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漯河市司法局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漯河市司法局
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今年以来,漯河市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整合法律资源,努力为我市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积极为法律服务有序介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制定服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法律服务政策措施,为法律服务行业服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积极引导法律服务有序介入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强化工作宣传,加强与发改、财政、国资、招商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介优秀律师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论证,为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前期及建设管理工作当好法律参谋,从源头上规避建设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的法律风险。二是做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以建立“法律服务联系卡”、发送“法律服务咨询函”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情况,掌握投资项目建设业主单位的法律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服务方案和服务措施,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项目建设单位与律师事务所的常年法律顾问关系,随时解答相关法律咨询,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为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涉及的土地、环保、规划、融资、拆迁、招标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及材料采购等事项把好法律关;做好承建企业的法律顾问工作,促进企业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保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及时跟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公
证。引导公证机构积极做好承包合同、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书的公证,明确投资建设项目各方的权利义务,促进依法履行合同;积极做好招投标公证,确保中标的建设项目承包者具备相应资质,保证投资的效益和安全,杜绝暗箱操作,防止发包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发生;积极做好投资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过程和回迁安置的授权委托书、承诺书、安置协议、补偿协议、证据保全、买房协议、移民安置等方面的公证,预防和化解征迁双方之间的矛盾;积极做好抵押贷款公证,促进融资功能的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建设资金的风险。四是做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按照就地调解的原则,各律师所要努力与当地人民调解组织联系,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的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方面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积极参与解决项目投资建设中的信访问题,为项目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五是依法维护项目建设中法律援助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办理项目建设中涉及土地征收、失地农民的赔偿、拆迁安置等法律援助事项,要引导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简化审批手续和环节,对务工人员追讨欠薪和工伤赔偿等受援人,积极采取凭有效身份证明免审受援条件等方式及时援助,提高维权效率。
第二篇: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大家“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人人为班集体增光添彩,班委会特制定班规,望同学们配合。
一、纪律方面(组长记录,班长月统计)
(1)课堂纪律
1、上课认真听讲,按老师的要求积极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举手回答问题,不得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写作业、传纸条、讲闲话等等)。违纪被班干部登名扣1分,被老师点名扣2分。一天内被登名2次,放学留下帮忙扫除
2、上课被老师点名表扬纪律有进步者加1分。
3、顶撞老师或对老师不敬,扰乱课堂者扣3—10分。
4、课堂纪律优,全体同学加2分。
(2)课间纪律
1、带其他班同学进入本班教室,造成不良影响的,负责人每次2—5分。
2、骂人者扣2分,打人者扣3分。
(3)宿舍纪律
1.在学校规定时间外回宿舍的扣5分;
2.不按时值日扣2分,值日为差扣5分,评为优加3分
3.在休息时间做出违纪举动的扣3-10分,顶撞生活老师的扣5-10分。
二、完成学习及其他任务情况。(课代表监督,组长登记)
1、无故不按时完成作业者扣1分,并且利用课间时间不上。
2、早晨到校补作业或抄作业者扣5分,下午留下重做两遍。
3、凡参加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加2分,获奖者加5—10分。
三、清洁卫生(卫生委员负责监督)
1、值日要求:迟到者扣1分,不认真者扣2分,未参加者扣3分。上午上课前、下午大课间清扫完毕。到位情况请卫生委员检查。评优加3分,评可扣1分,差扣3分。
2、乱扔垃圾,扣2分并拣垃圾一天。
四、考勤(班长负责)
1、无故迟到扣1分,早退扣2分,旷课扣4分。
2、请假必须由家长请假并写请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
五、仪容仪表(文艺委员记录)
1、仪容仪表检查,不合格者扣1分。
2、不按要求穿校服,每半天扣1分。
六、宣传(宣传委员负责)
每人每月需投稿2篇,完成加1分,被录用者每篇加2分,未完成任务扣3分。
七、两操(体育委员登记)
1、早操无故却席扣4分,不认真做,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扣2分。
2、眼操睁眼扣1分,无故不做扣3分,被检查员扣分者加倍处罚。
八、其他
1、做好人好事、积极参加有益活动,为班级体争得荣誉,每人次加1—5分。
2、破坏班级体形象的人或事,每次扣2分,严重影响班级荣誉每人次扣5—10分,并本学期操
行分只能为合格以下。
