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隐性辍学论文
个别农村学校在册生2/3时间不在校 “隐形辍学”令人担忧
■记者 常旭/报道
吉林 本报讯 省政协调研组在调研中看到,有的县31所学校食堂中有15所不达标,有一个城市仅体、美、音、英专业教师就缺少3162名,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省政协调研组在《关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具体建议。
建城镇教师
到农村任教服务机制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加强。优秀师资仍很短缺,调研组发现有一个农村中学26岁以下的教师仅占1.3%,有一个农村中学七年来未进一人。
教师结构不合理,改科任教现象普遍。特别是音、体、美、微机和外语学科教师缺口较大,有一个市仅体、美、音、英专业教师就缺少3162名,导致中小学教师改科任教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一个市农村初中改科任教教师达988人,占全市初中教师总数的24.5%。
调研组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住房公积金、医保等方面给予倾斜。
建立教师工资全省统筹,尽快实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
同时,建议政府出资购买定向到农村支教教师的服务。从免费师范生中选拔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在规定的行政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教师流动教学。
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和长效支农任教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
学生2/3时间不在校
隐形辍学不容忽视
中学生流失有上升趋势,我省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都达到国家要求的小于3%的标准,但有些地方的实际辍学已经超出了控辍标准,有的地方个别学校的辍学率达到16%。“隐形辍学”现象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虽然在学校编册内,但已经较长时间离开课堂从事与学习无关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的学生每年上学时间达不到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女生辍学更明显。
调研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学生及家长的思想教育,使其逐步从根本上改变“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同时应运用经济、政治、行政的综合治理手段,严控中学生流失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名词:隐性辍学
“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沉重的现实,一种逼近的危机。它关乎一群活生生的、迷惘而又无奈的孩子,更是对家长、学校、社会良心和责任的拷问。愿更多的人来关注隐性辍学。”日前,记者收到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董事长兰靖的一封邮件,呼吁更多的人关心中小学生的“隐性辍学”。(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兰靖提到的“隐性辍学”是指“交学费、有学籍、正常参加考试,但心却整日游离于课堂和教室之外,直至毕业也没有完成规定课程的学生们”。在我国,辍学的界定一般是指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由于教育统计以此为据,因此“控辍保学”被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实际上,在校园里,那种“人在校内,心在校外”的表现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辍学。” 令人震惊的是,处在“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量的调查数据证明,这一群体在中学生中占相当比例。而且,这个群体更不容易引我们的注意,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督学张念蒙也发现了中小学生“隐性辍学”的问题。他指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上都是“秧田型”的同一格局,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全部面向教师。座位的前后排成了班级中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甚至包含着非常明显的歧视倾向。教师总是安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坐在靠近讲台的座位,更多的差生是被安排在后排、两边及角落。在课堂中,教师一般对后排的学生管理较少,差生成为坐在教室最后面一个孤寂的群体。
于我看来,张念蒙先生这种分析还是比较片面的,座位的先后除了受身高、视力因素影响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搭配问题等。而且,概括失之偏颇的是,在后排、两边及角落里那个群体更多时候并不是孤寂的,而是热闹的。我参加过不少中学的课堂活动,也看过或听过很多中学里中学生的行为,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你绝对不相信现在中学生的所作所为。染发、抽烟、戴耳环、玩游戏、听歌、早恋、开摩托车等等,更严重的还有勒索。对于学校来说,整天想的不是让这些学生如何读书,而是如何让这些学生不搞破坏学校公共设施的问题,遑论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如何不被边缘化了。对于这些学生,大多数老师只要求他们在上课时能够不影响有心向学的学生学习就行了,甚至还有一些老师只管上课,对于这些“隐性辍学”的学生在课堂上行为置之不理。这些学生实际上已经是属于“隐性辍学”了。
老师们的不敢言说,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相对于这群“隐性辍学”的中学生而言,作为老师,并不是一个强者,更多时候是扮演着“弱者”的身份。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学校自身的乏力,家长的怂恿或无奈,更使老师面对这群“隐性辍学”的学生时如临大敌,如履薄冰。
“隐性辍学”的“轻性”相对于“显性辍学”的“刚性”而言,其解决之途更难上千百倍,因为“显性辍学”是能够用钱解决的,而“隐性辍学”是钱解决不了。而目前,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部门偏偏对于这个群体还处于忽视状态。
因而,愚以为,要解决“隐性辍学”,就先从不忽视开始吧!
