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庆阳湖乡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加快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加快项目建设,是推动我乡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抢抓机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率先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我们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以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带动全乡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乡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环保型项目为主,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多储备,多争取,多引进,早立项,早实施,早投产,早见效,优化产业结构。全乡近期项目建设目标是:每年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
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进项目建设
1、做好项目储备
加强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各站所要将对口部门国家、自治区、州三级项目汇总,并筛选出适合我乡实施的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根据全乡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和储备争取一批的要求,收集、整理和培育后续重点项目,1
认真抓好项目库建设。乡财政给予重点项目前期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立项、科研、设计、推介、开发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发挥站所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
各站所要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州相关产业政策,积极与对口部门沟通和联系,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我乡建设。加大项目跑办力度,杜绝“等、靠、要”现象。信用社要积极向上级银行推荐本地项目,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扶持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3、项目建设的主攻方向
正确把握国家、自治区、州政策走向和投资重点,把握项目趋向和特点,充分发挥各种优势,选择重点,突出抓好能够拉动全乡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围绕投资政策上项目。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瞄准国家鼓励类、扶持类产业,争上一批成长性强的优势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抢占技术和市场前沿;抓住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倾斜的投资政策,积极争取一批交通道路、水利、农、林、牧、卫生、教育、通信、旅游等项目,争取国家、区、州支持,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围绕资源开发上项目。充分发挥我乡人文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实施深度开发,发展一批特色资源项目,培植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特色资源产业化。
5、强化宣传。要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建设项目营造声势,扩
大影响。开展以商招商、专题招商,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电视台、政府网站发布招商引资信息,宣传庆阳湖,扩大影响;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关心和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1、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各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站所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乡项目的指导、协调和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统计项目数据,发布项目信息、帮助项目运作,协调项目选址,督导项目进度等职能。办公室设在乡政府。
2、继续落实乡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把全乡重点项目分解到乡班子领导,每名领导确定1—2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协调,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氛围,落实好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3、实行项目督办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例会,通报最新产业政策和招商形势及当前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在谈项目进展;谋划下季度重点项目;安排重点项目争取等。
4、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的同时,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监理责任制等制度,确保项目质量。
第二篇: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实施意见
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根据《中共 XX 省委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XX 发〔2018〕X 号)和《中共 XX 市委 XX市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XX 发〔2019〕X 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文化强县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弘扬跨越时空的 XX 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彰显具有 XX 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紧扣落实“XX”、构建“XX”、打造“XX”精准发力,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健全、文化成果共享、文化人才涌现的全省文化小康示范县,为实现决胜全面小康、交出 XX 可持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答卷提供强大
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发展目标 从现在起,通过两个阶段的努力,使全县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位居于全省前列。到 2020 年,实现文化小康,文化强县基础性工作显著加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美好;到 2025 年,基本实现文化强县目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更为强劲,建设成为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强县。
——文化凝聚力显著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跨越时空的XX 精神广泛弘扬,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文化服务力显著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面实现,文化产品供给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文艺创作力显著提升。文艺创作的扶持和激励机制不断健全,文艺原创力进一步提高,各艺术门类创作更加活跃,文艺精品不断呈现。基层文化队伍更加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加快并造就一批拔尖人才。
——文化竞争力显著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特色明显,文化市场运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文化消费较快增长,文化产业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体系有效形成,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XX 文化在省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固本培根铸魂工程
