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共5篇)

时间:2019-05-14 19:2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前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前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当前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

关于当前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喜人。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县城镇面貌呈现出了新的气象,三次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样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去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认真地去研究、解决,势必阻碍我县经济社会继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影响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升级缓慢

从整体来看,我县经济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现代的高科技产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从三产比重来看,二00七年我县第一产业比重仍达到26﹪;第二产业比重为38﹪;第三产业比重为36﹪,而当前工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世界平均已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我国也进入了工业化阶段,这说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且升级较慢,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仍占据不小的比例,工业基础仍相当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仍明显滞后。2、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

客观地讲,我县仍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位,县域经济实力薄弱,地方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张,很难拿出太多的资金进行建设。加之金融机构贷款扶持力度不够,使资金短缺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同时由于受地理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够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更是缺乏强烈持久的吸引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既缺乏一般人才,更缺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经济型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科技力量的薄弱,科技创新难,科技基础差。加上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吸引资金技术也相对较少。

3、县域资源贫乏形成制约发展的瓶颈

从交通状况看,我县仍然无法改变客观地理位置所造成的落后状况,尽管武吉高速即将开通,但“没有铁路不沿边,没有国道不通航”的劣势仍然无法改变;从能源资源方面来看,虽然水电资源丰富,但我县不产石油、煤炭,能源资源相对紧张,这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从土地利用方面来看,我县人多山多地少,工业用地再扩张力度有限,且土地贫瘠。

4、对外开放程度很低

受地域、自然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对外开放程度偏低,利用外资很少,经济外向度较低。特别是在目前受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县出口企业受阻的情况下,对外开放更是困难重重。这种状况对加入WTO后我县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5、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我县思想观念滞后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主观能动性较差。“等、要、靠”的惰性现象仍然存在,等上级给项目,靠财政支持,要银行贷款,缺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第二,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和管理,发展经济的思路死、路子窄、办法少。第三,眼光不开阔,考虑和处理问题带有狭隘的地方观念,开放的市场经济观念意识较差。第四,人力资源观念淡薄,对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不善于发挥灵活手段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用人环境不够宽松,不善于为人尽其才创造舞台和机会。

二、关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1、实施强工兴城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生产手段从以手工劳动为主向采取机器为主的发展过程,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更是县域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非走不可。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能增强我县经济的整体实力,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为劳动力就业提供平台,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能拓宽财政增收渠道,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促进地方公益事业发展;只有把工业做大做强,把产业和人口聚集起来,城镇化才能得以实现,绝大部分县域经济之所以滞后,最根本的差距是工业化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每百元提供的财政收入,工业为15元,而农业不足3元,工业是农业的五倍。说到底,农业的现代化从根本上就是农业的工业化,农民的富裕、农村的振兴最终要走农村工业化的路子。在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四种关系:即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与发展特色中小企业的关系、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三级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引进增量与盘活存量的关系。结合我县实际,要工业强县、加快推进工业化,一要立足产业发展,加快整合工业。按照“工业强县”思路,围绕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永续利用,立足产业配套服务和加工增值,走内涵与外延并举、地上与地下并重的路子,瞄准市场,注重特色,多元开发,多轮驱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经济整体的优势,进一步夯实工业强县基础。二是立足市场培养,积极推进机制创新,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对具备条件、拥有市场的企业,集中力量,扶强做大;对市场狭窄、效益低下的产品,忍痛割爱,退出竞争。引导各企业从实际出发,在开拓、培育市场上下功夫。三是立足经济发展,扶持民营经济,快上一批竞争性项目。用项目牵引工业整体发展。同时,要积极培育一批新兴工业,依靠建立工业园区、孵化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无污染、链条长的新兴工业,以此调整现有工业结构。四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兴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成一批小巨人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用工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五是放开工业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办工业。我县民间资本活跃,民间办工业的积极性很高,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所以要下决心畅开官办工业的框框,大力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大办工业。六是增强服务意识,精心营造大环境。教育引导全县各行各业自觉服从、服务“工业强县”战略,尽心竭力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融资、开放、人才环境,使工业发展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县域经济重要支撑。项目是联结生产要素的纽带,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的有效载体。实现县域经济率先突破,重点在工业,核心在项目,尤其要有一批投资项目拉动。有了项目,发展就有了载体,有了项目,突破就有了支撑,有了项目,工作就有了抓手。必须要进一步把项目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类项目,做深入细致的可研论证,特别是要组织更多的力量抓好对经济发展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并分级协调解决一些项目前期费用,适当解决项目的前期投入问题;围绕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分类,突出重点,建立和充实项目库。既要有近期项目,又要有中长期项目,保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二要高瞻远瞩,做好重点项目的策划、谋划和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机构,真正建设一支项目研究、规划、设计、评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加大项目的包装策划、宣传推介和争取工作,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选择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向金融部门推荐,通过多种渠道有选择、有目的的向投资者推介,寻求结合点,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支撑产业,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增长。三是建立健全抓项目机制和项目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完善项目工作考核激励办法,对在项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真正把项目责任落到实处。

3、实施劳务输出战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而劳务输出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富民的捷径,也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是适应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市场和解决农民就业的最佳选择。因此,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坚持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我县农民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连片集中、规模发展,从而将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舆论造势、改革推动、政策引导,全面掀起农民“进城热”、“打工热”,引导农民输出劳务,增加收入,带回技术,加速发展,真正使劳务输出成为我县的一种优势产业。

