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正义-一五○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思考
一五○加快农业产业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思考
牛正义一、一五○团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团地处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垦区北端,位于欧亚大陆中心,东经85°52'33“-86°10'46”,北纬44°52'54“-45°12'09”,南北长35.77公里,东西宽约17.56公里,由于东、西、北三面环沙,深入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70多公里,素有“沙海半岛”之称。南距石河子97公里,东南距玛纳斯县城79公里,东与149团毗邻,西与121团隔沙相望,省道“古新”线、“新西”线和“石莫”线交汇于团部西古城镇。
一五○团前身是共青团农场,成立于1958年7月1日。全团占地面积约为451平方公里,拥有土地面积67.614万亩,耕地面积20.61万亩,实有造林面积3.1575万亩,总人口1.9587万人,现有职工4789人,其中农业连队职工3218人,占职工总数的67.20%。全团49个建制单位,下辖21个生产连队,11个中心(站),8个工交建商企业。
建团以来,全团上下始终坚持生态立团、生态戍边理念,把 1 良好地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大力营造四级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多层次防沙治沙绿色屏障,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团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团拥有先进的设施农业、信息农业,农机化综合水平已达到90%以上。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监测、精准收获等六大精准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种植业以棉花、粮食、瓜果、蔬菜、饲草等为主,是石河子垦区重要的棉花和畜牧生产基地。
团场交通、通讯便利,社会秩序良好,治安防控网络建设走在垦区前列。团部所在地西古城镇为古新公路和石莫公路终端,距石河子97公里。广播、程控电话、有线电视网络遍及全团所有单位,传输节目40余套。全团49个单位重要部位全部纳入安全网络管理,各重点路段及交汇处实现全天候电子监控。团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古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镇区实现了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宽敞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一幢幢商贸楼、住宅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办公楼、科技楼、客运中心、职工培训中心等错落有致;商业大街繁荣如市,各种商品、瓜果蔬菜琳琅满目。一流的文化广场,一流的电子显示大屏幕、大型雕塑、音乐喷泉、七彩灯柱、绿荫草坪、音乐舞池勾画出西古城美丽的风姿。连队100%的危房住户迁入新居,2 一座座漂亮别致的农家院落星罗棋布,镶嵌在绿荫之中。
2008年,农业生产取得了特大丰收,籽棉总量达到8.8万吨,皮棉总产3.36万吨,籽棉单产436公斤,创建团以来历史记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6亿元,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36万元。全团职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农业一线职均收入达到6万元,人均收入1.36万元。全团兑现总额2.6亿元,其中农业兑现2亿元,全团连续三年无一亏损户。团场总产值、籽棉总量、职均收入、人均收入、人均产值均在2004年以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贷款余额逐年减少,财务费用大幅下降,职工两费自理比例不断提高,2009年全团每亩自理金平均都在500元以上。团场连续三年职工无亏损、团场有盈利、银行贷款少、职工收入在兵团各团场名列前茅。二、一五○团工业发展现状及评价
团场工业稳步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全团拥有三个棉花加工厂,10条轧花生产线,1条榨油生产线,全期籽棉加工能力1亿公斤。团场控股的银河纺织公司设备先进,工艺优良,能够生产低中高档棉纱制品,是兵团首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生产棉纱12000吨,全年完成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200万元。初步形成了以棉花为主线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三、一五○团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情况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在日益竞争,加快改革发展的今天,一是懂技术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三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辐射能力不强;四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科技含量低,带动辐射能力较弱;五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六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前提。这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我们常常讲,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改革开放的力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思路正确,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十五”以来,一五○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现实要求我们只有通过解放思想去破解难题,通过解放思想去破除障碍,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如果观念守旧、坐失机遇,就会陷入被动、延误发展。
目前,一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兵团及八师各团场竞相发展的态势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积极搭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兵团各农牧团场都在抢抓机遇,以取得更大的发展。如果说过去我们曾经在棉 4 花基础产业、人均、职均收入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其他团场也在加快发展,并且发展的势头并不比我们弱,这样我们原有的比较优势正慢慢弱化甚至消失。在全兵团都在积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大格局中,矿产资源和人才资源缺乏已成为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在加大工作力度,别的地区同样如此,而且凭借其区位和资源、能源、土地等先天优势,在政策上有更多的突破,有的政策条件我们是不具备的。现在来新疆投资的大项目,基本上都是在全疆范围内选址,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备选区域之一。四月份团长王建彬亲自带队去东部商务考察时接触过的很多企业,他们都和周边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米泉市、奎屯市、玛纳斯县以及八师各团场接触过。由于特殊体制的原因,一五○团场工业的发展与县市及其他团场相比,在政策环境上不具有任何优势。再加上一五○团地处四到头(路到头、地到头、水到头、电到头)地方的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我们发展经济的“短板”和“软肋”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是“致命”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从思想解放中抢抓先机,从体制机制创新中创造优势,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目前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是从一五○团内部来分析,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近年来,团场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5 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总体上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同时团党委也清醒地认识到,团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我团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73:16:11,一产比重过大,而一产又以棉花为主。畜牧业养殖的种类、品种、数量不均衡,饲草种植不能保障饲养牲畜的自给,外购饲草质次价高,制约了畜牧业发展。由于品种、气候的影响和管理不到位,造成葡萄种植失败,一定程度上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负面影响。工业是我团的短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虽然党委今年下大决心调整结构,但是从调整的情况来看,离兵、师党委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由于棉花品种多、乱、杂,重产量轻质量,严重影响了棉花品质的一致性。农业用水矛盾突出,地下开采过量,土地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还没有形成,企业聚集度不高,产业带动力不强。
3、团场改革还不够深入。团场基本经营制度落实还存在不到位、不彻底、不平衡、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团场改革攻坚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团场资金来源单一,部分职工收入偏低,职工自主创业的环境、意识和政策激励措施不到位,职工增收渠道不宽,6 连队管理体制僵化。
