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察江西外向型经济的感受
近年来,江西省把开放型经济尤其是利用外资作为加速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已经打造出世人瞩目的“江西现象”或“江西模式”,闯出了一条“中部崛起”的新路。2004年,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5亿美元,比2001年的5.4亿美元增长了3.8倍,三年突破50亿美元,在全国的位次由2001年的16位上升到第8位,其中,南昌市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7.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0.5倍,年均增长1.2倍,今年有望实现9亿美元的好成绩,几乎相当于我省仅有的5个过亿美元的市之和。其实,江西的大发展还不仅仅体现在利用外资上。近年来,江西GDp的增幅均在10以上、财政收入的增幅在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在40以上,都是非常了不得的。
江西并没有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区位优势、地缘条件、产业基础和政策优惠,但为什么开放型经济尤其是利用外资却如火如荼?带着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同事利用这次随省党政代表团赴江西学习考察之际,做了一次调研,形成了“大开放是主战略、东向发展是主攻方向、开放型经济是第一经济、招商引资是第一抓手、一把手要抓第一抓手”的总体感受,具体情况整理如后,呈领导和同志们参阅。
一、旗帜鲜明坚持大开放主战略
思路决定出路,认识决定行动。江西快速崛起的关键,就在于新一届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推动思想解放的学习讨论,理清思路,创新思维,把江西放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格局中谋篇布局,确立明确的发展定位。2001年8月,江西省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基本思路;同年8月的江西省委井冈山全会和11月的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并作了深刻阐述;此后,又相继提出了“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富民兴赣”。江西找到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江西特点的发展新路。
“十五”期间,江西每年都要开展一次扎实有效的主题教育。2001年“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2年“塑造江西人新形象”;2003年“弘扬井冈山精神,兴我美好江西”;2004年“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2005年“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这些活动为江西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解放不断注入动力,而解放思想、敢闯新路正是井冈山精神的具体体现。江西在创新中完善思路,在不争论中发展,在不折腾中前进,在不甘落后中奋起,已形成了“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创新精神;形成了“开放型经济是江西发展的命根子”、“不管外面刮东南西北风,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放松”、“没有开放型经济是不现实的,说得再好再全面都没有用”、“跳出江西看江西,立足全国看江西”的大开放思想。用孟建柱书记的孟氏逻辑来说,就是“改革开放都重要,但对于相对落后的江西来说,开放更为重要”。江西各级官员亦已习惯用“以开放倒逼改革”来诠释江西的大开放主战略。由此我想到了小平同志当年的话“改革也是开放”,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小平同志的思想,“开放”最为精当。大开放促使江西各个层次的思想观念起了大变化,使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各种经济资源乃至政治资源、社会资源被迅速集中起来,小平的开放思想在江西已形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二、亲历亲为高位推动利用外资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利用外资工作。孟氏逻辑提供理论依据,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吴新雄则有实干精神,亲自主抓开放型经济。吴认为:党政主要领导素质效率是一个地方利用外资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是欠发达地区的唯一出路;要用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推动项目顺利落户。由此引出我的体会:是多大官,就招多大商;出多少力,就来多少钱。
高位推动的最鲜明的例证是,江西省每逢举办重大招商活动、重要客商来赣考察访问、重大项目洽谈签约、重要问题协调解决,省主要领导都做到“四亲自”,即亲自到场推介,亲自会见客商,亲自推动项目,亲自协调解决问题。吴新雄常务副省长瞄准台资台商,曾四次带队亲赴台湾招商,此次我省党政工作代表团参观过的晶湛科技公司项目,就是吴率队在台湾招商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引进来的。当时,在一家酒店大厅里,一个貌不惊人的客商要求见他,吴省长对这位衣着朴素的客商没有丝毫轻视和怠慢,当即在大堂与他认真交谈,并将所谈项目交待给在场的开发区汤主任,要求立即落实,回国后一周内定出方案,拿出措施,终于促成了这个引资数亿美元的大项目。这次考察中,我利用晚上的机会向江西省外经贸厅杨厅长请教,他还说了这样一件事,为了把连续三年举办的赣台研讨会办的更好,吴新雄副省长亲自拜访国台办,并现场逐一打电话至台湾,邀请台湾名流、大企业家参加研讨会
第二篇:新加坡考察感受
新加坡考察感受 实验小学
辛岩红
