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2:2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2008〕43号

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现将《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桂林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全市参与式扶贫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现财政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提高农村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进程,加速农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步伐,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2﹞5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贫困村扶贫开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03﹞1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桂财农﹝2000﹞4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参与式扶贫实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参与式扶贫是指以扶贫项目为载体,以贫困村为平台、以贫困群众为主体,行政管理部门充分赋予贫困群众知情权、发言权,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参与意愿、参与热情、参与动力;有效组织贫困群众平等参与扶贫项目开发的决策、实施和监督、管理全过程;切

实提高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自我发展能力,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开发中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第三条实施参与式扶贫的项目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主要包括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开发项目以及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异地搬迁等;实施参与式扶贫的区域是自治区确定的分布在我市12县及雁山区109个乡(镇)中的286个贫困村。

第四条全市行政区域内外资扶贫项目、社会组织扶贫项目均适应本办法。

第二章方案与职责

第五条实施参与式扶贫要以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基础。县、村均要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制定参与式扶贫工作方案,明确各级职责。

第六条县扶贫部门制定的参与式扶贫方案,应包括实施范围、重点、目标、工作步骤、要求、服务管理、监测评估等。贫困村参与式扶贫方案要具体、可行,其内容包括:本村基本情况、贫困现状、目标任务、扶贫项目与资金公示、村民组织管理、监督、评估等。县制定方案,报市批复备案,村制定方案,由乡(镇)初审,报县批准与批复备案、公示。

第七条各县(区)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贫困村参与式扶贫负总责。主要职责:落实整村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参与式扶贫实施方案,安排扶贫资金,指导项目实施,组织社会帮扶,提供社会服务,搞好参与式培训,抓好检查监测,挖掘和培育典型等。县(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对所辖贫困村参与式扶贫的主要职责是:动员和组织贫困村群众按参与式扶贫方案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并经常指导、检查落实情况;抓好对贫困村群众的培训,协助贫困村项目功能组织处理矛盾纠纷,按照上级的要求,审核、汇总和上报贫困村参与式扶贫开发的各种基本数据。

第九条村委会主要职责:组织召开群众大会、村民小组会、村委会确定通过参与式扶贫实施方案,确立申报项目、选举产生项目实施管理小组、监督小组、财务管理小组或村民理事会等项目功能组织。协助项目功能组织抓好扶贫项目实施、管理、监督工作,引导农户自愿投入资金、劳力,配套扶贫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负责单据汇总、核定、上报和报帐;定期向乡(镇)人民政府汇报和向全体村民公布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情况。村支书和村主任是实施参与式扶贫直接责任人。

第十条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本着足额配套、量力而行、列入预算、增加投入的原则,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2﹞52号)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在每年初按上一年度本县分配到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3%-5%的比例,从县(区)本级财政中安排扶贫项目管理费,由县(区)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中央和自治区安排的扶贫项目项目资金中提取项目管理费。

第三章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参与式扶贫的实施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公示、实施、管理、监督、评估等工作。

第十二条项目申报。由项目点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会议,依据十年规划项目库内的项目,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选择排序,初步决定年度要上报和要做的项目。会后,村民代表和组长向全体村民通报会议内容,征求群众意见;再次召开村民代表、村民小组会议,集中群众意见,最后确定申报的项目。按照既定统一格式填报项目规划申报表,报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立项, 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就项目点所在乡/镇申报的项目,依照上级扶贫系统的要求予以审查,并及时上报争取立项。

第十三条项目公示。所申报的项目一经批复,县(区)扶贫办应及时将项目批复情况以文件形式下发到项目点所在的乡(镇),并用协议的形式将项目移交给村委,协议明确村委与县扶贫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责任以及行为、工作范围等,由村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会议,通报项目批复情况。同时将项目直接交给项目覆盖区,并要求村委与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将项目名称、规模、资金、实施和验收时间按既定格式张榜公布,同时以口头形式传达到项目区全体群众。

第十四条项目招标。财政扶贫资金的道路建设项目、饮水工程项目原则上均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如资金量比较小,也可采取邀标、议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如需招标,项目区所在的村委会干部代表和村民代表要参与招投标的全过程。参加招投标的单位达到3个以上投标方算有效。产业开发项目资金数额较大的要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数额较小的由县(区)扶贫办、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和群众代表联合选购。

第十五条项目实施。

(一)成立项目功能组织。由村委组织项目覆盖区群众召开会议讨论(会员人数、标准、妇女比例等)选举产生相应的项目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和财务管理小组,明确小组职责,进行人员分工。

(二)培训。县(区)扶贫办负责对各项目点所在乡(镇)分管领导、村委干部集中进行参与理念和项目手法培训。乡(镇)、村委负责对项目覆盖区实施小组、监督小组成员和群众进行培训。

(三)制定实施方案。由项目点所在乡(镇)、村委协助项目实施小组组织召开群众大会讨论、决定项目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实施计划、办法、纠纷处理、山林水利关系协调、集资、投工投劳等,制定物资保管、财务、会议、监督制度和项目后续管理制度。

(四)组织实施。由项目实施小组按照制定的方案、制度组织群众实施项目,县(区)扶贫办、项目点所在乡(镇)政府、村委引导、协助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扶贫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一)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桂财农﹝2000﹞43号)和《广西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桂财农﹝2001﹞141号)之规定,坚持社区支配,合理使用,公开透明,民主监督的原则,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财政报帐制度。

(二)报账。财政扶贫资金报帐采用实施小组、监督小组组长、县扶贫办分别签字的程序进行。

(三)扶贫资金的结算办法。对于投入数额较小的项目,采取项目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结算。对于投入数额较大的项目,实行分期报帐、分期支付的办法,项目竣工经过群众和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进行项目终期结算。

(四)财政报帐需提供的资料。项目立项批准书、项目实施计划书、报帐申请单、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费用支出明细和有效的支出凭证等。

