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
督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2007-12-14 22:24:3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2)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和干部监督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央对这项工作多次提出了明确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做好干部工作必须建立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机制和监督管理干部的科学机制。胡锦涛同志在全国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
要保证。曾庆红同志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提出,要把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为干部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去年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的通知》,今年月中央又颁布了《干部任用条例》。这些都为搞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一、实践情况
几年来,大庆市在干部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立足机制创新,强化监督检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去年中组部把大庆市确定为干部监督工作联系点以来,通过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
第一,主动防范,强化对违反《条例》行为的监督。一是严把任前审查关。主要是实行了调整干部提前备案审查制度。从年开始,明确规定,各县区委、市直各单位部门在调整干部前,必须将调整方案报市委组织部,由干部监督机构对其选任过程的推荐、考察和酝酿等环节,以及任职资格条件进行重点审查,对不符合《条例》等有关规定的不予审批。这项制度实行以来,先后审查干部批,审核出不符合要求配备的干部人,都及时进行了纠正。为了便于群众及早提供情况和进行监督,从年开始,还实行了考察预告制,扩大了知情范围。二是严把督促检查关。年以来,加大了对执行《条例》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制定了《关于对条例执行情况的检查办法》,先后进行了次集中全面检查,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为了畅通监督渠道,还实行了干部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选派了十几名离退休老同志,担任贯彻执行《条例》监督员,不定期深入到各县区、各单位部门抽查《条例》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三是严把查处惩戒关。对违反《条例》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年以来,大庆市委先后对起违反有关规定提拔调整干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取消了干部任免决定,对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给予了严肃处理。
第二,扩大民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推荐环节的监督。一是扩大了干部推荐中的民主。无论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还是确定后备干部都要进行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人选,也要求在后备干部中产生,并在本单位进行民主推荐,得票数相对较多者方能确定为考察对象。二是实行了推荐干部责任制。集体推荐干部严格履行报批程序,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人选要认真填报《干部提拔推荐表》,并署上自己的姓名。从今年开始,大庆市委明确规定,市、县区委书记碰头会沟通干部情况、常委会研究干部问题,必须出示推荐材料,标明推荐人。如果提拔的干部出了问题,追究推荐者的责任。以集体名义推荐的,追究集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以领导干部个人名义推荐的,追
究个人的责任。三是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主要是探索并实行了公开选拔制度。从年首次公开选拔开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措施。并于年底,建立了全国首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试题库。目前,题库中拥有试题万多道,共为省内外多个单位和部门提供了试题。迄今为止,全市共组织公开选拔批次,选拔干部名,其中处级干部名,科级干部名。另外,还对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几年来,共有名科级干部通过竞争走上工作岗位,有名科级干部在竞争中落选。
第三,健全制度,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考察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改进了考察方法。先后实行了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和考察结果反馈制,扩大了民主,进一步增强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在考察方法上,实行了考察实绩采取类比法、考察素质采取考学法、考察不足采取排除法、考察廉政采取考廉法,克服了干部考察工作的随意
性。为了直接了解考察对象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并建立了干部任前集体测试制度。就是把考察对象集中起来,就某一问题进行座谈,要求每人都要发言,然后进行笔试。此外,还实行了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对未取得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证书的,不能提拔使用。目前,正在研究领导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和考察人员资格制度。力争通过这些制度,真正达到考实考准干部的目的。
第四,明确责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讨论决定环节的监督。一是实行了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无记名划票表决制。这项制度是从年开始实行的,目的是强化对决策环节的监督,避免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研究任免干部一锤定音的现象。通过一人一票的划票表决办法,对一把手及其班子成员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班子成员的责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第二篇: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和干部监督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央对这项工作多次提出了明确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做好干部工作必须建立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机制和监督管理干部的科学机制。胡锦涛同志在全国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曾庆红同志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提出,要把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为干部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去年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的通知》,今年月中央又颁布了《干部任用条例》。这些都为搞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一、实践情况
几年来,大庆市在干部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立足机制创新,强化监督检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去年中组部把大庆市确定为干部监督工作联系点以来,通过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
第一,主动防范,强化对违反《条例》行为的监督。一是严把任前审查关。主要是实行了调整干部提前备案审查制度。从年开始,明确规定,各县区委、市直各单位部门在调整干部前,必须将调整方案报市委组织部,由干部监督机构对其选任过程的推荐、考察和酝酿等环节,以及任职资格条件进行重点审查,对不符合《条例》等有关规定的不予审批。这项制度实行以来,先后审查干部批,审核出不符合要求配备的干部人,都及时进行了纠正。为了便于群众及早提供情况和进行监督,从年开始,还实行了考察预告制,扩大了知情范围。二是严把督促检查关。年以来,加大了对执行《条例》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制定了《关于对条例执行情况的检查办法》,先后进行了次集中全面检查,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为了畅通监督渠道,还实行了干部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选派了十几名离退休老同志,担任贯彻执行《条例》监督员,不定期深入到各县区、各单位部门抽查《条例》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三是严把查处惩戒关。对违反《条例》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年以来,大庆市委先后对起违反有关规定提拔调整干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取消了干部任免决定,对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给予了严肃处理。
第二,扩大民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推荐环节的监督。一是扩大了干部推荐中的民主。无论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还是确定后备干部都要进行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人选,也要求在后备干部中产生,并在本单位进行民主推荐,得票数相对较多者方能确定为考察对象。二是实行了推荐干部责任制。集体推荐干部严格履行报批程序,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人选要认真填报《干部提拔推荐表》,并署上自己的姓名。从今年开始,大庆市委明确规定,市、县区委书记碰头会沟通干部情况、常委会研究干部问题,必须出示推荐材料,标明推荐人。如果提拔的干部出了问题,追究推荐者的责任。以集体名义推荐的,追究集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以领导干部个人名义推荐的,追究个人的责任。三是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主要是探索并实行了公开选拔制度。从年首次公开选拔开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措施。并于年底,建立了全国首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试题库。目前,题库中拥有试题万多道,共为省内外多个单位和部门提供了试题。迄今为止,全市共组织公开选拔批次,选拔干部名,其中处级干部名,科级干部名。另外,还对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几年来,共有名科级干部通过竞争走上工作岗位,有名科级干部在竞争中落选。
第三,健全制度,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考察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改进了考察方法。先后实行了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和考察结果反馈制,扩大了民主,进一步增强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在考察方法上,实行了考察实绩采取类比法、考察素质采取考学法、考察不足采取排除法、考察廉政采取考廉法,克服了干部考察工作的随意性。为了直接了解考察对象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并建立了干部任前集体测试制度。就是把考察对象集中起来,就某一问题进行座谈,要求每人都要发言,然后进行笔试。此外,还实行了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对未取得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证书的,不能提拔使用。目前,正在研究领导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和考察人员资格制度。力争通过这些制度,真正达到考实考准干部的目的。