3、不服从班干部按班规管理或不尊重同学,扣1—5分。
每人每大周原始分100分,一周累计扣分30分,次工作日家长到校。
一、全班同学
(一)文明礼仪
1、男生不留长发,中分发,如长发超过相关要求的标准,要及时修剪,否则将帮其强行修剪;
2、衣服穿戴整齐,不戴饰物,不穿奇装异服;
3、男生、女生不能染发,如有发现必须马上染黑;
4、见到老师和学校领导、客人要有礼貌并问好;
5、在教室里语言要文明,不能讲粗话、脏话;
6、尊重他人,团结同学,和睦相处,热心帮助他人,不出现打骂侮辱同学的行为。
(二)考勤制度
1、每天珍惜学习时间,早读课和下午上课,提前10分钟(以打预备铃为准)到教室;
2、课间和上课之间不允许迟到,如确实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值日班干部请假;(不能经常以上厕所作为借口而迟到)
3、每天按时到校,如在学校遇到有事或生病,必须向班主任书面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校;遇到在家时,请假必须由家长签字或电话,才可以不来校;课间中途请假必须以任课老师的签字为准,并告知值日班干部登记。
(三)、学风纪律
1、早晨和中午提前到教室后,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在走廊和教室追逐打闹和做学习无关的事情,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
2、上课过程中(包括自习课)要保持安静,专心听讲。不要出现以下与课堂不和谐的现象:说话;睡觉;看课外读物(任课老师同意情况除外);下位乱走动;做其他作业(任课老师同意情况除外)听音响设备;玩游戏机;做小动作;打闹、随意请假出教室等;
3、课堂上必须尊重老师,不得出现故意顶撞老师、打断老师讲课、不接受老师的批评等不尊重老师的行为;
4、每天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相关学习任务(包括背书、单词)
5、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能抄别人的作业,也不能把作业给别人抄,早晨来学校不得补写昨天的作业,各类考试不得出现舞弊现象;
6、早读课时间必须用于读书和背诵,不得干其他的事;
7、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持教室和走廊的清洁,不得乱扔纸屑和其他垃圾,乱挪动桌椅,桌椅保持横竖一条线;
8、不得进入网吧、游戏室、溜冰场、桌球室、茶座等其他各类不适合的娱乐场所;从健康和成长的角度出发;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听、不看不健康的书刊和相关音响制品;
9、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不要出现打骂现象,如遇到不可调解的问题和矛盾,要及时告知班主任,当班主任不在时,要及时告知任课老师请求帮助;
10、爱护班级一切公共财物。
(四)、卫生方面:按班级相关的值日制度执行。
二、班干部
1、班干部要带头认真遵守本班的班规,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有违反班规者,一律按要求处罚,不能有特权,要一视同仁。
2、班干部所负责执行班级的各项制度及行使各自的职责时,必须公开、公正、公平,如不认真执行,或徇私舞弊,包庇他人,按相关要求处罚。
3、班干部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能侮辱同学,语言要文明,否则将写道歉书。
4、班干部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反映给班主任,既不处理又不反映给班主任的,要写认识书。
三、班主任
1、班主任不能无故批评学生,用不文明语言侮辱学生,不准体罚学生;
2、班主任不能无故缺课,早读第二次铃响之后,必须到教室(特殊情况除外);
3、班主任在班上不能无故发脾气,讲话不能太凶,要多点笑容;
4、班主任上课不可以拖堂,不能占用自习课上语文课,特殊情况,必须经过全班同学表决一半以上通过才行;
5、班主任要做到言而有信,不能欺骗同学;
6、班主任不可以在教室抽烟、上课不得接听手机和干其他无关的工作;
7、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中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8、班主任的日常行为受全班同学和值日班干部的监督,一有违反必须作出检讨和道歉。
第三篇:论文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贵州陈朝洁
招商引资是指通过一些方式和活动,将本区域以外的资金与项目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当地安家落户,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90代以来,在资本短缺的背景下,各地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但是在出现领导更替、继任者与前任价值取向不同、对待投资者态度不同等情况下,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力度就会受到影响。
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为外来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愈高,愈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来支撑。
比如贵州2005年率先出台的《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权益保障条例》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可预见的稳定的政策环境。这种将改善和治理投资软环境的措施上升到地方性法规高度的硬措施,极大地鼓励了外来投资者到贵州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可见法律较之于政策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其效益和功能是长远而持久的,贵州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重中之重。
在招商引资中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除了健全法制,从立法上给投资者信心外,还需要引资方、投资方和投资地群众知晓、理解和遵守法律制度,让投资者在法律的框架下对自己的投资行为有明确的利益预期,让投资者感到法律的支持和关怀。
一、创造招商引资良好法治环境主要是是行政机关的工作情况、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审判机关的工作情况。
按照招商引资工作的流程,投资者最先接触的是行政机关,如果发生纠纷必须通过诉讼解决,投资者此时会接触审判机关。从这个流程来看,行政机关对创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河南省漯河市政府因为在招商引资合同中承诺的条件不能兑现被投资方广州市南强塑胶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漯河市政府用地方财政收入支付了投资人赔偿款3800万元。这笔巨额赔偿的付出,相当于漯河全市人民每人拿出15.2元为政府的诚信买了单。这个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是:在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各级地方政府仍将是招商引资的主导力量,政府在营造公平合法的政策环境,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政策时一定要体现政府的诚信度,做出的承诺应当是合理合法,能真正落实的。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从两方面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方面政府及其部门应当转变职能,实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创新,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