(五)项目资金公示。项目资金必须定期或按照工程进度进行公开、公示。内容包括申请资金的情况、开支情况、节余情况等。特别是要求公布到细目,不能笼统了事。资金使用情况公布3天后,80%以上群众无异议,方可申请检查验收、报帐。资金使用的原始票据必须由项目实施小组长、监督小组长和一名群众代表签字,方可作为报帐的依据。

(六)责任追究。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桂财农﹝2000﹞43号)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行为,要如数抵减下一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并依法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监测与评估

第十七条从市到县(区)要建立健全贫困村扶贫资金和项目监测与评估网络,全面跟踪贫困村参与式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要成立由市、县、乡、村干部和贫困村贫困群众组成的监测与评估小组,对扶贫项目开发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续三方面进行监测评估。

第十八条参与式扶贫的监测应做到贫困村屯屯参与、户户参与。村(屯)要围绕整村推进目标任务包括人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屯级道路、人畜饮水、沼气池、茅草房改造等)、产业开发、培训等情况制成《整村推进目标监测表》,每年年底由村委会填写逐级汇总上报。

贫困农户要根据家庭人均收入、种养项目效益等填写《整村推进农户监测表》,每年年底由农户自填,各自然屯监督员进行统计,然后逐级汇总上报。

第十九条项目评估、验收。项目评估验收分为阶段性和终期评估、验收。各乡镇、村委要协助项目实施小组汇总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形成书面汇报材料。阶段性评估验收由村委、项目实施小组申请县(区)扶贫办、乡/镇政府进行评估验收,并作为报账的依据。终期评估验收由县(区)人民政府、县(区)扶贫办、乡(镇)人民政府、村委、项目实施小组和群众代表组成评估验收小组在项目覆盖区群众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评估不过关则不能通过验收。

第二十条市、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要组织一次对贫困村参与式扶贫实施管理工作全面检查。由市人民政府将监测评估与检查情况,通报给各县(区)人民政府。

第五章奖惩

第二十一条对实施参与式扶贫开发管理工作做得好、成效明显的县和贫困村,在资金扶持方面予以倾斜和通报表彰。

第二十二条对实施参与式扶贫管理工作组织不力,弄虚作假、只搞形式参与,实质不赋权,致使群众积极性不高,项目进展缓慢和效益差的县、贫困村要通报批评,并建议自治区扶贫办调减有关县(区)、贫困村下一年度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6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

www.xiexiebang.com

2007年07月15日 10:32:2

3来源: --2006年2月16日在桂林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张秀隆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桂林市将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十五”期间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是桂林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好时期。五年来,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为“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36.92亿元,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39美元;“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11.1%,增幅高出预期目标2.1个百分点。2005年财政收入51.61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13倍,年均增长16.3%,增幅高出预期目标6.3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1044元,比“九五”期末增加540元。

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356.21亿元,增长13.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5%;县域财政收入21.5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511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05%和103%,有11个县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其中灵川、临桂两县分别突破3亿元。永福、荔浦和兴安县先后获得“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阳朔、灌阳县获得“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十五”期间,三次产业年均增长分别达6.7%、13.6%和12.1%,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2.9:30.9:36.2,提升到2005年的24.3:39.3:36.4,工业比重过低的现象得到了较大改善。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5%,比2000年提高7.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7.9%。财政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8.0%提高到2005年的9.6%。三次产业呈现均衡、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初步统计,2005年农业总产值191.17亿元,增长8.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0%,总量排广西第一。紧扣农业结构调整主线,立足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确定了“秋冬、春夏水果兼容”、“南橙北柑”、“畜禽并重”、“高山反季节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发展格局。把扶持、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引进了广东温氏、江苏雨润、北京汇源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均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格局。“十五”期间,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总产稳居广西第一。

工业发展成效显著。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7.20亿元,增长25.2%,“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8%,增幅高出预期目标3.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7.52亿元,年均增长16.6%;规模工业效益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95.5提高到2005年的146.8,实现了工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高新区(含苏桥园、铁山园、秧塘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32.16亿元,已有185户企业落户园区。2005年实现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69.61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03倍。电子信息与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稳步发展。2005年,成功承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全市接待旅客1205.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95亿元,分别增长8.4%和15.6%,其中接待入境旅客突破百万人次,被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誉为在桂林市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五”期间,累计接待旅客5276万人次,年均增长4.6%,累计旅游总收入237.63亿元,年均增长5.1%;开通了桂林至曼谷、吉隆坡等5条国际航线,增开了桂林到北京、深圳等7列始发车,铁路、公路、航空客货运输量大幅增长;通讯、商贸流通、餐饮、房地产、金融保险等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78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0%。

——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初步统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74亿元,增长35.3%。“十五”期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2.61亿元,年均增长20.2%,增幅高出预期目标9.2个百分点,是“九五”时期的1.98倍;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21个,累计完成投资342亿元,已竣工147项,是桂林市完成投资规模、投资增量最大的时期。

农业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成效明显。“十五”期间,财政累计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3.07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89倍;完成能源建设投资2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9亿元,先后完成79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思安江水库及巴江口、南山等一批水电站,小溶江水利枢纽前期工程开工建设,全市水电装机达66.96万千瓦,比“九五”期末增加31.8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完成投资3.95亿元,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建设恢复水利设施有效灌溉面积178万亩,解决了24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问题。

