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取保候审实务操作
取保候审实务操作
1.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作为最轻微的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不予羁押(关押),而是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出具保证书,保证不逃避、妨害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强制方法。
2.取保候审适用于哪类人?
取保候审只能适用于涉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没有涉嫌犯罪的人,如仅仅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人,不得适用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适用于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取保候审适用于尚未被羁押(刑事拘留、逮捕)和已经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多适用于刑事拘留后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3.申请取保候审有哪些有利时间点?(1)刑事拘留阶段(刑事拘留一般期限为14天;流窜作案、结伙作案的为37天)。
此时,因犯罪尚在初查阶段,侦查办案机关在刑事拘留阶段将搜集对犯罪嫌疑人有利和不利的全部证据,以便确定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而需要逮捕。如果不需要逮捕,则可以取保候审。
因此,刑事拘留阶段是申请取保候审的第一有利时间。
(2)逮捕后的侦查羁押阶段(一般侦查羁押期限2个月+案情复杂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四类”案件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延长2个月+“四类”案件可能判处10年以上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2个月,最长7个月期限)。
逮捕即意味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而且“逮捕必须经过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因此,逮捕后申请取保候审的难度加大。但不排除办案机关“匆忙”逮捕情形,逮捕后因相关证据的收集,办案机关反而认为可以取保候审,此时当事人及其家属应当抓住有利机会争取取保候审。
(3)逮捕后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1个月半)。
由于经过侦查,犯罪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基本固定,原来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案件,到了审查起诉阶段有可能具备了取保候审条件。
因此,审查起诉阶段是申请取保候审又一有利时间。
(4)逮捕后案件起诉到法院的审判阶段(普通程序1个月时间,至迟1个月半时间;“四类”案件经省高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即2个月半时间)。
由于案件即将开庭审理,法院为防止开庭审判时刑事被告人传唤不到庭,审判阶段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难度更大。
4.哪些人“可以”取保候审?
9种人“可以”被取保候审,具体包括:①“轻罪犯”;②“没有社会危险性的重罪犯”;③“严重疾病”;④“孕期哺乳期”;⑤“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⑥“法定期限不符合继续逮捕”;⑦“不批捕的取保候审”;⑧“不起诉的取保候审”;⑨“可能出境的取保候审”等。(1)《刑事诉讼法》规定的2种情形可以取保候审:
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轻罪犯);
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没有社会危险性的重罪犯);
【提示】可以取保候审的本质是“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即轻罪犯(有期徒刑以下)、没有社会危险性的重罪犯(有期徒刑以上)。
(2)公安机关《规定》、检察院《规则》和法院《解释》均规定的1种情形可以取保候审:
③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严重疾病、孕期哺乳期);
【提示】即使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也只是“可以(不是必须)取保候审”;如果具有社会危险性,仍然可以逮捕。
(3)公安机关《规定》和检察院《规则》均规定的2种情形可以取保候审:
④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 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的(法定期限不符合继续逮捕)。
【提示】公、检均补充规定的2种情形“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继续逮捕不符合法定期限”,属于“客观不能”逮捕情形,此时必须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措施。
(3)公安机关《规定》单独规定的2种情形:
⑥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不批捕的取保候审);
⑦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不起诉的取保候审);
【提示】凡是不批捕、不起诉的案件,公安机关不能逮捕而“可以”(应当)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4)检察院《规则》单独规定的1种情形:
⑧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可能出境的取保候审)。
【提示】不需要逮捕是指不符合逮捕条件,此时不能逮捕而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③取保候审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取保候审条件=Ⅰ.符合可以取保候审(可以不予逮捕)条件+Ⅱ.不具有不得取保候审情形+Ⅲ.办案机关同意(认为)可以取保候审(关键条件)。
Ⅰ.符合可以取保候审(可以不予逮捕)条件: 即“轻罪犯”;“没有社会危险性的重罪犯”;“严重疾病”;“孕期哺乳期”;“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法定期限不符合继续逮捕”;“不批捕的取保候审”;“不起诉的取保候审”;“可能出境的取保候审”等;
Ⅱ.不具有不得取保候审情形:
不得取保候审情形包括: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其他严重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Ⅲ.办案机关同意或者认为可以取保候审,是最关键条件。
5.哪些人不得取保候审?
不得取保候审包括8类人,即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其他严重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等。(1)公安机关规定6类人不得取保候审:①累犯;②犯罪集团的主犯;③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④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⑤暴力犯罪;⑥其他严重犯罪。
(2)人民检察院规定2类人不得取保候审:
⑦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⑧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3)人民法院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人不得取保候审。6.哪些人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依法“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第六十五条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提出。检察院《规则》第三十九条规定,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委托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经审查具有本规则第三十七条规定情形的之一的,经检察长决定,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法院《解释》第六十八条规定,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新修订《律师法》第二十六条第(三)项规定,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综合上述规定,申请取保候审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刑事拘留、逮捕)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被羁押,也就没有申请取保候审的必要。
(1)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的,三种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A.犯罪嫌疑人本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B.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当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本人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C.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提示】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的,聘请的律师不能申请取保候审。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的,四种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B.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当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D.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和审判阶段被告人委托的辩护律师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提示】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时间起点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7.律师什么时候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
在侦查阶段,只有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才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在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辩护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8.取保候审申请书如何书写?