二、法律服务是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措施
招商引资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服务人员在招商引资中同样承担着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使命。一个合法有效的投资行为能够让投资人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一个埋下法律隐患的投资行为能够让投资人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前几年一位民营企业家回到家乡投资却因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罪名把自己投进了监狱。这起投资的法律风险是签订合同时埋下的,因为合同中只约定了投资方签订合同后半年内必须实质性动工,而没有约定提供土地使用权进行合作的一方什么时候办理完毕用土地使用权进行合作的相关批准手续。可以说投资人签订合同时一只脚就踩在了监狱的门槛上。投资人为了表示投资的诚意做出了严格履行合同的行为,即按照合同约定在半年内进行了实质性动工建设,但是引资方土地使用权的备案登记手续却迟迟没有完成,以至于投资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非法占用农用地双脚跳进了监狱。
招商引资合同是固定招商引资成果,明确引资方和投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形式,这个案件让我们深刻感到法律服务人员帮助投资人在签订招商引资合同时理顺引资方和投资方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避免签约带来的法律风险是多么不可缺少;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化解法律风险,帮助投资者进行合法投资是多么必要。
某省近期某园区招商引资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本来政府在园区招商引资中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必须的几步是:
1、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
2、设置园区管理机构和配置人员。
3、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
4、收集招商引资信息。
5、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监管。但是由于园区管理机构没有设置,该园区的引资方签约时用了一个没有签约主体资格的办公室签约;由于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没有制定,投资者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速度受到影响;由于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投资方无法与后来的入园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在法律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引资方和投资方重新理顺了法律关系,补充和完善了协议,投资者现在才开始步入引入入园企业的环节。
今年8月湖南颁布的《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把法律服务作为了法治湖南建设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之一,把它作为整个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强调要把法律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把法律服务工作纳入民生工作的重点;把健全法律服务
纳入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法律服务业加快发展。《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特别强调要切实维护律师的执业权利,保障律师依法行使职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这是因为,法律服务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服务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法治水平、法治健全程度的重要标志。
现在法律越来越健全,很多交往、很多事务都涉及到法律问题,传统的法律服务在事情发生后处理,现在的法律服务功能已经拓展到事前策划、事前决策,事中防范和预防法律风险。法律有它的专业性也有它的技术性,我们需要全体社会人员,包括领导干部要增强法律意识,但是我们不可能使所有的政府官员、所有的工作人员、所有的企业家、老板都成为法律专家,必然要依靠有专业知识的法律服务人员,在法律方面提供专门的服务。所以需要要把法律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把法律服务工作纳入民生工作的重点;把健全法律服务纳入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
某省有三个无律师县,中央统战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全国同心律师服务团”时是要当场和贫困县及无律师县签订法律服务合同的,这种服务是无偿的,不收费的,但是该省只有一个县去了一位司法局长。该省统战部和司法厅共同成立“同心律师服务团”后,“同心律师服务团”首先想到要无偿为三个无律师县的政府派出同心律师提供近距离的法律服务,同心律师服务团通过统战部门联系了两个县,回答是暂不需要。
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就要优化企业周边环境,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要进行矛盾化解,要妥善安置征地、拆迁群众,要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关系,这些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这三个县应当或多或少都在谋求发展,为什么县政府一点法律需求都没有? 要把法律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把法律服务工作纳入民生工作的重点;把健全法律服务纳入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法律服务业加快发展,地方政府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如果某些地方政府自己都没有法律意识和法律需求,怎么推动当地的法律服务业发展,怎么创建良好的招商引资法治环境呢?
