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育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范文
培育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
让员工钟爱企业,忠于职守大概要算是天底下所有老板的梦寐以求,然而,令人尴尬的现实却是:在一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快鱼吃慢鱼”的新经济时代,让员工终身服务于一家企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频繁跳槽,身在曹营心在汉者早已是司空见惯,难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培育忠于自己、忠于企业、忠于顾客的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保持员工队伍的基本稳定就十分紧要。
在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中,忠于自己是基点,忠于企业为忠于自己创造条件,而忠于顾客又是忠于企业的最重要、最终极体现。
忠于自己
忠于自己意味着员工要珍惜自己的个体存在,珍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尊,自信,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注重实干,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自我实现,忠于自己是优秀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
不知道忠于自己的员工,自然会责任心、使命感匮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凡事五分钟的热度,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可能成为推动企业进步的中坚。
在企业内部提倡忠于自己,虽然符合人类自爱的天性,容易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会一呼百应,但真正能付诸于行,并卓有成效者却不多。原因在于,忠于自己看似轻而易举,其实难上加难,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担心:一旦在企业内部提倡员工要忠于自己,会带来自私自利行为的泛滥成灾,于企业的发展不利。这种担心实在是没有根据的。自私自利是把个人利益与他人、企业利益对立起来,处处损人利己,时时损公肥私,而忠于自己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向上,既利人也利已,与自私自利有着本质的区别。
问题的关健不在于要不要提倡,而在于怎样提倡?顺应员工自爱的天性,因势利导,鼓励员工把忠于自己与忠于企业联系起来,在发展企业中发展自己,员工就心悦诚服,不遗余力,不但不会妨碍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能造成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忠于企业
忠于企业意味着员工要忠于职守,当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职业道德为坐标,妥善的处理好、平衡好。忠于职守,该尽的力要力,该挺身而出的要挺。
员工忠于企业,众人拾柴火焰高,企业方可快速成长。快速成长着的企业才能为忠于自己的员工提供必要的物质、发展机会支持。换言之,员工忠于企业乃是为忠于自己创造条件。
员工忠于企业不会是平白无故,空穴来风,它离不开企业对员工的善待。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也好,恨也罢,都有一定的原因。企业善待员工与员工忠于企业是双向互动,互为条件的,谁也离不开谁。没有忠于企业,员工责任心低下,工作质量粗糙,企业蛋糕做不大,企业即使想善待员工也无能为力;没有善待员工,员工不能从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他或她所期望的物质、发展机会支持,不能和企业成果共享,就要灰心失望,对企业事务漠不关心,难以忠于企业。
社会上不少企业主,一方面无视员工的基本权利,任意克扣员工工资,工作条件简陋,环境恶劣,甚至根本不把员工当人看;一方面却大谈什么无私奉献,奢望员工无条件地忠于企业,真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企业善待员工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要出于坦诚,口惠而实不至是无济于事的。一般而言,对从事简单、机械性劳动的普通员工,企业要努力通过给予公平合理的报酬,相对优厚的福利,较为安全的职业保障,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来争取他们的真情回报;对从事复杂、创造性劳动的研发骨干,企业除了提供一流的物质待遇外,还要尊重他们的观念、自由,与之结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尽可能为之创造能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学习培训机会和职业提升空间,从而使他们士为知己者忙。
忠于顾客
忠于顾客意味着员工心目中要时刻装着顾客,能始终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一切以顾客满意为准则,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
在市场经济社会,最终掌握企业生杀大权的是顾客,顾客的货币选票投向谁,谁就财源广进,兴旺发达。反之,谁就死气沉沉,举步维艰。企业要争取到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货币选票,除了积极主动地与顾客沟通,耐心倾听顾客诉求、心声,奉顾客为衣食父母,做顾客的忠实仆人外别无他途。
企业忠于顾客,也就是员工忠于顾客。员工忠于顾客是员工忠于企业的最重要、最终端体现。员工只有把一颗对企业的赤诚之心聚集到顾客身上,才是对企业有用、对企业有效的忠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心。如果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从事本职工作,设身处地地为顾客把好设计关、物流关、质检关、价值关,推己及人,爱已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下一心,内外一心,一心一意地为顾客竭忠尽智,那么何愁顾客不心满意足,不慷慨解囊,对企业品牌忠贞不二呢?
