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抓紧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
关于抓紧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文号】工信厅企函[2008]89号
【发布日期】2008年7月8日
一、项目申报范围
(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公共服务主要是指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技术、信息、培训、融资、市场开拓等服务活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开展公共服务所必需的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改造;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专业服务的工业设计以及电镀、热处理等节能减排公用设施建设。
(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通过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和楼宇,改造建设满足小企业创业发展所需的场所以及相关的公用配套设施。
以上两类项目,在2007年底前已经建成以及在2009年底前不能开工的,不能申报。在项目选择和资金安排上,将向地震灾区、中本部地区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已得到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予支持。
二、项目选择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区总体发展规划。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注重综合利用,不新征用地。
(三)布局合理,有一定的服务基础,能满足一定数量中小企业创业和公共服务需求。
(四)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独立法人,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自身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能够组织专业服务资源开展服务,可实现收支平衡,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本地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方案。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防止变相的楼堂馆所建设。申报的项目要有比较突出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公共服务平台要优先选择在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集聚区,以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功能为目的的仪器、设备或系统软件购置,以及对现有服务场所进行必要改造的项目;创业基地要优先选择以现有厂房、楼宇改造为主,必要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辅的项目。
(二)请各地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选择符合申报条件,项目申请报告需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含本项目现有设备设施情况)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相关工作业绩。
2.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地点(具体到区县);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建设期限;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构成明细、项目建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新增企业户数、新增就业人数、年服务企业数量等)。
3.项目建设前期进展和建设条件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履行项目备案(核准、审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情况;资金筹措情况;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投资补助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已有相关证明文件的,请按以下顺序提交。
⑴项目单位法人登记复印件。
⑵项目备案(核准、审批)文件复印件(由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备案权限的部门出具的文件)。
⑶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复印件(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⑷环保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博或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复印件。
⑸资金来源证明文件(银行贷款合同或者贷款协议,自有资金证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证明)。
4.投资估算表。
5.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或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
6.项目单位对项目申请报告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第二篇:关于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报告
关于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报告
市乡企局:
根据省中小企业据《关于组织申报国家2007年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中小企业创业状况,现就我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的思路,取消限制门槛,放宽准入领域,重点解决影响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问题,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逐年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在全县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已成为农村县域的重要支柱和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组织已发展到7337户,资本金达到3.11亿元,资产总额4.85亿元;增加值达到5.5亿元,占全县GDP的30.5%,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上交税金0.65亿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 31.6%。二是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县中小企业的主要增长点。2006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3.2
1亿元,完成总产值13.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6%和30%,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5亿元,实现总产值7.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9.4%和18.7%,高出全县同类指标平均增速的4.3和2.6个百分点,分别占全县同类指标比重的70.5%和69.2%,分别较去年提高7.8和4.9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支撑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煤炭开采业,以**缸瓦厂、**缸瓦厂、**空心砖厂为主的新型建材业,以**饲草公司为主的饲草加工业,以**果汁厂、**发泡网厂、**果库为主的果品加工、包装、储运业,以**面粉厂、**酒厂、**酒厂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陶土、油母页岩、砂石采掘为主的采选业等主导行业已初具规模,促进了全县煤、粮、果、畜、草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拉动作用。四是在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煤炭、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长。2006年从业人员达到2.36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15.9%,支付的工资性收入总额达到1.96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 680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4.9%。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部分扶持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宣传、鼓励、引导和发展中小企业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特别是对外地客商的吸引力还不够,一些私营企业经营惨淡,市场竟争力不强,在保证持续发展上还有不少困难。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获取技术支持困难,政策信息渠道不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没有建立,企业很难获得贷款,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二是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与本市的先进县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是资金普遍紧缺,融资渠道不畅,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四是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不大不强,名牌产品少,品牌意识差,市场竞争力弱。
三、建设思路、目标。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中小企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国务院[2005]3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中、小并举的原则,坚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并重的方针,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实现产品上档次、经营上规模、管理上水平,走速度快、效益好、规模大、实力强的发展路子。
发展思路是:立足优势,调整结构,多层共创,抓大育小,扩张总量,整体推进。具体来讲,就是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强县建设步伐的战略突破口,采取