第四,明确责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讨论决定环节的监督。一是实行了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无记名划票表决制。这项制度是从年开始实行的,目的是强化对决策环节的监督,避免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研究任免干部一锤定音的现象。通过一人一票的划票表决办法,对一把手及其班子成员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推进了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二是实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年以来,共公示了批名处科级干部,反映出名干部的多个问题,有名干部被取消了任职资格,名干部被缓议。三是实行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坚持做到失察必纠,违纪必查,使责任制不流于形式,发挥其应有作用。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讨论决定环节的监督,今年,又研究制定了《关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的意见》,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现场直接监督。
第五,采取措施,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后环节的监督。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必须解决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重提拔使用、轻监督管理的问题,真正体现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工作中主要从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入手,及时提醒,防微杜渐
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和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努力形成党委重视抓监督,一把手亲自抓监督,分管领导大力抓监督,各级党委层层抓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要把干部选拔任用环节作为重点,实施事中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契机,选准突破口和结合点,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动态中实施最有效的监督。重点要建立以下两项制度:其一,要前移关口,强化任前监督,建立调整干部提前审查和任后备案制度。下级党委党组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前,要将调整方案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说明本次干部任用中的推荐、考察、酝酿等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审查后,给予能否上会讨论任免的答复。对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坚决不予审批,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肃性。其二,要主动介入,现场直接参与,建立《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制度》。在下级党委党组召开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前,由其组织人事部门将会议召开时间、干部任免方案等有关材料提交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干部监督机构审查后,根据本次干部调整的人员数量、范围,提出是否列席会议的意见。列席会议时,要了解和掌握参加会议人数、讨论意见、投票表决结果等内容,并对无记名投票、计票过程进行监督,对会议记录进行核实。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干部监督机构有权建议暂缓做出任免决定。
三是要把回访考察作为经常性工作,实施事后监督。实施经常性考察,进行有效的事后监督是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主要渠道,也是强化对领导干部任后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搞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必须延伸监督触角,跟踪考察问效。领导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一段时间实践锻炼,干部监督机构要回过头来进行一次考察,主要看所提拔的干部适应岗位情况、工作进入角色情况、群众认可程度以及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等。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及时进行谈话、诫勉等组织处理。要通过回访考察,认真分析和总结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查找差距,弥补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
二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监督渠道上取得新突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干部监督主体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必须改变单一由组织部门监督为主的状况,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形成自上而下监督、自下而上监督、横向监督和自我监督的网络监督渠道,努力增强监督合力。比如通过听汇报、检查、考察、参加任免会议等形式实施自下而上的监督;通过信访举报、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自下而上的监督;通过联席会议、信息传递等形式实施横向监督;通过遵守道德法规、提高思想觉悟、开展自我批评等形式实施自我监督。但实践中我们感到,搞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关键要发挥好自上而下的监督主渠道的作用。要明确主渠道的监督职责,树立监督权威,搞好协调配合,做到职责明晰,任务具体。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有关干部监督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并负责对下业务指导;检查《干部任用条例》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纠正和处理;干部监督机构负责人参加本部门研究讨论干部任用会议,对同级干部机构提出的拟提任干部进行协审。执纪、执法和信访等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性质和职能,在职责范围内行使监督权。纪检监察机关,重点对干部任用中违纪的党员干部立案调查、处理,并与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沟通情况;司法机关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犯罪行为进行立案检察、诉讼惩治,向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传递有关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干部监督工作,还必须强化监督主体的职能,适当提高干部监督机构的地位。干部监督机构要有一些调查方面的强制措施和手段,使监督工作有深度、有力度,监督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工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要对现行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任何一项制度都会有时间局限,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必须及时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因此,要搞好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监督,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精神,对现行一些制度进行认真分析,对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精神的,要继续执行,抓好落实;对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精神事与之相悖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指导性不强的,要重新进行修订,确保制度有效;特别是对《干部任用条例》中的新提法、新举措,要仔细研究,制定出便于操作的具体办法。
二是要建立并实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制度。《干部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以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实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监督的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围绕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针对重点环节和难点问题,提出具体的监督办法和责任要求。特别要注意认真总结近几年的成功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三是要建立监督机构奖惩机制。有权要有责,权责要一致。对干部监督机构行使监督职能要有相关的责任追究措施,做到有职有责,奖惩分明。一方面,对有监督职权,因不敢监督或不愿监督造成的失职、过错行为,要有相关的责任追究措施,严肃追究其监督机构和个人的责任。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对公道正派、依法办事,敢于和善于监督的监督机构和个人要给予表彰,使监督者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监督上级不怕打击报复,监督同级不怕影响团结,监督下级不怕孤立无援的工作
局面,从而逐步创造一种敢于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规范一把手用人权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实现对一把手用人方面的有效监督,除继续坚持实行干部推荐责任制、讨论干部票决制等制度外,还应采取以下一些监督办法:
一是监督主体和客体的思想认识要进一步得到提高。监督主体和客体有无监督意识及监督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对一把手的监督效果。加强对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要从监督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着手。作为监督主体,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干部选任工作放到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中去考虑,并采取有效措施和得力手段,切实解决不好监督、不愿监督和监督无力的问题。作为监督客体,要重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把手必须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干部监督方面的重要论述和《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原则性、纪律性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克服不让监督的问题。
二是一把手的选人用人权力要进一步得到明确。本着既有利于工作,又能受到有效制约的原则,对一把手用人上的权力范围、行使方式以及所负的责任,加以科学规范,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防止和克服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的随意性。同时也必须对一把手用人权给予保证,赋予一定的权力,确保管人和管事的一致性。
三是班子内部的监督合力要进一步得到增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的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领导成员彼此是最熟悉的。因此,他强调,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本身。目前看,有的领导班子缺少正常的相互帮助和监督,成员之间搞一团和气,回避和掩盖矛盾。这种庸俗的作风必须改变,无论是一把手还是班子成员,都要增强监督的责任感,克服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一把手要主动接受监督,班子成员既要支持、尊重一把手,又要大胆监督一把手。要建立班子成员对一把手不履行监督职责责任追究制度。在选人用人方面,所有班子成员对一把手负有监督职责,必须履行监督责任,对一把手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知情不报的,追究班子其他成员失职责任。
