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3 11: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篇: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建发〔2007〕91号)

各区县(自治县)建委,各有关单位:

为深化和巩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全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建设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开展,我们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预防和杜绝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行为,促进建设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开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机关、直属单位、所属社会团体以及受委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承办建设类培训、鉴定的各类培训、鉴定机构。

举办建设类“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各类院校,除应符合学历教育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办法规定。

第三条 建设教育培训实行“归口管理、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部门实施”工作机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收费、统一发证”原则。

第四条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市岗培中心”)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大事项报告制度,并定期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有关工作、财务等情况,接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

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建设教育培训规划;管理、监督、指导本地区培训机构的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建设企事业单位开展自主培训;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开展教育培训统计工作;完成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等。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职能部门,对勘察设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方面的培训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职能部门、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单位等培训组织单位(以下简称“培训组织单位”)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培训。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表彰、奖励在建设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 培训分类和培训计划

第六条

专门业务培训是指对行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公务员、职员、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等就某一专门业务知识的培训。培训考试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试合格颁发相应《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证书》。

职业技能岗位培训是指对建设行业生产一线操作人员(劳务人员)的岗位培训。经培训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以下合称“岗位证书”)。

继续教育是指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的教育。

第七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指令性培训和指导性培训实行统一计划。

指令性培训是指建设系统领导干部培训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要求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的及属于行政许可要求范围的培训。

指导性培训是指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文件要求,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其掌握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而进行的技术、业务、技能培训。

各类职(执)业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培训为指令性培训,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为指导性培训。

对指令性培训,各部门、单位应按要求组织选派学员参加;对指导性培训,有关单位可自愿派人参加或个人自愿选择参加。

第八条 鼓励建设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根据生产情况和工作需要,开展自主培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提供相关能力标准、教材等,并积极指导、帮助。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九条第十条 指令性培训和指导性培训由培训组织单位或培训承办单位(培训组织单位和培训承办单位以下合称“培训单位”)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提出行业培训重点和培训计划,于每年

12月底前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统一下达年度培训计划。未列入培训计划的不得擅自办班。

第十一条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办班而未列入培训计划的或培训计划发生重大变更的,培训单位应在开班前20日将培训依据、培训方案报委领导审批后送委科教处备案。第十二条 涉外培训项目,由委组织人事处商委外事外经处审核并按外事审批程序报批后送委科教处备案。

第十三条 对指令性培训和指导性培训,培训单位应在开班前15日,将培训项目、师资安排、学制、培训人数、培训时间、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材料,以书面形式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下发培训通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培训备案表的相关内容进行公示。

第十四条 实行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用组织专家听课、听取学员意见、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等方法,不定期对各类教育培训进行质量评估,并向社会发布评估信息。对培训质量较差的培训机构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 实行发证审核制度。对需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名义颁发证书的,培训单位应在考试考核完成后15日内,将考生名单、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考试成绩、合格人数、合格率、培训质量自评报告、经费使用情况等材料,以书面形式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政务大厅接件,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统一发证。

第十六条 培训组织单位应加强对培训承办单位及其培训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并对培训组织实施行为负责。

第十七条 继续教育如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的,每两年不少于一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有关继续教育内容;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当地实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考试由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考试内容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试题库中抽取,考试成绩由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录入岗位证书,并送市岗培中心备案,作为岗位证书复检的必要内容。

第四章 培训、鉴定机构

第十八条

(二)有满足培训要求的场所和设施、设备;

(三)有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和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五)有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第十九条 各类鉴定机构承担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合法的鉴定资格;

(二)有满足鉴定要求的场所和设施、设备;

(三)有能够承担鉴定任务的考评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五)有科学合理的鉴定工作方案。

第二十条培训、鉴定机构的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另行制定。

(注:经评估合格的重庆市建设行业培训机构见市建设岗位培训中

第二十一条 各培训机构应于每年12月底前将培训工作总结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总结应包括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管理、培训数量、培训质量和实际效果等方面的总结和评价。学员意见应纳入培训工作总结。

第二十二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两年认定一批专兼职教师、考评员承担建设类培训、鉴定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培训机构应加强培训基地和教学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培训机构应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第五章 培训收费

