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只招美女的企业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只招美女的企业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浏览11月27日的《楚天都市报》,一则报道引人关注:武汉市的一家银行对外招聘5名职员,明确提出只招收女性,最好是艺术特长生或者体育特长生,并且对应聘者的外貌提出很高的要求,个人专长中还要求会打网球、会唱歌。问及设立条件的原因,该单位解释说是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好一个建设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实在是带有太浓的选美味道。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招聘美女究竟是为了做花瓶还是为了特殊公关的需要?笔者愚见,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企业的壮大发展服务,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作为一个企业而言,最大的企业形象莫过于诚实守法、诚信经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培育这样的企业形象才是正道。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是围绕着提升企业形象来做。然而我们却看到,这家银行领导层所理解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就是招徕一批靓女装点门面,如此肤浅、庸俗的理解文化的定义,实在是让人跌破了眼镜。的的确确,一个企业不仅仅是生产产品,同时也要培育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它好比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很难做到基业长青的,这是当下搞企业的人所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去培育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氛围,中间的学问就大了。但是有些东西是企业文化所必须的。
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健康的文化,而不是消极颓废 的文化。要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员工拥有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引导他们在真善美中投入工作创造价值。
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文化,而不是专制独裁的文化。要培育每一个员工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要让员工有一种主人翁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责任之上的文化,而不是见利忘义的文化。要始终将企业和员工个人的责任感培养放在首位,做负责任的企业,做负责任的员工,逐利而有道、求名而不张。
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宁静和谐的文化,而不是浮躁喧嚣的文化。要让每一个身处企业中的人都获得一种劳动自足的快乐和生命有价的充实,让老板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产品与自然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说实话,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能沉下心来认真建设属于自己企业的特色文化的企业,真是寥若晨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哗众取宠的眼球效应成为大部分企业纷纷采用、效仿的终南捷径。所谓的“美女经济”、“上围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浮躁喧嚣中诞生并发展蔓延开来,武汉的这家银行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员工外貌的赏心悦目固然可以增加一个企业的形象分值,博得客户的第一好感,但是单凭青春的外貌并不能带动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美貌悦人,也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在此很想为那些报名参聘但是落选的应聘者说句话:这样神叨的企业,不去也罢!
第二篇:企业不招正式工只招实习生 大学生如何选择
“招聘实习财会文员、实习人事行政文员、实习车间技术员,企业不招正式工只招实习生 大学生如何选择。”“招聘实习业务代表。”12月15日,大学城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广州大学举行,300家企业共提供6000个岗位,1.5万名学生进场。记者发现,一些进场企业不招正式工只招实习生,实习生在经过若干个月的考核合格后,才有机会成为正式员工。
这种“想签合同先实习”的做法在毕业生中引起热议,有同学表示,实习几个月能“修成正果”,善莫大焉,如果到头来“扫地出门”,自己错失了找工的高峰,付出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谁来补偿?
现象:“不招正式工,只招实习生”
在招聘现场,广东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财会、人事行政、技术员等实习岗位,初看还以为是正式工,细看才知是实习生。而且实习生的“门槛”还不低,其“实习条件”是“中等以上的学习成绩”。根据要求,应聘者要在企业实习3个月以上,并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达成实习目标,企业才出具实习鉴定,并择优录用实习合格人员。
无独有偶,海南某药业有限公司也旗帜鲜明地招聘“实习业务代表”。该岗位主要负责店铺产品陈列、维持与店铺良好的客情关系,实习地点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实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者直接转为正式员工,优异者定为总公司管理管训生,接受一系列培训,发展空间为业务主管、城市区域经理。
像这种“要签合同先实习”的企业在招聘会现场还真不少。广州某连锁药店招聘医药类、管理类、营销类等应届毕业生,也要求先实习后就业,实习期满考核合格后,双方签订三年的劳动合同,自我鉴定《企业不招正式工只招实习生 大学生如何选择》。此外,通讯、IT、保险等行业都有企业提出类似的“实习要求”。
学生:公司最后不要我,岂不是白实习?
