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6:53 作者:国家森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职能,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检察机关通过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批捕、起诉职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严打”方针,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严厉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绑架、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依法惩治各类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重点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和走私等犯罪活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要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对未成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的,采取轻缓的刑事政策;在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挽救失足者,实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腐败是社会痼疾,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维护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正,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要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尤其是群众反应强烈、阻碍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严肃查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金融土地管理、房屋拆迁、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国有企业重组改造、破产和经营活动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职务犯罪案件。要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从有利于惩治腐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教育干部出发,正确运用政策法律,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教育失误者,打击诬告者。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呼唤正义,人民期盼公正。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检察机关要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纠正司法不公现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正。要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以及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的现象。要把打击犯罪与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违反法定程序,不该立案而立案、错捕、错诉、轻罪重判、无罪判有罪,侵犯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要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保障人权;坚持诉讼监督和查办职务犯罪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发现和查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妥善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和谐社会是一个宽容平和的社会。群众上访,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职能,时刻面对着群众的大量诉求。因此,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认真处理好发生在检察环节的上访案件。要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实事求是地开展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处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和措施,限期办结,防止出现拖延耽搁;对办结的案件,加强回访和跟踪检查,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积极拓宽、畅通群众对公正诉求的通道,建立健全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妥善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取得党委放心、群众满意的效果。
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公共利益。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依法治理的社会。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职权。要通过行使批捕和起诉职能,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活动,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犯;认真履行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职能,代表国家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维护公共财产和群众公共利益的安全;打击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活动,提高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政府和群众关系的协调,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信任、有序的良性互动。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群众之间的矛盾;坚持公平的原则,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不使任何一方的合法利益受损;坚持检务公开、阳光执法,杜绝暗箱操作,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正确处理复杂矛盾和突发事件,增强应变能力。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检察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矛盾更加凸显,棘手问题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检察机关直接面对社会和群众,承办大量案件,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检察机关办案过程就是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特别是当前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土地承包征用、城市房屋拆迁、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广大检察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预测、科学决断,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作出判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到早防范,早化解。要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弄清事件的性质和原因,果断处理解决,防止惊慌失措,处置不当,留下隐患和引发新的矛盾。要讲究策略和技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敢于突破旧的落后的思维和习惯,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使矛盾得到化解,使问题得到解决。
