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国世界遗产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延楠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中国的世界遗产》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国世界遗产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班级:09电气2班
姓 名:梁延楠
学 号:0916301111 论中国世界遗产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中国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在新世纪的今天“,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遗产;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遗产旅游的必然选择
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发展迫切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向21 世纪,中国的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制约着遗产旅游的健康发展,它们的解决有待于体制变革、观念变革和行为方式的变革,有待于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提高遗产旅游的发展质量。
事例:黄山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山市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国际旅游城市,拥有以黄山为代表的优美的山水风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处世界遗产的省辖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品味极高。黄山作为中国壮丽山河的杰出代表,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市的前身是徽州,孕育了与藏文化、敦煌文化齐名的中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的徽文化。
据悉,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两大国际组织联合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在国内尚属首次。会议选择在黄山举办,是鉴于黄山市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地和一处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落实省委书记王金山2005年在马德里与世界旅游组织签署《世界旅游组织备忘录》的具体举措。
当前,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珍贵世界遗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所有世界遗产地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举办本次国际会议,旨在于大力提倡可持续性原则,解决与遗产地管理相关的具体问题,呼吁世界遗产地及其周围地区采取经济影响最大化、负面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一些旅游政策和方法,兼顾保留世界遗产的价值和保障当地公众的利益。会议还将就世界遗产地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信息,以预防和阻止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的和非可持续性的后果。
本次国际会议为期四天,主要有开闭幕式、专家演讲研讨、案例研究、签署《黄山宣言》、世界遗产地(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考察、“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黄山观测站”授牌仪式等几项内容。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的代表将就“世界遗产地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世界遗产地旅游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遗产地维护、避免拥堵,适度开发)”、“信息管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一一黄山案例研究”、“实地考察和调查”等四大议题进行演示。发言和讨论。来自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代表将就第一议题进行发言和探讨;斯里兰卡,越南、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代表将就第二议题进行发言和探讨;黄山市将做“信息管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黄山案例研究”的演示,中国专家做关于黄山案例研究应用的演示;实地考察和调查,主要是围绕世界遗产地案例研究,实地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实地考察的信息、结果进行分析,对黄山今后可操作性计划、广泛应用指标、数据采集技术和案例研究方法提出建议。国内外与会代表将从提高全社会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组织编制和修订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的控制规划,确保遗产地旅游开发“保护第一”原则,减少或避免遗产地受到过度旅游发展,鼓励社区和公众参与世界遗产地的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并联合签署《黄山宣言》,以推动全人类对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作更加广泛地关注。世界旅游组织还将在黄山建立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站并授牌。
大运河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跨越今京、津、冀、鲁、苏、浙、豫、皖等六省二市,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由于地理位置和开发早晚不同,大运河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
千百年来,在运河的开挖、修治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作用,在运河区域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行动指南》认为,运河遗存“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
运河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既包括河道、闸坝、堤防、驿站、码头、榷关、桥梁、城镇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文学、戏剧、民俗、信仰、礼仪、节庆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时期运河修防材料的时空演变、运河水系的变迁、运河区域人文景观的更替、运河水神崇拜以及河工竹枝词的传播等等,作为传统文化的见证,展现了独具特色的运河地域社会变迁。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致使京杭运河南北断流,1901年漕运完全废止。大运河废弃以来的百余年间,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沿河风貌和人文景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除一些重点文物得到较好的保护外,大多数遗产或因缺乏保护资金、或因认识管理不到位、或因规划不科学等,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河段水质较差,杂草丛生,两岸垃圾随处可见,交通和卫生条件亟待改善;一些附属河工建筑物或因年久失修或因破坏性改造而失去传统风貌;一些目前仍发挥作用的河道也因拓宽或改建,使原有景观遭到人为破坏;部分运河古镇由于不适当的开发,历史真实性及风貌完整性遭到破坏。
运河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体现了运河文化区域内所具有的特定历史信息,代表了一种具有独特创造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成就。但“作为一种线型文化遗产,大运河有着跨区域、跨管理单位、历史信息叠加程度高、流动性强、边界模糊的特点”,使得运河保护问题十分复杂。因此,如何完整地发掘整理运河文化遗产,科学地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大运河,是我们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摸清运河的文物家底和保存现状,搞好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第二,应将运河申遗与遗产保护协调起来,在申遗的大框架下有针对性地保护。第三,注意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延续性与完整性。第四,要建立健全大运河保护的长效机制,客观上要求打破行政界限,在国家层面下设立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的运河保护协调机构,尽快编制和实施保护规划。第五,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运河价值、特色的认识与宣传,特别要注意发挥民间团体组织在运河保护宣传中的作用。第六,非物质文化遗存保护应着眼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注意发掘和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产业、民风民俗等。最后,运河遗产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保护开发规划,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避免只注重开发而轻视保护的做法。