第二十四条 市岗培中心作为我市建设系统建设类培训收费主体单位,对建设教育培训实行统一收费。

培训单位应在开班前25日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收费核价申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由市岗培中心协调市物价部门审批并完善相关手续。培训费用由市岗培中心统一收取或委托培训单位代收。

第二十五条 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培训单位在下发培训通知时,应将各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培训课时、培训内容、培训师资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六条 市岗培中心和各培训单位应严格按核定的标准收费,并使用符合财务规定的收费票据,不得任意提高收费标准,不得乱收费。

第六章 考试、考核及证书管理

第二十七条 建设教育培训实行考培分离制度,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不得承担考务工作。

第二十八条 试,成绩合格方可发证。

第二十九条 凡建设教育培训统一颁发的各类证书,由市岗培中心负责将有关信息录入建设行业从业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并进行维护、管理。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核发本地区的中级及以下等级(指普工、初级工和中级工)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特种作业人员除外),送市岗培中心备案。

市岗培中心负责核发特种作业人员和高级及以上等级(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岗位证书。

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加盖“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专用章”红印和钢印后有效。

第三十二条 的有关证书均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颁发,并实行统一编码。

第三十三条 实行岗位证书复检制度。岗位证书每两年复检一次。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岗位证书复检,复检结果送市岗培中心备案。

岗位证书复检主要考核证书持有人的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继续教育情况。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或继续教育考试不合格的,岗位证书复检定为不合格。

未参加复检或复检不合格,不得上岗。连续两次未参加复检或连续两次复检不合格的,吊销岗位证书。

第三十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两年开展一次对全市施工现场持证上岗情况的专项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各培训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第三十六条 各培训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一)凡未列入培训计划或未进行培训备案,擅自下发培训通知或开展培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二)未经认定的施教机构承担相关培训任务的;

(三)不按核定标准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

(四)违反收费许可管理规定、未使用规定票据或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

(五)以研讨会、论坛等名义变相举办培训的;

(六)擅自进行异地培训,以培训为名搞公款旅游的;

(七)借培训之名,进行高消费活动或向学员发放纪念品的;

(八)借培训之机强行推销与培训内容无关的图书、刊物、音像资料等的;

(九)擅自制发岗位证书、继续教育证书或培训证书的;

(十)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七条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各类执业资格的考试、证书管理和继续教育,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相关考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必须纳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培训计划,接受委相关处室、单位的业务指导,并接受委科教处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有文件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二篇:重庆市安全培训管理办法

重庆市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除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生产培训(以下简称安全培训)活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培训是指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

第四条

安全培训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

第五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全市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全市安全培训考试工作。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承担具体日常工作。

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体系,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和安全培训机构监管档案。

第七条 安全培训、考试收费,按照重庆市有关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与管理 第八条 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培训活动,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资质证书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培训资质证书。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一级、二级资质证书的审批、颁发。取得一级、二级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在市安监局备案。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三级、四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审批、颁发。

第九条 取得一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开展培训工作。

取得二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乡镇(街道)和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从事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庆市行政区域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以下简称中央驻渝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市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市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经营、非煤矿山硐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人员;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和二级以下安全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教师的培训工作。

取得三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区县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批准范围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取得四级培训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除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上一级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下一级资质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

第十条 安全培训机构申请三级资质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50万元以上;

(二)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

(三)有健全的机构章程、管理制度、工作规则;

(四)有8名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其中至少有5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且经市安监局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教师;

(五)有能够满足同期50人以上规模培训需要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其中专用教室使用面积100平方米以上;

(六)安全培训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安全培训机构申请四级资质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30万元以上;

(二)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

(三)有健全的机构章程、管理制度、工作规则;

(四)有5名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其中至少有3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且经市安监局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教师;

(五)有能够满足同期30人以上规模培训需要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其中专用教室使用面积60平方米以上。

第十二条 申请三、四级资质证书,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具备资质条件的申请人将安全培训机构资质申请书、安全培训机构设置批准文件或者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和本办法第十条或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报市安监局;

(二)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安全培训机构的专(兼)职教师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安全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应当接受安全培训,每年接受一次再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第十四条 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培训档案,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培训质量。

第十五条 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有效期满前3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的,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自动作废。

