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19:5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

第一篇: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

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

孟渊

应望江

摘要:本文通过对与我校校史上有较深渊源的南京大学各历史时期校训的研究,得出其对我校未来校训制定工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校训;启示

校训是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在思想行为上努力的目标,它包含了在学校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学校精神;授业、治学的精神和态度的学风;以及教学上、工作上、生活上、纪律上的教化和风气的校风。每所学校的校训应有其自身特色,且随时代的变化和需要有所调整。南京大学与我校在历史上具有较为深厚的渊源关系,南大校训的发展对我校未来制定校训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南京大学各历史时期的校训及其产生背景

南京大学肇端于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期间迭经变革,先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国立东南大学(1921)、第四中山大学(1927)、江苏大学(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定名为南京大学。

上述各时期的校训及其产生背景,大致可概括如下:

1.两江师范学堂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戊戌变法失败后,废书院、兴学堂、立私塾、设师范的改革之风迅猛地冲击着封建教育制度。1902年,刘坤

一、张之洞在南京鸡笼山下创立了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江宁提学使李瑞清被委任两江师范监督。

李瑞清办教育的宗旨有三: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他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以“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倡导独立思考、崇本务实的学风,并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不渝地实践着自己的宗旨。他聘请日本饱学之士到校任教,提高师资水准;团结同仁,大兴土木,广建校舍;改革学制,增设科目,添置设备。主政六年期间,他锐意革新,悉心治校,将一个草创不久、仅为初级师范程度的学堂,治理成一所较具现代性的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江苏的最高学府,南方各省师范学堂的模范”。

李瑞清的学识人品及办学理念,对两江师范学堂乃至后来办学者的影响至为深远。他提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是南大校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南大百年传统的基础,生动体现了教育前辈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

2.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训:诚

1914年,在两江师范学堂的基础上,开始组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该校建校伊始,就开展了制定校训的活动。经过校内师生的广泛讨论后,确定校训只用一个“诚”字。

这里的“诚”是指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知识上的明达物理。使用“诚”作为南高校训的主张,出自于南高的创办人兼校长江谦。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江谦提倡以诚为训,以诚为本,崇尚俭朴,主张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有始有终,自然日长日化。他提倡三育并重,认为诚涵智仁勇,诚育德智体,诚不仅为德育之本,同时更是智育、体育之本。江谦校长要求全校师生为人、为学都要贯彻“诚”字,以诚植身,以诚修业,以诚健身,以诚处世,以诚待人。由此形成了南高“诚实、朴茂”的学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南高校风。南高以“诚”为校训,是对两江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校训,以及“俭朴、勤奋、诚笃”校风的继承和创新。而“诚朴”二字,由此也成为以后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继承者的学风传统的基本内涵,出现在南大各历史时期的大多数校训、校风中,成为南大传统精神中最本质的内核。

3.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

五四运动以后,教育界呈现出一片活跃的新气象。1921年,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了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先生主张一所综合大学可以设立偏重学理的学科,同时又设立偏重应用的学科,两者互补,相得益彰。东南大学当时设有文理、工、农、商、教育五科,学科之多,居全国之冠。

在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校长继承和发展了江谦的教育主张,以诚为训,以德为高,以培养学生完善人格为办学的标准,勉励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此,郭秉文校长提出了“三育并举”和“四平衡”①的办学方针,要求师生树立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兼顾文理、沟通中西,努力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

为制定校训和校徽,东南大学特地设立了“制定校训委员会”和“制定校徽委员会”两个临时委员会。经过认真评选,东南大学确立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校徽是银质圆形,以“国立东南大学”六字为周纹,“止于至善”四字直立于中。

“止于至善”四字缘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复寓有东大的学风校风及师生的学行均求臻于至善的新意。这一校训为现在的东南大学所继承。

4.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

1932年9月5日,罗家伦接任中央大学校长,到1941年8月13日辞职,前后十年。罗家伦是中大历史上任期最长,在校期间建树甚多,对学校发展有较大贡献的一位校长。他在就职后第一次全校集会上,发表了“中央大学之使命”的演说,宣布治校方略,提出以“诚、朴、雄、伟”的学风作为中大的理想。“诚、朴、雄、伟”从此成为中大的校训。

1937年,中国对日本抗战,全国总动员。罗家伦校长认为中国的国难深重到如此,中华民族已临到生死关头,作为设在首都的国立大学,当然要对民族和国家,尽到特殊的责任和使命,这个使命就是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在当时的环境下,罗家伦校长提出了“诚、朴、雄、伟”四个字的学风,也可以说是他主张的校训。“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其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其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雄”是指“大雄无畏”的雄,以纠正中华民族自宋朝南渡以来的柔弱萎靡的风气。“伟”是指伟大崇高的意思,要从整个民族文化的命运着眼,不可有偏狭纤巧,有门户之见,故步自封。

“诚朴”二字,是自两江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以来,多年形成的传统学风的基本内涵。罗家伦校长针对时弊,加以阐述,便有了新意。罗家伦校长又加添了“雄伟”二字,无疑是针对当时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形势,有感而发的。“诚、朴、雄、伟”四字雄浑厚重,气势磅礴,对中央大学及其继承者南京大学的传统和校风产生深远影响。

5.南京大学新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南京大学。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在南京大学得以继续发扬光大。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1949年以后的南京大学一直没有明确自己的校训。

2000年,南京大学在筹备百年校庆过程中,广大师生建议学校在百年校庆之际确立南京大学新的校训。为了进一步弘扬南大优良传统与校风,南大决定进行校训的征集工作。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新的校训。

二、南京大学新校训的特征

南京大学新校训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上下求索和焦灼企盼的历程。而一旦落地生根,迅即在大江南北广泛传播,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归结其原因如下:

1.新校训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特色相结合、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诚朴雄伟”四字取自中央大学时期的学风和校训,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是结合南大办学实践的创新。“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为一起作为今日南京大学的校训,反映了南大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

2.新校训立意高远、文字优美,体现义理、考据、辞章的完美统一,是全校师生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

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在文字表述中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3.新校训的顺利诞生是学校上下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广泛动员、积极推行的结果

南大对校训征集工作极为重视,蒋树声校长亲自为这一工作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校训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要反映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二是校训要能概括南大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具有南大特色和个性;三是征集工作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

这三条原则,是在“南大传统与学校精神”大讨论后提出的,是深入研究和反复斟酌的产物,为确定校训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最终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新的校训。

校训征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宣传动员的过程,而在确定校训后,南京大学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主要方式有:在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上铭刻校训;蒋树声校长带头撰写《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等文章,对校训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广为宣扬;新校训宣传与百年校庆宣传结合同步,使其迅速在校友和师生中传播,并深入人心。

三、南大校训沿革对我校的几点启示

上海财经大学源远流长:1917年孕育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杨杏佛任主任)。1921年设立东南大学时,决定将南高商业专修科扩充改组成上海商科大学(与暨南大学合办),是为国内第一所商科大学(郭秉文兼任校长,马寅初为教务主任,主持校务);1922年,上海商科大学由东南大学独立承办,定名为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其后,先后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商学院(1927)、江苏大学商学院(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1928),1932年从中央大学划出独立,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其后,又几经变迁,发展成为今日之上海财经大学。可以说,1932年从中央大学划出独立前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南高、东大一脉相承的。因此,我校与南大不仅有历史上的关连,更应有现实上的互动。

1.充分认识校训的重要性

校训是学校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它具有重要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换言之,一条好的校训能充分体现出办学主体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并且还能够“内聚人心,外树形象”。2004年4月15日,上海市韩正市长在欢迎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复旦大学的致辞中,强调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复旦学子,为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奋斗不止”。这是对校训的重要作用所作的现实诠释。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优秀校训早已深入人心、广为传颂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校训的重要性。

2.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校训征集活动

南京大学在校庆100周年前夕,发动全校师生,从百年办学思想中梳理、挖掘出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填补1949年以后的历史空白,令人鼓舞。我校与南京大学在历史上具有较深渊源,都经历过南高、东大、中央大学等特定的发展历程,江谦、郭秉文等校长的办学思想对我校办学历程也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南京大学成功征集校训的做法,对我校而言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经过80多年的风雨,我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并在2007年迎来90周年校庆。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南京大学的经验,加快启动校训征集工作,以具备“财大人”高度认同度的校训向90周年校庆献礼。