放眼当今平的世界,缘于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激增,企业的生产模式正由大批量生产转为小批量定制、个性化定制,企业中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员工比重日益提高,员工就是企业的品牌,员工对忠于顾客的内在认识程度和外在表现将逐渐左右企业的营业额,因而,再怎么强调忠于顾客的重要性也不算过分。
在传统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忠诚之声一直不绝于耳,喋喋不休。但由于传统忠诚文化悖逆了人类自爱的天性,它主张得更多的是臣民对皇权,个人对集体的单向忠诚,因而根基不牢,收效甚微。几千年来,先天失调的传统忠诚文化被大肆宣扬的直接后果是:一批又一批假忠臣,真小人,貌似谦恭无比,实质奸诈透顶之徒先后粉墨登场,葬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不同于传统忠诚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前者均衡兼顾了员工、企业、顾客三者之间的利益,承认忠诚行为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并且把基点放在忠于员工自己身上。
员工、企业、顾客三者之间的关系讲到底还是经济契约关系,既如此,任何片面强调一方利益,忽视他方利益的做法都不合现实,都会造成它的失衡。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员工忠于自己的态度,只有理性地看待这个基点并充分尊重它的价值,然后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之与忠于企业、忠于顾客协调一致,企业的忠诚文化培育才是健康向上、有生命力的。否则,极易陷入畸形狭隘的误区。
培育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固然少不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大张旗鼓的宣传,领导的身体力行,但更重要的却是专门机制的有力保障,特别是中国企业,机制是企业推广三位一体的忠诚文化的核心力量。员工忠于企业、忠于顾客需要一系列制度、规范、流程、考评细则来强化,员工忠于自己也一样需要相应的目标规划、奖惩措施来促进。光是泛泛而谈、喊喊口号是难见成效的,其结果不但对员工的成长进步是个损失,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损失。
第二篇:HR:培育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
HR:培育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
培育忠于自己、忠于企业、忠于顾客的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保持员工队伍的基本稳定就十分紧要。在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中,忠于自己是基点,忠于企业为忠于自己创造条件,而忠于顾客又是忠于企业的最重要、最终极体现。
忠于自己
忠于自己意味着员工要珍惜自己的个体存在,珍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尊,自信,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注重实干,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自我实现,忠于自己是优秀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不知道忠于自己的员工,自然会责任心、使命感匮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凡事五分钟的热度,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可能成为推动企业进步的中坚。鼓励员工把忠于自己与忠于企业联系起来,在发展企业中发展自己,员工就心悦诚服,不遗余力,不但不会妨碍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能造成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忠于企业
忠于企业意味着员工要忠于职守,当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职业道德为坐标,妥善的处理好、平衡好。忠于职守,该尽的力要力,该挺身而出的要挺。
员工忠于企业,众人拾柴火焰高,企业方可快速成长。快速成长着的企业才能为忠于自己的员工提供必要的物质、发展机会支持。换言之,员工忠于企业乃是为忠于自己创造条件。
没有忠于企业,员工责任心低下,工作质量粗糙,企业蛋糕做不大,企业即使想善待员工也无能为力;没有善待员工,员工不能从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他或她所期望的物质、发展机会支持,不能和企业成果共享,就要灰心失望,对企业事务漠不关心,难以忠于企业。
忠于顾客
忠于顾客意味着员工心目中要时刻装着顾客,能始终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一切以顾客满意为准则,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
在市场经济社会,最终掌握企业生杀大权的是顾客,顾客的货币选票投向谁,谁就财源广进,兴旺发达。反之,谁就死气沉沉,举步维艰。企业要争取到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货币选票,除了积极主动地与顾客沟通,耐心倾听顾客诉求、心声,奉顾客为衣食父母,做顾客的忠实仆人外别无他途。
企业忠于顾客,也就是员工忠于顾客。员工忠于顾客是员工忠于企业的最重要、最终端体现。员工只有把一颗对企业的赤诚之心聚集到顾客身上,才是对企业有用、对企业有效的忠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心。如果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从事本职工作,设身处地地为顾客把好设计关、物流关、质检关、价值关,推己及人,爱已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下一心,内外一心,一心一意地为顾客竭忠尽智,那么何愁顾客不心满意足,不慷慨解囊,对企业品牌忠贞不二呢?
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不同于传统忠诚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前者均衡兼顾了员工、企业、顾客三者之间的利益,承认忠诚行为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并且把基点放在忠于员工自己身上。员工、企业、顾客三者之间的关系讲到底还是经济契约关系,既如此,任何片面强调一方利益,忽视他方利益的做法都不合现实,都会造成它的失衡。
培育三位一体的忠诚企业文化固然少不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大张旗鼓的宣传,领导的身体力行,但更重要的却是专门机制的有力保障,特别是中国企业,机制是企业推广三位一体的忠诚文化的核心力量。员工忠于企业、忠于顾客需要一系列制度、规范、流程、考评细则来强化,员工忠于自己也一样需要相应的目标规划、奖惩措施来促进。光是泛泛而谈、喊喊口号是难见成效的,其结果不但对员工的成长进步是个损失,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损失。
第三篇:农行三位一体企业文化[模版]
**县是一个人口不到25万的农业小县,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迟缓,金融资源匮乏。农行**支行仅有员工37人,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巩固好阵地,尽快将小行发展壮大起来,该行从创新培育“家庭、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特色企业文化入手,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塑造了**农行的新形象。国家级刊物《中国城乡金融报》“基层直通车”栏目记者到该行采访,并以《墨香传“家”音》为题对该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报道,并配以编者按:“让家的感觉更好”。
一、农行是“家”,不断创新,激发创业潜能。
职工是农行的主人,农行是职工之家。农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只有把全体员工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每个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把农行当成自己的家,才能保证业务发展的稳步进行。
