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时间:2019-05-14 19:4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第一篇: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支持企业上云,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有利于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一、总体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协调企业上云工作,组织制定完善企业上云效果评价等相关标准,指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协同开展工作。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以强化云计算平台服务和运营能力为基础,以加快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上云为着力点,以完善支撑配套服务为保障,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推动云平台服务商和行业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有序推进企业上云进程。

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一)企业上云应以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将企业业务与信息化应用相结合,实现信息系统升级,促进企业业务创新、流程重构、管理变革,加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开展上云工作,可从性价比、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运用理论分析、仿真实验、测试验证等方法,充分评估业务使用云服务的成本、收益、风险和可接受程度。在此基础上,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统一规划信息系统的上云部署方案。

(三)企业可优先选择业务特征与云计算特点相契合、上云价值效益明显的信息系统上云。一是信息系统使用具有明显的高低峰,需要动态调配资源,进行弹性扩展。二是信息系统需要快速迭代上线,提升业务创新速度。三是信息系统需要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应急响应、故障恢复、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四是信息系统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云上服务实现业务拓展。

(四)开展上云工作,需要上云企业、云平台服务商、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及相关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加强协作,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推进实施。云平台服务商等作为主要服务供给方,要联合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产业链相关方,共同为上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上云企业参照指南引导,稳步推进自身上云工作,积极利用云计算平台上的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宣贯培训、测试评估工作,加强对企业上云工作的跟踪研究。

二、科学制定部署模式

(五)大型企业可建立私有云,部署数据安全要求高的关键信息系统;可将连接客户、供应商、员工的信息系统采用公有云部署,并与私有云共同形成混合云架构。对于数据安全要求高且需对外连接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可考虑采用数据存储于私有云、应用部署于公有云的混合云架构。

(六)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可依托公有云平台,按需租用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应用设计、生产、营销、办公、财务等云服务或构建特色云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形成业务能力,开展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实现个性化服务输出,加速建立现代化经营模式。

三、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

(七)基础设施类云服务。一是计算资源服务。使用云平台的各种弹性计算服务,实现计算资源集中管理、动态分配、弹性扩展和运维减负。二是存储资源服务。使用云平台的块存储、对象存储等云存储服务,提高数据存储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网络资源服务。使用云平台的虚拟专有云、虚拟专有网络、负载均衡等网络服务,高效安全利用云平台网络资源。四是安全防护服务。使用云上主机安全防护、网络攻击防护、应用防火墙、密钥/证书管理、数据加密保护等安全服务,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八)平台系统类服务。一是数据库服务。利用云数据库系统,实现各类数据跨平台、跨业务的协同管理。二是大数据分析服务。利用云端大数据平台推动数据资源集聚,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和协同应用。三是中间件平台服务。利用云上中间件服务,构建分布式系统架构,满足“互联网+”转型的需要。四是物联网平台服务。将海量物联网终端设备接入云平台,实现设备高效可视化在线管理。五是软件开发平台服务。通过云上开发平台进行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快速构建开发、测试、运行环境,规范开发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六是人工智能平台服务。利用云平台的计算资源,形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智能服务能力,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

(九)业务应用服务。一是协同办公服务。使用邮件、会议、通信等云服务,形成维护成本低、服务效率高的办公系统,提高办公效率。二是经营管理应用服务。使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云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三是运营管理服务。使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云服务,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四是研发设计服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开发等云服务,在云端部署开发、设计环境,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五是生产控制服务。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生产数据等系统上云,优化生产控制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水平。六是智能应用服务。整合企业全局数据,打造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营销、智能服务等智能应用,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四、稳妥有序推进企业上云

(十)企业上云可按照需求分析、可行性评估、选择确定云平台服务商、上云方案设计、测试和部署、验证和总结、运维保障、效果评估等步骤进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步骤,适当简化流程,有序实施上云。

(十一)企业可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在第三方机构或云平台服务商的支持下,对信息系统业务类型、使用人员、使用特征、性能指标、数据库使用情况、系统间关联关系等进行全面梳理。

(十二)企业可在第三方机构或云平台服务商的支持下,参考信息系统分析结果,结合已有信息资源和业务需要,从业务需求、用户体验、平台兼容性、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分析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云基础环境需求,对信息系统的上云可行性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各类系统是否上云,以及上云的优先级。重点分析内容包括:

(1)上云是否能够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2)信息系统是否适合弹性拓展、是否需要快速部署;云平台及应用服务是否兼容现有信息系统;若不兼容则需评估迁移改造成本及风险等;

(3)评估数据存储方式、数据安全等是否符合要求;

(4)评估上云方式(在线/离线等)是否符合业务要求,上云迁移时间是否在可接受业务中断时间范围内;上云后能否满足不同类型用户体验需求;

(5)评估现有系统与上云后系统的切换方案、并行运行方案、失败回滚方案等;评估系统改造、数据迁移、应用程序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给出应对建议。

(十三)上云企业可在云平台服务商支持下,基于上云可行性评估结论,拟定详细上云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充分评估迁移上云过程中的风险点,制定应用迁移、数据迁移、系统改造方案、数据存储方式及安全保护等技术方案,以及配套的监督、验收、失败回滚方案,做好上云信息系统和未上云信息系统的协同。

(十四)上云企业可依托云平台服务商或第三方机构,明确各信息系统具体迁移策略。对于复杂系统的迁移上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制化的迁移技术及方法。迁移策略包括:

(1)直接迁移:将信息系统迁移部署到云平台,利用统一运营管理平台进行管理;

(2)改造后迁移:对数据库、系统架构、运行环境、接口等进行改造,使其满足迁移到云平台的技术要求后迁移;

(3)采购云服务重建:结合业务实际,采购满足需求的各类云服务,重新构建信息系统;

(4)保持现状:对暂不适合迁移的系统,继续保持运行在当前环境。

(十五)企业可在云平台服务商或第三方机构支持下,根据上云方案构建模拟环境,进行上云演练,经过测试和验证,不断优化完善上云方案,执行上云过程。

(1)推动开发、测试环境上云,构建模拟环境,包括迁移源端和目标端环境;

(2)实施模拟上云,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备份测试、容灾测试等,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上云方案;

(3)按照上云方案准备包括人员、环境、实施工具等在内的资源,实施上云过程,开展数据迁移和应用迁移,失败时实施回滚方案。

(十六)上云过程结束后,各相关方可进行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校验,执行上云后的功能测试、业务流程测试、性能比对测试、备份测试、容灾测试、安全测试等,出具上云测试报告;将信息系统正式割接到云平台,开展上云总结。

(十七)上云成功后,上云企业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云服务进行监督,督促云平台服务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如出现服务不可用或达不到保障水平的情况,云平台服务商应按照服务协议中约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赔付,保证上云企业合法权益。

(十八)企业上云后,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从资源采购规模和利用率、业务效率提升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上云效果进行评估。