“四不限”和“四先四后”的鼓励扶持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放开搞活群体经济生发点,使我县中小企业纵向形成梯次发展态势,全面进入市场竞争,横向形成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培育壮大发展实力,实现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重点是:围绕我县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应重点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粮、果、畜、草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为城乡服务的第三产业,逐步组建建材、交通运输、饮食等企业集团。发展步骤是:按发展、提高两个阶段实施。从现在起到2010年为发展阶段,重点抓好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迅速增加原始积累,实现总量扩张。从2011年到2015年为提高阶段,主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等途径,基本实现结构优化,布局趋于合理,主导产业突出,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品牌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目标。
发展措施是:采取典型带动战略,实行重点突破。加快实施中小企业“20103”工程,即在全县中小企业采掘、建材、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五大行业中,筛选20户企业,通过重点扶持,培育成骨干企业;全方位做大做强10户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其他行业发展,建成新民、城关、西坡3个中小企业示范区。通过努力,使列入“20103”工程企业的产值、收入分别占全县中小企业总量的60%以上,实现增加值占全县中小企业总量的70%以上,缴纳税金占全县中小企业总量的80%以上。
奋斗目标是:围绕把中小企业建设成为我县立县经济、主体经济、富民经济这个目标,力争到2010年中小企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为此,我县非公经济主要指标要实现15%以上的增速。
按照以上思路,根据省中小企业局《关于组织申报国家2007年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中小企业创业状况,经过分析论证,现确定我县2007—2010年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116185万元,其中自筹82445万元,贷款228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412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27340万元。(1)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114650万元,其中自筹81920万元,贷款228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360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26850万元。(2)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535万元,其中自筹525万元,地方政府投资52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490万元。
2007年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78155万元,其中自筹57340万元,贷款218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199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16650
万元。(1)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77010万元,其中自筹56940万元,贷款218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160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16290万元;(2)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个,预算总投资1145万元,其中自筹395万元,地方政府投资39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360万元。
四、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为了尽快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县政府确定在县乡镇企业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加挂中小企业促进局的牌子,建立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全面履行对全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2、加强领导。对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制度、项目建设责任制及乡镇领导包抓示范企业制度,实行定点联系,领导包抓制度,协调解决难题,定期检查进度,实施责任考评,促进工作落实,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二00七年一月二十日
第三篇:淮滨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淮滨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工作方案(2011—2015)近年来,我县牢固确立“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深深把发展产业集聚区作为主阵地,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把大办工业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把发展集聚区作为大办工业的突破口,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示范区、县城建设的新亮点。
一、现状分析
淮滨位于河南东南部与安微交界处,交通方便。铁路,水运,公路贯通全县,距安微省阜阳市飞机场仅65公里。全县辖17乡镇,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中小企业积极实施“民营崛起”战略,按照“引导、服务、规范、提高”的方针,把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富民经济的最大增长极和第一推动力,紧紧抓住我国实施中西部大开发的良机,积极调整结构,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无论是产业、行业结构,还是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企业组织结构和布局调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形成以工业为主导、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骨干、以私营个体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体、以重点骨干企业为支撑、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发展新局面。造船、纺织、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捞砂、机械制造、家具、医药、服装、建筑和房地产、交通运输及商饮服务等10多个行业,己成为全县中小企业的骨干。涌现出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高资本产品和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培植形成了一批小精专特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截止2009年底,全县中小企业总数达1600户,比上年新增企业120户,从业人员4.9万人比上年新增就业1980人。其中,个体工商户1.5万户,从业人员4.5万人,注册资金2.3亿元;个体、私营企业1600户,比上年新增110户,从业人员4.7万人,注册资金18亿元,资产过100万元的企业100多户,过1000万元的企业35户,过5000万元的企业16户,企业集团1个。全县中小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26%,有一批企业己基本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坚持集中连片发展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基础,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我县成立了由主管县长担任管委会主任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有规划、有机构、有专人、有优惠政策,管理协调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工作
(二)、产业集聚区的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截止2009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用于中小企业园区水、电、路、邮等基础性设施投资。今年新增投资额18亿元。已完成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以及园区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土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建成各种标准的园区道路,虽然投入的资金有限,但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这部分建设资金也是很不容易的,对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引资载体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具特色的园区经济已初具雏形基本上都已完成了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园区经济。如张庄乡杨木加工业园从2004年开始规划,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入住企业12户,总投资2亿元,10户企业投入运营,2户企业正在建设之中,其中红升木业生产的复合板销往上海广东等地,并带动了周边的杨木加工及种植。
二、建设的必要性
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是解决我县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我县城镇就业总量的60%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达49000人,年均净增2000多个工作岗位。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虽然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作用巨大,但是目前我县的创业环境与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贡献还不相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创业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创办企业程序繁杂、门槛高、行业准入标准杂乱,创业成本过高;二是融资难仍是制约创办小企业的最大障碍;三是政府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场地等生产要素资源的服务能力弱。
