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
【发布单位】82902
【发布文号】新政办[1999]19号 【发布日期】1999-03-11 【生效日期】1999-03-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做好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
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年3月11日新政办〔1999〕19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今年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认真贯彻国办发〔1999〕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巩固“两个确保”,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继续下大气力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一)千方百计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要继续把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巩固凡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100%领到基本生活费的成果。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落实资金,坚持实行财政、社会、企业各负担1/3的办法。各级财政一定要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对由财政承担的资金,优先足额安排,对企业、社会筹集不足的部分,财政要给予保障。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及其他国定、区定贫困县的特困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中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由自治区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一定支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抓好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和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的工作,落实社会筹集资金。除自治区批准认定的特困企业外,其他企业的自筹资金要先行到位。要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二)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要加强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能,建立随下岗随进中心的机制。要落实再就业工程贴息贷款和税费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教育和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要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再就业经费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强再就业服务。大力开展下岗职工培训,全面实施再就业培训计划,确保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推动再就业定点培训基地与再就业服务中心结对工作,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要确保年内50%以上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力争做到出中心的人数大于进中心的人数。
(三)进一步完善“三条保障线”制度。进一步搞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下岗职工通过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最长时间为3年;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按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最长时间为两年;享受失业保险两年后仍未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要把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并使基金征缴率达到90%以上。抓紧收回被挤占挪用的资金,规范基金管理,确保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需求。
(四)加强下岗职工劳动合同管理。企业职工在接到下岗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不到本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报到或报到后15日内不签协议的人员,不统计为下岗职工,不发生活费,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凡是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原则上不能倒流回企业,凡是出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一律解除同原企业的劳动关系,即使原企业因恢复和扩大生产,需要招用本企业下岗职工,也要解除原来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新的劳动合同。要认真清理下岗职工中的“隐性就业”问题。对于那些与新的用人单位有了半年以上事实劳动关系的,中心应与其解除协议,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发给《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证》,由下岗职工与新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新用人单位根据吸纳下岗职工的比例,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对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并已从事半年以上个体劳动的企业下岗职工,企业应与其解除管理协议和劳动关系,发给《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证》,凭证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下岗职工已实现再就业的,原来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可继续参加社会保险。
二、二、认真做好养老保险各项工作
(一)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补发过去欠发的养老金。今年,要继续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按照“3、6、9”的计划安排,解决好养老金拖欠问题。即:属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拖欠的,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度资金,在3月底以前补清;属于企业拖欠的,劳动保障部门要逐户督促企业制定补发计划并予以落实。一般地区要在6月底以前补发完毕,少数特别困难的地区,要力争在9月底以前补发完毕。
(二)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1999年上半年,要使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及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90%以上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年底达到95%,力争100%。要搞好下岗职工和自谋职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工作,力争使他们100%地继续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三)下大气力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率。今年影响基金收缴的不利因素很多,收缴工作要抓早、抓实,力争使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稳定在90%以上,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的企业收缴率必须达到100%。要广泛宣传国务院颁布的《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落实收缴目标责任制,达到目标者奖,达不到目标者罚。
(四)大力清缴企业欠费和回收挤占挪用基金。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年内将企业累计欠缴的2亿元养老保险基金的50%收缴上来,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对欠费行为决不能姑息迁就。欠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不得评先选优和晋级增薪,不得出国考察和购买小汽车。对有能力缴费而拒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一年警告,二年撤职,并予以新闻曝光。对被挤占挪用的养老保险基金,要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确保在年底前如数收回。
(五)努力提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水平。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实行对企业和职工全额收缴养老保险费,对离退休人员全额拨付养老金。要积极推广由银行、邮局代发或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养老金的办法,年内力争使社会化发放养老金的人数达到企业离退休人员总数的60%以上。其中,自治区社保局直接经办的中央行业、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库尔勒市必须达到这一要求。
三、三、严格执行政策,认真做好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的各项工作
(一)搞好结余基金的清查移交工作。对应移交的基金,各行业要认真进行自查,边清查边移交,在4月底以前将过去结余的基金如数移交自治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二)稳步做好原行业统筹移交后的费率调整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的通知》及有关会议精神,对少数行业统筹费率进行必要的调整。首先要对提前退休人员和原行业统筹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方案,并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后执行。在未调整之前,各行业暂按目前自治区确定的费率执行。
