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察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考 察 体 会
今天,考察学习空港新城阳光和谐、泾河新城乐华城及西咸北环线泾阳试验段等几个项目在建设过程及前期征地拆迁工作中的经验,总体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理念新”。新城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被过去所束缚,不被固定模式所束缚,结合新城实际推陈出新,空港新城的阳光征迁模式理念新、工作实,开创了西咸新区和咸阳市的先河;二是“换位思考到位”。在新城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工作中,换位思考,切实站在群众角度考虑和解决征地拆迁中遇到的问题,空港新城的征迁模式正确处理了民生改善与维护社会稳定、群众当前和区域长远发展、利益引导和情理兼顾等三方面关系;三是“注重亲民”。在制定拆迁政策时,首先站在群众立场,注重务实,充分尊重群众感情和未来发展权。
通过考察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发改局作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主管部门,在今后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推陈出新,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改进工作方法。从项目建设前、建设中、建成后三个阶段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做好项目前期谋划、包装和向上争取,以壮大延伸产业链、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加快引进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生态环保、改善民生-1-
和现代服务业的项目。完善项目前期征地拆迁等方面的政策支撑,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前期各项手续及时办理,细化项目建设推进考核奖惩办法,加大节点考核,保障每个落地建设项目在改善民生、强化基础、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大项目建设现场督导,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问题。严格按节点召开重点项目协调督办会并加强节点考核;有效推进重点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和现场办公;及时召集相关部门会商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部门之间的合作;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为大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项目建设考核,将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作为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大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的力度,确保土地、环境容量、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稳定和有效供给,有效促进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完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配套政策措施,有效促进银企合作;科学编制土地计划,加大土地指标争取,落实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重点加大对产业类项目用地的倾斜力度;坚持环保、节能先行,对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的项目审批从快从简。
第二篇:考察学习感受
赴新乡、开封、商丘、郑州考察学习体会
朱兴明
这次到新乡、开封、商丘、郑州等地考察学习,可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他们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既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又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下面,我谈一下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是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抓手
在这次考察学习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动、震惊、震撼。无论是商丘民权、柘城,还是开封夏邑、通许,郑州中牟,这些县原来都是传统的农业县,但是通过参观考察,我深受震动、震惊、震撼。震动的是这些县市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这么好、速度这么快,震惊的是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把产业做得这么大、标准这么高、链条这么长,震撼的是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走出一条传统农业县跨越发展的新路子。他们的先进经验深刻地验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抓好招商引资,抓好了招商引资就抓好了发展。对我县来讲,只有把招商引资摆在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才能使工业得到振兴、民生得到保障、社会得到进步。
二是要坚持把招商方式创新作为做好招商引资的关键 当前,全国各地的招商竞争日趋激烈,与周边兄弟县市 1