(十九)上云企业可配备相应的云计算人才队伍,并根据上云对企业业务经营和组织管理带来的变化,及时调整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五、提升支撑服务能力

(二十)云平台服务商应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云平台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与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第三方机构、行业组织密切合作,为上云企业提供方案咨询和定制服务,拓展企业上云覆盖范围。

(二十一)鼓励云平台服务商建设综合性、行业性或区域性企业上云体验中心,系统展示云服务业务内容、功能特点、典型应用案例和上云成效,提高用户对云计算的认知度和应用能力。鼓励云平台服务商与云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组织开展培训服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二)鼓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速向云计算转型,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差异化需求,基于云计算平台开展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测试,加快丰富云计算产品服务供给。积极发展协同办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类SaaS服务,为上云企业提供业务支撑。

六、强化政策保障

(二十三)鼓励各地建立政府部门、云平台服务商、上云企业等多方合作推进机制。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设立企业上云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大对企业上云的引导推进力度,加强政策宣贯解读,普及上云知识,提高企业上云意识和实践能力,持续扩大企业上云影响力。

(二十四)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系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监理培训等各类服务。深入开展云服务能力测评和服务可信度评估,推动提升云计算企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利用保险模式对上云企业给予保障。

(二十五)鼓励各地加快推动开展云上创新创业。支持各类企业和创业者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积极培育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二十六)制定出台企业上云的效果评价标准,逐步构建企业上云效果评价体系。支持第三方机构根据相关标准,对成本节约、效率提升、业务升级、创新促进等上云效果进行评估、统计,引导企业深度上云。总结宣传企业上云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加大推广力度,打造上云标杆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企业上云规模化推进。

(二十七)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推动建立健全云计算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云计算网络安全防护标准。指导督促云平台服务商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和商业秘密。

第二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指南

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分公司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着眼长远的战略措施,不断提高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结合分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集团公司创建“三化一型”大企业集团为目标,以全面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和效益为出发点,围绕分公司中心工作,运用科学适

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把“精、细、实、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要求: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用1-2年时间,把精细化理念贯彻到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以“精细化的规划,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核算”,实现企业管理从机会型到战略型、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定性到量化、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实现分公司发展思路明晰化、组织体系科学化、绩效考核全面化,使员工执行力、服务质量大幅提高。

二、活动内容

(一)精细化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针对分公司当前管理现状,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以抓好关键环节、重点细节为着力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突破口和基本方法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精、准、细、严。精是做精、做好,精益求精;准是准确、准时,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细是操作细化、管理细化,重视细节;严是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和程序规定,严格控制偏差。

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完善制度与规范流程、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即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

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细化、量化、实证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

2、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制定并细化落实发展战略和任务目标。6月底前,完成分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编制工作,并报集团公司;10月底前,根据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完善分公司的发展规划,对有关任务目标进行细化、落实。

二是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修订,细化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序。4月底前,将现有制度汇编以及修订方案报送集团公司;6月底前,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报送集团公司审核;审核后,在分公司内网公布。

三是细分业务流程,细化产品与服务标准。要全面梳理、细化、再造业务流程,明确管理层级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的界面与权限,处理好业务之间的接口。根据实际,将集团公司制定的标准体系落实到管理和员工操作中去,确保执行到位。

四是以贯标为抓手,推行精细化管理。根据自身实际,努力建立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sa8000社会责任体系。在生产、办公等现场积极推广“6s”管理、流程再造、可视化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人的规范化、事的流程化、物的规格化,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保障安全,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提高员工素养和企业形象。

五是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抓好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管理水平。要把“五精四细”的要求落实到管理与生产的每个环节,积极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精华,掌握管理企业的精髓,打造精品和品牌,精通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渠道,业务流程之间要做到协同精密;要细分职责岗位、细化任务目标、细化制度流程,培育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全面细化业务流操作规范,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实现提升司乘人员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目标。提出1-2条体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六是加强业务流程与管理环节的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管理、统计分析、财务管理、设备管理、业绩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加大信息技术在道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能力。

(二)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要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建立创新型企业。

1、理念创新。加强在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加强引导和鼓励。2010年要总结出1-2条有实效的创新观念。

2、管理创新。针对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从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强发展战略、三项制度改革、管理架构、绩效考核等领域的创新力度。同时,要加强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创新工作,关注细节的改进,把创新工作渗透到每个管理环节和生产工序。2010年,要选择1-2个创新课题,要见实效,出成果。

3、科技创新。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加大在管理手段、管理工具 等方面的创新,推广与开发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3月20日前,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全面部署。充分利用网站、内部信息、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好经验、好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2、查找问题与方案

制定阶段。要全面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自查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明确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方式方法和步骤等;要确定创新课题方向、题目、内容概要和时间安排等。方案于3月15日前报集团公司。

3、活动实施阶段。4月至11月,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工作,把活动贯穿到日常管理与经营中去。活动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交流会,分析情况,交流经验,及时改进。

4、总结考核阶段。12月份,对“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要形成相应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科研课题、创新成果、信息化系统等成果。分公司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5、巩固深化阶段。2011年,要按照精益求精、持续改进的要求,对活动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科研课题等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使活动常态化,把精细化与创新精神作为分公司的价值观,提升到企业文化的范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分公司成立“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发动、组织、监督和考核等工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抽调精干力量并明确一个职能部门,集中开展活动。

2、加强学习培训。要以精细化管理和创新为重点,通过外部学习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并制定培训考核标准,强化培训效果;积极组织员工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知识,调查研究创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3、加强监督考核,务实求效。制定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年活动考核方案,并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与单位考核结果挂钩。活动办公室将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情况通报。

第三篇:实施精细化管理 推动企业安全科学发展

实施精细化管理 推动企业安全科学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上午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千里迢迢、不辞劳苦来到黄陵矿区,为我们的精细化管理传经送宝。首先,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代表黄陵矿业公司把企业基本情况和实施精细化管理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简要汇报,请多提宝贵意见。

一、企业基本情况

黄陵矿业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属大型核心企业,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公司1989年9月成立,现有两对生产矿井,一号煤矿和二号煤矿,合计产能1300万吨;拥有一条50公里、年运输能力20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一座13万千瓦的煤矸石发电厂,一座年产1亿块的粉煤灰砖厂。炼焦能力500万吨、化产能力100万吨的煤化工园区和2×300MW煤矸石电厂等大型循环经济项目正在建设当中。矿区已基本形成煤、化、电、路、建材、果蔬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公司目前总资产140亿元,现有职工5300余名。

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举措

黄陵矿业公司和我国的大多数煤炭企业一样,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全过程。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大的透水 事故,1999年发生的3.24透水事故,几乎使矿井面临灭顶之灾;2004年发生的透水事故,在治水过程中发生了6.15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名职工遇难,2名救护队员牺牲。随着一号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和二号煤矿的建成投产,2008年,黄陵矿区成为高瓦斯矿区,安全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如何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如何杜绝零敲碎打事故的发生,如何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永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黄陵矿业在学习考察、广泛研讨的基础上,迈开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步伐,通过三步升级,把精细化管理不断引向深入。