产生上述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过程中,长期受计划经济和特殊体制的困扰,我们相当一部分的干部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主观偏见和思维定势。由于受各种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经验主义、本位主义、教条主义在一些干部身上表现比较突出,遇到问题总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往往缺乏自我否定、超越自我、打破常规、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思想解放的程度滞后于形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不解决,一五○团的科学发展将难以维继。我们要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思路一变天地宽。
(二)150团工业发展的情况分析
1、优势
“十一五”时期,是经济由农业为主向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迈进的重要转折时期,面临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土地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全团20.61万亩肥沃的土地是最稀缺的资源,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做为生产要素,价值不断上升,是发展二产最廉价的第一车间,地价相对较低,比较优势明显。
二是农业资源丰富,成为垦区主要的粮、棉、蛋、肉、特色果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有利于农副产品深加工。
三是沙漠资源成为目前发展一产二产三产又一主阵地。
2、劣势 体制劣势
150团工业发展单一,5个工业企业中,4个团场控股企业,1个民营企业,没有外商投资企业和独资企业,是典型的团办工业,经济增长缓慢。为此,要加快工业化进程,突破体制瓶颈势在必行。
人才劣势
目前,虽然150团工业企业中,招进几个大纺织企业和西红柿加工企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加之没有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同时许多企业的人才意识不强、机制不活、发展机会少,从而难以留住人才和员工。技术劣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实践证明,谁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但从150团的工业看,三个棉花加工厂、银河纺织都是原材料加工型产品为主,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低;以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为主,科技含量不高。
交通地缘劣势
150团地处偏远的沙漠腹地,距石河子100公里,地域边缘化,交通不便。
(三)机遇
一是国发„2007‟32号文件为兵团工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支持,2005年底为基数,工业新增地税返还,自治区决定,从今年起将兵团工业企业缴纳的地方税收,以2005年为基数,超基数增长部分按6:4的比例返还兵团,兵团党委承诺相应全额返还各师市,将为兵团工业发展进一步增强活力和动力;自治区按照“政策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原则,将积极帮助兵团解决行业管理、资源保障等问题,在城市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等方面有很多发展机遇。
三是兵团和师市党委的高度重视,将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道路作为兵团和师市今后的发展道路,把促进团场工业发展做重点难点,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领导,设立了工业发展基金,建立了激励机制。
四是师市工业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近年来,师市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开发区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发展机制,建立了完善的招商引资政策,各项配套政策体系健全,为发展团场工业提供了现成的的经验与教训。
总体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好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突破薄弱环节,加快工业发展,实现150团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四、150团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对策 对策 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为主线,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两大任务”,实现“三大突破”,培育“四大产业体系”,推进“五大工程”,建设“六大基地”,提升“七个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构建平安西古城、和谐西古城。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在兵团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个目标;
------把握“两大任务”:就是把握“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构建团场和谐社会”两大任务;
------实现“三大突破”:就是实现农业三足鼎立和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重大突破、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团场城镇化方面的重大突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庭院经济方面重大突破;
------培育“四大产业体系”:就是培育棉花产业体系、畜牧产业体系、果蔬产业体系、旅游产业体系;
------推进“五大工程”:就是推进“信息化建设、三好连队建设、职工危旧住房改造、机采棉推广、中低产田改造与土地 10 污染” 五大工程;
------建设“六大基地”:就是建设垦区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绿色有机棉生产基地、纺织品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红色旅游基地;
------提升“七个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型工业化水平、团场城镇化水平、新型连队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社会和谐水平。
奋斗目标:到2012年末,全团实现总产值26亿元,其中:一产8.58亿,二产13亿,三产4.42亿。三次产业结构贡献率由2008年的73:16:11调整为33:50:17,一产增长13%,二产增长300%,三产增长155%,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达1:2,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年均增长50%。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21600元,年均增长18.8%。
工业发展思路:加快国有企业改制速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盘活现有资产,激活内部活力,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2012年远景目标:打响“驼铃”品牌,建成一个驼铃集团公司,力争上市一家龙头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化链条。纺纱规模达到30万锭,织布规模达到1500台,年产棉纱4万吨,年产布匹5千万米。实现总产值2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1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贡献率由2008年的73:16:11调整为33: 11 50:17,二产比重由2008年的16%提高到2012年的50%,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达到1:2,实现全团皮棉全部自用,实现全部产品转化为商品。
具体措施:
(一)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
“棉花、畜牧、果蔬、旅游”是我团的优势资源。今年,我们立足沙漠资源优势,树立新的优势观,着眼种植业结构大调整,实施了“六个六”工程即:种植大枣6000亩、西甜瓜6000亩、文冠果6000亩、沙生大芸6000亩、沙漠宜林荒地补植补造6000亩、沙棘6000亩。着眼于优势资源转换,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优势资源集群建设,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把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二、三产业的资源优势。一是重点抓好与中圣驼铃纺织合资1亿元建设织布厂项目,安装织布机500台以上、倍捻机10台以上、浆纱机2台以上,主要生产绣花布、提花布、牛仔布、平布、股线和涤纶短纤,年生产布匹1200万米,生产股线600吨以上,力争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织布厂达产后,年创工业产值4亿元,新增工业增加值1亿元,相当于目前全团工业增加值的1.35倍。