四是上级党组织的监督措施要进一步得到保证。上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对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职责,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搞“一言堂”的领导干部,要及时通过谈话、诫勉等方式提醒,严重的要做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重点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强化对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的检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每年至少检查一次下级党委书记领导本地区本单位干部监督工作情况,看是否把这项工作纳入了党委重要日程,加强领导和指导,支持和督促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为其开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二强化对推荐环节的监督。主要是加强对一把手个人推荐的监督,看是否有署名推荐材料,所推荐人选是否进行了民主推荐,是否得到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三强化对一把手执行“干部工作十不准”的监督。看是否身体力行,严格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对违反“干部工作十不准”行为是否敢抓敢管,是否支持干部监督机构严肃查处。四强化对与一把手有特殊关系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的监督。看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是否履行了干部任用程序,是否执行了交流、回避制度。
五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检查和惩处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检查的形式要全方位、立体化。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监督制度,对检查的内容、方法、重点等做出明确规定。检查要做到“三结合”,即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逐级检查和交叉检查相结合。
二是检查的内容要多角度、深层次。做到“四清四查四看”,即把历次研究干部时间、人数搞清,查阅会议记录及表决情况,看是否按规定讨论决定干部;把领导干部配备底数搞清,查阅有关干部职数文件,看有无超职高配干部的问题;把被提拔干部的基本情况搞清,抽查本人档案,看任职条件是否具备;把干部队伍情况搞清,查阅干部名册和有关资料,看交流、回避制度执行情况。
三是检查结果要勤梳理、多问效。对检查结果要跟踪问效,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一次检查前要心中有数,熟练掌握被检单位干部的基本情况,初步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保证检查工作有针对性;每一次检查时,都要对上次检查整改情况一并进行检查,督促落实;每一次检查后都要对检查情况进行一次集中分析和梳理,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来改进工作。
四是案件查处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人用人问题,多数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查处时也往往涉及到领导干部本人,难度比较大,执行起来比较困难。领导干部特别是上级领导对案件查处的态度尤为重要。因此,作好干部监督工作,主要领导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严肃对待,带动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执行“干部工作十不准”。惩处必须坚持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涉及到准,都要一查到底,决不能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组织部门要建立案件查处制度,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一经发现要迅速立案调查。同时还要建立典型案例分析制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向纵深开展。
第三篇: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和干部监督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央对这项工作多次提出了明确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做好干部工作必须建立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机制和监督管理干部的科学机制。胡锦涛同志在全国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
要保证。曾庆红同志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提出,要把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为干部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去年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的通知》,今年月中央又颁布了《干部任用条例》。这些都为搞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一、实践情况
几年来,大庆市在干部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立足机制创新,强化监督检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去年中组部把大庆市确定为干部监督工作联系点以来,通过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
第一,主动防范,强化对违反《条例》行为的监督。一是严把任前审查关。主要是实行了调整干部提前备案审查制度。从年开始,明确规定,各县区委、市直各单位部门在调整干部前,必须将调整方案报市委组织部,由干部监督机构对其选任过程的推荐、考察和酝酿等环节,以及任职资格条件进行重点审查,对不符合《条例》等有关规定的不予审批。这项制度实行以来,先后审查干部批,审核出不符合要求配备的干部人,都及时进行了纠正。为了便于群众及早提供情况和进行监督,从年开始,还实行了考察预告制,扩大了知情范围。二是严把督促检查关。年以来,加大了对执行《条例》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制定了《关于对条例执行情况的检查办法》,先后进行了次集中全面检查,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为了畅通监督渠道,还实行了干部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选派了十几名离退休老同志,担任贯彻执行《条例》监督员,不定期深入到各县区、各单位部门抽查《条例》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三是严把查处惩戒关。对违反《条例》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年以来,大庆市委先后对起违反有关规定提拔调整干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取消了干部任免决定,对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给予了严肃处理。
第二,扩大民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推荐环节的监督。一是扩大了干部推荐中的民主。无论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还是确定后备干部都要进行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人选,也要求在后备干部中产生,并在本单位进行民主推荐,得票数相对较多者方能确定为考察对象。二是实行了推荐干部责任制。集体推荐干部严格履行报批程序,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人选要认真填报《干部提拔推荐表》,并署上自己的姓名。从今年开始,大庆市委明确规定,市、县区委书记碰头会沟通干部情况、常委会研究干部问题,必须出示推荐材料,标明推荐人。如果提拔的干部出了问题,追究推荐者的责任。以集体名义推荐的,追究集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以领导干部个人名义推荐的,追究个人的责任。三是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主要是探索并实行了公开选拔制度。从年首次公开选拔开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措施。并于年底,建立了全国首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试题库。目前,题库中拥有试题万多道,共为省内外多个单位和部门提供了试题。迄今为止,全市共组织公开选拔批次,选拔干部名,其中处级干部名,科级干部名。另外,还对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几年来,共有名科级干部通过竞争走上工作岗位,有名科级干部在竞争中落选。
第三,健全制度,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考察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改进了考察方法。先后实行了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和考察结果反馈制,扩大了民主,进一步增强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在考察方法上,实行了考察实绩采取类比法、考察素质采取考学法、考察不足采取排除法、考察廉政采取考廉法,克服了干部考察工作的随意性。为了直接了解考察对象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并建立了干部任前集体测试制度。就是把考察对象集中起来,就某一问题进行座谈,要求每人都要发言,然后进行笔试。此外,还实行了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对未取得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证书的,不能提拔使用。目前,正在研究领导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和考察人员资格制度。力争通过这些制度,真正达到考实考准干部的目的。
第四,明确责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讨论决定环节的监督。一是实行了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无记名划票表决制。这项制度是从年开始实行的,目的是强化对决策环节的监督,避免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研究任免干部一锤定音的现象。通过一人一票的划票表决办法,对一把手及其班子成员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班子成员的责任
意识,推进了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二是实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年以来,共公示了批名处科级干部,反映出名干部的多个问题,有名干部被取消了任职资格,名干部被缓议。三是实行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坚持做到失察必纠,违纪必查,使责任制不流于形式,发挥其应有作用。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讨论决定环节的监督,今年,又研究制定了《关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
督机构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的意见》,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现场直接监督。