(三)做好行业统筹项目的核定工作。要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核定原行业统筹项目的通知》(劳社部发〔1998〕22号)精神,搞好行业统筹项目的核定工作。属核定项目内的待遇,从统筹基金中支付,未列入统筹项目内的待遇,由企业负担,从企业成本中列支。
四、四、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规定提前退休的行为
(一)对提前退休的情况进行清查。对1998年1月1日以后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要进行全面清理。其中1999年底前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有效,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养老金;1999年底仍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已办理的退休手续无效,由企业统筹安排,需要安排下岗的,要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1998年以前虽已办理退休手续,但明显不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也要进行必要的清理。
(二)严格管理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除原中央行业统筹单位直接由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外;其他企业正常退休的仍由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特殊工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提前退休,统一由地州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其他提前退休的,由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审批。要严格控制病退人数。各地、各行业年病退人数一般应控制在在职职工总数的5‰以内。同时,对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的人员和按国家有关政策提前退休的人员,要按每提前一年2%的比例减发养老金。
(三)严肃法纪,坚决执行国家规定。各地、各部门及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企业职工退休的规定,凡是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要坚决清退回企业,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对于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知故犯的有关人员,要依法从严惩处。
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继续巩固“两个确保”,仍是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要做到政策落实、资金落实、工作落实。要及时总结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劳动保障部门要与经贸、财政、工会、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确保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发[2005]82号 【发布日期】2005-11-23 【生效日期】2005-11-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的通
知
(甘政发[2005]82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2005年底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以下简称“并轨”)的工作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出中心)工作,促进我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妥善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4号)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6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并轨”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并轨”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5年底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和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层层落实责任,积极稳妥地做好“并轨”工作。同时,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以实现全面“并轨”为契机,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
二、“并轨”工作的对象、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并轨”工作的对象:至本通知下发之日仍在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
(二)“并轨”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按政策办事,规范操作程序,维护下岗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原则;坚持运用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再就业的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与企业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三)“并轨”工作的目标任务: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就业政策,以促进再就业为目的,以理顺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和为其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为重点,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于2005年底前,关闭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使现有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停止执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有“并轨”工作任务的国有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并轨”实施方案,妥善处理出中心下岗职工再就业、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劳动关系处理和生活保障等问题,在充分征求工会和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上报同级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
三、分类实施,区别处理,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
(一)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且难以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不解除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企业可在与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实行内部退养(以下简称“内退”),由企业发放生活费,企业和个人继续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待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困难企业承担生活费和社会保险缴费有困难的,由同级财政适当予以补助。
(二)关闭中心时已年满40周岁不满45周岁的女职工和年满50周岁不满55周岁的男职工(“4050”以上人员),要运用各种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再就业援助力度,采取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展劳务派遣、鼓励灵活就业等办法,促进其实现再就业。对出中心后实现再就业有困难的,企业在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时,可以协商签订社会保险缴费协议(以下简称“协保”),但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由企业和个人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待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这部分人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困难企业为这部分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资金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适当予以补助。
(三)“内退”、“协保”两类情况以外的下岗职工出中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应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下岗职工不再保留原企业职工身份,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困难企业为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确有困难的,由同级财政适当予以补助。
(四)困难企业的认定办法和“并轨”工作所需资金的补助办法及标准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和省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
(五)下岗职工出中心后,符合低保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四、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出中心后社会保险接续等问题。
(一)企业与下岗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要及时为其出具相关证明,并及时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下岗职工本人应按规定持有关证明材料到户口所在地的就业服务机构或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失业登记,领取有关证件,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
