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词积累及成语出处
德源中学自主探究导学案
(古诗词积累)
1、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3、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3)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4)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__日还。(5)碧玉妆成__树高,__条垂下绿丝绦。3.填植物:
(1)离离原上__,一岁一枯荣。
(2)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__花始盛开。(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花村。(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少一人。(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__渔火对愁眠。八.古诗文中“游”名胜。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吗?它属于哪个省(市、县)?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
(1)___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不识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京口瓜洲一水间,___只隔数重山。()(4)劝君更尽二杯酒,西出___无故人。()(5)朝辞___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6)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7)即从___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_关。()(9)故人西辞___,烟花三月下扬州。()(10)欲把___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下边所选古诗句中,每句都有一个动物名,请你把它们填出来。
1.柴门闻()吠2.千山()飞绝3.射人先射()4.不是养()人5.牧童骑()6.意欲捕鸣()7.处处闻啼()8.但爱()美9.两个()鸣翠柳 10.一行()上青天11.两岸()声啼不住 12.故人西辞()楼13.月落()啼霜满天 14.添得()四五声15.早有()立上头16.怕得()惊不应
(成语及人物)
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闻鸡起舞(祖逖)
德源中学自主探究导学案
凿壁借光(匡衡)负荆请罪(廉颇)完壁归赵(蔺相如)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入木三分(王羲之)图穷匕现(荆轲)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四面楚歌(项羽)煮豆燃萁(曹植)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叶公好龙(叶公)精忠报国(岳飞)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李鼎铭)南柯一梦(淳子棼)东施效颦(东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赴汤蹈火(晁错)江郎才尽(江郎)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
投笔从戎(班超)鹤立鸡群(嵇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
第二篇:语文积累及运用
、语文积累及运用(23分,另有附加题3分)1.细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10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并①ào然▲于世界的伟大精神财富。在四川发生大地振时,中华民族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及万众一心、众志成②chéng、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抗振救灾斗争胜利的伟大气③ pò又一次得到了充分▲。
如果中国的军队进不去,那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会有哪个军队或救援队有能力进得去!灾害把道路封锁,封不住救援军的腿;废墟把灾民压住,▲。灾害无情,军民鱼水情。灾难没有让中国人民屈服,却让中华大地闪耀着人性的处处光辉。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只有能压倒的身体,没有能摧垮的精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1分)
(3)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屹立争取表现
B.屹立夺取体现 C.挺立争取体现
D.矗立夺取展现
(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说明应怎样修改。(2分)
(5)请仿照第三段画横线句子续写一句,要扣住主题“军民鱼水情”。(2分)2.本学期学了大量的古诗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附加题3分)①沉舟侧畔千帆过,▲。②▲,铜雀春深锁二乔。③但愿人长久,▲。④▲,天涯若比邻。⑤不以物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⑥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应该灰心气馁,而应该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提到的那样“▲,▲”。
⑦附加题。(3分)
春天如诗如画,美丽动人。春是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清新;春春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柔润;春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意蕴。3.综合性学习。(5分)
亲爱的同学们,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吧!下面请带领我们走进你的家乡。
①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请你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名称。(1分)读本名称:▲
.②奥运会即近,假如你作为家乡的旅游推介小使者,站在全国旅游推介会的发言席上,面对中外旅游者,推荐介绍自己的家乡,邀请他们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这样向大家说▲ 要求:请把此情此景中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不少于50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文后题。(12分)他在等你说谢谢
那是2006年初的第一场大雪,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好在学校已经放寒假了,哈哈,单等早晨和弟弟一起看雪景了。
第二天,我领着弟弟站在阳台上看雪景,那真叫美啊。整个世界都银装素裹的,路面的雪已被压实,显得很滑,偶尔过一辆汽车,就像小蜗牛一样在缓慢爬行;胆大的小伙子,倔强地把自行车骑得歪歪扭扭,扭着扭着就扭倒了;步行的人更是小心翼翼,但还是会有人一个不注意,摔倒在地上„„
我正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眼前的景物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弟弟已经跑到楼下了,忽然大声地喊我:“姐姐,快来看,交通事故!” 一口气跑到积有一尺来深雪的马路边,只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的轿车,个个伸长脖子往里张望。轿车旁边一个身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哪位小朋友能帮我爬进车底下拧一下螺丝呀?”