取保候审申请书(家属用)
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
申请人因
一案,被
(何司法机关)
于
****年**月**日(拘留或逮捕)。
申请人认为,(写明符合取得候审的具体条件),特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并愿依法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保证人的基本情况)。请予审查决定。
此
致(司法机关的名称)
申请人:×××(签章)
****年**月**日
取保候审申请书
申请人: xxxxxx律师事务所xxx律师。
通讯地址或联系方法: xx市xx街xx号。
申请事项:
申请对犯罪嫌疑人xxx取保候审。
事实与理由:
犯罪嫌疑人xxx因涉嫌故意伤害一案,于xxxx年x月x日经xxxx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逮捕羁押,根据
xxxxx案的犯罪嫌疑人 xxx(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要求,本人提出为犯罪嫌疑人xxx申请取保候审.其保证人为xxx(或保证金为xx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96条的规定,特为其提出申请,请予批准。
此
致
xxxxxxxx公安局 xxxxxxxx人民检察院 xxxxxx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xxx(签名)
xxxx律师事务所(章)
xxxx年x月x日
9.取保候审由哪个机关决定?
根据案件处于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还是审判阶段,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分别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有权决定的公、检、法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的书面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1)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2)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10.取保候审有哪几种方式? 取保候审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保证人保证方式[人保方式]、保证金保证方式[财产保方式]。
(1)保证人保证方式是指以保证人[可以1-2名保证人]的信誉等(不涉及金钱)来保证的方式,适用于无力缴纳保证金、未成年人和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的情形。
(2)保证金保证方式是指以缴纳金钱即保证金来保证的方式。
保证金应当以人民币(不能是外币)现金一次性缴纳。
保证金的数额保底不封顶,起点数额为1000元(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起点数额为500元),具体数额由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确定。
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
11.司法机关能否要求既提供保证人又缴纳保证金?
根据“6机关规定”第21条规定,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
因此,司法机关不能在同一人同一案件上同时采用保证人和保证金方式。
【邹宙阳律师提示】 保证人和保证金方式只能二者择一适用,不能要求既提供保证人又收取保证金。
12.司法机关是否有义务为取保候审的人寻找保证人或者保证金?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因此,司法机关没有义务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寻找保证人或者保证金;而是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提出保证人、缴纳保证金。
13.取保候审由哪个机关执行?
(1)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①公安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后,将有关法律文书、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
③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的身份以及相关材料,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
④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监督考察,并将取保候审的执行情况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
(2)由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或者检察院、法院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案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14.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哪些规定?(1)在传讯时及时到案;
(2)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3)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4)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15.保证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保证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与本案无牵连是指在犯罪事实上,保证人不是共同作案人。(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保证人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即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成年人。(3)享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担任保证人;人身自由受限制的人不得担任保证人。
(4)有固定住处和收入。
即保证人有固定的住处和固定的收入。
16.保证人需要履行哪些保证义务?
保证人的保证义务有两项:
(1)监督义务:监督被保证人履行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2)报告义务:发现被保证人可能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行为时,应当及时向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报告。
17、保证人没有履行保证义务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1)保证人没有尽到保证义务,经查证属实的,处以1000元到2万元的罚款。
对保证人的罚款系刑事司法行为,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认定和作出;保证人可以收到决定书后5日内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一次(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上级主管机关应当在7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2)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被保证人逃匿,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提供,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逃匿如何追究保证人责任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案件事实,取保候审的被告人确系犯罪分子,如保证人与被告人串通,协助被告人逃匿,视其情节,已构成犯罪的,可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的窝藏罪,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
(3)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被保证人逃匿,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提供,保证人对被保证人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在保证前的请求数额内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逃匿如何追究保证人责任问题的批复》规定,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逃匿,如保证人明知其逃匿下落,但拒绝提供被告人去处或者拒绝将被告人找回,以及与被告人串通,协助被告人逃匿的,可由保证人承担应由被告人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18.取保候审的保证金能否退还?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取保候审结束时】,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如果被取保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义务,则没收已经缴纳的保证金,责令具结悔过,重新缴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取保候审的期限连续计算;或者由决定机关作出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或者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人虽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律师提示】
①被取保候审人只要有违反取保候审期间义务规定或者重新犯罪,均应当没收保证金。②没收保证金的决定系刑事司法行为,应当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作出;被取保候审人可以在5日内向执行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核(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上级主管机关应当在7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19.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发现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能否直接作出没收保证金的决定?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发现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认为应当没收保证金的,应当提出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的书面意见,连同相关材料一并移交县级以上执行机关。
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根据决定机关的意见作出没收保证金决定,并通知决定机关。【律师提示】
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只能由执行机关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不能“直接”作出没收决定。
20.取保候审期限多长?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取保候审即将到期,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15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决定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前通知执行机关解除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委托的律师有权要求解除;决定机关应当在7日内审查决定。【律师提示】
取保候审最长期限12个月,是指公、检察、法在各自办案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一次采取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并非指整个诉讼过程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21.哪些情形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重新被逮捕?
