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制度改变基层公务员之所惑
以制度改变基层公务员之所惑
近年来,不断有报道指出基层公务员越来越突显出价值、动力以及职业等方面的困惑,甚至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普遍现象。每个基层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就意味着要升迁和进步,然而基层公务员的升迁之路并非容易,在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中从底层到塔尖的过程,往往是越来越困难,因此很多基层公务员一生可能都从事着底层的重复工作,于是 “混”成为一种常态,陷入了价值所惑。每个人也都有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过程,由于基层公务员周而复始的工作状态,相当一部分的职位对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要求并不高,多数人只要具备责任心和职业素质就能胜任,这对一些满怀希望加入队伍、却并非能完全实现理想的一些高学历工作人员来说,会显得有“大材小用”的情况,因此,很多人难以找到工作的快乐和满足,而被工作动力所惑。近年来,随着公务员各项收入和待遇的不断规范化、透明化,加之社会生活成本的日益增加,基层公务员尤其年轻一代在前途上趋现渺茫,在收入和生活上更显焦虑,于是辞职的念头不断闪现,但顾于种种考虑,又很难付诸于行动,因此很容易陷入职业之惑的状态。当前,欲解决基层公务员的诸多困惑,有人建议需要从顶层制度的设计入手,因此,要规范和健全选人用人制度,严格“破格提拔”制度,杜绝“带病提拔”现象,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振奋基层公务员的信心和精神;另外,要加快人员的自由流动,以更加合理的方式促进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样才可能打破当前的局面。
第二篇:基层站所民主生活会制度
基层站所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
健全并严格执行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有效地实施党内监督,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有效贯彻执行的重要途径。为使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化、规范化,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根据西片四镇基层站所党组织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民主生活会应遵循的原则
1.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沟通交流;
2.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真心诚意帮助同志;
3.健康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4.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增强团结,改进工作。
二、召开时间
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上半年的民主生活会一般应在六月底前召开,下半年的民主生活会一般应在十一月底前召开。有特殊情况需延期召开的,必须报告镇党委同意。
三、民主生活会的内容
民主生活会以检查党员本人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以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遵守《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
干准则》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在思想、作风和发挥模范作用的实际,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
2.加强领导班子和党总支、党支部自身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情况;
3.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情况;
4.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
5.上级指定的内容及其他重要问题。
四、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
1.民主生活会召开前的准备工作程序:
(1)确定中心议题。根据镇党委关于民主生活会的要求,联系本单位的实际,确定民主生活会的议题和需要解决的一、二个突出问题。
(2)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个别谈心,以及民主评议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3)发出会议通知。民主生活会召开日期及议题,应提前通知到参加会议的党员,以便参加会议的同志作好准备。应提前三天报告镇党委,以便镇党委派人参加。
(4)作好发言准备,参加民主生活会的党员要根据议题,对照《党章》、《准则》及上级组织的要求,认真做好个人
发言准备。支部成员之间应事先互相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
2.民主生活会召开程序:
(1)民主生活会由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召集和主持。主持人要说明本次民主生活会的议题、内容,并提出具体要求。
(2)学习上级有关文件。
(3)与会党员发言,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认真作自我批评,勇于暴露思想,严格剖析自己;与会同志分别发言,提出批评或建议。因故缺席的人员应提交书面发言材料,委托专人在会上宣读并列入会议记录。会后,主持人或由主持人委托出席会议的其他人员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
(4)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并研究会议上提出的而又能当场解决的问题。请参加会议的上级组织领导或代表讲话。
(5)指定专人做会议记录,经党总支、党支部书记签名后妥为保存。
3.民主生活会后落实阶段的程序:
(1)制订整改措施。对于个人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员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制订好整改措施,一般由纪委委员加强检查督促。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要在一周内制订好整改措施,需上级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及时向上报告;
在民主生活会上提出重要问题,党组织没有及时研究解决和向上级报告的,应追究民主生活会主持人的责任。
(2)及时汇报。党总支、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情况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用书面形式向上级党组织汇报。
(3)及时反馈。要用适当的方式将民主生活会的有关情况和整改措施,向党内外群众反馈,以便取得群众的监督和帮助。
五、注意事项
1.对于无故不参加党内民主生活会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
2.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使会议内容更加集中,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防止把民主生活会变成漫谈会或工作讨论会。