措施: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切实将“科技兴旅”战略贯彻到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上,加大旅游科技投入力度;广泛与国内外有关科技单位合作,争取近中期旅游科技化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解决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的涉及到现代中国的许多问题,前进中的挑战也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去应对,我们应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1、强化国家对遗产地工作的协调领导管理,国家要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协调领导机构,权威地指导各世界遗产地开展工作,并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和最终决策;同时理顺地方政府与遗产地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要给予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对内对外的统一管理权,特别是应赋予其必要的执法权。国家对遗产地工作的指导也要适应转变,从引导、鼓励转为规范和调控,逐步在以往及各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在对资源的一般性管理和特殊性保护中提炼和整理遗产资源保护管理的合理内核,充实完善形成专门的政策或法规。当前在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首要的是尽快立法,用法律和法规界定和调整人们的行为。同时政府部门应调动学术界的积极性并与之通力合作,尽快充实完善有关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规范、指南、制度和其它政策性文件,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决策体系。
2、强化对遗产资源的严格管理和科学利用,在遗产地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对遗产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等生态境域的保护,目前尤其应当建立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专家咨询指导网络,对各类世界遗产资源分类指导,通过对资源环境及周围生态因素监控,科学地评估遗产地的状况,在时机成熟时应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国家自然文化遗产体系规划,根据国家财力和保护资金的落实情况,量力而行,严格制订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入选标准和评选取程序。
3、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将资源保护的公益性与资源本身所具有经济利用价值有机结合。应坚决避免被动保护(出现问题应急保护)的局面出现,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遗产资源获取利益,壮大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探求实施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促进资源的科学利用,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并辐射带动相邻周边区域发展,共同构筑保护屏障。
4、创造条件,把遗产资源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除政策和管理措施外,当前急需加大筹措保护资金力度,以确保一些抢救性、恢复性的保护工程及适应旅游观光、科研等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到实处。建议国家在财政支付转移中比照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作法给予世界遗产地如国债等特别的政策倾斜,引导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的形成,为世界遗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5、加强世界遗产地间的沟通交流与遗产资源的宣传普及,增强公众与社会参与性。在遗产地统一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采取组建世界遗产地保护协会等多种合作形成,增强各遗产地相互间的联系;或进行相互管理经验交流,或互遣管理人员考察和学习,实现遗产地信息互享,共同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益。同时,系统地、循环渐进地开展世界遗产资源的普及宣传,让更多的公众在认知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加入参与者的行列。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的力量,尤其是通过学术界、舆论界与企业界,开展对遗产资源的基础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制止过度开发利用行为,锤炼并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保护人才队伍,以适应日益复杂和艰巨的保护和管理重任,拓宽各世界遗产地管理人员的视野,不断提升管理档次,实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飞跃。
结语: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保护和发展是个大课题,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影响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走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龚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 2,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 3,张昕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 4,郑易生.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
5,陈耀华,赵星烁.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6,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
第二篇: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 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列举了中国旅游业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从管理、政策、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 生态旅游
旅游业作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历史,但有这二十年间,中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向旅游大国悄然迈进。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环境恶化,不良思想泛滥,传统文化遗失,管理体制混乱,这些问题就像一扇紧闭的门,挡住了中国旅游业前进的步伐,而打开这扇门只有一把钥匙,那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组织所接受,并且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原则
刘培哲教授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趋势》一文中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不同定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一种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社会属性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发展;经济属性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科技属性定义为: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