(二)下岗职工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按规定保留其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缴费帐户。下岗职工进中心之前历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按照谁欠费谁补缴的原则,属个人欠缴部分应由本人补缴,属企业欠缴部分由企业限期补缴。对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被其他单位录用的,要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对解除劳动关系后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的,可以按照个体工商户参保办法参加社会保险。同时,有关部门要做好出中心下岗职工户籍、党团组织、档案关系的接转工作。
(三)企业拖欠下岗职工工资、集资款等债务问题,由企业自筹资金妥善解决。
五、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并轨”和失业调控工作。
(一)国有企业改革要与“并轨”工作有机结合,统筹考虑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安置问题。要抓住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凡在“并轨”期间进行破产、重组、改制的国有企业,有关部门要对其改革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对改制后仍为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原则上要求安置所有下岗职工再就业;对转制为非国有控股的其他企业,原则上要求安置原企业80%以上下岗职工再就业;对整体购买破产企业资产设立的新企业或破产重组设立的企业,原则上要求安置原企业50%以上的下岗职工再就业。
(二)各地要紧紧围绕本地区确定的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目标,细化失业调控各项基本任务。要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使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缩短失业周期,积极调控失业群体出现的时间和地区分布,避免过于集中。同时,要加大失业保险金的征缴和调剂力度,依法扩大覆盖面,及时分析预测并轨后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的变化情况,确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失业保险金。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并轨”和再就业工作提供保障。
(一)“并轨”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有“并轨”工作任务的企业要积极筹措并轨所需资金。
(二)各级政府也要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做好“并轨”和再就业工作。政府筹集“并轨”资金主要通过以下渠道:
1、历年结余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2、各级财政当年安排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3、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
4、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待遇的前提下,调剂一部分历年结余的失业保险基金;
5、将各级财政近三年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处置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上市公司出售股权转让收入、企业破产安置资金等渠道筹集的用于支持企业改革的资金。
七、强化就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
下岗职工出中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纳入所在地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管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为出中心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优先安置困难就业对象。要建立一批再就业基地,吸纳安置下岗职工。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工作,为出中心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方便。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下岗职工择业观教育和再就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要开展为下岗职工送再就业政策、送就业岗位信息、送再就业培训信息、送职业指导、送生活保障,走访大龄困难就业对象家庭的“五送一走”活动,帮助下岗职工出中心后尽快实现再就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与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组织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制定再就业援助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和基本任务,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的常规制度。
八、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社会稳定。
各级(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并轨”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市、州政府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企业要尽快制定“并轨”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并轨”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并轨”工作,确保企业和社会稳定。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4-5 粤府办[1999]29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要下决心调整财政预算的支出结构,在预算中优先足额安排,确保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所需资金。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关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的规定,保证增加的部分,主要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为其代缴社会保险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拒不执行的,对有关责任人应依法处理。国有企业必须按规定落实应由企业承担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凡经核实有能力承担资金而不落实的企业,相应扣回财政补助和社会筹集资金,并追究企业领导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各级政府要继续按照“三三制”的筹资原则,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督促财政、社保部门及企业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对企业承担和社会筹集确有困难的,由同级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核实确需“兜底”的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下岗职工较多,地方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在当地财政打足预算的基础上,上级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
省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中的社会筹集部分,要按照失业保险属地管理原则,由受理其失业保险的社保经办机构负责落实,并按规定及时予以划拨。
二、大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要规范职工下岗程序和健全下岗职工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下称“中心”)建设,把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再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粤发[1998]11号文的要求,结合自身的职能,认真制定并积极落实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操作办法。各级政府要确保再就业资金的投入,按规定核拨劳动力市场建设经费,经费核拨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各级劳动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鼓励和支持他们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确保当年新增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不低于50%。企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和指导企业制订当年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计划,建立法人代表目标责任制,保证工作的落实。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在协议期满前,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经当地劳动、财政部门核准,企业可将职工本人按规定可以享受而尚未支付的基本生活费的50%,一次性发给职工本人,以支持其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下岗职工异地就业的,应享受当地的优惠扶持政策。
三、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要加强下岗职工的劳动合同管理,理顺劳动关系。下岗职工必须按规定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同时相应变更劳动合同。协议期限应与变更后的合同期限相一致,其中原劳动合同规定未履行完的合同期限少于3年的合同制职工,以未满的合同时间为期限;原固定工及原劳动合同规定未履行完的合同期限多于3年的合同制职工,协议及变更后的合同均以3年为期限,到期即解除劳动关系。各地要对下岗职工进中心签协议的情况进行清理,未签协议的应当及时补签。
