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王登科

时间:2019-05-14 18:4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王登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王登科》。

第一篇: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王登科

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谈如何将延安精神引进校园

镇原县马渠乡花岔小学 王登科 联系电话:***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扎根山区教育事业已有十三个春秋,这些年来,我已深深被山区人民的勤俭朴素,忠实憨厚,吃苦耐劳的老区精神所感化。然而“弘扬延安精神,促进庆阳发展”活动的开展,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山区人民的这种老区精神正是延安精神的传承。而今我作为学校的负责人,下面我就如何将延安精神引进校园,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延安精神进校园,特别是要走进师生的头脑,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实为严峻。21实世纪师生具有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的特点,再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学龄儿童的减少,独生子女增多,家庭教育越发显得薄弱,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淡化等原因,所以,对小学生而言,无论是思想品质、还是道德品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延安精神进校园不可能“一进就灵”,而是需要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知、情、意、行作为延安精神进校园或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目的和归宿。而要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离不开情感和意志的作用。因此,我们体会延安精神进校园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对延安精神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小学生和教师进行延安精神方面有关知识的灌输,还要注意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求真务实。“知”就是对延安精神的认知。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理论创新的瑰宝、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共产党人终生必读的教科书。这些知识只有通过教育者的传播,才能为学生所了解,学生不可能自发地懂得,更不可能自发地认同和践行延安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扎实的理论武装工作,做法是:

——“一门为主、多门渗透”。对学生来说,思品课是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主渠道方面,我们要以《思品与社会》、《思品与科学》、《安全教育》课为主,所有思想政治课都要渗透延安精神。而教师作为这个阵地的指挥者,我们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主,加强延安精神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渗透。同时不遗余力的使延安精神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扬广大,即:敬业爱岗,一丝不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于探索,求实创新。

——“第二课堂”、专题讲授。学校要求少先队都要把延安精神列入教学计划,以课外活动为契机,给学生讲述更多的有关延安的革命历史故事,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大事、节日、纪念日或其他重大的政治活动,开展各种课外教育活动,比如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举行英模事迹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历史,加深小学生对延安精神的认知,以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理想,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以此为动力,发愤图强,争做祖国的接班人。

——重点突出、善打烙印。学校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将延安精神教育活动分成若干阶段,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教育重点,首先我们教师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延安精神,即:延安精神是一杆旗,是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发展的旗帜,是“兴国之光”。延安精神是一面镜,古人语:“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延安精神是融和史与人于一身的明镜,可帮助人们洗去思想的灰尘,净化人的灵魂和心灵。延安精神是一本书,这是一本用黄土地的历史和现实写成的大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科全书。正因为有了这本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产生了第一次飞跃;中国革命才由低潮走向高潮;革命队伍才由弱小走向壮大;我们的党才由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在深入阶段,我们要求教师和学生,特别是教师在思想上要解决四个问题,即:一是要把握延安精神的科学性,解决好“是不是”的问题,也就是“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二是要认识革命历程曲折性,从经验教训的层面思考,中国革命争取胜利,或遭受挫折与延安精神的关系,解决好延安精神“行不行”的问题。三是要把握好延安精神的实践性,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延安精神是“三宝”,即:法宝、瑰宝、传家宝。解决好延安精神到底“好不好”的问题。四是要科学认识延安精神所体现的规律性,通过总结正反历史经验,通过对国际共运经验教训的比较,最后使认识上升到规律层面,解决好对延安精神“信不信”的问题。如果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对上述四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话,那么,延安精神进校园将会形成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再后面一些阶段,如升华阶段,践行阶段的工作就可能出现势如破竹,一泻千里的局面。如果上述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学生对延安精神已发生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情”是指对延安精神以及延安时代的革命领袖和共产党人的情感。这种情非常重要,好比如果一个人对故乡没感情,他不能爱故乡;如果对事业没感情,不可能乐业,更不可能敬业。有句成语叫“情真意切”,“情真才能意切”。没有“情”,就没有“意”,更谈不上“行”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情感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是践行延安精神的内在动力。只有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才能随意志产生行为。情感是良好品质和人格形成的桥梁。延安精神进头脑,理论灌输是重要的,但仅有灌输是远远不够的。灌输的效果再好,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延安精神要真正存于心、见于行、打烙印,还需要进行情感教育,在帮助师生动情上下功夫。做法是:

——走近前辈,聆听教诲。组织师生走访老红军、老八路、解放战争中参加革命的老战士,他们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每当重要节日和纪念日,老师要带些学生去,向老革命献花,同时,也聆听他们的教诲。譬如,带领学生去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清明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通过缅怀先烈,了解历史,告诫他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接好革命传统的班,——参观访问,触景生情。组织师生到参观革命传统基地,访问当地的老红军、老延安。我们要求每个小分队除参观访问外,还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听一场传统报告,吃一餐红军饭,看一场歌颂延安精神的文艺演出,开展一次专题讨论,写一篇调查报告。每次活动都使学生受到一次共产主义精神的洗礼。当同学们了解到为了中国革命,那么延河水、宝塔山、小米饭、大生产、南泥湾„„无一不使他们思想受到震憾。因为“一个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不知崇拜的民族,是一个永远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校园文化,培养激情。每年的“六一”、元旦文艺节目汇演,都安排有一个红色板块,实施灵魂塑造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延安精神的宣传开展一些主题教育,使师生受到延安精神的影响、熏陶和感染,把我们带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使他们自觉把优良传统和作风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

“意”,是指将延安精神培育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转化为忠实践行延安精神的道德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讲,激发情感,相对容易些,而要把对延安精神的认识靠情感的作用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就必须有牢固的理想信念。践行延安精神的道德意志是在“知”和“情”的基础上向行为推进的动力形式,没有这一下决心、定目标、奋勇拼搏的劲头、气势、毅力和步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不会持久的。如何锤炼师生们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做法是:

——典型引路,坚定意志。发挥典型的引路示范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在延安时期,张思德、白求恩等典型的树立曾激励着成千上万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浴血奋战;解放后,焦裕禄、雷锋、吴天祥等典型也一直鼓舞着人们的奋发上进。典型宣传是集合群众、教育人民、鼓舞斗志、坚定意志的有力武器,起着“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要把典型宣传与弘扬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延安精神的传人。提倡他们向雷锋学习,树立了以“校园文明标兵、优秀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为称号的学习对象。并且能通过学习交流在校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行,就是践行延安精神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一种道德行为。一个人道德行为是指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实际行动,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品质实际上是道德行为的长期积累和凝聚。一般说来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应该是一致的,但有时由于小学生不善于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可能产生两者的不一致。有的人甚至认为:延安精神可敬不可学。这就是所谓的“知行脱节”问题。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做法是: ——倡导一种风气。用延安精神领引校风建设。对师生明确提出“八要八不要”的要求,即:要学无止境,不要固步自封;要以身作则,不要心浮气躁;要平易近人,不要高高在上;要关爱学生,不要无动于衷;要敢作敢为诚实守信,不要患得患失自欺欺人;要求真务实,不要故弄玄虚;这样做的目的,是力争用校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从而达到教育和教学的和谐统一。

——建立一批制度。用制度去保障延安精神得到真正践行。如建立了年度教学目标责任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来评优选模;建立了班级班风考核制度,以此来评选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建立教研教改制度,即每位教师每期务必在县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一篇,争取上一节示范课。这样用制度去管人管事,促进和保障了知行合一的实现。

总之,延安精神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培育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转化的精神资源,是引领校风,促进教风,转变学风,达到教和学和谐统一的法宝,尤其是对于条件艰苦,经济落后的山区来说,延安精神是实施灵魂塑造工程和红色主题教育的精神支柱。更是老区教育工作精神支柱

第二篇:党风廉政建设心得体会王登科

党风廉政建设心得体会

梁寨小学 王登科

通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和要求的文件学习,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视个人的廉政建设,并能始终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筑起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

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深化教育,加强监督,落实责任,不断自勉,紧紧围绕“创新”、“求实”、“从严”方面下功夫,促进了自身的廉洁自律。突出“三个坚持、三个作用”,即:坚持学习达到教育作用;坚持制度达到保证作用;坚持沟通达到督促作用,保证生活作风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围绕“从严”,严格遵纪守法和道德规范,严格遵守各项廉政法规制度,以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来约束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真正做到思想作风过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民,实实在在服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本人思想大解放,为促进高陵镇经济社会大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推动四个文明建设。在工作上,坚持服务零差错,花小钱办大事和好事,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在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一个人只有深深地热爱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更高更无止境。教师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利益上作出回报,从利益角度考虑,教师也不应当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或家长索取额外报酬。教师必须自觉培养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阔胸怀,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才能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的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通过学习,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廉洁从教”的真正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做到廉洁从教,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无愧于共产党员、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第三篇:优秀学员王登科事迹