第三章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按照规定提取安全培训教育资金。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记录安全培训考核情况。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实施。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具备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方可安排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二十二条 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工作岗位环境及危险因素;

(四)所从事工种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五)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六)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七)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

(八)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九)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十)有关事故案例;

(十一)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安全培训。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二十五条 具备相应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安全培训。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庆市相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四章

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与发证

第二十七条 安全培训工作必须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以下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

(一)全市乡镇(街道)和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教师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

(二)三级、四级安全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教师的培训;

(三)中央驻渝企业、市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全市非煤矿山硐采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的培训、考试工作。

第二十九条 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以下人员的培训:

(一)区县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除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经营、非煤矿山硐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二)批准范围内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第三十条 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和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含IC卡);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安全培训教师颁发安全生产培训教师资格证;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颁发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其他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

第三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培训教师资格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上岗证,统一采用国家规定的式样。安全培训合格证、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统一采用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式样。证书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订制。

第三十二条 证书遗失、损毁的,持证人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报,经原培训单位、发证部门审查核实后,由持证人登报声明遗失作废,10个工作日后,办理补发手续。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培训制度、计划制定及实施情况;

(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及培训学习情况;

(三)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的情况;

(四)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第三十四条 进入重庆市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须持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相应证书,持有其他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的人员,须到从业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进入重庆市境内从事特种作业操作的人员须持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持有其他省(市)安监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须到从业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每年对取得培训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培训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培训条件、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基本要求以及培训规模、培训组织、培训保障和培训效果。

第三十六条 安全培训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凡违反本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罚。

第六章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是指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从事安全监督、行政执法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

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是指安全培训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从事安全教育培训教学的教师、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人员和承担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的人员及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等。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其他负责人、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临时聘用的人员。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我市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重庆市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2011)

重庆市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创建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由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的综合性集体荣誉称号。

第三条 文明单位分为国家级(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标兵),市级(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区县(自治县)级和市属委(局)级,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批准命名。国家级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命名。

第四条 文明单位建设的范围系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党政机关、各类社会团体、各级各类学校、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县级以上政府以及各大企事业单位驻市外的直属单位。

不具有法人资质的分支机构,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的,应当独立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一个单位具有两个以上的名称,按一个单位统一管理。

坐落在区(县)城内的正式在编人员20人以下(含)的单位和坐落在乡(镇)的正式在编人员10人以下(含)的单位,一般不命名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

第五条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素质培育文明风尚为目标,围绕经济中心,服务工作大局,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倡导社会新风,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六条 各级组织应把文明单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目标责任制,把文明单位建设的成效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文明单位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第七条 各级政府和各单位应为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把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和单位的发展规划和财务预算。

第二章 文明单位评选条件

第八条 文明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单位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两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合力抓的领导体制和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规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责任落实。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行业创建活动、“千万文明市民行动”、“五个重庆”建设,开展结对共建、军民共建、“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在抢险救灾、扶贫助学、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维护等各项公益事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

(二)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创建活动之中。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深入开展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

(三)学习风气浓厚,文化建设先进。加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形成全员学习、终生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教育职工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迷信和邪教,使职工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配合学校、社会和家庭做好本单位职工的未成年子女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制止借婚丧嫁娶、子女入学、生日聚会等进行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自觉抵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四)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生产落实。领导干部无违纪违法案件,全体员工无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单位无政策外生育,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五)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良好。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搞好绿化、美化,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环保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好,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积极参与“重庆三峡库区文明长廊”活动。

(六)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生产经营单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按照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要求,改革进取,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质量第一,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于本地区和行业前列。

第三章 评选命名与表彰奖励

第九条 凡按照创建条件制定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持续开展创建活动2年以上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可申报评选文明单位。

第十条 评选文明单位要严格标准,推行竞争机制,坚持自愿申报与上级推荐相结合,主管部门与群众评议、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检查相结合,以及条块相结合的原则。文明单位按照申报、评选、命名分6个程序进行:

(一)申报。具备申报资格的单位,可自愿按党的组织关系向区县(自治县)文明办或市属委(局)党委(组)申报;