取保候审后应予逮捕的法定情形包括企图逃避行为、违法证据行为、违规行为、故意重新犯罪行为等。
(1)企图逃避行为:指企图逃跑、自杀,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2)违法证据行为:指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足以影响侦查、起诉工作的正常进行;
(3)违规行为:指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县、市,或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后果是指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县、市二次以上;或者传讯不到案二次以上。
(4)故意犯罪行为:指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22.在侦查阶段办理的取保候审,案件到了审查起诉阶段或者审判阶段,如何继续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在侦查阶段或审查起诉阶段已经取保候审,案件移送至审查起诉阶段或审判阶段时,受案机关应当在7日内作出继续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规定,并通知执行机关或移送案件机关。
继续采取保证金方式的,原则上不变更保证金数额,不再重新收取保证金。【律师提示】
①取保候审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应当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并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原取保候审自动解除,不再办理解除手续,取保候审期间重新计算。
②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已经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或者审判后,检察院或者法院重新逮捕收监是很经常的,当事人切勿以为已办理了取保候审就一定不会逮捕。律师办理取保候审除需要熟悉相关刑事法律、办案流程以外,还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办案经验、技术和沟通技巧。笔者根据多年的办案体会,总结如下:
1、根据具体案情,寻找、挖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具有的取保候审的客观条件。如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主观恶性、身体健康状况、排除犯罪的证据等等。
2、积极引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减轻社会危害性。除了具备取保候审的客观条件外,如果主观上具有以下情节者,办理取保候审更为容易。(1)自愿认罪的,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
(2)积极主动揭发、检举同案犯或他人犯罪事实的,或提供破案线索的。(3)有自首、立功情节的。(4)财产案件,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
(5)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
3、充分沟通。办案中,同公、检、法机关的沟通非常重要,实践中,要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应变,与办案人员办案单位沟通,与被害人沟通,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沟通要及时、充分,刑事案件有极为严格的程序,司法机关对相关办案人员更有严格的错案追究制度,因此律师一旦发现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或者事实或法律规定,要立即与办案人员联系,提醒办案人员采纳,不能耽误,否则一旦错过机会,再想说服办案人员“改错”难度非常大。
第二篇:医院会计实务操作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
第一部分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介绍
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
我国目前实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1998年由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实施,从1999年开始实施,实施的时间大约10年了,但该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相对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这次《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借鉴了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国际惯例,是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重大改革。
医院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的会计流程和企业的会计流程没有本质差异,医疗服务和和服务业类似,而药品销售又类似零售业。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会计报表绝不应只满足报送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需要,医院管理层迫切需要从会计报表中得到更多的财务信息;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股份制医院等不同所有制医院需要给股东、债权人、相关部门提供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医院会计制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与现行制度相比较,新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思路:
一是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二是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额分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三是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规定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
四是为了解决现行制度下医院医疗和药品收支不配比、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科研教学经费核算混乱等问题,借鉴国际惯例,合并了医疗、药品收支核算,规定管理费用不再分摊,完善了自制药品和材料的成本核算,明确了科教收支的会计处理;
五是为了兼顾预算管理需要,规定通过专设预算会计科目或采用备查簿方式提供预算会计信息;
六是将原来的“收入支出总表”改为“收入费用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报表附注,进一步完善了报表体系。
三、与现行制度相比,新制度(征求意见稿)具体变化:
■ 核算基础:现行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而在新制度规定“医院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 提出了会计要素的概念:“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 新制度没有如现行制度一样规定“医院对明细科目的设置可自行规定”,而是笼统地规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财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及自行设置本制度规定之外的明细科目。”
■ 报表种类的增减:删除了“基金变动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明确了“基建投资表”的地位。
■ 制度修订与解释部门:现行制度由财政部与卫生部共同解释并修订,而新制度由财政部颁布, 财政部负责对新制度的修订和解释。
■ 会计科目设置方面
会计科目编码规则由“3-3-3”变为“4-2-2”;现行制度会计科目为43个总账科目,新制度为57个总账科目及4个预算会计科目。变动如下:
新增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预付资产类 账款、累计折旧、基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8)
负债类
净资产类
成本类 应缴款项、应交税费、代管款项、预计负债(4)
累积盈余
生产成本
基建拨款、财政调剂收收入类 入、科教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科教支出、其他业务支费用类 出、公益性支出、财务费用
其他类
预算会计类 以前盈余调整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本期结余、累计结余
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
医疗支出----医疗成本 其他支出----其他费用
药品收入
应缴超收款
事业基金、固定基金、结余分配
药品进销差价、开办费(2)
删除
调整变动
在加工材料---委托加工物资 对外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现金----库存现金 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4)
应付工资、应付社会保障费----应付职工薪酬
收支结余----本期盈余
已有科目核算内容的主要变化:
(1)“银行存款”:明确存入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也纳入本科目核算;列举了如外币购入设备及物资、外币兑换、期末外币账户折算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2)“其他货币资金”:除保留现行制度中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外,增加了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删除了在途资金的表述。
(3)“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明确了各类医保病人在结算时会计处理:“结转住院病人自付部分以外的应收医疗款或结转病人结算欠费,按应收病人医疗款总额中扣除病人自付部分以外的金额或病人结算欠费金额,借记“应收医疗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4)“应收医疗款”:核算内容除了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外,新增了“医疗保险机构”。
(5)“其他应收款”:核算内容新增了“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利润等”,主要是因为核算长期投资的需要。但“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债券投资应收取的利息”除外。
(6)库存物资:新制度要求对高值耗材专门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对外购的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或委托加工的低值易耗品或材料,明确了成本范围;明确接受捐赠的库存物资在“其他收入”中核算;明确基建工程中“购入的可直接使用的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应当于基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照工器具采购成本”在本科目中核算;规定了“库存物资在发出时,应当根据不同类别物资的实际情况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物资的实际成本”;规定了医院对外出售卫生材料要按实际成本冲减医疗成本。
(7)待摊费用:新增规定“如果某项待摊费用已经不能使医院受益,应当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的划分标准是受益期限是否超过一年。
(8)无形资产:明确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医院为开展医疗活动、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且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商誉不再属于无形资产。规定了无形资产的入账方式及累计摊销的会计处理。
(9)待处理财产损溢:现行制度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征求已将稿则明确了盘盈的固定资产,要按照比照同类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相应的对于盘盈的药品和库存物资要比照同类药品、物资市场价格确定价值。
现行制度转入的科目是“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征求意见稿转入的科目为“其他收入”和“其他费用”。
(10)应付账款:规定“医院为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项目与施工企业结算发生的应付工程款,也在本科目核算”;核销的应付账款计入“其他收入”。
(11)其他应付款:调整了核算内容:现行制度列举的“代扣代交的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被删除,新制度列举的是“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12)专用基金:调整了核算内容:现行制度中核算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住房基金、留本基金等各种专用基金,新制度中仅“核算医院按规定设置、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如留本基金等”,但也提到了可以 “按规定提取其他基金”。
(13)其他收入:核算内容减少为“如财产物资盘盈、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的收入。
需补充规定的:制度规定对接受的捐赠全部纳入“其他收入”科目进行核算,但对于指定用途的捐赠是否也是同样处理?还是按《关于印发<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卫规财发[2007]117号)的规定执行?
四、对新制度的一点建议
■新制度实施过程中政策制定权限的下放可能造成核算口径不可比:如会计科目的增减、固定资产分类、累计折旧的年限与方法在本制度中均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这样会导致各医院对同一事项的会计处理不同,且容易人为操纵财务数据,建议可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省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适用范围不符合医院划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
非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如何进行,特别是非公立的非营利医院应该执行什么会计制度,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
新制度适用于公立医院,对非公立但为非营利性质的医院是否有必要再另制定一套制度呢?
■医院现在对供应商开具的银行汇票又该如何处理?
五、中美医改的思考以及对新制度制定的影响
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进程中,虽然中国与美国面临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相异的经济发展阶段,但美国本次医疗卫生改革不论在初衷意义上的改革理想和实现意义上的改革立法进程,都对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具有直接的启示。对于我们理解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坚持医疗卫生改革的公益性
从全球趋势来看,保证公益性是最基本的医疗目标,普惠式的全民医疗保障将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奥巴马医改目标是全民医保,给已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安全感;给无保险的人提供医疗保险。
2009年我国新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出台以来,“公益性”和政府主导成为医改的核心。
(二)强化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奥巴马本轮医疗卫生改革的立法,其不论是在政策的宏观导向性上,还是在政策的具体执行面上,虽然改革规模远远不及中国,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无法避免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却始终保证了高度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这样的清晰性和规范性,不仅有利于各个职能不同的执行机构准确履行职责,避免责任真空和责任重叠,也有利于医改立法的讨论和最终的政策执行中,各个机构都能够在完全公平、透明的意义下进行政策的辩论和调整。
我国此轮医疗卫生改革,由于各地和各部门缺乏统一化和细节化的改革操作流程,具体改革政策和财政投入在各地的执行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因此也出现了改革方向不够统一、改革步伐不够协调,甚至部门、地方间改革出现利益相互冲突和争斗的情况。
(三)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
奥巴马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巨大优势,在当前美国已有三个版本的医疗改革法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是奥巴马此次改革中争议最少的一环。事实上,奥巴马此次改革提出的医疗信息化,在美国也并不是首次。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体系的改革正是以医疗信息化为核心,创造了美国医疗卫生改革历史上独特的一幕。
而对于中国,我们不仅具有占据绝对主导性的公立医院体系,医疗机构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整合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易于推广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信息化系统的结构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特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进一步在中国的制度优势下实行医疗信息化,不仅符合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更能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公共事务和行政领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提供经验。
