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布者: 邓云川 信息来源: 政策法规处 发布时间: 2010-04-26
渝安监发〔2010〕58号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安监局、各相关单位: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10〕5号)要求,市安监局制定了《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作为重庆市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设的实施依据。现将该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八日
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10〕5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0〕2号)要求,为了促进重庆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评定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 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 9005-2008)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暂行)》,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第三条 凡符合《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暂行)》(渝安监〔2009〕121号)的重庆市辖区内各类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均可提出申请。
第四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监局)负责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评定与管理工作。
第五条 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评定与管理程序,分为申请、初审、现场评定、综合评定与证后管理(含复评)。
第二章 申请及初审
第六条 启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企业应填写《创建“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备案表》(附件1),并递交区县(自治县)安监局备案。第七条 申请评定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条件:
(一)重庆市辖区内连续三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二)按照《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标准》(渝安监〔2009〕121号)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企业。
第八条 凡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应按要求填写《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申请表》(附件2),经企业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安监局审核同意、出具推荐意见并加盖印章,向市安监局提出评定申请。
第九条 申请企业提交材料:
(一)《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申请表》;
(二)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按照《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标准》各项要素开展工作情况,安全促进工作成效、持续改进目标与计划等。
第十条 区县(自治县)安监局收到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后于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企业完成材料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市安监局,同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企业。
第三章
现场评定
第十一条 现场评定由市安监局派出现场评定组。现场评定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对现场评定的质量控制负全面责任。
第十二条 现场评定组通常由3-5人组成,组长须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安全专家或具有丰富企业安全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十三条 评定组成员的职责:
(一)编制现场评定计划和评定工作文件;
(二)组织实施现场评定;
(三)协调现场评定有关事宜;
(四)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五)根据现场评定情况反馈现场评定意见。
第十四条 评定计划的编制。评定计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目的与任务、评定依据、评定人员、日程安排等。评定计划应在评定前通知申请方并应得到申请方确认。
第十五条 评定工作文件的编制。评定工作文件是评定组实施评定和确认评定质量的依据。评定工作文件通常包括:评定检查表、会议纪录、调查问卷、指标评定汇总表等。
第十六条 现场评定人员的条件: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 程序和评定标准;
(二)具有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方面的知识;
(三)有较丰富的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工作经验或经历;
(四)与申请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
第十七条 现场评定人员职责:
(一)全过程参加现场评定工作;
(二)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情况和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三)准确记录评定工作情况、对现场评定提出评定意 见;
(四)客观公正、严谨务实、清廉自律、遵守保密规定。第十八条 现场评定程序:
现场评定主要程序包括首次会议、现场考察和末次会议。首次会议:介绍现场评定安排和评定方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过程、各项评定标准的实施与完成情况;
现场考察:通过查阅、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情况,验证各项评定标准的实施与完成效果;
末次会议:向被评定方报告现场考察的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章
综合评定
第十九条 现场评定组完成现场评定工作任务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市安监局提交评定工作报告。
第二十条 评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一)评定过程;
(二)评定的项目与方法;
(三)材料初审与现场评定情况、随机调查和指标评定结论;
(四)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五)评定结论性意见。
第二十一条 市安监局收到现场评定组的评定工作报告后,及时召开会议,研究作出综合评定结论。
第二十二条 市安监局将综合评定结论予以公告,以书面形式反馈申请企业,抄送区县(自治区)安监局,并以重庆市安监局名义颁发“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证书和牌匾。
第五章
证后管理
第二十三条 “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有效期三年。持证企业应在期满三个月内向市安监局提出重新评定(复评)申请,并提交复评申请书和工作报告,由市安监局派出评定组进行现场评定。逾期未提出复评申请的,“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自动废止。
第二十四条 获得“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应于每年1月30日之前向市安监局递交工作报告,内容包括上年度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和持续改进计划。市安监局组织抽查。
第二十五条 未提交工作报告的,市安监局将要求企业限期提交年度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未提交工作报告和情况说明的,由市安监局撤销其“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第二十六条 企业在保持“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期间,年内发生一次死亡事故或三起以上重伤事故以及社会影响重大事件,市安监局将撤销其“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七条 对评定或评定管理工作有异议的企业,可向市安监局提出投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由重庆市市安监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件:1.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备案表
2.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申请表
主题词:安全生产
企业文化
管理办法
通知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0年4月18日印发
第二篇: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渝办发〔2010〕19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工作,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微型企业的申请创办、扶持发展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创办微型企业可享受财政扶持、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第四条 市政府和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分别成立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的发展工作。