2012年10月30日,我们金州教育考察团一行30多人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边学、边看、边思,感受良多。在这一个年轻的国度,我们欣赏着她的美丽、她的文雅;惊叹着新加坡人儒雅的素质和高度的文明。在这里,到处呈现出美丽、精致、开放和活力的气象。我想:怎样的学校教育才能与这样的社会相匹配呢?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通过学习、参观、走访,了解和目睹了新加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些现状和情况,感慨颇多。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不断分流的教育体制、东西方教育的巧妙融合以及学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新加坡学生的德育工作更是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德育目标与社会价值观高度一致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如何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如何在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各社会阶层思想的同时,将主流思想与少数族群的思想整合起来,成为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植,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又为各阶段的毕业生列出了德育教育理想成果。在理想的教育成果中,突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领袖才能,做到分层要求,逐步加深。如在热爱祖国这条上,小学毕业生要求做到热爱新加坡,中学毕业生的要求是认识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初院毕业生是热爱生活、了解领导新加坡所应具备的素质,高中及大专生要能充分意识到国家面对的局限性、扎根本国、放眼世界。
二、德育方式与学习生活紧密结合 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方面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
1.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在新加坡,道德教育课程一直是新加坡中小学的必修课。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德育课教学,新加坡要求各学校都应设置道德教育研究室,挑选合格的教师授课,并规定校长必须兼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学生升学时,德育课分数要计入升学考试的总成绩中。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学校里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学生每天都要参加升国旗和唱国歌仪式并举行升旗宣誓,校长老师带头唱国歌念誓词:“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我们宣誓: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为了实现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新加坡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参观监狱、禁毒展等,而且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很多活动或者是课题的研究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新加坡称之为“专题作业”,这“专题作业”各学科都有要求,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互帮互助,相辅相成。
3.创设浓郁的德育环境。
新加坡学校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课程的开设到校长和教师的学术思想等都体现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面向全球”的育人理念。我们参观的武吉班让小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漂亮实用的,在教室、走廊、餐厅、功能室、楼梯等,角角落落都有精心的设计,有学生的作品,有读书角,有教师风采展示,有学校成果展示,有哲理性的语言和富有启发性的图画,有各民族的传统民间物品,有学校各种活动的剪影等等。师生置身其中,时时处处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4、重视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强调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并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举办“睦邻周”、“礼貌周”等各种活动,借助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等良好品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新加坡的德育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其效果显著。
三、德育评价与学习成绩相提并论
新加坡的德育教育十分成功,与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公平性是分不开的。在新加坡,对学生考核评价既注重考试成绩,又十分注重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做义工、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和成绩。即使一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若不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活动和做一定时间的义工,在升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也得不到优异的评价成绩。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由于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做较多的义工,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成绩。
在处理犯错学生时,学校一视同仁。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是以关心的态度和谦和的语言,对错误性质严重一些的学生给予公开批评的办法,特别严重的违纪学生校长有权作出开除的决定,但必须帮助他找到另外一所合适的学校。
通过在新加坡的学习和见闻,我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在学生智育方面的培养,应该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我们的教育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改革的地方。由于受高考和中招指挥棒的影响,学校重视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和其他。中国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缺少一种强烈的意识。教育者要充分意识到:在当前,培养和发扬青少年的国民意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使其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意识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二是缺少考评制度的保障。品德课作为非考试科目,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更没有列入到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三是德育形式比较单一。空洞的说教多于于无声处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脱节甚至冲突,都影响了德育效果的有效性。