1.纵深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抓好干部和群众理论学习教育,积极创新基层宣传宣讲方式,推广用好“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继续办好“领导干部学习讲坛”“道德讲堂”“XX 大讲堂”“XX 沙龙”等,整合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建立健全符合 XX 实际的理论研究机制,组织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的研究阐释。〔责任单位: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县文广新旅局、县社联、县委党校,各乡镇〕 2.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扎实推进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积极创新理念、内容、载体等,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表达方式、传播方式,促进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传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完善新媒体矩阵建设,建设并用好县、乡、村三级政务微信矩阵群。加
强自媒体管理,建立自媒体备案、日常巡查、约谈等制度,确保自媒体导向正确、内容健康,为我所用。逐步将县政府网站、各地各部门政务信息网站和“两微一端”等进行整合,统一管理运营。积极有效整合本地自媒体资源,探索科学管理模式,纳入统一管理,形成媒体“统一战线”。〔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委网信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各乡镇〕 3.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考核、督查、巡察、问责等机制。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分析研判和预防处置。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论坛、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阵地管理。规范宗教文化建设和管理,深化非法宗教整治工作。加强文化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能力建设。实施好校园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传播XX 好声音,凝聚发展正能量。依法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县文广新旅局、县社联、县委党校、县教体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二)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
4.务实弘扬 XX 精神。按照“讲好故事、紧贴实际、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务求实效”五项要求,持续开展深化学习、示范带动、效果检验三大行动,纵深推进弘扬跨越时空
的 XX 精神走在前列。成立“XX 历史文化研究会”,对 XX 支部旧址和会议旧址等 XX 红色故事进行挖掘,并进行艺术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举办以《红色家书》和 XX 红色故事为主题内容的全县性诵读比赛,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推动红色故事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在清明期间和 9·30 烈士公祭日,充分发挥 XX县 XX 烈士陵园的作用,引导全社会积极参加祭英烈活动,学习英模事迹,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编制全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实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县图书总分馆、学校设立红色书籍专柜。广泛开展“红色经典影片”巡映活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史办、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教体局、县社联、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诚信网店等主题实践活动,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持续唱响“XX”品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委网信办、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司法局、县税务局、县人民银行、县教体局、县融媒体中心、团县委,各乡镇〕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少年学生、军人等各个群体中,培养推出一批时代新人。组织道德模范、“感动 XX”“XX 好人”“最美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推出一批重大典型。建立健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礼遇帮扶机制。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党建与民生融合、推行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加大孝文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不孝行为整治,弘扬尊老养老强大社会正能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感恩行动”典型宣传。深入开展“党旗引领家校社合作”,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着力打造水边何君、福民宋家、巴邱蒋沙、金江梅元、戈坪芳洲等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积极倡导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扶贫办、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 7.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供坚强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 2021 年成功创评省级文明城市。坚持评选好人、道德模范,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积极向全国、省、市推荐好人典型,拍摄制作“身边好人”微视频和专题片,扩大身边好人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定期发布“身边好人榜”,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各乡镇、行政村(居委会)每月发布一期“身边好人榜”,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文明风尚。窗口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文明校园创建覆盖率达到 100%,挖掘汲取 XX 优秀传统家规家训精华,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一大批党员干部家庭、普通群众家庭成为文明家庭。〔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三)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8.深化XX历史文化研究。深化XX历史文化研究,出版、发行相关书籍和刊物。加强对 XX、XX、XX 等 XX 历史文化名人的宣传研究,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和纪念活动,深入挖掘、传播好 XX 先贤文化、廉政文化、民俗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涵。〔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监委、县文广新旅局、县委党史办、县档案馆、县社联、县文联,各有关乡镇〕 9.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编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总体规划,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建设“智慧文博”系统,实现全县所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视频语音监控、地表振动监测等。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工程,推进湖洲、何君、沂溪等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博物馆,各乡镇〕