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微企办),具体负责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二章 创业申请
第五条 申请享受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创业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
(二)属于“九类人群”;
(三)具有创业能力;
(四)无在办企业;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申请人出资比例不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额的50%;
(六)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六条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以下材料:
(一)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户口簿;
(四)居住证明;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居住地与身份证明或户口簿载明的住址一致的,申请人可不提交前款第(四)项规定的材料。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将审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经公示无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上出具同意推荐意见。审查合格后,申请人应将上述材料提交拟创业所在地工商所。
第八条 工商所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三)项和第(四)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工商所应当出具审查意见,告知申请人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相关前置许可等注册登记手续,相关部门的前置许可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将申请审批资料移送当地微企办。
工商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的审查和资料的移送工作。
第三章 创业培训
第九条 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收到工商所报送的申请审批资料后,应当对申请人组织开展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已经接受创业培训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不参加。
市微企办牵头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制定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计划,由市微企办和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文下达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和人力社保局实施。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纳入全市创业培训计划。
第十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实行定点培训,凡具备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办学条件,且愿意承担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工作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均可向市微企办申报。
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符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相关规定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补贴。
培训补贴由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机构向同级微企办提出申请,微企办牵头与同级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后,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划入定点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第十二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的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及答辩等内容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当出具结业鉴定意见。
第四章 创业审核
第十三条 创业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申请人向拟创业所在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后,微企办审核人员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税务、教育、人力社保、科技、金融、承贷银行、担保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审核小组集中会审。审核小组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会审1次,并审定财政资本金补助比例。
第十四条 创业审核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培训机构结业鉴定意见(按本办法规定不参加创业培训的除外);
(二)拟创办企业及申请创业者自身基本情况;
(三)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情况;
(四)拟创办企业的人员及组织结构;
(五)市场预测;
(六)营销策略;
(七)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管理计划;
(八)资本金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等财务规划;
(九)注册登记应当提交的相关材料;
(十)创业投融资计划;
(十一)其他应当审核的内容。
第十五条 微企办应当及时将审核结果通过网络、报纸、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公示。
第十六条 申请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是否通过审核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向市微企办申诉。第十七条 各级微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创业审核中获知的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章 注册登记
第十八条 申请人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应在拟创业所在地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银行中选择一家开户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开设账户,并将投资资金存入该账户。
第十九条 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资本金补助。财政部门按照微企办审定的补助比例在5个工作日内将资本金补助资金转入申请人开设的账户。
第二十条 创业者投资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后,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应当按照企业登记的相关规定,将相关资料转到企业注册登记办理机构,5个工作日内办完营业执照。
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注册登记的同时,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和相关前置许可进行审查。
第六章 扶持政策
第二十一条 市级财政部门每年根据市微企办确定的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计划,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将补助资金切块下达给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
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对市级财政资金、区县(自治县)配套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并向申请人拨付资本金补助资金。补助比例控制在注册资本金的50%以内,具体补助办法和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十二条 从微型企业成立次年起,财政部门按企业上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计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补贴总额以微型企业获得的资本金补助资金等额为限。
微型企业凭纳税证明和营业执照,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具体审核、拨付工作由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办理,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7月底前向市财政局书面报送办理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应由市级财政承担的部分,由市级财政通过年终结算的方式补助给区县(自治县)财政。
第二十三条 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额度不超过投资者投资金额的5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执行。贷款发放原则上应在借款人向银行提出借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期限为1―2年,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第二十四条 具备抵押或担保条件的微型企业,在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时,可按照《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渝就业办〔2008〕16号)规定,持工商、税务核发的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抵押物清单或担保合同以及有效证件向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