4、推进开放带动战略,全方位解决资金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只有靠外地资本的大量流入才能支撑总量的扩张,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取决于区位、资源、政策、机制和人才五大要素,一个地方的区位不可选择,资源难以改变,政策的自我性有限,人才受各种条件限制,只有在开放上永无止境。开放带动是加快发展的先导和前提,必须跳出县域经济就是县内经济的思维定势,开拓视野,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资源、大发展的意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克服县域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瓶颈性制约,形成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协调发展的格局;必须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思想观念,创新完善生产要素流动与组合的活力机制,加强多渠道、多领域、高起点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开发新格局。让一切推动县域发展的人才流、资金流、项目流、技术流、信息流充分聚集与迸发,不断融入全省、全国的产业大循环,在互动中做大做强,走出一条以大开放实现大发展的路子。一要依托我县良好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周边地区大中城市的辐射,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二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紧紧抓住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中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水、电、路、讯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围绕诚信、服务两个重点,大力开展投资软环境整治和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塑造对外开放新形象。三要培育招商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构筑招商的平台、项目落户的载体,吸引更多的客商在我县投资办厂,洽谈贸易。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命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其实质就是在发展现在的同时,不能破坏未来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生存的要素为代价求得眼前发展。县域经济处在国民经济的最基层,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资源的配置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生态,保持后续生产力,具体工作中,要积极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实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禁伐禁牧等林业生态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小流域治理和防洪保安工程建设,逐步减少水土流失。积极实施生态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和农村能源示范工程,切实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问题,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在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中,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不以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为代价,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社会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使生态建设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篇: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又可细分为若干个阶段。从本世纪初到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就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起始阶段。这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正确应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

个重要问题。

一、重大战略机遇期

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按国际公认的标准,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进入了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提出,对我国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人均GDP处于1200美元到4500美元、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50、城市化率为30的,为工业化中级阶段。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降到15.23,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加到51.15和33.62,已处于工业化中期。

第二,我国已确立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重要发展趋势,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二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启动工业化进程,二者的结合,使制造业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由此成为了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特别是进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居世界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首,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带动工业化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中国的彩电、洗衣机、冰箱、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产量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在家电、手机等产品出现新一轮扩张的同时,轿车工业方兴未艾,各类资源正在向轿车工业大规模集中,这是市场竞争推动发展、市场机制促进发展带来的。

第三,资金、技术呈现梯次转移的态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技术主要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带来了沿海发展的机遇,现在,沿海对国外资金、技术的承接受到了地域空间诸多限制,要求自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必然促使沿海地区到西部来寻找发展空间。国外资金、技术看好中国西部,也在抓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一些产业包括高技术的信息产业,也到西部来寻找发展空间。珠三角经济区蓬勃发展,增强了它的辐射力,因而扩展成泛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也将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泛长三角”正在悄然形成。西部成了中国制造业可以延伸的广阔空间。

第四,地区经济合作势头强劲。近年来,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势头强劲,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亚洲东盟10国,由于中国的参与,形成了“10 1”机制。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达1.23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形成“10 3”机制,并将向东亚共同体过渡。这一机制,将对原有的世界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形成北美——欧盟——东亚三足鼎立之势。我国在这一态势中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加快我国的发展是极好的机遇。

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分析、认识、批准本地的发展机遇,在把握机遇中求得主动。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特色战略融入全国全局,以破解本地区发展的难题。要主动承接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要把发展传统产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把发展资金、技术密集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结合起来。

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期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期。这一过程就要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向纵深和各领域拓展。按照国际通行的量化标准,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市场化在15—30左右的弱市场经济状态,未来20年,我们要从弱市场经济,经过市场经济、相对成熟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

笫一,触及深层次矛盾,改革的难度更大。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更多体现在新体制因素的引入、成长与拓展上,计划经济的核心部分并未彻底触动。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是触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滞后部分的改革,如解决城乡分割、金融改革、产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进一步推进一般商品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化、企业市场化、地区的市场化和政府职能的规范化,难度较大。

第二,市场化改革向各领

域全方位推进。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发展混合经济的改革,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二是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三是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四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五是要建立协调经济发展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转换

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创新。改变与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对农业的补贴,要从主要在流通环节补贴给粮食企业转变为在生产环节直接补给农民;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以应对金融等服务业开放后带来的挑战;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确保企业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来抓,这一改革既是进一步改革的重点,也是需要下大决心攻关的难点。要打好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攻坚战,重点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三、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期

随着我国步入工业化中期,应该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身要求和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付出了消耗过多资源和增加污染的沉重代价。资料表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进一步缩小,要实现年均8的经济增长率,能源供需差达20以上,对资源的供需矛盾也会扩大,粗放式的增长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我国现已进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期。

第一,经济开始步入集约型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突出强调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要由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到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上来。

第二,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反哺农业时代。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中,农民和农村为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和城市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目前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2004年的一号文件和2005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强调“三农”问题,就是要以工业反哺农业,各项支农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我们要认清这种形势,无论是推进工业化进程还是城市化进程,都要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统一起来,协调起来;绝不能发展了工业、壮大了城市而使农民“边缘化”。

第三,经济开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目前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即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的工业发展线形模式,走上“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轨道,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的“三R”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这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是一种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共赢的经济,是把生产和诮费纳入可持续发展框架中的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实现经济结构转型,要积极探索生态经济的道路,大力发展生态流域、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城市建设。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要通过集约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按照土地的集约化、规划的集约化、资源的集约化、人力资源的集约化包括干部使用的集约化来推进县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社会矛盾凸显期

不少国家的实践证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的门槛后,可能出观两个结果:有的跃起腾飞,有的盘桓不前。对我国而言这个阶段是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时期,是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