一、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规模达到3.5亿元,2010年再增加一条10台以上涤纶短纤机的涤纶短纤生产线,年创工业产值6亿元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以上。二是继续抓好银河纺织公司经营管理,着 12 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拓宽产品营销渠道,进一步拓展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空间。四是抓好我团加工厂榨油设备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棉花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我团工业发展的低成本扩张,逐步形成以棉花优势资源转换为主线的大企业集群,促进棉花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加大招商引资,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力度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坚持“产权主体多元化原则,按照“不独资、不控股、不承包、不租赁”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企业落地是服务起点,企业发展是最终目标”的育商理念,以积极的心态筑巢引凤,以合作参股为主要形式,按照产业集群化、企业规模化、布局集中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以做大做强核心企业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2008年投资1437万元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合作建设的2000头奶牛的大型养殖场已建成投产。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又引进了山东北斗星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元福纺织有限公司等两家国内知名大型纺织企业。截止目前,一五○团已有“银河、中圣、北斗、元福”等四家国内知名纺织企业在石河子开发区落户,预计到2012年招商到位资金16亿元。目前新疆石河子银河纺织有限公司,一五○团投资1亿元,以56.9%的股份绝对控股,现有生产规模为环锭纺55800锭、线锭4512锭、气流纺1392头。生产能力为年产纯棉无接头精梳及混纺不同规格用途的 13 纱、线,彩色棉沙、线及气流纺纱12000吨。为国内出口企业及香港、欧美市场提供高品质的纱、线。新疆中圣驼铃纺织有限公司500台织机项目,年产轻帆布、斜纹布、包皮布棉布4651.98万米,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8353.69万元,利税税金 1597.21万元。新疆北斗驼铃纺织有限公司10万锭纺纱和500台织机项目,投产后,可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亿元,工业增加值1.6亿元,实现利税8000万元。新疆元福驼铃纺织有限公司6万锭纺纱,200台无梭织布设备,公司投产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工业增加值1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
(三)盘活现有资产,激活内部活力,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坚持抓存量和增量并举,按照盘活存量资产、用活增量资产、激活无形资产的基本思路,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闲臵资产的盘活和利用,提高资产的质量和效率。目前,一五○团还有一部分闲臵厂房、设备,造成资金、资产的沉淀浪费。今年,我们将通过招商引资、租赁承包等方式,进一步激活生物肥厂、饲料厂、福利厂等企业的资本要素,建设生物柴油提炼加工厂,促进国有闲臵资产增值增效,通过国有资产民营化,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高企业效益。
立足团场实际,创新发展理念。一是树立“不怕干不好,招商引资就行;不怕不会干,不控股就行;不怕股份少,能分红就 14 行;不怕规模小,多办几家就行”的观念,以开明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做到“解放思想,彻底放开、依靠民力,全面开放、借助外力,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二是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大工业园区依托石河子开发区建设,主要是建设纺织厂;小工业园区------“西古城驼铃工业园区”,已经在150团油库和15连中间开工建设。主要是西红柿酱厂、果汁厂、生物油提炼厂等,近期计划开工建设年产2万吨的西红柿酱厂;养殖小区在4连至7连中间筹建,主要是建设养牛厂、养猪厂等,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臵。在产业布局上,既要积极构建以“棉花、畜牧、果蔬”产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又要不拘泥于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板块,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在凝聚经济发展新优势上下功夫。三是“内培外引”相结合,对内充分挖掘我团私人存款5亿元的资本潜力,树立“有项目没钱干可怜,有钱没项目干可悲”的思想观念,培育民营大户,做到发展经济不分姓“公”姓“私”、不分谁先谁后、不分谁大谁小,谁有能力谁发展、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谁有市场支持谁、谁有潜力帮助谁,政策进一步放宽,经营进一步放开,管理进一步放活,形成“好项目有钱的自己干,有项目钱少的合伙干,没项目没钱的跟着干,全团上下一起干”的良好局面,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通过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外合作的力度,截止目前招商引资已落成企业计划到位资金10亿元,已经到位资金2.8亿元,建成后厂房面积可达12万平方米,在“银河、中圣、北斗、元福”四大纺织企业和驼铃梦坡旅游业的带动下,到2012年力争打响“驼铃”品牌,建成一个驼铃集团公司,力争上市一家龙头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纺纱规模达到30万锭,织布规模达到1500台,年产棉纱4万吨,年产布匹5千万米。实现增加值9.13亿元,工业实现总产值26亿元,人均产值11.8万元。增加值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现在的73:16:11调整为33:50:17,一产增长13%,二产增长300%,三产增长155%。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达到1:2,实现全团皮棉全部自用,实现全部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利税2亿元,人均利税9000元。形成一个以棉花种植、加工、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一条龙作业的棉花产业链,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四)加快旅游业发展。以做大旅游产业为突破口。“驼铃梦坡”生态旅游区,经过一年的建设,初步建成了北疆最大的驼铃梦坡沙漠生态红色旅游景区、铺设旅游专线道路、景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开业创收的能力。一期工程已完工,并初步定于8月16日开张试营业,在营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将为我团的三产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积 16 极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经营旅游项目、开发旅游线路和完善旅游区餐饮服务,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团场增收开辟新的渠道。
建议:
1、一五○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要树立“靠沙吃沙”的理念,要积极争取国家的一些沙漠治理项目,继续在沙漠扩大种植适宜生长的文冠果、沙棘、大芸等,不但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加快发展生物柴油、保健品等提供最佳的原料基地,最重要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
2、一五○团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通过6月份的兵、师工业现场会来看,离兵师党委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兄弟团场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要进一步借鉴好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经营方式战略性大转变,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大招商力度,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加快发展,立足新的起点,瞄准新的目标,谋求新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跃,实现社会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对安康社会实现突破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跟进西部强省步伐的关健和突破口。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
“十一五”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全市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浓厚,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市gdp达到137.8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5.54:29.79:44.67,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成为拉动增长的中坚。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全市生产总值(gdp)达274.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9:34.6:41.5。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4.8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22.6%,分别低于国家、省上17.7个、21.3个百分点,说明安康仍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当前,国家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我市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份额不足2%,在陕南三市中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中,我市面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应注意把握本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放开视野,登高望远,加强战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机遇,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选择