第二十五条 市三峡担保公司负责全市微型企业贷款担保工作。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指定当地专业担保公司为微型企业提供担保的,由市三峡担保公司为其提供再担保。
担保公司按现行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的最低标准且不高于担保额的2%收取担保费。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撤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一)不按投资计划书使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的;
(二)采用欺骗手段取得被扶持资格的;
(三)出租、出借被扶持资格的;
(四)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注册资本的;
(五)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微型企业申请变更或注销,应当经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审查,并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第二十八条 工商、财政、税务、人力社保、金融等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协调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微型企业资金用途、开业状况、关闭注销、雇工情况等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恶意骗取、套取、挪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等违法行为应当记入企业征信系统或个人征信系统。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第三十条 各级微企办、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质量、培训补贴资金申领的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对培训机构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取消培训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培训补助费用的;
(二)当年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的;
(三)连续两年培训合格率低于90%或结业鉴定准确率低于80%的;
(四)连续两年培训学员的满意率低于80%的。
第三十二条 各级微企办、财政、人力社保、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申请、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滞留、挪用、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九类人群”包括:
(一)大中专毕业生。指毕业未就业的全日制中专、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以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职教生(含本市集体户口)。
(二)下岗失业人员。指持有“下岗证”或“职工失业证”的本市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三类人员;持有“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和“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的已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的本市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三)返乡农民工。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户籍所在地之外从事务工经商1年以上,并持有相关外出务工经商证明的本市农村户籍人员。
(四)“农转非”人员。指因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的本市居民。征地时已作就业安置、户籍关系已迁出本市的人员除外。
(五)三峡库区移民。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安置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水淹移民和占地移民。
(六)残疾人。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并具备创业能力的本市居民。
(七)城乡退役士兵。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退役士官和义务兵。符合退役士兵安置条件,已安置工作的除外。
(八)文化创意人员。指从事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及产品、广告、时装设计等的本市居民。
(九)信息技术人员。指从事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的本市居民。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居住证明”包括公安机关出具的暂住证明和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居住证明材料。第三十五条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微型企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六条 各区县(自治县)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施行。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附件: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姓 名
性 别
学 历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户口所在地
移动电话
现居住地
家庭电话
人员类别
□大中专毕业生 □下岗失业人员 □返乡农民工 □“农转非”人员
□三峡库区移民 □残疾人 □城乡退役士兵 □文化创意人员 □信息技术人员
人员类别
证件名称
人员类别证件号码
创业培训
经 历
拟经营场所
拟创业项目
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企 业
投资金额
申 请 人
出资金额
申 请 人
出资比例
其 他
投资人姓名
证件名称
证 件 号 码
出资金额
出资比例
是否属于
“九类人群”
本人提交材料真实有效。谨此对真实性承担责任。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1.申请书中“人员类别”只能选取1项。2.如其他投资人中有属于“九类人群”的投资人,该投资人应提交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3.申请人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应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同时,提交人力社保部门培训证书、经济管理类学历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乡镇或街道
意 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工 商 所
意 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员 初审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小组
审核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第三篇:重庆市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是指评级机构对征集到的企业信息,依据一定的指标进行等级评定。企业主体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企业素质、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
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分级
借款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符号及其含义如下所示:
AA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具有最大保障;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最小;
A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很强;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
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较强,企业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未来经营与发展易受企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会产生波动;
BBB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一般,目前对本息的保障尚属适当,企业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未来经营与发展受企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会有较大波动,约定的条件可能不足以保障本息的安全;
BB级: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较弱,企业经营与发展状况不佳,支付能力不稳定,有一定风险;
B级: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较差,受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较困难,支付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CCC级: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很差,受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困难,支付能力很困难,风险很大;
CC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严重不足,经营状况差,促使企业经营及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状态的内外部因素很少,风险极大;