第一步是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区为目标,强力推行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三基”建设。公司以“三基”建设为突破口,抓基层、强基础、练基本功,将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以区队、班组为重点,狠抓班组建设,强化现场管理。

2、应用4项技术。认真落实“定置、标识、编码、看板”精细化管理4项技术,使现场设施标识化,作业程序标准化,有效地避免了缺陷、消除了缺失,使现场井然有序,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职工的工作行为和作业标准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

3、建立“三工转换”机制。在全体职工中实施“A、B、C”三卡考核,A卡为工作量卡,B卡为日考核卡,C卡为综合得分卡,按照得分高低确定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潜力员工,定期 根据优秀员工累计得分确定首席员工,“三工转换”结果直接与分配挂钩。

4、开展“双述”活动。公司分行业分专业编写《岗位描述大全》和《岗位作业指导书》,涵盖岗位职责、设备原理、操作规程、常见故障判断和处理、事故案例分析等十多个方面内容,以此为蓝本,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岗位描述”,描述不过关者不得上岗;在安全关键岗位和多人配合作业岗位推行“手指口述”,将操作程序、操作要领、操作标准等编制成“菜单”,按步骤口述手做,做到口到、心到、耳到、眼到、手到,彻底杜绝误操作。

5、推行干部走动式管理。在管理干部中推行以“五定”(定人员、定次数、定线路、定任务、定落实)为原则的干部走动式管理。所有管理干部都必须深入一线参与走动式管理;根据干部级别、业务分工确定走动次数和行走路线,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无盲区、无盲点;所有管理干部在走动之前,要从上级主管领导处领取任务单,带着任务深入现场,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现场走动必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动完毕,要在信息站填写走动结果和发现的安全隐患,对未消除的隐患和问题通过信息站要求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并跟踪处理。走动式管理实行复命制,任务完成情况要向有关领导及时汇报,形成了走动的闭环式管理。

6、推行班前礼仪和“三三整理”安全工作法。创新班前会形式,完善班前会程序,组织职工唱矿歌,进行安全宣誓,调动和激发职工的工作状态;对职工的精神状态、工作情绪、身体状 况进行逐一排查,组织职工对现场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想预知,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工作现场实行班前、班中和班后对环境、隐患和自身情绪进行整理,确保作业现场“人、机、物、环”始终处于最佳安全状态。

7、实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借鉴4S店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司所有设备编码建档,对设备基本信息、技术参数、运行、检修、维护、保养等进行全过程记录,明确设备的使用责任主体,保证设备的安全工作性能,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

8、建立隐患编码分析制度。根据公司产业性质、技术专业、时间、地点等的不同,对查处的全部安全隐患实现编码管理,按照危险程度进行等级分类,定期分析隐患发生的原因和机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大对重点隐患的治理工作力度,根除频发隐患的产生根源,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逐步实现安全隐患从发现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9、强力推行“朝七晚九,一井两会”制度。我们始终把强化干部管理职责放在矿井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矿井管理干部中实行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的作息制度,及时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值班领导当天要下一次井、参加两个会,清晰地了解当天的安全生产部署,准确地掌握矿井当天的安全生产情况,详细地传达和分析当天的安全生产动态,使安全工作始终能够处在管理干部的掌控之中。

10、开展“三功两素”修炼行动。我们始终认为职工素质 的高低决定着安全工作的成败。因此,我们以公司三级培训站和各单位四级培训站为阵地,以岗位描述为主要培训手段,在职工中开展“知识功底修炼”;建成了功能丰富的地面拓展训练基地,定期组织职工开展“专业功力演练”;利用井下旧巷道,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井下实训基地,组织职工开展“技能功夫训练”。同时,狠抓职工的身心素质、职业素养教育。通过开展“三功两素”修炼行动,实现职工的内外兼修,为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深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是深化精细管理,推行“五精”管理,打造“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按照精细化管理的“七步”流程(定标、认标、贯标、调标、兑标、对标、升标),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把以“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为核心内容的“五精”管理各项要求导入矿区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当中。在“精准”管理方面,公司以“三功两素”为提升手段,要求职工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设备,必须一次到位,坚决杜绝误操作。在“精确”管理方面,推行“毫米、秒、克、厘”管理,检修要精确到“毫米”,时间控制要精确到“秒”,原料消耗要精确到“克”,成本控制、经营核算要精确到“厘”。在“精益”管理方面,通过定标、贯标、达标和升标,要求干部职工把各项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在“精美”管理方面,不断培育职工的身心素养和职业素养,追求企业的文明和谐程度和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了使精细化管理和“五精”管理成为职 工共同的追求,成为企业创立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培育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以“五精”管理为路径,以塑造“五星”岗位为目标,着力打造“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第一个“5”即:五精:精细、精准、精确、精益和精美;第二个“5”是“五星岗位”,分别是指以安全诚信和安全素养为核心内容的本质安全诚信岗;以质量和现场作业为核心内容的质量标准规范岗;以管理、技术和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创效增值岗;以学习力和自我提升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成长成才岗;以快乐工作、文明生活为核心内容的快乐和美文明岗。在岗位五星中,以本质安全诚信岗和质量标准规范岗为基础,递升到创新创效增值岗,拓展到全面自觉提升素质的学习成才成长岗,修炼到与时俱进的高品位高境界的快乐和美文明岗。今年8月份中煤政研会在矿区召开了全国企业文化推广会,并对公司的“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进行了命名。

第三步是整合人本精细化和“五精”管理要素,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达到“三增一保”目标。农村包产到户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和分配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摆在国有企业面前一个长期的难题。随着精细化管理和“五精”管理的不断推进,黄陵矿业将管理由宏观向微观渗透,从公司、区队、班组向岗位渗透。我们以岗位为经营主体,建立“人单合一”的 市场运行模式,按照“两全”(全面预算管理、全员目标成本管理)链接到岗、构建“两化”(市场化、信息化)支撑平台、“三定”(精细定岗、精细定单、精细定价)落实到位,大力推进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创造性的将“五精”管理延伸到岗位管理。公司全面推行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和成本逐级分解到岗位,实现了“两全”的岗位链结。各二级单位根据生产、管理流程,通过流程再造,精细定岗,将岗位划分成最小核算单元;依据公司材料、产品、服务定额,精确定价,形成内部市场交易价格体系;公司与车间、车间与班组、岗位与岗位实行订单式管理,通过订单确定工作数量、质量和时间,形成了岗位核算的“三定”原则。各二级单位通过建立物资超市,推行条形码刷卡领料管理,成立核算中心,确立岗位核算模式,开发岗位核算软件,引进现代化电子技术,构建了“两化”支撑的岗位管理核算平台。在此基础上,公司从2010年开始,全面推行岗效工资制,职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两部分组成。岗位工资作为保障性工资,依据员工基本信息相对保持稳定,实行岗变薪变;效益工资则根据岗位价值精细考核结果进行核算,实行全面浮动,实现了岗位绩效与收入分配的紧密结合,职工收入由2007年的4.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8.2万元。实现了“企业增效、岗位增值、员工增收、保证安全”的“三增一保”目标,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传统分配模式,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改革正在探索一条新路子。在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 过程中,公司汇集员工的心血智慧结晶,提炼总结出了岗位价值增值之策——六维三十六策。2010年11月10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到矿区考察调研时,对我们的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精细化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