我县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创办小企业至关重要。首先,促进创办小企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和下岗待业人员增多,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促进“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工作的重要性,急国家之所急,将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创业与解决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将促进创办小企业作为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开拓创新,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促进创办小企业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是市场主体中最具活力、最有增长潜力的部分。调查证明,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凡是创业活动活跃的乡镇,经济增长的速度都较快。在创业活跃的企业类型中,私营企业表现最为突出。而从各乡镇看,创业活动活跃的乡镇,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促进创办小企业,对于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淮滨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促进创办小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关键在岗位。有数据表明,每创办1个小企业,平均能够提供6个工作岗位。中小企业的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加的劳动力都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在多数领域要高出一倍以上。小企业投资小,资本有机构成低,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满足各类人员的就业需要,是吸纳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在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促进新企业的产生,对解决当前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更具现实和长远意义。
第四,促进创办小企业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的进程。从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看,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增速和容量难以有大的提高,经济发展重心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其中又以服务业为主,包括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和文化娱乐业等。加快服务业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对于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伴随现代社会都市化发展趋势变化,促进适宜都市化特点的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无污染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小企业的发展,既可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
第五,提高创业能力是创办小企业的重要前提。创业是经济增长和创新的推动力量,也是一国经济具有可持续活力的基础。在技术变化迅速、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培育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是增强竞争力的根基所在。我县是创业活动活跃的地区之一,但目前还处于低水平创业阶段。要提高创业水平,首先要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培育能够发现投资机会,善于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为有效投入产出的企业家。其次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培育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创业者捕捉机会,不断开发新市场。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设思路、目标
建设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措施,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在编制基地和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时,要与地方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要符合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工作方案的编制要做到六个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与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相结合;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要坚持“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方针,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培育创业主体为重点,以满足社会各类创业群体的创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业基地为载体,以催生新企业、创造新岗位为目标,体现政府支持创业,扩大就业的意图。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创业辅导服务机构业务进驻和发展需求,建成后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要具有较强的创业辅导服务功能,要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帮助初创期的小企业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新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通过项目的实施,积极组织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以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为主要目的,按照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支持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要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中小企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创造更多的专利和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群体健康快速发展。
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按需建设、量力而行。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新增投资与现有资源相结合,总体规划与重点项目相结合,政府投资补助与民间投资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共同建设。
总体目标:到2011年,根据建立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要求。我县建立3-5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在中小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或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3-5个公共服务平台。
四、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我县成立淮滨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工业的副县长担任,副组组长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担任,成员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局。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文件精神。各乡镇要组织有关同志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理解和吃透文件精神。一定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这也是为今后的项目建设打好基础。要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建立程序,提出要求,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方案编制和申报项目工作。
第三,深入调研,提高项目的科学性。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和节约型社会的思想,项目选择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与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就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节能降耗、产业升级等工作结合起来。要针对本乡镇中小企业的需求,集中解决一些共性、关键问题,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注重资源有效利用,充分考虑公共利益,争取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乡镇分管领导要对本区就业及创业状况、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公共服务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分别编制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第四,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是地方政府支持和企业、民间投资。因此,在建设项目上要落实好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配套,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建设,项目不能留有资金缺口。要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建设项目能够发挥示范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次安排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落实六中全会决定“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措施。要选择好首批建设项目,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切实发挥项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我们一定要从营造环境,促进发展,提高服务出发,不要就项目论项目,要以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和抓手,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和带动中小企业各项工作的展开。