“十一五”期间农函大优秀学员

科技致富带头人推荐材料(宁都)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千家万户

——宁都县肖田乡朗源村农函大学员王登科先进事迹

王登科,男,1964年11月生,宁都县肖田乡朗源村村主任。三度参加农函大学习,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走致富之路:1988年参加农函大优质稻专业学习,引导农民栽种杂交水稻;1999年参加农函大食用菌专业学习,2000年带领村民种植食用菌,使该乡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之乡”;2006年又参加农函大经济林专业学习,2008年在本村租地374亩,种植杉木。今年预计总产值200万元,预计纯收入100万元。其主要事迹是:

一、苦寻出路,喜与农函大结缘

1980年,他高考落榜。不满20岁,干什么呢?只有回家种地。但作为当时的农村,他是该村第一个高中生。跟着父亲在家种了几年地,总觉得靠木犁耙田是种不出金子来的,于是毛遂自荐,进了村委,时为1985年。在村委工作期间,他一直苦苦思索如何立足当地实际,引领农民发家致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农函大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教材实用,通俗易懂,学习方便,特别符合农民朋友学习,是依靠科技走致富之路的最好方法。于是

他有个想法:何不自己率先学习,做个示范?主意一定,他便于1988年参加了农函大优质稻专业学习,引导农民栽种杂交水稻,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初尝甜头,他这一学便一发不可收拾,从1988年参加初次学习以来,他根据当时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又分别于1999年参加了农函大食用菌专业学习,2006年参加了农函大经济林专业学习,按他自己的话说:“我与农函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立足实际,引领农民科技致富

肖田是宁都县最北端的一个乡,毗邻宜黄、乐安、南丰等县,山多、地多、水好,耕地肥沃,林木资源丰富。当地农民以种田与经营山林为主要生活手段。1988年,在引导农民栽种杂交水稻取得效益后,他又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种田,终归不是出路,况且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如何才能立足当地实际,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走向更广阔的致富之路呢?看着眼前的大山,他陷入了思考……突然,他眼睛一亮:对,找农函大!来到县农函大,对着十几个设置专业,他选择食用菌栽培专业,于是于1999年第二次进入农函大学堂,也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他自己的创业之路。2000年,他用所学知识,立足当地林林资料丰富、农民稻草无以利用的实际,一方面采用杂木粉碎栽培食用菌,另一方面采用稻草栽培食用菌,开始大胆尝试,结果均获得了成功。第二年,他租用村民闲置耕地50亩,大批栽培食用菌,当年获利近60万元。与此同时,他还走出去学习,先后到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学习黑

木耳栽培技术,并于2002年开始大批栽培黑木耳。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到2003年,肖田乡几乎90%的农户都种植了食用菌或黑木耳,肖田也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之乡”。正当大家忙于栽香菇种木耳时,他冷静思考,及时转行,并于2006年又参加了农函大经济林专业学习,2008年在本村租地374亩,种植杉木。今年预计总产值200万元,纯收入100万元。在他的辐射带动下,如今该乡60%的村民均走上经营经济林致富的道路。

三、回馈社会,致富不忘父老乡亲

依靠科技致富后的他,不忘当地老百姓。几年来,他自掏腰包,先后帮助本村困难农户王梅生、朱三仔、王细仔、兰才国等十多户农民发展食用菌,带领他们走上了富裕之路。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买些食品、日常用品等走访慰问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等。同时,他还应邀对本乡柏树村、带源村等经济林进行技术指导,现场施教,使之在经济林的种植生产技术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2010年10月27日

第四篇:浅析民族团结教育论文(葛登科)

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五十小学:葛登科-1

实,形成了“坚持稳定压倒一切,落实形势教育为重”的良好格局,为推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地区每年根据都发展动态、地域偏差、和人员素质,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创造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推动了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深入人心,在全地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宣传合力,显示出了我党宣传舆论教育的巨大导向作用。