平安教改系列之七——开放教学制
所谓开放教学制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场地的开放、教学人员的开放、教学制度的开放四大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科任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书本,而是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二、教学场地的开放是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本校甚至是异校的科任教师工作室去学习某一门学科,只要能完成一定的学分,学生甚至可以像去商场买东西一样随意选购;这样还可以促使科任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建立一些如“专家门诊”一样的“名师工作室”;
三、教学人员的开放是指除由现任教师担任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外,当学生申请的选修科目中在现任教师中找不到合适人选时,也可以聘用相关方面专业人才临时充任科任教师;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在学有富余的情况下甚至也可以申请临时充当低年级的学生的某一学科某一课时的科任教师(当然这需要对申请的学生进行相关考核通过后才能确保胜任,一般情况下,完成一个学段的学业后才可申请充当上一学段的学生的临时科任教师,比如大学优秀毕业生可给高中生授课、高中优秀毕业生可给初中生授课、初中优秀毕业生可给高小生授课、高小优秀毕业生可给初小生授课。另注:高小生指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初小生指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另外,由于主任教师随堂听课,所以科任教师的课堂是完全开放的;
四、教学制度的开放是指学校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传统教学制度还是改革制度,因为各地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高初小学的差异、学校类别的差异等,教育改革可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试验,不断总结经验,然后才能交给社会各级各类学校选择,并尊重各学校的意愿,随便各学校选择是否更改传统教学制度。如果改革后的制度还不如传统制度,就应该将它淘汰在试验阶段,这样能促使另一种优秀的教改制度的产生。
文章出自:http://hyxpan.blog.edu.cn/2009/198308.html
取消高考和校长辞职的联想
作者:柏文学
同事的儿子在加拿大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已经被多伦多大学录取,将读工程专业。祝贺之后我问他怎样被录取的,意思也就是说高考情况怎么样,他说加拿大没有高考,学生自己选择某一所大学提出申请,同时把自己高中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单以及其他 有关材料邮寄过去,听候选择。而他去的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
我说这一来,好大学的好专业谁不想申请呢,他说这就要看自己的高中学业成绩了,比方说他选中的这个专业,根据以往录取的情况,需要高中各门功课平均达到85分;而多伦多大学最好的专业要平均达到95分。我说高中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老师们主动或被动把自己所教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给得高一点还不方便吗?
同事的儿子说,如果老师们这样做,自己的学生都被好大学的好专业录取了,结果学习跟不上,就要被淘汰,而且被淘汰的学生是哪些中学来的都会被调查清楚,这些中学就会进入高校招生的黑名单,而且黑名单是共享的,那么这些中学的未来前景可想而知。国外的中小学学生比我们轻松,但是那里的大学不比我们的轻松。
国外大学的宽进严出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那里的大学生比我们的严进宽出环境中的大学生,学习更加紧张,更加刻苦,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同事的儿子说,他第一学期的课程表已经安排好,每周30节课,每节课一个小时,有些课是晚间讲授,学生基本上没多少时间来安排自修。每天6个小时的授课时间肯定是不轻松的。
国外全然没有我们这样兴师动众、森严壁垒的严格的高考制度,也就没有我们中学为了高考所推行的书山题海“轮番轰炸”,也就没有我们中学生所负重承载的艰苦卓绝的12年辛酸寒窗,这当然是我们心所推崇、神所向往的;但是为什么国外能够取消高考制度?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没有统一高考环境中高校招生的公平与公正?
这恐怕是我们思考得还十分不够的问题,甚至这个问题还没有进入我们的思考。我们的高考年年有舞弊,今年又舞弊,湖南耒阳发生了高考舞弊案(6月16日新京报),有人写文章说这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必然产物,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作者或者幼稚或者别有用心。试想如果在加拿大或者那些取消高考制度的国家,舞弊行为者将承受怎样的代价?
我们该还记得6月6日《扬子晚报》报道,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大型制药企业米兰集团营运总监希瑟·布雷施,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攻读期间的学分不符合授予硕士学位的标准,而西弗吉尼亚大学却授予布雷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个希瑟·布雷施正是西弗吉尼亚州州长乔·曼钦的女儿,且是该校校长迈克·加里森的密友和前商业伙伴,米兰集团的老板米兰·普斯卡尔既是在背后支持州长曼钦的“财神爷”之一,也是西弗吉尼亚大学最重要的捐助者之一。
在这么错综紧密的关系中,在我们看来也不过是授予了一个不符合标准的硕士学位,还不是博士学位,也不是客座教授或者名誉教授,更不是课业代听、论文代写情况下的凭空白送,就被作为学校的重大丑闻进行社会曝光,学校教务长和商学院教务负责人已经为此辞去行政职务,舆论还是不依不挠,因为这是信用问题,是社会和谐、公平、公正、正义等一切都基础。无奈,堂堂校长只好宣布辞职。如果校长坚持不辞职,结果又会怎么样?会不会进入司法程序?该大学的前景会如何?