(二)推荐。市级文明单位的推荐,在本单位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各区县(自治县)文明委和市级委(局)党委(组)分别在已命名1年以上的区县(自治县)级和委(局)级文明单位中择优向市文明办推荐。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的推荐,在本单位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各区县(自治县)文明委和市级委(局)在已命名3年以上的市级文明单位中择优向市文明办推荐。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由市文明委在已命名的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中择优向中央文明办推荐。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标兵由市文明委分别在已表彰的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或已命名的全国文明单位中择优向中央文明办推荐。

(三)考核。分日常考核和年终检查。

日常考核:市文明办组织或委托第三方对申报单位创建工作进行以暗访为主的考核。

年终检查:市文明办组织专家组进行抽查,或组织区县(自治县)文明办、市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交叉检查,或组织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文明委成员单位领导进行重点检查。

(四)征求意见。根据日常考核和年终检查的情况,对符合文明单位条件的创建单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市属以上创建单位要征求所在区县(自治县)文明办的意见;区县(自治县)属创建单位要征求相关市级业务主管部门(或主管企业)的意见;征求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意见;在市级主要媒体上公示,征求群众的意见。

(五)审议。召开市文明委全体会议进行审议通过。

(六)命名。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由市委、市政府批准命名。

第十一条 各类共建文明单位中,除军民共建外,其他形式的共建单位双方都符合文明单位条件的,可同时申报评选。军民共建对子中的军队一方必须是连以上的建制单位,并且原则上只对地方单位进行评选命名。申报评选程序与其他文明单位相同。

第十二条 文明单位实行量化考核,考核标准由市文明办按照本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制定《考核细则》。

第十三条 对考核合格的文明单位,由命名机关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和证书。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奖牌只授地方,证书授予军地双方单位。

第十四条 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和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颁发奖牌和证书,予以适当物质奖励。

市财政按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市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和创建工作先进个人一定奖励,各区县(自治县)可结合实际制定奖励办法。

第十五条 文明单位在巩固成果,提高创建水平方面成绩突出的,复查合格的当年,也可比照第十五条规定的奖励标准,给予奖励。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六条 各级文明办是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的主管部门。市文明办对全市各级文明单位有调查指导、检查督促、表扬批评、建议命名机关给予奖励或处分的责任。对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以原呈报机关为主。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抓好基层细胞建设、基础档案建设、基本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工作,搞好经常性的创建活动和自查自评工作,不断修订和完善创建规划,巩固和提高创建水平。

第十八条 各文明单位的主管部门和有隶属关系的领导部门,都应加强对所属文明单位的工作指导。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考核制度,搞好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和宣传典型等,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第十九条 对文明单位实行定期复查,动态管理的制度。凡已命名的文明单位,从命名的第二年起,都要结合工作总结,对照文明单位条件进行自查自评,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县(自治县)文明办呈送自查报告。

在各文明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市文明办对市级文明单位实行复查,每二年一次,复查结果发文通报。对符合市级文明单位条件的,给予继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对不符合市级文明单位条件的,区分不同情况作下列处理:

(一)对放松创建工作,质量水平下降或出现问题的,应视其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或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时间一般分为半年或一年。整改期间不悬挂文明单位的奖牌。限期整改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恢复文明单位称号,整改无效的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

(二)凡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

1.领导班子不团结,对生产、工作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主要领导或2个及其以上领导班子成员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处理的;

2.经营管理不善,经济亏损或服务质量明显下降,短期无法改变的;

3.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严重人身伤亡或严重社会影响的;

4.治安状况混乱,违法犯罪率超标或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使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5.环境保护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或者造成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较大危害的;

6.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力,出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7.缺乏职业道德,单位风气不端正或者服务质量下降的;

8.有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造成不良影响的;

9.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10.发生其他重大问题,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凡发生上述问题的文明单位,应及时写出书面报告呈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上级主管部门,不得隐情不报。

第二十条 文明单位在机构发生变化时,各级推荐机关要以书面形式逐级报告给上级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备案,由命名机关做相应处理。