3.校训征集过程中要发动师生踊跃参与

校训并不一定出于学校领导之手,但须经一定程序由学校领导认可,上升为学校提倡的办学目标和指导师生行为的准则,并大力宣扬和推行,最终被大多数师生了解和实行。如广泛流传的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即是一例,而南京大学新校训的诞生也是如此。一条好的校训,一般是寥寥数字,但要做到义理、考据、辞章的完美统一,谈何容易。这必定是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结果。

4.未来的校训应坚持财大特色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校训的比较,可以发现,目前一些大学的校训很是精当、贴切,催人奋进,回味深长,很受教益。南大校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确有相当部分学校的校训严重雷同,诸校一词,缺乏个性,鲜有特色,不能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宗旨和学校办学特色。还有部分高校,校训不明确,有时称为“办学理念”、有时称为“校风”,等等,表述方式也较随意。我校未来的校训一定要体现财大自身的特色,真正做到“度身定制”。

5.未来的校训要体现历史传承与时代精神

历史上,江谦、郭秉文等教育家的办学思想,对我校的创建和迅速崛起,影响甚巨。学校独立之后,上海商学院的办学者,继承和坚持了上海商科大学创办后形成的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期间有许多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在这个舞台上活动过,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今天的上海财经大学的发展,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校训作为学校的表征,是学校长期办学理念的结晶。因此,在注重传统的同时,更要赋予时代精神,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和方向。要将历史办学传统和现实办学目标有机结合,做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要反映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还要高度概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彰显个性,对我校而言,即要彰显财经学科“经世济国”的价值追求。

6.未来的校训应意蕴高远而雅俗共赏

为使未来的校训真正经得住历史考验,应努力在文字上实践如下目标:一是立意高远、寄托遥深。未来的校训应具有高度概括性,在立意上从大局着眼,做到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二是文字优美、具有张力。努力采用文采斐然、内涵丰富和具有张力的文字,易于大家传记和作进一步深入的阐释;三是引经据典,雅俗共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未来的校训应能充分、恰当地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富于文化意蕴而使其雅俗共赏,流传久远。

注释:

①张次博郭秉文的办学思想与上海商科大学财经高教研究,2003(4).参考文献:

1.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作者简介:

孟渊(1974-),男,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应望江(1963-),男,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

孟渊

应望江

摘要:本文通过对与我校校史上有较深渊源的南京大学各历史时期校训的研究,得出其对我校未来校训制定工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校训;启示

校训是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在思想行为上努力的目标,它包含了在学校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学校精神;授业、治学的精神和态度的学风;以及教学上、工作上、生活上、纪律上的教化和风气的校风。每所学校的校训应有其自身特色,且随时代的变化和需要有所调整。南京大学与我校在历史上具有较为深厚的渊源关系,南大校训的发展对我校未来制定校训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南京大学各历史时期的校训及其产生背景

南京大学肇端于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期间迭经变革,先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国立东南大学(1921)、第四中山大学(1927)、江苏大学(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定名为南京大学。

上述各时期的校训及其产生背景,大致可概括如下:

1.两江师范学堂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戊戌变法失败后,废书院、兴学堂、立私塾、设师范的改革之风迅猛地冲击着封建教育制度。1902年,刘坤

一、张之洞在南京鸡笼山下创立了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江宁提学使李瑞清被委任两江师范监督。

李瑞清办教育的宗旨有三: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他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以“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倡导独立思考、崇本务实的学风,并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不渝地实践着自己的宗旨。他聘请日本饱学之士到校任教,提高师资水准;团结同仁,大兴土木,广建校舍;改革学制,增设科目,添置设备。主政六年期间,他锐意革新,悉心治校,将一个草创不久、仅为初级师范程度的学堂,治理成一所较具现代性的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江苏的最高学府,南方各省师范学堂的模范”。

李瑞清的学识人品及办学理念,对两江师范学堂乃至后来办学者的影响至为深远。他提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是南大校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南大百年传统的基础,生动体现了教育前辈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

2.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训:诚

1914年,在两江师范学堂的基础上,开始组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该校建校伊始,就开展了制定校训的活动。经过校内师生的广泛讨论后,确定校训只用一个“诚”字。

这里的“诚”是指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知识上的明达物理。使用“诚”作为南高校训的主张,出自于南高的创办人兼校长江谦。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江谦提倡以诚为训,以诚为本,崇尚俭朴,主张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有始有终,自然日长日化。他提倡三育并重,认为诚涵智仁勇,诚育德智体,诚不仅为德育之本,同时更是智育、体育之本。江谦校长要求全校师生为人、为学都要贯彻“诚”字,以诚植身,以诚修业,以诚健身,以诚处世,以诚待人。由此形成了南高“诚实、朴茂”的学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南高校风。

南高以“诚”为校训,是对两江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校训,以及“俭朴、勤奋、诚笃”校风的继承和创新。而“诚朴”二字,由此也成为以后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继承者的学风传统的基本内涵,出现在南大各历史时期的大多数校训、校风中,成为南大传统精神中最本质的内核。

3.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

五四运动以后,教育界呈现出一片活跃的新气象。1921年,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了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先生主张一所综合大学可以设立偏重学理的学科,同时又设立偏重应用的学科,两者互补,相得益彰。东南大学当时设有文理、工、农、商、教育五科,学科之多,居全国之冠。

在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校长继承和发展了江谦的教育主张,以诚为训,以德为高,以培养学生完善人格为办学的标准,勉励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此,郭秉文校长提出了“三育并举”和“四平衡”①的办学方针,要求师生树立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兼顾文理、沟通中西,努力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

为制定校训和校徽,东南大学特地设立了“制定校训委员会”和“制定校徽委员会”两个临时委员会。经过认真评选,东南大学确立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校徽是银质圆形,以“国立东南大学”六字为周纹,“止于至善”四字直立于中。

“止于至善”四字缘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复寓有东大的学风校风及师生的学行均求臻于至善的新意。这一校训为现在的东南大学所继承。

4.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

1932年9月5日,罗家伦接任中央大学校长,到1941年8月13日辞职,前后十年。罗家伦是中大历史上任期最长,在校期间建树甚多,对学校发展有较大贡献的一位校长。他在就职后第一次全校集会上,发表了“中央大学之使命”的演说,宣布治校方略,提出以“诚、朴、雄、伟”的学风作为中大的理想。“诚、朴、雄、伟”从此成为中大的校训。

1937年,中国对日本抗战,全国总动员。罗家伦校长认为中国的国难深重到如此,中华民族已临到生死关头,作为设在首都的国立大学,当然要对民族和国家,尽到特殊的责任和使命,这个使命就是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在当时的环境下,罗家伦校长提出了“诚、朴、雄、伟”四个字的学风,也可以说是他主张的校训。“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其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其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雄”是指“大雄无畏”的雄,以纠正中华民族自宋朝南渡以来的柔弱萎靡的风气。“伟”是指伟大崇高的意思,要从整个民族文化的命运着眼,不可有偏狭纤巧,有门户之见,故步自封。

“诚朴”二字,是自两江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以来,多年形成的传统学风的基本内涵。罗家伦校长针对时弊,加以阐述,便有了新意。罗家伦校长又加添了“雄伟”二字,无疑是针对当时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形势,有感而发的。“诚、朴、雄、伟”四字雄浑厚重,气势磅礴,对中央大学及其继承者南京大学的传统和校风产生深远影响。

5.南京大学新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南京大学。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在南京大学得以继续发扬光大。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1949年以后的南京大学一直没有明确自己的校训。

2000年,南京大学在筹备百年校庆过程中,广大师生建议学校在百年校庆之际确立南京大学新的校训。为了进一步弘扬南大优良传统与校风,南大决定进行校训的征集工作。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新的校训。

二、南京大学新校训的特征

南京大学新校训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上下求索和焦灼企盼的历程。而一旦落地生根,迅即在大江南北广泛传播,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归结其原因如下:

1.新校训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特色相结合、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诚朴雄伟”四字取自中央大学时期的学风和校训,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是结合南大办学实践的创新。“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为一起作为今日南京大学的校训,反映了南大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