第一,社会阶层的分化加速。中国经过了两个社会阶层分化时期,一是社会主义改造和“三线”建设时期;实行大的人的交流、变动,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个时期就是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大量分化、加速流动。社会阶层的变化大,也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理想境界的贫富两头小、中等收入多的“橄榄型”还没有形成,而“哑铃型”的阶层结构必然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第二,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人民内部矛盾较为复杂:一是矛盾的经济利益性突出;二是矛盾的群体性增大;三是矛盾的危险性增大;四是矛盾的化解难度增大。

第三,弱势群体比重增大。由于收入差距有加大的趋势,社会上出现了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群众即弱势群体。据有关调查统计,10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与10低收入人群收入之比,2003年为9.1:1,2004年增加为9.5:1。弱势群众首先是贫困农民,农民中有2900万人尚未脱贫。二是失地农民,有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又没有在城镇就业的本领,成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三是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群体有1500万人左右,他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同质性、群体性很强,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更强,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因素。

第四,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从性质看,绝大多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属于特殊的人民内部矛盾。其特殊性在于心态的不平衡、利益的不协调,他们往往通过一种激化的手段来获取利益。从起因来看,利益冲突是导火索。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多元化使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集中表现为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既有自身利益的获取,也有个别干部的非法利益卷入引发群众的不满。从表现形式看,群体性事件中多数群众的合理诉求与个别人的违法行为交织在一起。往往群体闹事背后都有操纵者和组织者,操纵者和组织者是违法的,而群众反映情况是合理的。从后果看,群体性事件社会危害严重。如果处理不得当,可能造成更大的对抗性和危害性事件。所以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畅通信息,不能推诿群众反映的问题、踢皮球,杜绝在一些人当中存在的“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

将社会矛盾化解到最小化,要按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管理格局,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要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从预测预警、快速反应、协调督办、主体责任、竞争激励五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并逐级逐层落实。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

第三篇: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05-10-17 10:38)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全省现有18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 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2004年底全省总人口9717万。河南 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中经济大 省。全省经济总量、利税总额、财政收入、存贷款余额、发电量 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中西部地区首位。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 8815亿元,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的比重达到

6.4%,人均生产 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50%, 工业增加值达到3862亿元,居全国第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2652亿元,居全国第8位。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强劲的 增长势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863亿元,同比增长143%,为 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夏粮产量26092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前8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5%,居全国第3位;城镇固定资产同比增长46.8%,居全国第2位;社会消费零售总 额增长14.6%,居全国第5位;外贸出口增长37.4%,居中西部 首位。总体上看,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区位优势非常突出。河南地处 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 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国产业布局由东向西的梯度 转移和西部大开发中,河南既是梯级发展的重要承接带,又是西部地区向中东部地区开放的跳板和桥头堡。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 通枢纽,已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互为补充的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o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河南地处全国铁路网中 心,京广、陇海、焦枝、京

九、宁西等14条干支线铁路在境内交汇,与地方铁路共同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截止 2004年底,国家铁路通车里程达3410公里,地方铁路正线里程 达1204公里。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郑州至北京、至武 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也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使用,届时郑州 至北京、西安、武汉等地的时间仅需3个小时左右。去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58公里,居全国第4位。到今年底将达到 2500公里以上,2007年将超过4000公里。目前,河南已开辟航 线76条,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9条,国内航线67条。郑州新郑 机场可起降波音747飞机,年发送旅客250万人。现在正在进行改造扩建,到“十一五”末可形成发送旅客500万人。河南的公 用电信网在全国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截止目前,省内已形成四 纵四横的信息高速框架,公用电信网光缆长度为19万公里,居全 国第4位。郑州铁路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已经开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准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二是资源禀赋条件较好。河南地处 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 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和畜禽饲养,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河南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4000万吨以 上,小麦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全国第一;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稳居全国前3位,烟叶、禽蛋、奶类等产量也位居全 国前列。全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54种,在已 探明储量的81种矿产资源中,铝、天然碱、水泥用粘土等8种居 全国首位。石油、煤炭、天然气、玻璃用凝灰岩、锐、鸽、组、铝土矿等71种居前10位。河南横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 大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

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2004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达到16%,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7028万人。河南城乡从业人员 总数达到5550万人,居全国首位,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50万人, 职工年平均工资1295美元。可以说,河南省具有近乎无限供给的、比全国平均成本低得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四是市场潜力巨大。河南人口接近1个亿,本身就是一个庞 大的市场。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8亿元,占全国 的55%左右。随着人民生活从基本实现小康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社 会迈进,巨大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目前,河 南已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000多个,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 的商品交易市场138个,大型零售市场已超过100个。郑州商品 交易所形成的“郑州价格”是中国粮油市场的重要指导价格,也 是世界粮油市场的重要参考价格。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流 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国家支持河南加快郑州现代物

流中心的建 设,到“十一五”末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面向中西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

五是发展环境良好。一是基础设施 日趋完备。2004年全省煤 炭产量达到1.44亿吨,居全国第3位。电力装机总容量2423万 千瓦,居全国第6位,今年还将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河南将继续抓好电源建设,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 的火电基地。二是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科技创新 能力逐步增强,已建立了一批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 点实验室。橡塑模具、优质小麦品种等应用型研究水平居国内领 先地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三是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大增强,政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国有 大中型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已达到44.8%左右,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