综合上述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可概括为: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发展原则,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使发展持续下去;可持续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完整的秩序和良性循环;公正性原则,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必须注重公正性。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由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我们可以得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使得我国旅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削弱了其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但对企业本身造成伤害,而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些旅游企业急于早日获得经济效益,开发时急功近利,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时对资源过度利用,使资源超负荷工作。这些“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保护”的行为造成了许多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而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这些行为又缺乏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还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终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的情况,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触摸攀爬古迹,在古迹上乱刻乱画,随意丢弃垃圾,在保护区内狩猎、野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使许多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使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
1.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资源被破坏。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九寨沟水量减少,使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由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区开发挤占水面到1987年仅剩下70.29万亩;著名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
2.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
水资源锐减一方面使生活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点消失。如有“泉城”美名的济南,由于70年代以来,该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俱增,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量日益减少,导致许多名泉干涸,并且使围绕这些名泉而修建的旅游设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水资源锐减的同时,水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和净化未达标准便排入景区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资源。
3.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
大气污染往往是跨区域的。它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还威胁旅游业发展。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暧,至21世纪30年代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摄氏度,导致海平面上升25—140厘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许多沿海旅游城市和景区将面临威胁;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升高还会导致酸雨的出现,酸雨会毁坏植被,造成土地和水质污染,腐蚀文物建筑,旅游资源质量将受到严重破坏。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强化旅游管理,倡导绿色旅游
1、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机动车尾气就是一大污染源,对于此,应采用安装净化器装置的方式,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另一个大的污染源,这可以限令其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排放的气体达到国家标准,而对于那些既不达标又不改造者,则令其搬迁或关闭。对于水体污染,控制污染源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排污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并收取治理费用和相应罚款,而对于那些拟建的有污染“嫌疑”的项目,要严加限制。对于垃圾污染,首先应采取宣传教育与强制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杜绝污染源,还应该使用技术手段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净化,利用等工作。对于噪音污染,要致力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治理:时间上,在人们午休或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在空间上,那些噪音分贝大的如交通站、娱乐场所、工厂等要与行政办公区、文化区、居民区分开,并将噪音分贝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景观,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拟建或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应坚决予以取缔;在新建旅游区应首先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做到净化,美化环境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并严格控制在自然景区内建造人工景点,以保持风景区的自然性;还应通过限制售票量或设置路障等方式,把景区接待人数限制在容量之内,防止过多的游人进入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的压力,破坏景区生态平衡;另外,可在景区内规划出重点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那些暂时无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区域应明令禁止开放。
3、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起源于人们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1994年澳大利亚旅游部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宗旨是既获得适当的利润,又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对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因而,旅游主管部门在规划建设各种生态旅游景点时,要充分体现旅游者与环境的相融性,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发展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田园建成果、药、木、花、草等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生态系统;观赏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观赏动物资源;文化园林型景观应加强对各种体现文化特色的生物群落(如风景名胜地、寺庙等)的古树名木的利用与保护。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旅游立法执法工作,把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1、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旅游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价格制定,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竞争规则,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等问题,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间接控制