原来他的车漏油了,漏出来的油已经淌到了车身外,浸染在白雪上。这附近也没有加油站和修车部,难怪他那么着急。他身旁那个打扮入时的女人说:“看把你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谁能帮我一下,这钱就是他的了!”
我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动了一下,却被一个阿姨拉住了:“别去,有钱人的话,信不得的!”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走了过去,说:“让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弟弟在那个穿着貂皮大衣的男人的指挥下,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弟弟从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见那男人把钱递过来,却被女人呵斥住了,“你还真打算给他100呀,我看给他5块就已经够多了。”说着,女人一把把那张大钞夺了下来。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递给弟弟,弟弟摇了摇头。我听见人群中的唏嘘声,男人又加了5块。弟弟还是摇了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这10块也不给你了!” “不是,我没嫌少,我们老师说过,帮助别人是不应该要报酬的!” 那女人一副不屑的表情:“那你还站那等什么啊?还不走?” 围观的一个小同学脱口而出:“他在等你说谢谢呢!” „„ 4.“弟弟从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弟弟在“期待”钱吗?说说理由?(3分)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夺”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说着,女人一把把那张大钞夺了下来。
6.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说说“围观的一个小同学脱口而出:‘他在等你说谢谢呢!’”一句包含了怎样的意义?(3分)
7.2008年 5月4日,某报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诚信意识,要求网友对这篇文章中的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和“弟弟”两人分别说一句话。你也是广大青少年中的一员,你将怎样对他们说?(4分)
(1)对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说:▲(2)对文中的“弟弟”说:▲
(二)阅读《人间第一爱》,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人间第一爱
①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古今”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同的。
②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③在年高德劭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④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此事古难全。”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有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⑤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媲美呢?
⑥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歧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到了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⑦《韩诗外传》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⑧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8.我们本册学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作者是▲(2分)
9.第②段末“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2分)10.第④段的横线上应填的诗句是▲(2分)
11.作者认为“人间第一爱”是▲,从文中可以得知作者写此文时大约已有▲岁。(2分)12.你是怎样看待“人间第一爱”的?假如母亲节到来,你会对母亲说什么?做什么?(3分)
三、文言文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3.选文的标题是▲,作者是▲人名)。(2分)14.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②造饮辄尽()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④曾不吝情去留
()1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6.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2分)17.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3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农妇与鹜(7分)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注释】①鹜:野鸭子②盖:大概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昔皖南有一农妇②临去,频频颔之 19.选择题(1分)
“旬日”是指
A 十多天
B 三十天
C 几天
D 十天 2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①熟视之,乃鹜也②妇不忍市之
21.你从农妇身上得到什么启示?(2分)四.作文(共50分)生活中,哪一颗星星点亮了你的眼睛?哪一幕情景振奋了你的心灵?哪一声喝彩吸引了你的耳朵?此情此景,为了表示鼓励、赞美、自豪,也为了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你一定想竖起大拇指!