对不愿进中心以及进中心后不签协议的下岗职工,均不能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企业应从确定其下岗之日起3年内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已从事稳定工作达半年以上且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下岗职工,企业应当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劳动合同或协议期满的,以及3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再就业培训或不接受推荐就业的,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按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亏损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确有困难的,可在企业资产变现或财产处置等收入中解决,不足部分,按隶属关系,由其主管部门及政府统筹解决。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困难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需经济补偿金的解决办法。
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其在原企业的住房,已按房改政策购买的,应根据有关规定明确产权关系;未购买的,可以继续租用,租金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在企业自办的学校、幼儿园入学、入托的下岗职工子女,可以继续就读,企业不得因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而增加其子女的学杂费用。
四、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尤其要保障停产、半停产、破产和特困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决不能发生新的拖欠。对过去拖欠的养老金,要制订补发计划,确定补发期限,逐步予以补发。要严格执行养老保险调剂金制度,凡不按规定上解或拒缴省调剂金的,由省财政厅相应扣减该地区的税收返还款或财政补贴,划入省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以调剂余缺,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
五、依法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监管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以及我省颁布的《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失业保险规定》(以下简称“两例一规”),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要依照“两例一规”的规定,加强稽查和监督。对拒缴、欠缴社会保险基金,特别是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其法人代表不得评先、选优和晋级增薪,不得出国考察和购买小汽车。各地应依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全年基金收缴率达到90%以上。对被挤占挪用的基金,必须限期追缴归还。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切实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尽快成立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依法对社会保险行政执法和基金管理进行社会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六、抓紧做好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的有关工作原行业统筹积累结存在我省行业社保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金,要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核定数(劳社部函[1998]86号),于今年4月底前全部移交给省社保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省审计厅、财政厅、社保局要对1998年9年12月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结算。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劳社部发[1998]22号文件要求,认真清理行业统筹项目,凡不符合规定的统筹项目,应由企业自行支付。
七、规范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企业职工退休条件和退休审批权限的规定,统一由劳动行政部门办理企业职工退休审批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必须报省劳动厅批准,任何地区和行业不得自行扩大办理提前退休的范围和审批权限。各地要对1998年1月1日以来办理提前退休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逐个查实,除1999年底前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予以认可外,其余人员的退休手续无效,对不符合规定的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已领取的养老金要如数退回,并按规定补交养老保险。
八、加强对“两个确保”工作的领导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涉及广大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并把这项工作列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工作不落实的,要通报批评;对官僚主义,漠视职工疾苦,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不落实而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劳动保障部门与财政、经贸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兑现,所需资金足额到位,共同把工作抓紧抓好。
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略)
第四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
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4-5 粤府办[1999]29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要下决心调整财政预算的支出结构,在预算中优先足额安排,确保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所需资金。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关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的规定,保证增加的部分,主要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为其代缴社会保险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拒不执行的,对有关责任人应依法处理。国有企业必须按规定落实应由企业承担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凡经核实有能力承担资金而不落实的企业,相应扣回财政补助和社会筹集资金,并追究企业领导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各级政府要继续按照“三三制”的筹资原则,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督促财政、社保部门及企业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对企业承担和社会筹集确有困难的,由同级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核实确需“兜底”的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下岗职工较多,地方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在当地财政打足预算的基础上,上级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
省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中的社会筹集部分,要按照失业保险属地管理原则,由受理其失业保险的社保经办机构负责落实,并按规定及时予以划拨。
二、大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要规范职工下岗程序和健全下岗职工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下称“中心”)建设,把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再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粤发[1998]11号文的要求,结合自身的职能,认真制定并积极落实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操作办法。各级政府要确保再就业资金的投入,按规定核拨劳动力市场建设经费,经费核拨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各级劳动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鼓励和支持他们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确保当年新增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不低于50%。企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和指导企业制订当年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计划,建立法人代表目标责任制,保证工作的落实。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在协议期满前,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经当地劳动、财政部门核准,企业可将职工本人按规定可以享受而尚未支付的基本生活费的50%,一次性发给职工本人,以支持其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下岗职工异地就业的,应享受当地的优惠扶持政策。
三、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要加强下岗职工的劳动合同管理,理顺劳动关系。下岗
职工必须按规定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同时相应变更劳动合同。协议期限应与变更后的合同期限相一致,其中原劳动合同规定未履行完的合同期限少于3年的合同制职工,以未满的合同时间为期限;原固定工及原劳动合同规定未履行完的合同期限多于3年的合同制职工,协议及变更后的合同均以3年为期限,到期即解除劳动关系。各地要对下岗职工进中心签协议的情况进行清理,未签协议的应当及时补签。