六是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河南是中 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 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 河南占居一半,包括:商都郑州、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 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处。河南 自然风光兼具北雄南秀,全省风景名胜区3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6个。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中岳篱山、焦作云台山、济 源王屋山、信阳鸡公山等均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河南按照建设文化旅游大省的目标,对郑、沐、洛沿黄“三点一 线”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推 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旅游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 达到72%,正在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是工业体系比较齐全。河南工业 已形成了以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副产品为依托,以能源、机械、冶金、建材、化工、食品、轻工、纺织和烟草等产业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工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在煤炭工业、电力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信息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铝工业等方面, 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肉制品、速冻食品、彩色玻壳、帘 子布、玻璃、拖拉机、公路客车、.电力保护装备、氧化铝、电解 铝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整体竞争力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河南省将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 农业现代化为基本途径,努力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食和 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全国重要的先进 制造业基地、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 大省,走出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 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道路,进一步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四篇:关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华侨外事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罗**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年工作要点安排,我们调研组于6月6日至10日,对我市辖有**乡的*********5个县(区)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调研中,听取了5个县(区)人民政府关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汇报,并与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会后,调研组深入到潞城、八桂、汪甸、作登、伶站、沙里、普合、那佐等8个**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广泛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并查看了解近几年来各级各部门扶持**乡发展经济社会的部分项目,以及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等。调研组还收到了未去调研的**乡提供的情况汇报材料8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乡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撤并前共有16个**乡(其中13个瑶族乡、2个苗族乡、1个瑶族苗族乡),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74%。辖154 个村民委,1666个村民小组,50135户,总人口223550人(其中汉族24137人,占总人口的10.8%;壮族131680人,占总人口的58.9%;瑶族55269人,占总人口的24.72%;苗族11651人,占总人口的5.21%;彝族124人,占总人口的0.06%;仡佬族135人,占总人口的0.06%;其他**2人,占总人口的0.001%)。**乡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7%。行政区划面积4560.4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58%。耕地面积330273.5亩(其中水田89839亩,旱地199746.5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8.56%。

(二)**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1984年建乡以来,我市**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克服困难,努力奋斗,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调查统计,2004年,全市**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8080.1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0670万元,粮食产量达78206吨,财政收入达865.6423万元,人均产粮达349.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13.06元。

1、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近几年来,我市**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使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充分利用国家对**乡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发展资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甘蔗、香蕉、八角、西瓜、芒果、大肉姜为主导产业的高效农业。200*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2.6万亩、香蕉0.25万亩、西瓜0.8万亩、水果1.55万亩,“三田”建设达1.53万亩。良种良法得到较快推广,全乡推广优质谷0.715万亩,推广良种玉米0.81万亩;全乡甘蔗基本实现良种化,良种推广率达到95%。

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市**乡通过开展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茅草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极大地改善了我市**乡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调查统计,2004年,在全市**乡154 个村民委中,有134个村957个村民小组29789户132581人通公路,28个村208个村民小组7175户35520人通油路,127个村1354个村民小组41921户188947人通生产生活用电,115个村593个村民小组13064户59300人通闭路电视,106个村608个村民小组10883户通固定电话,101个村873个村民小组通移动电话,52个村337个村民小组通联通电话。在1666个村民小组中,有555村民小组17568户75192人通自来水。全市**乡有家庭水柜1162座,地头水柜2949座,沼气池6870个,家庭厕所5397个,公共厕所90个,摩托车4579辆,吉普车14辆,轿车3辆,货车142辆,拖拉机318台,农用车560辆。在全市**乡50135户中,有14090户30027人住砖瓦结构房,11544户22966人住砖混结构房。

3、教科文卫事业长足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教育有了新发展,“两基”攻坚取得新成果,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人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全市**乡有初级中学16所,教职工531人,在校学生7209人(其中瑶族808人、苗族209人),初中毛入学率为97.16%,中学校舍面积66001.8平方米,校舍生均5.51平方米,图书生均9.96册;有中心小学16所,村完小107所,教学点201个,小学教职员工2147人,在校学生20088人(其中瑶族4633人、苗族122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28%,小学校舍面积127391平方米,校舍生均5.16平方米,图书生均6.87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除西林县的3个**乡外,其余的**乡已先后通过了“普九”验收,人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观念与建立**乡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完善,村级卫生组织得到加强。全市**乡有乡卫生院16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3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0人),病床126张,医疗卫生用房总面积11850.9平方米;有村卫生室438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49人,病床76张,医疗卫生用房总面积3628平方米。**乡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卫生计划免疫率达到98%以上,部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三是农村文化事业有所发展,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全市**乡有文化站16个,工作人员24人,文化站总面积3870平方米,藏书51850册;有图书室18个,管理人员19人,图书室总面积1357.8平方米,藏书76250册;有农村艺术团队16个。我市**乡坚持以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下乡”活动为载体,以农业服务中心及宣传文化站为依托,挖掘乡土科技创造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的科技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2004年,我市**乡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30%以上。