10.推进非遗和古籍保护传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完成县非遗展示厅建设。继续整理、申报等一批在我县具有一定特色和意义的省、市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做好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工作,在全县部分中小学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将民间传统艺术和现代生活相融合,以 XX 采茶戏等传统民间艺术为元素,鼓励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节目。完成全县古籍普查工作,充实馆藏地方文献,对现有线装书进行项目申报和修复整理,逐步完成数字化扫描加工,提高古籍保护的质量水平。〔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教体局、县文联、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采茶剧团,各有关乡镇〕 11.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结合当地特色,建设民俗风情带和民俗展示馆等。实施“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开展特色文化乡镇创评活动,激发乡镇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自创自办文化的热情,形成乡镇特色文化品牌。编辑《XX 历史文化丛书》等优秀乡土教材、干部读本,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课堂教学和各级干部培训内容。开展好“研学旅行”活动,让全县中小学生切身感受我县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实施国家“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文艺”融合发展。县融媒体中心办好“XX”栏目,围绕我县古色、红色、绿色文化资源,定期邀请县内外文化学者讲述我县文化历史,让观众感受 XX 文化魅力。〔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县教体局、县文广新旅局、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四)实施文艺繁荣发展工程
12.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引领,围绕先贤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民俗文化等 XX 特色题材,组织创作一批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书画、摄影、微电影、戏剧、音乐、舞蹈、微视频等精品力作。健全网络文艺创作引导机制,创作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深入开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设一批文艺创作采风基地和文化工作室。〔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旅局、县文联,各乡镇〕 13.丰富文艺作品的传播渠道。鼓励县内文艺单位、企业、公司等加盟剧场院线、电影院线、演艺联盟、展览联盟等,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座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整合资源,加大文艺精品的传播力度,在县融媒体中心、县政府网站开辟文艺专栏,精心组织本土文艺精品专题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广新旅局、县融媒体中心、县发改委,各乡镇〕 14.推动 XX 采茶戏振兴发展。完善县采茶剧团管理机制,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建立 XX 采茶戏艺术创作奖励制度,着力挖掘传承传统采茶剧目,大力创作现代采茶戏。推进戏曲
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积极参加市级以上采茶戏调演活动,积极参评“XX 采茶戏之星”。加强采茶戏创作表演后续人才培养力度,与市级以上艺术院校合作,择优录用采茶戏传承生。〔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教体局〕 15.健全文艺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对获得市级及以上文化产品的奖励制度,大力开展文化产品评优活动。对全县文学、摄影、书法、美术、曲艺、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优秀文艺人才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文艺人才的创新创作活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捐赠、参股入股等方式参与文化文艺精品创作和生产,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旅局、县文联、县财政局,各乡镇〕(五)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
16.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达标工程,继续开展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加大中心城区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力度。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攻坚工程,确保 2020 年实现全覆盖。建成以县级文化馆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支撑,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半小时公共文化服务圈”。〔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各乡镇〕 17.提升文化惠民效能。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服务
水平,加快推进文化分馆、图书分馆进乡村、进社区、进公园、进景区、进园区,实现设施同步、资源共享。力推全县农家书屋“进人口集中的自然村”“进群众活动频繁的祠堂、礼堂、活动室”,推进“科技书屋+技术活动”“农家书屋+便民服务”“农家书屋+电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等,解决农家书屋的免费开放问题。加快推进科技馆和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让文化信息更好地进家庭、进口袋,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大力开展“XX 书香”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文艺调演展播、送电影下乡等文化公益活动。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组织文化志愿者和“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农闲时走社区、进农村,开展艺术培训和演出等公益活动,进一步增强我县文化志愿服务的影响力。〔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县科技局、县科协,各乡镇〕 18.鼓励文化消费优惠。鼓励文化服务商家向困难群众、社区居民、农村中小学生、农民工等群体免费发放“文化消费优惠卡”,群众持卡购书、看戏、看电影等享受折扣优惠。鼓励商场、企业举办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鼓励县内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文化消费金融产品。〔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教体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人民银行〕(六)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 19.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扶持、培养一批文化休闲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创意设计业、现代传媒影视业等文化企业。重点扶持 3 家以上以文化产业
为主业、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融合发展示范企业,支持一批“专、精、特、新”文化创意企业,孵化一批小微文化企业。鼓励 XX 采茶戏、XX 微电影等优秀文艺作品等优秀文化产品生产。〔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文联,各乡镇〕 20.启动智慧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文艺”对接,促进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支持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生产传播,鼓励和引导自媒体、有声电子读物等内容生产和传播新业务健康发展。支持引导文化传媒企业实施数字优先转型升级战略,支持有实力的动漫、游戏、电子竞技及其衍生品生产制造企业落户。〔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教体局、县融媒体中心〕 21.搭建产业支撑平台。鼓励利用老厂房和商业综合体等平台建设文化创意空间,孵化一批小微文化企业,培植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优、成长性好的民营文化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搭建宣传、融资、创意、交易等产业支撑平台。〔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房管局,各乡镇〕 22.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加快文化强县建设为契机,以“全景 XX、全域旅游”为目标,全力推进 XX 养生谷、XX湖湿地公园、XX 生态农业观光园“一山一湖一区”核心景区