强化队伍素质,提高公正执法的水平。人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检察队伍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检察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效果。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着眼于检察队伍的根本建设和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狠抓“五个转变”,即执法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执法作风的转变、队伍构成和知识结构的转变、队伍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的转变、执法形象的转变,使检察队伍的思想、作风、素质等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促进了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检察工作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把转变执法观念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真正把“为民、公正、文明、服务”的要求转化为自觉的意识,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水平,增强执法为民的本领;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深入查找有没有对群众耍特权、逞威风的问题,有没有粗暴执法、刑讯逼供的现象,促进执法作风的转变;着眼于干警的法理素养教育和能力培养,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实现队伍构成和知识结构的转变;以深入推进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建立符合司法规律、具有检察特点的队伍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以规范化建设促进公正执法;坚持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努力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作者: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二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中央政法委提出,要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因此,服务大局的理念是政法工作的政治责任。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方向,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为国家、为人民掌好用好执法权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胸怀大局是前提
胸怀大局就是要打牢服务大局的思想基础,始终做到脑里想着大局、心里装着大局,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要内容和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为服务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办案过程中要讲究办案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慎重采取立案措施和强制措施。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防止利益驱动和执法的随意性,保证检察人员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在行使检察职权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法律政策,防止因为案件处理不当,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立足本职是基础
服务大局不仅是一个法治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首先要拿起“打击”这个武器。打击是预防、制止犯罪的重要性工作,是检察机关履行其它职能的前提和基础,是遏制犯罪最有力的手段。在服务发展中,一方面,要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影响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治理,积极投入到“严打”斗争中去。其次要抓住“监督”这个关键。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不断强化法律监督的意识,以弘扬公平正义。要建立依法决策、依法保护机制。凡是重大决策涉及法律事务的,都要及时地跟进参与,提出意见;对干扰经济发展的刑事犯罪案件,有关部门该立案而不立案的,要依法立案监督;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要依法提出抗诉;对滥用强制措施等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的行为,依法监督纠正,对构成犯罪的,要坚决依法追究,切实保障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转。三要盯住“预防”这个根本。加强预防工作,有效地遏制和减少各类犯罪,既是治本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强化打击的巩固和深入,更是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举措。削弱或者放弃预防职能,就会在实践中造成履行检察职能的不全面,甚至会影响其他三项职能的发挥。为此,要把预防犯罪融于执法意识之中,体现在办案的全过程。
三、正确履职是关键
要正确履行检察职责,必需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为大局服务的本领和能力。首先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各个业务部门制订详细、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规范,要求干警在办案过程中要程序和实体并重,办案数量与质量并重,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精品;其次要大力推进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干警的执法能力,加大干警的教育培训力度,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坚持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教育培训方针,改革现行培训模式,着重提高干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岗位“学、练、赛”活动,努力培养能办案、会办案的检察官和各类综合人才;第三要加强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从业绩、能力、态度和潜力上对检察干警全面考核,突出导向作用和鞭策激励作用,为干警搭建一个公开、透明、争先创优的平台。要重视与人民代表的联系,主动征求和倾听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查纠,及时改正。要强化内部责任制、错案追究制,规范执法行为;重大、重要案件,要发挥检察委员会的集体决策作用,对检察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要及时查处。第四要加强干警思想政治修养,落实从优待检,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官队伍提供精神、物质保障。一方面,要认真组织广大干警学习政治理论,尤其要重点抓好“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提高思想水平。教育引导干警培养忠于法律的职业道德,做到不唯权、不唯情、不唯钱、只唯法,自觉抵制情的干扰、钱的诱惑、权的压力。另一方面,要从优待检,适当提高检察官的待遇,从物质保障上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不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做到洁身自好,公正执法。
第三篇: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检察院)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检察院)
履行职能强化服务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今年以来,我院在市委和上级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打击、监督、预防、保护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落实责任,把服务大局的方针变成干警的自觉行动 为了抓好此项工作,我们深入发动、层层推进,在
三个工作环节上下功夫。
1、深入讨论,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我院党组一班人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增强为大局服务的意识,达成了检察工作必须自觉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共识。在班子成员提高认识的同时,为提高干警思想认识,多次组织为优化经济发展服务的大讨论,讨论中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分析全市经济发展形势,要求干警动真的、来实的,认真查找问题。干警们查思想、摆表现、挖根源,共查出执法思想、思维方式、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等方面不足和问题二十多条,解决了只有办案才是服务,办案与服务相分离,服务是别的单位的事,与已无关等错误认识,增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干警们主动提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法和措施五十多条,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我们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反贪、刑检工作的副检察长为副组长,侦查监督、公诉、反贪、监所、控申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检察机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领导小组,确定了检察长全面负责,副检察长具体落实,各科分头推进,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并在人力、精力、财力方面实行倾斜。检察长与副检察长、副检察长与科长、科长与干警层层签定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为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我们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与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争创先进检察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月制作工作推进表发到科室,月末按推进表检查工作落实情况。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专题听取汇报,从去年到现在,共召开研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会议21次。
