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1999年10月8日颁布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使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是指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根据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由水利部安排实施的研究水利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水利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的科技项目。
第三条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原则是,实行立项审查制、大型项目招标投标制、专家评估制、合同管理制。
二、项目组织
第四条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以下简称国科司)是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全过程管理。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作为计划下达部门,负责计划的审核报批和对计划执行的监督管理。水利部各有关司局、有关直属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协助做好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部直属单位的科研主管部门协助做好本单位实施项目的归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根据水利工作的需要和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国科司会同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在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拟开展研究的项目建议计划,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体现以下原则:
1.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突出对水利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水利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攻关,提倡多学科跨领域的联合。
2.注重成果的实用性,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重大水利课题的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3.体现成果的创新性,既要提倡自主创新,同时也要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4.重视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六条 国科司会同有关司局、直属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组织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见附件1),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经修改补充后形成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报部审批立项。
第七条 项目可行性论证经费预算数比项目建议书预算数大于10%的,需重新报批项目建议书。
第八条 国科司会同有关司局、直属单位依据批复的论证报告,组织专家通过招标(含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邀请议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项目或专题的承担单位(大型项目必须进行招标),签订项目合同书(合同书格式见附件2)及各专题合同书(合同书格式见附件3),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大型项目必须集中国内外技术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在项目合同书中要明确一定比例的科研任务由外单位承担,并签定合同书。
三、项目实施
第十条 项目计划下达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项目(专题)承担单位要各负其责,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工作。必要时,应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实施的领导和协调。
第十一条 项目设立专家委员会(专家组),受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委托全过程参与项目的咨询、评估、验收等工作。
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组)职责:
1、向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提供对项目的咨询意见;
2、参与项目及所属专题的论证工作;
3、参与项目的招标评标工作;
4、参与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检查和评估;
5、参与项目及所属专题的验收工作。
第十二条 项目(专题)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力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及时编报年度计划执行报告(格式见附件4)。
第十三条 科研项目(专题)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承担单位签署科研攻关(专题)协议,并根据协议明确的权限,对项目的完成时间,成果质量,资金使用负直接责任。项目完成后接受有关部门的验收和审计。
第十四条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国科司或国科司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对于执行不力的项目(专题),要及时予以调整或撤销,并对造成损失的项目追查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
第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由国科司按有关规定负责对项目组织验收。项目各专题由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组织验收。
第十六条 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承担单位,除责令其继续履行合同外,两年内不得承担新的重大科技项。
四、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项目经费主要由水利部下达专项计划安排,同时积极向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申请经费,多方开辟资金渠道,支持实施水利重大科技计划。第十八条 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合同和计划执行情况分期(分年度)拔款,可以跨年度使用。
项目承担单位依据合同和项目实际执行计划进度,编报年度经费预算,经部审定后按规定程序下达经费。
项目经费的预决算管理按照水利部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并保证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到项目(专题),不得挪用、滞留。对发生违反经费使用规定,不按照项目或专题预算执行等情况的,将停止拨款直至终止合同,并追究有关方面和项目责任人的经济和行政责任,性质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五、成果管理
第二十条 项目成果是指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工程设计、施工工艺、新材料配
方、样品(样机)制造技术、计算机软件、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
第二十一条 项目成果归国家所有。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知识产权及相应权益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取得成果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项目委托单位进行成果封锁,应积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第二十二条 项目成果可由成果完成单位(可以专题为基本单位)依据水利部有关成果管理的规定申请鉴定、奖励等。水利部鼓励对项目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承担单位要创造条件支持成果完成人对项目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并在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将所有成果资料按国家有关规定归档。