建设,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旅游文化街区以及写生、影视基地,串点成线,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营造全县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七)大力实施文化人才集聚工程
23.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完善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创新文化人才评价体系和文化人才分配制度、激励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文艺院团合作,定向培养专业人才。鼓励文化文艺工作者举办个人艺术展、音乐会、作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培育发展壮大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摄影协会、音乐协会、舞蹈协会等各类文化协会。实施文艺名人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本土文艺名人。大力扶持乡土作家、农民作家、工人作家、青年作家、民间文化传承人创作生产,全县每个乡镇、每个社区有一个以上文化社团,城乡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制度化、经常化,各类民间协会活动常态化,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形成共建共享、共育共创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文广新旅局、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 24.建强基层文化队伍。依托文化乡贤、民间文化能人等,建立一支扎根群众的基层文化队伍。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按规定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和服务等方式,充实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力量。完善机构编制、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稳定现有文化队伍,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文化志愿者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文广新旅局,各乡镇〕 四、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
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改革,把加快文化强县建设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落实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汇全民之智、聚全民之力共同推进。要把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纳入全县绩效管理考评,作为评价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考核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各乡镇〕(二)深化改革
深化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优化文化市场营商环境。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县采茶剧团、县电影公司企业化运营管理,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培育发展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实行文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加强文化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管理,开展运营绩效评估和社会信用评估,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促进文
化类社会组织规范有序运行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人社局、县文广新旅局〕(三)
法治保障
把文化法律法规宣传作为法治 XX 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红色遗存保护条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文化领域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提高文化领域法治水平。〔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人大政法办、县文广新旅局、县司法局〕(四)
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文化投入水平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整合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设立文化强县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文艺精品创作、对外宣传推介、文化人才奖励等。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土地、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文化产业“补、贷、投、保”联动机制。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完善文化资产和知识产权评估及担保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等进行融资,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
人民银行、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广新旅局〕 各地各部门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健全完善配套措施和运行机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第三篇: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水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及产出率,做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 本实施意见适用于在凤凰县工业园区内(以下简称园区内)投资开发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 在园区内投资开发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除享受本意见的优惠政策外,同时享受国家、省、州相关优惠政策及省、州赋予园区的所有优惠政策,但不能同时享受同类优惠政策。
第二章 项目准入及退出
第四条 园区内投资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并符合本园区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即以文化旅游商品加工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兼顾国家鼓励发展的现代高新技术业、生物制药业、循环经济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利税好、效益高、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第五条 园区内投资项目准入条件
一、入园投资企业必须在凤凰县进行工商、税务登记。入园购地建厂的企业必须是企业法人,年销售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80万元/亩,产出强度不低于100万元/亩·年,税收不低于5万元/亩·年。对于产出强度超过200万元/亩·年项目,对投资强度不作硬性要求。
二、入园投资项目必须符合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凤凰县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湘环评〔2013〕106号)要求。
三、实投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以及属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且在国际或国内行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享受优先准入,实行一厂一策政策。