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部分乡工业化、城镇化初步迈开步伐。近几年来,我市**乡紧紧抓住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培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部分**乡的工业化、城镇化初步迈开步伐。比如西林县普合苗族乡,依托本乡林业、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和交通便利等条件,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培育**经济的新增长点,大力吸引外资到普合投资办企业。2004年,引进东送公司到驮娘江流域进行梯级电站开发4个,投资45000万元;引进普合博峰木材加工厂1个,投资100万元;引进大河农产品加工厂1个,投资700万元;200*年又引进广西澳西木业有限公司到普合建厂,投资5000万元。此外,还将驮娘江流域威后电站库区移民147户674人搬迁到乡政府所在地,以增加小城镇人口,扩大小城镇建设面积,不仅培植和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而且还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凌云县伶站乡几年来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县里正在把工业园区建在该乡,目前有坡贴、那力、浩坤三家电站和永和冶炼厂、天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凌云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弄凤沙石场等共7家企业。作登瑶族乡辖区内目前已建有登高集团的2个电站、1个登高泉饮用纯净水厂和石灰厂等一批企业。工业已经成为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足。据调查统计,2004年,在全市**乡1666个村民小组50135户223550人中,尚有490个村民小组12153户60288人不通公路,人口占26.97%;149个村民小组1901户12089人未通生产生活用电,人口占5.41%;46个村759个村民小组23525户未通固定电话,户数占46.92%;883个村民小组22869户109494人未通自来水,人口占48.98%;617个村民小组12651户56063人饮水困难,人口占25.08%;974个村民小组32466户145560人收看不到闭路电视,占总人口65.11%。已通公路的村、组,大多数公路路面窄、弯道多、等级低、晴通雨堵、行车难,一些山区群众只能依靠马匹为交通和运输工具。全市16个**乡,除国道S324线通过汪甸、潞城2个乡和省道通过作登、伶站、玉洪、福达、普合5个乡外,其他**乡道路大都为等外公路,标准低,路况差,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乡的村、组绝大部分在高寒山区,水利设施差,严重制约着这些村、组的经济发展。如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有3座小型水库、2口山塘、1处电灌站、1个固定坝及7条自流灌溉渠道维系全乡农业生产,这些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带病运行,塘库淤塞严重,库容萎缩,灌溉效益逐年降低。特别是位于沙里瑶族乡政府所在地上方5公里的板里水库灌溉数千亩良田,但现在属于险库,每到讯期,乡干部和水库下游的群众都提心吊胆。遇到旱灾之年,全乡有52个村民小组1503户人畜饮水困难。**乡乡直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据调查统计,2004年,全市**乡226个乡直单位中,尚有8个未通自来水,55个无办公用房,48个无干部职工住房。这些问题给**乡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乡的村部办公用房也十分简陋。如凌云县5个瑶族乡的45个村部办公业务用房,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木瓦结构房,因年久失修和风雨侵蚀,均已成为危房,亟待推倒重建。

2、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群众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我市**乡大多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且第一产业也还只是传统的、粗放的耕作方式,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一些**乡群众毁林开荒较严重,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眼前利益,资源的良性开发和经济效益、长远效益无从谈起。一些瑶族乡的部分瑶族同胞还保留着落后的传统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的模式仍在一些边远的村、组存在。加之群众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宁愿苦守苦熬,也不愿异地安置或外出务工。

3、乡级财政困难,债务包袱沉重。据调查统计,2004年,全市16个**乡年财政收入超过200万元的仅有作登乡1个,不足30万元的有普合、那佐、足别、弄瓦、朝里、力洪6个乡;全市16个**乡历年财政负债累计数达893.12万元。调研组调查的8个乡中,有八渡瑶族乡、那佐苗族乡、作登瑶族乡负债累计各达130万元以上。田林县6个瑶族乡的财政负债累计达361.25万元,而6 个瑶族乡2004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只有296.142万元,一年的财政收入总和仍还不了所欠的债务。

4、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全市**乡的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差。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群众缺医少药现象严重。一是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办学条件还需继续改善。(1)16个**乡有中学专任教师427人(其中代课教师4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2人,占0.46%;具有一级职称的有97人,占22.77%;具有二级职称的有198人,占46.37%;具有三级职称的有40人,占9.37%。16个**乡有小学专任教师1531人(其中代课教师39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69人,占17.57%;具有一级职称的有547人,占35.72%;具有二级职称的有195人,占12.74%;具有三级职称的有30人,占1.96%。(2)16个**乡的中学校危房面积达7442平方米,小学校危房面积达17366平方米,虽然有作登、汪甸、潞城、八桂、福达、弄瓦、利周、八渡、伶站、力洪、玉洪、沙里、朝里等13个瑶族乡经过了“普九”验收,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设施仍然很差,有的学校设备简陋,没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试验室,学校基础设施跟不上,给**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困难。(3)**乡教学点布局不太合理,导致偏远山村的适龄儿童入学难。如西林县那佐苗族乡有10个村83个村民小组,只有21所小学,其中: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3所,教学点17个。由于教学点布局不太合理,使没有村完小的6个村学生,读完四年级后,不得不走几十公里的路到乡中心小学或其他村完小读五、六年级。(4)初中学生中途辍学率高,且特少**男女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初中,200*年上学期辍学学生人数为59人,辍学率达10.35%。全市**乡初中200*年上学期有瑶族在校学生808人,其中女学生有276人,占31.16%;苗族在校学生209人,其中女学生有53人,占25.36%。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初中,200*年上学期有在校苗族学生64人,仅有5名女生,占7.81%。二是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据调查统计,16个**乡有16所乡卫生院,危房面积达3475平方米,仅有病床126张,每所卫生院平均不到8张病床。医务人员共238名,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22人,占9.24%,初级职称138人,占57.98%,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2人。医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医疗技术较差。普合、那佐、利周、力洪等5个**乡卫生院没有一个大专毕业生。乡卫生院缺少必要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绝大多数医院还是靠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老三件开展工作。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卫生院,虽然自治区民委帮助建起了两层医疗卫生业务用房,但无资金购买医疗设备,至今楼里仍是空荡荡的。三是基层文化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技术网站丧失服务功能。全市16个**乡中,尚有足别乡没有文化站,足别、那佐、八桂和玉洪4个乡没有图书室,汪甸等12个乡没有农村艺术团队,少数**群众缺乏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应有场所。乡农技站、畜牧站、农机站、文化站等服务部门绝大多数的服务功能发挥不好。