所以对于中国而言,借鉴美国改革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经验,更具有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独特意义。在中国,医疗信息化不仅对医疗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这两个重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更因为中国制度下整合的行政管理模式、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原则的社会保障模式、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体系,而在实现的意义上比美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改动较大,对今后的医院会计核算,包括会计信息化、各库房管理等有较大影响,如何在新、旧制度之间进行衔接,是各医院会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建议《新制度》明确规定、规范各医院首次执行《新制度》的账务处理。例如:制订新、旧会计科目对应表,对被取消的科目(如药品进销差)的处理等等。
第三篇:文书档案实务操作
文书档案实务操作
一、档案工作
基本内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等八个环节。
1、档案的收集:是文件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各个单位在各项活动中办理完毕的文件,往往是分散的,为了方便今后的利用,需要对文件进行一定的挑选和集中,从而形成了档案的收集工作。它是整个档案工作的起点。
2、档案的整理:是指档案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是档案工作中最重要而且基础的工作。收集起来的档案还是相对零乱的,对今后有效利用是需要相对系统化的,因而,必须对数量众多、成分复杂的档案材料分门别类,解决档案零乱状态与保管、利用档案要求系统的化的矛盾,从而形成了档案的整理工作。
3、档案的鉴定:是为了解决档案量大质杂、保管、利用档案要求优质化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档案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其保存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为了使最有价值的档案更充分地发挥作用,需要对档案区分不同的保存价值,从而形成了档案的鉴定工作。
4、档案的保管:由于自然界的各种原因,档案总是处于渐进的自毁状态过程,甚至可能遭到突变性的破坏,因为有利用的需要,则档案要求长久地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为了解决档案的易损性与保管的长远和利用档案的矛盾,从而形成了档案的保管工作。
5、档案的统计:为了全面及时了解档案盒档案工作发展的情况及其规律,需要对档案及档案管理的状况进行数量的统计、整理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档案统计工作。
6、档案的检索:为了解决档案数量庞大、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和利用者特定需 求之间的矛盾,档案部门按照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和存放规律,编制的一些查找工具,提供快速查找档案材料的手段,从而形成了档案的检索工作。
7、档案的利用:为了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形成档案的利用工作。
8、档案的编研:档案是原始的记录,大多为孤本,价值珍贵,一般只允许在馆内查阅。为了更加广泛而主动地为更多的利用者提供最有价值的档案,通过对档案史料进行研究,汇编、公布并出版,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档案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档案的编研工作。
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是孤立的,每个环节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对象和专门的任务,各个环节之间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比如:档案的价值鉴定是与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结合进行的;对文件的分类又是结合档案价值的初步鉴定。档案得而检索工具必须是在整理工作结束后才能进行的。
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等环节都是为利用、编研创造条件的。
二、档案的收集
1、档案收集 档案收集工作为档案工作开展提供了实际的物质对象,档案工作的对象是档案,而档案是通过收集工作逐步积累起来的,没有收集工作,就没有档案,档案工作也就失去了工作对象,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所以,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做好收集工作:
把好四个关、应用好三种方法
四个关:收文关、发文关、会议材料关、内部文件材料关
三种方法:平时收集、主动收集、重点收集
① 对零散文件的收集是对收集工作的补充措施,是对单位内部散存文件的随时收集;
② 对“账外”文件的收集,未经文书部门收发登记入账的文件或资料。如会议材料:本单位工作会议材料(总结、计划)、表彰材料,专业会议材料,代表发言材料;本单位在上级工作会议上发言、汇报、经验材料、典型材料、交流或发表论文、考察报告。
综合材料:会议记录本(党委、党组会议,行政、办公会议)等;
各类花名册、登记簿(干部职工、党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花名册及主要业务工作登记簿);
年报表(业务、党员、人事劳资等各种统计报表);
各种介绍信存根(党团组织关系、干部调动、行政事务等)、协议、合同。
③专门文件的收集,专门文件是指在各项专业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和特殊载体得而文件材料。一般重视对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的收集,忽略了业务文件的收集,重视对纸质文件的收集,忽略了音、影像资料等其他载体文件的收集,进而直接影响到档案收藏结构。
③及时了解,掌握本单位工作动向,及时收集重要活动文件。对本单位召开的大型会议,档案管理部门要主动联系承办部门,请他们协助做好会议资料的收集,特别是领导讲话材料,以及会议有关的各种材料;对外出开会的同志要及时提醒并督促他们将带回的资料及时交到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甚至单位可以规定:只有将带回的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后,才可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离职人员只有将手中保管的文件材料办理完移交手续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等等。
归档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
归档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标志,是文书处理的终点、档案管理的起点。
2、归档制度
1)确定本单位的归档范围
各立档单位应根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2006年12月18日 国家档案局8号令)及时制定或修订本单位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归档内容和保管期限
第十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军队系统、民主党派、企业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对本机关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 机关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是: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机关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 凡属机关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机关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或拒绝归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令第30号2013年2月22日公布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第三条 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资料据为己有,拒绝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2)编制本单位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
①条款设置与排列。在条款设置上,根据自己单位的工作和文件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一般单位不可能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因而不可能有此类文件,在本单位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中不必设置这些条款。
在条款设置上,原则上应做到能涵盖本单位所有归档文件,使单位的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简洁明了,便于比照执行。条款的排列应体系完整,合乎逻辑,便于查找。
例如,第一层次中,可以上级文件、本单位制发文件、平行单位与下级单位来文排列;第二层次中,在本单位制发的文件之下,可按本单位的会议文件、外发文件(包括本单位制发的以及与其他有关单位联合制发的文件)、内部文件排列;在第三层次中,例如在外发文件之下又可按方针政策、法规性文件、重要业务问题的文件、一般业务问题的文件、事务性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本单位的请示(应与上级单位的批复文件一起保存)、与本单位的批复文件(应与下级单位的请示文件一起保存),等等。