第六条 投资项目入园审批,严格按照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批复程序进行。第一,由企业向凤凰县工业园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提出项目入园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项目入园申请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及批复、合同投资文本初稿及其它须提供的材料);第二,由管委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项目评审会,评审内容包括项目是否符合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比例是否符合要求,能耗标准、环境保护情况,投资业主的资信情况和经营现状,入园项目科技含量、产品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情况等。评审组组成单位为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规划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县财政局、县工业园管委会等部门;第三,由企业根据评审会议意见,填写《凤凰县工业园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凭项目评审组签署的同意准入意见,签署入园协议并进行项目备案。
第七条 对于园区投资项目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管委会将对投资项目启动清退程序,进行清理整顿。
一、清退对象
(一)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因企业自身原因超过6个月未动工建设或连续停工3个月以上的;
(二)项目建成投产两年后达不到产出强度,不能享受工业园区各项优惠政策,可以给予一年时间进行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产出强度的;
(三)项目自建成之日起,未按合同约定内容投产的;
(四)未按项目环评要求落实污染防护措施的;
(五)违法经营被关闭的。
二、清退程序
(一)约谈。由管委会自核实之日起30日内,约谈项目(企业)负责人,由项目(企业)负责人对存在的问题根据整改要求提出具体整改方案,报管委会审定同意后实施。
(二)整改。根据企业提出的可行性整改方案,视其情况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进行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企业须每月向管委会报送整改进度,管委会不定期进行督查。
(三)清退。企业在规定的时限内仍未达到整改要求的,先行在资源要素配置、企业信誉评级等方面给予制约,并依据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类给予清退处理。
三、清退方式
(一)资产重组。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原则,资产重组或置换项目的,必须先向管委会提出申请,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方可依法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进行。鼓励园区内企业兼并或收购不良企业。
(二)清理回收。由管委会报县人民政府批准,依法终止《项目投资合同》,县国土资源局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第三章 优惠政策 第八条 土地政策
一、符合优先准入条件的投资项目或一次性投资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年纳税额300万元(含300万元)以上的,从企业投产纳税300万元的当年起,由县财政将该企业所缴纳的税收留县收益部分全部用于支持该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支出,直至达到企业上交土地出让价款县级所得部分为止。
二、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新上投资项目,项目达产后将该宗土地出让收益部分县级所得,分2年扶持企业用于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同时满足用地面积50亩、用工200人、投资规模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三个条件的投资项目,允许将7%的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员工生活用房。第九条 财税政策
一、设立工业园扶持专项资金。2013年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以后每年以100万元为基数,按照上一一般预算收入的0.5%增加扶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园区建设和本实施意见提出的工业投资、品牌建设及规划、招商引资等。
二、实行适当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工业园区新办的企业,自投产或营业之日起,无论纳税规模大小,前三年由县财政按该企业当年所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留县收益部分100%列入下一预算用于支持该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支出;第四年和第五年由县财政按该企业当年所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留县收益部分60%列入下一预算用于支持该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支出。适合土地优惠政策规定的按第八条第一款执行。
三、对于已投资本园区的生产性企业,新增生产线投入生产后,在原来生产产值和税收翻一番以上的,该新增生产线项目可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
第十条 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对首次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首次获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第十一条 其它优惠政策
一、已纳入规模工业统计的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可为其申报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资金。
二、提供标准厂房租赁。租赁凤凰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企业,月租金5元/m2。第一年租赁费免收,第二年和第三年按50%收取。第四年及以后,对于年实际纳税每百平方米达到3万元以上的项目,免收当年租金。
三、新办生产性企业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除国家、省、州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外,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的其它收费全免,差额拨款单位的收费按现有标准下限减半收取,自收自支单位的收费按现有标准下限收取。第四章 投资服务政策
第十二条 简化报批手续,提供行业主管部门全程受托代办服务。投资者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业,在报批要件齐全情况下,具体职能部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应按下列要求及时办理。
一、投资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环保初审、取得土地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审查批准等工作完成后,项目可开工进行前期建设,其他相关手续由管委会和行业主管部门接受委托代办。
二、县发改局在收到相关资料后,按照投资体制改革有关规定,属县局备案的项目,2个工作日内完成;属上级部门备案的,在报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
三、县规划局在收到有关批文后,在本局权限范围内的,须在5个工作日内(不含地形图测绘时间)确定项目的建设范围、位置、用地红线图并提出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条件、建筑规划设计要点。加快设计方案审查,及时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选址权限属州级或省管的项目,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上级部门完成申报。
四、县林业、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在收到相关资料后,在法定时效内尽快审批。
五、国土资源部门在收到相关部门预审意见后,符合用地条件的,须在5个工作日内向有权审批的人民政府完成申报办理。
第十三条 减轻企业负担,优化经济环境。落实《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湘政发〔2013〕22号)和《湖南省规范涉企检查若干规定》(湘办发〔2010〕23号)的相关规定,确保每月120日为企业宁静日。
第十四条 积极支持入园企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主动对接入园企业项目建设区。
第五章 人才引进政策
第十五条 设立园区引进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对企业引进高级人才的,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劳动技能和服务技能培训,每安排1名园区范围内被征地劳动力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录用满1年,由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审核,县定点培训机构每年一次进入企业为职工免费培训。