政府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资源环境税。资源环境税是根据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由国家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依照开发利用量收取的相当于部分或全部价值的货币补偿。(2)排污收费制度。政府对污染环境的企业按其污染程度收取环境治理费用,使排污企业自身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3)押金制度。政府通过预收消费者押金的方式,促使消费者把某些可能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退还到指定部门,然后领回押金,以此达到减少污染和废物利用的目的。(4)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5)环境标志。政府通过发放环境标志间接引导企业开发使用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工艺,生产环保产品。(6)处罚制度。政府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进行经济处罚。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需要全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应树立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甚至旅游企业经常性的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和经济的损害,并及时宣传报道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典型事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民的行为,并对破坏环境者进行法律制裁;还应将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宣传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作为旅游客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人类历史的结晶。当今,随着人们对精神,科学文化需求的提高,以观赏大自然美景,游览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开发与保护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的文化特征,野生动植物的文化特征,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都必须予以保护,对于它们由此形成的文化特色,要保护其延续和发展;对于那些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珍贵文物古迹应当重点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宾馆,饭店等设施的布局、造型等应和自然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相协调一致;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道路、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味,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来损伤各种景观的原有文化内涵与特色。
(五)促进科学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走“科技兴旅”之路
“科技兴国”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业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走“科技兴旅”之路,在开发和经营中将科技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使旅游业朝规范化、质量型发展。为此,我们应加快旅游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积极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清洁卫生技术,资源保护技术,能源节约技术;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利用声光电技术建设高科技旅游景点;加强旅游基础科学研究,在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旅游区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强化旅游大中专教育体系,尽快使旅游业各个重要岗位人员均接受系统教育与培训,发挥教育和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结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正确选择,但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制约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依赖于健全的机制,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赖于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虽任重道远,但前途无限光明,只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旅游业必将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徐军 《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旅游经济》 98.2.2、彭希喜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经济》 98.4
3、钟海生 《旅游业的两种发展观和政策导向》 《旅游调研》 98.12.4、石梦菊 《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旅游管理》 2001.6.5、司金銮 《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 《旅游管理》 2001.5.6、周玲强 《可持续发展——杭州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根本原则》 《旅游学刊》98.3.7、程文栋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战略》 《旅游调研》 98.11.8、周海林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01.3.9、吕永龙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自然资源学报》 98.1.10、敖荣军 韦燕生 《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资源环境政策思考》《旅游学刊》 1999.5.
第三篇:浅谈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浅谈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孙源 谢洪忠
【摘要】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乡村旅游业已成为正在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本文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探讨,旨在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途径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乡村旅游的开展,改变了农民传统的劳作收入方式,将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对于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调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乡村旅游也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要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合理开发和使用问题、农民的利益问题,本文从这几个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简单的探讨。
二、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的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建设、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2004年,在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中国专家形成统一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三、可持续发展
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世界旅游组织WTO 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旅游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要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使满足现代游客的寻求和满足旅游区居民的需求相统一。
2、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旅游的类型之一,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旅游活动行为模式优化,以避免对乡村旅游地生态和文化造成破坏,从而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它强调旅游发展与乡村环境的协调、旅游者与居民利益的协调、资源的当代与后代需要的协调,从而保证乡村旅游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1、吸引物 在我国,乡村旅游大多与当地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同一民俗地区,生活习俗与风格基本相似,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吸引物。
2、资金
乡村旅游地较难引进资金注入,投资者在注资时要考虑旅游资源的品质、投资规模与投资回报率等问题,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难度较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因此较难吸引投资者。
3、自然条件