5、群众生活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据调查统计,2004年,在全市**乡50135户223550人中,尚有5196户19284人住茅草房,13251户35812人住木瓦结构房,21034户62962人住墙瓦结构房。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群众生活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如田林县6个瑶族乡现有717户住茅草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农业贫困人口14181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80%。各**乡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据调查统计,2004年全市16个**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少206.94元,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5.76个百分点。在16个**乡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有汪甸乡1个,占6.25%;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有朝里、伶站、沙里、玉洪、作登5个乡,占31.25%。

6、**干部队伍后备力量不足,青黄不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乡的建乡少数**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一部分人还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因此,许多建乡少数**的子女很难读完初中、高中。有少数学生虽然读完高中考上大学,但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一般农村家庭很难承受得起各种高额费用。他们辍学或无法上学,造成了建乡少数**人才资源枯竭,青黄不接,出现断层。比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从1990年10月至2003年4月的13年间,由于找不到合格的乡长人选,因此,原乡长吴兴才同志曾出现任两届乡长-一届人大主席-一届乡长-一届人大主席的循环反复现象。据调查统计,2004年,在我市16个**乡的740名乡干部中,瑶族科级干部有39人(其中大专以上32人),占5.27%;瑶族一般干部有48人(其中大专以上24人),占6.48%;苗族科级干部有5人(其中大专以上4人),占0.68%;苗族一般干部有20人(其中大专以上9人),占2.7%。

二、对加快我市**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我市**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除**乡自身不断努力外,需要全市上下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为此,调研组向市委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第四次全国**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第435号令的精神贯彻落实到**乡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加快**乡发展,是实现**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需要。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建议就我市**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召开一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科学制定全市**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加强对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的监管。二要落实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乡行政工作条例》各项规定,特别是要把财政、税收、开发利用资源,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优惠照顾切实落到实处,尽可能避免过去逢十乡庆才有机会获得**专项资金搞建设的现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办法解决**乡教育、卫生、乡政府机关建设的历年债务问题。三要把13个**乡纳入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二)要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思路

要进一步加快**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建议辖有**乡的县(区)委、政府要把**乡的发展作为全县(区)工作的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出发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发展县(区)域经济,依托全市“工业立市”的强劲发展势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乡的地方工业,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乡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状况的改变。**乡自身也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途径,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时、因地制宜,发展本土化和**化的特色经济,积极推进**乡经济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增强**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要以人为本,优先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缩小社会发展差距,进而加快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一要继续加大对**乡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卫生院、文化站的条件。要稳定教师、医疗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辖有**乡的县(区),尚未在县(区)城中、小学设置**班的,要尽快设置**班,专门招收少数**学生,使少数**学生集中就读,改善学生的就读条件;已设置**班的,要增加经费投入,增加**班的数量,提高寄宿制**学生的补助标准,要提高少数**学生初升高的入学率。二要切实加大**乡干部队伍建设。要制定**干部的长期培养规划,大力培养少数**干部,不断提高**乡少数**干部的素质。比如在招收公务员时,对**乡的建乡少数**实行指标单列,定向招考,择优录用,优化年龄结构,以保证少数**干部有稳定的来源。三要注重劳务人员的培训。要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力度,帮助**乡切实办好乡级农民夜校和农科教中心,分期分批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就业、职业技术培训,加速贫困少数**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乡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对水、路、电、教育、卫生、科技、通讯、村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速**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二要围绕部分**乡现有的优势产业,如旅游业、农林牧副产品和食品药材加工业、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制定规划、明确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三要抓好**乡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努力推进**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大**乡的扶贫攻坚力度

第一、大力开展对口帮扶。要在领导力量、扶贫队伍、资金安排、项目建设上向**乡倾斜。要安排有经济实力的市直、县直单位对乡镇撤并后保留的13个**乡进行对口扶贫,规定时间、目标、任务,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开发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使**乡的贫困农民切实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第二、以帮助**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要指导和帮助**乡群众利用山区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和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开辟长远致富门路。第三、大力组织移民扶贫。要对那些受自然条件限制难以脱贫,或者脱贫成本太高的少数**群众集中的村寨,实施移民扶贫。第四、帮助**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以抓好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通过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使民营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逐步走向富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第五、创新扶贫机制,巩固和发展**乡的生态建设,对处在生态核心区的林农实行“反哺”。如凌云县的伶站、朝里、沙里3个**乡均位于澄碧湖库区和风景旅游区上游的积雨区范围内,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下游几十万市民的饮用水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为补偿他们的损失,同时使澄碧湖库区上游的生态长期得到保护,建议建立生态林和水土保持补偿奖励机制。

第五篇: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县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地处县城北端,距县府50公里,离乡政府37公里。西与该乡山前村委会毗邻,南与该乡鲁支村委会接壤,北与元谋县羊街乡高山峻岭相交错,东与武定县猫街乡隔河而居,整个村委会淹没在三个县的大山环绕之中,海拔1900米,是一个彝族、苗族、汉族杂居的高寒山区行政村。目前,整个村委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寻求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问题一直是该村党支部及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头等大事。

一、峨山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XX年,全村有1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长住户273户,长住人口1128人。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水田28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村委会经济落后:XX年,人均粮食产量359公斤,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25位;农民人均纯收入718元,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63位。交通不便:全村委会仅有一条乡村公路延伸至辖区境内,是一个单线的“死角”,且山高坡陡路难行,畅通率低,晴通雨阻。受教育程度较底:据中村乡党委有关人士调查,解放初期至今,现有高中以上学历人员仅4人,许多通过“两基”教育“脱盲”的人口又“返盲”已成为落后地区难以解开的“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社会状况依然存在。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为发展地方经济劳苦奔波、呕心沥血,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收效不尽人意。整个村委会还是处于在外地人眼中“谈虎色变”的尴尬境地,要想加快推进该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比皆是。