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抓好工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突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2:45:43左右,每年工业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汉江干流旬阳、白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支流小水电开发。力促石泉、旬阳火电项目尽早开工。密切与中广核集团的合作,坚持做好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建设力度,适时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筹划高纯硅、单晶硅、多晶硅项目,启动光伏产业。逐步形成水火并举、核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兼具的陕西新兴能源基地。——打造新型材料基地。以实施《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硅材料、钡化工、新型建材等矿石采选及其新型材料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体系,使之成为安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壮大富硒食品集群。依托富硒资源,加快肉类、矿泉水、魔芋、茶叶、蔬菜等资源开发,引进战略投资,打造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富硒产品的加工、销售,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富硒茶生产、销售的链条,二是富硒水果、干果的品牌化包装、果脯生产以及核桃粉等固体饮料的开发、生产链条,三是富硒菌类的烘焙、包装、销售链条,四是魔芋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链条,五是富硒肉制品的加工以及相配套的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以及相应的服务业链条。——扩张生物医药规模。围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张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对现有医药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要素整合,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建设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提升安康丝绸水平。高度重视茧丝绸产业对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制种、收烘、蚕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研发和引进优质桑蚕种,广泛应用鲜茧收烘新工艺,提高蚕桑比较效益。加快捻丝、丝绸、服装、旅游产品开发,延伸茧丝绸产业链。加强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丝绸产业综合效益。——扶持装备制造发展。以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主要发展手段,利用近年来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契机,寻求与世界级企业合作的机会。利用金融危机后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以价值链分工主导的先进产业集群形式。同时,利用与周边城市十堰、、重庆等汽车制造中心距离较近的优势,寻求与这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机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的配套产业。——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莲山 课件>业作为“第四产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望成为安康的主导产业。利用支柱产业之一的新型材料产业培育的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三个产品系列: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三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形成信息的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的产业链。三、我市新型工业
化的路径
(一)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领安康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一是抓招商。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狠抓招商,敢于做出一定的牺牲,出让一定的利益,集中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立足矿产、中草药等优势资源,瞄准省内外的有色、医药、保健品等大集团、大企业,实行叩门招商、以企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大企业、企业集团,借力整合资源,聚集资本,形成工业经济大发展格局。二是抓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包装、衔接、汇报、洽谈、争取工作,做到储备项目多方争取,意向项目广泛接触,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三是抓培育。下硬茬、出实招,力促企业做大规模,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成为年产销过亿元的企业。抓大不放小,实施小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盘子”。四是抓落实。要切实做好西洽会签约项目的服务和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推动签约项目尽早落户、尽快开工。
(二)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扩张安康工业经济总量。安康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太小,规模太小,企业太少,发展工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总量做大。一是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要在做大总量上实现突破。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对内发动千家万户,对外引进重点大户,内外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培植一批规模大、有特色、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的企业集群,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努力在做大总量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在提升层次上实现突破。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要把那些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引进来,实现高位嫁接,借梯爬高,借力发展,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四是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加大改革、改制、改组的力度,加快改变家族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吸引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走集约发展道路。五是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要关注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一批业绩突出、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培训民营企业家,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传授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引导民营企业家大胆创业,谋求更大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开放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大力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提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境内外的培训,开拓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二是推进产业创新。采取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大胆地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扩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层次。三是推进市场创新。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推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行清洁化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五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张扬个性,创造特色。鼓励企业开展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创建,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四)扎实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从以来,我市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随着我市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明析,交通等一系列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以及一批大项目的引进,安康突破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安康发展的根本是要能形成强大的企业集群,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使之成为我市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重要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引导新建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高集约发展水平。