相比我县的优惠政策、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土地优势等趋同。我们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取得好的招商效果,就必须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从以政府为主导招商向全民大招商转变,充分发挥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专业中介机构、招商公司、商会、协会、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运用回归经济招商、中介招商、委托代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大力推行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方式,才能推动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要大力开展以商招商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主体,也理应成为招商引资主体。政府应当从台前招商退居幕后服务,为企业提供招商平台,牵线搭桥,把广大企业推到招商引资第一线,让更多的企业直接与县外企业洽谈对接,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利益联结,实现“以企引企”。我县引进的沙钢永兴项目、中联水泥项目都是政府牵线、以商招商的结果。今后,要根据我县产业现状,排出50家具有主导产品的企业,研究上下游配套的招商项目,已有合资的鼓励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拉长产业链条,尚未开展合资的要做好招商平台服务工作,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开展“一对一”洽谈,争取更多地承接产业资本尤其是生产线的整体转移。
(二)要大力开展产业招商 产业招商就是依托当地的比较优势,确定几个主导产
业,围绕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产品及相关联产品来进行招商引
2资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实现产业链的延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招商模式。产业链一旦形成,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配套与服务,由此形成产业集群。产业招商是一种符合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定向招商,往往可以取得引进一个招来一片的裂变式招商效果。无论是通许县的汽车、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民权县的制冷产业,还是夏邑县的棉纺产业,郑州中牟县的电子产业等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都吸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形成了产业集聚、集约、集群效应。内黄县把陶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围绕产业上下游开展招商,突出引进了一大批优质项目,目前已经形成集产品生产、研发、交易、物流配送、质量检测、管理服务为一体的陶瓷集散、集群基地。就我县而言,钢铁、煤化工、水泥建材、纺织服装、铁合金是我县主导产业,围绕这些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或者说缺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招商,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要大力开展回归经济招商
回归经济招商是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切实加强与我县在外工作和创业人士的沟通和联系,激发他们眷恋故土、报答乡梓、回馈故里的热情,实现“资金回归、企业回归、项目回归、智力回归、信息回归”。在近年我县成功的招商项目中,有很多都是我县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直接回乡投资创业的项目或者是由他们牵头引进的项目,如投资20亿元的温州跳跳鱼准化鞋服加工工业园项目和投资10.2亿元的浙江紫宸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壁纸建设项目,都是开展
3回归招商的典范。在今后的招商工作中,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回归工程”,叫响回归招商,一方面要积极利用节会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会、恳亲会、座谈会,加强与在外人士的联络与沟通,捕捉更广泛的招商信息;另一方面,要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要创新开展中介招商和代理招商
近年来,中介招商和委托招商在北京、上海、深圳、东莞等许多地方的招商工作中逐渐显示出良好的成效,已经成为开展招商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招商过程中,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公司及各地的商会、协会具有信息量大,招商专业性强,组织网络覆盖面广,招商成本低,市场空间充分等优势,由政府委托给他们开展招商,充分发挥他们的招商优势,往往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招商效果。对我县而言,政府主导招商在各方面都有局限性,只有加强与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公司及各地的商会的合作,通过委托授权、适当让利,力争引进一批有重大带动力、影响力的大项目、好项目。
第三篇:外出学习考察感受和建议
外出参观考察和学习感受和建议
我有幸参加了集团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收获很多,现汇报如下:
一、深圳的物业小区,一般都比XXX公司的小区要档次高,一方面,开发商在开发建设时都能做到规划合理,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有较超前的服务理念,能规范管理,员工素质高,服务到位。相比之下,我们物业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较低,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应学习先进经验,扬长避短,尽快提升和发展。
二、我的感悟及建议:
1、下大力气提升公司人员素质,方法有四个:
第一是以zz物业公司为试点,从北京、深圳等地的中上等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中,聘请物业管理专职顾问,每月定期来人和居进行工作指导与检查,提供专业咨询。
第二是加大外部招聘的力度,吸引人才,为物业公司增加新鲜血液; 第三是加强各级人员的考核,每年淘汰一些不合格人员。第四是每年集团组织公正竞聘(包括职能部门的岗),形成内部竞争的氛围。
2、物业公司管理制度全面整理与修订,为公司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最终都上墙、统一格式、统一装饰。
3、人力资源部及其它专业职能部门要站在公司整体发展的角度更新思维,考虑和设计工作内容,才能使部门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发展,专业职能部门才能有更好的创新。