二、该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历史的原因与区位的弊端,造成拥有田地不均衡

由于山高箐深和偏远落后,政策的贯彻落实难免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分田地的主要依据还是延续了旧社会的惯例,旧社会生活富裕的农户家庭,占据了大量田地,承包土地时优先占有了好田好地,而且人均拥有田地严重不均。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集居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在逐步享受到了少生快富的甜头后,近年来结婚的许多年轻夫妇甚至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遏制。全村委会长住人口从1996年的1169人下降到XX年的1128人,减少41人,无形中加剧了田地的不均衡。同时,多年来,该村几乎从未调整过田地,所以,人均占有土地差距越拉越大,形成田地过剩者视其为“鸡肋”,不足者也只好随遇而安,致使整个村委会精耕细作程度低,粮食总产量难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停滞不前。

(二)粮经比例不合理,经济效益低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科学技术传播少,群众科技意识落后,全村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对农业科技知识了解、掌握知之甚少,受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粗放的耕作方式,劳作科技含量低,难以提高生产力。信息闭塞,缺乏商品意识。农村群众一直以来饱受饥寒问题的困扰,“温饱即安”。种植经济作物只视为一种附属品,生产不看市场,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无计划、盲目生产,不能实现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豆类、薯类难以形成一种经济支撑点。再则,气候寒冷,地势陡峭,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就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三)人地两居,交通不便,既误时又误工

凡是位居高寒山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都很难彻底解决人地两居的现状。该村也不例外,由于山高坡陡,气候冷凉,能住人的地方田地少,大部份田地都分散在山头箐底,交通不便,人们来回奔波于田地与住所之间,既误时又误工,身心劳累,劳动效率不高。

(四)男女比例失调,人口递减增速,导致不和谐因素的滋生

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男女比例失调。通过对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男女性别比为100:115(女性比为100,下同),与全县的100:104.3和全州的100:105.2相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若是针对已进入婚龄而还过着单身的男轻年进行统计,其“光棍”的增长速度会使人深感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人逐步被女青年所遗忘,导致男女比例失调问题恶化。人口递减过快。根据对全村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13人;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26人。人口减少速度之快,其引发的男轻年婚姻问题,赡养老人的问题,社会和谐问题,将成为该地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一大障碍。

(五)经济结构单一,现金收入无源,是难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烤烟“双控”,无烤烟种植指标,缺乏经济支柱产业;封山育林,靠山吃山已成历史;粮食产量低,以粮换币不成现实;养殖业,重存栏轻出栏的现状难以改善(XX年期末大牲畜存栏950头,当年出栏仅153头)。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喂养,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因此,现金收入无源,致使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明显好转。

(六)稀有鱼类不断减少

随着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该村两条河流里鱼类总体资源量明显下降,其特有的石头鱼等已呈濒危。

(七)红白喜事攀比之风盛行,也是造成当地群众致贫或返贫的一个因素

红白喜事程序繁杂,开支过大。就说取妻所要经过的程序:找谋人、说亲、过礼银钱、订亲、过礼、回门、接连三年中一年两拜年。取妻三日,要准备早点、午饭、晚饭、宵夜,本家户族全到场祝贺,近亲要拉羊放炮送重礼。遇到办丧事,事越急程序越复杂,从事发之日起至所选发送之日止,主人家每天备饭四次,本家户族全到场奔丧,近亲要拉羊吹号外,还要送亡灵饭三天,满月、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大年三十日聚集坟山各献饭一天。这样繁杂的红白喜事程序,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一户一年中只要参与到其中一件事,一年到头粮钱所剩不多。

三、对该村社会经济发展出路的探索

(一)积极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和适时调整土地,有效解决地多田少产量低,粮食收入差距大的问题

由于人口下降,人均占有田地从1996年的1.24亩增长到XX年的1.7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之大,在全县范围内也唯数不多(XX年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为0.82亩,全国为1.39亩),这还不计算自留地和开荒地,如此庞大的耕地面积,应该算是一种过剩。随着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行,人们意识的转变,想退出多余山地的大有人在。加之,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实施,部份人视退底产山地为一种甩包袱,既不需劳心费神,又可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因此,应进行适当调整土地,平衡田地人均占有量,促进粮食单产的同时,也应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政策项目(国家计划安排XX亿元启动第二期退耕还林工程),这样既可使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推动劳务输出,又可扩大林地面积,保持生态环境。

(二)要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应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足额供给的前提下转变观念,调整粮经比例

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首要任务是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要把传播农业技术作为地方致富路子,以确保粮食足额供给。就具体而言,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280亩水田只能用于稻谷种植,这是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所需大米的根本来源,其余1045亩山地可适当增加种植部份豆类、薯类。其理由是:目前,山地主要种植包谷,所收粮食少部份用作口粮外,主要是喂养生猪及家禽。而喂养过程中,防病治病能力弱,缺乏科学喂养,出栏率极低。XX年,全村生猪期末存栏1029头,当年出栏却才有646头,户均2.4头,扣除自家食用外,户均出售还不到1头;家禽期末存栏4133只,当年出栏也只有3142只。如此之长的喂养时间,所消耗费用与收入仅能达到持平而已。所以要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除开办科学养猪、养家禽培训班,提高科学喂养技能外,还要广泛宣传市场信息,及时提供市场需求,激励群众种植经济作物热情,并开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和科技人员下基层作指导,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