六、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整理精品水利部政策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
。。
水利部政策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利政策研究项目管理工作,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经费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政策研究成果对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支撑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列入水利政策研究与制度建设项目规划(以下简称政研项目规划),并由财政预算安排经费的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政研项目)。其中,重大课题研究项目管理按照《水利重大课题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政策研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三)联系实际、重在应用;
(四)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
第四条 政策法规司负责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管理工作,财务司负责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经费管理工作。
各司局和流域管理机构是相关政研项目的主持单位,负 责研究工作的业务指导。
提出政研项目的司局、流域管理机构和其他直属单位为政研项目的执行单位,负责政研项目的实施。
第五条 水利部建立政策研究项目专家库,对项目立项、大纲审查、成果评审和验收提供技术支持。
参加咨询、评审和验收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通过指定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第二章 规划计划编制
第六条 建立政研项目规划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司和财务司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有关司局和单位编制政研项目相关规划。政研项目规划的编制应当围绕水利发展和改革的现实需要、发展趋势及中长期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政研项目。
第七条 各司局、流域管理机构和其他直属单位根据管理工作需要,适时提出政研项目建议,报政策法规司、财务司,作为政研项目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
政研项目建议应当包括政研项目名称、主要内容、申请单位、承担单位或承担单位确定方式、实施年限和、经费需求、预期成果等。
第八条 根据政研项目规划和水利工作重点,政策法规司会同办公厅、财务司等有关司局和单位,在每年5月份提出下一的政研项目计划,报部审定后实施。政研项目经费安排以部门预算批复为准。
第三章 项目委托
第九条 政研项目可由执行单位自行承担,也可由通过定向委托和公开选择确定的单位承担。
定向委托是指执行单位直接委托有关单位承担研究工作。
公开选择是指面向社会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单位承担研究工作。
按国家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必须公开选择承担单位的政研项目,不适用定向委托方式。
公开选择的政研项目信息应当提前一个月在水利部网站等信息平台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 通过定向委托和公开选择确定的承担单位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有承担政策研究课题的相关经验。
第十一条 采取公开选择方式确定政研项目承担单位的,由政策法规司会同有关司局和单位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发布政策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二)受理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
(三)审查申报单位的资格;
(四)组织专家评议申报单位材料,并推荐承担单位;
(五)审核确定承担单位;
(六)公布承担单位名单。
按照规定应当进行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通过定向委托和公开选择确定承担单位的,执行单位应当与承担单位签订委托合同,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工作要求、完成时间、委托经费额度等。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 执行单位应当将政研项目研究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加强管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研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四条 承担单位应当成立政研项目课题组,编制政研项目工作大纲,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组织落实政研项目管理制度,确定技术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并对工作进度、成果质量和经费支出负责。
第十五条 执行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工作大纲进行审查。
执行单位自行承担研究的,由相关主持单位组织工作大纲审查。
第十六条 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水利部预算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转移、挪用和随意调整。政研项目经费应当主要用于考察调研、业务组织、外部协作和人工费支出等。第十七条 建立中期检查制度。承担单位应当向执行单位提交中间成果及进展情况报告,执行单位组织专家对中间成果及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负责跟踪督办。
执行单位自行承担研究的,由相关主持单位组织对中间成果和进度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第十八条 政研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承担单位应当向政策法规司和财务司提交延期申请,说明延期的理由,经同意后方可延期,并按照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项目验收
第十九条 政研项目完成后,应当按照财政预算项目验收的有关规定,由执行单位组织验收,执行单位自行承担研究的,由主持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前,验收组织单位应当报政策法规司、财务司。
政研项目验收包括财务验收。对投资较大的政研项目,财务验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
验收采取专家评审会议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条 验收未通过的,承担单位应当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于三个月内,重新进行验收。
财务验收未通过的,政研项目不能通过验收。第二十一条 承担单位应当根据验收中专家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形成研究报告最终稿,并书面说明对评审意 见采纳的情况。
第六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二条 建立研究成果管理制度。项目完成后,执行单位应当将工作大纲、研究报告评审稿、研究报告最终稿及相关评审意见归入档案,并将研究报告最终稿及其电子文本分别报送政策法规司、财务司和主持单位。
水利重大课题和其他资金渠道安排的政研项目验收后,研究报告最终稿及其电子文本应当送政策法规司备案。
研究成果由政策法规司负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建立政研项目成果数据库。研究成果应当编入数据库,实现成果共享。有特殊规定和保密要求的研究成果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建立政研项目研究成果发布制度。政策法规司应当组织摘编政研项目研究成果要点,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政策法规司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化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重大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确保重大项目的实施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重大项目是根据自治区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部署,为实现自治区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示范与产业化、重大科技工程。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重大技术问题,突破制约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提高我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