2.新校训立意高远、文字优美,体现义理、考据、辞章的完美统一,是全校师生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

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在文字表述中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3.新校训的顺利诞生是学校上下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广泛动员、积极推行的结果

南大对校训征集工作极为重视,蒋树声校长亲自为这一工作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校训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要反映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二是校训要能概括南大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具有南大特色和个性;三是征集工作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

这三条原则,是在“南大传统与学校精神”大讨论后提出的,是深入研究和反复斟酌的产物,为确定校训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最终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新的校训。

校训征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宣传动员的过程,而在确定校训后,南京大学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主要方式有:在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上铭刻校训;蒋树声校长带头撰写《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等文章,对校训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广为宣扬;新校训宣传与百年校庆宣传结合同步,使其迅速在校友和师生中传播,并深入人心。

三、南大校训沿革对我校的几点启示

上海财经大学源远流长:1917年孕育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杨杏佛任主任)。1921年设立东南大学时,决定将南高商业专修科扩充改组成上海商科大学(与暨南大学合办),是为国内第一所商科大学(郭秉文兼任校长,马寅初为教务主任,主持校务);1922年,上海商科大学由东南大学独立承办,定名为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其后,先后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商学院(1927)、江苏大学商学院(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1928),1932年从中央大学划出独立,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其后,又几经变迁,发展成为今日之上海财经大学。可以说,1932年从中央大学划出独立前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南高、东大一脉相承的。因此,我校与南大不仅有历史上的关连,更应有现实上的互动。

1.充分认识校训的重要性

校训是学校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它具有重要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换言之,一条好的校训能充分体现出办学主体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并且还能够“内聚人心,外树形象”。2004年4月15日,上海市韩正市长在欢迎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复旦大学的致辞中,强调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复旦学子,为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奋斗不止”。这是对校训的重要作用所作的现实诠释。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优秀校训早已深入人心、广为传颂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校训的重要性。

2.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校训征集活动

南京大学在校庆100周年前夕,发动全校师生,从百年办学思想中梳理、挖掘出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填补1949年以后的历史空白,令人鼓舞。我校与南京大学在历史上具有较深渊源,都经历过南高、东大、中央大学等特定的发展历程,江谦、郭秉文等校长的办学思想对我校办学历程也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南京大学成功征集校训的做法,对我校而言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经过80多年的风雨,我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并在2007年迎来90周年校庆。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南京大学的经验,加快启动校训征集工作,以具备“财大人”高度认同度的校训向90周年校庆献礼。

3.校训征集过程中要发动师生踊跃参与

校训并不一定出于学校领导之手,但须经一定程序由学校领导认可,上升为学校提倡的办学目标和指导师生行为的准则,并大力宣扬和推行,最终被大多数师生了解和实行。如广泛流传的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即是一例,而南京大学新校训的诞生也是如此。一条好的校训,一般是寥寥数字,但要做到义理、考据、辞章的完美统一,谈何容易。这必定是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结果。

4.未来的校训应坚持财大特色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校训的比较,可以发现,目前一些大学的校训很是精当、贴切,催人奋进,回味深长,很受教益。南大校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确有相当部分学校的校训严重雷同,诸校一词,缺乏个性,鲜有特色,不能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宗旨和学校办学特色。还有部分高校,校训不明确,有时称为“办学理念”、有时称为“校风”,等等,表述方式也较随意。我校未来的校训一定要体现财大自身的特色,真正做到“度身定制”。

5.未来的校训要体现历史传承与时代精神

历史上,江谦、郭秉文等教育家的办学思想,对我校的创建和迅速崛起,影响甚巨。学校独立之后,上海商学院的办学者,继承和坚持了上海商科大学创办后形成的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期间有许多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在这个舞台上活动过,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今天的上海财经大学的发展,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校训作为学校的表征,是学校长期办学理念的结晶。因此,在注重传统的同时,更要赋予时代精神,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和方向。要将历史办学传统和现实办学目标有机结合,做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要反映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还要高度概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彰显个性,对我校而言,即要彰显财经学科“经世济国”的价值追求。

6.未来的校训应意蕴高远而雅俗共赏

为使未来的校训真正经得住历史考验,应努力在文字上实践如下目标:一是立意高远、寄托遥深。未来的校训应具有高度概括性,在立意上从大局着眼,做到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二是文字优美、具有张力。努力采用文采斐然、内涵丰富和具有张力的文字,易于大家传记和作进一步深入的阐释;三是引经据典,雅俗共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未来的校训应能充分、恰当地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富于文化意蕴而使其雅俗共赏,流传久远。

注释:

①张次博郭秉文的办学思想与上海商科大学财经高教研究,2003(4).参考文献:

1.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作者简介:

孟渊(1974-),男,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应望江(1963-),男,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第二篇:浅谈我校校训

浅谈我校校训

校训,既是学校学术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校训是指在学校办学核心理念指导下,用简明扼要的词句表述的、学校师生应共同遵守的训导性的规范。能够对学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校训具有训导性、概括性、精神性、长期性(战略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独特性等特性。

校训,既是学校学术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校训已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我校的校训是:修德、笃学、明智,它是学校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能促使学生进步成长的氛围,现就我校校训的内容特点及其体现的文化性作一定的分析。

修德: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指通过品德修养,明确道德责任,到达高尚的境界。体现出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倡导广大师生员工要修身养性,师德高尚,以德做人,以德做事,以德施教,以德求学、以德立身,以德处世,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医药卫生行业服务,使师生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德为道之用,道为德之基,修德,是先从理解道的意义开始。所以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象是一种自然规律,而德,是每一种规律的自然表现。道是方法,德是应用实践。道是方向,德是方向指引下的路途。所以德是自己的道的应用,日用而不知。这样,道既是德,德既是道。所谓修,不过是把眼前蒙蔽的障碍摘除而已。所谓道不自见,德不自现。修也不是修,只是消除整理的功夫。也就是说,修德的基础在于自己能够建立起对宇宙、对人生的种种认识思考,寻找发现认识出一种客观和真实的内涵真理,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道”,由这个方向这个思路的开始,而渐渐改变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

笃学,专心好学。其为人笃学强记,恭俭孝友。“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因此,古人一般将“笃”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如“笃志”、“笃信”、“笃行”等等。为人要有人品,治学也要有“品格”,这就是“笃学”,究其意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学问。当今社会,“笃学”体现在工作中要形成高尚、诚实、忠诚的职场道德氛围,摒弃浮躁功利、投机取巧,踏踏实实地工作。

明智,拼音: míng zhì,观察敏锐而判断正确;领悟恰当中肯之点和重要之点的能力,明智的态度。引证解释为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墨子•耕柱》:“鬼神孰与圣人明智?” 宋•王安石《陆忠州》诗:“英英陆忠州,学问辅明智。”清•侯方域《谢安论》:“顾可以见天下之几微者,识也。而天下之大,有非明智之所能尽,则识于是乎穷。”沙汀《祖父的故事•模范县长》:“我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办法,虽然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亦指明智的人。《楚辞•刘向<九叹•愍命>》:“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王逸注:“招致幽隐明智之人。”汉•贾谊《过秦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清•田兰芳《叙袁仲方甲子秋冬诗》:“俾我子若孙他时见之,其祖父之人、之文、之遇如在目前。不啻归先轸之元也,亦不负与明智之士为友矣。”一个聪明、明智的人会发现,生活是欢乐与悲哀、成功与失败、给予与获得的聚合体。一个聪明、明智的人懂得去尊重每一个人,懂得摆出好斗的架势最易导致冲突。聪明明智的人,他们恨也有度,爱也有度;一个聪明、明智的人懂得容纳,是借鉴,也是汲取。懂得借鉴使人更加聪明明智,汲取使人更加强大。

众所周知,在世界众多学校中,各校都会提出言简意赅的校训用以彰显自己学校的精神和浓郁大学独特的氛围,校训对一所校训来说是一个浓缩概括的过程,当一所校训拥有了与之相符的校训,相对应地,针对校训精神的建构也会愈发系统和彻底。反之,在建校过程中,设立与初衷相衬的校训以强化学校精神的作用也是必要的前提。我们学校的校训有一种古诗的味道。校长曾经说过:“希望大家把我们的学校变成一座具有书香气息的学校!”我想,光看看校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看来,校训就是为了能感受到书香。走进这个文化园,在这个文化园一边的墙壁上有学校的简介,可以使刚入学的学生更快的了解这所学校的特色和风格。我们学校校训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挂在教学楼上的大楼名称都是以校训命名的,与学风校训相交辉映,激励着我们全体师生发扬笃学明智的精神。