在广东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摊位前,广东药学院的张同学正在排队应聘实习车间技术员,记者问他,实习3个月后,如果公司最后不要你,风险不是很大?张同学点头认同。
广东工业大学化工专业廖同学也在应聘实习车间技术员。对于“先实习再签合同”这种做法,廖同学表示,实习后大部分人可以转为正式工,这说明还是有机会的。但他同时表示,即使实习,也不意味着自己一定要去那个企业,也许在实习之前或实习期间,自己还会收到其他公司的Offer。
在当前就业压力偏大的背景下,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先实习后就业”的做法表示接受。广州大学教育专业的练同学参加了广州市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面试。该公司在招聘编辑、设计师等岗位的同时,也提供实习编辑、实习设计师的职位。
练同学表示,如果该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从工作人员身上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还是可以先到公司实习以提高自身能力。“对我而言,目前自身能力的提高比找到一份工作赚钱更重要,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
企业:60%~70%实习生能留下
企业为什么要毕业生“先实习后就业”?海南某药业有限公司的面试官告诉记者,实习主要是看毕业生适不适合公司,因为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以前有毕业生面试表现很好,但做几天就跑了。这个实习制度在他们公司实行了好几年,一般来说,实习生中有60%~70%的人会留下来。
广州某通讯连锁公司招聘25名储备干部,这些人要经过为期6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公司不仅对他们进行培训,还将派出资深员工进行一对一带教。
一位姓曹的面试官表示,公司希望每一个人都留下,对于考核不及格的实习生,我们将进一步对他进行培训,直到符合条件为止。“公司在培训期间为实习生花费了人力物力,付出了成本,实习生在本公司学会了行业技能,却到别的公司工作,这无疑是公司的损失。所以,被聘为实习生的同学很大机会都能留在公司。”
据曹小姐介绍,公司会与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权选择离开,公司对于最终不能符合工作条件的实习生也可以淘汰,而且,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是有福利待遇的。因此,曹小姐认为,到该公司实习并不是一种冒险。
第三篇:建设企业和谐文化
建设企业和谐文化的定位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各项任务与要求,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如何建设好企业和谐文化。首先必须对它深刻思考、认真定位。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值得大家共同商榷:
一、深刻认识建设企业和谐文化的内涵。文化是我们每天在想、在做的一些事情的累积。文化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土壤,和谐文化是企业和谐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所在,是和谐社会的坚实根基,没有和谐的文化,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和谐。和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包含时代的要求,也包含现实的需要;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包含世界各国文明成果。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和”、“和谐”、“和合”,强调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普遍的、自觉的观念和行为,建设和谐文化,实质是用先进科学思想和文化理念武装员工头脑,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员工发展的管理行为方法。从广义上讲,建设企业文化过程本身就是企业管理文化。而树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价值观为核心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来自人内在的力量,它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运作,是企业从产生、生存、发展到成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因此,只有对企业文化真正内涵的正确理解,对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有一个深刻认识,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才能使建设企业文化不偏离方向,才能推进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二、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独特性,实现文化创新则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灵魂。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独特性。是每个企业独有的、具有个性的文化,这种个性是长期积累和探索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骤然产生的,也不是照搬的、千篇一律的企业文化,更不能仅停留在写几篇宣传标语,编一本企业文化手册上,它需要广大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而不是由某个领导或某个人拍脑袋想出来、写出来的。一个企业要形成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形成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形成更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卓有成效地规范员工的行为,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及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员工的思想状态,在构建独特企业文化上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具有较成熟、完整体现自身特色企业文化的贯彻实施。
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实践、逐渐积淀、丰富、完善的历史过程,是在不断变革、修正、发展中产生变化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这是一种僵化、静态的思想。社会、市场经济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因而在不同时期,对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不断的提炼、总结、创新、升华。比如:一个公司在成立伊始指出的宗旨到战略总体目标和工作方针的系统表述,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的需求,管理不断规范,必将会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去逐步建立规范更深化的新的企业文化。所以说,只有继承传统原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形势需求,不
断思考、寻找,推陈出新、创新服务于生产、经营、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更健康、更和谐的发展。
三、要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对员工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企业文化是要通过企业制度去实现的。当前国内外一些主流企业不同程度在推广一些新的管理模式,这无可非议,但这类管理带来的不足也显现出来,比如: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使员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有一些企业虽总结了一些文词精美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但没有全落实到企业制度和员工行为中去,没有在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笔者认为:作为制度文化,它在约束、规范个人行为的同时,应使得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制度:一是人才资源开发制度。应着眼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最大资本理念,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二是科技创新制度。重点发挥科技进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资本增长的作用,加快技术创新、发展科技产品、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作用;三是建立科学激励机制,尽可能地从满足员工技术、技能和其它知识需要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五是员工收入分配制度等等,只有以上制度的建立,才能把规范制度形成观念,使员工乐于接受并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从企业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做为切入点。通过企业经营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等形式影响员工习惯行为,从而实现管理机制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与文化建设之间的有机连接,才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增强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聚合力。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形成宣传思想工作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的生动活泼的环境氛围。要满足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群体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既坚持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一致的愿望和要求,又涵盖不同群体和阶层和社会和谐文化创新运动。同时,需要先进企业文化发挥凝聚、激励、约束、导向、辐射功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要紧密地联系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教育群众和帮助、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企业共同的信念、增强企业凝聚力、培植企业全体员工的和谐精神。
五、构建和谐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企业的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企业中人的心情是否舒畅,人的内在潜力激发的如何,是与工作的绩效相辅相承的,人事和,企业兴。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坚持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就是要把员工的发展放在主要位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不断提高的要求。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坚持企业持久发展的源泉,要使企业在竞争中永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用先进文化提升先进
生产力,以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在管理中,体现管理者尊重人、理解人、与员工加强沟通,让管理亲和于人,建立各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从切实关心员工诉求、关怀职工生活为切入点,感化员工,如对员工遇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探访、慰问;对困难员工实行的扶助救济措施的实施等。探讨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促进员工个性化与普遍化的全面发展,在用人方面,坚持知人所长、用人所能、遂人所愿;在工作过程中,要激发员工学习、创造的积极性,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体现人文关怀,使员工自觉从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变化;让员工明确与企业的利益互动互为的道理,使员工思想上牢固确立先进文化观念,并见诸于行动,最终形成工作氛围融洽,员工团结、竞争力强、齐心协力打造和谐企业文化局面。
总之,只有深刻认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牢牢把握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形成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文化品牌,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才能在构建社会和谐,建设好企业和谐文化方面,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融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第四篇:企业建设文化方案
企业建设文化方案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企业的竞争,将会成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有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文化观上下功夫,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我们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得我们公司一直充满活力,蓬勃发展!