第五,采取措施,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后环节的监督。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必须解决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重提拔使用、轻监督管理的问题,真正体现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工作中主要从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入手,及时提醒,防微杜渐。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制度。从去年月开始,改变了不动班子、不调整干部就不考察的做法。干部监督机构经常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考察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有关领导提供《干部监督内参》和《领导班子建设动态》,反映和分析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及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这项制度实行以来,干部监督机构共对个班子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考察,编发《干部监督内参》期、《领导班子建设动态》期,对个领导班子和名领导干部提出了组织处理意见。二是开通了组织部长电子信箱。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灵活、快捷、交互、覆盖面广的特点,架起一道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新桥梁,年月,大庆市委组织部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组织部长电子信箱,鼓励群众反映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人用人、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信箱开通以来,共收到干部群众发来的各类邮件件。对这些邮件,都区分情况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理。目前,所属的个县、区也都相继开通了组织部长电子信箱,一个上下贯通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已初步形成。三是实行了全程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把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逐步变为包括任前、任中在内的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市、县区委对所管理的干部都是“三年审一次,一次审三年”。去年初,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了这项工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深化。专门制定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办法试行》,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四是完善实施了重要部门和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对重要部门的处、科级实权岗位,规定了最长任期年限和轮岗、交流任职的具体要求。这项制度实行以来,共交流轮岗干部名,其中处级干部名,科级干部名。有效避免了干部长期在实权岗位工作,容易形成特权思想、产生腐败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近年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思想认识上有差距。作为监督对象,受传统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的影响,片面认为监督就是挑毛病,有损于领导形象,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够强,有不愿接受监督的心理;对广大干部群众来说,存在与己无关,不了解内情,无法监督的心理;作为监督职能部门,也有思想顾虑,存在怕“穿小鞋”,遭受打击报复,不敢监督的心理,从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工作。
监督职责不够明晰。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还不是十分明确和具体,对责任人的约束力不强,出现问题追究责任的依据不足。有的责任追究制度的惩戒措施和办法也不够具体,选人用人的权力和责任未能实现完全统一,监督效果不十分明确。比如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部长和具体工作人员各应负哪些具体责任,缺乏具体的规定。再比如,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问题来信来访,哪些由组织部门调查核实,哪些由纪检等执法执纪部门来完成,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各监督渠道和监督形式未能在整体上形成合力。
监督手段比较单一。目前,组织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查处手段,仅局限于发文件、靠制度,在查处中只能通过谈话、查阅资料获取证据,不像执法执纪部门有办案的硬性措施和办法。尤其在对一把手选人用人监督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手段。
监督查处的有关规定比较笼统。主要是缺乏权威性、操作性较强的查处细则,不易查处。有的制度只规定了对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做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但是这种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哪些问题给予批评教育,哪些问题给予纪律处分,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制度很难落到实处。监督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配套。调查研究中我们感到,经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总体上看,干部监督管理的科学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另外,现有的一些制度在细节和操作环节上,也存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如实行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讨论干部,对用人决策失误如何合理认定责任和进行责任追究,还没有做出进一步说明。
三、建议和对策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监督方法上取得新突破
干部监督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长期以来,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方面,往往重视对干部推荐、考察、决定等环节和程序的监督,忽视任前对领导干部进行政策法规方面的思想教育,疏于对领导干部任后的跟踪问效和监督管理。这样不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监督方法上实现由事中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并重方面转变。
一是要把思想教育作为基础工作,实施事前监督。《干部任用条例》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因此,搞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必须强化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宣传,通过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监督对象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防止和克服拜金主义、庸俗作风,增强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从而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实施事前监督,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强化监督意识。注意克服“选拔任用是党委的事,监督管理是部门的事”、“选拔任用是硬指标,监督管理是软任务”等模糊认识,牢固树立“监督就是对工作的促进”、“监督就是对事业的尽职”、“监督就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监督就是失职,不善于监督就是不称职”的思想观念。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和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努力形成党委重视抓监督,一把手亲自抓监督,分管领导大力抓监督,各级党委层层抓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要把干部选拔任用环节作为重点,实施事中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契机,选准突破口和结合点,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动态中实施最有效的监督。重点要建立以下两项制度:其一,要前移关口,强化任前监督,建立调整干部提前审查和任后备案制度。下级党委党组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前,要将调整方案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说明本次干部任用中的推荐、考察、酝酿等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审查后,给予能否上会讨论任免的答复。对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坚决不予审批,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肃性。其二,要主动介入,现场直接参与,建立《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制度》。在下级党委党组召开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前,由其组织人事部门将会议召开时间、干部任免方案等有关材料提交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干部监督机构审查后,根据本次干部调整的人员数量、范围,提出是否列席会议的意见。列席会议时,要了解和掌握参加会议人数、讨论意见、投票表决结果等内容,并对无记名投票、计票过程进行监督,对会议记录进行核实。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干部监督机构有权建议暂缓做出任免决定。
三是要把回访考察作为经常性工作,实施事后监督。实施经常性考察,进行有效的事后监督是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主要渠道,也是强化对领导干部任后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搞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必须延伸监督触角,跟踪考察问效。领导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一段时间实践锻炼,干部监督机构要回过头来进行一次考察,主要看所提拔的干部适应岗位情况、工作进入角色情况、群众认可程度以及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等。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及时进行谈话、诫勉等组织处理。要通过回访考察,认真分析和总结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查找差距,弥补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