②保管期限的设定。保管期限的划定应本着文件本身的价值及其在本单位职能活动中的作用。考虑文件在本单位职能活动中的作用时,要注意文件的查证作用和史存作用。即根据文件的价值大小来确定,文件价值越大,保管期限越长;反之,则相应较短。
3、归档时间
⑴ 管理性文件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的第二年上半年归档; ⑵ 外出参加公务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归档;
⑶ 磁带、照片及底片、胶片等介质形式的以及实物等文件材料应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归档。
4、归档手续
移交清单,履行签字手续,各留一份以备查考。
三、档案的整理
1、整理:就是建立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有序化、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以及纸质归档文件还包括修整、装订、编页、装盒、排架;
2、整理原则
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符合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组件 1)件的构成
文件是在实践工作中一份一份形成的,每份文件又是独立的,它有自己特定的使命和作用,在同一项工作、同一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文件,它们之间又有密切联系的。如:围绕一项建设工程,会形成许多文件;召开一次会议所形成的一系列文件等,都是各自紧密相连的。
归档文件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
正文、附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包括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 稿)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正本与翻译本为一件;中文本与外文本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作为文件附件时除外);简报、周报等材料一期为一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一般一次会议为一件,会议记录一年一本的,一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文件为一件。
2)件内文件排序
归档文件排序时,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汉文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在前,收文在后;正本在前,发文稿纸和定稿在后。
4、分类
1)单位应对归档文件进行科学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文件一般采用—机构(问题)—保管期限、—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三级分类。
A)按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分类。跨一般应以文件签发日期为准。对于计划、总结、预算、统计报表、表彰先进以及法规性文件等内容涉及不同的文件,统一按文件签发日期判定所属。跨形成的会议文件归入闭幕年。跨办理的文件归入办结年。
如2015年形成的《2014年单位工作总结》应归入2015年; 2013年形成的《2013-2015年工作规划》应归入2013年;
跨的文件放入办结的。如某单位2012年立案、2013年结案的某信访案件,其文件材料统一归档在结案的2013年。
几份文件作为一件,“件”的日期应以装订时排在最前面的文件日期为准。7 具体地说来文与复文为一件,以复文为准等。
会议记录本以该本最后一次会议记录时间为准。
因文件没有标注日期,形成无法考证时,需要分析该文件内容,制成材料、格式、字体以及各种标识,通过对照等手段来考证和推断文件的准确日期或近似日期,并据此按合理归类,并在附注项加以说明。
B)按机构(问题)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机构分类法与问题分类法应选择其一适用,不能同时采用。采用机构分类的,应根据文件形成或承办机构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涉及多部门形成的归档文件,归入文件主办部门。采用问题分类的,应按照文件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C)按保管期限分类
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按永久、定期分开,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永久保管档案的确定:《8号令》第七条列出了八款,《文书档案保管管理期限表》中列出了41款文件材料,约占整个期限表的一半。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反映机关主要历史面貌的文件材料。如:大事记、组织改革、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文件材料。
②反映机关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文件材料。如行政管理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审批、审查、核准等文件材料;房产、地产、固定资产、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合同、协议、国有资产管理等文件材料。
③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重要文件材料。如:党组(党委)、行政办公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工作会议、专题会议材料,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视察本机关工作文件材料;本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性法规文件、业务文件、调研报告、请示、批复、外事活动文件等。
④反映机关人事管理活动的文件材料。如人事任免、奖励材料与处分材料,录用、转正、聘任、调资、定级、停薪留职、辞职、离退休、死亡、抚恤材料; 8 人事考核、职称评审、职工调动、职工名册、党团员名册、党团材料等这些文件材料在反映本机关的历史面貌,主要职能活动,维护国家、机关和职工权益等方面具有长远的利用价值和凭证价值,是各机关形成文件的重点和核心。
准确理解保管期价值的鉴定是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难点。《8号令》把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定期两种,在具体划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时,突出以本机关文件为主(即以我为主),在操作时,实现对每级文件(上级、本级、同级、下级)文件进行两分制:
上级机关文件:针对本机关的文件或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永久保存。如同级党委、政府关于本机关机构设置、领导人任免、人员编制等文件;上级机关对本机关或人员的表彰文件;上级机关对主管业务工作的规划、意见、批复等。其他需要贯彻执行或查考的保存10年。
本机关文件: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永久保存;一般的保存30年或10年;
同级机关文件: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保存10年。
下级机关文件:报送的重要的总结、报告保存30年,一般的保存10年。
3)规模较小或公文办理程序不适于按机构(问题)分类的立档单位,可以采取—保管期限等方法进行两级分类。
----机构分类法的优点: 1)符合档案形成的特点。立档单位在一个内形成的文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分类,将全宗内的档案按期形成的自然区分,使每一年都的档案相对集中,可以反映出一个单位每年的工作特点和逐年发展变化的情况; 2)与现行单位文书处理制度相吻合。文书处理制度要求以为单位对文件进行整理,从而使文件一年一归档,一年一个类,类目设置标准清楚、明确; 3)便于按时间查找利用档案。
4)便于库房排架,每年形成的文件按机构排序依次上架,不必预留空位,也避免了倒架,库房管理非常方便。
5、排列
1)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2)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3)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把同一、同一保管期限的文件分开排在一起。即立档单位每年只编永久、30年、10年三条流水号分开排列。不同、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不能排列在一起。
在同一保管期限内,把同一机构(或问题、文号)有内在联系(如同一次活动、同一项工作,同一个会议)的文件排在一起,即同一事由的相关文件应当排列在一起。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整理原则的体现。排列顺序应保持相对固定。
最后在同一保管期限、同一机构、问题或文号内按成文时间的生后顺序排列。
6、编号
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编号是指将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标识为符号,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上注明。
编号是编目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其目的是反映分类、排列这些系统工作的成果。通过编号,使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得以确定,并为后续的编目工作以及将来查找利用时的实体存取提供了条件。件号即文件的排列顺序号,它是反映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和固定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的排列先后顺序的重要标识。