工业投资大幅增长。2005年工业投资64.59亿元,增长70.0%;“十五”期间,累计工业投资158.72亿元,年均增长37.4%,其中:工业技改投资79.94亿元,年均增长14.5%;高新技术工业投资61.5亿元,年均增长28.4%;重点推进三金、燕京(漓泉)、海螺、万向、汇源、福达等83个重大项目建设,已竣工投产42项,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五”期间,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5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2亿元;桂林至梧州、全州至兴安、国道过境公路灵川至三塘段等高速公路先后开工建设。新增公路958.24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550.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3公里,一级公路48.69公里,二级公路480公里。目前公路通车总里程7301公里,实现县县通二级路,乡镇通车率达100%,行政村通车率达82.9%。城镇建设成绩突出。五年来,认真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改造,实施“两江四湖”环城水系、解放桥重建、国际会展中心、中山路改造、百条小街小巷改造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33项;新建或改造城市道路、街道近200条、桥梁19座;万福路、东二环路、中隐路等城市外环圈建设和桂磨路等专用公路建成通车,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基础条件,拓展了发展空间,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荣获“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以“桂林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建设为重点,加强县城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稳步推进农民新村建设,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兴安镇获得“全国十大魅力名镇”,灵川大圩镇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十五”期间,退耕还林4.44万公顷,人工造林5.7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5%;新建农村沼气池19.88万座,累计建成43.25万座,入户率达30.65%。2005年,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75.2%、100%和99%。“一控双达标”提前完成国家下达计划;漓江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十五”期间,桂林市连续五年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环境整治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环境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位居前列,空气环境质量在中国内陆城市中名列第一,是全国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和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双十佳”城市,还被授予“2005年中华环境奖”,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十五”期间,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40多家;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14.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37.34%,提高到2005年的46.5%。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加快,2004年取消除烟叶以外的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2005年提前一年免征农业税,两年直接减轻农民负担2.4亿元。积极开展“百企入桂”和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2005年,引进外资项目49个,实际到位资金0.35亿美元,增长39.3%;引进内资项目485个,实际到位资金75.44亿元,增长86.1%;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42亿美元,增长22.8%。“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75个,实际利用外资3.10亿美元;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754个,实际到位资金177.79亿元;已引进法国康密劳公司、广州立白集团、上海复星集团、杭州娃哈哈集团和万向集团、北京燕京集团、安徽海螺集团以及广西玉柴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0多家落户桂林。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初步统计,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比“九五”期末增加2271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7.4%,增幅高出预期目标1.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1%,增幅高出预期目标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6.2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88.9%;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十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之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得到保障;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从“九五”期末的13.5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4.8万人。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十五”期间,桂林市积极实施自治区第二、第三轮科技创新计划,共取得科技成果187项,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95项,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兴安、永福、荔浦、阳朔县和七星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名列广西之首,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投入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以“危改工程”、“义教工程”为主的系列教育工程如期完成;农村“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成果喜人,群众性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产业效益明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能力有了新提高,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疾病和疫情得到有效防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文明卫生村建设效果明显。市体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县乡体育设施得到改善,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体育产业稳步发展,成功承办了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第十届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新闻出版和网络管理得到加强,成功承办了全国第十四届书市。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5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荔浦、龙胜、恭城县和秀峰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县(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税收征管、供电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果。统计、审计、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农机、人事、编制、房改、拆迁、信访、处纠、红十字会、食品药品监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打击走私、地震、气象、水文、水务、人防、档案、地方志、社会科学等方面工作整体推进。金融、通信、海关、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行业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新闻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四五”普法取得突出成效,获综合考核全区第一;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取得新成绩,进一步建立起“打防控”一体化体系,严厉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认真排查和调处、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妥善地处置了各类群体性事件。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驻桂林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和参加地方建设以及抗灾救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桂林市先后荣获“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

——行政效能建设取得新进步。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以及社会各界来信来访的办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积极推进,行政许可法深入实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政务环境评议评价等活动有效开展,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新进步。2005年,市政府确定的城区小街小巷改造、供排水和燃气管网改造、农村五保户新村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等实事基本完成。

今天的桂林,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秩序良好,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优良,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能取得如此重大成就,总结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把握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符合桂林市情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农林、旅游和科教等比较优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关键环节,夯实农业基础;突出抓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工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四是必须突出投资拉动作用,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狠抓项目引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五是必须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六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使用资源;推进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七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人民收入,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超出预期的显著成绩,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驻桂林市的中央、自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海内外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桂林各项建设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桂林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镇化进程不够快,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差别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民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乡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发展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较多,投资软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城乡居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机关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是桂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环境。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明确“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部署和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目标,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突出做大做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扩大开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竞争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构建富裕、文化、生态、平安的和谐桂林。

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纲要(草案)》根据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建议》精神,提出了桂林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要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要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的24.3:39.3:36.4,提升为2010年的18:41:4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6%;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由29%提高到35%。

——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到2010年,县域单位平均生产总值达40亿元以上;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率达到25%;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要上新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进一步消除,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区域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有较大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要明显增强。到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以上;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科学研究体系创新有新突破。

——生态环境质量要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末,森林覆盖率达到67.5%,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自然资源投入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处理率明显提高。

--社会各项事业要全面进步。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普九”教育成果更加巩固和发展;农村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建立和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达标率达8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明显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城镇人口达到182万人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分别达到15万人和40万人以上;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壮大经济实力

坚持发展主题,注重科学发展,这是全面推进桂林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纲要(草案)》提出要切实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试点先行,点面结合,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创建一批农产品品牌,把桂林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南方优质果蔬生产、农产品出口、畜禽产业化基地。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力发展县域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发展县域中小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主体。围绕各县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引导各类工业项目和乡村工业向工业区集聚,推进县域工业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外出务工农民培训基地建设步伐,做好农民转业培训工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落户城镇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土地整理、小水电、沼气、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村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构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强对工业的规划和服务,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加大工业投入。加快推进高新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拓展工业发展空间,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苏桥园、铁山园、秧塘园)、西城经济开发区和灵川八里街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的管理体制,完善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软件产业开发基地,扎实推进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客车制造、啤酒生产、橡胶制品等重要项目的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优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引进和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工业项目,努力扩大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力争有2个以上的产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一批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

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开拓服务业新领域。把全面加快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按照“整合资源配套成龙、错落分工差异经营、形成合力整体成长”的思路以及“两个转变、五个增加”的要求,整合旅游资源,继续完善“一城、两带、三大板块”的桂林大旅游圈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增强旅游业对其它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力争率先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到2010年,旅游收入实现100亿元以上,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600万人次以上。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初步建立起以中心城镇为龙头,各县城、乡镇为基础,各类大中型农副产品和工业品批发市场为骨干的市场体系和商贸物流网络。加快服务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进会展、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拓展服务业新领域。