变更隶属关系:原已获文明单位或标兵荣誉称号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发生变更,工作性质和领导集体没发生变化,创建工作没有间断并符合要求标准,保持原级别的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单位改变名称:原已获文明单位或标兵荣誉称号的单位,单位名称发生改变,没有其他重大变故,仍保持原级别的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如果工作性质或领导集体成员发生了较大变化并间断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应当终止原级别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单位进行合并:两个以上单位合并为一个单位,如合并前均为文明单位或标兵,应当保留其主体单位的荣誉称号级别,由原命名机关予以考核认定,并纳入下届命名名单之中;如合并前有一个单位不是文明单位或标兵,需要经过2年以上时间的创建,具备条件的,在下届命名时有资格按照合并单位中的最高荣誉称号申报。

单位独立分设:由一个单位又分立出一个以上单位,主体单位保持原来的文明单位荣誉级别;后分立出的单位具备条件的,可以申报分立前文明单位荣誉级别,由命名机关予以考核认定并纳入下届命名名单之中;如果分立后达不到要求标准,应当终止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单位已经撤销:原已获文明单位或标兵荣誉称号的单位,因单位撤销,应当从正式宣布撤销之日起,终止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如果全体职工或部分职工安排到其他单位工作,该单位不能继承撤销前的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因军队一方建制改变、驻地变动,原共建关系不存在时,地方一方仍然符合文明单位条件的,可改为自建文明单位;达不到文明单位条件的,则作自然消失处理。其他共建也可按这一原则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文明单位作撤销、限期整改和自然消失等处理,由呈报机关负责对所发生的问题查明情况,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按原申报程序,报审批机关研究决定。凡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经过2年以上的创建并达到相关条件的,可以重新申报撤销前的文明单位荣誉级别。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地区和各行业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的精神,制定符合本地区、本行业部门实际的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办法,并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行。

第四篇:重庆市临时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临时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办发〔2011〕373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临时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重庆市临时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临时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修建临时建设工程,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临时建设工程是指在城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修建,不登记产权,限定短期使用,批准期满须自行拆除的临时施工用房、临时售房部、临时基础设施工程。

第四条

临时建设工程应严格控制,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

(一)位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区用地范围内的;

(二)位于城乡规划中明确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的;

(三)位于消防(车)通道和扑救场地范围内的;

—1—

(四)影响防洪、泄洪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建设项目临时施工用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临时施工用房除外)和临时售房部,不得占用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临时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用房不得超占规划道路控制线。

第五条

临时建筑(含地下)的总层数不得超过2层且总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0米。临时建筑与用地边界的退让应满足本市规划技术规定的要求。临时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满足本市规划技术规定的要求;确不能满足的,应征得相邻建筑所有权人的同意,但应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临时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的建设应当考虑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临时建设工程应符合城市风貌管理的有关要求。

第六条

临时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实行属地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修建临时建设工程应向临时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规定。

第七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自收到申请人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不予受理或补正材料的决定,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的,核发临时建设工程放线通知,放、验线符合要求的,向申请人核发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及其附图;不同意的,或放、验线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放、验线阶段所需时间不计入许可办理期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自签发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或不予批

—2—

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布审批结果并通知申请人。

第八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应当在作出是否批准修建临时建设工程的决定前,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第九条

临时建设工程的批准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年。确需延长的,应在批准使用期限届满30日前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申请人未在规定时限内向原批准机关提出延期申请的,原批准机关可不受理。经批准延期的,其批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临时建(构)筑物的批准使用期限只能申请延期1次,工期较长的临时基础设施工程及其施工用房的批准使用期限申请延期的次数可根据工期情况适当增加。临时建设工程的批准使用期限不得超过其所占用的临时建设用地批准的土地使用期限。

第十条

需延长临时建设工程的批准使用期限的,申请人须向原批准机关提交申请。原批准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人的延期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同意延期的,应在批准文件中载明原批准文件的编号及延长期的起止时间;不同意延期的,应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按照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及其附图确定的内容实施临时建设工程。

临时建设工程的批准使用期限届满应当无条件自行拆除;使用期限未满,因实施城乡规划需要拆除的,也应无条件自行拆除。申请人自行拆除临时建设工程后,应负责清理弃渣并整理场地。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在临时建设工程竣工后,在临时建设工程便于公众查看的立面显著位置悬挂临时建设工程公示牌,接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检查与监督。

第十三条

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应当载明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性质、位置、建筑面积、层数、高度、使用期限等内容。

临时建设工程公示牌应当载明临时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使用性质、建筑面积、层数、使用期限。