1、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让职工“当家”。首先,开好职工代表大会,鼓励员工行使民主权力。职工代表大会是员工参与经营管理,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他们坚持把职代会作为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重要工作来抓,真正把员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每年定期召开职代会,把涉及员工切身利益改革方案,如《工资分配办法》《职工劳动考勤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都提交职代会审议。充分利用职代会这一民主渠道,广泛征集员工的提案和建议。如,**年3月,在工作会议暨职工代表大会上,共收到员工提案11份,支行党委高度重视,在职代会进行了现场解答后,迅速落实到有关部室解决,提案处理率达到100%。通过落实民主测评制、机关评议制、进言献策制等民主管理方式,每季组织员工对班子成员的德、勤、绩、能进行测评,列入领导干部考核;组织基层处所对机关部室进行评议打分,列入部室考核;其次,推行行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行务会、全体会、行务公开栏、信息等形式,将存款、贷款、费用等员工关心的内容公之于众,接受全行的监督,行务公开注重实效,各部门协调联动,职工广泛参与,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达到行务公开的目的。
2、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让员工“爱家”。劳动竞赛和业务经营的紧密结合,在该行已形成一种惯例,并深受广大员工欢迎。每逢三
八、国庆、元旦、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他们积极开展歌咏、知识竞赛、体育、晚会等多种形式劳动竞赛,并邀请家属、孩子共同参与、共同娱乐;一年一次安排职工体检,关心职工身体健康;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开展的“帮、扶、带”救助工程等,为特困群众捐款捐物,受到地方党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年10月,该行举办了“我爱我家”演讲会,来自全行各部门的代表,怀着一颗报效农行、发展农行的拳拳之心纷纷走上讲台,倾诉对农行这个大家的热爱之情;**年元宵节组织了元宵灯谜晚会,由全体员工自已出谜,谜语中既有生活常识,又有银行业务知识;**年“三八”妇女节举办了“巾帼-须眉对抗赛”集业务与娱乐为一体,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通过这些活动,既交流了感情,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员工对“家”的感情,形成了人人爱农行,处处维护家的浓厚氛围。
3、切实维护职工利益,促使全体员工共同“建家”。农行是职工之家,为职工办实事,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和切身利益是支行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他们由最初的访病问苦、节日慰问等形式,逐渐扩展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来。一是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由于该行人心稳定,工作扎实,该行被农行河北省分行作为全省唯一的工会试点,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农业银行现代化、商业化、国际化步伐,协调农行内部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支行工会代表职工一方就劳动目标、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福利、劳动纪律奖惩等整体利益与行政平等协商,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在起草和协商合同文本时,该行坚持严格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要求,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平等协商,民主、平等的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二是不断扩大职工保险范围,参加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该行不仅为在职员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还为离退休、内退员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较好地解决了员工的医疗保障问题。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并坚持在工作中不断拓宽思路,不断充实,创新“家”的内涵和外延,使“家”获得了持续不断的动力,使业务经营稳步推进。
二、农行是“学校”,抓培训促学习,打牢发展基础。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该行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把促进业务经营提高盈利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认真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该行从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培训,受到职工的欢迎。
1、坚持组织和动员全行搞好学习和培训。坚持不懈地抓学习,开办了职工学校,创办了人见人爱的内部小报—《金穗天地》。每年年初,都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纪律和考勤制度,坚持周一晚雷打不动地组织员工学习规章制度、文件精神、案例等。及时把上级行的精神传达到每位员工,使员工及时掌握上级行的精神。统一购买了《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人手一本,要求员工认真学习主人公罗文锲而不舍,尽职尽责,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展了“三个把握住自己思想教育活动”、“规章制度宣讲活动”、“整肃行风行纪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整顿活动”等,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和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抓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各部室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组织员工学业务、学技能、苦练基本功,作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通过员工业务培训,开发了员工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员工素质,增强了职工的工作能力。近年来,多次组织开展点钞、珠算、微机录入等各类业务竞赛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
2、鼓励员工参加电大、自学、职称考试等成人学历和职称教育。近两年来,该行共有28人参加了自学和电大的专、本科学历考试,19人参加了初、中级社会职称考试,都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这种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使全体职工无论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是自身素质上都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使该行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严谨稳健的工作作风和奋发向上的争先创优意识,为农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三、农行是“企业”,深化企业文化理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面对愈发激烈的同业竞争,该行从自身实际出发,经过慎重周密考虑,认真反复研究,果断提出五年规划。即:**年夯基础、**年上台阶、**年扭亏增盈、**年达到一类行、**年跨入省先进。
1、创新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