三、司法环境是是法治环境最集中的表现,公正司法是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生命线,法治的最大优点就是彰显法律运作的可预期性,即人们按照法律程序来行使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知道自己应该得到法律保护的程度,如果这种预期落空,人们的希望无疑会丧失。所以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法治能够得到张扬,人民群众利益能够得到维护,社会正义得以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不仅
影响人民的利益,而且影响法律的权威,也影响司法公正。
投资人在经济活动中,或许会产生各种纠纷,为了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往往会诉讼至法院,如果法院在立案阶段、审理阶段、执行阶段人为的进行地方保护,关系保护。必然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公正司法的预期,对投资地司法环境的失望,会产生没有受法律保护的孤独感和愤慨情绪。河北的几个投资人到某省投资煤矿,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损失了几百万,去年就诉讼至法院,至今已经快一年,现在还没有进行一审判决。河北的投资人多次问“你们的法院怎么了”?希望律师给个说法。律师数次问到法院,法院不仅不说任何理由,还很不耐烦,真不知道这份判决什么时候能够作出。如果审判时限无故拖延、审判程序不公正,判决结果不公正,案件又执行不了,招商引资的良好法治环境最终是难以创建的。因为,司法环境是是法治环境最集中的表现,公正司法是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生命线,没有公正司法的保护,良好的法治环境犹如海市蜃楼。因此,司法机关在创建招商引资良好法治环境中负有关键的使命。创造招商引资良好法治环境应当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树立司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四、建议:
(一)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政务法治环境。规范公务员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创新行政服务工作,积极保护投资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政府相关人员针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专门的法律常识和经济常识的灌输学习,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和投资方接受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
(二)法律服务管理机关应当更加关注法律服务人员知识的更新,服务功能的转变,服务领域的拓展。法律服务管理机关和各级政府应当帮助法律服务人员介入到招商引资活动中提供专门服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司法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通过树立公正司法的形象,不断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加强司法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强化对司法活动的诉讼监督。
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对非法干预司法活动进行备案登记、查处的责任追究制度。
坚决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对司法活动的干扰,确保司法能够依法独立、公正的行使职权。
第四篇:加大普法力度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随着我国普法教育活动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而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的理念,更是对法律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普法力度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较高的法律意识为基础。因此对法院而言,不仅是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应当成为法律的传播媒介。总结我院以往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的经验,深刻认识到,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建立良好的雨花法治环境,必须从提高法官自身水平和促进群众的法律意识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法官自身水平,努力实现司法公正作为一名司法者,在普法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目标,其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好法、用好法。
1、深刻认识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统一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国家“四五”普法规划精神,进一步认识法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做好司法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大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辖区内的民主法制建设,促使全区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加强培训力度,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法律工作者是普法队伍的先锋,必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具有比常人更专精的法律知识和高超的把握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学习和培训,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是关键。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官业务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既鼓励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又注重加强对干警的专业培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底有考核,先后组织干警参加本院和上级法院组织的证券法、票据法等法律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警的法律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审判监督体系。采取庭审考核、文书评比、卷宗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进行监督,还完善了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督察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以保证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3、用好法律武器,实现司法公正。作为司法者,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用好用足法律武器。如在刑事审判中,严格执行法律和刑事政策,坚决贯彻“严打”方针,坚持依法从重从快。做到严之有据、严之有理、严之适度,真正发挥震慑犯罪和教育人民的作用。在民事、行政审判中,既维护社会的稳定,更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认真审理好当地矛盾突出的民事、行政案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调整利益关系,减少和防范犯罪的发生。通过“机场高速公路案”、“性权利保护案”、“解除收养关系案”等一批有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增强了群众以法维权的意识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较好的普法效果。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辖区内良好司法环境的形成与群众法律意识提高息息相关,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调查报告《加大普法力度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此,我们将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导、咨询和服务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是建立司法救助体系。努力做到审判工作既要保证弱势群体得到司法救助,也要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通过走访,掌握辖区内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失业人员和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等人的第一手资料,建立起司法救助体系,确保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在取得较好社会效果的同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使他们对法律、对司法者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网。我院在对辖区各基层组织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法律服务联系网,31名庭室长以上领导干部分别与10个街道、40个村、20个居委会结成帮扶“对子”,与基层和群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对其提出的问题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同时,我们坚持上门走访联系点的制度,征求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上的指导,对居民之间的矛盾,协助社区进行调解。我们将通过审判工作,不断促进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良好局面。三是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我们结合有关节假日,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铁心桥农民物资交流会等,不定期地开展专题法律咨询活动。深入基层、街道、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咨询、院长接待、现场立案、接受投诉、发放宣传资料等,以面对面的形式给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宣传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三、关于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工作的建议自我国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来,逐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到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跨越,从单一普法到全方位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跨越,提高了全民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普法工作已开展多年,难免会存在麻痹思想,工作上往往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推进“四五”普法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开辟创新之路。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树立起长期“作战”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四五”普法的实际工作中,要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既要汲取以往普法工作的先进经验,又不能拘泥于经验,凭老框框做事,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创造新方法,针对人民群众对法制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力求法制宣传教育达到显著效果。