第十六条 留学回国人员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的,除享受高新技术优惠政策外,经认定为外商投资企业后,可同时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将引进人才的技术职称评定和成果鉴定奖励纳入本县管理,其劳动人事档案由县人力资源开发交流培训中心免费管理。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实施意见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原所制定的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意见为准。本实施意见中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第十八条 本实施意见由凤凰县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十二五”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水利建设进度。为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切实加快水利投资计划执行进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明确投资计划执行总体目标
对于当年安排的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在年底前,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资计划完成率要达到90%以上,其他水利工程中央投资计划完成率要达到80%以上。2015年要力争完成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124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600亿元左右(不含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上述目标要求,狠抓投资计划执行,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推进各类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对于重大水利工程,要按照今年年初召开的加快推进2015年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安排意见》(办规计[2015]30号)要求,在今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2014年新开工项目初步设计审批;7月底前完成今年拟开工的27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可研一经批准,立即启动初步设计审批,力争4个月内完成概算核定和初步设计审批。同时,按照新开工项目动态管理的要求,加快2015年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条件具备的可在2015年开工建设,统筹推进“十三五”拟开工项目前期工作。
对于点多面广量大的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新建小型水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面上水利工程,要根据相关建设规划,提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前2年做好项目储备,原则上按照上一落实投资规模的2倍全面完成当年项目前期工作,并于当年6月底前完成审批工作,改变投资计划下达后开始组织前期工作的情况,确保投资计划下达后能够立即组织实施。
对于地方立项并申请中央补助的项目,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完善前期工作,在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后,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相关部门报送资金申请报告。未批复初步设计的项目,不再列入当年中央投资计划。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前期工作组织协调,抓紧制定前期工作进度方案,逐项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合理配置勘测设计及审查力量,保证前期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加快投资计划下达进度
水利部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尽早下达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力争中央财政专项水利资金5月底前全部下达,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6月底前下达90%以上;其他项目中央投资计划争取上半年基本下达完毕。积极商有关部门,落实好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的政策,通过专项过桥贷款等方式,为地方水利建设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试点工作,选择一些地方积极性高、具有一定前期工作基础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作为国家层面试点,明确支持政策,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经验。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化分解下达工作流程,缩短工作周期,在1个月内将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下达至具体项目。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地方建设资金需求和落实情况,研究提出利用过桥贷款的具体方案,及早落实配套资金,与中央投资同步到位,保证工程建设需要。各地要选择一批项目开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省级试点。
四、编制水利投资三年滚动规划
按照国务院部署,从今年起开展水利投资运营三年滚动规划试点,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水利资金和部门预算同步编制三年滚动规划,每执行完一个,向前滚动一年,超前储备项目,增强资金安排的预期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在年际之间、地区之间、项目之间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预算资金及时支付,避免资金沉淀,使水利投资执行进度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各地、各单位要科学谋划建设任务和资金需求,探索编制本地区、本部门水利投资三年滚动规划,超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具备实施条件的方可申报项目和资金,确保资金下达后能够及时支付。
五、实行投资计划执行月调度制度
自2015年3月起,每月10日左右,水利部将对水利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月调度,调度范围包括中央安排投资尚未执行完毕的所有水利建设项目,重点是近2年安排的中央水利投资项目。调度内容主要为项目前期工作、投资计划下达、配套资金到位、投资计划完成、资金支付等情况。调度单元按省级行政区、工程类型和重大工程三种类别进行调度,检查当月工程建设情况和投资计划执行进度。
调度会商会由分管部领导主持,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和流域机构参加会商,根据会议议题和工作需要,可邀请有关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调度会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议定事项,通报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和流域机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及时上报有关事项落实情况。
对于存在问题较多、投资计划执行较慢的省份,水利部部将约谈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必要时下发督办函,要求10日内提出分析报告和整改方案,部领导将根据有关情况赴相关省份开展约谈和专项督办。根据工程建设实际和调度情况,商国家有关部门开展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调整。
各地、各单位要相应建立调度会商制度,落实分级监管职责。要按具体项目或打捆项目类型制订本地区、本单位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逐月明确当月完成的工作任务,其中,对重大工程要逐项制定实施方案和月进度计划。要以统计月报数据为基础,编制投资计划执行月度分析报告,按照实施方案目标,对投资计划执行进度慢的项目逐项分析原因,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下一个月的工作措施和有关建议。