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按照规划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桂林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方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使基础设施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快交通发展,按照发挥区位优势和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的目标,构筑快速、安全、管理现代化和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城乡客货运输体系建设。加强能源开发,积极开发新兴能源。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提高防洪抗旱和减灾能力。推进信息化平台和示范项目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功能健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和协调服务,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开放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实施《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桂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完善重点区域和地段的详细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要按照多组团模式,拉开城市框架,重点发展以临桂县城、秧塘工业园为纽带的西向组团和以铁山工业园为中心的东向组团,按规划发展南北组团,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明确城区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制定城市快速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规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和完善交通结构。落实消防规划,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集约型城镇,建成一批市域副中心城镇。加强县城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处理和重点小城镇公共、公用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繁荣先进文化

要从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独具特色的文化名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特别是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三大清洁行动”(清洁城市、清洁农村、清洁漓江),并使之成为经常性工作。继续实施《全民健身纲要》,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切实抓好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繁荣先进文化。加强对优秀现代文化引进吸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利用,弘扬和传承民族地方文化。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原则,加大对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珍稀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广场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努力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扶持各类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活动。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及体育事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布局,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措施,促进文化与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相互依托、良性互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漓江画派、知名作家和摄影家、演艺家等一批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群体。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文学艺术展示、文艺体育交流等系列文化产业。

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建立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文化建设经营项目和文艺创作基地,努力促进桂剧、桂林山水摄影绘画、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优秀文化精品的创作。加强文化设施保护建设,继续加大城市重要文化景观建设力度,建设桂林剧院、保护明王城等文化项目。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分步实施中心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

三、加大发展循环经济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贯彻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节约优先的战略方针,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制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区创建标准及实施办法。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的节能工作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广。全面开展节约用水,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完善城市节水设施。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与资源,严格农用地转非农用地管理,启动农业“沃土工程”。继续整顿和规范矿山秩序,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依靠管理和科技创新,节约利用重要和紧缺原材料,鼓励和促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办好种养结合及种、养、沼气配套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努力建设生态家园。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重点抓好冶炼、化工等行业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分选回收利用系统。抓好垃圾、余热发电和生物质能源等建设项目,建设一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实现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快集中供气和生活污水处理、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城市水环境治理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抓好青狮潭水库及江河的污染治理。坚持保护基本农田,控制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和恢复天然林,重点抓好江河源头及两岸、石漠化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城镇及工矿企业周围的生态建设。加强岩溶、湿地、水源林(地)等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漓江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成一批生态示范县(区)、环境优美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庄。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技术服务和政策引导,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加强计生监管,遏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势头,依法严厉打击遗弃、拐卖婴儿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医疗救助等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完善保障体系

加快建设平安桂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桂林的重要保证。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广大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扩大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切实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积极发展民政、福利、慈善事业,做好拥军优属、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发展城镇社区优抚服务事业,加快推进民政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健全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五五”普法,切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强化政府法制职能,营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社会安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

强化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安全。进一步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认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卫生监督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和应急救助能力。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等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强化公共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切实抓好交通、消防、环境、矿山等安全事故隐患的综合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行业的市场监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和公安科技化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努力构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执法公正、群众满意的桂林。

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建和谐桂林,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纲要(草案)》提出的支撑和保障措施主要有:

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乡镇机构、事业单位、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等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依法得到妥善安置,企业得到发展”的原则,一企一策,加快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国有资产尽快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依托桂林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百企入桂”工作,加强与区内外、尤其是先进地区的经济与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创造条件吸纳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国际友好城市及东盟国家为重点的交流,拓展合作范围和领域。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逐步走出一条以中介组织招商、以商招商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增加招商引资的总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优化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场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重点发展和培育机电产品、中医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对优势资源加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予以重点扶持。积极支持和帮助优势企业“走出去”谋求更大发展。下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进一步完善投资审批办证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争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加强科技合作和交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转移步伐。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突出抓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鼓励和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引导企业和各类投资主体加大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广泛开展科技普及活动,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桂林科技馆。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和加快素质教育,强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监管机制工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扎实推进教育服务“三农”计划。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鼓励发展综合性大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制定各类人才能力建设标准和措施,实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切实加强公务员、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切实抓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以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相结合的人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评价、选用、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服务制度,鼓励各类人才自主创业。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重大政务活动的公开程度和人民群众对政务活动的参与程度,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反映问题的渠道。发展基层民主,全面实行政务、厂务、村务、校务公开,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实施的良好开局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落实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承前启后,努力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保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加快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统筹规划,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和生产资源,培育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县、乡都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城市对农村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强县域工业发展规划和管理,以发展县域工业集中区为平台,根据各县资源特点,发展特色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个良好开端。

坚持以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工业投入,扶持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中软(桂林)软件出口、中药产业化、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大技改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推进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苏桥园、铁山园、秧塘园)和各县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一区多园”的建设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更多工业项目进入园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将主要生产要素优先向品牌企业倾斜,发展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统筹抓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应,努力为企业协调解决能源紧张、融资难等问题,确保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13%、工业增加值增长13%的目标。

坚持规模、质量与效益并重,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启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建立完善旅游营销体系、产品体系、目的地体系和诚信体系,力争旅游总人数增长7.8%以上,其中入境旅游人数达1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66亿元。开展多形式旅游宣传促销和多层次的旅游合作,争取增开1-2条国际航线。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建立广泛市场营销体系。加快以漓江旅游为重点的旅游资源整合,改造提升一批传统旅游景观设施,抓好两江四湖景区续建、桂林喀斯特地质博览世界等一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以开展“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为契机,加快县域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完善会展、文化旅游等设施与服务。开展“诚信旅游年”活动,重点加强旅行社和导游员的管理,开展旅游专项整治,解决旅游深层次问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酒店餐饮、仓储物流、商业贸易、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坚持投资拉动,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强化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市本级财政资金,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全年计划统筹推进112项重点项目,投资92.4亿元,其中:新开工39项,投资27.93亿元;续建73项,投资64.48亿元。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协调和服务,重点推进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水利枢纽工程、南药股份公司菁蒿琥酯高技术产业化、桂林佳登宝电子科技项目、东二环路及南洲大桥、广西师大雁山新校区一期工程、旅专二期工程、电子工学院尧山新校区、雁山区基础设施、桂梧高速公路桂林至阳朔段和阳朔至平乐段、国道过境公路灵川至三塘段、全州至兴安和兴安至桂林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尤其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重大项目储备,保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确保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