2008年以来,我们以安全为出发点,以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落脚点,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五精”管理,探索和实践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全面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精细化管理促进了矿区的安全发展。随着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深入,矿区的安全生产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明确了安全责任。形成了安全管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方位、全覆盖、全闭合的管理体系,实现了安全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面上管理和点上管理的紧密结合,安全责任更加明确,确立了“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工作机制。二是实现了安全自主管理。安全由负激励向正激励转变,由“堵”向“防”转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关注安全、重视安全、实现安全成为干部职工自觉的行动。三是形成了安全管理的动态机制。按照“定标、达标、升标”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步骤,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提升的转变,矿井装备水平、自动化水平、瓦斯治理技术、防治水工作紧跟 科技发展步伐,设备完好率、运转率保持先进水平,安全设施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职工操作水平精益求精,创纪录行动生机勃发,一批精优作业法应运而生,有效地增强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矿区取得了生产煤炭4000万吨、安全零死亡的好成绩,一号煤矿连续实现安全生产1653天。

2、精细化管理使职工由生产者成为经营者。通过实施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岗位经营的“日清日结,日清日高”、管理的民主、公开和分配在阳光下运行,使岗位都成为利润源,人人都成为“小老板”,增强了岗位经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了职工的成本挖掘潜力和经营创新意识。铁路运输成本、电厂的度电煤耗、煤矿生产成本连年下降,实现了经营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精细化的转变。近几年,矿区煤炭产量连续每年以百万吨的速度递增,经济效益快速攀升。2007年,公司产销煤炭75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利润4.8亿元;2008年,产销煤炭920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利润8亿元;2009年,产销煤炭1265万吨,实现产值49亿元,利润12.8亿元;2010年,产销煤炭1380万吨,实现产值64亿元,利润23亿元。今年1-9月份,公司生产煤炭997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7亿元,利润18亿元。

3、精细化管理推动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升。在精细化管理实践中,我们创新培训形式,把“岗位描述”和开展“三功两素”修炼行动作为职工培训的主要手段,实现了知识由“填鸭式”的灌输向“主动式”吸取的转变,由被动培训向自主培训 的转变,由单一的技术知识培训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转变。公司以三级培训站为核心,以二级单位四级培训站为基础,以省内高等专科技术学校为补充,建成了西北地区首创的井下实训基地、功能齐全的地面实训基地和别具特色的救护训练基地以及分布各单位的专业实训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在职工中开展“三功两素”的修炼活动,一大批首席员工、工人技师、“岗位描述”能手、岗位专家、岗位形象大使、“五星员工”和“一专多能”人才应运而生,一大批农民工成长为矿区职工骨干。一号煤矿成为陕煤化和黄陵矿业煤炭人才的摇篮,二号煤矿成为陕煤化现代化大型矿井人才培训的学校,电厂成为矿区产业裂变的人才基地,煤化工在投运之前就形成了人才储备,扣除新项目人员增加因素,矿区职工队伍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整体素质满足了矿区产业多元化和循环经济战略发展的要求。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这次研讨会,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兄弟单位的经验、专家领导的点评意见对我们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这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创新理念,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把黄陵矿区建设成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城乡统筹建设示范基地和安全高效矿区。

第四篇:引导企业上云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市企业向“云端”时代迈进,提升“智造”水平,根据 XXXXXXX 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落实“中国制造 2025”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千亿产业链”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需求导向、分类推进”的原则,以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云服务体系,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企业智能升级改造水平,促进共享经济发展,高标准推动“企业上云”行动,确保企业上云数量和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企业自愿。采取政府引导与企业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云平台服务商的主导牵引作用和云应用提供商的服务支撑作用,利用政策和资金鼓励引导企业积极融入云服务平台,共同参与云平台建设与推广,推进实施“企业上云”。

2.需求导向、分类推进。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对云服务的不同需求,由云平台服务商(应用提供商)为上云企业制定差异化的“企业上云”策略。重点推动企业基础设施上云、企业平台系统上云、企业业务应用上云、软件开发及测试上云等工作。小微企业首先实现云计算初级应用,大中型企业通过“物联化”改造、“网络化”升级、“智能化”提升等途径逐步实现云计算深度应用。

3.多方合作,协同服务。以云计算平台为中心,联合软硬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形成云产业生态和应用服务体系,协同开展技术支撑、咨询、培训、实施、运维等服务。

4.推进应用,促进转型。实施“企业上云”要与具体的信息化应用相结合,引入 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服务,根据实际需求采购云计算资源、平台支撑、解决方案、应用软件等,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到 2022 年,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和服务体系及产业生态初步建立,云计算领域产业链条做长做强,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水平显著提升,“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企业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在省内形成示范引领,中心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新增上云工业及软件企业 500 家,打造 2-3家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云平台服务商,建设 10 个服务于“中国制造 2025”的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培育 20 家可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云应用提供商,打造30 家上云标杆企业。

二、主要任务

(一)工业企业上云。结合我市推进“中国制造 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和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进工作,将“企业上云”作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地区要率先垂范,全面推动云应用软件和服务在企业中的应用,促进企业向“互联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推动大中型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向云上迁移,推进管理上云和业务上云,开展基于云的移动化、互联网化业务落地和智能化提升。重点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使用云应用软件,开展基于云的移动化或互联网化应用。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孵化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推动各类工业企业充分依托公有云、行业云平台,购买服务、租用系统,应用成熟的设计、管理、仓储、供销等云应用软件和云服务,降低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成本,帮助企业快速形成信息化能力。

(二)科技企业上云。结合打造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千亿产业链战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云,加强云计算相关技术在各类企业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推动各类科技企业依托云计算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完善协同研发及产品开发管理等流程,提升科技创新效率,降低科技创新成本,持续高效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三)“企业上云”宣传培训。各地区要制定培训计划,与云服务商合作组织企业培训,提高企业对上云的认识。云平台服务商要积极配合各地区培训工作,并加强对各类云应用提供商等生态合作伙伴的培训,联合云应用提供商或有关行业协会,分行业开展企业上云培训,云平台服务商及云应用提供商要全程跟踪开展咨询、部署、应用、升级改造等服务。