第五,做好与投资管理工作的衔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能会涉及到财政、劳动、科技、环保、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联系有关部门,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配合,共同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平台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根据省中小企业据《关于组织申报国家2007年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中小企业创业状况,现制定我县2007—2010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煤炭强基、化工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发展思路,将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的思路,取消限制门槛,放宽准入领域,重点解决影响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问题,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逐年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在全县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已成为农村县域的重要支柱和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组织已发展到7337户,资本金达到3.11亿元,资产总额4.85亿元;增加值达到5.5亿元,占全县GDP的30.5%,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上交税金0.65亿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 31.6%。二是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县中小企业的主要增长点。2006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3.2 1
亿元,完成总产值13.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6%和30%,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5亿元,实现总产值7.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9.4%和18.7%,分别占全县同类指标比重的70.5%和69.2%,分别较去年提高7.8和4.9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支撑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煤炭开采业,以**缸瓦厂、**空心砖厂为主的新型建材业,以**饲草公司为主的饲草加工业,以**果汁厂、**果库为主的果品加工、包装、储运业,以**面粉厂、**酒厂、**酒厂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陶土、油母页岩、砂石采掘为主的采选业等主导行业已初具规模,促进了全县煤、粮、果、畜、草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拉动作用。四是在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煤炭、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长。2006年从业人员达到2.36万人; 占全县劳动力的15.9%,支付的工资性收入总额达到1.96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 680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4.9%。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我县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从企业自身发展看正面临创业难、融资难等诸多制约,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少、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获取技术支持困难,政策信息渠道不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
保机构没有建立,企业很难获得贷款,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
二、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县通过加快建设企业小区,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较快的中小企业,对全县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是,从目前总体情况看,我县中小企业与发达县区相比,还存在着主导产业不大不强、企业布局分散、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县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县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基础好、规模大、企业素质高、产品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排头兵”,带动全县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和提高建设中小企业重点工程,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优化中小企业产业和布局结构,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确保全面完成中小企业“十一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中小企业二次创业;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出口创汇;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集中连片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同时,通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社会服务。
三、建设思路、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总体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中、小并举的原则,坚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并重的方针,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集中财力、物力,按照渐进、梯级开发的模式,高标准高起点抓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重点建设项目:按照以上思路,根据省中小企业局《关于组织申报国家2007年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中小企业创业状况,经过分析论证,现确定我县2007—2010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535万元,其中自筹525万元,地方政府投资52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490万元。
2007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个(见附表一、二),项目总投资1145万元,其中自筹395万元,地方政府投资39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360万元。2个项目中煤炭产品检验站已经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全部见成后,必将对我县中小企业发展起到具大促进作用。
四、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为了尽快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县政府确定在县乡镇企业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加挂中小企业促进局的牌子,建立集“中小企业、乡镇
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全面履行对全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2、加强领导。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制度、项目建设责任制及乡镇领导包抓示范企业制度,实行定点联系,领导包抓制度,协调解决难题,定期检查进度,实施责任考评,促进工作落实,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3、资金倾斜。在资金的使用上,要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资金分配办法,集中财力、物力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项目资金要尽可能地捆在一块,集中使用,优化配置。并在财政资金的二次分配上,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倾斜。
4、政策倾斜。要在用好用活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政府要在税收、工商行政管理、征地等诸方面切实给予扶持和帮助,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在项目的立项、技术转让、能源供应、信贷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二00七年一月二十日
第五篇:关于申报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推荐)
关于申报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为加快我市服务外包发展,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商务局和财政局决定启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征集与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按照《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商务技贸【2011】48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项目申报。
二、请于2012年3月1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二份,装订成册)报送市商务局技术贸易处(联系人:程波,联系电话:5302615,地址:思明区湖滨北路15号外贸大厦6楼)。
附件:
1、《厦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资助申请表》
2、《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商务技贸[2011]487号)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财政局
2011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