一、指导思想
我们需要培养公司员工的道德品质,提高企业知名度、文明度、美誉度,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生产力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实施有我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实践企业价值观,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愿景有机统一,经营者理念与员工观念和谐,员工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同步改善,建设和谐企业,推动我公司“三个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我们应该弘扬企业精神内涵,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具体实施办法
(一)、员工思想导向宣传工作方面:
(1)、成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小组,负责公司企业文化的推广。
(2)、公司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站、多媒体、广播、报纸、内刊、《企业文化手册》、板报和宣传栏等载体,来宣传企业文化。
(3)、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可分部门)进行文化再培训。对比原有企业制度、企业风气及现象中与企业文化主旨不符合的,加以修改或重新制定有关的企业管理制度。
(4)、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层,将企业文化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第五篇:任何一个企业只能有一种文化
任何一个企业只能有一种文化,联想就要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 —— 一种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文化。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不想看到同是联想集团,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不想看到某个部门出现黑匣子现象。我们希望看到,我们每一个部门、我们的每一位员工、每一位领导干部在统一的联想文化下共同发展。
很多企业都主张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而联想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是:通过联想事业目标的实现来达到员工个人理想和高素质生活追求的实现。因而联想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下面和大家分析一下联想企业文化的创建:
(一)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联想的领导人柳传志有两个著名的比喻,一个是“房屋图”,柳传志认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那么地基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屋体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屋顶是各种技术性的职能管理。柳传志认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有关联想的案例里更多关注的是屋体和屋顶,对地基这个部分说不清,而中国企业的问题更多地是出在地基部分。另一个比喻是发动机,公司提倡每个员工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螺丝钉”。联想从2001年11月开始,用了一年的时间借助外部专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对联想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检阅和疏理,这样做,大大提高了联想文化的精确性、普及性和系统性。
(二)在发展中形成的企业文化体系
联想的核心理念是: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具体的解释为:办企业就是办人;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我们将使全体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使我们的员工由于他们的贡献能得到社会的尊敬。联想用人观:给你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不惟学历重能力,不惟资历重业绩。联想大局观:从联想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联想好员工标准:敬业精神和上进心、有韧性、有责任感、有悟性、富有创新精神、善于沟通、既会工作又会生活。联想精神:求实、进取、创新。联想做事风格:认真、严格、主动、高效。联想做人风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联想企业道德:诚信为本: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员工、取信于合作伙伴。联想道德观:宁可损失金钱、绝不损失信誉;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待人真诚坦率、工作精益求精;光明正大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赚钱。联想天条: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红包;不从事第二职业;工薪保密。
(三)文化与战略的配合联想在创业之初形成的是“生存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是敬业和危机感。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成立PC事业部以后,以杨元庆为首的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联想文化过渡到“严格文化”,强调“认真、严格、主动、高效”。在2000财年,联想公司又提出“亲情文化”的建设,提倡“平等、信任、欣赏、亲情”,用柳传志的话来说联想需要制造“湿润”的空气。联想在新老班子交接和组织分拆的时期,恰当地提出亲情文化的建设,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合作精神,这种文化建设非常适应当时联想即将实行的公司战略-向服务转型。服务业的文化不仅需要效率,还需要“微笑”,联想试图通过对内部员工的影响,提倡员工的合作、支持和自主性,进而支持企业对外的服务型业务,使客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