3.能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重要一环。每个党员都要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以身作则,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批评时,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同志的缺点和错误,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每个党员听取别人的批评,要做到“闻过则喜”,人家批评对了,要虚心接受,并且及时改正,人家批评错了,可以说明情况,但不能拒绝人家的批评。
4.决不允许对在民主生活会上提意见者实施报复,违者以违犯党纪论处。
5.对少数党员突出的缺点和错误,经过两次民主生活会批评仍坚持不改的,要进行党内通报批评或必要处分。民主生活会是重要的组织活动,各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遵循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政治性和原则性,以期达到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互相监督、改进工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篇:基层站所述职述廉制度
炉山镇基层站所述职述廉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办法,通过开展基层站所述职述廉工作,使广大基层干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遵纪守法和为民服务、廉洁奉公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促使他们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更好地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述职述廉对象
述职述廉对象为各党支部书记,镇直各部门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
三、述职述廉内容
㈠镇党委、政府各项政策和工作任务在本部门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㈡部门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㈢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落实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情况;部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关制度落实情况。
㈣为群众办实事情况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计划生育指标发放情况;低保对象公示及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管理情况。
㈤村“两委”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
四、参加评议人员
镇直各部门干部职工、群众监督委员会成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列席参加。
五、方法和程序
镇直各部门负责人述职述廉评议工作每年一次,尤其是换届必须进行述职述廉。主要包括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两个环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㈠撰写报告。各述职述廉对象按照要求,认真撰写述职述廉报告,要突出某个专题重点作出报告或说明。述职述廉报告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简明扼要。镇党委和纪委书记对镇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报告进行审核把关。
㈡述职述廉。述职述廉大会,由各党支部组织召开,由镇直各部门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作述职述廉报告,并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民主测评。与会代表就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质询,报告人按职责分工实事求是地作出答复或说明。不能当场答复的,通过商议,一个月内答复,并作为下一次述职述廉报告的内容。
㈢情况反馈。各党支部要及时将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结果向镇纪委汇报,适时向述职述廉对象反馈。测评结果纳入对干部考核的内容,作为对干部使用和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民主测评结果较差或民主评议中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应给予提醒或诫勉谈话、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或组织处理等;涉嫌违法违纪的,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
㈣落实整改。述职述廉对象就反馈中列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将整改情况在公示栏进行公示,并作为下一次述职述廉的内容。纪委负责监督检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第四篇:公务员概论之回避制度
浅谈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
社会学院
093班
8号
张海迪
浅谈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 回避制度实施 制约因素 基本原则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现象十分突出的国家,封建社会的非法制观念和传统文化中的亲缘化思想根深蒂固,公务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深受其血缘、群体等观念的约束,很容易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作出互惠互助之举。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政府职能发生巨大的变化,行政权力日益膨胀,政府滥用行政权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因此,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也备受人们关注。公务员回避制度因此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公务员回避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制度本身的不尽完备、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缺憾、相关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等原因,在我国目前实施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一、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中对公务员的回避要求主要是针对有某种亲属关系的公务员而言。除了任职回避、公务回避直接因亲属关系引起外,地区回避实质上也是主要回避本地区的亲属宗法关系。回避制度只是针对公务员比较密切的亲属关系作出的限制规定。按照我国“苏丹式”的亲属划分传统,所谓比较密切的亲属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夫妻关系;(2)直系血亲关系;(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4)近姻亲关系。凡是具有上述关系的,必须按规定进行回避。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种类包括职务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三种,它们均以亲属回避为中心。