实施重大项目旨在获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和战略产品、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支撑和引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等国家计划项目、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基 1 金中确定的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确定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投入产出及社会效益比较大的项目。
第三条
重大项目的设立和实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体现政府战略目标、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机制体制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原则。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企业、专家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作用,实行整体协调、统筹资源、分工协作的机制。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第四条
重大项目管理包括顶层设计、需求调研、指南发布、项目征集、可研论证、项目凝练、预算审查、项目批复、合同签订、中期监理、验收评估等环节。
第五条
重大项目设项目和课题两个层次,项目由若干课题构成。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第六条
重大项目资金的筹措坚持多元化的原则,自治区财政拨款支持重大项目的实施,并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对经费的审计与监管,计划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七条
重大项目实行政府、专家委员会和科技服务机构相结合,决策、咨询、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第八条
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机构包括自治区科技厅、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服务机构和专家委员会。
第九条
自治区科技厅是重大项目管理的决策机构(国家计划项目除外)。主要职责:
(一)负责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组织制定、发布重大项目指南。
(二)制定有关管理办法。
(三)重大项目的立项、调整和撤销等决策。
(四)指导并督促重大项目的实施。
(五)组织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
(六)按规定管理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
(七)自治区科技厅将设立重大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主要对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宏观管理,开展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半年报和年报编制,重大项目宣传报导,重大项目数据库的建设等工作。
第十条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为自治区级有关部门、高校院所、盟市科技局等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进行项目的征集, 按要求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组织项目的实施,协助自治区科技厅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和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要求汇总上报半年 报、年报及有关信息报表,并随时报告有关重大问题。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按要求落实匹配经费。
(二)严格执行项目实施方案、合同内容,按项目进度要求完成规定任务。
(三)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重大事项和经费使用情况。
(四)积极配合科技厅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理、评估,准确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第十二条
强化重大项目管理过程中科技服务机构的监管作用。科技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须按照相关《科技服务机构工作资格认定办法》进行资格认定。接受科技厅委托进行技术前沿预测和技术需求调研,承担项目的专利检索、查新、招投标、监理、中期检查、审计、验收、绩效评估等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
建立重大项目专家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技术、管理、法律、企业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对涉及重大项目的重大事项和决策提供战略咨询。
第十四条
完善自治区专家库,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聘请具有良好信誉的专家参与项目立项、监督验收和绩效考评等有关评估咨询工作。建立和完善专家遴选、回避、考评制度。第十五条
加强信用管理,对项目组织单位、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及责任人、专家、科技服务机构等在实施重大项目中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并作为其参与自治区科技计划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立项
第十六条
加强技术预测、需求分析与技术选择和技术路线图方法研究与应用工作。建立技术导向和需求导向双向并重制度,强化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
根据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支持方向总体框架。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发布重大项目指南。
第十七条
重大项目需符合的条件
(一)重大项目应是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及产业化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领域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示范项目、重大民生科技项目、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
(二)重大项目必须具有产学研联合机制。项目首席专家和课题负责人应为本专业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项目团队结构合理。
(三)重大项目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技术指标可考核,并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或相关技术标准,能够带动人才、基地发展。
(四)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项目,要有与本项目任务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且知识产权明晰。产业化项目须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须达到中试规模。
(五)攻关项目须在相关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水平和技术基础,其技术、产品要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转化应用前景。
(六)重大项目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项目需有与申请资助金额不低于1:1的自有资金匹配。
第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填报《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可行性报告》等材料。
第十九条