3、制定措施,在不断健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措施体系上下功夫。我们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落实“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工作路子,确定了国企与民营企业结合,全面与重点结合,各科室分片包服的工作格局。完善了《为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十项措施》、《服务经济发展四十条》的规定,做出了每个月都要开展两项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关的工作安排。这些措施的制定为干警指明了服务方向,增强了服务效果。通过加大上述三个环节的工作力度,我院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了从自然服务向自觉服务、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从盲目服务向规范服务、从浅层次服务向深层次服务、从单一服务向多元化服务的转变。
二、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坚持从重从快方针和“两个基本”原则,配合公安、法院等部门,对移送案件快捕快诉,积极配合法院快审快判。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378人,提起公诉372人。在坚持严打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送法进企、送法进校等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活动,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有关单位在管理和防范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整改堵漏,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共提出检察建议35份,帮助建章立制56条。
三、严惩职务犯罪,加强诉讼监督。始终把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作为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努力维护政治稳定。共立查职务犯罪案件13件21人,通过办案,共挽回经济损失105余万元。同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依法开展刑事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监管执行监督和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工作。依法监督立案6件7人,决定不批准逮捕17人,不起诉1人,追捕漏犯5人,追诉漏犯12人,追诉漏罪9条,立案审查不服法院民事行政裁判的申诉案件13件,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6次,对法院违反程序法的行为口头纠正违法2次。
四、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涉法上访案件,抓好管辖内案件的调查处理。积极参加联合接访,坚持检察长接访,对检察机关管辖内的群众上访,做好矛盾排查调处,及时妥善处理。共参加市委政法委组织的联合接访20次,接待群众来访67人,受理举报线索87件,初查线索41件,都作了妥善处理。
五、练好内功,树立形象,不断提高检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
工作中,我院始终注意树立严格执法的良好形象,练内功、强素质,从人民满意的事情上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提高检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
1、强化教育,提高干警素质。我们始终坚持对干警进行宗旨教育、廉政教育、“三职”教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组织干警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请专家讲课;开展读一12全文查看
第四篇: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检察院)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检察
院)
履行职能 强化服务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今年以来,我院在市委和上级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打击、监督、预防、保护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落实责任,把服务大局的方针变成干警的自觉行动 为了抓好此项工作,我们深入发动、层层推进,在三个工作环节上下功夫。
1、深入讨论,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我院党组一班人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增强为大局服务的意识,达成了检察工作必须自觉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共识。在班子成员提高认识的同时,为提高干警思想认识,多次组织为优化经济发展服务的大讨论,讨论中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分析全市经济发展形势,要求干警动真的、来实的,认真查找问题。干警们查思想、摆表现、挖根源,共查出执法思想、思维方式、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等方面不足和问题二十多条,解决了只有办案才是服务,办案与服务相分离,服务是别的单位的事,与已无关等错误认识,增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干警们主动提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法和措施五十多条,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我们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反贪、刑检工作的副检察长为副组长,侦查监督、公诉、反贪、监所、控申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检察机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领导小组,确定了检察长全面负责,副检察长具体落实,各科分头推进,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并在人力、精力、财力方面实行倾斜。检察长与副检察长、副检察长与科长、科长与干警层层签定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为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我们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与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争创先进检察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月制作工作推进表发到科室,月末按推进表检查工作落实情况。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专题听取汇报,从去年到现在,共召开研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会议21次。
3、制定措施,在不断健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措施体系上下功夫。我们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落实“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工作路子,确定了国企与民营企业结合,全面与重点结合,各科室分片包服的工作格局。完善了《为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十项措施》、《服务经济发展四十条》的规定,做出了每个月都要开展两项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关的工作安排。这些措施的制定为干警指明了服务方向,增强了服务效果。通过加大上述三个环节的工作力度,我院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了从自然服务向自觉服务、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从盲目服务向规范服务、从浅层次服务向深层次服务、从单一服务向多元化服务的转变。