二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监督渠道上取得新突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干部监督主体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必须改变单一由组织部门监督为主的状况,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形成自上而下监督、自下而上监督、横向监督和自我监督的网络监督渠道,努力增强监督合力。比如通过听汇报、检查、考察、参加任免会议等形式实施自下而上的监督;通过信访举报、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自下而上的监督;通过联席会议、信息传递等形式实施横向监督;通过遵守道德法规、提高思想觉悟、开展自我批评等形式实施自我监督。但实践中我们感到,搞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关键要发挥好自上而下的监督主渠道的作用。要明确主渠道的监督职责,树立监督权威,搞好协调配合,做到职责明晰,任务具体。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有关干部监督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并负责对下业务指导;检查《干部任用条例》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纠正和处理;干部监督机构负责人参加本部门研究讨论干部任用会议,对同级干部机构提出的拟提任干部进行协审。执纪、执法和信访等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性质和职能,在职责范围内行使监督权。纪检监察机关,重点对干部任用中违纪的党员干部立案调查、处理,并与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沟通情况;司法机关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犯罪行为进行立案检察、诉讼惩治,向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传递有关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干部监督工作,还必须强化监督主体的职能,适当提高干部监督机构的地位。干部监督机构要有一些调查方面的强制措施和手段,使监督工作有深度、有力度,监督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工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要对现行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任何一项制度都会有时间局限,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必须及时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因此,要搞好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监督,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精神,对现行一些制度进行认真分析,对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精神的,要继续执行,抓好落实;对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精神事与之相悖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指导性不强的,要重新进行修订,确保制度有效;特别是对《干部任用条例》中的新提法、新举措,要仔细研究,制定出便于操作的具体办法。
二是要建立并实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制度。《干部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以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实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监督的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围绕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针对重点环节和难点问题,提出具体的监督办法和责任要求。特别要注意认真总结近几年的成功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三是要建立监督机构奖惩机制。有权要有责,权责要一致。对干部监督机构行使监督职能要有相关的责任追究措施,做到有职有责,奖惩分明。一方面,对有监督职权,因不敢监督或不愿监督造成的失职、过错行为,要有相关的责任追究措施,严肃追究其监督机构和个人的责任。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对公道正派、依法办事,敢于和善于监督的监督机构和个人要给予表彰,使监督者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监督上级不怕打击报复,监督同级不怕影响团结,监督下级不怕孤立无援的工作局面,从而逐步创造一种敢于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规范一把手用人权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实现对一把手用人方面的有效监督,除继续坚持实行干部推荐责任制、讨论干部票决制等制度外,还应采取以下一些监督办法:
一是监督主体和客体的思想认识要进一步得到提高。监督主体和客体有无监督意识及监督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对一把手的监督效果。加强对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要从监督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着手。作为监督主体,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干部选任工作放到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中去考虑,并采取有效措施和得力手段,切实解决不好监督、不愿监督和监督无力的问题。作为监督客体,要重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把手必须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干部监督方面的重要论述和《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原则性、纪律性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克服不让监督的问题。
二是一把手的选人用人权力要进一步得到明确。本着既有利于工作,又能受到有效制约的原则,对一把手用人上的权力范围、行使方式以及所负的责任,加以科学规范,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防止和克服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的随意性。同时也必须对一把手用人权给予保证,赋予一定的权力,确保管人和管事的一致性。
三是班子内部的监督合力要进一步得到增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的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领导成员彼此是最熟悉的。因此,他强调,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本身。目前看,有的领导班子缺少正常的相互帮助和监督,成员之间搞一团和气,回避和掩盖矛盾。这种庸俗的作风必须改变,无论是一把手还是班子成员,都要增强监督的责任感,克服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一把手要主动接受监督,班子成员既要支持、尊重一把手,又要大胆监督一把手。要建立班子成员对一把手不履行监督职责责任追究制度。在选人用人方面,所有班子成员对一把手负有监督职责,必须履行监督责任,对一把手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知情不报的,追究班子其他成员失职责任。
四是上级党组织的监督措施要进一步得到保证。上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对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职责,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搞“一言堂”的领导干部,要及时通过谈话、诫勉等方式提醒,严重的要做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重点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强化对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的检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每年至少检查一次下级党委书记领导本地区本单位干部监督工作情况,看是否把这项工作纳入了党委重要日程,加强领导和指导,支持和督促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为其开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二强化对推荐环节的监督。主要是加强对一把手个人推荐的监督,看是否有署名推荐材料,所推荐人选是否进行了民主推荐,是否得到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三强化对一把手执行“干部工作十不准”的监督。看是否身体力行,严格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对违反“干部工作十不准”行为是否敢抓敢管,是否支持干部监督机构严肃查处。四强化对与一把手有特殊关系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的监督。看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是否履行了干部任用程序,是否执行了交流、回避制度。
五做好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在检查和惩处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检查的形式要全方位、立体化。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监督制度,对检查的内容、方法、重点等做出明确规定。检查要做到“三结合”,即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逐级检查和交叉检查相结合。
二是检查的内容要多角度、深层次。做到“四清四查四看”,即把历次研究干部时间、人数搞清,查阅会议记录及表决情况,看是否按规定讨论决定干部;把领导干部配备底数搞清,查阅有关干部职数文件,看有无超职高配干部的问题;把被提拔干部的基本情况搞清,抽查本人档案,看任职条件是否具备;把干部队伍情况搞清,查阅干部名册和有关资料,看交流、回避制度执行情况。
三是检查结果要勤梳理、多问效。对检查结果要跟踪问效,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一次检查前要心中有数,熟练掌握被检单位干部的基本情况,初步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保证检查工作有针对性;每一次检查时,都要对上次检查整改情况一并进行检查,督促落实;每一次检查后都要对检查情况进行一次集中分析和梳理,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来改进工作。
四是案件查处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人用人问题,多数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查处时也往往涉及到领导干部本人,难度比较大,执行起来比较困难。领导干部特别是上级领导对案件查处的态度尤为重要。因此,作好干部监督工作,主要领导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严肃对待,带动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执行“干部工作十不准”。惩处必须坚持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涉及到准,都要一查到底,决不能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组织部门要建立案件查处制度,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一经发现要迅速立案调查。同时还要建立典型案例分析制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向纵深开展。
第四篇: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思考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是指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运行过程进行调控、检
查和监督。它是坚持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近年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坚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健全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为重点,始终把监督工作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整体水平。实践证明,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必须以扩大民主为基础,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完善程序为手段。
一、主要做法
1、强化了监督意识,促进了监督的自觉性
提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认识,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工作中从强化监督意识出发,营造自觉监督的良好氛围。一是增强被监督者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我们认为干部监督既是对权力和权力运作过程的一种约束,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保护。能够树立正确的名位观、权力观、监督观,真正把来自组织、群众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奠定自觉接受监督、从严规范行为的思想基础。二是增强监督者履行职责的主动性。赋予监督者开展工作所必须的权限,变“虚权”为“实权”,变“软权”为“硬权”,监督者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明确监督责任,使监督者充分认识到干部选用工作监督既是职权,又是职责,从而增强监督者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营造了公道正派、民主健康的监督氛围。能够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事,公道正派地选用干部,正确对待和处理群众的监督意见,增强群众监督的信心。