—3—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加强临时建设工程的批后监督管理。

对擅自改变临时建设工程批准文件及其附图确定的内容修建临时建设工程的违法建设行为或经批准的临时建设工程逾期未拆除的,以及经批准的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期限未届满但因实施城乡规划需拆除而未拆除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第七十条、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查处。

第十五条

因突发性的抢险救灾而修建的应急性临时设施可不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但紧急情况消除后应当自行拆除。

第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基础设施工程,是指铁路工程、道路工程、管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建设工程。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市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4—

第五篇:重庆市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

重庆市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

创建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形式也是创建文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加强对全市文明单位的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由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的综合性集体荣誉称号。

第二条 文明单位分为国家级,市级、市级标兵,区县(市)级和委(局)级,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批准命名。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命名。

第三条 全市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行业、街道、社区(小区)和农村的村、镇,均属创建范围,都应通过自建或各类共建活动,争创文明单位。

第四条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围绕经济中心,服务工作大局,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核心,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倡导社会新风,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五条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作为本地区、本单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任务,加强领导,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并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有效措施,保证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第六条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做好工作。新闻单位要加强宣传报道。

第二章 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评选条件

第七条 文明单位条件

(一)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单位党组织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规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单位内部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全体员工普遍参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当地文明创建工作作出贡献。

(二)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人人皆知,人人皆行。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深入扎实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100%。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设施基本健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文明氛围浓厚。

(四)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生产落实。领导干部无违纪违法案件,全体员工无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五)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良好。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搞好绿化、美化,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环保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好,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六)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地区和行业前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工作处于地区和行业领先水平。

第八条 文明村镇条件

(一)抓发展致富,经济效益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广开致富门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总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本地同类村镇先进行列。

(二)抓组织领导,思想建设好。村镇组织健全,党政班子团结协作,坚强有力,党风正,工作实,廉洁奉公,群众信任。重视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有目标,有规划,有措施,各项工作落实。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争做“四有”公民、党员“三带”、评选“三户”、“十星级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消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显著提高。

(三)抓科普教育,文化建设好。广泛开展科教、法律、卫生等知识的普及教育,认真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效显著。因地制宜兴建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设施,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文明村镇”等活动效果明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达到国家要求。

(四)抓综合治理,治安秩序好。建立健全了群众性自防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市民公约》和乡规民约,干部群众遵纪守法,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现象,无拐卖妇女儿童、封建迷信、乱砍滥伐等不法行为,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人为重大灾害事故,生活稳定,秩序良好。

(五)抓职业道德,诚信服务好。村镇领导干部和办事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乡镇企业制定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工作规范,不生产、经销假冒伪劣产品,认真纠正和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并取得显著成效。

(六)抓环境卫生,村容镇貌好。村镇环境建设有规划,改善村镇面貌和村民居住条件成效明显。街道、院落、住户环境清洁卫生并经常保持,道路平整,饮食卫生,因地制宜进行“两管”(管水、管粪)、“五改”(井、灶、厕所、畜圈、环境卫生)成绩突出,防病治病措施落实,村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重视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三废”治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第三章 评选命名与表彰奖励

第九条 文明单位通过申报、推荐、考核、批准、命名等程序产生。凡按照创建条件制定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持续开展创建活动两年以上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可按党的组织关系向上级申报参加评选文明单位。

第十条 评选文明单位要严格标准,推行竞争机制,坚持自愿申报与上级推荐相结合,主管部门与群众评议、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检查相结合,以及条块相结合的原则。评选市属以上单位要征求所在区县(市)文明委、文明办的意见,评选区县(市)属单位要征求市级业务主管部门(或主管企业)的意见。第十一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评选由各地文明委和市级各大口在已命名一年以上的区县(市)级和委(局)级文明单位中择优向市文明办推荐。市文明办按照当年全市的规划控制数统一平衡后确定考核验收对象并组织实施考核验收,再报经命名机关批准命名。市级文明单位由市文明委命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由市委、市政府命名。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由市文明委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已命名的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中择优推荐。