不少仁人义士多年来呼吁取消我们的高考制度,还有不少教育管理人士尝试学生素质教育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决策者尝试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考加分政策,更有许多高校已经或正在要求扩大自主招生的权利;这些好心人严重忽略了取消高考制度、哪怕是削弱高考制度、甚至是偏离硬性钢质的统一高考所需要的刚性社会信用环境。我们的社会信用实际上是什么状况,到底能够支撑多大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公道?
如果现在把同事儿子所在加拿大的高校招生办法拿来,取消高考制度,让学生自己根据高中学业成绩申请大学,可以设想,有多少老师或者学校,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地、不受外界干扰地、遵循内心道德律地(如果有的话)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成绩给予恰如其分的分数?如果有老师一旦不守信用从中作弊送来人情分关系分会否被开除出教师行业?而且校长为此引咎辞职?如果高校招生一旦发生徇私舞弊行为当事人会否立即被开除出教育行业,并且校长为此引咎辞职?
如果失职渎职背弃信用者能够赖着不辞职或者大家辞不堪辞的话,那么就请暂且乖乖地把我们还算公正公平的高考制度维持好;虽然既崇尚别人没有高考的高校招生制度,又不得不坚持自己统一高考的高校招生制度,这看起来似乎是“人格分裂”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没有足够坚硬的个人信用和社会信用,我们的社会生活本身何尝不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状态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任教几年来,每次考试之后,都要认真的对试卷进行分析,对比总结,查缺补漏,从中我发现我校学生在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基本公式,概念,定理等.2.数学基本能力差,如:运算速度慢.准确率低.3.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灵活性,有不少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而不会举一反三.4,抽象思维能力差,一些抽象问题,显得无所适从,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之感.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动促活,以活带动”的方针来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
.首先,思想动
每次考试之后,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考的分数,而不是想“我都做对了没有.错在哪里”,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中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来没有知识将无法生存等.让他们树立一种“危机意识”,知道不认真学习将会被社会淘汰.其次,手动
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计算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演算习题中常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关键就是做题少,动笔少.尤其是数学,若只要求学生上课竖起耳朵听,下课仅完成作业,犹如登蜀道之难.从教学上看,出错原因很多,不外乎两点:一是概念不清,例如:学生在学习互质数时,总误认为“互质数”就一定是两个质数、其实,判断是不是互质数的依据只有一个“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造成学生做判断题无依据.二是抽象能力差,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如果题中只要求算表面积都能算对,但与实际相联系时如“粉刷柱子,无盖水缸,粉刷教室等,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不知该算几个面.摸一摸,看一看,究竟应该算几个面.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一种准确迅速,简捷合理合理的解题技巧.第三,脑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下,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原来的'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从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培养”来灵活学生的思维.对于“活”,即思维活,除采用优秀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外.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培养”来灵活学生的思维.1.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对于数学,“题不在多,而贵精”,“一题多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来“追踪”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在学习中,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如同“猴子掰玉米,学到底,忘到底”只有在考试前夕“卷土重来”.如此怎能考出优秀的成绩.所以平时我不断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如: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对于基本知识点有关题型的总结,一个规律适用范围的总结.通过总结,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升华,以提高他们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
最近就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少老师反映,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一些地区,实际辍学率高达40%。这些地区并非特别贫困,学生流失多半因为厌学。“30%~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上面一检查,下面就得作假,把流失的学生再找回来,顶个名,谎报辍学率。”吉林省双辽市某偏远村庄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据他了解,农村偏远一点的学校,辍学率得有50%;离城近的,怎么也有20%~30%;平均下来有40%。吉林省东丰县一位当过6年班主任的老师,以本校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初一入学人数有110人左右,到了初二上学期,还能有100人,而初二结束时,就剩60人左右了;中考前,只剩30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县,为了降低统计报表中的辍学率,将升学有望的学生单独组成班级,其余的组成职业技术班,其实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但可以拿到毕业证。”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二学生流失最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见眉目。一方面,一些学生学习跟不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家长面对成绩,认为孩子升学没希望,不如回家种地,或者学点手艺,打工挣钱。“主要是厌学的太多。10个流失生中,也就1个是家长不让念的,其余9个,都是孩子学不进去,家长也没招儿。”双辽市某校一位张姓教师表示,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法》无能为力。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辍学学生中,有53%是因为厌学。“从学校方面讲,应试教育压力太大。素质教育在会上、材料上有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教学以主科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很多乐趣。”一位姓韩的农村老师说。双辽市某村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设施不那么齐全,光靠老师一张嘴,很难吸引学生。“像我校,语音室没有;图书室倒是有,但不对学生开放;试验室太小,老师只能把器材拿到教室进行操作,学生亲自演练的机会少;全校没有一台像样的微机,只有二三十台城里中学淘汰的28