2、改进了监督方法,实现了监督手段的可行性
一是加强干部监督部门的权威性。一方面,赋予了干部监督部门足够的职权,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每个环节实行监督,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干部监督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干部监督部门切实担负起监督职责。二是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中心支行组织部与干部纪检监察室、内身审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能够使组织、人事及监督部门掌握有关领导干部的信息比较准确,掌握干部信息能使在干部任用上被动变主动,能够真正使干部监督机构对干部升降去留做出具体建议。因此,干部监督部门大胆履行职权,通过掌握大量的、全方位的领导干部现实表现的信息,及时、主动、明确地向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干部调整和任免的建议。三是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连续性。四是由主要靠人为监督向主要靠制度监督的转变,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制度化。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中重点放在对选拔任用干部的操作程序上,加强了对各个程序监督的制度和办法,制定出各个环节的监督内容、方式、方法,形成了制度,从而把监督渗透到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选拔任用全过程。
3、健全了监督的制度,确保了监督的科学性
建立建全科学有效的监督制度是选好人用好人的根本保证,也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一是加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综合分析干部选拔过程中出现的重点性、倾向性问题或苗头,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防范措施。对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来信来访或举报反映的问题,经党委批准,迅速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核查,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二是扩大党内民主制度,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始终是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没有“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三是实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根据上级通知要求,从2000年12月开始对所有提拨的干部都进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在公示期间,中心支行组织部设立专门电话和意见箱,以便接待来访。四是实行了干部考察制度。考察组由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熟悉干部方针政策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同志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干部考察工作,了解选拔任用的干部是否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搜集反馈群众意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报告党委和组织部门。同时,加强组织人事工作人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及相关政策理论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五是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从程序上保证选拔任用的公开性、透明性,扩大了民主监督的力度,努力创造了群众参与监
督的机会和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评价干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标准。
4、注重了公开性,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范围。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去年组织的处级干部竞聘上岗中,符合报名条件的62名同志中,有55名参加了竞聘,参与率达到89。同时,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以及考察谈话的范围与方式,把评价干部标准和衡量干部选拔任用的尺度交给干部群众,在处级干部竞聘上岗述职演讲申,89的处级干部参与了评分,在民主测评中有540人次填写了民主测评表。在竞聘上岗的全过程中努力形成群众积极参与、群众全过程监督、中心支行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5、注重了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处于专门监督部门的有力监督之下。
一是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组织、纪检部门党内监督的主渠道作用,严把选拔任用干部“入口关”。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预警机制,纪检部门定期对干部进行了预防教育,使干部筑恪尽职守,清正廉明。三是坚持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强组织、纪检、监察、内审等专门监督部门的联系,及时整合各自掌握的监督信息,通过健全相关制度,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处于专门监督部门的有力监督之下。
二、主要成效
1、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是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效手段。
在近年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坚持纪检监督、内审监督、群众监督的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是我们近年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原则。把评价干部标准和衡量干部选拔任用的尺度交给干部群众,保证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偏不离的正确方向,从而选出了优秀的人才。
2、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监督制度,是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效途径。
由于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监督工作到位,从而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做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出了群众公认的干部,通过去年处级领导职务竞聘上岗,使处级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中层干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在竞聘上岗的16名副处领导职务中,14名同志是大学本科生,大学本科生占到87·5,14名大学本科生中有全日制大学本科生9名,全日制大学本科占本科总数的56。这次处级领导职务调整后中心支行机关处级干部的平均年龄比调整前下降了2岁;本科学历以上人数比调整前增加了9介百分点,其中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处级干部,比调整前增加了3介百分点;妇女干部占比比调整前增加了6介百分点。经过选拔竞聘,中心支行处级干部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得到很大改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领导力量明显增强,为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太原中心支行处级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干部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较低,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员比较少。二是处级干部年龄偏大。三是干部任职没有形成梯次配备,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在年龄、专业知识、工作经历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达不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不利于基层中央银行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实行监督责任化。
进一步建立干部推荐、考察、讨论决定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干部推荐、考察、决策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切实解决责任不明确和用人失误失察元人负责、无法追究的问题。同时,要处理好责任追究和以票取人的问题。不以票取人,就可能用那些有争议的干部,而这些争议往往一时难断是非,因此要处理好各个环节的责任追究和不以票取人的关系,是需要在今后认真研究的问题。
2、二要强化措施,加大惩罚处理力度。
建立健全具体可行的监督惩处办法,使监督惩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行为和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骗官的,耍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或纪律处分。在全行范围内起到警示作用,使广大群众增强对惩治腐败的信心,达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问题研究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问题研究
近年来,额敏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为准则,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和《塔城地区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监督“九步规程”》的有关规定,抓住关键,健全机制,拓宽渠道,把干部监督工作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原则不动摇,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不走样,履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变通,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纪律不放松,一大批德才兼备、求真务实、政绩突出、清正廉洁和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是指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运行全程进行调控、检查和监督。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必须把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作为干部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位臵。