一是强化柜面服务,使员工真正理解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与加快发展的关系。首先从服务态度、服务道德、服务环境、服务仪表、服务语言等几方面入手,制定了《**县支行优质服务准则》,优则奖,违则惩,严格按准则办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层次。使得该行的服务不仅体现在员工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使用文明用语,实行站立微笑服务上,更体现在对客户开办特色服务,采取走访、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多种服务措施上,使客户踏进农行犹如春风拂面。其次是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制订了“**农行服务明星评选办法”,对柜员按服务态度、业务量、遵守劳动纪律、创利大小、安全操作五项指标实行百分制考核,对优秀柜员进行表彰奖励。在该行掀起争创文明岗位,争做文明员工,争当优秀柜员的热潮。再次是建立监督机制,巩固服务成效。聘请了社会监督员,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监督、检查。由于该行服务到位,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行风评议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9月份是**县农副产品收购旺季,为搞好收购期间的资金调拨,该行及时采取了提前向上级行报备资金调拨计划,以充足的准备来满足收购期间内外客商的资金需求。截止目前在该行开立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账户达 4.1万户,日均业务量达1仟多笔,金额3仟多万元;自动取款机24小时服务,日付现金30多万元,手续200多笔,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二是立足本职,为县域经济作贡献。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七届、县第八届党代会精神,对照创新、创业**建设的要求,该行从实际出发,积极为园区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目前,铸造园区和棉纺园区的入住企业,在该行开户的有50多户,日均业务量达100多笔,现金收付量达1000多万元,充分发挥了该行发展县域经济的桥梁作用。其中为铸造园区的邯郸群山铸造有限公司和邯郸市虹光铸造有限公司借新还旧贷款800余万元,及时解决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
围绕县委、政府关于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升级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找准工作切入点,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献计献策,尽心尽力。为壮大辣椒支柱产业,使“中国辣椒之乡”真正成为全国辣椒集散地,**县委、县政府下大力建起了辣椒工贸城,现已有几十家辣椒企业入驻,但由于入驻后固定资产投资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为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桥梁纽带作用,该行多次跑市行,进省行,终于取得了省市行的认可,为这些企业申请开办了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资格,为10余家辣椒企业注入资金300余万元,使我县辣椒龙头企业增添了新活力。
为支持我县城镇小区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办了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业务。通过发放二手房贷款、门店抵押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先后支持了县文教体局、县公安局、县商贸城、县辣椒工贸城、金帝城、县城建小区商住房、鑫泽花园等住宅楼住房贷款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县城镇小区建设步伐。
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积极与县委、政府沟通,并积极与县重点小区建设“鑫泽花园”取得联系,主动要为该小区提供资金支持。为了争取上级行对我县资金的注入,千方百计,不辞辛苦,连续几个昼夜加班加点整理“鑫泽花园”小区资料,不厌其烦地向上级行争取放贷政策。在该行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争取到用于支持城镇小区建设资金800万元。目前该笔资金正在陆续投放中。
2、深化企业文化理念,引导业务经营发展。该行在“家、学校、企业”正确文化理念的指导下,选择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经营行为和经营策略,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加快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年初该行是这样一组数据:各项存款余额17885万元,上借资金8000余万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83.3%,亏损550万元。面对不良贷款的沉重包袱,经营亏损的沉重压力,该行审时度势,转变观念,精心谋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果断提出了“小行要有大作为,小县要做大文章”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农行五年发展规划》,即:“**年打基础;**年上台阶;**年扭亏增盈;**年达到一类行;**年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至**年6月未,各项存款增长23758万元;四年来各项存款增长量是该行前20年存款增量的1.3倍;各项存款所均超亿元,人均959万元,全市排位名列前茅,超全省平均水平;各项业务累计收入2525万元。员工收入大幅增加,工作士气空前高涨。
由于业绩突出,**县支行荣获中国农业银行“全国百佳信用卡经办网点”;被农行河北省分行授予“三安全”先进单位;被邯郸市委市政府授予“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开放工作先进单位”、“三个十工程先进单位”、“实绩突出单位”、“支持县域经济实绩突出单位”、“行风评议优秀单位”等。
第四篇:培育企业文化
★培育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于1980年代初在总结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时,日本在汽车、家电、信息、光学、钢铁、造船等许多领域开 始超越美国。美国管理学界通过到80多家日本企业“探秘”并连续推出了《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的经营艺术》(理查德·帐斯卡尔和安东尼·阿尔索)、《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企业艺术》、《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和《企业文化》(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等探讨日本经营管理艺术的专著,把日本成功奥秘不仅归结为一门管理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提出了“杰出而成 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论断,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随后,在美国刮起的以“软”化管理为特征的管理革命——即企业文化革命标志着美国企 业运用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来创新管理和提升竞争力的新时代的到来。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的综合,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或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 部分,是对企业现代管理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作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引导作用。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的企业价值观就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目标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否把企业自身利益与顾客利 益和社会利益协调和统一起来,并为顾客带来增值价值。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使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本企业共同的价 值观、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指明使命和方向,所谓“文化左右决策”,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如:
——选聘标准和经验决定着加入到企业组织中的人的构成;
——薪酬和奖励机制告诉员工企业对能力的重视程度;
——工作惯例和管理程序使员工意识到自己应该具备多少能力;
——企业使命、远景规划和价值体系使员工产生信心和希望;
——对员工的培训的重视向员工表明不断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性;
——对领导者组织程序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企业领导能力。