请以“我想竖起大拇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角度自选,文体自定。五.书写 4分
八年级语文教学调查卷参考答案(2008.5.21)
一、1.(1)①傲②城③魄(2)“振”改“震”(3)
B(4)“处处”放到“闪耀”一词前。(5)压不住救援军的心
2.①病树前头万木春。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③千里共婵娟④海内存知己 ⑤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客舍青青柳色新草色遥看近却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3.(5分)略
二、(一)4.不,文中的弟弟不在“期待”钱。因为从弟弟说的“不是,我没嫌少,我们老师说过,帮助别人是不应该要报酬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中的弟弟不在“期待”钱。
5.一个“夺”字,形象地揭示出了女人“打扮入时”的外表下掩藏着虚伪、自私、丑恶的心灵。(意思对即可)
6.既有对文中的弟弟做好事不图报酬的美好心灵的赞扬,又有对文中那对男女不讲诚信的嘲讽。7.(1)对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说:你不守信用,是最大的痛苦,你将失掉人格,我为你感到羞愧。(2)对文中的“弟弟”说:你不为名利帮助别人,你将得到他人的尊重,你的品格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我为你感到自豪。
(二)8.我的母亲胡适
9.未能把回忆母亲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1.母爱
90岁
12.言之成理即可(每问1分)
三、(一)13.《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14.①处所②就③体会、领会④舍不得
15.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6.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17.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的精神实质;不赞成:应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相结合(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言之成理即可)
(二)18.①从前②离开
19.D
20.①仔细一看,原来是只鸭子②妇人不忍卖掉
21.好人有好报。(言之有理即可)下一篇更精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2)上一篇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2)
第三篇: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词积累及试题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词积累试题—2010.3.27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4)枯()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才能没()蹄。
(6)儿童急走追(),飞入()无处寻。
(7)泥融飞(),沙暖睡()。
(8)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9)()外()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10)()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阴学种()。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13)留恋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3、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横线上。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4)()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飞将在,不教胡马度()。(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10)晓看红湿处,花重()。
(11)()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13)()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蓑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螺。
(7)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8)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9)()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11)()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返景入深林,复照()苔上。
(13)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7、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
大杜:()小杜:()诗仙:()诗圣:()
诗鬼:()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唐代边塞诗人有:()
8、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2)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
9、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1)描写母亲的有:
(2)描写秋天景色的有:
(3)描写送别的有:
(4)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
10、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1)庐山:
(2)柳树:
(3)小草:
(4)春雨:
(5)西湖:
(6)梅花:
(7)泰山:
11、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_宋__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唐__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 ”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 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 ”。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 ”。可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13、给诗句填上数字
(1)回眸()笑百媚生,()宫粉黛无颜色。(2)白发()千丈,缘愁似个长。(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人。(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古来稀。(5)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故国()里,深宫()年。
14、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1)。(2)。(3)。(4)。描写“月”的句子:
(1)?(2)。(3)?(4)。(5)。(6)。描写“雨”的句子:(1)。(2)。(3)。(4)。
15、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1)。(2)。(3)。(4)。(5)。
(6)。
第四篇: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词积累及试题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词积累及试题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3)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诗题作者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风桥夜泊》(张继)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咏柳》(贺知章)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早春》(韩愈)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江雪》(柳宗元)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梅花》(王安石)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清明》(杜牧)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山行》(杜牧)
4、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6、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
大杜:(杜甫)小杜:(杜牧)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唐代边塞诗人有:(高适、崔颢、岑参等人)
8、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这首诗的题目是:《绝句》,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9、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1)描写母亲的有:《游子吟》(孟郊)
(2)描写秋天景色的有:《山行》(杜牧)
(3)描写送别的有:《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0、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1)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2)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小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_宋__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唐__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13、给诗句填上数字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14、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描写“月”的句子: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今夜明月人相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描写“雨”的句子: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15、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词积累试题—2010.3.27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4)枯()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才能没()蹄。
(6)儿童急走追(),飞入()无处寻。
(7)泥融飞(),沙暖睡()。
(8)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9)()外()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10)()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阴学种()。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13)留恋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3、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横线上。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4)()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10)晓看红湿处,花重()。
(11)()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13)()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蓑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螺。
(7)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8)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9)()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11)()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返景入深林,复照()苔上。
(13)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7、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
大杜:()小杜:()诗仙:()诗圣:()
诗鬼:()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唐代边塞诗人有:()
8、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2)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
9、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1)描写母亲的有:
(2)描写秋天景色的有:
(3)描写送别的有:
(4)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
10、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1)庐山:
(2)柳树:
(3)小草:
(4)春雨:
(5)西湖:
(6)梅花:
(7)泰山:
11、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_宋__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唐__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 ”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
”。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 ”。可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13、给诗句填上数字