新 加 坡 考 察 感 受
实验小学
辛岩红
2012年11月
第三篇:香港考察感受
有差距,也有共识
——香港培训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深圳市龙岗区华龙学校
杨陈
未到香港之前,我只是在龙岗区教育局组织的深港两地校长论坛中粗俗地了解到香港教育的国际化概念。在实地进入香港培训学习后,对香港的教育的有了不同的感受,国际化特点只是香港所处的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教育环境。站着国际化的高度,香港教育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异彩纷呈。当内地教育还在起步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现在的香港已经达到这样的现状。
感受香港教育时,时时对比与之存在的差距。
首先,香港教育环境是非常宽松。学校类别多样化,在香港有传承下来的宗教学校,也有政府出资的官立学校,民间筹建政府资助资助学校以及纯私立学校。还有诸多的教育培训机构。构成了港人得天独厚的优质教育资源。
香港大多学校场地都非常局限,没有大型的操场供学生集会和召开全校性的运动会,但他们都能因地制宜地做一些巧妙的布置。开运动会一般都是向专门的场馆去租用,香港社会的公共意识很强,从学生时代都可以感受到。每个学校没有强制要求你挂国旗或举行升旗仪式,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爱国教育,他们的国家意识,中国根源的意识都渗透在学校管理,学科内容,教育活动中。
其次,香港教育经费的分配充足,来源丰富,管理科学。香港私立学校分资助学校和完全资助学校,他们的经费来源很充足,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资助学校和完全资助学校都与官立学校一样享受教育局的拨款,私立学校就职的老师不比官立学校老师的待遇差,甚至有超过官立学校待遇。在这点上我们深圳教育主管官员真的是要好好借鉴。
这样的差距是客观存在,我们无法与之相比。但教育事业中共性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管理艺术是值得学习,也应该能从中学到知识,达成教育管理的共识的。这也是本次组织校长培训的主要目的。
香港地区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与内地还是有许多共识,他们的教改做得很出色,我们是可以学到并能应用于实践的。更重要的是香港教育者放眼世界、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很令人欢欣鼓舞。
培正中学:名校风采,与时俱进
培正中学的与时俱进是名副其实的,学校利用最前沿的科技资讯为教育服务,已经普及。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一种新的学习用具而已。这个学习用具就是便捷的资源库,学生可以轻松进行知识冲浪。在香港培正中学是第一所试行的学校。他们的校园网络电视台节目丰富多彩,实力相当大。香港的一些热点活动他们校园电视台都曾争取到转播权,极大地赢得了社会知力度。
培正中学的自然教育径又是一个科技教育创新的亮点,自然教育径里的每种植物都有电子标签:OR码(二维码),供学生的智能手机随时扫瞄,相关知识信息立即就可以存储在学生的掌控中。几乎学校场地里每一条小路都分布有不同类别的自然教育径,师生行走之间既能享受自然的清新,又在行走之间皆有所学。是绿化,是美化,更是知识化。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当今科技资讯和高科技产品瞬息万变,学生时代正是接受新生事物的最佳时期,从现在开始就要习惯运用,才能在未来研发更高端的科技产品。
我们大多对二维码还不认识,还只是少数群体有点认识和使用,我们的学生更不必说,这与香港同龄的孩子相比,这种落后程度是相当大的。当我们还在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害怕学生使用手机时,香港的学校却已完全放心地开放给学生,束缚恰恰是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最大阻力。
接受新生事物不只是年轻人的事,培正的校长能认可用智能手机,能引领现代数码进入学校,注入教育创新的手段,为教育服务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时代精神。
培正中学是所百年老校,以前听说过培正学校是培养绅士和淑女的学校。百年老校思想不老,百年老校传承了优良传统,始终秉执着教育是为现在的服务,是为未来的准备。校园古朴、玲珑、幽静。楼梯走廊都比深圳的学校窄得多,但处处都看到学生们绅士般的谦然礼让,淑女般的彬彬有礼。男生女生都是一袭洁白的校服,衣着整洁,谈吐文雅,这也是培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培正中学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有很深的宗教文化背景,办学宗旨都是以宗教至正至善的思想为根本。学校发展中对中国国学精华的挖掘也恰到好处。校长在《建设跨越明天的未来校园》中,有一部分讲到打造运动校园,艺术校园特色。就是以春秋时代《周礼,保记》中的六艺(礼、乐、射、驭、书、数)要求学生从中一开始体育艺术各选一项进行正规训练。周礼倡导的“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与培正中学打造的未来校园多元智能得到贯通。校长的才智可谓学贯中西,融会古今。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培正中学学生进行了辛亥革命足迹校外考察活动,由学生考察时的采访、所见、心得等编制了大型的“辛亥革命的足迹”展览。这是展览也是学生知识的汇报,这样的课就是一堂极有效益的综合社会实践课。
我们在培正中学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感触很深,他们存着中国的根,载在高科技的平台上,眺望着国际和未来。
汉华中学:让人耳目一新
汉华中学的校长介绍这是香港第一所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学校,他们学校的特色之一就是爱国学校。
汉华中学的场地也是很局限,学生运动和活动的一些场所都被巧妙布置在顶楼天台。汉华中学的天台可谓别有洞天。这里有栅栏网住的球场;有举行小型演出和排练的“蔚蓝剧场”;有以年级为单位的自然苗圃,是绿化基地也是植物园;有与香港天文台相联通的观测站。
这些细节的布置与设计都无不显示出管理者的独具匠心,也体现教育的综合性和多维度。