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结合实际,一企一策,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全面完成改革改制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服务,着力解决投资软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开展“百企入桂”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绿色通道”工作机制,突出抓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和桂台、两广、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合作项目的落实,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合作。力争引进内外资项目数和总投资额有所增长,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继续扶持机电、医药、高新科技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出口。鼓励优势企业向境外发展和承包工程项目。发挥好企业协会、商会、外地驻桂林办事机构和桂林市县驻外联络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区域合作发展层次和水平。

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并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品位。加快和完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区域、地段的详细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以中心城镇、县城和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强区域交通网络建设以及供排水、供电、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推进城市片区整治、小街小巷改造、施家园、瓦窑河、南溪河、小东江、灵剑溪综合整治,统筹规划“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设发展,加快改造和综合治理步伐。制定城市快速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城市环路网建设和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城市消防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巩固创城成果,提高依法管理能力。继续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市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环境管理目标,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污染源管控机制,加强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文明城区、行业、单位、村镇、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早日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打好基础。

坚持依法治税,做好财政金融工作。加强财政的开源节流工作,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和强优企业,努力培育和壮大财源。依法强化税收征管,确保法定收入不流失。建立健全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城区财政管理体制。优先保证政权运转,财政工资正常发放,保证农业、科技、教育等支出法定增长和必需的社会保障资金,同时加快向公共财政过渡。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联系,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增强融资和服务能力。

坚持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继续深入实施第三轮科技创新计划,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运用和产业化。继续抓好人才小高地建设,做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普九”水平,继续组织实施教育项目工程,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成人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推进社区文化、文化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突出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备战全区十一届运动会,认真筹办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继续抓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在城市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建设。维护出版物市场的正常秩序。创新计生工作思路和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重视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继续抓好“双拥”共建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体系,积极开发便民利民和公益性岗位,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服务机制,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征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更多地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体,重点解决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和因灾因病致贫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抓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加强国家安全保卫工作。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今年要继续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实事,主要是:完成青狮潭库区综合整治任务;继续进行小街小巷改造;再兴建150个五保村,力争年内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达7500人以上;年内开工建设10个以上城镇老年活动中心;实施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抓好龙胜、灵川、恭城、阳朔4县的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继续修建市区停车场。

坚持勤政廉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在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政府工作着力点更多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上。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健全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决策的协商和协调机制,健全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的公示和听证制度。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努力提高公务员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落实廉政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狠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桂林人民在“十五”期间创造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展望未来,“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宏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步伐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桂林市卫生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

桂林市卫生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上级行政部门有关学生管理条例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认错态度给予下列处分:

1、警告。

2、严重警告。

3、记过。

4、留校察看。

5、开除学籍。

第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1、组织和煽动闹事、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学校秩序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2、擅自张贴非法大小字报,私自制作、散发非法刊物或传单,制造传播政治谣言者,视情节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3、故意以焚烧、毁损、涂画、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国旗、国徽者,视情节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4、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触犯国家刑律,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受到司法部门处罚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5、违反国家法令、法规、法律,受公安机关、司法部门传讯 或处罚者,视情节程度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三条对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或提供赌博条件者处理如下:

1、首次参与者,给予严重警告或以上处分。

2、再次参与者,给予记过处分,根据认错态度,以后每参加一次增加一个处分档次。

3、组织者,视认错态度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4、提供赌具者,给予警告或以上处分。

5、对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者,视情节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四条打架、斗殴违纪行为的处理

1、先骂人者,进行批评教育,责成检讨,赔礼道歉,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2、对先动手打人者,给予记过处分,情节恶劣,造成严惩后果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并赔偿医药费。

3、对两人以上(含两人)合伙打人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赔偿全部医药费。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4、对带外人来校(或校外)拦截学生者,给予记过处分。引起打架,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赔偿全部医药费,造成严重后果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5、打架者持械打人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6、打架事件已终止,事后又聚众滋事,凡参与者均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报复打人造成被报复人受伤住院等严重后果者,除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外,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7、酗酒滋事者,给予记过或以上处分。

第五条偷窃、诈骗国家或集体或私人财物者,除退赔财物外,分别给予下列处分:

1、案值在50元以下者,给予警告处分。

2、案值在51-100元以下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案值在101-300元者,给予记过处分。

4、案值在301-500元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5、案值在501元以上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6、未窃得财物,但经公安部门确认撬窃者,给予警告处分。

7、组织者、作案手段恶劣或屡教不改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8、为盗窃作案提供信息或工具,放哨、窝藏及知情不报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9、参与分赃、销赃者,视同偷窃,给与开除学籍处分。

10、对于冒领他人财物者,视同偷窃,给与开除学籍处分。

11、对于捡拾他人有价证卡,擅自消费使用者,除退赔所有消费金额外,视其情节给予严重警告或以上处分。

12、弄虚作假,骗取学校奖学金、国家困难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及各类奖学金者,视同偷窃,根据认错态度,给于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六条 违反公民道德准则和学生行为准则,分别给予下列处分:

1、故意损坏馆藏图书,以旧换新,用他人证件借书者,给予警告处分。

2、侮辱、谩骂、威吓、造谣诬陷他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不良后果者,给予记过或以上处分;侮辱和诽谤他人而且屡教不改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3、隐匿、毁弃或私拆他人信件,给予记过处分;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者,除赔偿经济损失外,视其情节,给予留校察看或以上处分。

4、故意损坏公物者,除按价赔偿外,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情节严重者从重惩处。

5、校园、课堂等公共场所,禁止穿拖鞋、背心、吊带衣、超短裙、超低腰裤等过薄、过露的服装,违者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6、全日制学生不准染发,男生不准留长发、怪发和剃光头。违者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屡教不改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7、辱骂教师者,责令向老师道歉,并视情节程度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七条、男女交往不文明或道德败坏者,分别给予下列处分:

1、男女非法在集体宿舍同居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2、卖淫、嫖娼者,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或嫖娼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3、其他流氓行为(如猥亵儿童,猥亵、侮辱或骚扰异性等),视其情节给予留校查看或以上处分。

4、在学校公共场所男女行为举止不文明并不听劝阻者,给予严重警告或以上处分。

第八条收看、复印、传播淫秽物品者,给予以下处分:

1、收看淫秽书刊、网页、录相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经教育不改者,给予记过或以上处分。

2、涂写、书画淫秽文字、画像,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传播淫秽物品者,视其情节,给予记过或以上处分。

第九条 违反学校关于学生宿舍管理的有关规定,扰乱宿舍管理秩序者,视其情节,分别给予下列处分:

1、未经学校批准,擅自校外租房住宿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2、未经批准,随便调换、私自占用学生宿舍或出租床位者,给予警告或以上处分。

3、学生须在晚上22:30以前就寝,首次晚归者给予通报;晚归两次以上视情节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4、无正当理由夜不归宿一次者给予全校性通报批评并通报家长。无正当理由夜不归宿两次给予记过处分,无正当理由夜不归宿三次以上给予劝退。

5、未经批准,擅自留宿外来人员,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因留宿非本宿舍同性,给予通报批语。

6、留宿异性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7、在学生宿舍内点蜡烛,私用电器、乱拉电线等,凡违章用电、用火者,除没收其器具外,并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并上交一定的电费;因以上行为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者,除赔偿损失外,视情节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并依法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8、午睡、晚睡、自习时间,大声喧哗,违者给予通报批评,屡教不改者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9、从楼上往下倒水或丢杂物,违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的,还要给予赔偿,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10、上课、午睡、晚休时间,禁止在教室及宿舍内打牌、打麻将,违者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警告以上处分。涉及赌博的,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分。

11、学生不得在集体宿舍内饲养宠物,不听劝阻者,给予警告处分;

12、非检查人员擅自进入异性宿舍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十条抽烟违纪行为的处理规定

1、写检讨书。

2、给予记过处分。

3、本学德育操行评为“不及格”。

第十一条 上课玩手机(mp3、mp4)违纪行为的处分规定

1、第一次违规,写检讨、保证书、手机(mp3)由学校保管一周后,领回。

2、第二次违规,写检讨、保证书、手机(mp3)由学校保管一个月后,领回。

3、第三次违规,给予纪律处分、手机(mp3)由学校保管二个月后,领回。

第十二条: 按学籍管理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旷课者,视其情节,给予下列处分:

1、一学期累计旷课达20节者,给予警告处分。

2、一学期累计旷课达21-50节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一学期累计旷课达51-70节者,给予记过处分。

4、一学期累计旷课71-89节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5、一学期旷课90节或累计旷课达120节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6、学生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的所有活动。课堂教学、考核、实验、见习实习、社会调查、军训、政治学习等,都要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或超过假期,均以旷课论处,每缺席一天按8课时计算。

7、早操、升旗、预实习以及其他重要集体活动,每缺席一次算旷课一节。每迟到、早退三次计旷课一节。

第十三条:凡由他人代替考试或替他人参加考试、作弊行为,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受到学校处分的同学,应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认错态度好,有悔改表现,处分满一年后,可向学生处提出撤消处分申请。

2011年9月

桂林市卫生学校

第四篇:2014桂林市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知

桂林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公告

根据〘桂林市2014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公告〙的有关规定,现将体检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体检人选

根据计划录用人数与体检人选1∶1的比例,按照报考人员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笔试合格总成绩(含照顾加分)+面试合格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体检人选。综合成绩相同时,以面试成绩高的确定为人选;综合成绩、面试成绩都相同时,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高的确定为人选(见附件)。

报考法院、检察院系统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和报考公安(含森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非公安专业人员须进行体能测评,体能测评合格者方能进行体检。自愿放弃体检资格的,应在接到体检通知的2日内向招录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否则,按随意放弃考录资格处理。体检不合格或自愿放弃体检资格的,从报考同一职位的面试合格人员中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递补,递补由招录机关另行通知。

二、体检时间及集中地点

第一批:时间为7月30日(星期三);

第二批:时间为7月31日(星期四);

第三批:时间为8月1日(星期五);

第四批:时间为8月2日(星期六);

每批考生务必于参加体检日期的当天上午7:00准时在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大门集中报到(七星区穿山东路10号,市体育中心北侧,可乘坐23、100路公交车到毅峰路口站下车),统一乘车前往体检地点。

三、体检项目和标准

体检严格按照〘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1号)、〘人事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国人厅发〔2007〕25号)、人社部、卫生部〘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9号)、人社部、卫生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2号)和〘人社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修改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58号)等规定组织实施。

考生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项目的不合格体检结论有疑问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提交复检书面申请。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执行的体检项目均不进行复检。

考生未按规定时间参加体检或在规定时间不按要求完成体检项目的,视为自动放弃体检资格。

四、考生须知

为准确反映考生身体的真实状况,确保体检顺利进行,请仔细阅读并理解以下事项:

(一)体检前三天,注意正常饮食、作息(不熬夜、不饮酒,避免剧烈运动)。体检当天在采血、B超检查前要禁食8-12小时,采血、B超检查完成后方可进食。体检所产生的费用由考生个人自理,体检费300元。

(二)体检当天,应在规定时间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笔试准考证、面试通知书、一张两寸免冠近期彩照,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中统一前往体检医院进行体检。考生必须按要求准时报到,并配合做好身份核验、缴交体检费等工作。

(三)身份核验前须将所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关闭后交给工作人员统一保管,体检结束后方可领取。拒不交出或隐瞒不交的,一经发现即作违纪违规处理。