(四)典型应用试点示范。围绕重点行业,在全市筛选 500 家以上试点企业,由云平台服务商和云应用提供商开展点对点扶持工作,为企业提供上云诊断,制定上云方案,并联合生态合作伙伴,配合企业落实上云改造项目。在试点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打造30 家上云标杆企业,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企业上云。

(五)云计算生态体系建设。打造 2-3 家国际国内知名的云平台服务商。加强云平台服务商、行业云应用服务平台和云应用提供商的合作,带动各层次 SaaS、PaaS、IaaS 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已有信息系统和服务应用逐步向云服务平台迁移。引入 20 家具有一定国际国内竞争力,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云服务商。建设 10 个服务于“中国制造 2025”的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整合我市现有云计算能力开放资源,全面推动各类企业和创业者开展云上创新创业,共同探索发展基于云的新业务、新业态,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六)云计算技术和产品创新。建设 200 个创新发展应用项目。鼓励全市软件企业整合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云操作系统、云平台管理、分布式数据存储、计算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强云计算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研发,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与“企业上云”业务合作,大力发展行业化定制的云计算应用和服务,不断丰富我市云计算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资金补贴

切实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上云企业少拿点、云服务商优惠点、政府财政补贴点”的联合激励机制。引进综合服务能力强、国内一流且具有影响力的云平台服务商在沈设立云服务平台,由市工业发展专项安排一定资金,鼓励和支持全市工业和软件企业上云,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工作进程。

(一)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经审核备案的工商注册地、税务登记地均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上正常经营,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和软件企业以及有关事业单位。对纳入重点监测的工业规上企业、软件规上企业和开展精益管理企业优先备案上云。

(二)补贴方式。通过总额控制、按比例补贴方式,对企事业单位使用云计算资源用于企业信息化系统服务发生的实际支出给予补贴支持。

(三)补贴标准。

1.上工业(智能制造)云项目(任选 1 项)的工业企业,按照上云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额的50%给予补贴,每个企业最多补贴 3 个。其中:上一营业收入超 50 亿元(含 50 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200 万元;上一营业收入在 4-50 亿元(含 4 亿元)的大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150 万元;上一营业收入在 2000 万元-4 亿元(含 2000 万元)的中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100 万元;上一营业收入在 2000 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30 万元。

2.上软件开发云的软件企业,按照上云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额的 50%给予补贴,每个企业最多补贴 3 个。其中:上一营业收入超 1 亿元(含 1 亿元)的大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50 万元;上一营业收入在 1000 万元-1 亿元(含 1000 万元)的中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30 万元;上一营业收入在 50 万元-1000 万元(含 50 万元)的小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20 万元;上一营业收入在 50 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 10 万元。

3.上城市服务(产业)云的项目单位,按照上云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额的 50%给予补贴,每个项目单位补贴上限不超过 100 万元,且最多补贴 3 个。

(四)备案受理。

1.备案流程:上云企事业单位申请(提交要件)→所在区、县(市)经信部门(备案)→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备案)→云平台运营公司→予以上云。

2.备案要件:

①《云服务申请单》

②营业执照复印件

③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④所从事的主营业务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⑤企业上一审计报告复印件

3.备案受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每月受理 1 次各区、县(市)报送的上云企业备案申请(5日前)。

(五)资金管理。

1.管理职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组织企业上工业(智能制造)云和软件开发云项目的审核备案,建立项目库,申报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验收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追踪问效、监督检查。市大数据局负责企事业单位上城市服务(产业)云项目的审核备案,建立项目库,申报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对服务内容、项目实施情况、服务质量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验收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追踪问效、监督检查。市财政局负责安排资金预算,按照市政府批准的项目资金计划拨付资金,依据市经信委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情况做好再评估和重点评价。

2.补贴发放:备案企事业单位启动云服务后,云服务商将上云企事业名单定期汇总,并将《云服务商提供的企业上云开通凭证》和《真实性承诺函》分别报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和大数据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大数据局分别组织专家对企事业上云项目进行评审后(其中,城市服务(产业)云申请材料报送市大数据局,市大数据局审核汇总后报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与市财政局进行会签,报送市政府审批。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审批意见将资金拨付至相关区、县(市)财政局,由其做好补助资金落实工作。

企业以弄虚作假方式骗取补贴资金的,资金使用主管部门将会同资金管理部门依法追回资金,并将有关信息录入政府监管平台,纳入征信系统失信企业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市、区两级联动工作机制。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大数据局配合,推进全市“企业上云”行动,统筹协调“企业上云”行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地区要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本地区“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任务,有序推进“企业上云”。

(二)加强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保障。加快我市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提升网络疏通能力,引导各类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数据中心方向改造升级,提升属地化服务能力。各地区要从土地、电力、能耗指标等方面支持通信网络和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化建设。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网络信息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加大云服务平台监管力度。加强云平台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保护,提高互联网安全管理、态势感知、实时监控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企业上云”的应用及数据安全保障。

本方案适用于市本级支持“企业上云”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解释,有效期限为 2018 年至 2022 年。各区、县(市)政府可参照本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地区引导“企业上云”扶持政策。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0 年 9 月 17 日

第五篇: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用合成工艺生产氨、甲醇及其衍生产品的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894 安全标志

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 3063-199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 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AQXXXX-200X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AQXXXX-200X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要求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4章的规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5 管理要素 5.1 负责人与职责 5.1.1 负责人

5.1.1.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AQXXXX-200X第5.1.1条规定,做好本职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内容应至少包括:

a)遵守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承诺; b)坚持预防为主,抓好隐患治理的承诺; c)提供必要资源的承诺;

d)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承诺; e)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 f)对相关方的承诺。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承诺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渠道向从业人员及相关方宣传和告知。

5.1.1.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1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会议,总结本阶段安全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布置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安委会会议每年应不少于四次。应做到:

a)会议有议题; b)会议记录真实完整; c)形成会议纪要。

5.1.2 方针目标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2条规定执行。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可结合但不局限于下列内容: a)千人负伤率; b)零死亡; c)隐患治理完成率;

d)职业危害场所检测合格率等。5.1.3 机构设置

5.1.3.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3条规定执行。

5.1.3.2 企业应建立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按企业总人数5‰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总人数300人以下至少配备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明确安全责任人。5.1.3.3 企业应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a)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企业应按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 工程师;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人以下的企业至少配备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5.1.4 职责

5.1.4.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4条规定执行。

5.1.4.2 企业应全面落实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5.1.4.3 企业相关安全职责的制定应与机构、岗位的设置变动保持一致。5.1.5 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5条规定执行。5.2 风险管理 5.2.1 范围与评价方法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2.1条规定执行。5.2.2 风险评价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2.2条规定,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并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a)易发生有毒有害物料泄漏,如氨、甲醇、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工艺装置、场所和作业活动; b)易发生冲击、撞击和坠落的工艺装置、场所和作业活动; c)易发生中毒、窒息、灼伤和触电的工艺装置、场所和作业活动; d)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工艺装置、场所和作业活动; e)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f)停料、水、电、汽、仪表风; g)设备设施的腐蚀、缺陷等。5.2.3 风险控制