乡村旅游当地的状况,包括旅游地与市中心之间距离、交通是否便利等都构成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离市区较远、交通又不便的旅游地自然不会吸引较多的旅游者前往。
4、环境
环境问题对乡村旅游开发地区的持续发展也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一是乡村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旅游垃圾污染等;二是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对旅游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三是超规模接待旅游者直接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景区生态环境。因此,保护环境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
1、社区参与
1.1社区参与的内涵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1.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当地社区往往是被忽视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处于旅游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地位被边缘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顾及全面、均衡发展。社区旅游发展就是要解决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经营者、社区与旅游者的不对等地位问题,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应的最大化。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社区参与也就是让广大农民参与到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来,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但是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重当地农民的意愿,保持当地的民风民俗,不能破坏农民的生活环境,这样,在发展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用,实现双赢。
2、循环经济
2.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3R”原则),它要求人类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2.2旅游循环经济
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履行循环经济实践,以生态效率为目标,把旅游资源纳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和生态技术来组合和设计旅游产品,减少旅游环境污染,从根本上缓解旅游业、环境的矛盾,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业也要注意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能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要高效循环合理利用资源,如今有很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的例子,如绿色种植、水资源循环利用、沼气利用等,既能够保护环境,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六、结语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可能性,对于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乡村旅游地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某些乡村旅游地极具特色,能够吸引很多游客,但是并没有长期发展下去,是由于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因此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急需重视资源和环境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并使社区居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来,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地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黄淑梅.桂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60-8261 [2] 唐克敏.乡村旅游业的三大门槛分享.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62-8263,8302 [3] 黄大勇.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生态经济,2007-10 [4] 赵航,王庆.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乡镇经济,2007-12:36-40 [5] 汪德华,胡赛珠,陈颖.利用传统节庆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乡镇经济,2007-10:41-43 [6] 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与意义.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38,53 [7] 兰宗宝,苏晓波,莫彬,卢庆南.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三农建设.广西农学报,2009.4 [8] 张轶璐.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途径.经济地理,2007.9 [9] 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生态经济,2007-09:127-130 [10]龚海怒.“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巢湖学院学报,2009,11(2):49-52
第四篇:世界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世界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截至2016年7月,我国共有50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11处,世界文化遗产31处,它们是人类历史遗传至今的瑰宝。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力量。但是伴随遗产旅游的开发,不少遗产资源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就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做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
1.对遗产地的开发不当
每一项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都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收益。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很多地方政府忘记申遗的初衷,对世界遗产地开发过分的城市化、商业化。通过盲目架设索道、缆车,盲目修建旅游宾馆、饭店,盲目修建旅游集镇等手段,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超容量运营相关旅游项目,不能按照科学规律合理规划景区的承载力,违背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极大的损害了世界遗产的原始形态。
2.旅游压力巨大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遗产地的保护能促进当地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而旅游的开发则可以促使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在一些遗产旅游项目上,两者之间的矛盾反而特别突出,很明显的一个就是我国巨大的旅游人口压力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遗产地旅游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迎接蜂拥而入的游客,多数的世界遗产都有超容量的旅游开发,例如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在1992年取得世界自然遗产资格,仅仅6年后就因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而受到黄牌警告,不得不花费数亿元来修缮维护;黄山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泰山的索道建设、周口店的遗址坍塌以及武当山古建筑肆意修整,都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批判。以上种种,给世界旅游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3.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世界遗产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多部门交叉管理,即多元化和多层次管理。根据遗产的性质不同,分别归林业、文物、旅游、宗教等部门管理。例如,文化遗产类的管理属于国家文物局,自然遗产属于建设部,由于遗产涉及面广,会出现一个地方分属多个部门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弊端非常明显。不同的部门从各自管理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会产生许多矛盾,管理混乱,体制落后。