一是高起点规划。切实抓好省上已批的1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编制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二是高标准建设。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工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迅、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工程建设,通盘考虑工业园区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打造低成本经营的洼地,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入园。三是高水平管理。组建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选派精干的工作人员,为园内企业提供全天侯、无障碍的优质服务,使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四是要在突显特色上下功夫。目前在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上,产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全国新一轮的工业园区建设上,彰显特色成为各类园区建设的焦点。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博弈已不再是优惠政策的比拼,而是园区特色的选择。所以各县园区一定要在特色上做好文章,以特色占优取胜。五是要建设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体系。加强市县区联动,加强县域间合作,在招商引资上既要竞争,更要互补。只要项目能够在安康境内落户,都要做到地域不分南北,园区不分东西,同心协力,促进项目落地。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我市十个县域工业园区都成为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县域工业和产业的发展。
(五)切实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确保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一是做好监测。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形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做好预警预测。二是抓好服务。继续强化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阻碍生产经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企业健康运行。三是及时引导。对全市规模工业实行动态监管,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运行走势和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布预测信息,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加大扶持。千方百计做好中省技改项目、新增产能、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以技改扩能和新增项目,确保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五是搭建银企平台。签订我局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合作框架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好项目、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扰。六是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和优化配置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源,支持发展一批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第三篇: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一项非常宏大而艰巨的任务。根据时代特点和我国国情,我们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也不能回归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工业化道路,而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就重庆的情况而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新形势,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发展趋势,适应振兴工业基地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大的战略思路,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加快推进具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为实现重庆新的振兴而努力。
一那么,根据十六大的战略思路和重庆的特殊市情,我市的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呢?
1.新的资源配置基础。换言之,就是要走工业化与市场化紧密结合的道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我市的工业体系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加快,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陆续迁到重庆,使重庆成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但这种工业化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配置手段,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由政府推动技术性经济进步,具有特别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因而逐渐暴露出经济总量小、效益差、亏损面大、结构不合理等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市场化为工业化提供了资源配置的基础,经济发展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良好的效益。尤其是在直辖以来,我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越来越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我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况且,随着WTO的推进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化本身也要增添新的内容。因此,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应该把工业化与市场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以市场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市场化改革。
2.新的工业化载体。城市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也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起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应该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市城市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城市化的进程也出现了不少弊端,如城市化水平提高缓慢,不少地区的城市化是以扩大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为代价的。目前我市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问题,正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密切相关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2003年末全市城镇化率已达41.9%,但加快城市化的政策和体制壁垒仍未完全消除,城市化的进程依然滞后于市场化和工业化。所以,必须加快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为推动我市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3.新的科学技术平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必须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先进科学技术平台上,尤其是要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有人说,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化进程时,信息化还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的工业化就是加速发展制造业的过程。而我们现在推进工业化时,制造业还处于发展之中,若现在就提信息化难免过于超前。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先把制造业发展起来以后再搞信息化,无异于让我们重走欧美国家200年工业化的老路。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在我们推进工业化进程时,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了,而利用信息技术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就会更有竞争力,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毋庸质疑,新型工业化不能拘泥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路径,而应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形成“后发效应”,在高起点上加快工业化进程,而不是将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信息产业的产值和效益甚至低于同在西部的四川和陕西。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就更是重庆新型工业化的紧迫要求。