(二)面向基层,坚持教育。

始终坚持以“抓民族团结就是抓稳定,抓民族团结就是抓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宣教工作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总结经验,研究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扎实抓好基层群众的思想工作。多年来,各级党组织都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有效地抵御了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渗透和侵蚀。

1、抓牢重点人群。针对各县(市)返乡学生、无业青年、外务工流入人口和返乡人员等重点对象,做到“三个逐人”,即:逐人登记造册、核实身份,逐人谈话教育、了解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逐人落实责任、签订维稳责任书;针对重点教育对象做到了“五到”,即:走到、见到、问到、谈到、关心到。

2、各县也加强了对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组织工商、卫生、文体、地税等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归口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和面对面宣讲教育,并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证照年审、例行检查、缴纳税收等业务之中,有效解决了个体户和从业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参学率不高的“双高”问题。

3、二是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育的管理、服务体制。充分发挥教育的稳定作用,才能保证宣传教育失去生机勃勃的活力。积极创新宣教思路,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革除大包大揽的做法,变“大走访”为“拉家常”,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听取真声、了解实情,改变了基层群“怕干部来、烦干部讲、骗干部走”的被动局面。

4、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按要求开设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内容,组织编写体现各县域特点的辅助教材。积极开展民汉群众结对子、互学语言文字、互学文化传统、扶贫帮困,创建友好单位、友好科室、友好家庭等活动,努力营造各民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紧密团结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稳定工作长效工作机制及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教育阵地。

5、四是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教育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工作、受人欢迎的朝气蓬勃的宣传教育工作骨干队伍。全地区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捐款捐物,普通居民自发开展结对联谊活动,为驻地官兵、特困群体及贫困户,广泛开展慰问及帮扶活动,全地区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干群互助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每年地区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乡镇、村组,在帮助农牧民抓好春耕春播

员。部分新当选村干部工作经验不足,开展工作有畏难情绪,工作施展不开“手脚”的问题。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动向以及日常工作中存在对非法宗教的人和事,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基层“没腿”的问题较为突出,基层信息上报不及时,很多好的工作经验没能及时总结、提炼,已经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宣传教育形式简单,群众受教育仅仅限于读读报纸、看看电视而已,没有真正达到受教育的效果。

(二)意识淡薄、认识模糊。多年来虽然在各族干部群众中长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为中心内容的宣传教育,进行党的支农惠农带来的新变化和“三股势力”带来的危害宣讲,使党的政策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擦亮眼睛与“三股势力”作斗争的自觉性,但仍然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一部分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惠民政策仍然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在极少部分群众中仍然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模糊。如,部分群众对国家组织少数民族农牧民赴内地务工是否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识模糊,甚至认识相左。还有部分群众对“双语”教学持有不同观点,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见,有的甚至存在一些狭隘、错误的思想倾向。

(三)缺乏统筹,没有合力。各部门的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一些工作缺乏统筹,多头安排,重复安排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具体办事过程中如何让各族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少受一份气,拿不出有效的办法。尤其是个别单位在落实宣传教育工作中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普遍存在,多头发文,只重视政策文件的传达,不重视有效和根本的落实,没有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对偏远农牧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宗教人士的引导力度不够,没有及时编写规范的宣讲提纲,部分宗教人士不会讲、讲不清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宣传作用相对滞后,创新力不足,群众想看、能看的内容相对较少,特别是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典型事迹和身边人、身边事挖掘力度不够。

(四)办法不多,效果不佳。在宣传教育中存在着主动与各族群众进行交流沟通,征求对宣教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辖区人员对宣教活动的期待还不够;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基层想点子、除隐患,对重点人群和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办法还不多。目前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和无业青年成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如一个县每年有近千名初中毕业生,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进入高中、中专或其他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有三分之一的人回家随父母务农,有三分之一的人无法接受继续教育,也不愿务工或务农,成为无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难于管理。这部分人极易成为各种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易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群体。

三、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对策

任队长的骨干队伍,并根据院落、商铺的分布情况,分片各自组成由辖区单位联防队员、物业公司保安、居民中的党员干部、居民志愿者、商铺店面雇主雇员组成的预备联防队伍,应急状态下协助维护辖区稳定。