5.2.3.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2.3条规定执行。

5.2.3.2 企业应记录重大风险,形成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并对控制效果进行监督、评价。5.2.4 隐患治理 5.2.4.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2.4条规定执行。5.2.4.2 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 a)隐患名称; b)发现日期; c)隐患存在部位; d)原因分析; e)治理措施; f)资金来源; g)计划与实际费用; h)计划与实际完成日期; i)治理负责人; j)治理验收人; k)验收日期等内容。5.2.5 重大危险源

5.2.5.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2.5条规定,对重大危险源实施规范管理。

5.2.5.2 企业应确定氨、甲醇、氢气、煤气、天然气、石脑油等危险物质在单元内(生产场所或储存区)数量是否达到规定的临界量。

5.2.5.3 企业建立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内容至少包括: a)物质名称和数量、性质; b)地理位置; c)管理制度; d)管理人员; e)评估报告; f)检测报告等。

5.2.5.4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和相关方进行培训和传达,以信息卡、宣传单、集中培训、公告栏等形式告知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保存培训记录。5.2.6 风险信息更新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2.6条规定执行。5.3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5.3.1 法律法规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3.1条规定执行。对已废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应及时收回作废,保证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5.3.2 符合性评价

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并提交符合性评价报告。符合性评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

a)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适宜性、充分性; b)是否存在违法现象和违规行为;

c)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现象和行为,提出的整改要求、整改效果等。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3.3.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3.3.1条规定,制定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结合企业实际运行情况,还需制定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用氧设备及管道脱脂管理;

b)防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氮气管理; c)液氨、氨水充装安全管理; d)空分装置安全运行管理等。

5.3.3.2 企业应将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5.3.4 操作规程

5.3.4.1 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原材料、辅助材料和产品的危险性及生产操作岗位的设立情况,编制不局限于下列岗位的操作规程: a)造气工序;

b)脱硫、变换工序; c)压缩、脱碳工序; d)铜洗或醇烷化工序; e)合成、冷冻工序; f)尿素工序; g)甲醇精制工序; h)液氨充装、储存; i)酸、碱储存; j)公用工程; k)变配电; l)电气、仪表等。

5.3.4.2 操作规程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正常操作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项; b)异常处理;

c)各种操作参数、指标的控制;

d)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e)接触化学品的危险性; f)个体安全防护措施; g)防静电安全措施等。

5.3.4.3 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5.3.5 修订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3.5条规定执行。5.4 培训教育 5.4.1 培训教育管理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4.1条规定执行。5.4.2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4.2条规定执行。5.4.3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4.3条规定执行。5.4.4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4.4条规定执行。5.4.5 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4.5条规定执行。5.4.6 日常安全教育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4.6条规定执行。5.5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5.5.1 生产设施建设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5.1条规定执行。5.5.2 安全设施

5.5.2.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5.2.1、第5.5.2.2条规定,配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安全设备设施。安全设备设施还应至少包括: a)造气系统

1)煤气化

① 应设置原料煤皮带运输机紧急停车设施; ② 应设置下行煤气阀和吹风阀安全联锁设施;

③ 煤气下行管、灰斗和炉底空气管道应安装爆破片,爆破片必须装防护罩; ④ 吹风阀应采取双阀或增装蝶阀;

⑤ 应设置煤气炉一次风管线自动放空设施,造气岗位主要液压阀要安装阀位指示。2)重油气化

① 应设置重油气化在线氧含量分析报警仪,自动放空联锁设施; ② 应设置喷嘴冷却水出口超温报警及事故水箱设施; ③ 应设置氧气管止逆阀和加氮气保护设施; ④ 应设置入炉重油流量低限报警联锁停车设施; ⑤ 应设置气化炉超压报警设施; ⑥ 应设置煤气中氧含量超标报警设施; ⑦ 应设置煤气出急冷室温度超标报警设施;

⑧ 应设置油罐液位、温度指示仪、高限报警、静电接地设施;油罐区应设置防火堤等设施;

⑨ 气化系统联锁装置中,重油入炉阀、氧气入炉阀、煤气出口总阀应选用气开式调节阀;蒸汽入炉阀、氮保护进口阀、重油回路阀、氧气放空阀、煤气放空阀应选用气闭式调节阀。3)天然气转化

① 应设置二氧化碳吸收塔液位低限报警及联锁脱碳、合成停车设施; ② 应设置天然气总管安全阀及压力高低限报警设施;

③ 应设置高压蒸汽包液位低限报警及流量低限、液位低限同时存在时联锁合成氨停车设施;

④ 应设置一段转化炉炉膛负压高限报警及联锁合成氨停车装置,现场设置联锁声光报警设施;设置环形蒸汽灭火管线; ⑤ 应设置一段转化炉引风机油泵润滑油压低限报警及联锁合成氨停车设施; ⑥ 应设置二段转化炉空气流量低限联锁转化紧急停车设施。4)气柜

① 应设置气柜低限位与罗茨风机报警联锁;

② 应在造气、脱硫、压缩设置对气柜的远传监控设施;气柜应设有容积指示仪、高低限位报警器;

③ 应设置气柜煤气管道进出口氧含量超标报警联锁设施;气柜应装有手动、自动放空装置,放空管或顶部排放管应有阻火器、消除静电设施,应设独立的避雷设施;设置消防设施和环形消防通道; ④ 应设置气柜进出口安全水封,水封要有排水设施。b)脱硫、净化系统

1)应设置防止空气压缩机倒转的止逆装置;

2)应设置脱硫塔压力、液位声光报警和自动排放联锁设施;

3)应设置静电除焦器防止产生负压、氧气自动分析仪与静电除焦柜断电联锁设施; 4)高压铜液泵出口管道应安装止逆阀; 5)应独立设置高压吸收和低压再生放空设施;

6)应设置铜液再生系统超压报警设施、安全阀或防爆片; 7)应设置脱碳塔、铜塔液位高、低限报警设施。c)醇烷化系统

1)应设置净醇洗涤塔、甲醇分离器、甲醇吸收塔液位高低限报警。2)应设置净醇洗涤塔放液压力、甲醇中间槽压力、放醇管压力高限报警。3)应设置甲醇罐区可燃气体报警仪、泡沫消防和喷淋降温设施。d)合成、压缩系统

1)应设置氢氮压缩机一段入口压力低限声光报警;

2)应设置氨冷却器或闪蒸槽、液氨槽液位高低报警及联锁冰机停车设施; 3)应设置冰机液氨贮槽区遮阳棚和应急喷淋设施; 4)应设置液氨蒸发器、液氨储槽应压力高限报警设施; 5)应设置压缩机润滑油系统油压低限报警、联锁装置; 6)应设置合成系统的氨分离器高低限液位报警装置;