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文件处理单随同归档的,归档章盖在文件处理单上,以保护文件正本的原貌。
归档文件应在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电子文件可以由系统生成归档章样式或以条形码等其他形式在归档文件上进行标识。
归档章中:
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用4位数字或者字母与数字的结合标识。:为文件形成,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13”。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
机构(问题)代码:机构(问题)代码采用3位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标识,如办公室代码“BGS”等。归档文件未按照机构(问题)分类的,应省略机构(问题)代码。
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别以代码“Y”、“D30”、“D10”标识。
页数: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7、编目
1)归档文件应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编目应准确、详细,便于检索。
2)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 11 文内容。归档文件目录设置序号、档号、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密级、页数、备注等项目。
a)序号:填写归档文件顺序号。
b)档号:档号的结构宜为: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
上、下位代码之间用“-”连接,同一级代码之间用“·”隔开。档号编制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c)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没有文号的,不用标识。
d)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e)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标题不规范,或者标题不能反映文件主要内容、不方便检索的,应全部或部分自拟标题,自拟内容外加方括号“[ ]”。f)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国际标准日期表示法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
g)密级:文件密级按文件实际标注情况填写。没有密级的,不用标识。h)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面总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i)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3)归档文件目录推荐由系统生成或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编制。目录表格采用A4幅面,页面宜横向设置。
4)归档文件目录除保存电子版本外,还应打印装订成册。装订成册的归档文件目录,应编制封面(见附录B 图B2)。封面设置全宗号、全宗名称、、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其中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归档文件目录可以按年装订成册,也可每年区分保管期限装订成册。
8、纸质归档文件还包括修整、装订、编页、装盒、排架 8.1修整
归档文件装订前,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材料进行修整。(上海市档案局 沪档(2014)48号)
归档文件已破损的,应按照DA/T 25-2000予以修复;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应予复制。
归档文件应按照保管期限要求去除易锈蚀、易氧化的金属或塑料装订用品。对于幅面过大的文件,应在不影响其日后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折叠。
8.2 装订
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装订。
归档文件装订应牢固、安全、简便,做到文件不损页、不倒页、不压字,文件装订时应以左、上侧对齐,装订后文件平整,有利于归档文件的保护和管理。装订应尽量减少对归档文件本身影响,原装订方式符合要求的,应维持不变。应根据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确定装订方式,装订材料与保管期限要求相匹配。为便于管理,相同期限的归档文件装订方式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同期限的装订方式应相对统一。
用于装订的材料,不能包含或产生可能损害归档文件的物质。不使用回形针、大头针、燕尾夹、热熔胶、办公胶水、装订夹条、塑料封等装订材料进行装订。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线装法装订。页数较少的,使用直角装订或缝纫机轧边装订;
文件较厚的,使用“三孔一线”装订。
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使用不锈钢订书钉或浆糊装订的,装订材料应满足归档文件长期保存的需要。
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不使用不锈钢夹或封套装订。
8.3 编页
纸质归档文件一般应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一份为一个编号;
页码应逐页编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单面 13 印刷的为一页,双面印刷的为2页;不重号、漏页编号。
文件材料已印制成册并编有页码的;拟编制页码与文件原有页码相同的,可以保持原有页码不变。
8.4装盒
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盒脊及备考表项目。不同、机构(问题)、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能装入同一个档案盒。
档案盒 档案盒应采用无酸纸制作。
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310mm×220mm(长×宽),盒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20 mm、30mm、40mm、50mm等(见附录D 图D1)。
档案盒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全宗号、、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
其中,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件的件号,起件号填写在上格,止件号填写在下格;盒号即档案盒的排列顺序号,按进馆要求在档案盒盒脊或底边编制。8.5备考表
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整理日期、检查人、检查日期(见附录E)。
a)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b)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签名或签章。c)整理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成日期。
d)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签名或签章。e)检查日期:归档文件检查完毕的日期。
8.6 排架
归档文件整理完毕装盒后,上架排列方法应与本单位归档文件分类方案一致,排架方法应避免频繁倒架。
归档文件按—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分类的,库房排架时,每年形成的档案按机构(问题)序列依次上架,便于实体管理。
归档文件按—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的,库房排架时,每年形成的档案按保管期限依次上架,便于档案移交进馆。
四、档案安全管理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第一要务。要注重强化档案安全的监管。 档案实体安全管理;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档案库房安全管理;
收集和归档 及时移交 规范制度 定期核查
档案修复完善 档案的存放 珍贵档案的保管
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完善技术、管理措施,堵塞安全漏洞;
涉密的档案信息系统符合分级保护要求;
健全档案信息审查制度;
档案外包服务中的安全防护:涉密不外包、外包不涉密,防止 涉密档案信息泄露。
档案信息化建设
推进各类电子文件归档;探索无纸化办公条件下的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新机制;
推进数字档案室(馆)的建设;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不断提高室(馆)档案数字化。
档案库房安全管理
要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档案安全和保护条件,杜绝安全隐患。
要为档案工作提供必要的库房和设备设施;