第十二条 已命名三年以上的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常抓不懈,在全市同类型单位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居领先地位、社会表率作用好的,可申报评选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第十三条 各类共建文明单位中,除军民共建外,其他形式的共建单位双方都符合文明单位条件的可同时申报评选。军民共建对子中的军队一方必须是连以上的建制单位,并且原则上只对地方单位进行评选命名。申报评选程序与其他文明单位相同。

第十四条 对验收合格的文明单位,由命名机关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和证书。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奖牌只授地方,证书授予军地双方单位。

第十五条 对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在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当年可根据下列标准发给职工奖金:市级文明单位按人均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发给奖金;区县(市)级和委(局)级文明单位按人均月工资三分之二的标准发给奖金;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按人均一个半月工资的标准发给奖金;全国文明单位按人均两个月的标准发给奖金。企业所发奖金进入生产成本,行政、事业单位的奖金在包干经费中列支。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当年,还应给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所需奖金来源同上。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在巩固成果,提高创建水平方面成绩突出的,复查合格的当年也可比照第十五条规定的奖励标准,一次性发给职工奖金。第四章 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是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的主管部门。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对全市各级文明单位有直接进行调查指导、检查督促、表扬批评、建议命名机关给予奖励或处分的责任。对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以原呈报机关为主。

第十八条 文明单位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抓好基层细胞建设、基础档案建设、基本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工作,搞好经常性的创建活动和自查自评工作,不断修订和完善创建规划,巩固和提高创建水平。第十九条 各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管部门和有隶属关系的领导部门,都应加强对所属文明单位的工作指导。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考核制度,搞好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和宣传典型等,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第二十条 对文明单位实行定期复查制度。凡已命名的各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从命名的第二年起,都要结合工作总结,对照文明单位条件进行自查自评,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呈送自查报告。在各级文明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由同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复查并发文通报复查结果。市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的复查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

文明单位复查后,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作下列处理:

(一)符合原命名级别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条件的,继续保持文明单位称号。继续保持时间为三年,超过三年的应重新申报评选。

(二)对放松创建工作,质量水平下降或出现问题的,应视其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或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时间一般分为半年或一年。整改期间不悬挂文明单位的奖牌。限期整改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恢复文明单位称号,整改无效的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

(三)凡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

1、领导班子不团结,对生产、工作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或主要领导成员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处理的;

2、经营管理不善,经济亏损或服务质量明显下降,短期无法改变的;

3、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严重人身伤亡或严重社会影响的;

4、治安状况混乱,违法犯罪率超标或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使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5、环境污染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

6、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力,出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7、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8、发生其他重大问题,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

凡发生上述问题的文明单位,应及时写出书面报告呈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上级主管部门,不得隐情不报。

(四)因故撤销、分解的文明单位,其文明单位称号自然消失,应收回奖牌;合并、重组的文明单位,如其主体原有名称、体制不变,经考核合格可继续保持其文明单位荣誉。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因军队一方建制改变、驻地变动,原共建关系不存在时,地方一方仍然符合文明单位条件的,可改为自建文明单位;达不到文明单位条件的,则作自然消失处理。其他共建也可按这一原则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文明单位作撤销、限期整改和自然消失等处理,由呈报机关负责对所发生的问题查明情况,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按原申报程序,报审批机关研究决定。凡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经过一年以上的创建并达到文明单位条件的,可以重新申报评选文明单位。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地区和各行业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的精神,制定符合本地区、本行业部门实际的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办法,并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下载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管理办法

    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管理,保障建设工程项目依法建设、有序实施。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建设质量管理办法》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渝交委法[2006]20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交通局(委),委属相关单位: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科学地推进......

    重庆市三峡移民培训管理办法2010.9.16

    重庆市三峡移民培训管理办法(渝移发﹝2006﹞6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移民培训是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移民搬迁安置和发展扶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

    重庆市港口管理办法

    重庆市港口管理办法(2000年6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88号令)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港口正常秩序,发挥港口的集散枢纽功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三......

    重庆市民用机场管理办法

    重庆市民用机场管理办法 (2012年8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1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2年9月1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66号公布 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

    重庆市车辆管理办法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公务车辆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委办〔2002〕19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民主......

    重庆市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 (1999年4月9日市人民政府第58号令发布,根据2002 年 9月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为了加强暂住人口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

    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

    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的管理,根据《城市绿化条例》、《重庆市城市园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