(三)加强基层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首先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管理水平和宣传质量为核心,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坚持推进和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切实保障经费投入,保障国家和自治区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其次为加强对村(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地区完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健全“以房管人”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建立流动人口跨地域联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严格监督、科学考评。同时,采取维稳专门机构与基层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基层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实行重大情况漏报、迟报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健全专群结合、群防群控体系,在确保“一地一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重点地区“一地多警”;第三,为全地区村一级党组织配备宣传员,把村两委班子领导纳入到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成员这中,解决各县(市)基层宣传教育工作人力不足的问题。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名额,组织基层干部“走出去”培训,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每年适时举办1—2期乡(镇)、村宣传员(精神文明干事)培训班,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和社会闲散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解决好基层干部面对宣传教育工作不会干、干不好的实际问题。

(四)加强部门协作,做好教育工作。为巩固民族团结学习教育工作成效,强化各族群众的思想政治意识,维护地区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狠抓了冬季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

一是结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闭幕后关于当前形势和工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在自治区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政治理论集中学习。二是认真抓好区内外返乡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组织返乡学生开展集中学习,切实加强对返乡学生的教育管理。三是进一步发挥好宗教人士对信教群众的教育工作。统战、民宗部门要加强对宗教人士的教育和引导,制订相对统一的宣传教育提纲,向广大信教群众宣传讲解有关倡导和平、反对暴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原旨教义,使信教群众自然而然地接受与政府组织开展的有关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主题宣传相一致的宣传教。四是强化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教育局配合,组织各县(市)对长期未就业的历届大中专毕业生进行逐一登记,强化就业导和指导工作,扩大就业面,减少社会矛盾,增加和谐因素。

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是关系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对于促进地区的改革发展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延安精神——王梦媛

延安精神——艰苦奋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充满新的希望,也充满新的挑战的征途上,我们始终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我们的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的党和人民的事业也是在艰苦奋斗中不断发展展壮大的,延安时期我们党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说我们要克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勤俭节约把要做的事情坚持做好。我记得洪战辉曾经说过:“只要有一碗吃的,就会有力量,有了力量就可以奋斗,奋斗了就有可能成功。”

我要向前辈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我的文具盒还能用等到不能用了我再换新的。在衣物方面,我不需要那些价格十分昂贵的,只是穿起来漂亮的衣服,我只需要价格便宜又耐穿的衣服。每到星期天,我都要帮妈妈干家务活,虽然那时候我很想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但是我想干完家务活再出去玩。

延安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同三座大山浴血奋战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三座大山斗争和胜利经验的总结是辛亥革命以来,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结晶。所以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继续艰苦奋斗的好作风。

下载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王登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王登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登科市政公司三级教育试题答案

    青岛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三级教育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2×25=50) 1、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防消结合;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情系山区教育

    情系山区教育青春浇灌桃李 ——詹大悲中学2008—2009年度资教生工作总结2009年秋,我校再次欣喜地迎到四位支持山区教育工作的资教生,至此为止,现有十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教生......

    扎根山区教育

    扎根山区教育、只因为爱而坚守 ——纳雍县水东乡以则孔小学张杰先进事迹材料 7年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短暂而又那么漫长,7年的教学生活,我历经了7个春夏秋冬更迭......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铸就学生精神支柱

    我校中学生业余党校自成立至今已有三年的时间,先后办了三期培训班,培训申请入党的优秀学生150多人,并发展3名学生党员,开创了我校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在学生中培养和发......

    扎根山区 奉献教育

    扎根山区奉献教育 ——x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现年***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小学一级教师,x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xxx任教,x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XXX任校长。期间,先后获得“XX......

    扎根山区教育(精选5篇)

    扎根山区教育 ——向红勇教师先进事迹 向红勇老师2005年毕业于遵义师院物理系,同年八月到偏远的山村正安县杨兴乡桐梓学校任初中物理教学。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

    关于山区教育的一些思考

    关于山区教育的一些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一系列历史的政策的及本身区位的原因,比如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起点不同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倾......

    学习延安精神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学校在大礼堂开展了“学习延安精神”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受感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面我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回报如下:学校开展的“学习延安精神”的主题教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