我个人认为校训,作为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培养良好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校训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引领着师生走的更高、更远。

第三篇: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总体目标

一、了解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

二、学会鉴赏有关的重要小说,掌握小说鉴赏的方法。

三、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阅读中做到融会贯通。

导语:《庄子―外物篇》最早出现“小说”一词。东汉班固《汉书·文艺志》:“小说家者,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各流派争芳斗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小说家就是其中的一个流派。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

一、孕育萌芽期:

神话是最早从综合艺术中独立出来的文学形式,完全可以被当作叙事文学。可以说,神话是小说的源头。因为小说本来就是叙事的艺术。随着历史变迁,小说创作由民间走向专业化创作,内容也越来越向人自身靠拢,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近。即神话--传说--人情世故小说。主要因素由完整的故事、简单的情节和夸张的想象构成。如《山海经》《淮南子》中的神话故事,后代诸如志怪、志人、传奇小说、《西游记》大都受到神话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收集大量具有讽喻特色的寓言。短小精悍、文笔凝练。日常生活的小事,作者竟能推演出发人深思的哲理。如果现在还存在这样的小说作者,那他只好喝风拉烟了。然而,这些寓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很多根据寓言写出。

历史继续发展,从春秋到秦汉,历史文学自然出现了。因为文学作为新鲜的事物,优先被贵族阶级接触并享用。也许他们并不属于小说,但是,如《史记》,对人物形象深入细致的刻画描绘,甚至虚构,显示出小说的特质。后代出现许多光彩照人的小说人物,与《史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当代武侠作家金庸直言不讳的承认自己的创作深受其影响。

二、文学自觉期: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将“小说”和“大道”比较。大道:宏观言论,如正统散文、诗歌;小说:琐碎言语,有点发牢骚的味道。班固认为小说为九流之末,但肯定了它作为文学类别的存在。

魏晋时,各种文学类别划分已经很明显,逐渐为人们接受。小说有了比较完整的篇章结构,摆脱了“残俗文学”的粗制滥造,自此,中国文学史第一次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也标志着古代小说的产生。

关于“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密切的关系,是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们对现实产生深深的恐惧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恐惧等紧张情绪往往会导致人类非理性主义滋长。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武侠玄幻等非现实的文学,都是人们 寻求精神寄托的反映。后来佛教传入,神灵怪异和信徒作品显赫一时。文人也不是自觉创作,他们认为神灵怪异与写人记事没有什么区别。承认人鬼同时存在。可见,当时,人们的思想是驳杂混乱的。还有,“志人小说”与当时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有关,注重写人,形成笔记小说的传统。代表作品包括《搜神记》《神异记》《世说新语》等。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因为它已超出了记录传闻逸事的范畴,而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唐人传奇大体可分为三类内容:

1神怪故事。这是直接继承笔记小说的神仙怪异小说,著名作品有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这两部作品讽刺了热中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

2恋爱故事。这一部分是唐代传奇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作品。如白行简《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霍小玉传》、《柳毅传》陈鸿《长恨歌传》等都是有名的作品。它们大都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谴责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并且塑造了一系列争取婚姻幸福的妇女形象。

《柳毅传》讲的是落第书生柳毅替遭受婚姻折磨的洞庭龙女传书,使她获得解放,后历经坎坷,俩人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人物描写是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柳毅的正义、龙女的深情、钱塘君烈火般的个性,都刻画得十分鲜明。它用幻想反映现实的手法,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李娃传》通过妓女李娃与荥阳公之子这对地位悬殊的恋人历经风雨,终于获得幸福的故事描写,批判了封建门阀观念,歌颂了郎才女貌的爱情标准。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笔法清丽。

3侠义故事。这类作品描写侠客义士惩强扶弱的英雄行为,代表作品有《红线传》、《谢小娥传》等。

唐人传奇不仅在题材、思想上超越了前人小说,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唐人传奇中,很多篇章描述了一个人物某段时期或一生的经历,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及思想发展。唐人传奇是中国风格小说形式的开始,它的体制短小,但初具长篇小说的轮廓。

三、文学黄金期:

古代小说发展到宋代,终于出现了自身的飞跃和高潮。话本出现后,白话小说随之出现,继而元明诞生长篇章回小说,小说达到全盛阶段。

宋代小说仍被称为传奇,但是开始分流。一种是以笔记形式出现的文言小说;另一种是宋元话本,直接源头并非唐五代传奇,虽然吸呐了一些特点,语言更加接近口语。话本产生,是与市民生活发展密不可分,且由市民需要而产生。

宋元话本可以视为一个整体部分。传留下来的长篇有《新编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等。这些话本,分别和后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的创作有很密切的关系。

明初统治者为免“民急则乱”,减轻赋税,简约商税,扶持工商,农业、工商业都得到发展,大都市经济进一步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小说创作也在前代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产生了一批长短篇小说。长篇主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孙悟空这个典型性格的成功塑造,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新的高峰。短篇主要有“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由冯梦龙搜集、整理、创作、编辑成书的。

清代都市经济继续发展,市民阶层继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也逐渐发展起来,由作者独立创作的小说大量出现。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聊斋志异》。它继承并发展六朝志怪、唐代传奇的传统,形成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化莫测的独特艺术风格,相当多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它把鬼狐花妖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描写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地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多种矛盾。

长篇小说主要有《儒林外史》、《红楼梦》、《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

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章回小说。文言短篇、拟话本小说分别达到了高潮,真正进入古代小说的黄金时代。第一个高潮是宋元话本时期;第二个高潮则是章回小说的出现,以《三国演义》《水浒》为代表;第三个高潮以《儒林外史》《红楼梦》为代表。此后,古代小说慢慢衰落,一蹶不振。

四、小说发展的系统:

1、神魔志怪系统:以《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为代表;

2、历史传奇系统:两大分支,一是直接取材于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二是英雄传奇小说,以《水浒》为源头和代表。中国长篇武侠小说源自《水浒》,到清代出现一系列小说。明中期后,历史演义发展令人瞩目(《杨家将》《说岳全传》),艺术成就一般。

3、世俗风情系统:

明末出现《金瓶梅》这样的里程碑作品,正式步入长篇小说的殿堂。无论是文学的独创性,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金瓶梅》堪称第一。

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三言》《二拍》,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典范。

明末清初,风情世俗小说最为流行,但拘于模式:私定终身后花园,颠沛流离梦难圆。多情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

五、巧记古典名著28字诀: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提问:这首小诗到底包含了多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呢?

明确:东:《东周列国志》(余邵鱼)

西:《西游记》(吴承恩)

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水:《水浒传》(明施耐庵)桃花:《桃花扇》(清孔尚任)

红:《红楼梦》(曹雪芹 高颚)官场:《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儒林:《儒林外史》(吴敬梓)

金瓶:《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冯梦龙)二拍:《一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

今古:《今古传奇》(抱瓮老人)

聊斋:《聊斋志异》(蒲松龄)史书:《史记》(司马迁)

西厢:《西厢记》(王实甫)镜:《镜花缘》(清李汝珍)

六、简介四大名著

1、四大名著的具体完成时间。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水浒传》——元末明初 《西游记》——明朝

《红楼梦》——清朝

2、四大名著的地位和影响。

《三国演义》——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成为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

《水浒传》——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

《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中国小说最高峰的杰出作品

3、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4、四大名著内容简介(一句话概括),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国演义》——全书120回,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

《水浒传》——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四篇:希腊神话的发展脉络

希腊神话的发展脉络:

卡俄斯恰如一座元始天尊神。它具备生命的繁衍能力,于是生下了大地女神该亚、爱神厄洛斯,生下了黑暗和黑夜女神厄瑞玻斯和尼克斯。从此以后,神的家族香火鼎盛,呈现蓬勃的发展形势。大地女神该亚生天神乌拉诺斯,生下夜空繁星、高山和海洋。不期天神乌拉诺斯既是该亚的儿子又是她的丈夫,而黑暗和黑夜女神则分别生下太空神以太和光明神。黑夜女神后来又成为死神、睡神、苍老神和苦恼神的母亲。