4、公司派中高层人员外出学习形成制度化,定期组织。
5、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以增加企业凝聚力。
6、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打破专业限制,加强对公司经营范围内各项业务及管理工作各方面学习。
人力资源部
2011年2月29日
第四篇:香港考察感受
有差距,也有共识
——香港培训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深圳市龙岗区华龙学校
杨陈
未到香港之前,我只是在龙岗区教育局组织的深港两地校长论坛中粗俗地了解到香港教育的国际化概念。在实地进入香港培训学习后,对香港的教育的有了不同的感受,国际化特点只是香港所处的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教育环境。站着国际化的高度,香港教育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异彩纷呈。当内地教育还在起步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现在的香港已经达到这样的现状。
感受香港教育时,时时对比与之存在的差距。
首先,香港教育环境是非常宽松。学校类别多样化,在香港有传承下来的宗教学校,也有政府出资的官立学校,民间筹建政府资助资助学校以及纯私立学校。还有诸多的教育培训机构。构成了港人得天独厚的优质教育资源。
香港大多学校场地都非常局限,没有大型的操场供学生集会和召开全校性的运动会,但他们都能因地制宜地做一些巧妙的布置。开运动会一般都是向专门的场馆去租用,香港社会的公共意识很强,从学生时代都可以感受到。每个学校没有强制要求你挂国旗或举行升旗仪式,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爱国教育,他们的国家意识,中国根源的意识都渗透在学校管理,学科内容,教育活动中。
其次,香港教育经费的分配充足,来源丰富,管理科学。香港私立学校分资助学校和完全资助学校,他们的经费来源很充足,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资助学校和完全资助学校都与官立学校一样享受教育局的拨款,私立学校就职的老师不比官立学校老师的待遇差,甚至有超过官立学校待遇。在这点上我们深圳教育主管官员真的是要好好借鉴。
这样的差距是客观存在,我们无法与之相比。但教育事业中共性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管理艺术是值得学习,也应该能从中学到知识,达成教育管理的共识的。这也是本次组织校长培训的主要目的。
香港地区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与内地还是有许多共识,他们的教改做得很出色,我们是可以学到并能应用于实践的。更重要的是香港教育者放眼世界、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很令人欢欣鼓舞。
培正中学:名校风采,与时俱进
培正中学的与时俱进是名副其实的,学校利用最前沿的科技资讯为教育服务,已经普及。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一种新的学习用具而已。这个学习用具就是便捷的资源库,学生可以轻松进行知识冲浪。在香港培正中学是第一所试行的学校。他们的校园网络电视台节目丰富多彩,实力相当大。香港的一些热点活动他们校园电视台都曾争取到转播权,极大地赢得了社会知力度。
培正中学的自然教育径又是一个科技教育创新的亮点,自然教育径里的每种植物都有电子标签:OR码(二维码),供学生的智能手机随时扫瞄,相关知识信息立即就可以存储在学生的掌控中。几乎学校场地里每一条小路都分布有不同类别的自然教育径,师生行走之间既能享受自然的清新,又在行走之间皆有所学。是绿化,是美化,更是知识化。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当今科技资讯和高科技产品瞬息万变,学生时代正是接受新生事物的最佳时期,从现在开始就要习惯运用,才能在未来研发更高端的科技产品。
我们大多对二维码还不认识,还只是少数群体有点认识和使用,我们的学生更不必说,这与香港同龄的孩子相比,这种落后程度是相当大的。当我们还在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害怕学生使用手机时,香港的学校却已完全放心地开放给学生,束缚恰恰是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最大阻力。
接受新生事物不只是年轻人的事,培正的校长能认可用智能手机,能引领现代数码进入学校,注入教育创新的手段,为教育服务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时代精神。
培正中学是所百年老校,以前听说过培正学校是培养绅士和淑女的学校。百年老校思想不老,百年老校传承了优良传统,始终秉执着教育是为现在的服务,是为未来的准备。校园古朴、玲珑、幽静。楼梯走廊都比深圳的学校窄得多,但处处都看到学生们绅士般的谦然礼让,淑女般的彬彬有礼。男生女生都是一袭洁白的校服,衣着整洁,谈吐文雅,这也是培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培正中学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有很深的宗教文化背景,办学宗旨都是以宗教至正至善的思想为根本。学校发展中对中国国学精华的挖掘也恰到好处。校长在《建设跨越明天的未来校园》中,有一部分讲到打造运动校园,艺术校园特色。就是以春秋时代《周礼,保记》中的六艺(礼、乐、射、驭、书、数)要求学生从中一开始体育艺术各选一项进行正规训练。周礼倡导的“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与培正中学打造的未来校园多元智能得到贯通。校长的才智可谓学贯中西,融会古今。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培正中学学生进行了辛亥革命足迹校外考察活动,由学生考察时的采访、所见、心得等编制了大型的“辛亥革命的足迹”展览。这是展览也是学生知识的汇报,这样的课就是一堂极有效益的综合社会实践课。
我们在培正中学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感触很深,他们存着中国的根,载在高科技的平台上,眺望着国际和未来。
汉华中学:让人耳目一新
汉华中学的校长介绍这是香港第一所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学校,他们学校的特色之一就是爱国学校。
汉华中学的场地也是很局限,学生运动和活动的一些场所都被巧妙布置在顶楼天台。汉华中学的天台可谓别有洞天。这里有栅栏网住的球场;有举行小型演出和排练的“蔚蓝剧场”;有以年级为单位的自然苗圃,是绿化基地也是植物园;有与香港天文台相联通的观测站。
这些细节的布置与设计都无不显示出管理者的独具匠心,也体现教育的综合性和多维度。
走进汉华中学的课堂听了一节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是香港高考和科目之一,但通识教育都是以各校自订的校本教育为基础。为回应教育改革的方向,汉华早在十多年前已在初中阶段就开设通识科,以国是国情、时事素材及周边社会环境为议题,让学生认识祖国、针砭时弊、拓阔视野、发展思辨能力。