2、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就是说要依法治国,但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即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是相输相成的,只有两者的结合,才是我们普法教育努力的方向。在“四五”普法中,我们既要加强法制教育,发挥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又要加强德育建设,发挥道德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引导作用,并以此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营造出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良好氛围。
3、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普法工作稳步发展。为了推进“四五”普法向纵深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普法干部队伍。因为我们知道,法制宣传是普法的重要阵地;制度建设是普法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这些都是开展普法活动的基础,必须抓紧抓好。而要开展宣传活动,建立制度体系,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普法干部队伍是实践“四五”普法的基本力量,是骨干。只有加强队伍建设,才有可能营造声势,推动“四五”普法工作稳步发展,才能使“四五”普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03年,是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年,也是“四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一年。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总结以往普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习和研究力度,努力把审判工作与普法教育活动融合起来,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雨花依法治区工作贡献力量。······ 2005年2月20日
第五篇:加大普法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随着我国普法教育活动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而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的理念,更是对法律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较高的法律意识为基础。因此对法院而言,不仅是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应当成为法律的传播媒介。总结我院以往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的经验,深刻认识到,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建立良好的雨花法治环境,必须从提高法官
自身水平和促进群众的法律意识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法官自身水平,努力实现司法公正作为一名司法者,在普法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目标,其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好法、用好法。
1、深刻认识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统一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国家“四五”普法规划精神,进一步认识法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做好司法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大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辖区内的民主法制建设,促使全区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加强培训力度,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法律工作者是普法队伍的先锋,必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具有比常人更专精的法律知识和高超的把握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学习和培训,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是关键。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官业务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既鼓励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又注重加强对干警的专业培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底有考核,先后组织干警参加本院和上级法院组织的证券法、票据法等法律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警的法律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审判监督体系。采取庭审考核、文书评比、卷宗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进行监督,还完善了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督察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以保证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3、用好法律武器,实现司法公正。作为司法者,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用好用足法律武器。如在刑事审判中,严格执行法律和刑事政策,坚决贯彻“严打”方针,坚持依法从重从快。做到严之有据、严之有理、严之适度,真正发挥震慑犯罪和教育人民的作用。在民事、行政审判中,既维护社会的稳定,更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认真审理好当地矛盾突出的民事、行政案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调整利益关系,减少和防范犯罪的发生。通过“机场高速公路案”、“性权利保护案”、“解除收养关系案”等一批有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增强了群众以法维权的意识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较好的普法效果。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辖区内良好司法环境的形成与群众法律意识提高息息相关,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将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导、咨询和服务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是建立司法救助体系。努力做到审判工作既要保证弱势群体得到司法救助,也要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通过走访,掌握辖区内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失业人员和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等人的第一手资料,建立起司法救助体系,确保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在取得较好社会效果的同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使他们对法律、对司法者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网。我院在对辖区各基层组织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法律服务联系网,31名庭室长以上领导干部分别与10个街道、40个村、20个居委会结成帮扶“对子”,与基层和群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对其提出的问题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同时,我们坚持上门走访联系点的制度,征求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上的指导,对居民之间的矛盾,协助社区进行调解。我们将通过审判工作,不断促进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良好局面。三是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我们结合有关节假日,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铁心桥农民物资交流会等,不定期地开展专题法律咨询活动。深入基层、街道、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咨询、院长接待、现场立案、接受投诉、发放宣传资料等,以面对面的形式给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宣传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三、关于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工作的建议自我国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来,逐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到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跨越,从单一普法到全方位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跨越,提高了全民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普法工作已开展多年,难免会存在麻痹思想,工作上往往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推进“四五”普法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开辟创新之路。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树立起长期“作战”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四五”普法的实际工作中,要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既要汲取以往普法工作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