4.新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重庆而言,一方面,必须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对经济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信息、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要重视发展传统产业,尤其要注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必须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提升
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但就我市的情况看,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加之我市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廉,是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所以必须将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形成我市新的产业结构。
5.新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迄今为止,我市不少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走的是外延的粗放式发展道路,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和较低廉劳动力的大规模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但随着资本、劳动力投入量达到一定界限后,投入的边际产出就会逐渐下降,这必然影响工业化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形成新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一方面使我市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更多的劳动者获得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把我市的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发展优势。
6.新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国家的工业化已经给国土、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作为老工业基地,我市的工业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主城区污染重、隐患大,沿江分布的工业企业“三废”排放,对长江和库区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长江水流的放缓和自净能力的减弱,更给库区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市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决不能重蹈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要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应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我们认为,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我市新的工业体系。一是要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按照提档提速、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要求,着力发展汽车摩托车这一龙头产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巩固和扩大我市汽车在全国市场的重要份额,保持摩托车在全国“半壁江山”的优势。要顺应制造业由加工制造业向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必然趋势,做大做强内燃机、仪器仪表、输变电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等优势产业。二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要注重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产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同时要注意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尤其要注意
实施信息技术带动工程,发挥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和营销过程中的作用,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达到整体提升传统产业素质的目的。三要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做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工作。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梯度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即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产业转移是从沿海逐渐向内地推进,转移的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根据这一趋势和特点,我们也应主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以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通过上述措施,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形成我市新的工业体系。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了把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形成循环经济模式,这就是将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型模式改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模式。其结果使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其具体作法是,大力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的新工艺、新技术,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清洁生产的工作,通过政策约束、结构调整等手段淘汰那些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创建和支持环保示范企业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使我市工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第三,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工业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是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一方面,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国有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一步规范企业运行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大力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措施,构造优势行业的大公司、大集团。要深化企业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分配三项内部配套改革,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工作,支持有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市新型工业化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第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建新型工业化的人才支撑体系。在当代,人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在依靠和开发人力资源。为此,必须牢牢抓住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创新工业化的人才开发机制,加快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形成学校、政府、企事业、社会各方协作、齐抓共管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要鼓励学校与用人单位实行“订单式”培养和校、企、研联办专业,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专业