走进汉华中学的课堂听了一节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是香港高考和科目之一,但通识教育都是以各校自订的校本教育为基础。为回应教育改革的方向,汉华早在十多年前已在初中阶段就开设通识科,以国是国情、时事素材及周边社会环境为议题,让学生认识祖国、针砭时弊、拓阔视野、发展思辨能力。
通识科的教材是由通识科老师集体智慧来组编。我感动于他们的睿智和勤奋,我们在听课时翻阅他们正在使用的教材,刚刚发生的时事都已录入教材教案中。他们保持了这门学科的时政性。
课堂教学与内地的课堂教改是高度一致的,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都在这节展示课中表现俱佳。从香港的这节课堂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改革的全球化。汉华中学通识科的校本化扩展到小学部,从本开始已建构了从小一到中六的校本课程架构,中小学采取统一的教学策略:互动学习,提升思考能力;现实取材,增强时事触觉;实地考察,印证书本知识。
在汉华中学的楼道和电梯里发现都张贴着文艺演出的海报,可见他们的素质教育很有实践性。重视艺术修养,正面积极引导学生走近艺术,更开放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品味艺术,不单单是学校自己关起门来搞素质教育。
让教育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让教育更具有鲜活力。就是这所学校的生命力,来源于大胆地突破和创新。
连文营校长关于《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经验和体会》的讲座:
关注细节,沟通心灵,人文关怀
听连校长的《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经验和体会》的报告很有收获。连校长的讲座生动、细腻。从他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他要有乐于做校长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学习型学校体现出校长谦虚的美德和博采各家之长的雅量。内地的名师和教改的先进单位,都已被连校长学习和考察过。并且连校长的培侨小学现在都上演着杜朗口模式,他戏称为“拿来主义”。
感动于他对学校细节的关注:学校的校歌他琅琅上口与我们分享;教师在课堂的编的教学口诀兴致勃勃地与我们分享。
连校长设计的教师自评和互评、教师对校长的评价,就是教师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心灵的技巧和艺术。充分体现他对老师的关怀,从老师的互评和老师对校长的评价中,我们感受到这些从教的老师是充实而幸福的。这样的学习型学校的领头人饱满的热情感染着大家,带动着大家。
“关怀是设身处地关注对方的需要;关怀须以行动显示。关怀与被关怀是相向的、互动的关系;被关怀的感受能形成美好的情绪记忆;关怀是道德情意教育的基础,能孕育高尚的情操;关怀与被关怀都需要学习;关怀能促进正向心理,团结协作。”
连校长的经典语录涵含着人性最和美的光芒,校长就是要乐于自己的职业,用关怀去带领自己的团队。
区月晶校长《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讲座:
理论与实践并重,柔美而大气,极具感染力
区校长是用平实和质朴的管理营造大气魄教育氛围的高手。她的讲座不喧然,平静柔和,但透出一股强大的能力。让听者有兴趣盎然,茅塞顿开之感。
我原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听了她《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讲座才知道我要做的远远不够。也许我们只做足了墙壁文化后都觉得沾沾自喜了。
她以工作的实际案例来解读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具备的五种力量,是一节难得的好课。掌握了领导的五种力量治校就盈而用余了。其实在工作中,这五种力量我们不是忽视了就是做得不透。区校长的讲座启发了我,校长是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的,使它们都变成管理的合力。
关于“人力”的解读,区校长 “成立家长教师会及家长义工团队;带领家长一起成长,学会尊重、包容、协作、分担校务、团队建设;提升家长的自我形象;带领家长认识赏识教育,并作为分享嘉宾。”
深圳大多民办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只是一种德育工作的任务,没有建立好良性的可信赖的友好关系,甚至有部分的家校关系之紧张构成了深圳社会一种新型的矛盾。我们太需要家长层面的支持和理解,让家长融为学校文化的一份子,用学校的文化力去影响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与教师共同分享教育的快乐是最高境界。
一所学校的文化愈是被理解、被接受和有凝聚力,就愈能够更好地朝着她所坚持的理想和所追求的目标前进。学校的本质不能只是机械的教和育,更应是文化的培育,文化的营造,文化的散发。
香港学习分享会上
与区月晶校长合影
在培正中学的展厅门前
深圳校长在香港教育局的台阶上合影
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詹华军总监与连校长
汉华中学天台上的蔚蓝剧场
第四篇:江西瑞金考察目的
江西考察报告
黄公子
瑞金是响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瑞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红都”这个光荣的称谓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和红色政权建设探索的光荣历史。瑞金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中央和国家22个部委在瑞金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瑞金山清水秀,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汉岩;瑞金又是全国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文化、风情、建筑和饮食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苏区时期,瑞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旧居、旧址,如:红井、一苏大礼堂、二苏大礼堂、红色造币厂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近年来,瑞金依托丰富的文化遗址资源,致力于创建全国最大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促进了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人言曰: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听闻书本上的革命先烈的悲壮事迹,在实际考察中收获那份革命热情和革命精神。作为本科的思想政治的学生,接受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会理性与科学,学会了民主与自由,让清了人类的最终的归宿和社会的高度发展目标;此外,我们在革命和建设的时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的特色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峥嵘岁月,为了寻找革命之路,为了了解革命发展,探索革命成功的经验,我们11级的思政班的同学一起奔赴革命胜地——江西瑞金,于这个红色土地进行了两天的考察,收获良多。考察为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专业知识牢牢与爱国主义精神相挂钩,让我们在书本以外收获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让我们的思考的平台更上一个高度的台阶。如玉溪市州委书记刘一平说:“激发大家去思考,也是外出考察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 考察的目的:
一、弘扬瑞金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发展的有效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要做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实做好本职的各项工作;另外要结合实际,大胆开展创新活动,尤其在管理方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作为大学生,必须结合实际,大胆开展创新活动,做到工作学习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有新举措,确保完成各项的任务。
二、弘扬瑞金革命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成为瑞金精神的同义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想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同样不会自立、发展乃至发达。瑞金的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们党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都需要我们每一名有志的大学生把瑞金精神作为强化自身、凝聚人心、团结奋进、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在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关荣使命的同时,将伟大的瑞金革命精神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第五篇:赴江西考察经验交流发言稿
赴江西考察经验交流发言稿
孔德文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3月10号我们一行14人赴江西参加了《全国高考备考技术交流大会》并于14日实地考察了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下面主要将我的一些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江西抚州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曾获得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多年任教于临川一中高三数学教学并担任班主任,他做的报告题目是《数学高考实用增分手段》。其中主要讲到了第二轮复习中的考试和试卷讲评问题,临川一中高三年级训练方式包括三种:(周考,月考,联考)
周考;选用订阅的试卷,及时批改,及时评.月考;备课组教师自主选、编题,侧重缺漏的弥补.联考.合作学校分别交叉命制试题,相互借鉴,互通有无
对于命题方面他们的观点是:
1、严格控制难度;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3、责任到人,以考促学.对于评卷方面他们的做法是:
1、及时性原则
– 试卷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学生对刚做完的试卷普遍记忆犹新,及时讲评,便于学生回顾答题过程的得失,–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复习效果
– 批改试卷“不过夜”,头天考试卷,次日便出现在学生手中
2、针对性原则
– 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做到讲评的针对性。
– 重点讲解当前正在复习知识点
– 在试卷讲评中,一般重点确定一两个目标,重点讲评一两知识点。– 达到“讲一题,会一串,做一题,懂一片”的效果。
3、巩固性原则
– 试卷讲评与知识巩固相结合– 试卷和试题的讲评要归回考点,回归课本
– 把试卷的试题与考试大纲的考点和课本参考书上的例题联系起来 – 这种回归和联系是为了巩固考点知识的掌握(回到基础、强化掌握)每次月考完要求学生做相应的试卷分析并且制定有效地增分计划:
指导学生做科学有效的试卷分析,让学生把自己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 • 第一种类型:技能(Skill)缺失型错误
• 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
• 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
• 明明会而且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
• 第二种类型:知识(Knowledge)欠缺型错误
• 第一遍做对了,后来改错了
• 第一遍做错了,后来改对了
• 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
• 不会做题(回忆不起来,缺乏思路)
• 第一种错误类型(S型错误)解决办法
• 对错误进行分析并定性
•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 仔细自己犯错误的过程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练习并掌握解决错误方法
• •
• • 第二种错误(K型错误)解决办法
• 确定主要漏洞在哪里?
• 分析每道知识性错误试题的考点是什么
• 依据考试大纲或课本判断它属于哪部分,哪个知识点
• 以大纲或课本为基础,统计自己主要丢分领域
• 要在搞懂弄通上下功夫
• 思考思考,细细回味回味
• SK试卷分析在数学中的具体做法
• 确定错误类型
• S型:审题错误、抄写错误、计算错误、笔误……
• K型:落实到具体章节(如函数、不等式、直线和圆、圆锥曲线、排列组合、概率统计、极限导数)
• 统计错误失分率
• S型错误:按类别统计
• K型错误:按章节统计
• 确定改进目标
• S型错误:确定一个主要错误类型
• K 型错误:确定1-3个主要失分最多章节
最后找到增分点,制定可行的增分计划:
• 所有失分的地方,都可是增分点
•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考虑,只选择部分失分点作为近期增分点
• 为每个学科选择1-3个考点(或题型)作为增分点。
• 估计本月复习中能够增加的分数
• 规划每个增分点的复习策略,这里面包括复习方法、复习内容和复习的时间分配等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