通识科的教材是由通识科老师集体智慧来组编。我感动于他们的睿智和勤奋,我们在听课时翻阅他们正在使用的教材,刚刚发生的时事都已录入教材教案中。他们保持了这门学科的时政性。
课堂教学与内地的课堂教改是高度一致的,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都在这节展示课中表现俱佳。从香港的这节课堂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改革的全球化。汉华中学通识科的校本化扩展到小学部,从本开始已建构了从小一到中六的校本课程架构,中小学采取统一的教学策略:互动学习,提升思考能力;现实取材,增强时事触觉;实地考察,印证书本知识。
在汉华中学的楼道和电梯里发现都张贴着文艺演出的海报,可见他们的素质教育很有实践性。重视艺术修养,正面积极引导学生走近艺术,更开放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品味艺术,不单单是学校自己关起门来搞素质教育。
让教育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让教育更具有鲜活力。就是这所学校的生命力,来源于大胆地突破和创新。
连文营校长关于《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经验和体会》的讲座:
关注细节,沟通心灵,人文关怀
听连校长的《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经验和体会》的报告很有收获。连校长的讲座生动、细腻。从他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他要有乐于做校长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学习型学校体现出校长谦虚的美德和博采各家之长的雅量。内地的名师和教改的先进单位,都已被连校长学习和考察过。并且连校长的培侨小学现在都上演着杜朗口模式,他戏称为“拿来主义”。
感动于他对学校细节的关注:学校的校歌他琅琅上口与我们分享;教师在课堂的编的教学口诀兴致勃勃地与我们分享。
连校长设计的教师自评和互评、教师对校长的评价,就是教师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心灵的技巧和艺术。充分体现他对老师的关怀,从老师的互评和老师对校长的评价中,我们感受到这些从教的老师是充实而幸福的。这样的学习型学校的领头人饱满的热情感染着大家,带动着大家。
“关怀是设身处地关注对方的需要;关怀须以行动显示。关怀与被关怀是相向的、互动的关系;被关怀的感受能形成美好的情绪记忆;关怀是道德情意教育的基础,能孕育高尚的情操;关怀与被关怀都需要学习;关怀能促进正向心理,团结协作。”
连校长的经典语录涵含着人性最和美的光芒,校长就是要乐于自己的职业,用关怀去带领自己的团队。
区月晶校长《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讲座:
理论与实践并重,柔美而大气,极具感染力
区校长是用平实和质朴的管理营造大气魄教育氛围的高手。她的讲座不喧然,平静柔和,但透出一股强大的能力。让听者有兴趣盎然,茅塞顿开之感。
我原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听了她《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讲座才知道我要做的远远不够。也许我们只做足了墙壁文化后都觉得沾沾自喜了。
她以工作的实际案例来解读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具备的五种力量,是一节难得的好课。掌握了领导的五种力量治校就盈而用余了。其实在工作中,这五种力量我们不是忽视了就是做得不透。区校长的讲座启发了我,校长是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的,使它们都变成管理的合力。
关于“人力”的解读,区校长 “成立家长教师会及家长义工团队;带领家长一起成长,学会尊重、包容、协作、分担校务、团队建设;提升家长的自我形象;带领家长认识赏识教育,并作为分享嘉宾。”
深圳大多民办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只是一种德育工作的任务,没有建立好良性的可信赖的友好关系,甚至有部分的家校关系之紧张构成了深圳社会一种新型的矛盾。我们太需要家长层面的支持和理解,让家长融为学校文化的一份子,用学校的文化力去影响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与教师共同分享教育的快乐是最高境界。
一所学校的文化愈是被理解、被接受和有凝聚力,就愈能够更好地朝着她所坚持的理想和所追求的目标前进。学校的本质不能只是机械的教和育,更应是文化的培育,文化的营造,文化的散发。
香港学习分享会上
与区月晶校长合影
在培正中学的展厅门前
深圳校长在香港教育局的台阶上合影
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詹华军总监与连校长
汉华中学天台上的蔚蓝剧场
第五篇:新加坡考察感受
新加坡考察感受 实验小学
辛岩红
2012年10月30日,我们金州教育考察团一行30多人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边学、边看、边思,感受良多。在这一个年轻的国度,我们欣赏着她的美丽、她的文雅;惊叹着新加坡人儒雅的素质和高度的文明。在这里,到处呈现出美丽、精致、开放和活力的气象。我想:怎样的学校教育才能与这样的社会相匹配呢?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通过学习、参观、走访,了解和目睹了新加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些现状和情况,感慨颇多。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不断分流的教育体制、东西方教育的巧妙融合以及学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新加坡学生的德育工作更是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德育目标与社会价值观高度一致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如何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如何在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各社会阶层思想的同时,将主流思想与少数族群的思想整合起来,成为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植,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又为各阶段的毕业生列出了德育教育理想成果。在理想的教育成果中,突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领袖才能,做到分层要求,逐步加深。如在热爱祖国这条上,小学毕业生要求做到热爱新加坡,中学毕业生的要求是认识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初院毕业生是热爱生活、了解领导新加坡所应具备的素质,高中及大专生要能充分意识到国家面对的局限性、扎根本国、放眼世界。