重大项目的申报实行公开申报和初审推荐的办法。申报单位通过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签署审核推荐意见后,报自治区科技厅和相关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 重大项目立项实行“三审一决策”制度,按如下程序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初审。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根据指南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初审。
2.评审。对初审通过的项目,由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 务处室进行实地调研,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评审。
3.审核。经专家评审,业务处室提出项目及经费安排意见,经分管厅长审核后,立项建议报发展计划处汇总。
4.决策。立项建议经自治区科技厅厅务会研究审定,会同自治区财政联合形成立项计划和预算安排,由自治区科技厅下达。
第二十一条
建立动态项目库和重大项目基本信息数据库,逐步推行项目网上申报、定期受理、网上信息管理和网上评审,加快推进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的数字化管理。对于不涉密的项目实行网上公开制度。
第四章 实施与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重大项目管理实行总体实施方案与合同相结合的制度。立项后要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进行严格论证和审查,通过后签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按合同要求组织实施。总体实施方案和合同是中期评估、验收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建立项目经费预算审核制度,严格项目经费预算的审核。项目承担单位在编制可行性报告和经费预算编报书时,要细化项目经费预算。项目立项评审、论证过程 中,按照有关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经费预算总量、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政策相符性及可信性进行审核。
第二十四条
重大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履行“技术总负责、进度总协调、经费总概算”的职责,提出并确定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及实施过程的调控意见。
第二十五条
重大项目的实施实行阶段监理。自治区科技厅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对实施期限超过2年的项目,至少要进行1次项目中期监理,并提出监理报告(包括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监理建议等)。监理报告作为项目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监理报告与事实有重大出入,承担单位可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复议申请。
第二十六条
监理机构对提交的研究数据与资料予以保密,严格保守被监理项目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监理专家如与所监理项目存在利益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关系,必须申明并回避。
第二十七条 重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合同变更申请:
(一)市场、技术等情况发生变化,造成项目原定目标及技术指标需要修改或延期的。
(二)自筹资金或其它条件不能落实,影响项目实施的。
(三)技术引进、项目合作方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研究 开发工作无法按合同进行的。
(四)项目的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影响研究开发工作正常进行的。
(五)由于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致使研究开发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第二十八条
实行快报、半年报和年报制度。重大项目的组织单位和承担单位要及时上报项目的重大进展和情况。重大项目的承担单位要明确1名项目信息上报联系人。每年的5月15日前上报上半年项目的进展情况,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及有关信息报表每年11月15日前上报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和发展计划处。
第二十九条
对不按时上报材料,以及不接受监督检查的项目,采取缓拨、减拨、停拨经费等措施,要求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取消其承担项目资格等处理。
第三十条
加强对项目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建立数据库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
第五章 验收及绩效考评
第三十一条
重大项目必须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六个月内组织验收,项目验收由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向自治区 科技厅有关业务处室提出申请,由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组织或委托科技服务机构进行验收。
第三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执行期结束后六个月仍未提出验收申请的,自治区科技厅将对有关单位或责任人进行通报,仍不申请验收的,按不通过验收处理。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组织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应提前三个月申请延期,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后按新方案执行。
第三十三条
验收形式主要包括:会议审查验收,网上(通信)评审验收,实地考核验收,功能演示验收等。根据项目、课题的特点和验收需要,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也可联合多种方式进行验收。
第三十四条
重大项目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不通过验收。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自治区科技厅将对有关单位或责任人进行通报。其中,因违反有关政策法规和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未通过验收的,取消其五年内承担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的资格。
第三十五条
重大项目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引入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绩效评估可与验收工作结合。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以后确定立项、选择承担单位、确定预算、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
建立对项目成果的追踪及后评价机制。在项目验收两年后,对其成果应用状况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 知识产权与成果
第三十七条
加强重大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重大项目取得的成果要按照《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管理。涉及国家秘密的,执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项目、课题形成的知识产权,其归属和管理按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加强知识产权的取得、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三十八条
在项目和课题启动实施前,项目主持单位应与各参与单位约定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权益分配,不得有恶意垄断成果和知识产权等行为。如项目主持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违反成果和知识产权权益分配约定,在五年内不得参与和承担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任务。
第三十九条