(四)已经怀孕或疑似怀孕的考生应在接到体检通知后须及时向体检组织机关报告,经体检组织机关安排的早孕检查确诊怀孕的,暂缓体检,待孕期结束可以进行妇科和X光等项目检查时再按照有关程序组织体检。已经怀孕或疑似怀孕的考生在体检前不主动告知体检组织机关怀孕情况的,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按要求如实填写〘公务员录用体检表〙中的个人信息并配合体检医务人员进行体检。有手术史的还须提供〘出院小结〙。体检时应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精神紧张可能会对血压、心电图、心率检查造成影响)。

(六)体检当天应衣着宽松,不应穿印字、印花和有各种装饰物的衣服。女性考生最好不要穿着连衣裙、连裤袜。

(七)留取尿标本时,请尽量在尿胀时取中段尿液。女性体检前注意清洁外阴,以避免污染。女性经期不宜留尿检查,请在月经干净后三天再补检。

(八)妇科检查前请排空小便,未婚女性只需肛检。

(九)近视者请自备眼镜。

(十)对心率、视力、听力、血压、边缘性心脏杂音、病理性心电图、病理性杂音、频发早搏(心电图证实)等当日、当场复检项目的体检结论有疑问时,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的30分钟内提出复检申请。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复检。当日、当场复检的结论得出后,不能择日或另选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复检,体检结果以当日当场复检结论为准。

(十一)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执行的体检项目均不进行复检。

(十二)严禁打听体检医疗机构、体检医务人员、体检编号等保密信息。体检结果由招录机关告知考生,不允许个人查询体检结果。

(十三)体检表中所列项目都要检查,不得漏检、弃检。

(十四)根据人社部发〔2009〕126号规定,在体检过程中有意隐瞒影响录用的疾病或病史的,由体检组织机关给予不予录用的处理;有串通体检工作人员作弊或者请他人顶替体检以及交换、替换化验样本等作弊行为的,体检结果无效,取消本次录用资格并由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十五)体检过程中,考生必须服从本组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离组。体检结束后,本组统一集中后才能离开。未检完擅自退场不检者,视为自动放弃。

(十六)体检完毕请注意保持手机畅通,一周后未接到电话通知原则上体检合格。有问题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会主动电话联系考生。

(十七)凡考生自愿放弃体检资格的,在接到通知后2日内首次及时提供书面放弃申请的,记入诚信档案但不予处罚。

(十八)体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体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联系。

附件:桂林市2014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名单

(第一、二、三、四批名单)

中共桂林市委组织部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桂林市公务员局

2014年7月14日

第五篇:桂林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发布

桂林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步伐,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

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桂林城市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各城区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下,依法管理本辖区内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规划、建设、市政、市容、国土、水利、林业、交通、公安、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和计划,通过科学规划、积极建设、严格管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安排相应的财政资金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第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应当完成分配的城市园林绿化任务,实现本单位、本部门的绿化目标。每个市民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履行植树义务,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和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及时劝阻、制止、举报损害园林绿化行为的个人,予以奖励。

鼓励创建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提倡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垂直绿化。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领养、认建等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科研等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必须严格执行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因特殊需要改变绿化规划、绿地性质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求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按标准安排绿化用地,其所占建设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以下简称绿地率)分别为:

(一)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为:新建有害气体及其他污染的工厂不低于30%;新建医院、学校、疗养院等单位不低于35%;

(二)新建居住区不低于30%,改建旧居住区不低于25%;

(三)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低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低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低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低于20%;

(四)城市内河、湖泊等滨水绿地应达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定,城市出入口、公路、铁路旁的绿化带宽度应不低于30米;

(五)城市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

第九条 实行“绿色图章”制度。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以及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按照规定报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绿地率审核。

凡绿化建设指标达到标准的,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图纸上加盖“桂林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审查专用章”。对建设项目绿地率未经审查的以及审查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绿地率低于第八条规定的标准,又确需进行建设的,须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按所缺的绿化用地面积缴纳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规划易地统一进行园林绿化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按规定列入城市绿化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具体使用管理办法另行研究确定。

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应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验收备案后,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加盖“桂林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合格专用章”;对不能按绿化方案建设绿地或绿化面积未达到标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附属园林绿化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其建设费用应纳入建设项目投资总预算,并按规定建设绿地。对未能按绿化设计方案完成绿化的,责令其限期补建。逾期仍不能完成的,由城市园林绿化专业部门进行绿化,所需绿化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城市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绿化用地,并统一办理征地与搬迁,所需的绿化建设投资纳入项目总预算。第十一条 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及风景林地的绿化,由市、城区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道路、桥梁、防汛等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工程,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新建、扩建、改建的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建设单位负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本单位负责。

第十二条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并接受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按批准的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确需调整的,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第十三条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体现桂林特色,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及建设工程的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其绿化植物种植面积不得低于规划绿地面积的75%。

绿化种植应当选择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种类,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和花卉。在城市道路两侧种植的行道树胸径不得小于8厘米,行道树应当选择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与道路景观协调、特

色鲜明的树种。

主要道路两侧的围墙应选用透景的栅栏或篱笆。地下设施建设其地表应当有符合相应绿化的土层。

要充分利用建筑墙体、屋顶和桥体等绿化条件,大力发展立体绿化。第十四条 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按照规定实行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验,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作好园林绿化工作招投标制度和工程质量监理制度,确保城市园林绿化质量。

本市从事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以及城市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盆景、草坪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提供有关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业务的企业,需取得相应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证书,纳入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范围。

外市园林绿化企业来桂林市参加投标活动,应到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查备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施工招标投标制度。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范进行,并接受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建设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或工程造价在15万元以上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必须委托有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

第十五条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在30日内,将绿化工程竣工资料报告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十六条 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

把城市范围内的河岸、湖岸、山坡、石山、公园、城市主干道等地带作为“绿线”管理的重点区域。

“绿线”内的绿地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改作他用。城市“绿线”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第十七条 城市园林绿地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按下列分工进行:

(一)城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广场、街旁小游园、小绿地、干道绿化带、风景林、防护林等绿地,由市、城区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各相关管理单位和物业公司管理的城市园林绿地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二)各单位附属绿地和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由所在单位负责,接受市、城区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三)居住区绿地,由所在地城区政府或者小区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接受市、城区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四)苗圃、花圃等生产绿地,由经营单位负责管理;