对不愿进中心以及进中心后不签协议的下岗职工,均不能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企业应从确定其下岗之日起3年内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已从事稳定工作达半年以上且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下岗职工,企业应当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劳动合同或协议期满的,以及3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再就业培训或不接受推荐就业的,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按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亏损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确有困难的,可在企业资产变现或财产处置等收入中解决,不足部分,按隶属关系,由其主管部门及政府统筹解决。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困难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需经济补偿金的解决办法。
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其在原企业的住房,已按房改政策购买的,应根据有关规定明确产权关系;未购买的,可以继续租用,租金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在企业自办的学校、幼儿园入学、入托的下岗职工子女,可以继续就读,企业不得因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而增加其子女的学杂费用。
四、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尤其要保障停产、半停产、破产和特困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决不能发生新的拖欠。对过去拖欠的养老金,要制订补发计划,确定补发期限,逐步予以补发。要严格执行养老保险调剂金制度,凡不按规定上解或拒缴省调剂金的,由省财政厅相应扣减该地区的税收返还款或财政补贴,划入省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以调剂余缺,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
五、依法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监管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以及我省颁布的《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失业保险规定》(以下简称“两例一规”),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要依照“两例一规”的规定,加强稽查和监督。对拒缴、欠缴社会保险基金,特别是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其法人代表不得评先、选优和晋级增薪,不得出国考察和购买小汽车。各地应依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全年基金收缴率达到90%以上。对被挤占挪用的基金,必须限期追缴归还。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切实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尽快成立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依法对社会保险行政执法和基金管理进行社会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六、抓紧做好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的有关工作原行业统筹积累结存在我省行业社保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金,要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核定数(劳社部函[1998]86号),于今年4月底前全部移交给省社保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省审计厅、财政厅、社保局要对1998年9年12月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结算。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劳社部发[1998]22号文件要求,认真清理行业统筹项目,凡不符合规定的统筹项目,应由企业自行支付。
七、规范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企业职工退休条件和退休审批权限的规定,统一由劳动行政部门办理企业职工退休审批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必须报省劳动厅批准,任何地区和行业不得自行扩大办理提前退休的范围和审批权限。各地要对1998年1月1日以来办理提前退休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逐个查实,除1999年底前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予以认可外,其余人员的退休手续无效,对不符合规定的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已领取的养老金要如数退回,并按规定补交养老保险。
八、加强对“两个确保”工作的领导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涉及广大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并把这项工作列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工作不落实的,要通报批评;对官僚主义,漠视职工疾苦,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不落实而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劳动保障部门与财政、经贸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兑现,所需资金足额到位,共同把工作抓紧抓好。
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
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
工作有关问题
国办发[1999]10号
颁布时间:1999-2-3发文单位:国务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在党,中央、电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精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普遍加强,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并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明显改进,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工作按期完成。这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肯定前一段工作成绩的同时,共清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政策和资金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少数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没有得到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仍有少量拖欠,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还存在一些突出回题需要解决。1999年,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逐步补清以前拖欠的任务仍很艰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一)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要继续把国有企业下行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这是深化企业改革凶重要任务,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抓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落实资金。要坚持实行企业、社会、贴政各负担1/3的办法。中央企业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企业由地方财政负担。各地财政一定要调整预算支出结构,优先、足额安排这项资金,企业、社会筹集不足的部分,财政要给予保证。财政确有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一定的支持。要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二)积极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要进一步办好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要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积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推动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为下岗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再就业服务。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税收和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忧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力市场管理,防止乱收费,切实维护下行岗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下岗职工劳动合同管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都应当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下岗职工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已实现再就业以及3年协议期满仍未再就业的,企业应当依法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对不进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或进了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不签协议的下岗职工,不支付其基本生活费;3年期满后,企业也应当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对已经与新工作单位有了半年以上事实劳动关系的企业职工,原企业应当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新的用 1