6、386,老师连像样的课件都做不了。”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
最近就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少老师反映,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一些地区,实际辍学率高达40%。这些地区并非特别贫困,学生流失多半因为厌学。“30%~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上面一检查,下面就得作假,把流失的学生再找回来,顶个名,谎报辍学率。”吉林省双辽市某偏远村庄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据他了解,农村偏远一点的学校,辍学率得有50%;离城近的,怎么也有20%~30%;平均下来有40%。
吉林省东丰县一位当过6年班主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县,为了降低统计报表中的辍学率,将升学有望的学生单独组成班级,其余的组成职业技术班,其实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但可以拿到毕业证。”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二学生流失最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见眉目。一方面,一些学生学习跟不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家长面对成绩,认为孩子升学没希望,不如回家种地,或者学点手艺,打工挣钱。
“主要是厌学的太多。10个流失生中,也就1个是家长不让念的,其余9个,都是孩子学不进去,家长也没招儿。”双辽市某校一位张姓教师表示,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法》无能为力。
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辍学学生中,有53%是因为厌学。“从学校方面讲,应试教育压力太大。素质教育在会上、材料上有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教学以主科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很多乐趣。”一位姓韩的
双辽市某村的
第四篇: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
最近就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少老师反映,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一些地区,实际辍学率高达40%。这些地区并非特别贫困,学生流失多半因为厌学。“30%~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上面一检查,下面就得作假,把流失的学生再找回来,顶个名,谎报辍学率。”吉林省双辽市某偏远村庄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据他了解,农村偏远一点的学校,辍学率得有50%;离城近的,怎么也有20%~30%;平均下来有40%。
吉林省东丰县一位当过6年班主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县,为了降低统计报表中的辍学率,将升学有望的学生单独组成班级,其余的组成职业技术班,其实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但可以拿到毕业证。”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二学生流失最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见眉目。一方面,一些学生学习跟不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家长面对成绩,认为孩子升学没希望,不如回家种地,或者学点手艺,打工挣钱。
“主要是厌学的太多。10个流失生中,也就1个是家长不让念的,其余9个,都是孩子学不进去,家长也没招儿。”双辽市某校一位张姓教师表示,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法》无能为力。
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辍学学生中,有53%是因为厌学。“从学校方面讲,应试教育压力太大。素质教育在会上、材料上有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教学以主科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很多乐趣。”一位姓韩的
双辽市某村的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2007-12-12 19:10:2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
最近就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少老师反映,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一些地区,实际辍学率高达40。这些地区并非特别贫困,学生流失多半因为厌学。“30~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上面一检查,下面就得作假,把流失的学生再找回来,顶个名,谎报辍学率。”吉林省双辽市某偏远村庄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据他了解,农村偏远一点的学校,辍学率得有50;离城近的,怎么也有20~30;平均下来有40。
吉林省东丰县一位当过6年班主任的老师,以本校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初一入学人数有110人左右,到了初二上学期,还能有100人,而初二结束时,就剩60人左右了;中考前,只剩30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县,为了降低统计报表中的辍学率,将升学有望的学生单独组成班级,其余的组成职业技术班,其实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但可以拿到毕业证。”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二学生流失最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见眉目。一方面,一些学生学习跟不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家长面对成绩,认为孩子升学没希望,不如回家种地,或者学点手艺,打工挣钱。“主要是厌学的太多。10个流失生中,也就1个是家长不让念的,其余9个,都是孩子学不进去,家长也没招儿。”双
辽市某校一位张姓教师表示,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法》无能为力。
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辍学学生中,有53是因为厌学。“从学校方面讲,应试教育压力太大。素质教育在会上、材料上有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教学以主科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很多乐趣。”一位姓韩的农村老师说。
双辽市某村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设施不那么齐全,光靠老师一张嘴,很难吸引学生。“像我校,语音室没有;图书室倒是有,但不对学生开放;试验室太小,老师只能把器材拿到教室进行操作,学生亲自演练的机会少;全校没有一台像样的微机,只有二三十台城里中学淘汰的286、386,老师连像样的课件都做不了。”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