天神乌拉诺斯跟大地女神结合,生下十二位提坦神。他们是六男六女的巨人物体。六个男提坦神为:俄刻阿诺斯、科俄斯、许珀里翁、克洛诺斯、克赖伊俄斯和伊阿珀托斯;六个女提坦神为忒提斯、福柏、忒伊亚、瑞亚、摩涅莫绪涅和忒弥斯。

按照古老的传说,天神乌拉诺斯与该亚的儿子俄刻阿诺斯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地表面。俄刻阿诺斯跟妹妹忒提斯成婚,生下了三千个海洋女神以及一切水源和河流。科俄斯和福柏成了勒托的生身父母。勒托和宙斯生阿波罗和阿尔忒弥斯。许珀里翁和忒伊亚婚配,生下赫利俄斯、塞勒涅和厄俄斯。克洛诺斯和瑞亚是奥林匹斯众神的父母亲。

赫利俄斯每天乘坐万丈光芒的金车从俄刻阿诺斯中跳跃而出,登上天空。到了傍晚,他再重新返归俄刻阿诺斯休息。

克赖伊俄斯与海洋女儿欧律比婚配,生下天上的星儿和陆上的风儿。伊阿珀托斯娶大海女儿克吕墨涅为妻,生下阿特拉斯、普罗米修斯和厄庇墨诺斯。摩涅莫绪涅生了九个女儿,取名缪斯,是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克洛诺斯和瑞亚的孩子有哈得斯、波塞冬、宙斯、赫斯提、得墨忒耳和赫拉。乌拉诺斯和该亚除了生有十二个提坦神以外还生下三个库克罗普斯巨人,分别叫勃隆忒斯、斯忒洛珀斯和阿尔盖斯。他们在额间长着一只圆圆的转动着的眼睛,专门为宙斯制造闪电。诗人荷马描述的库克罗普斯人是一个巨人族第,他们没有文化吞吃生人,从不敬畏神。据说,这个野蛮的食人民族住在西方天尽头的一座海岛上。该亚生下库克罗普斯后又生下三个儿子,通称。赫卡同舍埃伦,都是长着一百只手的勇士。

乌拉诺斯却仇视自己的儿子,甚至想迫使孩子重新挤入母腹,盖亚十分愤恨,唆使最小的儿子克洛诺斯用镰刀把父亲切斩致残。父亲受了刀伤,鲜血四溅,从飞溅的血液中产生了复仇女神。复仇女神在大地上游荡,她们密切注视着人间一切违反自然秩序的越轨行为,除此以外,她们还在地府执掌惩罚。乌拉诺斯的血中还生出了巨人、梣树女仙等。人们从粗壮的梣树中制造了杀人的投枪。乌拉诺斯濒临死亡时曾预言,说克洛诺斯将丧生在自己儿子手中。克洛诺斯畏惧预言,便把自己的孩子生下以后就统统吞咽下肚,只有幼子宙斯除外。母亲瑞亚在克里特岛生下宙斯,把儿子立即藏匿在山洞里,然后用襁褓包裹一块石头交给克洛诺斯。克洛诺斯不知就里,像往常一样把石头吞吃下去。

宙斯吮吸山羊阿尔泰玛亚的羊奶长大。后来,他迫使父亲把吞食的孩子重新呕吐出来。宙斯把克洛诺斯吐出来的石头竖立在特尔斐,用于象征人类。接着,他又联合兄弟姐妹,一起对父亲展开激烈的斗争。提坦神立即分为两派:俄刻阿诺斯、忒弥斯和摩涅莫绪涅支持宙斯,其他的提坦神都站在克洛诺斯一边。激战的双方抢占山头,分别站在奥林匹斯和奥蒂尔斯山顶,相互对峙着,抗战十年,不分胜负。

宙斯听从地母该亚的建议,解放了库克普罗斯人和赫卡同舍埃伦。众神一起努力,终于制服了克洛诺斯和他的提坦盟友。宙斯把他的对手一直送进塔耳塔洛斯地狱,那是地府中最深远、最黑暗的地方。他把对手们关进地狱,让赫卡同舍埃伦看守。

按照罗马神话传说,克洛诺斯逃到意大利界面,在那里成了果实神萨图恩,执掌为民造福的权柄。他的节日被称为农神节。农神节在冬至前后,罗马人纵情欢庆,奴仆和长工停下劳动,受到主人的殷勤招待。

宙斯在确立世界新秩序前,还经历了一系列的斗争和考验。首先对他发难的是该亚的儿子堤丰。当年,该亚在为儿子们遭受失败而十分愤怒生下这位妖儿。宙斯与之展开了艰苦的斗争。最后,他用闪电把妖怪送入塔耳塔洛斯地狱。据另一则传说,宙斯端起火山挨得纳朝堤丰投掷过去,山石震动激烈,直到今天还在喷吐火焰。

巨人们奋起反抗宙斯。在造型艺术中,巨人们被描绘成摆弄着蛇尾的高大物体。他们朝天空投掷山岩巨石和燃烧的树木。宙斯向他们回掷电闪。直到赫拉克勒斯用神箭帮助战斗,宙斯才制服巨人,赢得战争。

宙斯摆脱困境后便和波塞冬以及哈得斯共同瓜分世界的统治权。宙斯主管奥林匹斯的各座宫殿,波塞冬的深海金宫就在爱琴海的攸俾阿岛的海岸旁。他跟妻子安菲特里特生活在一起,还有儿子特里同以及涅柔斯的其他女儿。特里同下半身像鱼,他拥有一只用于吹奏的海螺(传遍世界的乐声,穿云裂石,可以兴风作浪,又可使风浪平息)。

第五篇: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启示

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就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1]为了深入理解十七大关于党内民主的这些重要论断,有必要对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认真地梳理 ,并就此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党代表大会制度

在党内民主的制度体系中 ,党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项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的基础 ,也是党内民主本质特征的最充分体现 ,关系到党内民主发展全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大会制度 ,列宁坚持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1、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党代表大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这两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十分重视党代表大会的作用,并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首先,党的权力中心在党的代表大会,而不在中央委员会。在 1847年他们参与制定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明确规定: “代表大会是全盟的立法机关”, “最高权力机关”, “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 ,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2]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党代表大会在党内权力结构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其次,代表们在党代表大会上可以自由争论。在1847年11月召开的同盟二大上 ,代表们围绕着同盟的纲领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激烈的争论。马克思恩格斯在争论中详尽地、无可辩驳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最终使大会代表接受了这个科学的革命的理论。正如恩格斯 1885年回忆往事所说:马克思在长时间的辩论中捍卫了新理论。“所有的分歧和怀疑终于都消除了,一致通过了新原则,马克思和我被委托起草宣言。”[3]再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各种议案都进行民主表决,表决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同时尊重少数的原则。如果代表大会上多数人的决策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可在下一次代表大会上重新复议。同盟章程还规定各级同盟领导人必须经过民主选举产生。正如恩格斯所说:“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现在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制度进行”。[4]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党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即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明文规定:“代表大会于每年8月举行。遇紧急情况中央委员会得召集非常代表大会。”[5]但是,在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共产党尚未执政的条件下,实行起来却很困难。1848年欧洲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后,党的代表大会未能如期召开。革命失败后,党遭到残酷镇压,代表大会更是无法按时召开,直至1852年11月,共产主同盟被迫宣布解散。但是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党代表大会年会制。1864年马克思在他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第二条中规定:“每年召开由协会各支部选派代表组成的全协会工人代表大会。”[6]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组织章程中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上讨论和决定同党有关的一切问题”。[7]该党从1869年至1914年共存在45年,召开了37次代表大会,仅在 1878年至1890年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令”时期才未能按期召开。一直到晚年,恩格斯都很重视党代表大会年会制。1892年,他在致德国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倍倍尔的信中还强调:“应当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 ,即使为了遵守党章,你们执行委员会也必须这样做......而且,让全党哪怕一年有一次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一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做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8]