人才;要采用技术练兵、岗位培训等形式,努力提高熟练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技能;要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内外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提高他们的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我市急需的高新技术开发、城市规划、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高端人才;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创建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市外、海外的“候鸟式”人才为我所用。三要创新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继续推进和完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和办法,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局面,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同时,要不断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为新型工业化尽心竭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五,加大政策的调整整合力度,完善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支撑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一系列的政策为之服务。概言之,这些政策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促进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新产品开发政策、技改政策、信贷政策等等;二是有利于激发企业家、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性的政策,包括对各类人才给予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广泛分布在各个时期制定的各个领域之中。如重庆直辖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三峡库区移民的政策等等,其中都包含大量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规定。我们要对这些政策进行分类、整合和调整,以服务于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适时修改不适应的内容,增加新的政策规定,围绕有利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奖励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规范和保障作用。
第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各级行政机关根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过去的审批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思想作风建设,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坚决摒除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快“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通过上述措施,为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振兴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执笔人:黄绍辉)
第四篇: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黄梦其
实践已经证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推进新型工业化并非是件易事,决不能盲目蛮干,必须在高度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之上,从当地实际出发,讲究科学发展。
一是必须切实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充分认识,目前自己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确处在“前面有标兵、后面有追兵,而且标兵离自己越来越远、追兵离自己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自己再也不能等闲视之,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加快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谋划、共同努力,而且必须心无旁念地迅速把这种“认识”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上。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来抓。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只有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有力地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事关当地人民群众民生保障、和谐稳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才能逐步消除不稳定、不和谐、不协调的因素,从而达到一心一意抓经济、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目的,为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共同献计出力、出谋划策。
三是必须认真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战略研究。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认真深入的研究与谋划、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我个人认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一不作调查研究,二不作科学谋划,三不作可行论证,就盲目上项目、搞建设,以致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不够、质量不高、储备不足,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拉动不大。为此,建议一方面必须在扎实推进当地新型工业化的大框架下,组建专门
班子进行战略研究,重点研究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当地支柱产业布局,精心策划好关系当地经济发展大局的产业项目和投资重点;另一方面必须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有目标地、有选择地招商引资、开发项目,严格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和国家产业政策做好相应的项目开发引资准备和必要的项目规划论证审查,时刻注意控制好项目建设的数量与规模,切忌“捡进篮子就是菜”,真正把引资项目做大,招商工作做强。
四是必须努力营造和不断优化外部投资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优化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毫无疑问,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与外部投资环境不尽人意有关。如有的部门和人员对企业“敲竹竿”;有的拆迁户漫天要价,阻碍施工;有的权力部门受利益驱动,政务不公开、执法欠公正、服务不到位;还有少数干部综合素质差,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因此,我个人认为,当务之急必须在优化政务环境和提升市民素质两个方面下功夫,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助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诚信的人文环境、开明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第五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总结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对市工业发展形势的正确认识上来,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全力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从2005年11月16日开始,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了以“奋力争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两个多月以来,全市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严肃认真、积极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大讨论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原创:wenmi114.com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市委于2005年12月6日召开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并对大讨论活动作了具体要求和部署,会议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以及具体要求。为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的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制订了具体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做到领导、方案、时间、责任、措施“五落实”,保证大讨论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