六、加强投资计划执行监督检查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和投资计划执行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健全水利部、流域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三级监督检查机制,覆盖所有工程类型和所有有建设任务的地区。水利部在常规监督检查和稽察的基础上,重点根据调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挂牌督办,重点对工程前期工作、计划下达、资金到位、计划执行、资金使用、统计数据等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投资计划执行动态监管。
修改完善中央水利投资计划执行考核办法,将投资计划考核节点由9月、12月和次年3月提前到6月、9月和12月,水利部将进一步强化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和项目落实惩处措施,并向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开展自查,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市、县负责实施水利工程的指导和监督,加强统计监督,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稽察、审计、第三方评估等有关工作,同时建立问责制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七、延伸水利审计免疫系统
近年来,水利部与审计署共同构建了覆盖水利部直属单位的水利审计免疫系统,对各单位财政资金进行全年不间断动态监督检查。水利部将会同审计署等有关部门推动水利审计免疫系统向省市县三级拓展和延伸,逐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水利审计免疫体系,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监督,最大程度堵塞资金监管漏洞,切实管好用好水利资金,全面提高水利资金监管水平。2015年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部分省(市)进行试点,2016年起全面推开。
各地要积极配合和推进水利审计免疫系统的拓展和延伸工作,充分利用免疫系统加强水利建设资金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八、完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保障机制
水利部成立以部长为组长的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水利工程建设和投资计划执行中的重大问题,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商国家有关部门与省级人民政府签订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责任书,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落实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部有关司局和单位组织开展前期工作、投资计划执行、工程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统计等重点工作环节的业务培训,不断扩大培训的覆盖范围,发挥培训实效。
各地、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协调机构,针对投资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明确责任部门、单位和人员,切实落实责任。要加大培训力度,向基层水利部门和工程参建单位延伸。
第五篇:关于加快全市智慧旅游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服务水平,引导和推动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助推我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休闲消费型城市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甘政办发〔2018〕22号)及市委、市政府通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加速我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部署,有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信息资源整合等多种先进技术,建立健全市场化发展机制,促进我市旅游业向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转变,鼓励引导业态创新,着力构建数据支撑、科技引领、跨界融合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我市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将智慧旅游建设融入智慧城市框架顶层设计中,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分级规划,分阶段逐步实施,确保智慧旅游建设取得成效。
2.坚持整合资源,集约发展。智慧旅游涉及到各部门资源的整合,需要打通部门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统一协调和组织建设,形成管理合力,实现规模效应。
3.坚持突出重点,先急后缓。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旅游建设总体方案。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建设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需求迫切、投资小见效快的重点建设项目。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个中心(数据中心)、一个平台(智慧旅游支撑服务云平台)、多个应用(智慧旅游应用系统)”的智慧旅游体系,改善全市整体旅游环境,更好地保障旅游安全和旅游品质,努力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为政府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促进旅游资源活化为旅游产品,不断放大资源效益。
——2018年,搭建数据中心框架,完善全市旅游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嘉峪关旅游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完成全市4a级以上景区、8个三星级以上饭店、6个旅行社的智慧旅游建设。
——2019年,依托全市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及云平台建设,基本建成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云平台及多个应用系统,基本实现智慧旅游相关建设内容全部上线运行。推进全市所有3a及以上景区、所有星级饭店、旅行社智慧旅游建设。
——2020年,全市旅游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智慧旅游实现全域覆盖,实现“一部手机游嘉峪关”。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智慧旅游数据中心
1.建设统一的旅游大数据中心。作为整个智慧旅游建设中的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实现从省市旅游部门到景区、旅行社、酒店、民宿等相关涉旅行业的数据对接,以及网上业务流程和各种业务应用,集中管理和整合核心业务数据,并形成融合分析体系。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统计局、市旅发委、市商务局、市大景区管委会
(二)构建智慧旅游支撑服务云平台
2.建设旅游服务平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技术以及视频监控技术,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旅游应用支撑平台,整合海量旅游文化信息资源,包括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等信息资源,以更便捷、更迅速、更精确、跨区域的方式推送给目标游客,实现智慧旅游的精细化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委网信办、市旅发委、市国土局、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大景区管委会
(三)全面建设智慧旅游应用系统
3.构建智慧旅游综合监管系统。加快推进涵盖旅游系统办公oa、旅游团队管理与服务、旅行社审批、证照联动监管、旅游投诉处理、行政执法、从业人员在线培训、满意度调查等业务的旅游政务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网络管理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涵盖舆情监控、安全预警、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等功能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应急管理从传统的被动、事后管理向过程和实时控制过渡,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健全旅游安全体系。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委网信办、市旅发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广新局、市人社局