整合作用。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决定着企业行为取向的准则并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内在驱动力。纽约市长朱利安尼通过播放莫扎特的典雅梵音的背景音乐的 “情境管理”方法在一年内使历届政府难以解决的中央地铁站犯罪率下降33%。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使全体员工产生出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 和使命感,对本企业的企业目标、准则和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和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1+1>2的整体竞争优势。企业文化使员 工们自觉接受文化的规范和约束,按照企业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它能起到精简组织机构、简化管理过程作用和优化经营决策。延伸作用。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优秀的企业往往成为社会交口称誉的模范。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职工发挥影响,而且还通过企业职工与外 界的交往,把企业的优良作风、良好的精神风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
气的根本好转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号称“天下魔水”的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曾骄傲地说,即便可口可乐公司所有的工厂在一夜之间遭到焚毁,也能凭着其品牌力量而立即重新恢复生产供应。可口可乐背后的力量在于其强大 的跨国品牌,而品牌的背后是其侵染全球的美国强大的无形价值——企业文化的支撑!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精神 力量,企业文化是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是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核心竞争力是在独特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形成和累积起来 的,人才、文化和过程是其载体。通过长期学习培育积累企业文化与产品、品牌、专利等一起逐渐形成,并演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有机构成部分。企业文化 与核心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很难说,缺乏优良文化的企业会铸造出持久的一流的核心竞争能力,反过来,企业一流竞争力的拥有和维系往往根植于 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最集中体现,如同眼球是心灵的窗户。同时,建立在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为企业文 化的培养和弘扬提供扎实而充沛的物质保证。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更好地配置资源、创新并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效益,如所谓创新“先驱者利润”,而这是提高企 业员工福利待遇、改善其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满足其事业追求和成就感并使其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的保证和前提,同时,也使企业有可能更好地引进、开发先进技术 和产品,通过各种有利渠道提高其产品服务与品牌营销水平。企业文化缺位——核心竞争力弱的病根
杰克.韦尔奇在评价名列世界500强第16位(2000年)的安然公司破产(2002年7月)时说,安然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进入了一个自身并不太 理解的文化之中,其副业的实力超过了核心业务的实力,这再次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可见,缺乏扎实的、有效的企业文化,即便是商海巨舰也难免一夜倾 覆。长不大、活不久是中国企业的普遍生态状况。中国企业普遍规模小,效益差。迄今为止,荣登世界500强之榜的中国企业仅限于有10多家主要以行政方式组 建起来并靠着国家政策扶持的国字头“胖墩”,从2004年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到巨大的鸿沟:资产规模之比为100:5.61、营业收入之比为100:7.3、利润之比为100:5.22。中国企业的寿命普遍很短,根据调查,即使在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硅谷——中关村,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5年。中国企业竞争力弱,2003年中国企业的信息技术竞争力在世界排第46位,国家整体在世界竞争力排名也从2002年的33位下降到 2003年的44位和2004年的46位,作为国家整体竞争力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人才不足、创新能力弱等因素是要造成整个竞争力下滑的重 要原因之一。企业生态状况普遍不佳、竞争力不强,归根结底是经营管理不善所致,而后者又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缺位上。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2003年对100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所得的结果,自认为已经形成企业文化的企业只占41.09%,而中小企业则平均不足30%,真正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 设、提倡文化管理和开始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的门槛只是凤毛麟角,这充分凸显了中国企业文化缺位以及因此而致企业生存、竞争力低下的不佳境况。从总体来看,落 后封建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桎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给人们心灵造成的诚信扭曲和道德信仰危机的不良影响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个人主义观和拜金主义等价值 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使诸如“当官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等的落后腐朽文化盛行等 阻碍着健康积极的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硬实力差距很大,而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软 实力差距更大。
企业文化意识肤浅薄弱。许多企业尚不知企业文化为何物,或者还停留在“泥腿子”刚刚上岸的 老板文化层次,对企业文化的片面化、表象化、雷同化认识相当普遍,对企业
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之间基本缺乏通盘的考虑,如往往把企业文化理解为漂亮的商标、图腾,误解为时髦动听的口号和夸大其词的标语以及装潢门面的招牌。《企业精神大全》的作者通过对300多家企业的调查 发现,其口号、用语和词汇绝大部分雷同或相似,一些老板根据自己的好恶把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组织卡拉OK、洗浴、按摩,高雅一点的则打球、拔河、旅游等。此外,许多企业在发展战略、组织管理和文化培育方面往往缺乏对自身特点的深刻认识和对自有特色的挖掘和发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零打碎敲、随大溜,随意克 隆和复制别的公司文化模式。如此一来,所谓企业文化往往被领导者搞成包医百病的大杂侩,而实际上是什么用场也派不上。
蜻蜓点水,虎头蛇尾。企业文化研究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段时间曾火热过一阵子,这说明管理界和经营界对企业文化仍然没有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 务来看,文化研究、文化建设还只是刮刮风而已,企业文化还只停留在翻译和解释外国企业文化书刊这一表层上。一些企业领导心血来潮可能也装模做样地开展一下 “文化运动”,提几句时髦口号、涮几条跟风标语,但往往难以扎扎实实、始终如一地把企业文化建设抓下去。企业领导换了,上任三把火,一切推倒重来。作为企 业集体的核心和企业前进的龙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的频频更换,使企业员工要化很大的精力以适应新官意图,新领导、新规划、新理念,朝令夕改、变化无常 是中国企业上下难以专心致志地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的体制困惑!