二、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类型
1、任职回避
公务员法并不反对具有上述亲属关系的人都参加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实践中“警察世家”、“子承父业”、“夫妻警察”等现象并不少见。但关键是他们所担任的职务之间不能是法律禁止的特定直接关系:一是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二是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三是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其中 “同一行政首长”的意思为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是指包括上一级正副职与下一级正副职之间的领导关系。第三种情形主要是考虑由领导的亲属担任纪检、监察、审计的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而由亲属担任组织、人事、财务工作则容易在用人和财务管理上产生腐败等问题。但考虑到工作实践中因地域或工作性质等原因也可以对任职回避作一定变通。例如一些边远海关邻近的单位很少就业、生活都不太方便派夫妻双方同去该海关工作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是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才可以对任职回避作变通规定。任职回避中的亲属包括四类: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
2、公务回避。
所谓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的公正性依法终止职务行为而由其他公务员来行使相应的职权。公务回避表明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凡处理涉及本人或本人亲属利益的问题时应该回避。实行公务回避的目的在于消除可能会对公务执行者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保证公务员秉公执法。公务回避的情况主要有: 一是涉及公务员本人的利害关系。二是涉及法定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第三种是除此两种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关系。例如朋友关系、校友关系、师生关系、战友关系、竞争关系、敌对关系等等。
3、地区回避
也叫籍贯回避。是指县级以下政府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不得在自己的本籍或
原籍任职。但是中央、省、市级政府领导无需回避需要实行地区回避的只是担任县、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人员。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家公务员不适用于地区回避制度。回避制度的应用情况一般有:第一、适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机关为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第二、担任上述机关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一般包括乡、县级党政正职、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党委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监察局长、公安局长等。第三、在原籍任职或在一地担任领导职务较长时间。
实行职务回避可以通过防止和克服亲属聚集,以利于部门或单位内部科学、严格的管理,为国家公务员依法秉公办事、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条件。公务回避的实施则有利于使公务活动的依法公正执行,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为公务的执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地区回避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公务员免受一些亲属关系的影响,减少实行职务回避和公务回避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使公务员本人摆脱家乡各种复杂的关系对其工作的干扰,使他们利用职权直接为自己家乡的各种亲属谋取私利的可能大大地减少。客观上为公务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职务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有机结合便可构成一个完备的回避制度,可以比较全面地防止各种关系的不利影响。
三、实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制约因素
但是,公务员回避的制度仍然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有效实施大打折扣。这些制约因素一般是:
1、长期影响我国的传统亲缘观念和习惯势力导致民众心理基础缺乏。亲属关系是我国文化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宗族、亲缘观念在我国社会根深蒂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政治活动影响极大。封建时期的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的世袭制长期影响着我国,那时血缘宗亲不但无需回避,而且是赐爵授官的重要依据。即使后来古封建社会消亡后,宗法制度度虽已受到破坏,却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被历代王朝当做是维持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不仅依旧沿袭嫡长子继位、诸子分封制度,而且大肆利用儒家学说宣传“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宗法思想和制度,形成了强大而稳定的宗法的家庭和家族。宗族往往均是休戚与共、俱荣俱损的利益集团。而封建官场上的倾轧排陷异常激烈,势强者存,力弱者灭,以婚姻结为政治同盟,扩张势力则成为上至国君下至郡县豪强的惯用手法,各级官吏间的联姻极为普遍,因此,姻亲也成为祸福与共的利益集团。虽然历代封建王朝为治理官场上的腐败,也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回避措施,但在封建制度下这些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由于这种现象几千年来的长期存在,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反而从某种意义上被人们认为是想当然的,因此拉关系、走后门也就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事了。在我们这样一个重亲缘、重关系的人情社会,实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民众心理基础可谓十分脆弱,阻力是非常大的。