2、列宁坚持与发展党代表大会制度

列宁是在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严酷环境下探索党代表大会制度的,他不仅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党代表大会制度,而且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发展了党代表大会制度。列宁坚持了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原则。列宁曾指出:“党的最高机关应当是代表大会,即一切有全权的组织的代表的会议,这些代表作出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这是民主代表制度原则,它同协商性代表会议原则和把会议决定交付给各组织举行投票即举行全民投票的原则是相反的)。” [9]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前 ,列宁提交的党章草案第2条明确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党代表大会。”[10]大会在正式通过的党章中采纳并写入了这个意见。此后,苏联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都坚持了这一规定。为了保证党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地位,列宁坚持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后,由于俄国国内政治条件十分恶劣,党代表大会难以正常召开,所以列宁在1903年提交的党章草案中提出:“代表大会由中央委员会召开(尽可能至少每两年一次)。”[11]情况稍有好转 ,列宁便决定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1905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第2条规定:“代表大会由中央委员会召开,每年一次。”[12]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定期代表大会由中央委员会召开,每年一次。”[13]然而,由于 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党的外部环境再度恶化 ,尽管1907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仍规定代表大会的年会制,实际上,直到1917年7月才得以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 ,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即使是在1918年至1920年战火纷飞的国内外战争时期,仍照常举行,坚持把重大问题提交党代表大会讨论。从1918年到1924年列宁逝世前 ,俄共(布)召开了 6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 ,对发扬党内民主、推动苏维埃的建设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然而 ,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党代表大会一年召开一次,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其权力中心地位往往会被中央委员会或其他机构所取代。马克思恩格斯把“遇紧急情况中央委员会得召集非常代表大会”作为年会制的弥补措施。列宁坚持了这种做法 ,并开创了党的代表会议制度。党代表会议是由党中央召集各省委员会和各民族地区委员会的代表组成 ,其规模与职能都比党代表大会小一些。1919年12规定,每3个月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1921年3月又改为每年召开两次;1922年8月固定为每年召开一次 ,即也实行年会制。党代表会议在前后两次党代表大会之间召开 ,目的是避免党代表大会的权力过分集中到党的中央委员会。遗憾的是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就逐步破坏了党代表大会制度。虽然联共(布)党章上仍明文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代表大会,但斯大林却逐步把权力由党代表大会转向中央委员会,又由中央委员会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形成了以他个人为主导的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斯大林还逐步破坏了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党章中党代表大会年会制规定被修改为每3年召开一次,而实际上的党代表大会又不断延期,有的相隔4年、5年,最长相隔竟达13年之久。

二、中国共产党实行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 ,就把党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代表大会被赋予了最高权力。在我党的历届党章中,几乎都有关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机关 ”“最高权力机关”、或“最高领导机关”的规定。与此同时,却又一直把中央委员会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列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或“最高领导机关 ”。一大制定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3条和第15条分别规定:“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 ”, “本纲领须经全国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代表同意,始得修改。”[14]条文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字里行间却包含和体现着这种规定。1922年二大党章第17条、1923年三大修正章程和1925年四大修正章程第18条则明确规定:“全国代表大会为本党最高机关;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机关。” [15]1927年五大修正章程议决案第 15条、16条分别规定:“各级党部最高的机关为:全体党员大会及代表大会 ”, “全体党员大会及各级代表大会选举各级委员会。委员会在大会闭会期间为该党部最高权力机关,执行并指导党务及政策。” [16]1945年七大党章第17条规定 :各级党的组织之最高领导机关是各级代表大会,在各级代表大会闭会时期,由各级大会所选出之党的各级委员会,即为各级党的组织之最高领导机关。[17]1956年八大党章对此规定与七大党章类似。但从九大党章起,将最高领导机关改为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一直到十六大党章第10条仍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18]无论党章规定怎样修改,党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确定无疑的。

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二大党章第11条明文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一次。”[19]随后,党的三次修正章程都重申了上述规定。六大通过的新党章继续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按通常规例,每年开会一次。”[20]在实践中,从1921年到 1928年,党在 7年中开了 6次代表大会,基本上坚持了年会制。这不仅说明党中央及其主要领导人对党章规定的高度重视 ,同时,这一时期党的生存条件并不十分恶劣,全国党员数量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规模较小等因素也为坚持年会制提供了客观条件。尽管1928年六大重申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年会制,但随着革命斗争环境的急剧恶化,这一制度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所打断 ,直到1945年才召开党的七大。考虑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年会制难以执行,七大修改党章,把党代表大会年会制改为非年会制。七大党章第29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由中央委员会决定并召集之。在通常情况下,每三年召集一次。在特殊情况下,由中央委员会决定延期或提前召集。”[21]七大做出这一重大改变,除上述年会制难以执行原因外,还考虑到代表大会年会制一年一度的选举过于频繁,不利于保持党的各级领导机构的相对稳定。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解释说:“过多的选举,没有必要,并将妨害工作”。[22]七大把党代表大会年会制改为非年会制,适应了当时战争环境的需要,有其历史合理性,但这种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地位的权威性及其职权的行使。为弥补这一制度安排缺陷 ,七大根据俄共(布)的经验建构了党的代表会议制度。七大党章第35条规定:“在前后两届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中央委员会得召集各地方党委代表举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若干次,讨论并决定当前的党的政策问题。”[23] 党的八大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这是对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是否可以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有了常任代表制度,每年就非开会不可。是否可以考虑采用这个办法,比如五年一任。这还没有写到党章上去 ,提出来请大家考虑,看是否可以。”[24]根据毛泽东的设想 ,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克服长期不召集党代表大会的缺点,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水平,八大“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25]八大党代会常任制设想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党的全国、省、县三级党代会一律每年开会一次,即实行年会制;二是三级代表大会分别每隔5年、3年、2年换届时才改选代表,即实行代表常任制。这种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加常任制的办法,是针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不能定期召集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而提出来的,其好处很多,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最大好处,是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它的效果,是几年开会一次和每次重新选举代表的原有制度所难达到的”。因此,“这种改革,必然可以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的发展”。[26]八大党章第31条规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由中央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 ”,“每届任期五年”。[27]可以说,八大提出的党代会常任制,体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推进党内民主发展的制度化追求,是对党的代表大会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对马列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发展。

但是,由于八大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急剧发展,八大的常任制改革中途夭折了。1956年9月八大开了第一次会议,按照八大新党章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规定,应当在 1957年召开第二次会议 ,但由于受反右派运动的影响,八大二次会议没能按党章规定及时召开,而是延迟到1958年5月才举行。在八大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在5月17日全体会议上明确表示 :“明年五月开三届大会,请作准备”。[28]但是,这本应在1959年召开的八大三次会议也没有按期举行,而且以后就再也没有召开过代表大会年会,党代会常任制的探索从此中断。1969年九大党章第8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代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29]这就正式取消八大党章关于党代会年会制与常任制的条款。

“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十二大以来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恢复了七大所构建的党代表大会非年会制与党代表会议相结合的制度。十二大党章第18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由中央委员会召集。”第12条同时规定:“党的县级和县级以上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30]从十二大以来,党代表大会的召开走向正常化,没有再出现拖延的现象。为讨论中央关于制定“七五 ”计划的建议以及大幅度调整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等重大问题,1985年9月,还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这是建国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另一方面,对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十二大党章消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但没有恢复八大提出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对此,主持新党章起草工作的胡乔木,在就新党章产生的经过和重要意义答记者问时说:“在新党章的多次讨论和修改过程中,曾经考虑过代表要实行常任制的意见,1980年2月发出的修改草案中就曾经作过这样的规定。但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最后还是没有作这样的规定。”胡乔木还具体解释了十二大没有恢复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原因:一是八大规定行不通;二是党代会的任务主要是确定党在一个阶段内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 ,产生比较稳定的领导机构,因而不需要也不可能每年都开会;三是如果实行代表常任制,对党代表的任务和职权及其与各级党委的关系难以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31]胡乔木的回答,反映了当时党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慎重考虑。由于胡乔木的解释在当时是权威观点,使十二大前夕要求恢复党代会常任制的呼声一度归于沉寂。但学术界对此讨论并未终止。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32]的方针后,中央有关部门开始在部分市、县进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1988年到1989年,中组部先后选择了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绍兴市、永嘉县、瑞安市,黑龙江省林甸县、肇东市,山西省大同市矿区、洪洞县、晋中市榆次区和顺县,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衡山县等12个市、县组织进行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但是 ,到十六大召开以前,除浙江的绍兴市、瑞安市、台州市椒江区和山西的晋中市榆次区和顺县等五个市县区还在试点外,其它几个市县己经停止试点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期间中央态度一直不很明朗,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相关部门也一直没有获得明确指示,长期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搞了14年,总体上来说进展不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以改革体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33]的要求,这为探索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空间。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新一轮改革又蓬勃兴起。四川雅安市、眉山市、自贡市等近20个市县区进行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工作。除了四川以外,山东乳山市、山西石楼县、广西象州县、广东惠州市、湖北宜都市、江苏射阳县等也加入了试点的行列。现在有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区都在积极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工作。