4.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对遗产的保护,大多是把其看成文物或者风景名胜来对待,对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指导。
二、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
要加强对世界遗产的深入了解,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知道世界遗产对于整个人类的特殊意义,使得保护世界遗产成为每位国人的自觉行为。地方申报世界遗产,不是为了当地的旅游开发,更不是为了利用遗产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而是为了更好的宣传与保护遗产资源。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我们申遗的目的。当局者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积极构建符合道德、文化、法规、经济与社会等多视角的利益分享体制。国家保护为主,全员参与为辅,共同促进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调控旅游接待人数
部分热点景区可采取预约购票和游客限流措施。遗产旅游有其特殊性,旅游者的价格调控区间不大,门票调控只是调节旅游高峰期的一个手段,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来控制景点人数。例如参照美国黄石公园的预约制度,或利用某些景区季节性的特点,循环开放不同景区,对景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3.加快立法工作
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世界遗产的保护需求与遗产开发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得到验证。因此,应该加快立法工作,尽快制定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通过立法,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另一方面,积极加强立法宣传,对损害世界遗产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做到有法必依。
第五篇: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张家界以旅游建市、兴市。1988年设市至今,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199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2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境外游客15.15万人次,增长3.99倍,实现旅游收入9.46亿元,增长44.3%。12年来,累计接待游客已达2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已达27亿元。全市拥有旅行社50家,大小旅馆400多家,其中涉外星级宾馆31家,床位2.78 万张,旅游直接、间接从业人员已达8万余人,第一、二、三产业的排序已实现三、二、一,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GDP将近50%,已显示出旅游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体现出旅游带动战略的巨大效应,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已初见端倪。作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旅游城市,张家界的经济建设已经步入了“第二次创业”的快车道。要“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以旅游为龙头,促进其持续发展,是张家界的必然选择。张家界市旅游业持续发展障碍因子
1.1 发展旅游经济观念模糊
张家界建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张家界市全民办旅游的气氛还不浓,合力还不够,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统一,许多政策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旅游规划不严格,旅游投入不足,旅游体制不完善。所存在的最大是“三个不适应”,即世界级的风景与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不适应,世界级的风景区与相对落后的管理不适应,飞速发展的旅游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市民素质不相适应。
1.2 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
张家界市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政出多门,各自为阵”。旅行社审批不严,尚有“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是一个旅行社”的状况存在;旅行社旅游报价偏低,旅游商品
价格混乱,游客意见大,投诉多;导游队伍鱼龙混杂,正规导游人才匿乏,野马导游泛滥,“乱讲、乱导、乱争、乱要”现象十分普遍;酒店宾馆行政管理不到位,旅游部门只管星级宾馆,大量的非星级宾馆还没有纳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对其经营旅游服务业的质量问题,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行政管理;旅游车辆车况较差,宰客狠,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管理失控。这些都严重了旅游服务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严重损害了张家界市的旅游形象。
1.3 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文化品位不高
张家界因世界遗产武陵源而立市。长期以来,着力开发以武陵源为主体的山、水、洞、林自然旅源,形成了高品位的国际知名品牌,是湖南的旅游极品项目。但由于过度倚仗武陵源,对人文旅游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开发力度,致使旅游产品单一,文化特色不浓,文化品味不高,影响了张家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4 旅游环境容量有限
张家界市目前游客一般都云集于十分集中的、经过豪华包装的核心景区。对外宣传可逗留十天的线路,实际上只能把游客留住3-5天。游客专门来一次张家界,旅游消费都不大。旅游是一次性消费,虽可以通过有力的促销手段为核心景区增加旅游人数,但短期内再次来游览的可能性相当小。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到当前的水平,已到了
考虑扩大游客消费量的时候了。张家界核心景区范围有限,大量游客云集,既限制了游客的活动空间,又增加了景点的承载力,管理不善极易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据专家测定,张家界核心景区的日环境容量为10017人,依据核心景区各景点之间的距离及游道状况,测定张家界的游客日容量为5885人。眼下张家界主景区无论环境容量与游客容量均已突破了这道警界线。武陵源的过度开发已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公署的“黄牌”警告。
1.5 旅游环境破坏严重
在过去的旅游发展中,张家界市重开发轻保护,出现了一些掠夺性经营,在风景区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并且逐步挤占核心景区。武陵源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部分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大气中的SO2、总悬浮颗粒物都呈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大52%。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金鞭溪和索溪正遭受严重污染。旅游资源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保护问题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朱镕基总理对此有重要批示:“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公署提出,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经变成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精耕细作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范围内,武陵源景区的旅游设施已超越限度,对景区的美学价值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提请政府对景区内及其周围地区的旅游事业发展给予关注,使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这无疑是亮出了面临从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删除的黄牌警告。张家界市业持续策略
2.1 强化旅游规范开发,制订旅游产业总体规划