C级:短期债务支付困难,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极差,企业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基本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促使企业经营及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状态的内外部因素极少,企业濒临破产。
注: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但不包括AAA。
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实施程序
1、前期准备阶级
1)评估客户向评估公司提出信用评级申请,双方签订《信用评级协议书》。协议书内容主要包括签约双方名称、评估对象、评估目的、双方权利和义务。
2)评估公司指派项目评估小组,并制定项目评估方案。评估小组一般由3 ~ 6人组成,成员应是熟悉评估客户所属行业情况及评估对象业务的专家组成,小组负责人由具有项目经理以上职称的高级职员担任。
3)评估小组应向评估客户发出《评估调查资料清单》,要求评估客户在较短时间内把评估调查所需资料准备齐全。评估调查贤料主要包括评估客户章程、协议、营业执照、近三年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近三年工作总结、远景规划、近三年统计报表、董事会记录、其他评估有关资料等。
2、信息收集阶段
1)评估小组去现场调查研究,先要对评估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围绕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要求,哪些已经齐备,还缺哪些资料和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了解。
2)就主要问题同评估客户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进行交谈,或者召开座谈会,倾听大家意见,务必把评估内容有关情况搞清楚。
3)根据需要,评估小组还要向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银行、税务部门及有关单位进行调查了解进行核实。
3、信息处理阶段
1)对收集的资料按照保密与非保密进行分类,并编号建档保管,保密资料由专人管理,不得任意传阅。
2)根据信用评级标准,对评估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按规定格式填写信用评级工作底稿。
3)对定量分析资料要关注是否经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然后上机进行数据处理。
4、初步评级阶段
1)评估小组根据信用评级标准的要求,对定性分析资料和定量分析资料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评价和判断,形成小组统一意见,提出评级初步结果。
2)小组写出《信用评级分析报告》,并向有关专家咨询。
5、确定等级阶段
1)评估小组向公司评级委员会提交《信用评级分析报告》,评级委员会开会审定。
2)评级委员会在审查时,要听取评估小组详细汇报情况并审阅评估分析依据,最后以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确定资信等级,并形成《信用评级报告》。
3)公司向评估客户发出《信用评级报告》和《信用评级分析报告》,征求意见,评估客户在接到报告应于5日内提出意见。如无意见,评估结果以此为准。
4)评估客户如有意见,提出复评要求,提供复评理由,并附必要资料。公司评级委员会审核后给予复评,复评以一次为限,复评结果即为最终结果。
6、公布等级阶段
1)评估客户要求在报刊上公布资信等级,可与评估公司签订《委托协议》,由评估公司以《资信等级公告》形式在报刊上刊登。
2)评估客户如不要求在报刊上公布资信等级,评估公司不予公布。但如评估公司自己办有信用评级报刊,则不论评估客户同意与否,均应如实报道。
7、跟踪评级阶段
1)在资信等级有限期内,评估公司要负责对其资信状况跟踪监测,评估客户应按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2)如果评估客户资信状况超出一定范围,评估公司将按跟踪评级程序更改评估客户的资信等级,并在有关报刊上披露,原资信等级自动失效。
三、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具体指标
贷款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是信用评级机构对贷款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贷款企业信用情况进行文字说明所依据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指标。
1、财务指标
1)偿债能力
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自有资本率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
注:自有资本率反映企业用自有资本清偿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自有资本率必须达到25%。
以上指标是从某一时点上静态地反映企业以现有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实际生活中企业是动态的,持续经营的,要反映它的动态的偿债能力还要借助下面两个指标。
债务本金偿付比例 = 年税后利润 /(负债本金余额 / 债务年限)
注:这个指标的考核一般需要连续五年以上的比率进行纵向比较,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
现金流量偿付比率 =(期初现金余额 + 本息税前现金净收入)/ [支付利息 + 本年到期债务 /(1-所得税率)]
注:这个指标大于1时表明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足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2)企业发展力
总资产增长率 = 年末资产总额 / 年初资产总额
净资产增长率 = 年末净资产总额 / 年初净资产总额
主营利润增长率 = 本年主营业务毛利 / 上年主营业务毛利
市场占有率增长率 = 主营产品本年市场占有率 / 主营产品上年市场占有率
3)企业盈利能力
主营收入增长率 =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 / 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注:由于利润的可操作性,主营业务收入比利润有更强的可比性。
其它业务收入比例 = 其它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 其它业务收入 + 营业外收入)
注:一般来说一个成长性很好的企业往往是其在主营业务上取得了成功,或发展一些与主业相关或相近的行业,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非营业利润,如出租房屋,出租土地或来自于资本市场上的炒作等,以这样的公司做投资对象或合作伙伴一定要慎重。
第四篇:关于印发《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关于印发《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交警支(大)队,各企业交警大队,机场交警支队,总队直属各单位:
现将《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与总队车管所培训科联系(联系电话:63753254)。
二○○八年四月十日
主题词:交通管理 教练车 办法 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办公室 2008年4月10日印发
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教练车管理,确保驾驶技能训练活动的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练车是指悬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教练车专用号牌、从事驾驶技能训练的机动车。社会驾驶培训单位进行驾驶技能训练时,应当使用教练车。
第三条 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对教练车的训练行驶路线和时间进行规划。
第二章 教练车登记
第四条 办理注册登记的教练车应当符合公安部91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及国家规定的二级车及以上技术条件。第五条 教练车注册登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教练车技术状况必须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要求。
(二)各类型的教练车参数要求:
1.大型客车为车长不小于9米的大型普通载客汽车; 2.牵引车为车长不小于12米的半挂汽车列车;
3.城市公交车为车长不小于9米的大型普通载客汽车; 4.中型客车为车长不小于5.8米的中型普通载客汽车;
5.大型货车为车长不小于9米,轴距不小于5米的重型普通载货汽车; 6.小型汽车为车长不小于5米的轻型普通载货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小型普通载客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轿车;
7.小型自动挡汽车为车长不小于5米的轻型自动挡普通载货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小型自动挡普通载客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自动挡轿车; 8.普通三轮摩托车为至少有四个速度挡位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或者普通侧三轮摩托车;
9.普通二轮摩托车为至少有四个速度挡位的普通二轮摩托车。
第六条 教练车注册登记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教练车登记申请审核表);
(二)《机动车注册登记/转入申请表》;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四)机动车来历凭证;
(五)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明;
(六)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
(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八)车辆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第七条 教练车登记程序为:培训单位书面申请,车管分所审核查验,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章 安全装置及外观
第八条 教练车应按规定安装教练员能够控制车辆安全行驶的副制动器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第九条 教练车应当配备齐全有效的灭火器具、急救包、故障车警告标志等安全防护装置,各种附件、工具应当齐全。大型载货教练汽车应当配置安全扶梯、乘坐座椅、篷布等设施。
第十条 教练车应当按规定安装和使用号牌。车容应当美观、整洁,无破损、掉漆、附件缺损,各部件无积垢、油泥,无漏油漏水。第十一条 教练车车身应当按以下规定喷涂、粘贴:
(一)车身前后部应当喷涂或者粘贴统一的教练字样,做到醒目规范。
(二)车身前门两侧应当喷涂或粘贴驾驶培训机构名称和监督电话。机构名称应当与《机动车行驶证》上登记的名称一致。
(三)大型教练车后部应当喷印放大字样的号牌号码,其规格为号牌号码的2.5倍,并保持清晰、完整。
(四)教练车不得使用镜面反光遮阳膜,喷涂、粘贴其他标识或者车身广告,不得影响驾驶安全。
第四章 教练规定
第十二条 教练车在从事教练活动时,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场地、路线和时间内行驶。
第十三条 报考科目
二、科目三的人数,小型教练车每辆车配备学员不超过4人,中型教练车每辆车配备学员不超过6人,大型教练车每辆车配备学员不超过8人。
第五章 其他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 教练车应定期参加安全技术检验,达到车辆报废标准的,应当交回教练车号牌和行驶证,按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第十五条 驾驶培训机构在教练车安全检查中被评为不合格单位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训练及考试。
第十六条 驾驶培训单位因故被撤销或者吊销培训资格的,由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回教练车号牌和行驶证,并告知其办理档案转出手续。第十七条 教练车从事非教练活动或不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场地、路线和时间行驶等违反通行和登记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4月10日起试行。
相关法律法规引用
第三条、第十二条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
第五条第二款:各类型的教练车参数要求引自《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91号)之附件4 :机动车驾驶人准予驾驶的车型…… 第六条引自《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第一节注册登记:车辆管理所办理注册登记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事项为……
第八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四条:上道路行驶的教练车应当安装副制动器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第九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三条:配备有效的灭火器具、急救包、故障车警告标志等……
第十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一条: 对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第十一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四条:车身两侧及后部喷涂或者粘贴教练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 机动车号牌应当悬挂在车前、车后指定位置……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的,不得影响安全驾驶……
第十三条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条释义。
第十四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二条:经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参加安全技术检验……第十一条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十七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八十一条:在道路上教学机动车驾驶技能……
第五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渝办发[2010]19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工作,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微型企业的申请创办、扶持发展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创办微型企业可享受财政扶持、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第四条 市政府和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分别成立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的发展工作。
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微企办),具体负责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二章 创业申请
第五条 申请享受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创业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
(二)属于“九类人群”;
(三)具有创业能力;
(四)无在办企业;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申请人出资比例不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额的50%;
(六)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六条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以下材料:
(一)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户口簿;
(四)居住证明;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居住地与身份证明或户口簿载明的住址一致的,申请人可不提交前款第(四)项规定的材料。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将审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经公示无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上出具同意推荐意见。审查合格后,申请人应将上述材料提交拟创业所在地工商所。
第八条 工商所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三)项和第(四)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工商所应当出具审查意见,告知申请人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相关前置许可等注册登记手续,相关部门的前置许可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将申请审批资料移送当地微企办。
工商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的审查和资料的移送工作。
第三章 创业培训
第九条 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收到工商所报送的申请审批资料后,应当对申请人组织开展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已经接受创业培训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不参加。
市微企办牵头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制定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计划,由市微企办和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文下达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和人力社保局实施。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纳入全市创业培训计划。
第十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实行定点培训,凡具备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办学条件,且愿意承担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工作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均可向市微企办申报。
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符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相关规定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补贴。培训补贴由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机构向同级微企办提出申请,微企办牵头与同级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后,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划入定点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第十二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的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及答辩等内容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当出具结业鉴定意见。
第四章 创业审核
第十三条 创业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申请人向拟创业所在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后,微企办审核人员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税务、教育、人力社保、科技、金融、承贷银行、担保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审核小组集中会审。审核小组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会审1次,并审定财政资本金补助比例。
第十四条 创业审核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培训机构结业鉴定意见(按本办法规定不参加创业培训的除外);
(二)拟创办企业及申请创业者自身基本情况;
(三)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情况;
(四)拟创办企业的人员及组织结构;