(三)不断扩修道路,改善运输条件,努力解决人地两居的矛盾和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如要富先修路”这是真理。可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大家都各忙各的,由于无集体经济,小组上难组织开展公益事业,村委会囊中羞涩,爱莫能助。所以,村委会应该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村小组也要制定乡规民约,每年定期组织劳动力有计划地扩修乡村道路,尽量做到能用马拉的地方不用人背,能用车运输的地方尽可能用车拉。从而改善时空的限制,提高田地耕作效率。同时,各级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及时改善唯一的一条公路,确保长年畅通,逐步解决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四)男女比例失调,有利于也是有必要引导劳务输出,使有文化、有技能的人到外地立家创业

地处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子女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具有初中文化的年轻人还是不少,这些人经过长期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品行端正,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劳,有些还继承了父辈的一技之长,如果通过耐心引导,使他们走出大山,进入劳务输出行列,能在外立家创业者不乏其人。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婚姻问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也能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

(五)无经济来源,可从种植核桃树、中草药、发展刺绣等方面多下功夫

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山林面积广,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于发展核桃种植。七八十年代,成片成林的核桃树是当地居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1992年,听说某地采购大量核桃木板,该村核桃树一夜之间全遭恶运。近年来,由于核桃市场价格连年攀升,以成为该地经济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XX年,该村优质的泡核桃价居19元以上,且除昆明外,当地难能采购,可已挂果泡核桃树却少之又少。通过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群众对种植核桃树的热情异常高涨,但疏于管理,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作。其次是可适当栽培中草药。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历来以森林覆盖面积广而著称,其天然生长的中草药历来是当地居民治病养伤的有力保障。许多市场上走俏的当地草药可进行人工培植,只要有人用心去做,打开销路后定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再则,是发展地方少数民族刺绣。各个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最直观的特征在于服饰,也是一个民族个性的彰显。所以服饰的传承和发扬,就是对该民族文化的追溯与开发。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黑彝族服装系列的均多,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这种红彝族装饰必不多见,因此,发展该民族刺绣具有很大潜力。

(六)如能举全乡之力,建成一个干果示范基地,全村委会经济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纵观全县,中村乡盛产板梨和核桃。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又以出产核桃为名。据统计数据表明,XX年,全县年末实有核桃面积18478亩,中村乡为11500亩,占全县62.24%,该村委会占全乡66.04%(7594亩);全县核桃树298014棵,中村乡为184443棵,占全县61.9%,该村委会占全乡60%(109650棵);全县产核桃122758公斤,中村乡为46860公斤,占全县38.17%,该村委会占全乡27.95%(13100公斤)。通过对以上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实有核桃种植面积位居全县、全乡第一,种植棵数第一,是种植和发展核桃树首选之地,但产量却所占比例很小。这一方面说明群众种植核桃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也说明种植起步晚,实际进入挂果期的核桃树还很少。因此,大量种植核桃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如果乡政府每年能够安排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借助科技和资金,以扶持产业的认识高度去认真对待,有了上下联动的基础,该村委会以种植核桃树而快速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的成功经验一定会成为脱贫致富的新模式。

(七)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鱼苗繁殖,打造地方品牌

由于自然条件好,环境优越,无污染,在分析致危原因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是保护水域自然环境。物种保护的最佳途径是保持原有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鱼类资源而言,其核心是保护水域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二是合理捕捞。坚持合理捕捞是保持资源不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三是坚持合理引种。四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八)引用“沼气池”,强化封山育林工作,确保野生菌正常生长

山区群众蒸煮熟食所使用的都是“老虎灶”,燃料均为林木,每年每户要消耗上千公斤成才林,长期如此,破坏森林程度不言而喻。亡羊补牢式的植树造林与每户补助资金建“沼气池”何为最佳?几年前,烧“林碳”之风盛行。据了解,一个成年劳动力,烧“林碳”一天可获50元以上收入。不论刮风下雨,农忙或闲时,满山遍野风烟四起曾为一“壮观”。通过强化封山育林,这一现象已得到控制,但看着满山秃岭,使人黯然神伤。生态惨遭破坏,野生菌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生活于山林间的群众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依托。

(九)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挖掘,民族风俗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个性化的民族风俗仅有助于旅游景区的开发。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红白喜事攀比之风“蒸蒸日上”,远远超出了群众的收入,这种逢节必有“事”的传统习性至少现在还不适宜。还是要从抓物质文明着手,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后再来追求民族风俗的传承。

(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吃苦耐劳是山区人的本色,农民群众的诚实守信位居全世界首位,是人所共知。可致富需要的却是技能。因此,对当地适龄学子进行文化教育和对成年人的技能培训,山区地方的经济发展才有推动力。

下载关于当前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前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5篇)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东平辖14个乡镇,708个村居,78万人,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境内山区、平原、湖洼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西部的东平湖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常年水面209......

    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 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形势与政策作业: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做好职前准备?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 就业压力来自于金融危......

    革利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要汇报材料

    革利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一、革利乡基本情况 革利乡位于镇宁自治县中部,东与紫云自治县的猫云镇接壤,南接镇宁县本寨乡,西靠镇宁县江龙镇,北与安顺市西秀区的岩腊、......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CNNIC的历次报告则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起步到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

    2010年兴文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考

    2010年兴文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考 兴文县委副书记、县长 张平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承接“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兴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拓展空间上......

    天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思考

    天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思考一、“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