(1)回眸()笑百媚生,()宫粉黛无颜色。(2)白发()千丈,缘愁似个长。(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人。(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古来稀。(5)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故国()里,深宫()年。
14、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
(1)。(2)。(3)。(4)。描写“月”的句子:
(1)?(2)。(3)?(4)。(5)。(6)。描写“雨”的句子:
(1)。(2)。(3)。(4)。
15、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
第五篇: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文名句——鸟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
2、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 晓》古诗文名句——风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秋 思》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雪》古诗文名句——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3、月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唐 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 高》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 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5、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古诗文名句——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古诗文名句——秋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古诗文名句——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古诗文名句——声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 张继《枫桥夜泊》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文名句——色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唐 骆宾王《咏 鹅》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文名句——香(嗅觉)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 杜甫《绝句》古诗文名句——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 王昌龄《从军行》古诗文名句——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 岳》*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 苏轼《题西林壁》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陆游古诗文名句——志向
1、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清 沙天香《战 歌》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 李清照《绝 句》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 岳》
古诗文名句——树木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古诗文名句——马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古诗文名句——友情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赠汪伦》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文名句——舟船
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 张继《枫桥夜泊》
古诗文名句——思乡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 纳兰性德 《长相思》古诗文名句——爱国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文名句——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 马致远《秋 思》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 《七律·长征》
古诗文名句——送别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赠汪伦》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古诗文名句——数字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柳树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 贺知章《咏 柳》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 杜甫《绝 句》古诗文名句——愁思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玉案》古诗文名句——劝学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古诗文名句——草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西湖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词实践运用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艰苦”来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怀念。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努力学习,不要到老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6、读书要有好方法,正如南宋诗人朱熹在《观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中也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你再写一句介绍读书方法的名言警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7、2008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在北京,我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用一句古诗文中的句子劝说你的朋友要谦虚,别骄傲:满招损,谦受益。
9、古人常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个人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这两句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却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他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教育我们要讲究方法。
11、教育孩子不能打骂,要感化。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是写雨,也用来赞美老师的循循善诱。
12、古诗中有不少爱国题材的古诗,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以“喜”来贯穿表达了爱国之情,其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本地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而陆游的《示儿》却截然不同,以“悲”为主线表达了诗人看不到祖国的祖国而悲伤,即“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3、我国古代,描写景物的诗句很多,而且诗人往往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例如: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表现了他欢快的心情,而思念家乡的亲人的时候,李白写下了“举头望明白,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千古名言。
14、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5、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让泱泱中华无愧“文明古国”的美誉。你瞧,高鼎《村居》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多的清新明丽的田园春景园;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描写出炎炎夏日里杭州西湖的独特风光;提到萧瑟的秋天,你自然会想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一千古佳句,而置身于寒冷的冰雪世界中,你更会由衷地赞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诗句真把冬景写绝了(4)现在人们常用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7)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8)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9)有的学生暑假旅游来到黄鹤楼,站在巍峨的黄鹤楼上,他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的诗句来。
(13)小明整天不思学习,这时你对他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18)、望着壮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诗句;看着眼前美丽的西湖美景,我情不自禁地吟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9)外面的礼花绽放着,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开始了!
19、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风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骨碎身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这正如孔子《论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3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呀!
3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
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3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4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42、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
51、我们的小草,在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难怪古代诗人写下的咏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载之后,读来仍然使人激动不已。
59、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60、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69、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悄无声息;是唤醒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天是什么?是毛主席眼里“(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七色彩虹;是令杨万里惊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74、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78、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9、教育孩子不能大骂,我们的老师教育我们时,常常和风细雨,正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我们心田。8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诵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谁不为背井离乡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8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不希望飞回生我养我的故乡?
8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读着这伤感的诗句,哪个游子不会涌起乡愁?
9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七步诗 》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9、苏轼名词《明月几时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7、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9、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6、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47、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52、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3、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
一、知识整理: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7、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完)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
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六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六、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十七、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八、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