企业家文化素质与诚信水平低。企业全体员工 的文化教育素养是企业文化赖以建立的基础,而作为员工的领头羊的企业领导人的受教育程度与文化科技素质就是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企业 领导以及员工文化和技术结构普遍偏低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4年2月公布的对1000家企 业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中小企业中具有大专学历的仅占10%,初中及以下的占60%,高中和中专占30%,认为我国企业家短缺、素质低下分别占62% 和40%,信守承诺的企业家仅占66%,甚至一些优秀企业家都公开承认和忏悔曾经毁约、赖帐、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赚昧心钱的不光彩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因 诚信缺失给中国每年损失近6000亿元。不仅如此,企业家的心理素质状况也非常难以令人乐观:自1980年代以来,因数十种“锥心之痛”的压力而造成的各 种心理障碍自杀的企业家达1200多人,患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女企业家占70%以上,处于亚健康状况的占38.1%,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医生指导的占 81%,这表明中国企业家的MQ意识(心理商数)普遍低下,难免不对健康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美国资深记者写的《安然帝国梦》中说,鱼从头烂起—安 然垮台的原因在于其领导层在道德上、伦理上和经济上腐败了。企业领导素质与诚信水平低下必定导致员工和顾客的忠诚度低下,进而使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降 低,营销受阻,最终损失竞争力优势和生态环境恶化,以至难以继续生存下去。可见,缺乏诚信,不会有值得称道的企业文化,而缺乏真实的文化,难以获得竞争力 优势。反观GE,其百年不衰的原因在于其独具魅力的深厚文化力—其文化虽然像个包含着群策群力、服务至上、六西格玛、无边界组织、不断创新等诸多色彩绚丽 的多菱角,但诚信是其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内容。“GE不仅把诚信看作企业的外在形象,更将诚信作为崇高的道德理念和无形资产,甚至企业的生命”,正是这样的 文化成就了世纪GE。
创新精神差。大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阶段,注重标准化管 理、精细化管理、创新文化管理的企业仍在少数。根据调查,经过20多年的改革,进行沿用传统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缺乏对产品、市场、规模等内外因素变化情 况综合考虑)的企业仍然高达56.2%,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不高,20%多的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计算机,已经开展网络营销的只占20.63%,全部 经营管理完全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仅占调查企业数总的12.27%,未使用的占23.68%。自认为已经实施学习型组织建设只占企业的23.62%,有专门 结构和定期培训计划的占68.33%,过去3年员工培训和再教育费用占销售收入超过0.3%的只占14.93%,0.1%以下的占以下其中小型企业为 27.07%,达到0.5%以上的只占5.32%。进行业务流程或企业再造的占15.43%,进行6δ(六西格玛)管理的只占6.46%,中小企业在进行 重大决策时请专家咨询的只占1%。自认为与国际企业管理先进水平有差距或差距很大的被调查企业占88.17%,认为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只占 11.83%,已经形成管理创新机制的仅占27.45%,形成技术创新机制的占27.81%,具有健全的管理工作标准并进行严格考核的企业只有 18.33%,通过了ISO9000标准认证的占66.3%,通过ISO14000标准认证的占19.53%,已经通过OHSAS(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的 只占9.29%,大多数企业自主创立品牌的积极性不足,更多的则是热衷于搞OEM,技术拿来主义。据调查,企业主导产品具有国际品牌水平的仅3.94%,国内品牌水平的46.14%,没有品牌或只做OEM的企业占25.66%,拥有国际名牌的占4.58%,国内名牌的42.49%。归根结底,自主品牌少、技术创新慢、竞争能力弱是因为管理思维、组织结构创新缺位所致,而后者最终折射出来的实际上是企业文化创新滞后。
激励机制不完善。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能动性,形成同心同德、上下协力的局面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目标,也是实现企业各项任务的保证,而人的积极性的发挥 主要依赖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平均主义的思维定势与分配方式曾经多年来一直困扰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企业管理并使之难以形成一种创新文化,是其企业竞争力 不强的基本原因之一。诚如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所长M.索罗金教授所说,平均主义是俄罗斯企业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建设新俄罗斯现代先进企业文化和解放 生产力的最大羁绊。根据2003年对国内1000家企业的调查,实施正常考核制度的占67.58%,而已经形成员工和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企业比例只有 38.72%。国内许多企业管理者不仅不善于培养他人和激励他人,对承担的管理职责、员工信念和行为方式再造缺乏整体意识,而且,往往企图通过压低职工待 遇、降低劳动安全条件及拉大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工资待遇差别等方式来调动积极性和换取打价格战的资本。这样就使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往 往与领导层的意志及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格格不入,因而难以有员工的最佳精神和工作状态。因此,按照市场竞争规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形成企业自身文化的基本 要求。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日益迫近也昭示,承担和遵守最起码的社会道德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管理能力弱。文化沟通能力关系到企业上下左右的关系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企业管理层上下级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及员工之 间的关系总体不顺、矛盾较多,近年老板喋血案呈上升之势表明国内企业“劳资”关系紧张,企业上下“同床异梦”的情况非常严重,而这是与建立和谐企业文化的 目标背道而驰的,文化沟通不足是目前国内企业在统一意志、和谐理念、价值观、协调行为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说“日本公 司的成功并无任何秘诀和不可与外人言传的公式。不是理论,不是计划,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日本经理的最重要任务是发展与员 工之间的健全关系,一种员工与经理共命运的感情。”《华尔街杂志》1983年通过对本田汽车美国分公司的调查发现,其生产率与质量均超过美国同行的秘密在 于企业日本高管“重视人、尊重人、团结和依靠职工”(缩小工人与功劳人员的地位差别,职工被称做合伙人,高管没有专设停车场和食堂)。此外,作为经济全球 化的重要方式的跨国并购的成功率一般不到10%,原因之一就在于跨文化整合困难。欧洲咨询公司做的一项调查表明,35%的高级管理者把文化差异排在国外收 购中众多困难的第一位,“文化差异是在一体化的欧洲并购中最大的困难所在”。跨文化能力不强使许多想走出去的企业到处碰壁、落败而归。1980年代初首钢 投资1.2亿美元收购秘鲁矿山之后就经常因当地职工罢工而使生产陷入停顿,表面原因是就业和工资待遇问题,而实质上是文化冲突问题。某企业在收购了德国陶 瓷企业后也因低估了解雇老职工的影响而遭到德
国法律和工会的困扰,最终引发经营困难而只能撤退。所以,与引进外资一支独秀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履蹒跚, 除了自身实力之外,跨文化管理能力低下不能不是制约因素之一。