二、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坚持从重从快方针和“两个基本”原则,配合公安、法院等部门,对移送案件快捕快诉,积极配合法院快审快判。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378人,提起公诉372人。在坚持严打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送法进企、送法进校等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活动,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有关单位在管理和防范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整改堵漏,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共提出检察建议35份,帮助建章立制56条。
三、严惩职务犯罪,加强诉讼监督。始终把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作为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努力维护政治稳定。共立查职务犯罪案件13件21人,通过办案,共挽回经济损失105余万元。同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依法开展刑事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监管执行监督和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工作。依法监督立案6件7人,决定不批准逮捕17人,不起诉1人,追捕漏犯5人,追诉漏犯12人,追诉漏罪9条,立案审查不服法院民事行政裁判的申诉案件13件,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6次,对法院违反程序法的行为口头纠正违法2次。
四、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涉法上访案件,抓好管辖内案件的调查处理。积极参加联合接访,坚持检察长接访,对检察机关管辖内的群众上访,做好矛盾排查调处,及时妥善处理。共参加市委政法委组织的联合接访20次,接待群众来访67人,受理举报线索87件,初查线索41件,都作了妥善处理。
五、练好内功,树立形象,不断提高检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工作中,我院始终注意树立严格执法的良好形象,练内功、强素质,从人民满意的事情上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提高检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
1、强化教育,提高干警素质。我们始终坚持对干警进行宗旨教育、廉政教育、“三职”教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组织干警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请专家讲课;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组织干警下乡扶贫体察民情;听廉政事迹报告会等全面提高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业务培训,有计划地更新干警的知识结构,积极选派干警参加专业培训,开展系列的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干警的业务水平。
2、加强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为了营造人人是环境,处处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氛围,我们加大执法监督工作力度,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监督工作向发案单位和当事人延伸。实行《办案监督卡制度》、《案后回访制度》,主动接受发案单位的监督;实行《案件告知》制度,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监督电话印制在告知单上,告知单位发给当事人,充分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证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接受案件当事人的监督。二是监督工作向社会各界延伸。结合检务公开工作,将检察机关的职能、案件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措施等内容,广泛宣传,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定期走访,征求对检察机关的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监督工作向八小时之外延伸。定期召开干警家属座谈会,对干警八小时之外活动进行监督,今年以来,我院未发生违法违纪及制约经济发展和违反服务承诺标准的问题。二00四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论文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贵州陈朝洁
招商引资是指通过一些方式和活动,将本区域以外的资金与项目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当地安家落户,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90代以来,在资本短缺的背景下,各地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但是在出现领导更替、继任者与前任价值取向不同、对待投资者态度不同等情况下,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力度就会受到影响。
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为外来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愈高,愈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来支撑。
比如贵州2005年率先出台的《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权益保障条例》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可预见的稳定的政策环境。这种将改善和治理投资软环境的措施上升到地方性法规高度的硬措施,极大地鼓励了外来投资者到贵州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可见法律较之于政策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其效益和功能是长远而持久的,贵州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重中之重。
在招商引资中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除了健全法制,从立法上给投资者信心外,还需要引资方、投资方和投资地群众知晓、理解和遵守法律制度,让投资者在法律的框架下对自己的投资行为有明确的利益预期,让投资者感到法律的支持和关怀。
一、创造招商引资良好法治环境主要是是行政机关的工作情况、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审判机关的工作情况。
按照招商引资工作的流程,投资者最先接触的是行政机关,如果发生纠纷必须通过诉讼解决,投资者此时会接触审判机关。从这个流程来看,行政机关对创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河南省漯河市政府因为在招商引资合同中承诺的条件不能兑现被投资方广州市南强塑胶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漯河市政府用地方财政收入支付了投资人赔偿款3800万元。这笔巨额赔偿的付出,相当于漯河全市人民每人拿出15.2元为政府的诚信买了单。这个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是:在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各级地方政府仍将是招商引资的主导力量,政府在营造公平合法的政策环境,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政策时一定要体现政府的诚信度,做出的承诺应当是合理合法,能真正落实的。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从两方面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方面政府及其部门应当转变职能,实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创新,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
二、法律服务是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措施
招商引资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服务人员在招商引资中同样承担着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使命。一个合法有效的投资行为能够让投资人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一个埋下法律隐患的投资行为能够让投资人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前几年一位民营企业家回到家乡投资却因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罪名把自己投进了监狱。这起投资的法律风险是签订合同时埋下的,因为合同中只约定了投资方签订合同后半年内必须实质性动工,而没有约定提供土地使用权进行合作的一方什么时候办理完毕用土地使用权进行合作的相关批准手续。可以说投资人签订合同时一只脚就踩在了监狱的门槛上。投资人为了表示投资的诚意做出了严格履行合同的行为,即按照合同约定在半年内进行了实质性动工建设,但是引资方土地使用权的备案登记手续却迟迟没有完成,以至于投资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非法占用农用地双脚跳进了监狱。