三、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现状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举措。

1.改善党代表结构,扩大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增强代表广泛性。改善党代表结构的必要性在于:首先,领导干部代表太多,会造成代表在代表大会上的实际地位不平等,使部分基层党代表不敢讲真话,不敢讲实话。其次,党代表大会是表达和整合党内不同方面利益的平台,党代表的构成理应充分兼顾党内不同层次的党员。如果党代表的结构明显同质化,就会妨碍党内不同声音在党代会上的表达,尤其是基层困难党员的利益就容易被忽视。再次,党员代表与领导干部一身两任,会混淆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影响党代表大会监督权的落实。最后,党代表大会不是党的工作会、干部会,限制和减少领导干部兼任党代表,更符合党员广泛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党内民主原则。

2.扩大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这一要求是针对党代表在行使选举权方面的不足而提出的。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由此,党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就是选举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员。而要保证选举真正体现党代表的意志,首先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扩大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

扩大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其正面意义至少有二:首先,它能满足党代表对党内选举的知情权、参与权,从而更好地落实其选举权。其次,它能树立起党的民主、开明形象,减少“暗箱”操作,最终从根本上消除用人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此次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要求扩大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实际上是明确了党代表有权参与候选人的提名和推荐。

3.建立党代表提案制度。在党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党代表就同级党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提出提案,是党代表行使职权的基本方式。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是丰富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举措。实践表明,建立和执行好党代表提案制度,除了要有制度本身作支撑外,还要增加党代表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别是党的建设情况的了解和接触,扩大党代表的知情权,大力提高党代表的素质,同时,要把握好党代表提案与人大代表提案的区别。

4.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代表在党代表大会召开和闭会期间,享有代表资格,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党的十七大首次作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部署。2008年7月,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党代表任期制条例。在此基础上,各地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实施办法。相关链接

何谓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

党代会常任制:一般认为是指每次党的代表大会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后,在党的委员会任期内每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行使党的代表大会的职权。

党代表任期制:一般认为是指党代会的代表资格与它所选举产生的委员会的资格和权利同时存在,任期与委员会的任期相同。试点情况

近几年,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的试点主要集中在党代表提案制度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两个方面。关于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党的十七大以来,浙江台州、四川雅安、湖北宜都、广东惠州、辽宁鞍山等地都加强了党代表任期制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肯定。

第一,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党代表的资政作用。辽宁鞍山出台的《关于全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每年要确定一批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事关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由代表团(组)组织代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决策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党委工作重点,在代表中开展提意见和建议等活动,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工作落实。湖北宜都市委注重发挥党代表在参与决策中的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党代表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制度。广东惠州市委规定,提拔任用市管干部,所在单位党代表必须参加民主推荐,考察过程中必须听取党代表的意见。市委全委会每次票决任免干部,都邀请相关代表列席会议,并安排代表发言议程,充分听取和吸纳民意。在党代表评议干部方面,辽宁鞍山的做法是,党委每年组织党代表对当地党委及其成员德、能、勤、绩、廉的情况进行一次评议,评议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四川雅安荥经县的做法是:党代表列席常委会和全委会,一般一次选择5―8人,主要来自基层和一线,内容包括重大经济、社会、民生问题,甚至人事问题,都不避讳。“常委们讨论完后,还专门问了在场的3名党代表有没有什么意见?”当了两届党代表的石华雷,曾两度列席荥经县委常委会,这让来自一线的他很有使命感,“别人再对县里的决策发议论时,我就有发言权了。因为当时决策的过程,我全程见证了。”

第四,实行党代表联系党员和群众制度。辽宁鞍山要求每位党代表要联系本地区、本系统5名以上具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员,向他们宣传党委的各项决策、决定和决议,经常了解、收集所联系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党委反映。湖北宜都要求,党代表大会代表应当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基层党员和群众加强联系,了解党的决议、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基层单位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代表中的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还应有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

第五,成立党代表联络办公室(简称“党联办”),使其上通下联,成为党代会闭会期间的联络机构,专司为党代表提供联系、信息等服务。

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是一项新的探索实践,也是党内民主建设中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目前各地的探索实践还是初步的,这项制度要继续走向丰富完善,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深入探索。关于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广东惠州在全国最早创立党代表提案制度。自2003年确立提案制度以来,惠州6次党代会年会,共收到党代表提案和建议80条。党代表、民营企业金宝集团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曲文东就是一个积极的提案者,通过提案,他顺利地帮助所在地居民化解了一起污水矛盾。这说明,让党代表充当党员、群众与党的领导机构沟通的渠道,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群众对党的向心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四、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

2010年4月,深圳在四个单位进行了市级党代表公推直选试点,引起全国注目。据现有媒体报道来看,深圳党代表的公推直选是全国“级别”最高(副省级)的党代表选举,其基本特征一是竞争性选举,“强势PK”;二是初始提名有组织推荐、党员联名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三是以区域性和行业(“两新”组织)为选举单位;四是大规模差额选举;五是公开透明。深圳的做法无疑是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关注与思考。

1、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起点——代表理念与代表产生方式的更新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提出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内含很丰富,包含有党代表大会的职责权限,党代表大会与全委会、常委会的权力结构,党代表的产生方式,党代表任期制,党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等等。深圳党代表公推直选试点,是党代表产生方式的改革,是党代表大会一系列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

按照授权与责任相对等的原则,党代表需要向选举人——党员负责,代表选举人的意志,这是党代表大会的题中之义。尽管共产党不是群众自治组织也不是议会,但党代表本应在代表大会上充分表达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意志,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政治大局,行使党代表的权力。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党代表的“代表性”模糊不清,比如,在个别地方党代表大会期间,有的代表发表的言论以领导的指示或暗示为准;在选举中,大多数人以“组织”即上级意志为准,甚至个别地方、个别代表团在投票时还要“相互监督”。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一些党代表的选举具有形式主义色彩,导致对上负责超越对下负责。只有在真正选举基础上产生的代表,才能够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既维护大局,又有充分的个人表达意愿。深圳党代表竞选中,有的党代表候选人明确提出“有事找党代表”,就是典型的代表理念的更新。向选举单位党员负责,为党员和群众服务,应成为党代表“代表性”的核心理念。

2、改变开会方式——按议题“自由结组”讨论

党代表能否在党代表大会上真实表达选举单位党员和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不仅仅取决于其身份是否选举产生,还与开会组团方式、讨论方式、整体氛围相关。

现行各级党代表大会的组团方式以区域和行业为主,其中,区域性代表团占据多数。应该讲,这种组团方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较为方便,也符合中国共产党组织设置原则。但是,讨论方式仍然以区域或行业代表团为主体进行,则难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官本位”等级制传统的国家,各代表团的主要负责人往往是地方或行业的主要领导人,行政上下级关系难免融入到代表团中,一些代表在上级面前难以表达真实意图。即使代表团主要领导无意干预其他代表的意见表达,其他代表也会以领导的讲话为自己发表意见的基调。在这种背景下,一旦“主导”氛围形成,有不同意见者也难以再说不同看法。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提出过解决方案。194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开了后来在党史上很有名的“九月会议”,任弼时在会上明确指出,党内“如果只有代表会,而小广播的话(指人们私下说的心里话——作者注)不能在会上公开讲,则是只有民主的形式,而无民主的实质。民主作风是要靠长期培养的,党内必须发展批评自我批评,允许党员说出心里话,则能有真正民主的实质。大会上自由结组讨论这是一种好的形式,所谓打破封建开会秩序”。任弼时所说的“封建开会秩序”,当指官本位、等级色彩。而“自由结组讨论”,笔者认为并非无政府主义,而是指按照议题自愿结组讨论,类似于今天的全国政协开会方式。这种开会方式的转变,对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党内意见表达机制的重要部分。