培育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茫茫商海,百柯争流,或浮或沉,进退不一,成功或失败,更加强大抑或衰亡,均越来越需要借助于企业文化来诠释。从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到文化竞争,从传统 理到科学管理、到现代文化管理,是经济竞争的不断升华,也是把握未来竞争规律、获得核心竞争力——竞争制胜源泉的核心。未来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瑞士苏珊.C.施耐德与法国简.路易斯.巴尔索克斯认为,文化既可以成为竞争优势,也可以成为竞争劣势。先进文化就是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美国茨威尔 国际公司总裁迈克尔.茨威尔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鼓励、激发和培养员工根据组织的价值观协同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体系。他援引美国约翰·考特和詹姆斯 ·海斯凯特通过12年的研究发现,具有高绩效文化的公司与没有高绩效文化的公司相比,前者的销售收入增长为后者的3倍,员工人数增长为后者的8倍,股票市 值增长为后者的11倍,净收入为后者的750倍。培育自身独特文化是一项甚至比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做成一大单赢利买卖更为艰难的事情,是需要长期艰 苦努力的系统工程。
转变思维,注重培育“软实力”——企业文化。在品牌经济时代,文化竞争将成为竞争的主 旋律。企业文化制订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决定企业组织的工作能力、秩序和效率,并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说到,能在 全球竞争时代取得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的公司。因此,转变传统发展思维模式,从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从拼资源、人力和价格到拼技术、品牌和附加 值,从拼厂房、设备、资金、规模等硬件到拼知识、管理、创新和文化等软件方面,创造统一的管理构架、秩序和体制,更好地满足员工内在本能和愿望,发挥其聪 明才智,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整体使命,是当今中国企业远比扩大低档产品数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更加重要的东西。为此,必须把文化建设贯穿到企业全程业务流程中 去,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改造。谁能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并将其当作改善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谁就能执核心竞争力之牛耳。
实施企业文化再造战略。战略是企业前进方向指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企业文化战略可使企业文化有章可循,免入歧途。一般而言,企 业文化战略制定包括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评估——目标设定——战略制订——考核审计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环节、阶段。第一,深入分析了解当前的企业文化状况,剖析有利与不利因素,并确保对企业使命和理想文化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确定企业文化战略计划。由于各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同,企业发展的阶段有所差别,企 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企业文化的战略模式也各有千秋,一般可以分为先导型、探索型、稳定型、追随型、多元型和惰性型等不同种类。应该遵循针对 性、灵活性、适当性、多元性的原则来制订企业文化战略策略。第三,明确企业文化战略重点。不同的企业和企业在不同的阶段的战略重点可能各不相同,抓准战略 重点,不仅有助于企业文化战略的重点突破,而且也会由此而找到企业走上振兴之路的密码。第四,制订支撑理想企业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和原则和实施细则。把战略 方案的长期目标分解为各种短期计划、行动方案和操作程序;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机构,通过相互协调、相互信任和合理授权,以保证企业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和财务支持;努力创造有利于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灌输方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战略并使全体职 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战略的实质;树立鲜明的企业文化形象。通过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战略管理模式建立包括识别、规划、培育、部署和维护在内的企业形象管理维护体系,便于员工公众对
企业形象、独特文化了解和认同,如“IBM 就是服务”、海尔“真诚到永远”、三星的“一切都要变”等均是这些知名企业独特而明显的文化特质表现。第五,进行绩效评价审计。即用取得的成果与预定的标 准进行比较,以检测偏差程度,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完成。
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团队精神。企业家担负着企业文化倡导、示范、整合、变革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者,领导的率先垂范和重要贡献对员工行为和理念 的形成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关键意义。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因此,培养富于凝聚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是建设先进企业文 化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提升经理人的文化能力包括经理人的企业文化治理和再造主动意识、清晰的文化思路、敢于和善于运用文化能力和技巧、执着的价值追求、高屋建瓴、不为外力所惑的文化战略等。好的龙头再加上好的队伍和团队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强烈的团队精神是日韩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其竞争 力强的基本元素。而个体突出、但团体协作不足则是中国企业的普遍毛病。随着现代生产组织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团结协作精神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日益重 要。文化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自我完善法、自我提升法、兼并法等来进行培育,并适当地部署到各个方面,成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和维护的共识。
建立学习型组织和锐意创新的良好制度。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必须富有灵活变化性,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向个性化、高品位、复杂性、多变性 快速转变是信息时代市场需求变化的显著特点,缺乏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难免落伍,创新成为通过实现差异化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竞争力专家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循着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从低到高螺旋上升的。企业发展的路径也一样,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继续成 长就从对土地、资本的依赖到更多地转为对人力、知识的依赖,从对有形资源的依赖转向对无形资源的依赖,企业文化就是各种无形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世界上 大多数企业已经从投资推进型增长方式转向创新推进方式,这也就是平常我们讲的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德国、日本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其严密的创新 型制度文化。适时添柴加油、不断注入新元素是企业文化绿树长青,源泉不断的必要条件。全体员工的积极学习和不断学习是给企业带来长期累积知识效果并提升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美国学者C.K.Prahalad和G..Hamel在最早提出核心竞争力时就特别强调要以学识-知识和技术的拥有、协调和结合为前 提获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意义和作用。松下幸之助认为,“学习的精神是迈向繁荣的第一步。”彼得.德鲁克指出,“日本人取得成功的基础是他们具有利用外来 先进文化的独特能力,不管这种工具是社会体制还是物质技术,都被容纳到日本的价值体系中,并为实现其目标服务。”