招商引资合同是固定招商引资成果,明确引资方和投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形式,这个案件让我们深刻感到法律服务人员帮助投资人在签订招商引资合同时理顺引资方和投资方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避免签约带来的法律风险是多么不可缺少;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化解法律风险,帮助投资者进行合法投资是多么必要。
某省近期某园区招商引资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本来政府在园区招商引资中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必须的几步是:
1、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
2、设置园区管理机构和配置人员。
3、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
4、收集招商引资信息。
5、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监管。但是由于园区管理机构没有设置,该园区的引资方签约时用了一个没有签约主体资格的办公室签约;由于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没有制定,投资者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速度受到影响;由于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投资方无法与后来的入园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在法律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引资方和投资方重新理顺了法律关系,补充和完善了协议,投资者现在才开始步入引入入园企业的环节。
今年8月湖南颁布的《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把法律服务作为了法治湖南建设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之一,把它作为整个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强调要把法律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把法律服务工作纳入民生工作的重点;把健全法律服务
纳入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法律服务业加快发展。《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特别强调要切实维护律师的执业权利,保障律师依法行使职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这是因为,法律服务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服务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法治水平、法治健全程度的重要标志。
现在法律越来越健全,很多交往、很多事务都涉及到法律问题,传统的法律服务在事情发生后处理,现在的法律服务功能已经拓展到事前策划、事前决策,事中防范和预防法律风险。法律有它的专业性也有它的技术性,我们需要全体社会人员,包括领导干部要增强法律意识,但是我们不可能使所有的政府官员、所有的工作人员、所有的企业家、老板都成为法律专家,必然要依靠有专业知识的法律服务人员,在法律方面提供专门的服务。所以需要要把法律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把法律服务工作纳入民生工作的重点;把健全法律服务纳入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
某省有三个无律师县,中央统战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全国同心律师服务团”时是要当场和贫困县及无律师县签订法律服务合同的,这种服务是无偿的,不收费的,但是该省只有一个县去了一位司法局长。该省统战部和司法厅共同成立“同心律师服务团”后,“同心律师服务团”首先想到要无偿为三个无律师县的政府派出同心律师提供近距离的法律服务,同心律师服务团通过统战部门联系了两个县,回答是暂不需要。
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就要优化企业周边环境,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要进行矛盾化解,要妥善安置征地、拆迁群众,要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关系,这些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这三个县应当或多或少都在谋求发展,为什么县政府一点法律需求都没有? 要把法律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把法律服务工作纳入民生工作的重点;把健全法律服务纳入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法律服务业加快发展,地方政府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如果某些地方政府自己都没有法律意识和法律需求,怎么推动当地的法律服务业发展,怎么创建良好的招商引资法治环境呢?
三、司法环境是是法治环境最集中的表现,公正司法是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生命线,法治的最大优点就是彰显法律运作的可预期性,即人们按照法律程序来行使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知道自己应该得到法律保护的程度,如果这种预期落空,人们的希望无疑会丧失。所以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法治能够得到张扬,人民群众利益能够得到维护,社会正义得以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不仅
影响人民的利益,而且影响法律的权威,也影响司法公正。
投资人在经济活动中,或许会产生各种纠纷,为了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往往会诉讼至法院,如果法院在立案阶段、审理阶段、执行阶段人为的进行地方保护,关系保护。必然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公正司法的预期,对投资地司法环境的失望,会产生没有受法律保护的孤独感和愤慨情绪。河北的几个投资人到某省投资煤矿,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损失了几百万,去年就诉讼至法院,至今已经快一年,现在还没有进行一审判决。河北的投资人多次问“你们的法院怎么了”?希望律师给个说法。律师数次问到法院,法院不仅不说任何理由,还很不耐烦,真不知道这份判决什么时候能够作出。如果审判时限无故拖延、审判程序不公正,判决结果不公正,案件又执行不了,招商引资的良好法治环境最终是难以创建的。因为,司法环境是是法治环境最集中的表现,公正司法是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生命线,没有公正司法的保护,良好的法治环境犹如海市蜃楼。因此,司法机关在创建招商引资良好法治环境中负有关键的使命。创造招商引资良好法治环境应当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树立司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四、建议:
(一)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政务法治环境。规范公务员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创新行政服务工作,积极保护投资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政府相关人员针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专门的法律常识和经济常识的灌输学习,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和投资方接受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
(二)法律服务管理机关应当更加关注法律服务人员知识的更新,服务功能的转变,服务领域的拓展。法律服务管理机关和各级政府应当帮助法律服务人员介入到招商引资活动中提供专门服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司法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通过树立公正司法的形象,不断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加强司法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强化对司法活动的诉讼监督。
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对非法干预司法活动进行备案登记、查处的责任追究制度。
坚决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对司法活动的干扰,确保司法能够依法独立、公正的行使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