7)合成系统的氨冷器、气氨总管、循环机出口、液氨贮槽等部位,必须安装安全阀并定期校验,安全阀出口导气管出口严禁放入室内,应引至回收系统。e)尿素系统

1)尿素总控操作室应设置二氧化碳压缩机、液氨泵、甲铵泵紧急停车设施; 2)应设置二氧化碳压缩机、液氨泵、甲铵泵低油压报警; 3)应设置合成塔出口压力调节阀自锁装置;

4)应设置尿素合成塔超压声光报警器,设置与液氨泵、甲铵泵、二氧化碳压缩机联锁设施; 5)中压系统惰洗器前应设置压力高限报警、惰洗器后应设置应急放空设施; 6)应设置氨冷凝器气相出口温度低限报警;

7)应设置尿素合成塔入口二氧化碳气体中氧含量自动调节设施。f)其他

1)应设置空分压缩机终端出口压力、膨胀机超速、冷却水中断等报警联锁装置; 2)生产区域应设置风向标;

3)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液位计的现场照明须采用防爆型,并禁止安装在液位计正前; 4)应设置合成氨全系统人工紧急停车设施; 5)应设置造气、转化、合成系统人工紧急停车设施; 6)应设置仪表风压力低限报警联锁合成氨停车设施;

7)余热锅炉汽包应设置现场和远传液位设施、低限报警联锁装置、安全阀; 8)凡有隔热衬里的设备(加热炉除外),其外壁应设置测温设施;

9)各种传动设备的外露运转部位应安装防护设施;运转设备附有的连锁报警装置应全部投入使用。10)应在可能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入口处,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设施;

11)应在可能泄漏氨、氢气、天然气、合成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作业场所设置检测报警仪;

12)企业应在高压设备和管线上设置相应的安全泄压设施; 13)存在放射性危害的液位计处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设施和措施; 14)应采用独立的双回路电源供电,且双回路电源应有自动切换设施; 15)厂区应按照 GB 50057及 GB 50160规定设置防雷和防静电设施; 16)有煤气设施的企业,还应执行GB 6222规定。5.5.2.2 企业的安全设施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应做到:

a)严格执行安全设施管理规定,建立安全设施台帐。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b)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规定,按国家或行业有关法规和标准,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监测检验报告应存入档案;

c)选用功能先进、产品成熟可靠、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有生产经营许可的安全器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时,应进行充分的安全论证,其功能和质量应满足安全要求,实现本质安全。5.5.2.3 企业应按照AQXXX-200X第5.5.2.3、第5.5.2.4、第5.5.2.5条规定执行。5.5.3 特种设备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5.3条规定执行。5.5.4 工艺安全

5.5.4.1 企业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

5.5.4.2 企业有关人员应掌握天然气、半水煤气、石脑油、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气、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等化学品的物理性数据、活性数据、热和化学稳定性数据、腐蚀性数据、毒性信息、职业接触限值、急救和消防措施等工艺安全信息内容。

5.5.4.3 企业应对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安全工艺参数至少满足: a)气柜出入口管线氧含量<0.005(体积分数); b)气化炉氧油比0.85~0.90;

c)回收吹风气燃烧炉上段温度≥750℃;

d)高压甲醇塔、烷化塔、提温换热器、氨合成塔塔壁温度≤120℃; e)尿素合成塔出口物料含镍量≤0.2 ppm;

f)入尿素塔二氧化碳气体中氧含量:0.004~0.006(体积分数);

g)液氨贮槽充装量禁止超过贮槽容积的85%,粗甲醇贮槽最大充装量不得超过90%。

5.5.4.4 企业对生产装置开车过程应严格控制,保证装置开车过程安全。装置开车前要对监测报警系统、联锁设施、盲板抽堵、防护、通风、消防、照明等各类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填写生产系统开车条件确认单。做到: a)所有需拆卸的盲板均已按照要求拆卸完毕,并得到确认; b)所有机泵试运行合格; c)监测报警系统试验合格;

d)系统试压、气密、吹扫、清洗、置换合格,管道中含氧量小于0.005(体积分数); e)系统仪表调节器、调节阀、联锁系统调校试验合格; f)安全防护器具、消防器材配备就绪; g)分析仪器准备就绪; h)电气供电系统准备就绪; i)通讯器材、照明设施准备就绪; j)公用工程条件符合开车的安全要求。

5.5.4.5 装置停车及紧急情况处理应按照AQXXXX-200X第5.5.4.5和第5.5.4.6条规定执行。5.5.4.6 企业液氨充装、储存过程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汽车罐车充装

1)应使用鹤管进行液氨充装; 2)有防止汽车罐车充装过程中车辆发生滑动的有效措施;灌装人员负责将车辆的钥匙拔下,并保管至灌装结束,操作人员、司机、押运员不得离开现场; 3)罐车静电接地报警装置完好;

4)装卸现场、罐车附近严禁烟火,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物品,严禁将罐车作为储罐、气化器使用; 5)严禁用蒸汽或其他方法加热储罐和罐车罐体;

6)充装、储存液氨的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抢修器材、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

7)充装前应检查驾驶证、罐体检验证、汽车罐车使用证、押运员证、准运证是否齐全有效;充装车辆应配置灭火器、阻火器、气液相管封帽;

8)罐车在充装前应保证正压,须保持0.05Mpa以上的余压,防止罐车内进入空气; 9)充装压力不超过1.6MPa;

10)罐车充装时,每次都要填写充装记录,内容包括:使用单位、充装日期、允许充装量、实际充装量、复称记录,并有充装者、复验者、押运员的签名。

11)液氨充装现场应设置喷淋装置,安装在线计量装置,充装管前第一道阀处应设置为紧急切断阀;

b)钢瓶充装:

1)充装前,必须对钢瓶逐只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充装;

2)使用钢瓶充装时,钢瓶瓶帽、防震圈应齐全,同时应设置电子衡器与充装阀报警联锁装置;

3)应逐瓶称重,充装后必须认真复秤和填写充装复秤记录。严禁过量充装(充装量不得超过0.53千克/升),充装过量的钢瓶不准出厂。严禁用容积计量;

4)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衡器的最大称量值应为称量的1.5~3倍。衡器校验期不得超过三个月。5)充装现场应设置遮阳设施,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钢瓶。

c)液氨储存

1)罐区电气设备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应设置液氨储罐远传监控、超限报警装置;

3)超过100m3的液氨储罐应设双安全阀,安全阀排气应引至回收系统或火炬排放燃烧系统; 4)液氨储罐进出口管线应设置双切断阀,其中一只出口切断阀为紧急切断阀;

5)液氨储罐区应设置防火堤、备用事故氨罐、气氨回收、应急喷淋及清净下水回收等设施;

5.5.4.7 企业安全联锁系统变更时,应由生产、技术、安全、设备、仪表等专业部门共同会签,经主管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严禁擅自变动。联锁系统变更包括: a)联锁摘除; b)联锁程序的变更; c)联锁设定值的改变。

