通过技术集成、产业集聚、项目集中,扩大规模、提升品位,努力把临泽低碳循环农业园,打造成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扶持、资源整合、产业推动等措施,加快农业特色基地的建设,力争到2017年,优质无公害稻米产业基地达到10000亩、糯性小麦种植基地达到8000亩、特水养殖基地达到25000亩、生猪养殖基地达到500亩、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基地达到50亩、木业加工基地达到4500亩、蔬菜生产基地达到5000亩、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达到1000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达到1000亩、果品种植基地达到4500亩。四是引导发展一批专业村。

第四篇:重点镇建设报告

***重点镇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镇党委 政府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以东22公里处,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630户4655人(其中回族61户246人)。辖区内有机关单位13家,矿山企业16家,常住人口及企业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

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镇域经济,推进县域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我镇于2007年初,邀请西川都市景观研究所对我镇进行了总体设计规划,2008年我镇以灾民集中安置点和回民一条街为依托组织实施了部分项目。2009年,我镇被省政府列为陕南重点镇后,邀请规划部门对重点镇规划进行了修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镇域特点,充分考虑城镇发展及群众生产生活,把重点镇建设同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发挥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体现重点镇民族村的主题思想,彰显地域特色。总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

二、项目组织及实施情况

1、高度重视 夯实责任

自我镇被确定为陕南重点镇以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资80万元。

(5)建景观大道硬化300米,道牙470米,人行道板安装760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

(6)电力改造1公里。供排水2200米。总投资55万元。(7)新建农贸市场和交易大棚800余平方米。总投资120余万元。

(8)按照县政府的统筹安排,投资230万元与接官亭镇联合建成垃圾填埋场一处。

经过三年来的努力,重点镇建设项目现已基本完成,建设区三年总投资2071万元(其中:围绕六个一建设总投资1004万元)。

三、抓管理 促发展 提升服务功能

围绕以上建设项目,我们努力争取各级投资支持的同时,将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发挥各类经济实体的能动作用,力求多途经、多方式投资建设。完善城镇建设的内涵,着力培养镇域经济实体,提升经济实力和对外影响力,推动重点镇建设上档升级。一是抓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将重点镇建设与农、林、水、扶贫、代赈等项目有机整合,实施项目带动,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二是抓产业化镇域经济结构,提升城镇经济实力,在全力支持驻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利用资源发展工业企业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三产,活跃镇域

第五篇:镇机关作风建设报告

金委发[2011]37号

中共剑阁县金仙镇委员会

关于机关作风建设自查自纠报告

剑阁县纪委:

为了顺利实现本届党委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镇党委决定,以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抓干部作风建设,并召开了一个由全镇机关干部、各村支书、主任等人参加的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系统的学习了中共广元市纪委《关于进一步严肃机关工作纪律的通知》,并结合金仙镇实际成立了《金仙镇机关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和制定了《金仙镇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已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将所开展的工作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作风建设活动取得的实效

1、在思想作风方面

镇党委政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坚决与县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能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方针路线;能以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全镇的工作;能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始终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倾情关注民生。建立了领导信访接待日、班子成员包村挂片等制度。

2、在学风方面

坚持和完善相关学习制度,认真抓好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建立了学习制度,合理安排了学习内容,除了领导专题讲课、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之外,还要求每位班子成员在每周一晚上由书记、镇长亲自带头参加学习。并要求各位班子成员在工作之余,多读几本好书;选取一个课题,做一个调研。如此,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3、在工作作风方面

牢牢树立“一切想着群众、一切方便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宗旨观念。能够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处理一起纠纷也好,计划做一件事也好,都建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把优质服务群众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切实解决和改进领导班子、全体干部在学习、组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实行领导干部信息公开和公开办事指南,大大地方便了群众,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政府作风。制定了考勤等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不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不法行为,依法维护企业、农民合法利益。

4、在领导作风方面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作出的决策,从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开班子会集中讨论决定,不存在一把手独断专行,盲目决策、封官许愿、等违纪行为的不良现象,现班子团结、齐心。

5、在生活作风方面

建立了各项监督制度。班子成员生活简朴,作风端正,举止文明。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1、增强宗旨观念,办一件实事。立足改进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和作风,确保让群众得实惠,各位班子成员要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认认真真为群众办一件实事。

2、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各个站、所和办公室中开展一次优质服务活动,以促进服务观念和水平提高。

3、改进学风建设,进行一次广泛调研。加强理论学习和应用能力的结合,提高干部的整体政治素养。

4、改进工作作风,完善考勤制度,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考勤制度,力求推行外松内紧的考勤制度,以极大的增强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工作效率。

5、改进民主作风,实行“一周换岗”。要求班子成员和普通干部每周实行“换岗值班”制度,以便互相换位思考,增进理解,促进民主作风建设。以利加强领导干部和普通职工的感情交流,互相了解工作,促进民主、增进团结。

6、加强廉政建设,公开一项承诺。为加强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每个班子成员就分管事务向群众公开作出一项加强作风建设的承诺,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让群众进行监督。

总之、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通过这次机关作风整顿,全镇上下形成了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政令畅通的工作氛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以后要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形成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使作风建设得到经常化,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主题词:机关

作风建设

报告

金仙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12月2日 印

(共印5份)

下载XX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校发展建设情况报告

    党校发展建设情况的报告近年来,党校(区行政学校)在XX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党校的关心指导下,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定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松劲;一方面通过思想解放寻......

    镇村竹编发展报告

    XX县XX镇XX村竹芒编产业 发展报告 一、基本状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距镇政府9公里。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933户3470人。全村耕地面积是1471亩,竹林面积1300多亩。......

    大靖镇建设发展专题报告(终稿)

    大靖镇建设发展专题报告 一、基本情况 大靖镇位于古浪县城以东80公里处,全境面积233.5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3.01平方公里,常年播种面积7.66万亩,总人口4.3万人,镇区人口2.......

    临淇镇建设发展专题报告范文合集

    临淇镇建设发展专题报告 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25日) 临淇镇地处河南省林州市最南端,因临淇河而得名。北距林州市44公里,南毗卫辉市,东邻鹤壁市,西壤辉县市。自......

    镇机关作风建设报告五篇范文

    金委发[2011]37号中共剑阁县金仙镇委员会 关于机关作风建设自查自纠报告剑阁县纪委: 为了顺利实现本届党委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镇党委决定,以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促进......

    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

    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 自2005年5月,我镇切实贯彻县委《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完善各项党建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认真开展“三务”公开、发挥......

    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县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

    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按照县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支持发展小城镇专题调研提纲的要求,我镇组织力量利用两天时间对发展小城镇、农民工向城镇积聚情况进行了周密的调研,现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