项目的档案材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整理归档。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重大项目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流程征集阶段立项阶段实施管理阶段验收阶段后期追踪专家评审总体框架发布指南征集初审Y厅务会研究综合分析评审结果Y提出立项建议N快报、半年报、年报N与财政厅会签审查实施方案和预算验签订合同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归委托中介机构开展专题调研收档中长期科技规划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项目科技厅重点工作需求调研分析技术预测盟市厅局高校院所重大项目建议省部联动项目业务处室进一步分析研究实地检查重大问题上报处理制度项目承担人信用评价制度中期监理审查项目单位验收材料组织专家,进行现场验收按照相关指标委托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估
第四篇: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强化责任机制,规范其验收,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按照《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办法》和《南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结合我市科技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签订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合同的项目(课题),在计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后,均应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验收。
第三条验收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引入科技评估机制,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市科技局作为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组织、管理和监督全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具体工作由市科技局计划科组织、主持。
第五条验收前,市科技局根据需要,组织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具体按照有关科技项目专项经费的审计规定执行。
第六条验收工作由市科技局组织验收组,以会议审查和实地考察相合方式进行。
第七条验收组由验收组织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经济(财务)专家组成,人数一般不超过7人。已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计划项目,验收组可由验收组织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经济(财务)专家为主组成。
第三章验收时间、程序与内容
第八条项目验收工作一般在合同任务完成后半年内进行。需要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可在项目验收工作前进行。
如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半年内不能进行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可通过主管部门向市科技局提出延迟验收申请,说明理由,市科技局批准后方可延期。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市科技局批准调整的,按调整后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间进行验收。
第九条项目验收的基本程序:
(一)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全部任务后,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填写《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
(二)项目主管部门审查全部资料及有关证明,签署审查意见后,将申请表及资料报送市科技局;
(三)市科技局批复验收申请,并在30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
(四)验收组织部门于验收前,将验收方式和验收工作安排通知
被验收单位。并保证验收组成员有不少于5个工作日审查验收资料;
(五)市科技局组织主持验收。验收组成员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作出个人书面审查意见(填写审查表),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验收主持部门;
(六)项目验收工作完成后,市科技局于15个工作日内书面批复验收结果。
第十条项目承担单位申请验收时,应提供以下文件、资料,供项目主管部门、验收组织部门审查:
(一)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计划项目合同书;
(三)市科技局对该项目的批件;
(四)计划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包括技术总结,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五)计划项目所获成果、专利等材料(包括样机或样品图片与数据资料、成果鉴定报告、专利申请受理或专利证书);
(六)已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计划项目,提供有关测试或检测报告、成果鉴定证书或评价报告;
(七)验收工作所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十一条项目验收以批准的计划项目申请书、项目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目标为基本依据,参考项目其它有关材料等作出客观的、公正的验收结论。
第十二条验收组成员应在认真审阅项目全部验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评议、答疑和现场考察等方式,独立、负责地提出审查意见。必要时核实或复测相关数据,综合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三条参与项目验收工作的中介机构,应严格遵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被验收单位应对所有提供验收的报告、资料和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验收组或中介机构应对验收的准确性负责,并应维护验收项目的知识产权和保守其技术秘密。
第四章验收结论与后续管理
第十五条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需要复议”、“未通过验收”。
第十六条按期完成合同所约定的各项任务,经费使用合理,提供的验收文件和资料齐全、数据真实,为通过验收。
目标或任务基本完成,但验收文件、资料不齐全,验收结论争议较大,为需要复议。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通过验收:
(一)未按合同要求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差距较大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三)擅自修改合同中的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四)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但未能解决和作出说明,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第十七条市科技局根据验收组的验收意见,审定、批复验收结论。
通过验收的项目,市科技局统一下达《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证书》。
需要复议的验收项目,应在接到通知30个工作日内提出复议申请。
未通过验收项目,承担者在接到通知半年内,经整改完善有关项目计划及文件资料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八条项目验收完成后,承担单位应在通过验收后15个工作日内,及时办理验收证书有关手续。验收证书可作为重大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评估、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的依据。
第十九条项目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市科技局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
第二十条项目形成科技成果,涉及保密、成果登记、技术转让、申报奖励等事项,应当按照科学技术保密、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登记、科学技术奖励等有关规定和办法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凡项目完成后无故不申请验收的或“未通过验收”,通过整改还不能通过验收的,市科技局将会同市财政局收回已拨的资助经费,并今后五年内不再受理该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申请的所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第二十二条在验收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项目负责人、验收组成员和中介机构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等行为的,予以通报,并将中止或取消其继续承担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参与计划项目验收工作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参加项目验收的有关人员,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向他人提供和转让被评价技术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涉及国家技术秘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天后施行。