(五)市场预测;
(六)营销策略;
(七)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管理计划;
(八)资本金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等财务规划;
(九)注册登记应当提交的相关材料;
(十)创业投融资计划;
(十一)其他应当审核的内容。
第十五条 微企办应当及时将审核结果通过网络、报纸、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公示。
第十六条 申请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是否通过审核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向市微企办申诉。
第十七条 各级微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创业审核中获知的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章 注册登记
第十八条 申请人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应在拟创业所在地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银行中选择一家开户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开设账户,并将投资资金存入该账户。
第十九条 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资本金补助。财政部门按照微企办审定的补助比例在5个工作日内将资本金补助资金转入申请人开设的账户。
第二十条 创业者投资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后,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应当按照企业登记的相关规定,将相关资料转到企业注册登记办理机构,5个工作日内办完营业执照。
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注册登记的同时,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和相关前置许可进行审查。
第六章 扶持政策
第二十一条 市级财政部门每年根据市微企办确定的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计划,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将补助资金切块下达给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
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对市级财政资金、区县(自治县)配套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并向申请人拨付资本金补助资金。补助比例控制在注册资本金的50%以内,具体补助办法和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十二条 从微型企业成立次年起,财政部门按企业上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计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补贴总额以微型企业获得的资本金补助资金等额为限。
微型企业凭纳税证明和营业执照,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具体审核、拨付工作由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办理,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7月底前向市财政局书面报送办理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应由市级财政承担的部分,由市级财政通过年终结算的方式补助给区县(自治县)财政。第二十三条 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额度不超过投资者投资金额的5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执行。贷款发放原则上应在借款人向银行提出借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期限为1―2年,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第二十四条 具备抵押或担保条件的微型企业,在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时,可按照《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渝就业办[2008]16号)规定,持工商、税务核发的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抵押物清单或担保合同以及有效证件向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
第二十五条 市三峡担保公司负责全市微型企业贷款担保工作。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指定当地专业担保公司为微型企业提供担保的,由市三峡担保公司为其提供再担保。
担保公司按现行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的最低标准且不高于担保额的2%收取担保费。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撤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一)不按投资计划书使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的;
(二)采用欺骗手段取得被扶持资格的;
(三)出租、出借被扶持资格的;
(四)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注册资本的;
(五)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微型企业申请变更或注销,应当经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审查,并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第二十八条 工商、财政、税务、人力社保、金融等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协调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微型企业资金用途、开业状况、关闭注销、雇工情况等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恶意骗取、套取、挪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等违法行为应当记入企业征信系统或个人征信系统。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第三十条 各级微企办、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质量、培训补贴资金申领的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对培训机构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取消培训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培训补助费用的;
(二)当年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的;
(三)连续两年培训合格率低于90%或结业鉴定准确率低于80%的;
(四)连续两年培训学员的满意率低于80%的。
第三十二条 各级微企办、财政、人力社保、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申请、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滞留、挪用、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九类人群”包括:
(一)大中专毕业生。指毕业未就业的全日制中专、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以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职教生(含本市集体户口)。(二)下岗失业人员。指持有“下岗证”或“职工失业证”的本市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三类人员;持有“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和“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的已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的本市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三)返乡农民工。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户籍所在地之外从事务工经商1年以上,并持有相关外出务工经商证明的本市农村户籍人员。
(四)“农转非”人员。指因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的本市居民。征地时已作就业安置、户籍关系已迁出本市的人员除外。
(五)三峡库区移民。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安置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水淹移民和占地移民。
(六)残疾人。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并具备创业能力的本市居民。
(七)城乡退役士兵。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退役士官和义务兵。符合退役士兵安置条件,已安置工作的除外。
(八)文化创意人员。指从事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及产品、广告、时装设计等的本市居民。
(九)信息技术人员。指从事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的本市居民。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居住证明”包括公安机关出具的暂住证明和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居住证明材料。
第三十五条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微型企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六条 各区县(自治县)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施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