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新的劳动关系。对领取了工商执照并已从事半年以上个体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下岗职工已实现再就业的,原来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企业解除下岗职工的劳动合同后,要依法妥善解决好与下岗职工的债权债务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三条保障线”制度。下岗职工通过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最长时间为3年;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按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最长时间为两年;享受失业保险两年后仍未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切实保障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要抓紧将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种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并加强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和管理,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保障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保障作用。要切实关心下行岗职工生活,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下岗职工应享受本企业在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福利待遇.二、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
(一)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通过扩大覆盖面、提高收缴率、完善省级统筹制度等措施,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要切实把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和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要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力度,财政、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予以大力协助和支持,力争在1999年内使收缴率达到90%以上。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
[1998]28号)的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逐步加大基金的调剂力度,要在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逐步补发以前拖欠的养老金。
(二)坚决清理追缴企业欠费和回收挤占挪用基金,对目前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费,要坚决清理追缴,重点是有能力缴而不缴的欠费大户,清欠比例要达到50%以上,对于少数顶着不缴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领导人和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并予以新闻曝光。对被挤占挪用的养老保险基金,要在1999年底之前全部收回,并严肃有处违规违纪案件。要继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三、抓紧做好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的有关工作
(一)尽快将行业统筹结余基金移交到位。原行业统筹主管部门要对结余基金进行认真的自查,摸清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要及时纠正。在此基础上,由审计署牵头,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参加,对行业统筹结余基金进行审计,在1999年4月底之前,要将原来存在中央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结余基金全部移交中央财政专户,将原来存在省以下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结余基金移交省级财政专户。应移交地方但个别行业已上调的资金,经审计署、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核查确认后,要如数退还。
(二)妥善解决行业统筹移交前的养老金拖欠和移交后的基金收支缺口,煤炭、有色、中建等行业统筹移交前拖欠的养老金和移交后部分地区1999年9月至1998年12月的基金收支缺自,从行业统筹上缴中央财政专户的结余基金中予以一次性解决,具体由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核拨。原行业统筹主管部门要继续负责,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共同协商,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各地区要切实做好原行业统筹企业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和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坚决纠正对原行业统筹企业实行所谓“封闭运行”和资金自求平衡的做法。
(三)稳步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根据国发[1998]28号文件规定,煤炭、银行、民航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5年调整到位,其他行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原则
上3年调整到位。行业统筹移交后,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调整,既要考虑地方的情况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在收缴覆盖面扩大后养老保险费收取比例可以下降的情况,要按规定稳步进行,不能自行其是。各地区的调整方案须报劳动保障部,由劳动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审批。
(四)核定原行业统筹项目。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核定原行业统筹项目的通知》(劳社部发[1998]22号)要求,组织对行业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进行审核认定。经审核确认的统筹项目,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未经确认的项目由企业负担,从企业成本中列支。
四、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提前退休的行为
(一)对提前退休的情况进行清查处理。根据国家关于企业职工退休条件的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1998年1月1日以后办理提前退休的情况进行认真清理,分别妥善处理:1999年底前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等条件的,已办理的退休手续有效,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养老金,1999年底仍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等条件的,已办理的退休手续无效,由企业统筹安排,应当安排下岗的职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对违反国家规定办理退职和1998年1月1日前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由各地区、各部门参照上述精神妥善处理。这项工作,要在1999年4月底前完成。
(二)加强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男职工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退休的,仍由县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审批;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企业职工退休,改由地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改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原行业统筹企业的职工退休,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各地区、各部门及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企业职工退休条件的规定。今后,凡是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企业,要追究有关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已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要清退回原企业。
(三)严格按国家规定核定提前退休人员的待遇,对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的人员和按国家有关政策提前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按有关规定适当减发。
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关系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涉及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政策落实、资金落实,工作落实,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宣传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典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劳动保障部与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督促检有的力度,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共同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