一是更好地贯彻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需要。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已成为党的干部工作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要法规,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在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方面缺乏明确、系统的操作规范,对不履行责任和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难以追究。因此,必须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监督运行机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各个环节运作方法、步骤和责任,使其与《干部任用条例》互为补充,成为新时期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政策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二是有效防止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需要。要有效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消除选用干部上的腐败现象,尽可能地把干部识准、用好,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必须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运行机制,以此来规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行为,把监督制约贯穿于选用干部工作程序运行的全过程,着重于事前防范,预先设防,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是改进党的作风的迫切要求。“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起一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运行机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二、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学习宣传,增强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自觉性 自两《条例》颁布以来,县委对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工作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宣传和贯彻。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基层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逐章逐条地学习领会,吃透精神,熟悉具体规定,明确各项要求。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编印音像教材和宣传手册,在新闻媒体、《额敏党建网》和《社区服务信息》开辟专栏;举办专题培训班和知识竞赛;组织宣讲团赴各乡(镇)场和县直单位进行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悬挂横幅26条,张贴标语1220条;印制宣传手册2000份、宣传单20000份,做到了全县的干部人手一册;举办专题培训班,共5期639人。县委组织部注重加强对两《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近几年来,县委组织部每年都对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并要求各基层党委每年年底前进行一次自查,将结果书面报县委组织部。
(二)主动防范,强化对违反《条例》行为的监督
一是严把任前审查关。在调整干部前,由干部监督机构对其选任过程的推荐、考察和酝酿等环节,以及任职资格条件进行重点审查,对不符合《条例》等有关规定的不予审批。近几年来,审查干部5批,对139名初始提名人选,按照“九步规程”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资格审查,对其中身份、工资来源等资格条件达不到要求的11名初始提名人选向干部室进行了反馈,经请示认定将7名初始提名人选取消了考察资格,对23名培训经历达不到要求的建议干部培训室将其列入培训计划。
二是严把督促检查关。制定了检查办法,加大了对执行《条例》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近几年来,进行了5次集中全面检查。为了畅通监督渠道,还实行了干部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聘任了31名义务监督员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三是严把查处惩戒关。对违反《条例》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强化民主推荐环节的监督,确保群众公认
一是扩大干部推荐中的民主。无论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还是确定后备干部都要进行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人选,也要求在后备干部中产生,并在本单位进行民主推荐,对大多数群众公认的方能确定为考察对象。
二是强化对民主推荐范围的监督。县直部门的民主推荐会议,要求部门的全体干部职工必须参加。乡(镇)场的民主推荐会议,要求乡(镇)场机关全体人员、站所负责人、村队干部必须参加。参会人数达不到一定比例的,不召开民主推荐会议。
三是加大民主推荐过程的监督。实行干部推荐责任制,明确要求凡单位党组织推荐干部人选,必须召开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参加的推荐会议,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以应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决定推荐人选,在此基础上填写干部推荐表,主要负责人签名,加盖单位党组织印章,连同会议纪要、请示和考核测评或推荐情况上报县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个人向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负责地写出署名的推荐材料,填写干部推荐表,个人签名盖章,明确与推荐对象的关系等。对于不按规定和程序进行推荐的,组织部门不予受理,对责任人提出批评;对于推荐材料不属实有意欺骗组织的,给予推荐人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况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外职务处分。
四是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健全了公开选拔制度,已经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措施。同时,还对公检法等单位的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近几年来,全县组织公开选拔2批次,选拔科级干部8名;有48名中层干部通过竞争走上工作岗位。
(四)强化组织考察环节的监督,确保客观公正
一是实行了干部考察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实行了《考察回避制》、《提供干部情况负责制》及《考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对出现考察失误问题的,视其责任大小,分别给予不同处理。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党政纪处分。属领导干部的,给予诫勉或降职处理;属组织人事干部的,调离组织人事工作岗位。
二是实行考察预告制。干部考察前在全县或被考察单位进行考察预告,向干部群众公开考察对象、考察时间、考察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从而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民主程度,加大了干部群众对考察工作和被考察对象的监督力度。
三是积极改进考核办法。制定了《额敏县干部考核办法》,实行考学、考廉与考绩相结合,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每年组织对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进行至少一次理论知识测试,对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将考试成绩、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结合起来,作为干部使用和定格的重要依据之一。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不及格,是科级干部的,考核不能定为优秀格次,一年内不予提拔使用;是科级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近几年来,有49名科级后备干部因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不及格被取消了后备干部资格。另外,在考核干部时,既重视听取领导干部的意见,又重视听取周围同志和基层群众的反映,并注意考核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了解其八小时之外的情况,使干部的考核更加客观、准确和全面。
(五)强化干部任用环节的监督,确保程序规范
一是把好选拔任用监督关。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执行,坚持做到“四不受理”和“五不研究”,即任职条件资格不具备的不受理,超过规定职数推荐干部的不受理,有关档案材料不全的不受理,不符合干部任职程序的不受理;不经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的组织部部务会不研究,不经组织部部务会讨论的县委常委会不研究,县委常委会没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的不研究,群众意见大,问题没有核查清楚的不研究,临时动议的不研究。同时,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十分注重基层工作经历和实际工作能力,注重群众公认等原则。
二是规范讨论决定的监督程序。通过规范讨论决定的监督程序,明确了责任主体为县委常委会议,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对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程序以及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负责,进一步完善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工作。这一环节对到会人数、听取情况介绍的时间、一人一议情况、表决情况进行监督审查。按照“九步规程”的要求,干部监督室负责人列席县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的会议,并对“一人一议”等情况进行会前提醒,会中监督,会后记录备案。从2007年开始,我县干部监督负责人列席了干部任免的县委常委会。
三是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制定了《额敏县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凡拟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都要经过7-15天的公示。同时,征求县纪委、政法委、审计局等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公示后符合干部提拔条件的,按有关规定和法律程序予以任用;符合提拔条件但不宜提任拟任职务的,改任其它职务;对于不符合提拔条件的,不予提拔,问题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相关部门调查处理。近几年来,共对139名拟提拔干部实行了任前公示。
四是实行新提拔干部试用期制度。制定了《额敏县科级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对拟提拔担任县委、政府工作部门的副职、纪委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及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非选举产生的科级领导干部全部坚持实行试用期制,把干部考核期限后延,实行动态考核,把试用期干部的考核交给群众,让群众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考核和监督试用干部。试用期满,组织通过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和民主测评后,能胜任现职的取消其试用期,不能胜任现职的取消其任职资格,存在一定问题的延长其试用期。近几年来,共有14名新提拔的科级干部进行试用期,对1名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干部转任其他领导职务,对1名民主测评率不高的延长了试用期。五是完善实施了重要部门和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对重要部门的科级岗位,规定了最长任期年限和轮岗、交流任职的具体要求。这项制度实行以来,共交流轮岗干部69名。
三、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经验