(五)在私人庭院内种植树木,由有合法土地使用权人或使用人负责绿化管理;

(六)建设单位按照规划代征的城市公共绿化用地,应当移交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七)城市居民应负责做好自己住所的环境绿化。

第十八条 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城市园林绿地养护规范进行,并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市、城区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负责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火灾、水灾、旱灾、雪灾、各种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园容整洁美观,设施完好。

城市临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户应当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包门前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完成其责任范围内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保持绿化植物生长良好,绿化设施完好。

市、城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绿化养护工作量和绿化养护定额,核拔公共绿地养护经费,养护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第十九条 保护树木所有者和管理养护者的合法权益,树木所有权按下列规定确认:

(一)园林、林业、交通、铁路、水利等部门在规定的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养护的树木,归国家所有;

(二)单位在其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养护的树木,归该单位所有;

(三)居住区内的树木,归种植和管理养护的单位所有;

(四)在私人庭院内,由有合法土地使用权人自种的树木,归自种者所有。

城市树木所有权可申请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有争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已建成的城市园林绿化用地或者规划已确定的城市绿化用地的使用性质。因特殊情况确需改变的,须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涉及有关规划技术控制指标较大幅度调整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定点时,对需大批量移植、砍伐树木及影响古树名木的项目,应当避让。确需占用绿地或移植、砍伐树木的,应事先征得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园林绿地。禁止破坏园林绿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和水体。

因建设需要临时占用城市园林绿化用地的,须经该绿地管理单位同意,进行公示后,报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并缴纳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临时占用园林绿地超过1000平方米以上的,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市人民政府。使用期间应采取保护绿化用地的措施,使用期满后应恢复原状,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临时占用绿地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1年,期满后,在规定期限15天内恢复原状,并交由该绿地管理负责单位。临时占用绿地因特殊原因需延期的,须按程序报批,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年。第二十二条 禁止下列损害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为:

(一)攀爬、攀枝、采花、摘果、采种、剥皮、刻划、踩踏等损伤花草树木行为;

(二)在树上(旁)钉钉子、拉线挂物、拴系牲畜、倚靠重物、围圈搭盖、架设电线电缆、挖坑、取土、烧火;

(三)擅自在街道树旁及城市中的道路、铁路两旁防护林地内进行铺设硬化地面、打砖、种菜、堆放材料;

(四)在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防护林地等绿地内采石取砂、放牧狩猎、造坟修墓、乱搭乱建、砍竹挖笋、擅自用火;

(五)在园林绿地、花坛花带随意停车、练车、踢球、倾倒污水、垃圾、渣土;

(六)损坏园林建筑和绿化设施;

(七)其他损害园林绿化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城市所有树木必须严加保护,不论其所有权归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修剪。因建设或其它特殊情况确需砍伐、移植、修剪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因建设施工确需砍伐、移植、修剪树木的,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报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办理审批手续时应提交申请书、建设项目立项批文或其他有关文件。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并按规定缴纳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砍伐、移植城市树木,同一建设项目及其附属工程为一处的,应按规划确定的范围一次性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不得分次进行,审批机构不得分次审批。砍伐、移植乔木300株以上的,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城市各类新建管线应当避让现有树木,确属无法避让的,供电、邮电、通讯、路灯、燃气、公交、供水、排水、消防等部门设计及施工前应当会同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树木或城市绿地确定保护措施;确需修剪树木或者砍伐、移植、截干、切根的,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委托有资质的绿化专业队伍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实施,管线管理单位应予配合,并支付施工费用和缴纳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

(三)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致使树木危及管线、交通、行洪、堤防、公民生命等安全时,需立即砍伐或者截干、修枝的,有关单位可先行处理,同时报告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并于事后48小时内补办手续。

(四)单位和个人确需砍伐、移植归自己所有的树木(古树名木除外),需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在征得相关利害关系人意见并公示后,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砍伐、移植城市树木须由有资质的园林绿化专业队伍在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实施。

(五)市区内的厂矿等企事业单位实行经营性土地开发时,其土地上的树木应用于市区的园林绿化建设。

第二十四条 在城市公共绿地内设置广告,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城市公共绿地内不得设置商业广告,需要设置公益性广告的,须先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再按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撤除和恢复绿地原貌。

第二十五条 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必须向该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在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共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城市规划区内百年以上树龄或直径50厘米以上的非速生树木(直径30厘米以上的桂花树)、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属古树名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鉴定,一级古树名木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确认,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由市人民政府确认,报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向全市公布,建立档案和设立标志。散生在单位和居民庭院里的古树名木,在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由所在地单位指定专人和个人负责管护。第二十七条 严禁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确需移植二级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移植一级古树名木的,应经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绿化专业队伍实施。

对影响古树名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共同研究制定避让或保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 禁止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堆放有毒、有害物料,建造构筑物、建筑物,铺设各种管线,打桩、挖坑、取土、倾倒污水污物等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确需采取修建围栏等保护古树名木措施的除外。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市园林绿地,是指在本市规划区内的下列七类绿地:

(一)公共绿地:指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公园(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带状公园等)、街旁小游园、小绿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二)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绿地。包括小区小游园、组团绿地、儿童游戏场、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

(三)单位附属绿地: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等单位管界内的环境绿地。(四)防护绿地:指用于城市隔离、卫生、安全、防灾等目的的绿带、绿地。

(五)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卉、草皮、种子的圃地。

(六)道路绿地:指道路及广场范围内用于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包括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包括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立体交叉绿岛)、交通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

(七)风景林地:指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在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中起作用,但尚没有完善游览、休息、娱乐等设施的林地。

第三十条 城市园林绿化涉及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的适用《桂林市公园管理规定》。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损害园林树木、园林绿地、园林设施及违反园林资质、设计和施工相关规定的,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城市园林绿化法规、规章责令停止侵害,限期改正并予以处罚;造成园林绿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严格执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视情节轻重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二条 市辖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参与式扶贫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