目前,韩国也很盛行研究东方古代文化,甚 至西方商界也很重视我国的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以开放的头脑虚心学习国内外企业和组织的成功经验,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先进文化养分并善于将其 用到本企业中去,才能打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所向披靡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信用体系。信用是文化的基础,社 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往往也被铨释为既能为增加稳定获得超额利润又能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增值享受的独有技术或能力,如果只是追 求超额利润而忽视客户和社会利益,则可能产生信用危机——企业健康文化的威胁。老商业部部长胡平认为,经济高峰之后是文化高峰,商人要有文化意识,大红大 富还要大德。日本提出“汉才和魂”,指中国文化与日本大和民族精神的结合。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企业家、日本第一任银行行长涩泽荣一在其《论语与算盘》一书 中就提出过做生意搞经济要一手抓论语,一手抓算盘,即致富有道,发财与道德并重。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主张用东方文化治国,提出社会第一,个人第二。
提 高跨文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文化如无形之网,将地球上的人们“一网打尽”,全球化使企业文化日益具有多元化特色与国际化特色。正如18世纪的 英国作家萨米尔.强生所说,“当我站在另一个国家的国土时,我更理解我的国家了。”通过其他国家的文化透镜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文化。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 趋势要求跨企业文化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跨文化即企业文化的延伸,其管理能力的相应提高将为企业拓展市场边际提供利器。伴着凯歌行进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节律,中国公司走出去的脚步也清晰可闻,而国际化企业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管理。只有认真提升跨文化管理素质,使企业文 化与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协调并实现有效融合中的创新和升华,才能实现企业文化从国内竞争倍增器到国际竞争倍增器的转变。因此,与企业经营多元化、国际化 相适应,适时推进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建设,是使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跨越到跨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借以达到核心竞争
力提升 的重要方面。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作者:林跃勤
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第五篇:构建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
构建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
文: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即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等;
化:是由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组成。是通过观念的长期影响产生的行为,形成的习惯。下面我们来谈一下企业文化主要都是由那些要素决定的。
一、使命使命,解决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为什么如此短,因为没有找到企业存在的理由。1975年,微软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随时随地帮助人们自由地交流。韩国三星提出“事业报国”,海尔提出“创造世界名牌”。
企业的使命从市场及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就是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是企业使命的基础。赢利不是企业的终极追求目标。赢利是企业的基础需求,就好比人呼吸一样重要。但是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呼吸,还应该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如果一味的追求赢利,便会动摇企业生存的基础。
使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是在更广大的领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寻找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让使命来拯救我们散乱的能量,使我们有一种为他人工作的神圣感。我们都是普通人,一旦我们的命运与一个伟大的使命联系起来,我们便可以创造出历史的辉煌。许多企业没有思考为什么要办企业,这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愿景是发展的方向,是由多个目标形成的微软的愿景是每一家、每一张桌子都有一台电脑。这一愿景当初提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持怀疑态度。愿景愈大,带来的冲突愈大。因为大部分人看见了才相信,只有少部分人没有看见就相信。现在微软的梦想基本实现,人们才相信其愿景的威力。
愿景给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凝聚人才,创造一个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的沟通平台,从而产生了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相结合的契机。企业不再是由一群普通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共同理想、共同使命的生命联合体。
每一个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服从者,而是为了共同目标进行创新学习的开拓者。共同的愿景从DNA的角度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组织就如原子弹爆发一样,释放出每一个人的巨大潜力。同样是碳元素,结构的不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金刚石,另一个是石墨。
三、价值观是企业判断决策的依据,价值观不是随意可以改变的强生公司1954年提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社会第三、股东第四”的价值观。这四条价值观实际是强生的宪法,即使董事长也不能违背。这些价值观保证了强生的可持续发展。1982年发生了泰诺中毒死亡事件,强生马上召回其产品。
短时间给强生造成经济损失;但从长远来看,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因为他们把客户放在第一
位。日本的三菱汽车公司却故意掩盖其汽车的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生命损失,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信用。
通常是企业高层自觉不自觉的破坏其价值观,说一套做一套,在内部破坏了价值观的完整性,企业员工受到高层行为的影响,他们所产生的违背价值观的行为又再去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安然、安达信公司的倒下,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企业因诚信不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800亿人民币。我们犯的都是简单的错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简单,或者找到了简单却没有守住。企业文化是企业老板的文化,如果老板自己不将其个人领导过渡为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领导,这样的企业不论员工有多少,营业额有多大,从根本上他还是一个个体户。这样的企业发展愈大,老板就愈苦、愈累。优秀的文化让每一个员工变成老板,同时又愿配合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使命是企业的基础,愿景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价值观为企业保驾护航。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终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蠢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