5.5.4.8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5.4.7、第5.5.4.8条规定执行。5.5.5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5.5条款规定,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管理。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至少包括,但不局限于:

1)原料气压缩机、氮氢压缩机、氨压缩机、空气压缩机; 2)氨合成塔; 3)尿素合成塔;

4)脱硫塔、脱碳塔、变换炉、醇化塔、烷化塔; 5)铜洗塔; 6)空分装置; 7)氢回收装置; 8)高压蒸汽锅炉; 9)高压甲铵泵; 10)高压液氨泵; 11)一段分解分离器; 12)氨冷器; 13)液氨缓冲槽; 14)高压配电控制室;

15)一二段转化炉、气化炉、废热锅炉; 16)液氨储罐、气柜、酸碱罐区等。5.5.6 检维修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5.6条款规定执行。5.5.7 拆除和报废

企业应按照AQXXX-200X第5.5.7条规定执行。5.6 作业安全 5.6.1 作业许可

5.6.1.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6.1条规定执行。未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不得进行作业活动。5.6.1.2 企业的各种作业许可证应至少保存一年。.6.2 警示标志

5.6.2.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6.2条规定执行。5.6.2.2 企业应在管道上设置介质流向标志。

5.6.2.3 企业应至少在氨、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煤尘、硫黄粉尘、高温、冷冻、噪声、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存在区域设置安全标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5.6.2.4 企业安全标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每半年至少检查1次,确保无破损、无变形、无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修整或更换,保存检查记录。5.6.3 作业环节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6.3条规定执行。5.6.4 承包商与供应商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6.4条规定执行。5.6.5 变更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6.5条规定执行。5.7 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 5.7.1 危险化学品档案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7.1条规定,对所有接触和产生的如氨、盐酸、硫酸、液氧、液氮、氮气、甲醇、天然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石脑油、硫磺等化学品进行普查,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5.7.2 化学品分类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7.2条规定,对产品、中间产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汇入危险化学品档案。5.7.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7.3条规定执行,编制氨、硫磺、液氧、液氮、甲醇等产品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向供应商索取购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5.7.4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7.4条规定执行。5.7.5 危险化学品登记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7.5条规定执行。5.7.6 危害告知

企业应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至少告知氨、氢气、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硫磺、盐酸、硫酸、烧碱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活性危害、禁配物、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5.8 职业危害

5.8.1 职业危害申报

5.8.1.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8.1条规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

5.8.1.2 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至少包括:氨、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煤尘、高温、冷冻、噪声、辐射等。

5.8.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

5.8.2.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8.2条规定执行。

5.8.2.2 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各项指标应符合GBZ1和GBZ2规定,并应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限值的作业场所,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5.8.2.3 企业应对从事接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8.2.4 企业应每年组织1次接触氨、一氧化碳、甲醇、硫化氢、高温、噪声、辐射等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每2年组织1次接触二氧化硫、煤尘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其他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应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有关规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进行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存入健康监护档案。5.8.3 劳动防护用品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8.3条规定,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配置和管理。还应至少做到: a)接触酸、碱的作业人员应配备防酸碱工作服、手套、工作鞋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b)接触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人员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岗位至少配备两套长管式防毒面具;

c)接触氨的操作岗位应至少配备两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全封闭防化服等防护器具;接触氨的作业人员均应配备型号适合的过滤式防毒面具; d)接触煤尘等固体粉尘的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 e)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应配备耳塞或耳罩;

f)高温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配备防热服、防高温手套、隔热鞋。

5.9 5.9 事故与应急 5.9.1 事故报告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9.1条规定执行。5.9.2 抢险与救护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9.2条规定执行。5.9.3 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9.3条规定执行。5.9.4 应急指挥系统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9.4条规定执行。5.9.5 应急救援器材

5.9.5.1 企业应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 a)抢险抢修器材; b)个体防护用品; c)通讯联络器材;

d)照明、交通运输工具等。

5.9.5.2 企业应对应急救援器材专人维护、保管、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5.9.5.3 企业应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保证相关人员熟悉掌握。5.9.6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5.9.6.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9.6.1条规定,编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并按“一事一案”的原则编制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应重点考虑:

a)氨、甲醇、氢气、硫化氢、硫磺、一氧化碳、天然气、石脑油、重油等泄漏、火灾、爆炸; b)酸、碱等泄漏;

c)氨、甲醇、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气泄漏及人员中毒; d)停料、水、电、汽、仪表风等。

5.9.6.2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9.6.2、第5.9.6.3条规定,对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评审,做到: a)每年至少组织1次厂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b)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5.9.6.3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9.6.4条规定执行。5.10 检查与自评 5.10.1 安全检查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0.1条规定,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并编制包含下列检查内容的安全检查表: a)综合性安全检查:

1)公司级(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 2)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b)专业安全检查: 1)工艺安全检查; 2)设备安全检查; 3)变配电系统安全检查; 4)仪表安全检查; 5)罐区、仓库安全检查; 6)消防安全检查; 7)职业卫生安全检查; 8)现场检维修作业安全检查; 9)安全设施安全检查。c)季节性安全检查: 1)春季安全检查; 2)夏季安全检查; 3)秋季安全检查; 4)冬季安全检查。d)日常安全检查:

1)岗位操作人员日常安全检查;

2)工艺、设备、安全、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安全检查。e)节假日安全检查。5.10.2 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0.2条规定,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保证检查的频次和效果,并保存检查记录。5.10.3 整改

5.10.3.1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0.3条规定,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和管理。5.10.3.2 企业对检查发现暂时不能整改的问题,应纳入隐患治理计划,按照5.2.4条进行管理。5.10.4 自评

企业应按照AQXXXX-200X第5.10.4条规定执行。自评内容至少包括:

a)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 b)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 c)重大风险管理及其措施的落实情况; d)事故、事件的管理情况;

e)安全标准化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等。

下载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GMP实施指南

    GMP工程设计 GMP在药品生产企业的实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软件和硬件。软件是指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严格的管理制度、文件和质量控制系统;硬件是指合格的厂房,生产环境和设备。硬......

    顺德区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奖励办法

    顺德区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奖励办法 一、为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高我区产品和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制订本办法。 二、本办法......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

    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的建设,培育,员工只有真正的了解企业的文化,才能够更好的融入进来,和企业共同发展......

    最新2014年合成氨企业生产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 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合成工艺生产氨、甲醇及其衍生产品......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1.总则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根据2003年“全国建筑市场与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得出的“要强化施......

    幼儿园实施《指南》总结

    幼儿园实施《3-6岁儿童 学习与发展指南》工作总结 幼儿园为了让全体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

    小学科研课题实施指南(大全)

    小学科研课题实施指南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发动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在实践中找到真问题,进行真研究。让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并熟练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提高......

    广元加快推动企业上五年工作行动计划

    广元市加快推动企业上市五年工作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我市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集中力量扶持一批优质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抢抓《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