二、强势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方案,确定宣传重点;二是及时组织开展了电视专题采访、板报展、优秀论文展评等活动,包括市领导、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企业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共12人接受了电视专题采访,有37个单位共37块板报参加了板报展评,有各单位共50篇论文参加论文评选,不断把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三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栏、广告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发动,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四是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城区各主要街道、办公楼悬挂横幅和喷绘标语,并印发大讨论活动简报25期,及时刊发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和具体做法;五是全方位、多形式、高密度、大容量地进行大讨论活动宣传报道,市广电局通过电视及时播报各单位开展大讨论活动情况;六是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也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大讨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工业发展,事事以工业发展为重”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通过对省、市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等内容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了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表,认真开展集中学习,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一是把大讨论活动与思想实际相结合。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部分干部对我市工业能否快速发展产生怀疑,对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认识不足的思想实际,从解决干部的发展信心不足、争先意识不强等问题入手,展开深入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精神状态上得到洗礼、思想认识上得到飞跃,让所有的积极因素迸发出来。北大渠乡讨论过程中做到有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学习体会、学习考勤、学习小结等。二是把大讨论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在大讨论过程中,查找自身问题及原因,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市人大、政协机关以“为什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怎样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如何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好服务?开展大讨论活动有何重大意义?”为主题展开大讨论。三是把大讨论活动与推动重点工业项目相结合,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都注意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载体来狠抓落实。
四、认真查摆,发现问题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查找问题不走过场,真正收到实效。发展计划局在认真查找自身不足的同时,还认真组织好下属单位的自查工作,班子成员对联系点的讨论活动亲自动员,具体指导,直接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讨论不清楚不放过,查摆问题不深入不放过,思路不清晰不放过,使大讨论工作步步深入,做到务实、求实、落实。二是查摆形式多种多样。各部门、各单位都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意见。经贸局向社会各届群众征求意见近千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2次,深入走访基层3次,发放并回收征求意见表70多份,有力地促进了存在问题的查找。三是问题查找准确到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组织干部认真查找自身在发展速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服
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思路、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撰写剖析材料,敢于追根究底,敢于触及灵魂。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上查与下找相结合,查找问题公开化,集体和个人查找出来的问题通过政务公开栏、会议等方式予以公示。乡镇在机关门口专门开辟了大讨论活动专栏,将党委、政府查找出来的问题以及领导班子个人剖析材料全部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查摆问题促整改提高。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把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查找问题过程中,能够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整改,切实使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林业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努力做到“四个强化”: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干部考核,强化创新意识,强化作风建设,教育职工切实改进作风,不务虚,真抓实干,把心思用到事业上,把时间用到工作上,把精力用到尽职尽责上。
五、认真整改,狠抓落实
全市各单位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1)思想解放不够,在观念转变上有差距,遇事还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指导工作、管理项目、促进发展方面还做的不够;(2)抓大项目的能力方面还显得不足;(3)对全市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调查研究的深度不够。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首先从解决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入手,结合大讨论活动,对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深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纪律作风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进一步减少了办事程序,统一办事程序;三是健全和完善了公务公开制度,继续坚持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本单位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保持了紧张有序、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六、加强督查,有效推动
为防止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确保大讨论活动的质量,市委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按照自己所联系的单位,开展学习动员,实行面对面指导,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市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推动了全市面上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带头学习,带头查找问题,既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大讨论,又统筹兼顾,抓紧抓实当前的各项工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大讨论活动中,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各方、推动全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收集了大量信息材料,及时了解和把握全市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认真履行“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责,加大督查力度,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自查,确保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七、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机制
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大讨论活动过程中,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把大讨论活动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编制“十一五”规划结合起来,与搞好当前各项工作、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全市广大干部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找准了位置,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开拓创新,作风上求真务实。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全市上下努力营造一种一切为了发,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为发展让路的全方位服务意识,努力亲商、助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
八、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个别部门领导不重视,甚至在本单位未动员、未安排大讨论活动;二是个别部门的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三是部分干部的观念仍然不够解放;四是原计划请专家授课,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落实,近日仍要补上。原创:wenmi114.com
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对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认识不断提高,参与思工业发展、议工业发展、盼工业发展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干事业的热情得到激发,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全市上下形成了努力营造工业经济大干快上、加速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