一是县委重视是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县委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严格执行两个《条例》,对县委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会;对地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党组织报送的干部任用建议,不符合规定的不研究,从而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是加大学习宣传是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通过深入的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和多形式的宣传,统一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调动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为做好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严格贯彻制度是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在原有制度的基础 上,积极探索创新更为有效、实用的监督制度,先后健全完善和研究制定了20余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方面的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四是及时发现纠正问题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取得成效的检验。通过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发现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不相符的,县委果断采取措施进行了整改,确保了《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和德才兼备、求真务实、政绩突出、清正廉洁和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差距。作为监督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够强,有不愿接受监督的心理;对广大干部群众来说,存在与己无关,不了解内情,无法监督的心理;作为监督职能部门,也有思想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工作。
二是监督手段比较单一。组织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查处手段,仅局限于发文件、靠制度,在查处中只能通过谈话、查阅资料获取证据,缺少硬性措施和办法,尤其在对一把手选人用人监督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手段。
三是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配套。经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总体上看,干部监督管理的科学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平时监督与任前监督不协调。对选拔任用的干部考察往往时间短、任务重,组织部门平时掌握情况偏少,特别是对干部“8小时以外”情况、对社交圈、生活圈了解不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约束力发挥。
四是监督整体效能不佳。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还不够科学,质量不够高,亟需进一步深化。现在对干部考察考核,往往是对不同部门、行业和层次的干部,考核大致相同的方面、内容,缺乏针对性,而且对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探讨、研究的力度也不够。
四、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加强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首先,始终坚持把反复学习贯彻两《条例》作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并定期监督考核,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其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额敏党建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选拔作用全过程监督的有关文件规定,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了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规定、程序和要求,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监督的氛围。第三,要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坚持把《干部任用条例》纳入对领导干部进行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采取专门培训、开设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组织考试等形式进行学习。第四,利用班子考核和干部考察的机会,向干部群众宣传干部监督的有关规定和知识。通过强化学习宣传,切实增强党政领导干部主动监督、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二是始终把《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首先,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制度,积极探索党委常委会决定干部票决制,建立公正公开、竞争择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用干部机制。其次,建立领导职务任期目标责任制度,解决领导干部“下不来”的问题;第三,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抓职位变动监督,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重要部门和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制度,使领导干部在任职的全过程中都受到有效监督;第四,实行谈心谈话诫勉制度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考核结果有轻微问题的干部进行考核反馈和提醒谈话。
三是以推进干部规范化为途径加强程序的监督。《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提名、考核考察、酝酿讨论、任免监督等各个环节作出了更加规范的程序性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高标准要求组织人事部门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和条件,以严密程序、强化监督为根本,把监督的关口前移,树立全过程监督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严格按程序办事的观念,对干部选任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执行。同时,要坚持凡没有经过规定程序的,一律不考察,不研究,不呈报,真正做到履行程序环环紧扣,一步不缺,一步不错,使程序成为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以保证干部工作的正确方向,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完善监督体系,推进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规范化 一是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和方法。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察标准,坚持把考核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同考核工作实绩结合起来,不仅考察干部本人是否清正廉洁,还要考察其家属子女有无利用干部职权违法违纪问题;不仅了解干部在本单位的表现,也了解干部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不仅了解同事和上级的意见,也注意倾听少数知情人的意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考察,切实做到考察指标符合实际,集中体现公开的原则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能够准确反映干部的德才情况和工作实绩。同时,要着力实施考察预告制,对拟提拔对象,先向其所在单位进行预告,再履行考察程序,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切实提高考察工作的质量。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首先,完善推荐责任制,做到领导干部的任用都要有规范的推荐程序,要求领导干部推荐干部必须署名填写《干部推荐表》,否则组织部门不列为考察对象,从根本上杜绝一些领导干部口头推荐、临时动议和点名考察的不良现象。其次,完善考察责任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考察,每一个程序、每一项考察工作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每一个结论都必须签署考察责任人及考察组成员的姓名,以便实行责任核实和责任追究。第三,完善决策责任制,对干部的任免,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切实做到个别酝酿、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会议决定,不搞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第四,完善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做到谁推荐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对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的,要严肃查处,问题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是进一步增强组织部门的监督职能。首先,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建设,选准配强力量,进一步细化组织部门干部监督职责分工的规定,干部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参加讨论决定干部,以利于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监督。其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要紧紧抓住信息运用这一关键环节,发挥信息网络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信息收集的途径主要是从来信来访、群众举报、干部考察、执纪执法部门提供和干部公示等渠道,要明确建立监督信息网络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和服务于干部监督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第三,把组织部门的干部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转化为组织监督的优势。重点要根据干部的表现和工作需要,通过对干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部职务的升降,实施对领导干部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督。
(三)保障群众“四权”,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一是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真正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提供标准和武器。
二是大力推进干部选制度改革,构建群众实施有效监督的“平台”。要建立完善有利于实施民主监督的好制度好做法,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等制度,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干部竞争上岗等,为群众监督经常化、全程化、制度化提供保障,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掌握党的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规定、纪律,引导人们关心和积极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及其监督工作。
三是把群众监督贯穿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的全过程。加强组织部门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调动党内外群众的参与热情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有说法,凡是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作为考察对象,凡是多数党委成员不同意的,坚决不予任用,使群众感到他们说的话、提供的情况“管了用”,受到了重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对群众举报的情况一定要做认真分析,防止对干部的诬告陷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