4.构建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积极培育集合旅游相关服务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智慧旅游门户网站、微信、手机app等移动网络媒体资源,提供在线预订、景点介绍、虚拟旅游、旅游气象服务、地图导航、住宿推荐、餐饮推荐、购物推荐等服务。网站公示嘉峪关市境内景点淡旺季票价信息,提供在线预订功能。对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农家乐、乡村旅馆(乡村民宿)等旅游业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进行扶持,推动全市各类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水平的稳步提高。开发我市智慧旅游电子服务卡,面向外地到嘉峪关旅游的自助自驾游客,整合区域内旅游景区、酒店、旅游特产、餐饮娱乐等旅游资源,提供一定的优惠折扣,引导游客购买智慧旅游电子服务卡持卡消费,不断提升我市旅游产品服务线上交易在旅游产品销售中的比重。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委网信办、市旅发委、市商务局
5.建立智慧旅游资讯服务系统。整合嘉峪关市政务资讯网站、官方微信、微博、游客自助体验终端、入境短信、“12345”服务热线等,建设旅游公共信息发布系统,与网络、手机app、交通标识系统等结合,发布景区最佳旅游时间、旅游路线、旅游舒适度指数等特色旅游服务产品,发布旅游气象环境指数(避暑游指数、紫外线指数、穿衣指数、登山指数、花卉观赏指数等),发布特色景观气象条件预报,如开花期、果蔬采摘期、积雪等物候监测预报。以智慧旅游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位置信息为支撑,运用lbs技术,建设满足游客自主查询周边要素精准信息、自主安排行程计划、对旅游过程实时分享传播等需求的综合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全市导游app,通过游客下载手机导览客户端,或者租用定制导览终端的模式提供自助导览服务,建立gis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以及自动播报功能。以音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介绍景点信息,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电子导游等服务。开发景区虚拟旅游功能,引进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模拟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嘉峪关市美景,同时,游客在出发游览之前可以根据虚拟游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区。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委网信办、市旅发委、市交通局、市文广新局
6.构建智慧旅游推广营销系统。依据旅游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建立智慧旅游营销系统,拓展新的旅游营销方式。建立全域旅游app,改造提升魅力嘉峪关旅游门户网站、智慧旅游微信公众服务系统等新媒体渠道,构建网站、微信、微博、广播电视网络相互协同,线上宣传与线下主题活动共同发力的立体化网络宣传矩阵。加强与周边省市及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信息互通、景区共推和粉丝共享,扩大宣传效果,提升营销水平。深化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携程网、同程网等ota平台合作,搭建旅游综合服务云平台,发布旅游营销资讯,开展特色主题活动,策划自助游、自驾游等特色游线,开启o2o营销合作新模式。建立旅游网络营销管理和网络营销评价体系,逐步筛选出合作效果较好的网络营销渠道,打造系列网络营销推广平台,增强旅游营销的靶向性和智能性,实现精准化营销,将新媒体作为旅游宣传营销主阵地。
责任单位:市旅发委、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
(四)夯实智慧旅游发展基础
7.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火车站、汽车站、旅游集散中心等游客集散地和景区、宾馆饭店、乡村旅游点、旅行社等重点涉旅场所的无线上网环境建设,提升全市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实现嘉峪关市所有景区(点)和宾馆无线wifi全覆盖,景区视频监控建设和智能停车场建设。在各景区游客集中区域、环境敏感区域、旅游危险设施地带实现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在市区机场、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景区及旅游饭店等主要游客集中场所,持续投放电子触摸屏和led宣传屏,提供机票、车票查询预订、酒店预订、游线推荐、景区介绍等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委网信办、市旅发委、市大景区管委会
8.推进数据开放共享。规范数据采集及交换方式,逐步实现统一规则采集旅游信息,统一标准存储旅游信息,统一技术规范交换旅游信息,保证旅游信息数据标准统一、准确开放,实现旅游信息数据在行业内部各业务单位之间有效共享。通过智慧城市平台和其他部门交换数据,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协作。支持和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ota企业之间采取数据互换的方式进行数据共享。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委网信办、市旅发委、市统计局
9.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支持景区建设智能导游导览系统,围绕游客游前、游中、游后需求,不断完善信息查询、产品预订、行中体验、便捷服务、分享评论等功能。加强景区客源监测预警管理,利用移动基站等设施对进入覆盖区域的人流自动进行实时扫描统计,实时掌握景区人流密度,实现景区客流监测预警管理。
责任单位:市旅发委、市工信委、市大景区管委会
10.推进智慧旅行社建设。建立智慧旅行社管理系统,提供完整的旅行社介绍、旅游线路、代理酒店、代理票务、旅行社组团信息查询等基本服务信息,同时兼具旅游电子合同管理服务、导游资质信息管理服务、保险、租车等其他服务。通过将旅行社业务信息和资源整合到统一的管理系统,为旅行社提供快速安全的数据交换标准和统一的管理界面,形成高效共享的旅行社管理体系。
责任单位:市旅发委、市工信委
11.推进智慧酒店建设。鼓励酒店在接待大厅布置自助入住终端,提供客房选择、在线支付、领取房卡、自助退房等服务。在酒店客房布置智能终端,提供客房灯光、电视、窗帘、空调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及旅游景区信息速递、酒店及周边信息查询等服务。配套多语种语音交互功能,方便游客使用智能设备。通过智慧酒店建设,实时获取旅游酒店入住游客数据。
责任单位:市旅发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
12.推进智慧民宿建设。规范民宿客栈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民宿客栈信息化建设标准,完成民宿客栈4g网络覆盖、公共区域视频监控接入、电子门禁系统建设,满足游客对住宿场所的安全诉求。建设民宿客栈信息管理平台,面向游客提供在线查询、预订、交易、位置服务等功能,并扶持民宿客栈开展餐饮、娱乐、购物等一揽子服务,进一步拉长休闲民宿产业链。
责任单位:三区、市旅发委、市工信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全市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管理,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保障与省智慧旅游平台的对接。
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委、市旅发委
(二)加大资金扶持。建立智慧旅游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安排智慧旅游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政府主导重点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资金。创新政府扶持资金支持方式,通过专项补贴、财政奖励等形式,吸引集聚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智慧旅游建设。
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委、市旅发委
(三)强化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旅游紧缺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引进智慧旅游建设方面的技术骨干和专业技能人才,建立智慧旅游人才库,形成高端技术团队,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成立智慧旅游公司,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工信委、市旅发委、市科技局
(四)加强考核评估。建立智慧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智慧旅游标准规范,对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涉旅服务单位和企业实行量化考核,作为质量评定复核的重要依据。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智慧旅游项目和成果进行投入产出、综合效益、推广价值等方面综合评估,改进不足,推广经验,持续提升智慧旅游工作水平。
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委、市旅发委