这种会议讨论制度的改革,无需增加会议成本,且能够听到广泛的意见,为大会决策提供更多选择。对于党代表的各种不同意见,合理的可以吸收,不合理的可以作出为什么不能接受的解释,合理但现实条件做不到的可以预留改革的空间。

同时,这种讨论过程,也是各抒己见、统一认识和思想整合的过程。列宁当年在谈到党的纪律时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即党的纪律的实行,是以自由讨论为基础的。在经历了真正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人的认识才能够真正统一,防止出现决策效率很高而执行力不高的现象。

3、党代表提案质量——提高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既然按议题结组讨论,又牵涉到另一问题:党代表提出议案。议题是由议案体现出来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而近年来某些地方党代表大会试行党代表提案后,又产生新的问题:党代表提案大多与人大代表提案雷同,重合度较高,大多是经济类。

这一问题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比如,党代表的素质问题,即代表需要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只是“听会”,就无需进行选举,因为不可能体现出“代表性”。再如,党务公开问题。党代表,特别是有的基层党代表,或做具体业务工作的党代表,由于社会职业、工作岗位的缘故,对党内事务并非完全了解,也导致他们不能够提出质量高的议案来。党务公开就成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又如,有的党代表把“代表”身份作为一种荣誉,并无政治热情,那么,即使有了自由发言的机会与条件,也未必能够积极参政议政。

那么,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深圳的做法(包括过去一些地方的公推直选试点)值得关注之处,就是演讲、提问。演讲和提问并非中国特色,但用在中国,至少可以使选举人从一个方面了解其有无参政议政能力,其代表理念如何。尽管演讲、提问不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甚至也不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道德水准,但只要在候选人资格界定、条件审查、程序设计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优秀候选人进入程序——这是党代表选举成功的底线,那么,即使某些群众个人判断出现误差,也不会导致出现太大问题,而代表参政议政的热情和能力却可以得到保证。

4、确定党代表适当比例——更注重实效性

党代表大会的党代表比例问题既是民主问题,也是科学性问题。

近些年来,对党代表的比例问题议论较多,主要是说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少,大多数是各级领导干部,所以要增加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另外,根据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不断涌现出新的社会利益群体的现状,需要增加不同群体党代表的广泛性。

笔者认为,增加一线代表比例有一定好处,可以更直接、更多地了解基层意见。至于广泛性,即各方面代表都要有,也同样有益于大会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集思广益。但这些益处、好处,都是有前提的,即在改变开会方式、提高基层一线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显示出理论上应有的党代表的功能。而现实是复杂的。有两种情况不能不重视。

一是党代表大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扩张。一个地方,比如一个县,只能有一个党代表名额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在这种情况下,是选县委书记还是选一个工人或农民党员?虽然选出一个基层党员代表,代表性、广泛性都有了,但大会结束后,谁来组织全县党员传达、实施党代表大会精神?还是要靠县委一班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县委书记(这里又牵涉到另一问题,即县委书记必须是优秀的党员,县委书记的产生方式等。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对此不作探讨)。这是基于贯彻落实代表大会精神不得已的选择。如果为了体现基层党员的代表性,可以增设名额,但党代表大会不是议会,规模过大并不适宜。

二是如果真正选举,在目前的组织结构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名普通党员即使自我推荐竞争,在基层有可能获得一定数量选票,但在更高层次上,往往难以与一定权位的人抗衡。比如,某行业选举,该行业唯一有知名度且被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就是该行业的最高领导,而且同样存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问题,所以任何普通党员都难以与之相比。尽管这次深圳的试点中有一位行业协会的专职党委书记落选,但毕竟是新社会组织出现的个案,在一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很难出现类似情况。

因此,从实际效果来说,现在党代表大会中领导身份的人多无可厚非,这是中国体制的特点,有利也有弊。解决的办法,可以部分地增加一线党员比例,但要确定合理比例。这里的关键依然是大会能否实现自由结组讨论。如果讨论方式变革,即使维持现有领导者身份的党代表比例,也可以有高质量的发言,因为毕竟了解大局,有参政议政能力;如果开会方式讨论方式不变,基层党员代表再多也难以摆脱“听会”状态。

5、探索质询制度——权力制约的一种形式

质询制度是党代表大会的重要制度。说它重要,是因为可以体现对被选举者的制约。

从党代表和党代表大会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质询。

一是选举单位党员对党代表的质询。党代表既然是经过竞争性选举、承诺当选的,那么,是否兑现了承诺,履职情况如何,都要给选举人一个交待。如果选举人对党代表的履职情况不满,可以质询。这就需要有党代表定期向选举人汇报工作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状况可由同级党委监督执行。这一层面的质询是在代表大会之外进行的。

二是党代表对委员会、常委会的质询。党代表有权对委员会和常委会进行质询,这是由授权关系所决定的。党代表的质询可以常态化、制度化。可在每次党代会期间,根据大多数党代表的意见,决定是否启动质询程序。这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对权力的一种监督制约,是党员主体地位的间接体现。

6、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争议中的思考

把党代表大会正常召开、发挥作用当作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形式,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48年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后,中央就发出《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中心思想是要求正常召开代表大会,但并未明确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在1956年党的八大,中央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问题,并召开过党的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常任制会议——八大二次会议,但恰恰是这次常任制会议,提出了带有严重错误的决议。以后,随着党内政治生活逐渐趋于非正常,党代表大会的召开不正常,更不可能实行常任制。

改革开放以来,对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关注有过两波高峰:一是党的十三大后,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开始在若干县级单位试行;二是党的十六大至十七大期间,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因在某些地方试行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随后因种种问题而沉寂下来。

其实,暂时的沉寂是一件好事,可以使人们静下心来反思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曲折历程。实际上,从1980年代局部地方试行党代会常任制以来,就始终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赞成者视其为党内民主的重要一环,认为可以改变现行权力结构,使各级最高权力机构真正体现于代表大会,改变邓小平当年所说的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反对者认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也可以成为橡皮图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增加执政成本。近年来,一些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地方,意见也不一致,有的试点单位认为效果很好,也有的试点单位认为并没有起到理论上所构想的作用。比如:决策方面,代表大会即使一年开一次会也并没有起到决策作用,只是把过去一年做过的事情予以合法性“追认”而已;代表提案质量不高;任用干部问题,委员会五年才换届,其他职能部门的领导职务随时调整,也无需通过代表大会通过,等等。

对于这些现象,有学者认为,没有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是局部地方改革,受到多种条件制约,难以达到设想的效果。而且,虽然每年开会,但不是真正权力结构的改革,使代表大会的本质作用彰显不出来。也有人认为党代会常任制不适宜用于政党内部。

党代表大会制度毕竟是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构成部分,如何使党代表大会更好地体现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可以在各地自愿的基础上继续试点。但是,在当下权力结构不可能做出大的变动情况下,从党代表产生方式的转变,结组讨论方式的转变等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党员的权利主体地位,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

下载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大学校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校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佛校训的启示[精选5篇]

    当前位置:第四版哈佛校训的启示 http://db.hzu.edu.cn/hzxy/ReadNews.asp?NewsID=703 偶在报刊上看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1.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是欧洲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组织形式?应当采用何种标准对政体做出评判?针对......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西周: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战国时期: 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 BUSINESS.SOHU.COM 2004年7月16日15:49 来源:[ 搜狐财经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中国美术史发展脉络(合集5篇)

    中国美术史发展脉络 新时期时期的美术 岩画,彩绘陶器 先秦时期的美术 青铜器,玉器装饰纹样 漆器 壁画,帛画 特点:商, 西周时期典雅,春秋以后进入封建社会生活化,生动有活力 商代的......

    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1基本思想简述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同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有其理论产生、形成、发展而趋于成熟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开始对......

    科技对我的发展启示

    科技与文明 从137亿年前虚无中的宇宙诞生,到46亿年前的地球形成;从数百万年前古猿的出现,到数千年前人类文明的开始。亿万年的时光流逝,终于,人类这个拥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