严格按照档案库房的安全防灾标准,改建、扩建(新建)档案库房; 进一步提高档案库房的安全防灾标准,改善档案的保管保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令第30号2013年2月22日公布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档案安全事故发生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7(一)未配备安全保管档案的必要设施、设备的;(二)未建立档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三)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的。
科学合理地保护档案安全,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科学配置档案安全管理及保护所需要的档案装具、安全防范系统、消防报警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监测和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建立集中控制的智能化管理中心,以满足档案部门“防火、防盗、防高温、防水、防潮、防光、防尘、防有害气体、防有害生物”的要求。
总结:
要讲政治,进一步把牢档案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强根基,进一步夯实档案工作发展的基础 要上等级,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创新发展
强化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要从人防、物防、技防各个方面落实档案安全防范工作,对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给予高度重视,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第四篇: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报告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报告
一、实习中的主要收获
本次模拟训练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操作细节的细腻及流程的缜密,各个流程相互衔接,此流程的疏忽将会导致彼流程无法完成,某一细节的不慎错误或纰漏将会导致整个流程操作前功尽弃,这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敲响了警钟:做贸易一定要仔细谨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很重要:国际贸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个交易的过程;它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要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交易中的各种流程,学会解决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操作,多实践,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1.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学过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函电》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脱节较大,实际操作起来和想象中的出入很大,很不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这次这么好的的机会,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
2.填单不熟练。在进出口贸易中,有大量的单据要填写,这对于从未填写过单据的我们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做业务时,由于对单据不熟练,一份单据都要按照样本填写一节课,而且不能完全正确。所以第一笔业务花费的时间最多。其实单据之间都有相似的地方,只要找到窍门,填写单据还是很容易的。所谓熟能生巧,经过了一轮业务的训练后,我在填写单据时已经不需要参照样本,并且能快速找到单据中要填写的发票号、提单号、船名、运费等等。
3.操作流程不熟悉。刚开始都比较懵懂的,基本的流程都不明白,必须借助软件上的帮助教程才能一步一步的往下推进,设置交易各方的资料就遇到难题,进口商的电话,地址,当地银行等等都要自己查。
4.中英文转换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专业英语名词不认识不熟悉,甚至还有一些翻译过来根本不理解其中文含义,不得不说是一大障碍,经过看样本,查资料,逐渐熟悉;很多单据都是英文填写的,一个字母不对,找起来也不方便。
三、心得体会
基于前面遇到的问题,我总结今后应该着重做以下几点:
1、加强商务英语的学习。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信息的发布、交流、磋商、谈判、单证、文件等都是以英语为主,而且都是非常专业和正式的英语。所以今后还得在英语的学习上下功夫,把基本的英语技能掌握好,提高双语沟通的能力,进而在专业的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中能更好的去深入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尽量不使语言成为交流的障碍,避免因为对语言的造诣不深,而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蒙受损失。
2、初次接触软件,再加上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操作过程很多时间都在查资料,因此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在交易业务的填表中要注重核心单据在流程中的重要性,对各流程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交易的效率。填表要以“单单一致”、“单证一致”为原则。熟悉各单证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交易的方式及对象相对于模拟实验要复杂很多,因此业务熟练度是国际贸易业务员必备的。
3.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
在做国际贸易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极其认真、细心,要有耐心。贸易人员要求具有非常良好,非常过硬的心里素质。因为贸易过程的复杂和风险是无法估量的,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备选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做到严谨仔细,责任心强,勇于承担责任。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交易数量及金额比较大,交易种类及方式多样,因此必须要求业务员有清醒的头脑,计算时认真细心,同时要有耐心,仔细核对。
综上所述,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要求贸易人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了解到了外贸实务操作的困难,也学到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应该怎么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把欠缺的这些只是和技能尽快掌握,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我们的上机实验结束了,经过了16周的模拟实习,让我认识到了贸易工作的复杂性,变化性,灵活性,困难性,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外贸工作者应加盖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实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环节的操作,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虽然做业务不如别人快,但每天都有新收获,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也令我感到非常的满意。
第五篇:实务操作 会计考证必备
电算化:
1、建账,2、设置付款条件
编码:01;付款条件:3/5,2/15,n/303、计算个人所得税
设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数为2 500并重算个人所得税
4、资产增加
5、输入固定资产原始卡片
6、计提折旧
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生成记账凭证。
7、定义工资
计算公式(用户名:11;账套121;操作日期:2010年1月1日)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设置“养老保险”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基本工资*0.058、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资产负债表-简表4.rep”,完成下列操作输入关键字“2010年1月31日”
9、定义报表公式: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资产负债表-简表3.rep”,完成下列操作判断并设置B4单元格的计算公式(固定资产)
将报表以原文件名进行保存
10.定义工资转账关系
计提类型名称:应付工资3
计提比例:100%
部门名称:
人员类别:
项目:
借方科目:
贷方科目:
11、账表查询
查询全部客户的客户对账单。
12、调用报表模板
调用小企业利润表模板,输入关键字“2011年1月”,生成利润表数据 文件名“利润表—小企业”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13、设置外币及汇率
币符:GBP;币名:英镑;1月份记账汇率为9.2。
14、设置供应商档案
15、。。。。。。。
今天考到的实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