二、德育方式与学习生活紧密结合 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方面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
1.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在新加坡,道德教育课程一直是新加坡中小学的必修课。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德育课教学,新加坡要求各学校都应设置道德教育研究室,挑选合格的教师授课,并规定校长必须兼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学生升学时,德育课分数要计入升学考试的总成绩中。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学校里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学生每天都要参加升国旗和唱国歌仪式并举行升旗宣誓,校长老师带头唱国歌念誓词:“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我们宣誓: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为了实现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新加坡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参观监狱、禁毒展等,而且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很多活动或者是课题的研究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新加坡称之为“专题作业”,这“专题作业”各学科都有要求,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互帮互助,相辅相成。
3.创设浓郁的德育环境。
新加坡学校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课程的开设到校长和教师的学术思想等都体现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面向全球”的育人理念。我们参观的武吉班让小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漂亮实用的,在教室、走廊、餐厅、功能室、楼梯等,角角落落都有精心的设计,有学生的作品,有读书角,有教师风采展示,有学校成果展示,有哲理性的语言和富有启发性的图画,有各民族的传统民间物品,有学校各种活动的剪影等等。师生置身其中,时时处处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4、重视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强调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并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举办“睦邻周”、“礼貌周”等各种活动,借助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等良好品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新加坡的德育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其效果显著。
三、德育评价与学习成绩相提并论
新加坡的德育教育十分成功,与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公平性是分不开的。在新加坡,对学生考核评价既注重考试成绩,又十分注重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做义工、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和成绩。即使一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若不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活动和做一定时间的义工,在升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也得不到优异的评价成绩。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由于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做较多的义工,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成绩。
在处理犯错学生时,学校一视同仁。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是以关心的态度和谦和的语言,对错误性质严重一些的学生给予公开批评的办法,特别严重的违纪学生校长有权作出开除的决定,但必须帮助他找到另外一所合适的学校。
通过在新加坡的学习和见闻,我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在学生智育方面的培养,应该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我们的教育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改革的地方。由于受高考和中招指挥棒的影响,学校重视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和其他。中国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缺少一种强烈的意识。教育者要充分意识到:在当前,培养和发扬青少年的国民意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使其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意识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二是缺少考评制度的保障。品德课作为非考试科目,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更没有列入到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三是德育形式比较单一。空洞的说教多于于无声处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脱节甚至冲突,都影响了德育效果的有效性。
新 加 坡 考 察 感 受
实验小学
辛岩红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