2、措施不完善。长期以来,亲属聚集现象的产生,既有当事人的主观因素,也有不少是现行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的,这些制度及有些实际做法或多或少地鼓励了“近亲繁殖”,致使亲属聚集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在推行回避制度的同时,要改革与之相悖的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整个公务员管理制度。
3、监督体系不健全。我国现有的监督检查体系十分不健全,公务员在任职或执行公务中履行回避的义务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公务员的自觉,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能有这样的自觉性。要想使回避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制度上确立一种监督体系,使每个公务员均处于这样的一个监督体系之中,使公务员在需要回避时不仅自觉地问避,而且不敢不回避。
四、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原则
要想有效地实施公务员回避制度,必须坚持一下三个原则。
1、依法回避原则
回避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是依法进行的。对于有关回避的情形、种类、审查和决定等内容,国家法律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定的规定,公务员必须严格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无正当理由拒不遵守回避制度,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公务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经教育不改的,应该受到纪律的制裁,以维护回避制度的严肃性。
2、主动回避原则
主动回避在于通过公务员的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消除可能导致影响公务推行的人为因素,是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公务员自觉退出执行公务的活动。在执行公务时,遇到需要回避的情况,要主动申请回避。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制定一些提倡公务员自我约束的规章,并对公务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使之熟知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充分认识回避制度的法律地位,以提高公务员实行回避的主动性。
3、回避监督原则
回避制度的有效执行,既要建立在公务员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又要建立在群众与组织监督相结合的制度基础上。回避制度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要真正实行和健全公务员回避制度,确保法律效果,必须建立起独立行使职权的机构及有效的监督与检查制度,加强对回避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违法回避制度的行为,必须依法惩治。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廉政思想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是公务员廉政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建立为公务员的依法行政和廉政行政消除了一些障碍因素,确保了公务员坚持原则,秉公办理公务。
【参考文献】
杨海坤、李兵主编:《公务员法学习读本》,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钱再见、陈辉著:《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谭功荣著:《公务员制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黄卫平、谭功荣主编:《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五篇:基层站所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威宁县水利局
基层站所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利局基层站所的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特制定水利局基层站所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一、述职述廉的对象
述职述廉的对象为乡镇水利站负责人、各水库管理所负责人等。
二、述职述廉的内容
(一)述职的内容为上述人员各自在管理水利事务和基层站所中的职责履行情况。
1、述职内容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情况;
2、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水利局下达的各项中心工作完成情况;
3、政务公开及财务收支管理情况。
4、社会治安、农村稳定、民事调解情况;
5、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处理解决情况,基层矛盾化解情况,为民办实事、好事情况。
6、基层站所服务群众的情况。
(二)述廉的内容为述廉人员各自在管理水利事务和基层站所中的廉洁自律情况。
1、职责范围内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2、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求开展工作情况;
3、个人执行廉洁自律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情况;
4、基层站所领导干部家庭成员婚丧喜庆等重大事宜办理情况;
5、基层站所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社会公德遵守情况,以及水利局和群众要求列入述职述廉的内容。
三、方法和程序
基层站所负责人述职述廉工作在水利局党组的领导下,由水利局纪检组组织实施,每年一次。
参加基层站所干部述职述廉会议人员包括镇、县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参加基层站所负责人述职述廉会议人员包括:驻镇县乡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各村党支部书记、各村小组长、党小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不少于1人)和全体乡镇干部。
1、会前准备。述职前,述职述职对象要主动深入到基层中,征求意见、听取批评,确定述职述廉的重点。同时要发放述职述廉征求意见表。
2、汇总意见。水利局纪检组要将基层站所负责人述职述廉要点征求意见表,汇总出述职述廉征求意见要点反馈表。
3、撰写报告。各对象按照要求,认真撰写述职述廉报告。
4、述职述廉。述职述廉大会,由局纪检组主持,并进行民主测评。
5、群众“点题”。与会群众代表就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质询,基层负责人应实事求是地作出答复或说明。不能当场答复的,由基层站所负责人承诺,3个月内在本部门公开栏上答复,并作为下一次述职述廉报告的内容。
6、情况反馈。局纪检组及时将民主测评结果向局党组汇报,适时向述职述廉对象反馈。对述职述廉分类排队末尾的基层站所负责人,第一次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第二次实行停职待岗处分。
7、是落实整改。述职述廉对象就反馈中列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将整改情况再各自的公示栏进行公示,并作为下一次述职述廉的内容进行答复。局党组要及时指导帮助,纪检组负责监督检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