第五篇:水利部政策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共)
水利部政策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
水利部政策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利政策研究项目管理工作,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经费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政策研究成果对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支撑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列入水利政策研究与制度建设项目规划(以下简称政研项目规划),并由财政预算安排经费的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政研项目)。其中,重大课题研究项目管理按照《水利重大课题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政策研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三)联系实际、重在应用;
(四)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
第四条 政策法规司负责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管理工作,财务司负责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经费管理工作。
各司局和流域管理机构是相关政研项目的主持单位,负责研究工作的业务指导。提出政研项目的司局、流域管理机构和其他直属单位为政研项目的执行单位,负责政研项目的实施。
第五条 水利部建立政策研究项目专家库,对项目立项、大纲审查、成果评审和验收提供技术支持。
参加咨询、评审和验收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通过指定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第二章 规划计划编制
第六条 建立政研项目规划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司和财务司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有关司局和单位编制政研项目相关规划。政研项目规划的编制应当围绕水利发展和改革的现实需要、发展趋势及中长期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政研项目。
第七条 各司局、流域管理机构和其他直属单位根据管理工作需要,适时提出政研项目建议,报政策法规司、财务司,作为政研项目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政研项目建议应当包括政研项目名称、主要内容、申请单位、承担单位或承担单位确定方式、实施年限和、经费需求、预期成果等。
第八条 根据政研项目规划和水利工作重点,政策法规司会同办公厅、财务司等有关司局和单位,在每年5月份提出下一的政研项目计划,报部审定后实施。
政研项目经费安排以部门预算批复为准。
第三章 项目委托
第九条 政研项目可由执行单位自行承担,也可由通过定向委托和公开选择确定的单位承担。
定向委托是指执行单位直接委托有关单位承担研究工作。
公开选择是指面向社会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单位承担研究工作。
按国家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必须公开选择承担单位的政研项目,不适用定向委托方式。
公开选择的政研项目信息应当提前一个月在水利部网站等信息平台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 通过定向委托和公开选择确定的承担单位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有承担政策研究课题的相关经验。第十一条 采取公开选择方式确定政研项目承担单位的,由政策法规司会同有关司局和单位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发布政策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二)受理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
(三)审查申报单位的资格;
(四)组织专家评议申报单位材料,并推荐承担单位;
(五)审核确定承担单位;
(六)公布承担单位名单。
按照规定应当进行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通过定向委托和公开选择确定承担单位的,执行单位应当与承担单位签订委托合同,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工作要求、完成时间、委托经费额度等。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 执行单位应当将政研项目研究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加强管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研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四条 承担单位应当成立政研项目课题组,编制政研项目工作大纲,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组织落实政研项目管理制度,确定技术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并对工作进度、成果质量和经费支出负责。
第十五条 执行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工作大纲进行审查。
执行单位自行承担研究的,由相关主持单位组织工作大纲审查。
第十六条 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水利部预算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转移、挪用和随意调整。政研项目经费应当主要用于考察调研、业务组织、外部协作和人工费支出等。
第十七条 建立中期检查制度。承担单位应当向执行单位提交中间成果及进展情况报告,执行单位组织专家对中间成果及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负责跟踪督办。
执行单位自行承担研究的,由相关主持单位组织对中间成果和进度情况进行检查
和督促。
第十八条 政研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承担单位应当向政策法规司和财务司提交延期申请,说明延期的理由,经同意后方可延期,并按照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项目验收
第十九条 政研项目完成后,应当按照财政预算项目验收的有关规定,由执行单位组织验收,执行单位自行承担研究的,由主持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前,验收组织单位应当报政策法规司、财务司。
政研项目验收包括财务验收。对投资较大的政研项目,财务验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
验收采取专家评审会议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条 验收未通过的,承担单位应当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于三个月内,重新进行验收。
财务验收未通过的,政研项目不能通过验收。
第二十一条 承担单位应当根据验收中专家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形成研究报告最终稿,并书面说明对评审意见采纳的情况。
第六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二条 建立研究成果管理制度。项目完成后,执行单位应当将工作大纲、研究报告评审稿、研究报告最终稿及相关评审意见归入档案,并将研究报告最终稿及其电子文本分别报送政策法规司、财务司和主持单位。
水利重大课题和其他资金渠道安排的政研项目验收后,研究报告最终稿及其电子文本应当送政策法规司备案。
研究成果由政策法规司负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建立政研项目成果数据库。研究成果应当编入数据库,实现成果共享。有特殊规定和保密要求的研究成果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建立政研项目研究成果发布制度。政策法规司应当组织摘编政研项目研究成果要点,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政策法规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