坚持大旅游、高起点、优布局、功能全、可持续的原则,制订出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把张家界规划建设成为独具湘西风格和旅游城市特色的湘鄂渝的枢纽和旅游中心,争取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50万左右,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突破1000万人次。总体规划中应包括:①基础设施规划—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同张家界旅游市场相适应、相对接的规划和风景区、市区道路通讯电力供水设施规划;②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张家界、袁家界、天门山、九天洞等景区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③老景区的适度完善开发和新景区的建设规划;④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包括市区群众生活区,武陵源行政生活区,以及进入张家界道路两侧附近村镇、居民点的住房设计规划。总体规划要体现权威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2.2 强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新机制
要促进张家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改革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新机制。对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实施彻底的三权分离是景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谓三权分离就是要使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属于三个不同法人主体,且三个不同的法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互独立。只有使这三权做到了真正分离,使景区经营单位逐步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才能促使旅游效益不断地提高。在改革中,要以市场要求为目标,以建立旅游业制度为目的,以带动旅游企业发展为重点,使景区旅游企业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主体,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
2.3 加快旅游法制化建设,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2.3.1加强对现有旅游法规的执法检查
加强对国家现有旅游法规的宣传,强化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执法检查,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旅游业务、无证导游、宰客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净化旅游市场,切实保障游客利益。
2.3.2 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服务行为
技术法规是旅游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旅游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旅游部门颁发的技术标准,按照标准的要求来规范服务行为。当前,在旅游企业中要加大ISO9000服务认证和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的宣传和实施力度,使企业获得国家认可的“免检”证书,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2.3.3 加强地方旅游立法工作
在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旅游法规的同时,要针对旅游全行业特别是旅游市场出现的,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制规章,从大旅游、建支柱的角度,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经营、旅游培训等各方面实行全面依法监督管理。大力倡导依法治旅,依法办旅,加快法制化进程,为张家界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强化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确保旅游业持续发展
要十分明确“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发展方针。要坚决拆除景区内违章建筑,铲除那些毫无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垃圾。对不符合遗产保护标准的建筑物,即使有合法手续,也要坚决拆迁。对景区内的常住居民要逐步妥善迁移到景区外围地带。对景区内的武陵源区政府和区直机关单位也要考虑迁移到市城区。严禁破坏景区内一草一木,禁止砍伐树木,对枯倒树也要保护好,不得动一枝一丫。抓紧实施治理污染的生态工程,景区内实行环保车辆运营,严禁车辆入内。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游客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和鼓励、指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增强旅游者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
2.5 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真正把文化特色融入旅游中去,旅游业的发展才能长盛不衰。张家界市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丰富,浓郁的民俗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却长期待宇闺中。张家界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必须正确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真正把文化特色融入旅游中去,旅游业才能持续发展。现代旅游业既要让人们饱览异域他乡的山川名胜,又要满足人们对异域他乡的文化、风土人情、服饰、饮食文化和表演的欣赏、探求。
强化人文资源开发,一要突出湘西民族文化,包括湘西民间、民族、戏剧、湘西民族建筑、湘西民俗、歌舞等,把湘西民歌山歌、阳戏、花灯戏、土地戏等极具湘西少数民族特色的表演加以开发利用;二要突出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等,修复天门山寺,恢复普光禅寺香火等一批宗教活动场所;三要突出景点文化,充分挖掘各景点的人文特点,提高景点的文化内涵,把有关各景点的典故、轶事、民间传说、诗词等,搜集整理,让游客明白蕴藏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蕴。要以市城区为重点,开发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独具特色的人文项目。
2.6 强化旅游西线开发,培养新的增长点
西线地区旅游景观多精品,是对核心景区与东部游线的重要补充。强化旅游西线开发,能够有效地分流客流,削压旅游峰值人数,减轻核心景区的环境压力,缓解资源保护与过度开发的矛盾;加速旅游西线开发,同时能够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扩大游客的消费量,盘活西线现有旅游资产。故此,实施西线开发,将对张家界市旅游业注入
新的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西线开发,要针对西部“瓶颈”效应的劣势,加强有形资产的合理配置,首先解决西进通道这一关键;针对西部区位的劣势,实现无形资产的共享,给西线创造更多发挥张家界这一品牌效应的机会,给巨大的无形资产以有形的载体,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淡化行政区划,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的原则,加强区域合作开发。
2.7 强化旅游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遵循旅游经济独特的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旅游投入,加快实现由大投入小产出向小投入大产业、不投入也产出的阶段转变,大力提高旅游产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张家界市缺少四、五星级功能配套的宾馆,缺少高尔夫球、网球和游泳池等配套场馆及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正在组织策划中的飞机场扩建、火车站升级改造、张常高速公路、张罗公路、张清公路二期、峪园公路等以及按“全面净化、重点绿化、主街道亮化、整体美化”标准规划的城市“东建西扩”、城市中心广场、旧城改造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将在短期内上马,这是加快本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这些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而张家界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建市晚,底子薄,但起点高、发展快,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自身的积累是不现实的。作为湖南旅游产业的龙头,要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结合,引进内资外资并举,做到“项目要成熟、政策要到位、环境要优化”,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
[1]徐飞雄.湖南旅游业[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2]杨洪.湖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A].见:陈复等主编.人口、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3]湖南省旅游局.旅游情况[Z],1999(15).[4]杨洪.张家界市旅游西线开发构想[J].桂林旅专学报,2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